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材料及巨磁电阻效应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性材料及巨磁电阻效应简介
物理系隋淞印学号SC11002094
引言
磁性材料是应用广泛、品类繁多、与时俱进的一类功能材料, 人们对物质磁性的认识源远流长。
磁性材料的进展大致上分几个历史阶段:当人类进入铁器时代, 除表征生产力的进步外,还意味着金属磁性材料的开端,直到18世纪金属镍、钻相继被提炼成功, 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是3d 过渡族金属磁性材料生产与原始应用的阶段; 20世纪初
期(1900-1932, FeSi、FeNi 、FeCoNi 磁性合金人工制备成功,并广泛地应用于电
力工业、电机工业等行业, 成为3d 过渡族金属磁性材料的鼎盛时期, 从此以后, 电与磁开始了不解之缘; 20世纪后期, 从50年代开始, 3d 过渡族的磁性氧化物(铁氧体
逐步进入生产旺期, 由于铁氧体具有高电阻率, 高频损耗低, 从而为当时兴起的无线电、雷达等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所必需的磁性材料, 标志着磁性材料进入到铁氧体的历史阶段; 1967年, SmCo 合金问世, 这是磁性材料进入稀土—3d 过渡族化合物领域的历史性开端。1983年,高磁能积的钕铁硼(Nd—FeB 稀土永磁材料研制成功。现已誉为当代永磁王。TbFe 巨磁致收缩材料与稀土磁光材料的问世更丰富了稀土一3d 过渡族化合物磁性材料的内涵。1972年的非晶磁性材料与1988年的
纳米微晶材料的呈现, 更添磁性材料新风采。1988年, 磁电阻效应的发现揭开了自旋电子学的序幕。因此从20世纪后期延续至今, 磁性材料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兴旺发达时期, 并融入到信息行业, 成为信息时代重要的基础性材料之一。
磁性材料的分类
磁性材料应用十分广泛, 品种繁多, 存在以下多种分类方式。按物理性质分类:(1按静磁特性:即根据静态磁滞回线上的参量,如矫顽力、剩磁等来确定
磁性材料的类型。例如:永磁属高矫顽力一类磁性材料; 软磁属低矫顽力的一类
磁性材料; 矩磁属高剩磁、低矫顽力的一类磁性材料; 磁记录介质属于中等矫顽
力, 同时, 具有高剩磁的一类磁性材料, 而磁头却要求低矫顽力、高饱和磁化强度。(2 按交叉耦合效应:分为磁光、磁热、磁致收缩、旋磁、吸波材料。按反常霍尔效应:分为铁电、铁磁、巨磁阻抗材料等。(3按与自旋相关的输运性质:有自旋电子学材料。按化学组成分类:可分为金属(合金、无机(氧化物、有机化合物以及其复合磁性材料。按维度分类:可分为纳米(零维、一维、二维、颗粒膜、非晶、纳米微晶、块体磁性材料。按磁有序结构分类:可分为铁磁、亚铁磁、反铁磁、超顺磁材料。按应用分类:可分为永磁、软磁、磁记录、旋磁、磁致收缩、磁传感器、隐身、磁制冷等材料。
巨磁电阻效应(GMR
磁电阻效应(Magnetoresistanee, MR是指材料在外磁场下电阻发生改变的物理
现象。150年前T.Thomson 首次发现,常规的铁磁材料,如铁、钴、镍,它们的电阻
与磁场和电流的相对方向相关, 被称为各向异性磁电阻效应(Anisotropic Magnetoresistanee , AMR。现在,已经知道AMR效应源于电子的自旋一轨道耦合作用,通常铁磁材料的磁电阻效应很小,只有百分之几。
磁电阻效应在技术应用中非常重要, 特别是在硬盘中作为读出头, 探测硬盘每个磁存储单元产生的微弱磁场。1956年,IBM的科学家Reynold Johnson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硬盘。当时采用电磁感应的方法读写信息, 这种方法需要存储单元产生较强的磁场,因此存储单元很大,密度很小,最大只能达到20 Mb/ in 2 。直到20 世纪80年代末期, IBM 在技术上实现了突破,成功地在硬盘读出头中使用磁电阻效应, 增强了读出头的磁场灵敏度, 使得硬盘的存储密度大幅度提高, 达到了5 Gb /in
2。在1988年之前,人们通常认为磁电阻效应很难再在Thomson 的基础上有大的提高, 磁场传感器的灵敏度不可能再有质的飞跃, 进而大幅度的提高硬盘的存储密度, 这意味着磁盘技术将被光盘所淘汰。因此, 当1988年Albert Fert 和Peter Grunberg 分别领导的两个独立的研究小组在磁性多层膜中发现了巨磁电阻效应时, 立刻引起了科学家与企业界的关注。所谓巨磁电阻效应, 是指材料在一个微弱的磁场变化下
产生很大电阻变化的物理现象。2007年诺贝尔物理
学 奖 授予 了 独立 发 现该 效应 的 法国 科学 家 Albert Fert 和 德国 科学 家 Peter Grunberg 。禾U 用材料的巨磁电阻效应,研制出了新一类磁电阻传感器 一GMR 传感 器。与传统的磁阻传感器相比 , GMR 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可靠性好、测量 范围 宽、抗恶劣环境、体积小等优点 ,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巨磁电阻效应是在由铁磁和非磁金属材料重复堆叠而成的磁性多层膜中发 现 的,其中每一层的厚度只有几个原子层。 Albert Fert 和Peter Grunberg 不仅 在实验中 观察到了很强的磁电阻效应 , 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把这种现象归因为一种 全新的物理
机制,是与已知的各向异性磁电阻效应完全不同的物理机制。 Fert 在他的原文章题 目中就已经将这种效应命名为 “巨磁电阻效应 ”后, 来这一名称 一直被人们沿用。 Grunberg 还意识到这种效应在技术应用中的可能性 , 申请了专 利。
实际上, 在他们两个研究组发现巨磁电阻效应之前 , 就已经有一些研究组研 究 类似体系的磁电阻效应。 但是, 他们都没有敏锐的认识到这类磁电阻效应是由 于 种新的物理机理产生或是一种新的效应。 因此, 这些研究成果没有被公认为 阻效应的发现 ,也就非常遗憾的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
从巨磁电阻效应的发现开始 ,对磁性薄膜的研究完全转入了磁电子学的研 仅仅6年之后,1994年IBM 的科学家Stuart Parkin 根据这一物理原理,研制 度很高的硬盘读出磁头 ,将硬盘存储密度一下子提高了 17倍。 3年之后, IBM 就推 出了基于巨磁电阻效应的商业化的硬盘产品。 在接下来的 20年里, 硬盘 容量迅速 提高, 单位存储成本大大降低。 现在, 几百 Gb 的硬盘已经被配置到大多 数的电脑 里。 2004年, 希捷公司在硬盘读出头中开始采用隧道磁电阻效应。 这是 在巨磁电 阻效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 具有更大的磁电阻效应。 每一次新 的技术的引 进都导致硬盘存储密度的大幅度提高 , 巨磁电阻效应的发现和应用使 得硬盘技术发 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促成了上百亿美元的产业。
巨磁电阻效应的发现打开了新的科学和技术的大门 , 特别是对数据存储和磁 传 感器产生了巨大影响。 巨磁电阻效应的发现及其应用 , 是一个科学新发现带来 全新 技术和商业产品的很好示例。
巨磁电阻效应的应用及展望
巨磁电阻效应从被发现至今 , 已经有了很广泛的应用 , 在这里我们简单介绍
巨磁电 究。 出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