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测定PPT课件

合集下载

血清转氨酶的活性测定PPT课件

血清转氨酶的活性测定PPT课件
4
急性传染性肝炎、血清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 期、肝硬变代偿期、阻塞性黄疸、心肌梗死; 急性胰腺炎、胆囊炎、风湿活动性心脏病及一 些对肝脏有毒害的药物如安眠药、麻醉药、锑 剂、砷剂等均可使转氨酶活性升高。 转氨酶升高原因 肝细胞受损伤,使细胞内 酶泄露,进入血液,从而引起酶活性升高。 (转氨酶水平在0—40之间是正常的。)
7
实验操作步骤
1、绘制标准曲线 取5支试管,如下表加入试剂,绘制标
准曲线
8
试剂,mL 对照 丙酮酸标准液 0
1 0.15
2
3
4
0.3
0.45 0.6
ALT底物液 0.6
0.45
0.30 0.10 0
0.1mol/L磷酸盐缓冲液
0.1
0.1
0.1
0.1 0.1
丙酮酸毫克 1
丙氨酸转移酶活力单位/dl=
ALT底物
0.6
0
37 ℃水浴30min (酶促反应)
2,4 -二硝基苯肼 1.0
1.0
ALT底物 0
0.6
水浴20分钟后加入再加入0.4MNaOH溶液2 mL,混匀,10
min/室温,于500nm处测量光吸收值。根据标准曲线查出样品的 ALT活力单位
10
实验操作步骤
3、结果分析计算 按照标准曲线查出样品的酶活力单位数
-------------2.5
*
---0.1
*
100
加入上述试剂后,37 ℃水浴5min ,各管在加入2,4 -二硝基苯肼
溶液0.5 mL,混匀,水浴20min,再加入0.4MNaOH溶液2 mL,混匀, 于500nm处测量光吸收值。
9
实验操作步骤
2、血清ALT测定

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的测定ppt课件

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的测定ppt课件

混匀,室温放置5min,在波长为505nm处比色,蒸馏水调“0”
【实验结果】
1.校正曲线的制备
以标准管各管的A值-“0”号管的A值,所得差 值与对应酶卡门氏单位作图,即成校正曲线。 2.测定管 测定管A值-对照管A值,根据所得差值,从校正
曲线查得标本中ALT的卡门氏单位。
参考值范围:5-25卡门单位
酸生成2,4-二硝基苯腙,在碱性条件下显红棕色,于波
长505nm处读取A值。 两种苯腙的吸收光谱曲线在500~520nm处差异最 大,丙酮酸苯腙的呈色强度是α-酮戊二酸苯腙的3倍,据 此可以计算出丙酮酸的生成量,后者与血清中的ALT的
活性浓度成正比。
【实验原理】

丙氨酸+ α-酮戊二酸
ALT
丙酮酸+谷氨酸
0.20 0.30
1.0mmol/L 2,4-二硝基苯肼溶液
0.5
0.5
0.5
0.5
0.5
混匀,37℃保温20min
0.4mol/L NaOH溶液 卡门单位
5.0
0
5.0
28
5.0
57
5.0
97
5.0
150
混匀,室温放置5min,在波长为505nm处比色,蒸馏水调“0”
取7支试管,按下表操作
卡门单位 加入物(ml) 血清 基质缓冲液 0.1mol/L磷酸盐缓冲液 2.0mmol/L丙酮酸标准液 基质缓冲液 1.0mmol/L 2,4-二硝基苯 肼溶液 基质缓冲液 0.5 0.5 混匀,37℃保温20min 0.4mol/L NaOH溶液 5.0 5.0 5.0 5.0 5.0 5.0 5.0 0.5 对照管 0.1 测定管 0.1 0.5 混匀,37℃水浴30min 0.1 0 0.50 0.5 0.1 0.05 0.45 0.5 0.1 0.10 0.40 0.5 0.1 0.15 0.35 0.5 0.1 0.20 0.30 0.5 0 0 28 1 57 2 97 3 150 4

肝功能指标意义ppt课件

肝功能指标意义ppt课件

球蛋白(GLB)
总结词
反映机体免疫状态
详细描述
球蛋白是血浆中除了白蛋白之外的蛋白质,包括免疫球蛋白 、补体等。球蛋白水平的变化可以反映机体的免疫状态,球 蛋白升高或降低可提示免疫系统疾病或感染等。
03 肝功能指标与疾病关联
肝炎
谷丙转氨酶(ALT)
肝炎时ALT水平通常会升高,反映肝脏受损 程度。
肝癌时GGT可能升高,但缺乏特异性,需 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异常凝血酶原(APT)
α-L-岩藻糖苷酶(AFU)
APT阳性对肝癌诊断有一定价值,尤其在 AFP阴性时。
AFU水平升高可能提示肝癌发生,但临床 意义尚不明确。
04 肝功能指标异常原因分析
药物性肝损伤
总结词
药物性肝损伤是指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可能导致肝功能指标异常。
非酒精性脂肪肝
总结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指肝脏内脂肪过度 沉积,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可能导 致肝功能指标异常。
详细描述
非酒精性脂肪肝通常与肥胖、高血脂 、糖尿病等代谢紊乱有关。症状包括 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长期发 展可能导致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05 肝功能指标检测方法与解 读
检测方法简介
肝功能指标检测方法主要包括血液检测和尿液检测,其中血 液检测是最常用的方法。血液检测可以通过抽取静脉血液样 本,检测血液中各种肝功能指标的含量,从而评估肝脏的功 能状况。
尿液检测主要用于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间接反映肝脏功能 状况。
检测结果解读
01
02
03
04
05
谷丙转氨酶(ALT) 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 直接胆红素 (DBIL)
白蛋白(ALB)

血清谷丙转氨酶.ppt

血清谷丙转氨酶.ppt
卡门氏(Karman)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如下:

由于NADH在波长340nm处有特异的吸收峰,因此ALT的活性可
通过NADH的消失量,即根据340nm处光密度值的减少量间接作出定
量测定。ALT活性的K洲an氏单位的定义是:在分光光度法规定的
条件(karman分光光度计,25℃,340nm,光径1km)下,1毫升血清
电化学法 同位素法
二、酶活力单位及比活
酶的活力单位
U:特定条件下1min内将1μmol底物转化为产物
所需要的酶量。(国际单位)
临床可以用约定成熟的惯用单位表示。
比活
每毫克蛋白含有的E的活力单位数 U/mg蛋白
转换数
每秒每个酶分子转换底物的微摩尔数 μmol/s
ALT活性测定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两类:一是卡门氏(Karman) 分光光度法,二是比色测定法。
实验讨论
1. 为什么设定标准空白和测定空白?
2. E活性的表示方法有哪些?
3. E活性测定的原理是什么?
在终止酶反应后,呈色反应中不仅产物丙酮酸能与2,4-二硝基苯肼 形成苯腙而呈色,而且底物α-酮戊二酸也能反应而呈色,尽管二者在 500-520nm处光吸收有较大差异,但这种非特异性的呈色反应对测定结 果影响较大,所以比色法使用的底物浓度很低,与最适底物浓度相差甚 远。在两种底物浓度中尤显偏低的是α-酮戊二酸(2mmol/L),在此浓度 下酶促反应只能达到最大反应速度65%左右,由于底物浓度的明显不足使 的酶促反应产生丙酮酸的量与酶活性间不能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2,4二硝基苯肼本身在碱性溶液中也能显色,为了降低空白读数,反应时不 得不使用较低的2,4-二硝基苯肼(1mmol/L),相当于反应液中酮酸的浓 度(丙酮酸和α-酮戊二酸总浓度为2mmol/L)的1/2。按反应方程式,一 分子酮酸与一分子2,4-二硝基苯肼生成相应的苯腙,但至少有半量的酮 酸没有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在酶反应后丙酮酸和α-酮戊二酸与2, 4-二硝基苯肼形成苯腙呈色存在着一个人们无法控制的机率问题,据信 这是赖氏法重复性差的主要原因。另外,2,4-二硝基苯肼浓度低也是使 显色反应的工作曲线弯曲的原因之一。

肝脏血清酶学检查PPT课件

肝脏血清酶学检查PPT课件

05 肝脏血清酶学检查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CHAPTER
新技术与新方法的研发与应用
自动化检测技术
提高检测效率,减少人为误差,实现大规模样本的快速检测。
生物传感器技术
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用于实时监测和早期诊断。
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
深入挖掘肝脏血清酶学标志物的潜在价值,发现新的诊断指标。
个性化诊疗与精准医学在肝脏血清酶学检查中的应用前景
02
通过比较不同疾病血清酶水平的 差异,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 依据,有助于准确诊断肝脏疾病 。
治疗效果的监测与预后评估
通过定期检测肝脏血清酶学指标, 可以监测肝脏疾病的治疗效果。 如果治疗有效,血清酶水平通常
会逐如果血清 酶水平持续升高,可能表明疾病
重要性
肝脏血清酶学检查是肝脏疾病诊断的 重要手段之一,有助于早期发现肝脏 病变,评估疾病严重程度,指导治疗 方案选择和监测疾病进展。
肝脏血清酶的种类与功能
谷丙转氨酶(ALT)
谷草转氨酶(AST)
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中,是反映肝细胞损 伤的敏感指标。
分布于肝、心、骨骼肌等组织,肝细胞损 伤时AST升高。
情严重性。
疗效监测
肝脏血清酶学检查可监 测疾病治疗的效果,评
估病情恢复情况。
筛查与预防
肝脏血清酶学检查可用 于肝脏疾病的筛查,提
高预防意识。
02 肝脏血清酶学检查的方法与步骤
CHAPTER
样本采集与处理
01
02
03
样本采集时间
通常在清晨空腹状态下采 集静脉血液样本。
样本处理
血液样本应尽快分离出血 清,避免溶血和污染。
进展或治疗效果不佳。
通过监测肝脏血清酶学指标的变 化,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依据, 调整治疗方案或预测患者的预后

实验十四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的测定与应用

实验十四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的测定与应用
实验十四 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的测定与应用
1 实验目的
⑴ 掌握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活力测定的方法。 ⑵ 掌握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正常值及应用意义。
2 实验原理
➢ 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各种细胞中,尤以肝细胞为最, 整个肝脏内转氨酶含量约为血中含量的100倍。正常时, 只有少量释放入血中,血清中其酶的活性即可明显升高。
➢ 苯腙在碱性溶液中呈现棕色,其吸收光谱的峰为439-530 nm,因此在波长520 nm处吸光度度增加的程度与反应体系 中丙酮酸与α-酮戊二酸的摩尔比基本呈线性关系,故可 藉以测定谷丙转氨酶的活力。
➢ 本法以l ml血清与基质液在37℃,保温30分钟生成丙酮酸 为谷丙转氨酶活性1单位。
求酶活性单位的方法:
①标准品对照法:检品与标准丙酮酸液同样处理呈色,进行 比色,计算出酶活性单位。
②标准曲线法:取含待测物的一系列标准溶液,作标准曲线, 由标准曲线查得活性单位。
3 实验器材与试剂
➢ 器材:试管架,微量进样器,洗耳球,分光光 度计,水浴锅,移液管
➢ 试剂:牛血清,谷丙转氨酶底物,2,4-二硝基 苯肼,氢氧化钠(0.4mol/ L),标准丙酮酸 (500 μg/ml)
底物(ml) NaOH(ml)
0.5
混匀后,37℃水浴准确保温20min
5.0
5.0
5.0
空白管
水0.1ml 0.5 0.5 5.0
混匀后,静置10min,在520nm下比色,读取A、B、S管的吸光度值。 A-BS(A-B)×500
⑵ 计算:
正常参考值: ① 速率法:男性,5-40 U/L;女性,5-35 U/L; ② 赖氏比色法:5-25卡门单位/mL血清。
5 注意事项
⑴ 酶在37℃下与底物作用30min后,以能产生的丙 酮酸为一个活力单位。

血清谷丙转氨酶测定设计实验ppt课件

血清谷丙转氨酶测定设计实验ppt课件

注意事项
n 操作中加 0.4N NaOH液时,需以较慢速度 加入,并且边加边摇匀加快时则a一戊酮二 酸引起的发色增强。
n 本实验中各试剂加量都需要准确,并且要 注意控制条件,保温时间要严格
n 本法测定SGTP正常值为40单位以下。
实验讨论
n 分析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 n 血清GPT活性测定的意义
• 本实验是在碱性条件下,生成醌类化合物的量反 应丙酮酸的量,即反应了谷丙转氨酶的活性。
• 本法以lml血清与基质液在37℃,保温30分钟生 成2.5μg丙酮酸为谷丙转氨酶活性1单位
• 求酶活性单位的方法:
• 1、标准品对照法: 检品与标准丙酮酸液同样处
理呈色,进行比色,计算出酶活性单位。
• 2、标准曲线法: 取含待测物的一系列标准溶液,
作标准曲线,由标准曲线查得活性单位。
实验操作
一、标准品对照法
取试管4支,标号,按下表加试剂:
56℃放置5分钟。 加0.4N NaOH液5.0ml 慢慢加入 (约1分钟),边加边混匀。
室温放置 30分钟,
测OD值,波长 520nm,用蒸馏水调零点。
各管混匀,放37℃水浴5分钟 然后各加呈色试剂0.5ml,混匀
实验题目
血清谷丙转氨酶 活性的测定
实验目的
n掌握谷丙转氨酶活性测定的 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
l血清谷丙转氨酶作用于由丙氨酸及a一酮戊 二酸组成的基质。产生丙酮酸及谷氨酸
l血清加基液保温后产生丙酮酸的多少,即反 应出谷丙转氨酶活性的大小。
l丙酮酸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丙酮酸 二硝基苯腙,在酸性溶液中显黄色,在碱 性溶液中成醌型显棕红色。
56℃放置5分钟。
加0.4N NaOH液5.0ml 慢慢加入 (约钟),边加边混匀

血清谷丙转氨酶测定

血清谷丙转氨酶测定

King氏法谷丙转氨酶活性单位:每毫升血清在37℃
与pH7.4的基质液作用60分钟,生成1umol丙酮酸为一 个活力单位。临床检验取血清量为0.1,报告数据以 100ml血清计算,因此实际侧得结果乘1000即可。
实验材料及试剂
–实验材料:动物或人血清 –实验试剂:丙酮酸标准液要求临用前配制;
四、实验操作
血清中谷丙转氨酶的活力测定
【目的要求】 1. 掌握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测定的基本 原理。 2. 熟悉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测定的具体 操作方法。 3. 了解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测定的临床 意义。
原理
–转氨作用:将α-氨基酸的氨基通过酶促作用转移
到α-酮基上,生成相应的酮酸与氨基酸的反应。催化这 一反应的酶称为转氨酶。 –转氨酶广泛存在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在肝、心、 肾等组织中,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
标准曲线的绘制
试剂 管号 0
0.00 0.50 0.10 0
1
0.05 0.45 0.10 28
2
0.10 0.40 0.10 57
3
0.15 0.35 0.10 97
4
0.20 0.30 0.10 150
5
0.25 0.25 0.10 200
丙酮酸标准液,ml
基质液溶液,ml 磷酸缓冲液,ml 相当于酶活力卡门氏单位
COOH C NH2 CH3 Ala +
COOH C O
谷丙转氨酶
COOH C O +
COOH C NH2
(CH2)2
COOH α-KG NO2
CH3
丙酮酸
(CH2)2
COOH Glu NO2
COOH C NO2 CH3 N HN

血清谷丙转氨酶测定

血清谷丙转氨酶测定

4 722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使用方法
现在您浏览的位置是第十五页,共十九页。
4 722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使用方法
现在您浏览的位置是第十六页,共十九页。
4 722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使用方法
现在您浏览的位置是第十七页,共十九页。
4 722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标准 空白管 -
- 0.5 0.1
2,4-二硝基苯肼(ml) 底物液(ml)
0.4mol/L NaOH(ml)
此前三管置于37℃保温30分钟
0.5
0.5


充分混合,置于37℃保温20分钟
5
5
测定管 -
测定 空白管

0.1
0.1
0.5



0.5
0.5

0.5
5
5
现在您浏览的位置是第八页,共十九页。
1 手持比色杯磨砂面,比色杯光面对准光路。 2 比色杯内液体体积占总体积2/3,比色杯外壁不可有液体,则需擦
镜纸沾去。
3 与比色杯由下向上所放位置对应,仪器所报数据顺序则由1-5。
现在您浏览的位置是第十八页,共十九页。
5 思考题
1
实验操作中第一次37 ℃保温30分钟和第二次37 ℃保温20分 钟,各有什么意义?
2
为什么实验中设立标准空白管和测定空白管?空白管意 义是什么?
3
在理解本实验设计的基础上,设计一个血清谷丙转氨 酶的实验方案。
现在您浏览的位置是第十九页,共十九页。
酶活性测定原理与方法
酶活性测定方法
标准管
标准空白管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力的测定PPT课件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力的测定PPT课件

【试剂】
5.1.0mmol/L 2,4-二硝基苯肼溶液 称取2,4-二硝基苯 肼(AR)19.8mg,溶于1.0mol/L盐酸100ml,置棕色玻 璃瓶中,室温中保存,若冰箱保存可稳定2个月。若有结 晶析出,应重新配制。 6.0.4mol/L NaOH溶液 称取NaOH 1.6g溶解于蒸馏水中, 并加蒸馏水至100ml,置具塞塑料试剂瓶内,室温中可长 期稳定。 7.2.0mmol/L丙酮酸标准液 准确称取丙酮酸钠(AR) 22.0mg,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0.05mol/L硫酸至刻度。 此液不稳定,应临用前配制。丙酮酸不稳定,开封后易变 质(聚合),相互聚合为多聚丙酮酸,需干燥后使用。 8.待测标本 病人血清或质控血清。
(以蒸馏水代替血清,其它和对照管同样操作)。所以, 成批标本测定时,一般不需要每份标本都作自身血清对照 管,以试剂空白管代替即可,但对超过正常值的血清标本 应进行复查。严重脂血、黄疸及溶血血清可引起测定的吸 光度增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血中因含有大量酮体, 能和2,4-二硝基苯肼作用呈色,也会引起测定管吸光度 增加。因此,检测此类标本时,应作血清标本对照管。
【计算】
• 测定管吸光度减去样本对照管吸光度的 差值为标本的吸光度。该值在校正曲线上查 得ALT的卡门氏单位
【参考范围】

血清ALT:5~25卡门氏单位
临床意义
ALT在肝细胞中含量较多,且主要存在于肝细 胞的可溶性部分。当肝脏受损时,此酶可释放入 血,致血中该酶活性浓度增加,故测定ALT常作 为判断肝脏受损指标。
【操作步骤】
1 . 标准曲线的绘制:取试管5支,按表操作。
编号
0
1
2
3
4
0.1mol/L磷
0.10

谷丙转氨酶医学生生化学习PPT课件

谷丙转氨酶医学生生化学习PPT课件

连续监测法测定ALT
ALT测定中存在二个副反应 血清中存在的α-酮酸(如丙酮酸)能消耗 NADH。 血清中谷氨酸脱氢酶(GLDH)增高时,在有 氨存在条件下,亦能消耗NADH。 上述副反应都能消耗NADH,使测定结果偏高。 但在双试剂法,因温育期长,能有效消除干 扰反应。
赖氏法测定ALT
连续监测法测定AST
L-门冬氨酸+α-酮戊二酸 AST 草酰乙酸+L-谷氨 酸 草酰乙酸+NADH+ MOH L-苹果酸+NAD+ 340nm连续测定NADH被氧化为NAD+,从而计算出酶 的活力。 在AST双试剂测定中,首先使血清与缺少α-酮戊二 酸的底物溶液混合,37℃保温5分钟,将样品中所 含的α-酮酸消耗完,然后,加入α-酮戊二酸启动 ALT的催化反应,在波长340nm处连续监测吸光度的 下降速率,根据线性反应期吸光度的下降速率,本 计算ALT的活性浓度。
连续监测法测定AST
连续监测法测定AST的误差可来自内源性和 外源性,内源性干扰主要来源于血清中高浓 度丙酮酸和L-谷氨酸脱氢酶(GLDH)。外源 性干扰来自于试剂中污染的GLDH和AST。内 源性丙酮酸的干扰通过加入高活性的LDH在 温育期间将其迅速转变为乳酸而消除。血清 中的GLDH能催化α-酮戊二酸 和NH3生成谷 氨酸,同时使NADH氧化为NAD&#的肝脏损害,如心功能不全时, 肝淤血导致肝小叶中央带细胞的萎缩或坏死, 可使ALT、AST明显升高,某些化学药物如异 菸肼、氯丙嗪、苯巴比妥、四氯化碳、砷剂 等可不同程度的损害肝细胞,引起ALT的升 高。
连续监测法测定ALT
L-丙氨酸+α-酮戊二酸 ALT α-丙酮酸+L-谷氨酸 α-丙酮酸+NADH+ LD 乳酸+NAD+ 340nm连续测定NADH被氧化为NAD+,从而计算出酶 的活力。 在ALT双试剂测定中,首先使血清与缺少α-酮戊二 酸的底物溶液混合,37℃保温5分钟,将样品中所 含的α-酮酸消耗完,然后,加入α-酮戊二酸启动 ALT的催化反应,在波长340nm处连续监测吸光度的 下降速率,根据线性反应期吸光度的下降速率,本 计算ALT的活性浓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2020/10/13
移酶基质液
37℃水浴保温20min
碱性溶液
5.0
5.0
5.0
10min后测
5
A520
2020/10/13
谢谢您的指导
THANK YOU FOR YOUR GUIDANCE.
感谢阅读!为了方便学习和使用,本文档的内容可以在下载后随意修改,调整和打印。欢迎下载!
汇报人:XXXX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3
2020/10/13
[实验器材]
1.试管 1.5cm
4
2020/10/13
[实验步骤] 按下表顺序加入反应物:
加入物(ml) 空白管
标准管
测定管
样本
——
——
0.1
丙酮酸钠标准 液
丙酮酸氨基转 移酶基质液
—℃水浴保温30min
—— 0.5
丙酮酸氨基转 0.5
0.5
0.5
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测定
1
2020/10/13
[实验目的及要求]
学会谷丙转氨酶(ALT)活力测定方法
2
2020/10/13
[实验原理]
丙氨酸+α-酮戊二酸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丙酮酸+ L-谷氨酸
丙酮酸+2,4-二硝基苯胺——〉丙酮酸2,4-二硝 基苯腙
丙酮酸2,4-二硝基苯腙在碱性溶液中呈现棕色, 吸收峰为520n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