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机械机械效率资料重点
简单机械性质和其机械效率
![简单机械性质和其机械效率](https://img.taocdn.com/s3/m/01c880f17c1cfad6195fa722.png)
简单机械性质和其机械效率1、滑轮①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的杠杆,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②动滑轮:实质是个动力臂(l 1)为阻力臂 (l 2)二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费距离,且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③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F nG G =+1()物轮,其中n 表示吊着物体的绳子的段数。
※2、滑轮组必备公式竖直拉物体时:()动G G n F +=1水平拉物体时:f n1F =(f 为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S 绳=nS 物 (用此公式从实验数据中判断绳子股数)v 绳=nv 物 (计算功率是常用)注意:S 绳 和v 绳 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和速度即动力F 的距离和速度;n 为滑轮组绳子的股数;S 物和v 物 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和速度;G 物为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G 轮为动滑轮受到的重力。
※3、有用功○1若使用机械的目的是提升重物,那么克服物体的重力做的功就是有用功。
设重物的重力为G ,提升的高度为h ,则W Gh 有用=;○2如果使用机械的目的是在水平面上平移重物,那么克服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做的功就是有用功。
设摩擦力为f ,物体移动的距离为s 物,则W 有=fS物4、常见机械的机械效率求法(η=)○1滑轮组: 竖直情况: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克服重物的重力所做的功是有用功,对动滑轮的重力、绳子的重力、摩擦所做的功是额外功,绳子上的拉力所做的功是总功。
W 有=G 物h W 额=G 动h W 总=Fs 绳水平情况:用滑轮组拉物体水平运动时,克服地面的摩擦做的功是有用功。
拉力所做的功是总功。
W 有=fS 物 W 总=FS 绳 F = S拉=nS 物○2斜面:(F 表示拉力,L 表示斜面的长,G 表示物体的重力,h 表示斜面的高。
) 理想情况:利用斜面来提升重物,若不计摩擦,则: FL =Gh 一般情况:利用斜面来提升重物,若考虑摩擦,则:计算公式: W有=G 物h W 额=fL W 总=FL机械效率之例题精讲例1.用图示滑轮组拉着一重为100牛的物体A 沿水平面做匀速运动,所用拉力F 为40牛。
《机械效率》讲义
![《机械效率》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473fc3de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24.png)
《机械效率》讲义一、机械效率的引入(一)生活中的“效率”同学们,咱们先来说说生活中的效率。
就像咱们班大扫除的时候,有个同学擦玻璃特别快,一会儿就把好多块玻璃擦得干干净净,我们就说这个同学干活效率高。
那在机械这里呢,也有一个类似的概念,叫做机械效率。
(二)从抬水的经历说起我给你们讲个事儿啊。
有一次我去农村体验生活,看到有两个小朋友抬水。
他们用了一根很粗的木棍,中间绑着水桶。
一个小朋友力气大一点,他抬的时候使的力比较大,另一个小朋友力气小一点。
结果呢,他们发现水桶有时候晃得厉害,水还洒出来不少。
后来呢,他们换了一种抬法,调整了一下两个人用力的位置,水桶就稳多了,而且也能更快地把水抬回家。
这其实就和机械效率有点关系呢。
如果机械使用得好,就像他们后面那种抬水的方法,就可以更有效地完成任务,要是使用得不好,就像前面那种,不但水会洒,还浪费力气,效率就低啦。
二、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一)有用功1、概念有用功呢,就是我们为了达到某个目的,必须要做的功。
比如说,我们想要把一个很重的箱子搬到楼上去,那克服箱子重力做的功就是有用功。
就像你要把你的书包从教室的地上拿到桌子上,克服书包重力做的功就是有用功。
如果书包重10牛,桌子高1米,那有用功就是10牛乘以1米,也就是10焦耳。
这里的10牛就是书包受到的重力,1米就是书包被抬高的高度。
2、举例再举个例子,用水桶从井里打水,我们的目的是把水提上来,所以对水做的功就是有用功。
假如一桶水重200牛,井深5米,那有用功就是200牛乘以5米,等于1000焦耳。
这就好比你要把你喜欢的漫画书从书架的最下面一层拿到最上面一层,克服漫画书重力做的功就是有用功啦。
(二)额外功1、概念额外功呢,就是在做有用功的时候,不得不做的那些功。
还拿抬水那个事儿来说,他们用的那根木棍其实也有重量,那在抬水的过程中,把木棍一起抬起来就做了额外功。
还有,他们在抬水的时候,因为力气用得不均匀,水桶晃来晃去,为了让水桶稳定而额外花费的力气,这也是额外功。
八年级物理简单机械第三节机械效率最全笔记
![八年级物理简单机械第三节机械效率最全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5ed36856910ef12d2af9e7ff.png)
机械效率知识点一、有用功和额外功1、使用机械做功与不使用机械直接做功是否相同提出问题:不使用机械直接提升物体做的功,与使用机械提升物体时做的功相同吗?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参照图所示的方法进行实验。
①用弹簧测力计将钩码缓慢的提升一定的高度,如图甲所示,计算拉力所做的功。
②用弹簧测力计并借助一个动滑轮将同样的钩码缓慢的提升相同的高度,如图乙所示,再次计算拉力所做的功。
比较弹簧测力计拉力两次所做的功,你能发现什么?找出原因。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两个、滑轮两个、细绳一条、铁架台实验过程:①用弹簧测力计直接将重为4N的钩码匀速提升0.5m,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钩码升高的高度h1。
①用弹簧测力计并借助一个动滑轮将重4N的钩码匀速提升0.5m,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和绳子自由端在F2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实验验证:①直接用弹簧测力计将钩码提升0.5m,拉力F1111。
①用弹簧测力计借助一个动滑轮将钩码提升0.5m,拉力F2所做的功W2=F2s2=3N×1m=3J。
①W2>W1,表明借助动滑轮的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做功多一些,做功多的原因是机械本身的自重以及摩擦等因素的影响。
实验结论:①用滑轮提起重物时,将重物提升一定高度所做的功,叫做有用功,用W有表示,若重物的重力为G,提升的高度为h,则W有=Gh。
有用功是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必须做的功。
①使用滑轮组提升钩码,我们还不得不克服动滑轮本身所受的重力及摩擦力等因素的影响而多做一些功,这部分功叫做额外功,用W额表示。
额外功是对人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①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是总共做的功,叫做总功,用W总表示,W总=W有+W额。
总功指拉力做的功,即动力做的功,即W总=Fs。
①总功、有用功、额外功的单位都是焦耳(J)。
2、有用功和总功的区别一般来说,动力对机械做的功为总功,机械对物体做的功为有用功。
有用功可理解为一种“目的”功。
在用动滑轮或滑轮组提升重物时,使用机械的目的是提升重物,那么克服重物的重力做的功是有用功,即W 有=Gh ;用滑轮组拉动重物在水平面上匀速移动时,使用机械的目的是水平移动重物,那么克服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做的功是有用功,即W 有=F 摩s 。
简单机械原理与机械效率的计算
![简单机械原理与机械效率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a913d368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81.png)
简单机械原理与机械效率的计算一、简单机械原理1.定义:简单机械是指没有电动机或其他动力装置,依靠人力或其他动力直接作用的机械。
a)杠杆:根据力臂的长短,分为一端固定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省力杠杆)和两端固定杠杆(轮轴、滑轮、撬棒等)。
b)滑轮:包括定滑轮和动滑轮。
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
c)轮轴:轮轴是一个圆形轴,可以绕着固定点转动。
轮轴的力矩等于力与力臂的乘积。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二、机械效率的计算1.定义:机械效率是指机械输出功与输入功的比值,用来衡量机械的能量损失。
2.计算公式:机械效率 = 输出功 / 输入功 × 100%3.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a)机械结构:机械结构的设计和制造精度会影响机械效率。
b)润滑:润滑可以减少机械部件之间的摩擦,提高机械效率。
c)操作方法:正确的操作方法可以减少能量的浪费,提高机械效率。
4.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a)优化机械结构设计,减少能量损失。
b)提高制造精度,降低机械部件之间的摩擦。
c)加强润滑,保持机械部件的良好润滑状态。
d)培训操作人员,提高操作技能和意识。
三、实际应用1.生活中的简单机械:如扳手、钳子、螺丝刀等。
2.机械设备:如汽车、自行车、电梯等。
3.工程机械:如挖掘机、吊车等。
通过了解简单机械原理和机械效率的计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各种机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
习题及方法:1.习题:一个力为10N的人在水平方向上拉着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了5m。
求物体的功和功率。
a)计算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 = μmg = 0.2 × 2kg × 9.8m/s² =3.92Nb)计算物体实际受到的拉力:F = 10Nc)计算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 = (F - f)s = (10N - 3.92N) ×5m = 29.6Jd)计算功率:P = W / t = 29.6J / 10s = 2.96W答案:物体的功为29.6J,功率为2.96W。
物理简单机械知识点
![物理简单机械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a947936c5da50e2524d7fef.png)
物理简单机械知识点“简单机械和功”部分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作为初中阶段物理学科必须要掌握的知识部分,接下来为你整理了物理简单机械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物理简单机械知识点:滑轮(1)定滑轮①定义: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②好处: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足:不能省力。
③实质:等臂杠杆。
④力臂图:(2)动滑轮①定义:轴和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②好处:省一半力;不足: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③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
④力臂图:(3)滑轮组①定义: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的机械。
②好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③公式:竖直放置:F=1/n(G物+G动轮) 水平放置:F=f/n S=nhV绳=nV物(n /绳子的股数F /水平拉力f /摩擦阻力S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 /物体移动的高度V /速度)④绳子段数的判断:以直接作用在动滑轮上的绳子为标准⑤绕绳法:a、定绳子段数:n≥G/F b、定个数:动、定滑轮个数;c、n为奇数时从动滑轮绕起、n为偶数时从定滑轮绕起;d、绕绳子时要顺绕,且每个滑轮只穿一次绳子,不能重复。
物理简单机械知识点:杠杆(1)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的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好处:可省力、可省距离、可改变力的方向。
(2)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3)力臂作图方法:①找支点;②找力的作用线;③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力的作用线过支点力臂为0)(4)杠杆平衡条件公式:F1L1 = F2L2 应用(最省力,力臂最长)(5)分类省力杠杆:L1﹥L2 F1﹤F2 不足:费距离费力杠杆:L1﹤L2 F1>F2 好处:省距离等臂杠杆:L1= L2 F1= F2 不省力、不省距离物理简单机械知识点:轮轴①定义:由轮和轴组成、绕同一个轴线转动。
实质:变形杠杆。
②特点:动力作用在轴上省力,动力作用在轴上费力。
③公式:F1 =F2r/R(轮半径是轴半径的几倍,作用在轮上的力就是作用在轴上的力的几分之一)物理简单机械知识点:机械效率1、有用功(1)定义: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完成某个任务,无论用什么方法都必须做的功;(2)一般计算公式:W有用= Gh;2、额外功:(1)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2)公式:W额外=fs;3、总功:(1)定义:有用功和额外功的和叫总功;(2)公式:W总=W有用+W额外;FS=Gh+fs4、机械效率:(1)定义: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2)公式:η=W有用/W总;(3)理解:a、有用功总是小于总功的,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b减小额外功在总功占的比例可以提高机械效率;c、它是衡量机械性能的重要指标;d、同一机械机械效率可能不同;。
【物理课堂笔记】12.3 机械效率
![【物理课堂笔记】12.3 机械效率](https://img.taocdn.com/s3/m/8474212f580216fc710afd0e.png)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12.3 机械效率一、机械效率1、有用功:使用机械时,为了达到目的而必须做的功,叫做有用功。
用W 有用表示 (有用功相当于不使用机械时,人直接对物体所做的功。
) 当提升重物时,W 有用=Gh =W 总-W 额=W 总η2、额外功:在工作时,人们不需要的但不得不做的功,叫做额外功。
(使用机械时,由于克服摩擦以及机械自重所做的功就是额外功。
) W 额=W 总-W 有用在忽略绳重、摩擦的前提下,滑轮组的额外功W 额=G 动滑轮h 斜面的额外功W 额=fs ,f 为摩擦力3、总功:有用功加额外功是总共做的功。
W 总=W 有用+W 额外=Fs =ηW 有用斜面的总功W 总=fs +Gh =Fs4、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它表示做功的有效程度。
公式:总有用W W =η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机械效率总小于1。
机械效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① 减小机械自重;② 减小机件间的摩擦,保持零件间的润滑。
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还有一种方法是在绳能承受的范围内增加物重。
二、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忽略绳重、摩擦)(万能公式)动动动额有用有用总有用总有用GG G G G h G Gh Gh W W W W W FnG Fnh Gh Fs Gh W W +=+=+=+======11ηη2、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高低与动滑轮重、摩擦力的大小、物重等因素有关。
绕线方法不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使用相同的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原因:使用相同的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额外功不变,而物体变重,有用功变大,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变大,机械效率提高。
4、使用滑轮组时,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力越小,机械效率越高。
当被提升的物体重力相同时,动滑轮越轻,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三、影响斜面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 1、斜面的机械效率fsGh GhW W W W W FsGhW W +=+====额有用有用总有用总有用ηη斜面机械效率的高低与斜面的光滑程度及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初二物理《简单机械》(提高) 知识讲解
![初二物理《简单机械》(提高) 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f08bdd6a2cc58bd63086bd97.png)
《简单机械》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杠杆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是杠杆。
杠杆的五要素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杠杆可以是直的硬棒,如撬棒等;也可以是弯的,如羊角锤。
2.力臂的画法:(1)明确支点,用O表示(2)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直线(3)过支点O作该力的作用线的垂线(4)用两头带箭头的线段标示出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写上相应的字母L1(或L2)3.杠杆的平衡:杠杆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杠杆就处于平衡状态。
要点诠释:1.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公式表示为F1L1= F2L2;杠杆的平衡不是单独由力或力臂决定的,而是由它们的乘积来决定的。
2.杠杆分类:(1)省力杠杆:L1>L2,F1<F2。
这类杠杆的特点是动力臂L1大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小于阻力F2,即用较小的动力就可以克服较大的阻力。
但是实际工作是动力移动的距离却比阻力移动的距离大,即要费距离。
如撬起重物的撬棒,开启瓶盖的起子、铡草用的铡刀等,都属于这一类杠杆。
(2)费力杠杆:L1<L2,F1>F2。
这类杠杆的特点是动力臂L1小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大于阻力F2,即要用较大的动力才能克服阻力完成工作,但它的优点是杠杆工作时,动力移动较小的距离就能使阻力移动较大的距离。
使工作方便,也就是省了距离。
如缝纫机踏板、挖土的铁锨、大扫帚、夹煤块的火钳,这些杠杆都是费力杠杆。
(3)等臂杠杆:L1=L2,F1=F2。
这类杠杆的动力臂L1等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等于阻力F2,工作时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定滑轮就是等臂杠杆。
要点二、滑轮及滑轮组1.定滑轮:如下图甲所示,我们可把一条直径看成杠杆,圆心就是杠杆的支点,因此,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
定滑轮的特点是它的转轴(支点)不随货物上下移动。
2.动滑轮:如下图乙所示,特点是它的转动轴会随物体上下移动,它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它的转动轴是阻力作用点。
常见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归纳
![常见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3dc9dda0c77da26925c5b02b.png)
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归纳常见的简单机械有斜面、杠杆、滑轮、滑轮组、轮轴等,这些工具也可以组合在一起使用。
物体重G,拉力F,物体与斜面间摩
擦力f;
物体被抬升h,物体在斜面上移动
距离s物。
(竖直方向)
物体重G,拉力F,动滑轮重G动;
物体被抬升h,绳子自由端移动距
离s;
有n段绳子与动滑轮相连。
拉力F,物体与平面间摩擦力f;
物体在平面移动距离s物,绳子自由
端移动距离s;
有n段绳子与动滑轮相连。
1/ 2
物体重G,拉力F,物体与斜面间摩
擦力f,动滑轮重G动;
物体被抬升h,物体在斜面上移动
距离s物,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有n段绳子与动滑轮相连。
2/ 2。
(中考物理)考点19 简单机械及机械效率
![(中考物理)考点19 简单机械及机械效率](https://img.taocdn.com/s3/m/e909ae33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34.png)
一、杠杆1.杠杆的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做杠杆。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是杠杆的特点。
杠杆有直的也有弯的。
2.杠杆的五要素(1)支点:杠杆(撬棒)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标出。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画力的示意图时,用字母F1标出。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画力的示意图时,用字母F2标出。
注意: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方向相反,但它们的方向不一定相反。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1标出。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2标出。
二、杠杆平衡条件1.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公式:F1×L1=F2×L2。
2.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1)首先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如图所示,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臂L1和L2恰好重合,这样就可以由杠杆上的刻度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了,而图甲杠杆在倾斜位置平衡,读力臂的数值就没有图乙方便。
由此,只有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我们才能够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因此本实验要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实验过程中绝不能再调节螺母。
因为实验过程中再调节平衡螺母,就会破坏原有的平衡。
3.杠杆如果在相等时间内能转过相等的角度,即匀速转动时,也叫做杠杆的平衡,这属于“动平衡”。
而杠杆静止不动的平衡则属于“静平衡”。
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分析有关问题,一般按照以下步骤:(1)确定杠杆的支点的位置;(2)分清杠杆受到动力和阻力,明确其大小和方向,并尽可能地做出力的示意图;(3)确定每个力的力臂;(4)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列出关系式并分析求解。
三、杠杆的分类及应用杠杆类型杠杆特点杠杆优点杠杆缺点应用省力杠杆L 1>L 2 F 1<F 2 (动力<阻力) 省力费距离撬棒、铡刀、动滑轮、羊角锤、手推车等 费力杠杆L 1<L 2 F 1>F 2 (动力>阻力) 费力省距离起重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竿等等臂杠杆L 1=L 2 F 1=F 2 (动力=阻力)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天平、定滑轮等四、定滑轮和动滑轮 1.定滑轮(1)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专题11简单机械(滑轮、滑轮组、机械效率)知识点+例题—2021届九年级中考物理一轮总复习专题讲义
![专题11简单机械(滑轮、滑轮组、机械效率)知识点+例题—2021届九年级中考物理一轮总复习专题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09015bba7e21af45b207a81c.png)
不动可动F 2F 1BAG Ol 1l 2F 1 B B GGAAsh2021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专题11 简单机械滑轮、滑轮组、机械效率(知识点+例题)一、滑轮:1.滑轮定义:周边有槽,中心有一转动的轮子叫滑轮。
因为滑轮可以连续旋转,因此可看作是能够连续旋转的杠杆,仍可以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分析。
根据使用情况不同,滑轮可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
2.定滑轮:(1)定义:工作时,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如下左图所示。
(2)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如下中图所示)轴心O 点固定不动为支点,其动力臂和阻力臂都等于圆的半径r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因为重物匀速上升可知,则,不省力。
(3)特点:不省力,但可改变力的方向。
所谓“改变力的方向”是指我们施加某一方向的力(图中F 1方向向下)能得到一个与该力方向不同的力(图中得到使重物G 上升的力)。
(4)动力移动的距离与重物移动的距离相等,S=h 。
(如上右图所示)对于定滑轮来说,无论朝哪个方向用力,定滑轮都是一个等臂杠杆,所用拉力都等于物体的重力G 。
(不计绳重和摩擦)【例题1】如图所示用的定滑轮的拉力F 是20N ,匀速提起物体A ,不计摩擦,A 的重力为 N 。
定滑轮实质是 杠杆。
若在拉力F 的作用下,物体A 上升了2m ,则拉力F 做的功为 J 。
【答案】20;等臂;40。
【解析】拉力F 是20N ,匀速提起物体A ;F1向上向上OF2GF1l1l2hs=2h因为是定滑轮,所以G=F=20N,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
动滑轮中,拉力移动的距离与物体上升的高度h之间有S=h=2m;所以W=FS=20N×2m=40J。
【变式练习1】如图所示,甲物体重6N,乙物体重10N,弹簧秤重力及摩擦均不计。
则当甲、乙两物体静止时,弹簧秤的读数为 N。
【答案】6【解析】当图中的装置静止时,它们受到的都是平衡力的作用。
甲的重力为6N,它对弹簧秤的拉力就是6N,两侧拉力平衡,因此,乙端对弹簧秤的拉力也是6N,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
第11讲—简单机械(考点精讲)(解析版)
![第11讲—简单机械(考点精讲)(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b94dd6d4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96.png)
第11讲—简单机械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一、思维导图二、考点精讲考点1 杠杆1. 杠杆(1)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是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O);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2. 杠杆的平衡条件(1)杠杆的平衡:当有两个力或几个力作用在杠杆上时,杠杆能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则我们说杠杆平衡。
(2)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 1l 1=F 2l 2(3)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并静止,目的是为了使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不产生影响,此时杠杆自重的力臂为0;给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方便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的大小;实验中要多次试验的目的是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3. 杠杆的应用(1)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省力但费距离。
(2)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费力但省距离。
(3)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4. 三种类型杠杆的相关比较名称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图示力臂的大小关系 l 1 < l 2 l 1 > l 2 l 1=l 2 力的大小关系 F 1 > F 2F 1 < F 2 F 1 = F 2 特点省力但费距离费力但省距离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既不费力也不费距离 应用铡刀、启瓶器、手推车、钢丝钳等钓鱼竿、镊子、筷子、理发剪子、缝纫机脚踏板等定滑轮、托盘天平等考点2 滑轮1. 定滑轮(1)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支点是转动轴,动力臂和阻力臂都等于滑轮的半径。
(2)特点: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
中考复习课件13简单机械复习-机械效率
![中考复习课件13简单机械复习-机械效率](https://img.taocdn.com/s3/m/870b8548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03.png)
解:(1) P=Fv=300N×(2×0.2m/s)=120W
(2) GN=2F-G动=2×300N-100N=500N
η=
_W_有__ W总
=
GN 2F
500N
=
2×300N
= 83.3%
(3) FA=3F+G定=3×300N+100N=1000N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FA×OA=FB×OB
FB=
W有=Gh W总=Fs
W额=fs
η= _W__有_
Gh =
W总
Fs
例6. 如图,为使重为1500N的物体匀速移动到长100m
斜面的顶端,若斜面的高为10m , 需用180N的推力,
求:(1)这个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2)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是多大?
解:(1) W总=Fs=180N×100m=1.8×104J
G物
600N
G物+G动 =600N+80N
=
88.2%
例3. 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安装成甲、乙两种装置, 分别用FA、FB匀速提升重力为GA、GB的A、B两物体,不
计绳重和摩擦。若GA=GB,则η甲 = η乙;(选填
“>”、“<”或“=”) 解析: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绕线方式无关
练2. 用图示,甲、乙两种方式将同一重物匀速提升
⑵分析表格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在斜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斜面 越陡,机械效率越 高 。 (3)在第1次实验中物体和斜面间的摩擦力为__4__N。
2.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实验原理:
(2)所测物理量:物重G、拉力F、重物上升 的高度h、弹簧测力计移 动的距离S
(3)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5a8f51e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bd.png)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总结一、 认识和利用杠杆 1、 杠杆(1) 杠杆的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2) 影响杠杆的五要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1l ;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2l ; 方法提示:一找点;二画线;三作垂线段 2、 杠杆的平衡条件(1) 杠杆的平衡: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2) 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1l = F22l或: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即力与力臂成反比;2112F F l l 3、 三种杠杆及应用举例:(1) 省力杠杆:当1l >2l 时,F1<F2;例:扳手,撬棍,指甲刀; (2) 费力杠杆:当1l <2l 时,F1>F2;例:钓鱼杆,船桨; (3) 等臂杠杆:当1l =2l 时,F1=F2;例:天平 4、不等臂天平的使用:物左砝右时质量为m 1,物右砝左时质量为m 2,则物体质量为m=21m m ,天平两边力臂之比为2121m m l l5、欲使已平衡的杠杆在改变力或力臂后再次平衡,则应有改变后的两侧的力与力臂的乘积相等,或者是两边的力或力臂同时改变相同的倍数;不是相同的大小6、杠杆两端挂同种金属块平衡后,同时没入水中,杠杆仍然平衡;若挂不同种金属块,则杠杆失去平衡,密度较大的一端下沉; 二、 认识和利用滑轮 1、 认识滑轮和滑轮组实质力的关系 F,G距离关系 s,h速度关系v ,0v作用定滑轮等臂杠杆F=Gs=hv =0v改变力的方向,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动滑轮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F=12G s=2hv =20v省一半力,费距离滑轮组F=1n Gs=nh v =n 0v 既可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费距离忽略摩擦,G =G 物+G 动滑轮 2、 滑轮组用力情况的判断判断用力情况的关键是弄清几段绳子承担动滑轮和重物,在数绳子时,不但要明确绳子是否承担动滑轮和重物的重力,还要看清滑轮组的组装方式,不能只看滑轮个数;3、滑轮组绳子段数n与动滑轮个数m之间的关系:n=2m或n=2m+1;n为偶数时,绳子起点在定滑轮上;n为奇数时,绳子起点在动滑轮上;4、在给滑轮组绕绳时,若要求人站在地上拉动重物上升;则绳子最后必定穿过定滑轮,拉力方向向下;三、怎样才算做功1、做功的条件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二者缺一不可;2、常见的几种看似做功而实际没有做功的情况:不劳无功,劳而无功(1)物体依靠惯性通过了一段距离,如推出去的铅球,投掷出去的标枪;(2)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没有移动距离,如推而不动,搬而未起;(3)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也移动了一段距离,但力的方向与移动方向垂直或指向反方向;如:用手提着水桶水平运动,关闭发动机的汽车慢慢停下来;3、功的大小公式:W=FsF是做功的力的大小,s是物体在动力F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它不一定等于物体实际移动的距离;使用机械提升重物时,动力做功可以使用公式W=Fs来计算,克服物体重力做功W=Gh;从斜面上滑下的物体,重力G对物体做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是斜面高h,而不是物体实际移动的距离即斜面的长l ,所以重力做的功是:W=Gh 省力的机械多移动距离,费力的机械省距离,总之任何机械都不省功,但使用机械可以给人们带来方便 四、 做功的快慢1、 功率的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2、 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里物体完成的功;3、 公式:WP F v t==• 特别提醒:运动公式P Fv =时要注意,当功率一定时,要增大牵引力需要减小速度 4、单位:W 、kW功率数据的意义:一台机器的功率为500W,表示这台机器在1s 内做功500J; 5、区别机械的总功率和有用功率: 总功率指机械本身产生的功率,t总总W P =有用功率指机械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功率:t有用有用W P =,P 有用=P 总·η 五、 机械效率1、 机械效率的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2、 公式: 100%W W =⨯有用总对于任何机械,η总小于1; 3、 有用功、总功、额外功(1) 有用功是为了达到目的、完成任务而对物体做的功;如:克服物重提升物体时,W 有用=Gh ,克服地面对物体的摩擦使物体运动时,W 有用=fs ; (2) 额外功是指对人们无用,但因为摩擦力和机械自重等存在,克服摩擦力和机械自重而不得不做的功;使用机械提升重物时,用来克服机械自重和机械各部分摩擦所做的是额外功;水平移动物体时,所做的克服有用摩擦之外所做的功为额外功; (3) 总功是:W W W 总有用额外=+,也就是人们使用机械时实际做的功;W •总动=F s ,式中动F 是作用在机械上的动力,s 是动力动F 通过的距离;(4) 提高机械效率的主要方法:增加有用功,减少额外功,增大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比值;对于组合一定的滑轮组,增大提升物体的重力,增大所做的有用功,可提高其机械效率;4.计算机械效率的各种变形式. A.在竖直方向上提升物体,η====对于杠杆:n =s/h =;对于滑轮组:n =s/h,s 为动力移动的距离,h 为物体提升的高度 注:若只计动滑轮的重,则F =G+G 轮/n,机械效率η还可等于,即η=.B.在水平方向上拉动物体,η==s 物为物体移动的距离,s 动力为拉力移动的距离 C.注意事项① 机械效率与功率的区别功率是表示机械做功的快慢,功率大只表示机械做功快;机械效率是表示机械对总功利用率高低的物理量,效率高只表示机械对总功的利用率高.因此,功率大的机械不一定机械效率高,如内燃机车的功率是4210W,但它的效率只有30—40%;而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它的功率不一定就大,如儿童玩具汽车的电动机效率可达80%,但功率只有几瓦.②机械效率的高低与机械是否省力无内在联系,不能认为越省力的机械效率就越高.。
专题13-2 简单机械 第2节 滑轮 斜面 机械效率(解析版)
![专题13-2 简单机械 第2节 滑轮 斜面 机械效率(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377cc211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82.png)
第十三课简单机械第2节滑轮斜面机械效率基础知识过关一、滑轮二、斜面和轮轴名称斜面轮轴示意图定义一个与水平面成一定夹角的倾斜平面由轮和轴组成,能绕共同轴线转动的简单机械叫做轮轴;半径较大的是轮,半径较小的是轴特点省力机械能够连续旋转的杠杆三、功的分类1.有用功:无论是否使用机械,必须要做的功,用W 有表示。
2.额外功:使用机械时,克服动滑轮本身所受的重力以及摩擦力等因素的影响而多做的一些功,用W 额表示。
3.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用W 总表示。
四、机械效率1.定义:物理学中,将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用符号η表示。
2.计算公式:η=有总。
注意:机械效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3.滑轮组和斜面的机械效率机械图示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W 有=Gh,G为物重,h 是物体上升的高度W 总=Fs,F 是拉力,s 为绳子移动的距离,s=nh,n 为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η=有总=K F=BW总=FL,F是拉力,Lη=有总=K F为拉力移动的距离高频考点过关考点一:滑轮、滑轮组的相关计算1.(2022•菏泽)如图所示,在快递仓库内工人把重为600N的货物用滑轮组以0.2m/s的速度匀速提升,忽略摩擦及绳重,该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A.工人所用的拉力为200NB.动滑轮的重力为100NC.拉力的功率为150WD.提升重力不同的货物时,此滑轮组机械效率不变【答案】C【解答】解:A、由图知有3段绳子提升重物,所以s=3h,根据η=====80%,解得工人所用的拉力为:F=250N,故A错误;B、忽略摩擦及绳重,根据F=(G+G动)知动滑轮的重力为:G动=3F﹣G=3×250N﹣600N=150N,故B错误;C、由图知有3段绳子提升重物,则绳子移动的速度为:v绳=3v物=3×0.2m/s=0.6m/s,拉力的功率为:P===Fv=250N×0.6m/s=150W,故C正确;D、忽略摩擦及绳重,根据η=====知提升重力不同的货物时,此滑轮组机械效率不同,故D错误。
第十五单元 简单机械及机械效率(复习课件)中考一轮物理单元复习
![第十五单元 简单机械及机械效率(复习课件)中考一轮物理单元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5e322892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d8.png)
3
一、 杠杆
知识清单
要点诠释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1.实验内容 二、用细线在左右两端悬挂数量不同的钩码,左为动力,右为阻力。固定动力臂和动力不变,选 取适当的阻力(钩码个数),移动阻力位置,直至杠杆平衡。分别记录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 力臂,并计入表格。 三、重复上述步骤两次(要求每次必须改变动力和动力臂),并计入表格。 四、分别计算每次试验的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填入表格。
,所有物体重力均为G,不计动滑轮重力、绳重和一切摩擦,则所用拉力F最小的是( D)。
3
二、滑轮
考向二 滑轮组的应用及其简单计算
典例三:(2021·云南中考真题)如图甲所示,用动滑轮将正方体物块从装有水的容器底部缓慢 匀速提起,拉力F随提升高度h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块完全离开水面后,动滑轮的机械效
率为87.5%,绳重和摩擦忽略不计,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D )。
A.物块的边长为0.6m; B.动滑轮重为300N; C.提升物块完全离开水面前,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大于87.5%; D.将物块提升至上表面与水面相平的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为1650J
3
二、滑轮
考向二 滑轮组的应用及其简单计算
典例四:(2021·广东中考真题)用图甲的滑轮组提升重200N的物体,已知拉力F为80N,不计
3
二、滑轮
知识清单
1.滑轮定义:周边有槽,中心有一转动的轮子叫滑轮。因为滑轮可以连续旋转,因此可看作是能 够连续旋转的杠杆,仍可以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分析。 根据使用情况不同,滑轮可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 2.定滑轮 (1)定义:工作时,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2)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轴心O点固定不动为支点,其动力臂和阻力臂都等于圆的半径r,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因 为重物匀速上升时不省力。 (3)特点:不省力,但可改变力的方向。 所谓“改变力的方向”是指我们施加某一方向的力能得到一个与该力方向不同的力。
《简单机械》PPT(第5课时)
![《简单机械》PPT(第5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d8e7d111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08.png)
/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 .
/kejian/yingyu/ 美术课件: .
/kejian/meishu/
科学课件: .
/kejian/kexue/
物理课件: .
/kejian/wuli/
化学课件: .
/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 .
/beijing/
ppt图表: .
/tubiao/
ppt下载: .
/xiazai/
ppt教程: .
/powerpoint/
资料下载: .
/ziliao/
范文下载: .
/fanwen/
试卷下载: .
/shiti/
教案下载: .
/jiaoan/
ppt论坛: . .cn
ppt课件: .
/kejian/
语文课件: .
×100%≈66.7%。
=75 W;斜面的机
规
解
律
析
方
法
综
合
练
10.如图B3-4-34所示,用相同的滑轮安装成甲、乙两种装置,
分别用力FA、FB匀速提升重为GA、GB的A、B两物体,不
计绳重和摩擦。若GA>GB,则η甲>
η乙;若FA=FB,则
GA <
GB。(均填“>”“<”或“=”)
图B3-4-34
规
解
律
析
方
法
综
合
练
[解析] 不计绳重和摩擦,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为有用功,克服物
体重力和动滑轮重力做的功为总功,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有用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3节《机械效率》ppt课件(59张)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3节《机械效率》ppt课件(59张)](https://img.taocdn.com/s3/m/f210ea217375a417866f8f37.png)
(20 N+400 N)×6 m=2 520 J。
答案:600 2 520
5.(2012·济宁中考)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滑轮的机 械效率,当弹簧测力计竖直上拉,匀速提升一个钩码时,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正好等于钩码的重,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滑轮机械效率的测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正 好等于钩码重,故F=G。弹簧测力计上升距离s=2h。故用动滑
参考答案:无
2.动滑轮的重力为G动,物体的重力为G物,绳子的拉力为F,物体
匀速提升的高度为h,绳重及摩擦忽略不计,求动滑轮的机械效 率。
提示:该装置的目的是将重物提高h,所以有用功为克服物体重
力做的功W有=G物h,提升动滑轮所做的功为额外功W额=G动h,由于
动滑轮省一半的力,所以绳子移动的距离s=2h,拉力做的功为 总功W总=Fs=F·2h,故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的高度h的3倍。 参考答案:3 绳头上升的距离s刚好是重物上升的高度h的3倍
2.本实验中,有用功W有=______,总功W总=_______。需要测 量哪些物理量? 提示:拉力做的功是总功,不通过滑轮组直接把物体提高所做 的功是有用功。
故W总=Fs,W有=Gh,故需要测量拉力和重力、绳头上升的距离
提起相同的高度,前者的机械效率要大,由此可见对同一个机
械,它的机械效率是可变的,而不是某一固定值。 参考答案:否
【归纳提升】决定机械效率的两个因素 机械效率由有用功和总功两个因素决定,反映的是有用功在总 功中所占的比值大小,与具体做功多少、是否省力无关,故在
求机械效率时,需首先分析出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针对训练】 (2012·泰州中考)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滑轮组 机械效率,记录数据如表:
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总结
![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ffc806c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ed.png)
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总结简单机械是基本的机械设备,由简单的机械部件组成,旨在改变力的大小或方向。
机械效率指的是机械设备的输出工作与输入能量之间的比值,表示了机械设备的效能。
简单机械的有效能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摩擦、气阻、结构损失等,下面将对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进行总结。
首先,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可以通过摩擦损失来衡量。
摩擦是指两个物体表面之间的接触力,它阻碍了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
摩擦力的存在导致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会有能量损失,机械效率会降低。
为了减小摩擦损失,可以采取润滑措施,如在摩擦表面上涂抹润滑油脂,或者使用滚珠轴承等减少直接接触的方式来降低摩擦力,从而提高机械效率。
其次,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还受气体阻力的影响。
气体阻力是指空气对物体运动的阻碍力,其大小受到物体形状、速度和介质密度等因素的影响。
气体阻力的存在使机械设备在运动过程中需要克服更大的阻力,引起能量损失,机械效率下降。
为了减小气体阻力,可以通过改变物体形状、减小速度或使用空气动力学原理等方法来降低阻力,提高机械效率。
此外,简单机械的结构损失也会对机械效率产生影响。
结构损失包括机械设备结构松动、零件磨损等因素。
这些因素会导致能量在传递过程中因为机械设备的松动或者摩擦而损失,机械效率降低。
为了减小结构损失,可以采取定期维护、检查和更换磨损零件等措施,从而保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和高效工作。
最后,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还会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例如,温度、湿度、气压等因素都会对机械设备的工作效果产生影响。
在高温环境下,材料的膨胀会导致零件间隙增大,摩擦增加,从而降低机械效率。
在低温环境下,材料的收缩会造成零件间隙减小,导致机械设备卡住或转动困难,同样会降低机械效率。
因此,在设计和使用简单机械设备时,要考虑到环境因素对机械效率的影响,从而合理选择材料和控制工作环境,以提高机械效率。
总之,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摩擦、气阻、结构损失和外部环境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5%,求将重物 匀速拉到顶端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653.3焦
F h
m
30度
3:用滑轮组把720牛重的货物提高10 米,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0%, 求:有用功、总功和额外功。
W有用= Gh =720N×10m= 7200J
W总= 7200J÷60%= 12000J
W额外= 12000J - 7200J= 4800J
G
深入探究 斜面的机械效率影响因素
1、猜想: 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和_________有关。
2、研究方法: 3、器材选择与实验设计:
F S
h
4、记录表格:
斜面 小车 斜面 拉力 斜面 有用 总功
材料 重量 高度 F/N 长 功W W总
G/N h/m
s/m 有/J /J
木板
机械 效率
木板
毛巾
结论: 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表面 粗糙程度有关
W有
F
W总
1. 减小动滑轮自重来减少额外功
2. 减小机械间的摩擦力来减少额外功
3. 增加提升物体的重力来增加有用功
判断:下面说法中是否正确?
1. 做功多的机械,机械效率高 × 2.做总功越多,机械效率越低 × 3.做相同的有用功,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 4.做相同的总功时,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 5.用不同的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时,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
G2
h
G1
某人用动滑轮将重为G1的米袋 提升h高度。设动滑轮重G2, 不考虑绳子重及滑轮摩擦,人
所做的功为:
W=Fs=
G1
G2 2
2h
= G1h
必须要 做的这 部分功
+ G2h =W1+W2
人们不需要 但又不得不 额外做的功
+ = 有用功W有 额外功W额 总功W总
W总=W有 +W额
总功是人的拉力F(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
答:有用功是7200J,总功是12000J, 额外功是4800J 。
4:如图所示,物体重G=80N,在F=60N拉力
下匀速前进50cm,拉力做功为 60J ,机械效率 为 100% (滑轮自重及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不计)
F拉
F
F支 S物= 50cm=0.5m S拉= 2S物=1m
f
W拉= F拉S拉=60J
W总=Fs
动力 拉力通过的距离
W有=G物h 对重物做的功 W额=G动h+W摩 克服动滑轮重做的功和
克服摩擦做的功
思考和讨论 P96
总功=人提 供的能量
有用功=重物增加的势能
动滑轮增加的势能
额外用率是多少?
机械效率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公式: W有
W总
(1)机械效率一般用百分数表示,没有单位 机械效率会大于1吗?为什么?
例1:用一动滑轮将重200N的砂子提到 9m高的脚手架上,所用力是120N,求 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各是多少?
解:
W有 G h 200 N 9m 1800 J
W总 F s 120N 18m 2160J
W有 1800J 83.3%
W总 2160J
答:有用功是1800J,总功是2160J, 机械效率是83.3%。
随堂练习
1、把同一物体分别沿着光滑的斜面从底端匀速
拉到顶端,所做的功( D )
A、沿AB斜面拉时最多
B、沿AC斜面拉时最多
C、沿AD斜面拉时最多
D、沿AB、AC、AD斜面拉时一样多
A
B
C
D
2、一斜面高h=5米,倾角为30度,现在要
把m=40千克的重物沿斜面从底端匀速拉到
顶端。
196牛
(1)若斜面是光滑的,求推力F。
一定相同 × 6.因为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 7.做的额外功一定时,总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 8.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 9. 机械效率高的机械省功 × 10. 机械效率高的机械有用功占总功比值大 √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因省力的机械必费距离,省距离的机械一 定费力,而功=力×距离,所以不能省功.
1 2.4 2.5 3.2 3.5 4.3
机械效 率η
41.7% 78.1% 81.4%
1.使用斜面可以省力;其他条件一定,坡度越缓越省力。
2.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高。
B
L
F支
h
W总= FL W有用 = Gh W额 = f L
f AG
W总=W有 +W额 C G FL =Gh + f L
斜面:
1. 使用斜面可以省力; 2. 同一物体升高相同的高度,斜面越长越省力。
有哪些?你希望额外功大些还是小些?
F=
1 2
(G物+G动+G绳+ F阻)
W=Fs
=
1 2
(G物+G动+G绳+F阻)×2h
= G物h+ G动h +G绳h+ F阻 h
有用功
额外功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斜面:
L
A G
B
W动力= FL
W有用 = Gh
h
FL =Gh
C
G
Fh GL
1. 减小动滑轮自重来减少额外功
(2)W有 < W总 , ∴ 永远小于1
起机械重效机率的机械效率是60%
它表示什么意思?
使用起重机提升重物时 所做的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是60%,也可以说有用功在总 功中占有60%,另外的40%是
额外功。
一般情况下: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0%~70% 起重机的机械效率为40%~50% 抽水机的机械效率为60%~80%
知识小结:
1、明确斜面的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2、机械效率
3、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 表面粗糙程度有关
省力 使用简单机械的作用 省距离
改变力的方向
使用简单机械可以省力,或者省距离,能省功吗?
有用功、额外功的区分
人使用下列动滑轮或滑轮组时,若考虑摩 擦力和绳子的重力,要将重物升高h,所
用的力F 还应包括哪些?所做的额外功还
F
2. 减小机械间的摩擦力来减少额外功
3. 增加提升物体的重力来增加有用功
F F
W有
W总
甲
G
乙
G
随堂练习
1、沿着光滑的斜面用力F将
重为=60牛重物推上斜面,如
l=4.5米,h=1.5米,那么F=—2—0 牛。推力做功—90—焦耳。
F
B
l
h
A
G C
斜面的应用
盘山公路
斜面
一种可以省力的简单机械
引桥
轮椅斜面
斜面:
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 P97
斜面的倾 小车的 斜面的 斜程度 重力 高度
G/N h/m
较缓 5 0.2
较陡 5 0.5
最陡 5 0.7
沿斜面 拉力 F/N
2.4 3.2
4.3
斜面的 长S/m
1.0 1.0 1.0
有用功 总功 W有用/J W总/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