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现状及展望-蒋三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现状及展望

建设资源节约型园林绿化核心价值解读

蒋三登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植物保护专业委员会)

注:本文系“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植物保护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学术研讨会暨全国园林植保年会”

(2010.10.13 —16,苏州市)主题报告宣讲稿,本文略有删节。

作者简介:蒋三登,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植保专业委员会资深委员,教授极高工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

/研究员,高级景观设计师, 设厅专家委员会专家,国内园林绿化及园林植保知名资深专家。

内容提示

4结语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任重而道远

我国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现状及展望

――建设资源节约型园林绿化核心价值解读

1引言

――时代大背景引出行业“小”问题

1.1四个问题指向一个焦点

1.1.1园林绿化事业功能的战略性调整

园林绿化,在国民经济序列中素来是告陪末座的(也许压根儿就无“座”可言)。一个在许多人眼中无足轻重的行业,默默无闻几十年,于国计民生难建“雪中送炭”之功,偶有“锦上添花”作为。谁都没有料到,当改革开放进入新世纪后,居然摇身一变,成为与建筑、市政、道路、交通、环保、水电诸位城建“老大”并列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并且特别强调是“唯一有生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定性”变化:定位”也随之升格,名正言顺地跻身于社会公益'事业。这一切,无不缘于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决策。园林功能的传统排序从昔日“景观效益一经济效益一社会效益”转化为’生态效益一景观效益一社会效益”的综合效益,将园林绿化与

环境生态的关联度提升到首位,将森林(城市则以园林绿化为主体的城市园林)视为“低碳”“碳汇”的主力军。这绝不仅仅是功能排序的技术性变化,而是园林绿化事业建设和发展的战略性调整。如此重任,园林绿化何以担当?

1.1.2面对新的发展方针园林绿化将如何切入?

当“保增长,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提出后,各行各业纷纷调整自身的发展思路,园林绿化事业又将如何适应和贯彻?切入点在哪里?着力点又该放在哪里?

1.1.3园林绿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

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时代大背景,给园林绿化事业抛出的一系列问题通通指向一个焦点:园林绿化建设和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这种可持续性的前提是确保园林绿化建设从以往的关注数量型向质量数量并重型转化,实现这种转化必须从基础性的规划设计、苗木培育、工程施工3 个方面切入,向长效性和支撑点作用的养护管理方面着力。这就是当今园林绿化事业科学发展有效发力的指向。也是社会这个“大”背景引出的行业“小”问题。认识并践行这个理念,对于城市环境质量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谐民生、“双宜(”宜居、宜业)需求却非同小可!

1.2多重身份集于一个落点

1.2.1 园林绿化多重身份的最终落点是以树木为主体的园林植物园林绿化,在国民经济的产业属性中是第三产业,但它又融入了第一产业(农、林,尤其是草业、花卉、果树)的若干内容和特质;在行业性质上是服务性行业,但它又结合了许多第二产业如农药、化肥、机(器)械的研制;在科技领域则是主打植物、动物、昆虫、微生物的生物学科,但它又涉猎了不少雕塑、陶艺、展览、旅游、考古、体育、书画、歌舞、IT 等文化,艺术、信息、教育等现代非生物元素;在城市化建设的业态组合中,它是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建设,但它又纳入了众多无生命的建筑、市政、环卫、市容、环保等城建要素。

由此可见,园林绿化的确是“海纳百川”的跨产业的产业,跨行业的行业,跨领域的领域,跨学科的学科。这既表明了它与经济相容的关联度,更表明了它与社会民生紧密融和的结合度。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这一系列身份的最终落点是以树木为主体的园林植物。

1.2.2 基础设施“生命”二字的指向还是园林植物植物是有生命的。园林绿化之所以定性为“唯一有生命的城市基础设施” ,其中“生命”二字的指向主要是园林植物,园林绿化功能的生态效应,景观效应,“低碳”、“碳汇”作用所仰仗的也还是以树木为主体的园林植物。

1.2.3 养护管理对植物的生命体征——“生长势” 起决定性作用园林植物承担的这种功能和作用,既非天生必然,也非一锤定音。其功能作用的或有或无,或强或弱,都是可变的,动态的,可逆转的,是一个伴随植物(无论是单株还是群体)发育的全过程。这种动态是以植物生长势来决定的。而决定植物生长势的优劣既有“先天”的基础条件,如规划设计的前瞻性与合理因素,工程施工的科学性与质量因素,苗木的标准规范与健康因素。但归根到底,对植物生长势起起决定作用的是“后天”的养护管理。养护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园林植物生长质量优劣的走势。

养护管理并非是导致园林绿化成败的唯一因子,但它的确是实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 的决定性因素。

2 现状

—成绩有目共睹,问题困惑多多

2.1 丰硕成果

建国六十年来,尤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基本是从无到有,从为数不多“小众化”的公园到500 米内可见绿休憩的的大众化绿地,从城镇绿化树木的屈指可数到“城在林

中,”“林在城中,”城市林木成森的追求,其间,已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和将要发生的因园林绿化而导致的环境变化和环境增值都是巨大的。与城市建设的步伐相适应,园林绿化更是加强了从数量型向质量数量并重型的结构性转化,“质”的提升成为时代的要求,民生的要义。

成就有目共睹,影响深入民心。全国上下,不论城市大小,无不攒足了劲,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以人为本”民生至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在建设生态文明和科学发展旗帜的引领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提高各地的园林绿化水平。园林绿化对各地城市生态建设的贡献,对城市“宜居、“宜业”环境的增值,对城市景观美化品质的改善,既有百姓的口碑可证,也有权威的数据可鉴——

2.1.1权威数据

截至2008年底,全国公园绿地面积35.9万hm2,建城区绿地面积102.8万hm2,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35.6万hm2,与1992年相比分别增加了5.48倍和4.33倍。

其中3项常规指标:

①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71m 2/人;

②建城区绿化覆盖率:37.37%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