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七年级作文审题立意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作文审题立意——

补题明义法、捕捉题旨法

【教学目标】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了解补题明义法和捕捉题旨法的含义,并能够在写作过程中灵活运用,帮助其消除写作畏难情绪。

【教学重点】补题明义法、捕捉题旨法的灵活使用。

【教学难点】补题明义法使用中切忌改题目和变题意;正确挖掘深意,拔高立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北宋末年有一个皇帝,叫宋徽宗,他在政治上昏庸无能,但是,在艺术上特别有造诣。他成立翰林书画院,每年以诗词为题来选拔人才。一年,宋徽宗出了一个画题,叫“深山藏古寺”。大家想,如果你是考生,会怎么构图?

(互动:学生说自己的想法)

我们来看一看当年的考生们是怎么构图的。一位考生在画纸的周围画上了郁郁葱葱的森林,中间有一座古寺。这幅画切合题意么?为什么?(学生:没有体现“藏”)对,这幅画没有体现“深山藏古寺”中的“藏”字,所以宋徽宗就把这幅画给否决了。第二幅画是:大山深处,有一座古寺若隐若现。这幅画切合题意么?为什么?(学生:切合题意,体现了“藏”)很好,这幅画还是很符合题意的,体现了“藏”字,宋徽宗点点头。第三幅画,宋徽宗看了之后拍案称奇,是这样画的:崇山峻岭、云雾缭绕,山脚下隐隐约约的可以看到一条小河,河边上是一个老和尚拿着水桶在打水。这幅画与前两幅画相比,哪幅更好?为什么?

因为,有和尚的地方就有——

(互动,引导学生说出“寺庙”)

非常好,画中并没有寺庙,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和尚推测,在崇山峻岭中一定有座寺庙,这就很传神的表现了“藏”。再来看,这个和尚有个什么特点?

(互动,引导学生说出:老)

老和尚打水,这个场景是不是怪怪的?我们看过《少林寺》,电影里面打水的都是些年纪比较轻的——

(引导学生回答:“小和尚”)。

老和尚都去念经,主持寺内诸多事宜了。这里,老和尚来打水,是不是说明了这座寺庙跟这个和尚一样,很——

(引导学生说出——古老)

非常好!大家再进一步想,连打水的和尚都老了,是不是说明了这个寺庙人丁不是很兴旺,也就是说这个庙的位置很——

(引导学生说出隐蔽)

很好,大家的悟性都很高,打水的和尚都老了,说明寺里和尚少,寺庙的位置隐秘,这就照应了题目中的深山之说。

这幅画精准的抓住了题旨,这就是它从众多画作中脱颖而出、赢得徽宗赏识的一个重要原因。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同一个题目,不同的学生写,会有不同的版本。因为审题立意的不同,作文的内容千变万化,作文的层次也各有高低。今天陈老师就传授大家一些审题立意的方法,帮助大家审准题目,拔高立意,使我们的作文更加精彩。

(板书:作文审题立意)

二.补题明义法

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添画——你们可以尽情的发挥洒想象,只要是你

(在黑板上画几个圆)

我们请几位同学上来给我们加一些东西上去,看看能得出怎样的作品。

(学生添画)

好,他们都画完了,我们来看一下他们画的是什么。

(互动:师生一起看画说内容)

在他们添画之前,你们知道老师的画要表达什么意思吗?

(互动:引导学生明白抽象事物空洞宽泛)

但是现在,经过同学们的加工,意思就非常的明确了,这是为什么呢?老师画的是抽象的东西,但是几位同学的加工使本来模糊、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化了,那么要表达的意图自然也就清晰了。

(板书:抽象→具体)

变抽象为具体,同样适用于写作。我们在拿到一个作文题目的时候,要想办法使这个抽象、空洞的题目变得具体可感、贴近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所熟悉、的事物。这种在既定题目的基础上,添加适当内容,使原本抽象、宽泛的题目变具体的方法,就是老师今天要传授给大家的秘诀——补题明义法。

1.题前补题法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眼泪”,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事物。我们一定都有流眼泪的经历,但是我们流眼泪的原因却是各不相同的。那么我们来分享一下,我们会因为什么事情而流泪?

(开心的眼泪、激动的眼泪、悲伤的眼泪)

非常好!大家的心思很细腻,情感很丰富。

大家看,我们对《眼泪》进行补题明义的时候是在题目的什么地方添加了

(互动,学生回答“前面”)

非常好,这就是补题明义法中的一个小分支,叫题前补题法。

2.题后补题法

我们再来看一个题目《珍惜》,我们常常说珍惜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珍惜亲人、亲情)

这次我们补充内容的位置是在题目的——

(引导学生说出“后面”)

非常好,这种在题目后面添加内容的补题法就是补题明义法的另外一个分支——

(引导学生说:题后补题法)

3.题中补题法

下面,我们做一个小小的练习,巩固一下我们刚才所学的知识。

(板书《一件小事》)

我们怎么用补题明义法来把这个题目变具体?一件怎么样的小事?

(互动:引导说出一件(难忘的)小事、一件(刻骨铭心)小事……)

很好,这位同学刚刚说一件刻骨铭心的小事,那么我们作文除了要突出刚刚补充的内容“刻骨铭心”之外,还要突出这个事情的——

(互动:引导学生说“小”)

非常好,老师还没有说,你们就知道了!这是题目给出的限定条件,我们要写的事情必须是一件小事,但是这件小事对于你来说,是刻骨铭心的。

非常好,我们写的时候必须顺应题目给定的限制——“小”,再结合你们自己补充的内容,写清楚这两个特点在你写的事件中的具体体现、内在联系,以及你是如何看待这种联系,你从中明白了什么,感悟了什么。把这个写清楚就可以

回到题目上面,大家一起说,这一次我们在什么位置加了内容?

(互动:引导学生说出“中间”)

太棒了!这种在题目中部加内容的方法,我们可以叫他——

(互动,“题中补题法”)

好,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刚才的内容——在给定题目的基础上,添加适当内容,使抽象的题目变具体,这种审题立意的方法就叫做补题明义法。由于补充内容位置的不同,补题明义法又可以分成三个小类:题前补题法、题中补题法和题后补题法。大家都记住了吗?

【注】不改文题&不变题意

到这里,大家觉得补题明义法讲完了吗?——并没有,学无止境,继续跟着陈老师长见识。

从前有个秀才,穷酸清高、要面子。穷,还非得端着,放不下架子找别人帮忙。有一次,快过年了,秀才家里不仅没准备年货,甚至连下锅的米都没有了。这大过年的,饿肚子也不是那个事啊。怎么办呢?秀才苦恼的低下了头,正好看见了自己破破烂烂的衣角,忽然,心生一计,于是提笔疾书,写下一副对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

大家明白他的意思吗?

(互动,给出答案:缺衣(一)少食(十),没有(东西))

很好,我们把对联补充完整之后,就很容易理解他的意思了。但是大家注意,老师把补充的内容都打了——

(引导学生说出“括号”)

很好,括号是提醒大家,补充的内容在心里记住就可以了,不能写出来。有的同学想,我们刚才说了老师再次强调,在我们补题明义的时候,补充的内容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