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第六章 功能主义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林诺夫斯基 布朗 帕森斯
默顿
• 反对巨型理论的企图,倡导建立中层理论分析有限的 经验现象;功能分析应丛描述开始。
本章框架
第一节 功能主义理论的来源 第二节 帕森斯的抽象功能主义 第三节 莫顿的经验功能主义
帕森斯与莫顿
塔尔科特•帕森斯 Talcott Parsons 1902-1979
罗伯特•莫顿 Robert K. Merton 1910--
⑵他在强调分析整体时,把系统的组成部 分看作是完成整体基本功能、满足整体需要的 必要条件。 ⑶他强调社会处于“常态”和“病态”之 中,他将社会系统概念化,因而强化了“功能 需要”的观念。若要避免“病态”出现,就必 须满足社会系统的需要。
二、社会人类学与功能分析传统
• 拉德克利夫•布朗—— • 他把社会过程、社会结 构和功能三个概念看做解 释人类社会系统中的社会 行为的基本范畴。他认为 社会是一个整体,或者说 任何文化都构成了一个功 能统一体或系统。在这一 功能统一体中,各组成部 分以一种充分和谐和内部 一致的方式发挥作用,避 免无法解决或无法控制的 冲突。 • 马林诺夫斯基—— • “如果说我做出了一点微 薄的贡献,这贡献就在于 建立了一门现行的学说体 系,提出了一种方法和兴 趣,并贴上了功能主义的 标签。”
“如果说我做出了一点微薄的贡献,这贡献就在于建立了一 门现行的学说体系,提出了一种方法和兴趣,并贴上了功能 主义的标签。”——马林诺夫斯基
• 倡导对人类文化的功能分析 • 1、文化的功能,就是它在人类活动体系中所处的地位。 所谓功能,总是意味着对某种需要的满足。 • 2、强调文化的制度因素。制度是使人们的活动有组织 地满足某些重要需要的基本的、相对稳定的方式。
1954年《社会学理论文集》
1956年《经济与社会》
1960年《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
1966年《社会-进化与比较的观点》 1971年《现代社会系统》 1977年《社会系统与行动理论的发展》
一、 对前人思想的批判
(1)批判了功利主义思想 必须区分终极目标和直接目标
(2)批判了实证主义思想
可以对社会行动开展内在的追问。大部分行为 是有明确主观取向的自觉活动 (3)批判了唯意志主义思想 唯心主义忽视社会行动与环境因素的
行动者之选择 行动者之目标
行百度文库者
手段选择
可能的手段
目的或目标
可达之目标
所处的情景
图1:社会行动的结构
单元行动的要素
手段1 手段2
规
范
行动者
手段3 手段4 手段n
目 标
条
件
• 日前,胡润联合中 国银行私人银行发 布的《2011中国私 人财富管理白皮书》 显示,14%的中国 千万富豪目前已移 民或者在申请移民 中,还有近一半在 考虑移民。
二、社会行动理论(早期思想)
行动者 单 位 行 动 目标 情境
规范或限定
(一)行动概念 区分了行为与行动:
行为:对刺激的反应。
行动:在物理环境和价值规范两方面的制约 下,个体为实现一定目的所发生的动作和过程。 社会行动是社会现实最小的和最基本的单位
其最重要的方面是主观意向性。
(二)社会行动要素 1.行动者:个人 2.目的:行动者希望达到的预期状态 3.手段和条件:
• 美国快速工业化,文化社会的迅速变迁,许多 社会问题集中出现。 • 为什么是芝加哥:工业重镇,社会问题严重。
第六章
功能主义理论
Talcott Parsons 1902-1979
Robert K. Merton 1910-2003
引子
功能主义
• 《现代社会学词典》: 根据在特定文化系统中所发挥的功能,对 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进行分析。在功能主义看 来,社会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不同部分所组成 的系统,而且任何部分不能独立于整体而存在。 任何部分所发生的变化将会导致一定程度的不 平衡,进而导致其他部分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最终导致整个系统发生一定程度的重组。功能 主义的发展以生物科学的有机系统模型为依据。
自我实现
尊重需要
社会和精神 方面的需要
社会需要
安全需要
个体有机系统的需要
生理需要
马林诺夫斯基的系统需要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
• 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 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是人处于最激 荡人心的时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 和谐的状态,这时的人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 如痴、销魂的感觉。
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 一般行动理论的基本思想:提出目标、环境和规范是“单 位行动”的基本要素,行动就是在物理环境和价值规范两 方面制约下,个体为实现一定目的所发生的动作与过程。
帕森斯的生平与著述 (Talcott Parsons 1902-1979) 1937年《社会行动的结构》 1951年《社会系统》
第一节 功能主义理论的来源
• 一、古典社会学家的功能主义思想
• 二、社会人类学与功能分析传统
一、古典社会学家的功能主义思想
1、孔德
家 庭 细胞
社会
阶 级
组织
城市和社区
器官
孔德较早提出社会有机体思想,并用 社会系统(体系)的概念。他认为社会有 机体与生物有机体不同,没有物质的界限 和纽带,是靠语言、宗教和劳动分工实现 其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的。
同的手段。
条件:指行动者无法控制和改变的 那些阻碍其实现目标的客观要素。条件 不仅仅指自然物质条件,同时也包括社 会条件。
单位行动四要素之间的关系
规范:制度、价值 观念及其他符号
行动者之选择 行动者之目标
行动者
手段选择
目标
可能的手段
可达之目标
所处情境
单元行动(unit action)
规范(观念、价值、信念、 道德、符号、意义等)
关系,把社会行动简单的归结为思想文化
的表现和外化,导致社会学研究的抽象形 式化。
功利主义明确了理性选择法则,强调了人的行动具有趋利避 害的能力和有目的确定自己的目标和手段的特征。但认为极 端的功利主义夸大了个人行动的随意性,忽视了社会秩序的 存在和作用。 帕森斯在接受实证主义强调理性法则、对现象作客观真实陈 述以确定其规律性的基础上,也批判了激进的实证主义忽视 人类社会的复杂性的观点。 对于以研究人类思想观念为主的德国唯心主义传统,他认为 过分强调了人类社会文化的意义性、特殊性。仅仅强调社会 行动的理想目标和价值选择,而否认物质环境或自然条件以 及行动者的生物特性对社会行动的限制。
• 马林诺夫斯基(1884-1942) • 《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1922) • 《野蛮社会中的犯罪与习俗》(1922) • 《野蛮社会中的性与压抑》(1927) • 《科学的文化理论及其他文集》(1944) • 《巫术、科学、宗教及其他文集》(1948) “公正地说,是马林诺夫斯基勾勒出了现代社会学的功能主 义的基本轮廓。”——特纳”
条件:在环境状态中行动者无法控制和改 变的客观要素。物质的、社会的条件。
手段:在环境状态中行动者可以控制和利 用以促成目标实现的工具性要素。 4.规范:行动者在确立目标、选择手
段、克服障碍时所遵循的社会标准。
手段:指环境状态中行动者可以控
制和利用的那些促成其实现目标的工具
性要素。实现同一个目标可以有多种不
• 实验证明,当人呆在漂亮的房间里面就显得比在 简陋的房间里更富有生气、更活泼、更健康;一 个善良、真诚、美好的人比其他人更能体会到存 在于外界中的真善美。当人们在外界发现了最高 价值时,就可能同时在自己的内心中产生或加强 这种价值。总之,较好的人和处于较好环境的人 更容易产生高峰体验。
要不是人类家把功能主义看作是分析简单社 会的有力工具,功能主义早就随着迪尔凯姆消亡
候机大厅
• 第一,从总体上看,社会系统各个部分之间所 存在的相互关系或者相互依赖。
• 第二,事件的“正常”状态或者说平衡状态。 (与有机体的正常状态或健康状态相比较)。
• 第三,为了使系统恢复正常,系统的所有部分 如何进行重组。
性产业——卖淫
斯宾塞
孔德
马林诺夫斯基 拉德克里夫布朗
涂尔干
默顿
帕森斯
• 拉德克利夫-布朗(1881-1955)
• 《原始社会的结构和功能》(1952) 每一种文化都是普遍规律或功能在其中运作的 • 《社会人类学方法》(1958 ) 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系统。
• 1、把社会过程、社会结构和功能三个概念看做解释社会人 类社会系统中的社会行为的基本范畴。 功能就是指一个局 • 2、他指出以前的功能分析所存在的“目的论”倾向,提出 部的行为对其总体 应该用“存在的必要条件”取代“需要”概念。 行为的贡献。 • 3、否认每一种文化事项都必然具有一种功能,也否认不同 文化中的这些文化事项必然具有同样功能。
2、斯宾塞 其社会学思想的来源:孔德的实证主义的社 会有机体理论及拉马克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他较早提出了“社会系统”、“社会功能”、 “社会控制”和“社会进化”这样一系列的概 念,因此与功能主义理论的崛起都有直接的关 系。
• 斯宾塞则预示了现代功能主义的主要特征。他 明确提出,社会作为一个有机体,其发展是从简 单结构到复杂结构,从同质结构到异质结构的过 程;结构各部分之间具有不同的功能并相互依 存。认为社会是一个以部分与整体之间分化与合 作为特征的结构体系。
了。……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 布朗两位
人类学家的著作使得功能主义作为一种表述明确
的方法占据了20世纪的前半个世纪。两位思想家
都深受迪尔凯姆有机体论的影响,与此同时,他
们各自在原初社会实地研究的基础上所形成的观
点也具有重要意义。 ——特纳
小结
• (1)是强调系统优于它的组成部分,系统的功能大于 各组成部分的功能总和。功能分析着重探讨部分对于系 统的维持或解体作用; • (2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功能上相互联系,一部分正 常运转必然以另一部分正常运转为条件; • (3)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有一种功能,或者是积极 的,有助于系统的运作;或者是消极的,造成系统的解 体或变迁。 • (4)每个社会都是一个自我调节、相对稳定的结构体 系,也就是功能一体的。
出生于美国的科罗拉多州。毕 业于麻省的安姆郝斯特学院社 会学系,德国海德堡大学硕士。 1931年任教于哈佛大学社会 系,后任社会学系主任。 1946年,他将社会学系改名 为社会关系学系。帕森斯是功 能理论的代表人物。
西方社会学深入发展阶段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八十年代)
涂尔干:社会唯实论 把人的行为视为对周围情境的 反应,看到客观环境对人的行 为的制约或影响,但又过分强 调了这种制约作用,忽视甚至 完全否定了个人主观因素的作 用。 韦伯:社会唯名论 过于突出了个人行动 的主观的一面以及影 响个人主观定义的文 化理想与价值观,而 忽视了行动发生在其 中的情境的作用。
• 孔德 斯宾塞 涂尔干
借用生物学的概念和术语创立社会学
• 社会有机体论
• • • • 有机团结 功能总是意味着对某种需要的满足 假定社会存在一种必要条件使它的组成部分实现最低 限度的整合 企图对涂尔干、韦伯、帕累托三人的古典社会学理论 进行综合,并试图通过《社会行动的结构》、《社会 系统》等著作,构建一个普遍适用、包罗万象的巨型 理论
3、迪尔凯姆
•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 《社会劳动分工论》
•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迪尔凯姆的早期著作充满了有机体论的术 语。他除了大量地应用与生物学有关的术语外, 他的基本假定也反映了有机体论者的假设。
⑴社会自身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实体,它区 别于并且不可被还原成自己的各个组成部分。 在把社会当作实体时,迪尔凯姆把分析的重点 放在社会整体上。
第二编
1920年代, 社会学中 心开始从 欧洲转移 到美国, 为什么?
现代社会学理论
为什么20世纪20年代社会学的中心由西欧转向美国? • 欧洲刚经历一战,社会动荡,经济不稳定。 • 在战争后,西欧兴起“文化怀疑论”,西方的 核心价值理念(如:理性)受到质疑,文化混 乱,文化困惑。 • 得到修正的仅是哲学—乱世中对人性的根本检 讨 • 美国大学的扩张运动与社会学的传播合拍
第二节 帕森斯的抽象功能主义
• 一、对前人思想的批判 • 二、社会行动理论
• 三、社会整合或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功能必 要条件(AGIL模式)
• 四、模式变量 • 五、社会转型与社会变迁
帕森斯
• 一个无与 伦比的社 会学大师 • 一个无与 伦比的社 会学理论 靶子
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 , 1902-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