论唐寅的_视觉典故_朱良志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20 收稿日期: 2011作者简介: 朱良志, 男,安徽滁州人,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教授,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 ① , 陈师曾: 《中国文人画之研究 》 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2 年版, 第 3 页。
40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年
之间“性 灵 对 话 ” 的 思 想①。 不 了 解 图 中 隐 含 的 典故, 就无 法 读 懂 这 幅 作 品 。 陈 洪 绶 的《闲 话 宫 事图轴 》 也 与 一 个 历 史 典 故 有 关, 此画是老莲明 亡之后的作品, 画东汉平帝时音乐家伶元故事, 借 伶元的无声叙说来倾泻画家胸中的幽怨 ② 。 典故 在两幅画中都起到重要作用, 甚至是关键作用 。 中国画使用典故的历史很长, 汉代的仙圣像 、 图写功德像等不少就与典故有关 。 东晋顾恺之《洛 )为 就是一组以文学典故( 曹植《洛神赋 》 神赋图 》 基础的作品 。 而顾恺之《论画 》 中所提及的魏末晋 初画家荀勖的孙武像, 以宫女练兵场景, 突出孙武 用兵的 神 明, 所 谓“二 婕 以 怜 美 之 体, 有惊剧之 — — — 画二妇被斩前的惊恐娇柔之态, 则” 所依托的 也是一个历史典故 ③ 。 敦煌壁画中的佛经变相画, 在一定程度可以说是图解佛法, 其中涉及大量的典 《宣和 绘画中的典故使用更加频繁, 故 。 唐宋以来, 著 录 的 作 品 中, 就有很多以典故为基础的 画谱 》 绘画 。 文人画 的 发 展 将 典 故 的 使 用 推 向 一 个 新 阶 就像近体诗之于诗歌的发展, 文人画运用典故 段, 极大 地 丰 富 了 它 的 表 达 领 域 。 第 一, 文人画中 “文人 ” 二字虽不是特 指 身 份 的 术 语, 但究竟与具 有高级文化的精英集团有关, 文人画重学问, 重书 卷气, 典故的使用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满 足 了 这 方 面 的 文人 画 不 重 形 式 再 现, 而 重 智 慧, 重 愿望 。 第二, 生命价值的追索, 典故的使用帮助拓展其意义空 间 。 第三, 文人画重视历史继承性, 虽然文人画并 其模古也不能简单理解为复古, 但在 不强调道统, 一种历史义脉上 追 寻 生 命 的 意 义, 是文人画普遍
一 、关于视觉典故
文学创作中典故的运用很关键 。 如在中国韵 文发展过程 中, 典 故 的 运 用 比 较 普 遍。它 以 简 驭 以有限的语言表现丰富的内涵, 这对具有严格 繁, 形式限制的韵文来说非常重要 。 典故一般具有丰 富的文化历史积 淀, 合理使用必然会增加文学表 达的效果 。 如擅用典故的李商隐 、 辛弃疾, 其言简 意丰的诗意表达, 颇受 人 喜 爱 。 李 商 隐 的《锦 瑟 》 “庄 生 晓 梦 迷 蝴 诗, 颈联和颔联联 用 了 四 个 典 故, “望 帝 春 心 托 杜 蝶” 是 文 学 典 故 ( 出 自 文 献 中) , 鹃” 是历史典故( 出自历史故事) , 而“沧海月明珠 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 又是文化传说典故( 出自 民间传说) , 多种典 故 冶 为 一 炉, 创造了一个丰富 的意义世界 。 文学典故人们 谈 之 甚 多, 而绘画中的典故运 用则罕有言及 。 绘画中是否存在着类似文学的典 故运用呢? 答案是肯定的 。 如八大山人的著名作 , 品《巨石小 花 图 》 图 绘 一 石 一 花, 画东晋诗人王 徽之和艺术家桓 伊 之 故 事, 所要表达的是人与人
( 北京大学 哲学系, 北京 摘 100871 )
要: 中国画的发展存在着一种可称为“视 觉 典 故 ” 的 现 象, 在 文 人 画 中 表 现 最 为 明 显。本 文 以 明 代
吴门画派画家唐寅为例来讨论其中的相关问题 。 本文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 方 面, 一 是“视 觉 典 故 ” 的 概 念, 二 视 觉 典 故 的 运 用, 使 唐 寅 绘 画 富 有 强 烈 的 智 慧 特 点, 他的绘画不是 是唐寅关于视觉典故的运用 。 本文认 为, 。唐 寅 绘 画 视 觉 典 故 的 运 用, 吟弄花鸟, 而是追求生命 的“真 性 ” 反映了明代以来文人画的独特 图写物象, 旨趣 。 关键词: 文人画; 视觉典故; 唐寅; 生命真性 中图分类号: J 201 文献标识码: A 5919 ( 2012 ) 02003913 文章编号: 1000-
八大山人巨石小花图, 为《安晚册 》 之一, 今藏日本京都 泉 屋 博 古 馆 。 此 图 左 侧 画 一 巨 石, 右画一朵小花。一大 一小, 形成鲜明对比 。 巨石并无压迫之势, 圆润而亲和 。 小花也无委琐之形, 向石而倾倒, 二者 似 有 交 互 关 联 之 ” 意 。 八大题诗云: “闻君善吹笛, 已是 无 踪 迹 。 乘 舟 上 车 去, 一 听 主 与 客。 此记晋诗人王子猷和音乐家桓伊之 事 。 王子猷一次远行, 舟泊一渡口, 忽闻有桓伊经过, 桓伊的笛子举世闻名, 子猷极愿闻之, 但 他 并 不 认 识 桓, 而 桓的官位远在子猷之上 。 但桓伊知其意, 欣然下车, 为 子 猷 奏 曲 三 只 。 子 猷 在 舟 中 静 静 地 倾 听 。 演 奏 完 毕, 桓 。 伊便上车去, 子猷便随船行 。 二人自始至终, 没有交谈一句 。 八大此画画人与人之间的“对话 ”
“视觉典故 ” 的广 泛 运 用, 成为元代以来文人 画发展中的 重 要 现 象 。 元 明 以 降, 文人画的旨趣 , 在“骊黄牝牡 之 外 ” 更 关 心 生 命“真 性 ” 的 传 达, 不斤斤于形似, 人生感 、 宇宙感和历史感的融合成 为文人画的 重 要 追 求 。 视 觉 典 故 的 运 用, 使文人 画 能 在 更 广 阔 的 时 空 中, 来 审 视 生 命 价 值 问 题。 文人画重视当下 直 接 的 感 觉 传 达, 这并不意味它 直接图写物象, 它常常通过引入广泛的内容, 利用 产生内在的意义回旋, 从而突 时间和空间的互叠, 出艺术家的生命感觉 。 典故的运用非但不是磨钝 , 感觉的“异在者 ” 而是 引 起 生 命 感 兴 的 直 接 刺 激 认 为 其 重 要 特 性“是 性 灵 物 。 陈衡恪 论 文 人 画, , 者也, 思想 者 也, 活动者也” 他 用“思 ” 来概括文 人画的基本特性 ① 。 这是很有见地的观点 。 文人 画在推重感觉的 基 础 上, 更强调思想和智慧的传 达, 融知识与智慧为一体的典故的运用, 成为一种 自然的选择 。 本文 以 吴 门 画 派 的 代 表 画 家 之 一 唐 寅 ( 1470 —1523 ) 为重点, 来分析“视觉典 故 ” 在文人 画中使用的基本 特 点, 尝试以此来展示文人画在 呈现生命真性方面的独特思路 。
第 49 卷 第 2 期 2012 年 3 月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
Vol. 49 ,No. 2 Mar. 2012
美 学 研 究
பைடு நூலகம்
论唐寅的“ 视觉典故 ”
朱 良 志
② 《闲话宫事图 》 是老莲晚年作品, 画东汉平帝时音乐家伶元故事, 此 人 曾 做 过 河 东 都 尉, 其妾樊通德熟悉成帝时 赵飞燕宫中旧事, 因作《赵飞燕外 传 》 传 世 。 此 图 伶 元 与 樊 氏 相 对 而 坐, 其 中 注 入 老 莲 的 历 史 感 伤。这 幅 画 既 有对旧朝命运的追忆, 又是对自我命运的含玩 。 ③ 《史记 · 孙子吴起列传 》 据 记载, 孙子初 见 吴 王 阖 庐, 吴 王 欲 试 其 用 兵 之 法, 尽 出 宫 中 美 女, 孙子以吴王二宠姬 ” 敲鼓, 妇人大笑 。 孙子说: “约束不明, 申令不 熟, 将之罪也。 再 敲, 妇人仍大笑。于是孙子欲 斩 吴 王 二 为队长, 宠姬, 吴王求情, 不应, 二姬最终被斩 。 ④ 艺术史界曾有以西方人类学中的“母题 ” 来讨论此类问题, 我以为尚不若以中国本土的“典故 ” 二字更为贴切 。
第2期
朱良志: 论唐寅的“视觉典故 ”
41
、 “即 目 所 见 ” , 学也追求“语 语 如 在 目 前” 追求类 似于图像的呈现功能, 但就具体的表达来说, 显然 不及直接图写形象的绘画 。 但图像的直接性就意 — —一 义表达来说, 是一把双刃剑, 既是一种障碍 — 语言 艺 术 因 为“虚 ” 易 启 人 以 联 想, 视觉 般来说, 世界由于“实 ” 而 限 人 之 想 象; 又 是 一 种 便 宜, 因 它可以直接 呈 现 事 象 。 绘 画 如 何 化 障 碍 为 通 途, 主要依赖于画家超越图写形象的方式 。 视觉表现 必然会造成理解上的 如果只注意图写 事 实 本 身, 限制性 。 那样的典故运用只能说是画一个过往的 故事, 其 意 义 大 打 折 扣 。 但 如 果 能 够 超 越“叙 , , 述” 重在“发现 ” 由具体表象进而发现 生 命 的 意 义, 这样就可以通过瞬间凝固成的图画语言, 创造 出灵动的意 义 空 间 。 在 这 方 面, 图画语言反而又 具有语言艺 术 所 无 法 达 到 的 效 果 。 因 此, 宋元以 不是对过往事实感兴趣, 来文人画中典故的运用, 而是通过引入典 故, 在更广阔的历史空间中追求 。 文人画的特别“思致 ” 在这方面, 明代吴门画派画家唐寅可以说是 一个典型 。 他的绘画在典故使用方面所体现出的 追求, 不仅强化了唐寅绘画独具的特色, 也在一定 程度上反映了文人画利用典故所拓展出的特别的 历史与现实 、 人生与宇宙的思考 。 典故的运用使唐寅绘画富有独特的魅力 。 他 山水画多画历史故实, 有些画前人已画 的人物画 、 过, 但唐寅不是重复旧作, 而重在转出己意 。 有些 典故为画 史 上 从 未 有 人 涉 及, 由他独自发明( 如 ) 。那些沉寂久 今藏台北故宫的《陶谷赠词图轴 》 远的历史故实, 经唐寅点化, 从而成为后人喜爱的 新典故 。 他选择 历 史 故 事, 有些是历史上的著名 人物, 如他涉及东方朔、 陶 渊 明、 谢 安、 王 羲 之、 苏 轼等人的画 迹 传 世 不 少 。 有 些 是 绝 世 佳 人 、 风尘 女子, 他擅仕 女 之 作 的 优 长 于 此 也 得 以 强 化 。 对 或 近 或 远, 或 为 重 大 历 史 事 件, 或为 于这 些 典 故, 寻常人家故事, 或为腾播人口的熟题材, 或为人言 唐寅都会深心细体, 渗入自己的生 罕及的生僻事,

遵循的思路, 故典故的运用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 凡此等等 。 文人 画 的 典 故 运 用 与 圣 像 画 、 功德画 有明 显 不 同, 它 不 是 记 载 历 史、 重 视 经 验、 以过往 而是由经验发为生命思考 、 重视在历 典实为法式, 史基础上的超越 、 由历史表象中转出生命的价值 。 文人 画 中 典 故 的 使 用, 不 在 宣 扬 表 彰, 而在内在 涵泳 。 本文使用“视觉典 故 ” 一 语, 主要指视觉艺术 是为了与语言文献中的典故使用 中使用的典故, 相区别 。 就视觉 典 故 使 用 的 范 围 来 说, 它包括两 层含义, 一是在视 觉 艺 术 中 直 接 使 用 语 言 文 献 典 故, 如本文所 涉 及 的 卷 轴 画 中 的 典 故 。 这 类 典 故 包括 文 学 典 故 、 历 史 典 故、 文 化 传 说 典 故 等, 所使 用的典故与一般 语 言 文 献 类 的 典 故 并 无 差 别, 只 不过是以图像来呈现; 二是图像典故的使用, 主要 指对视觉艺术中主题的运 用, 如“渔 父 ” 自唐张志 “待 渡 ” 在五代董 和以来发展成相对固定 的 画 题, 源之后也发展为一种绘画主题 ④ 。 这类典故为视 觉艺术之创造, 由视觉艺术进而影响语言艺术 。 视觉典故具有诗歌等典故使用大体相同的特 点 。 视觉典故也 具 有 丰 富 的 历 史 文 化 内 涵, 凝聚 有特别的哲学和美感精神, 它在传递过程中, 有不 视觉艺术使用典故, 断的意义增殖 。 与诗歌一样, 不仅丰富了艺术 的 表 达 空 间, 而且由于典故是一 也会增加绘画独特的 种历时性的动态 呈 现 形 式, 历史感 。 但视觉典故又有其独具的特点 。 图像与 语言表达有相当 大 的 差 异, 这突出体现在图像的 直接性与语言的间接性之间的区别 。 虽然中国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