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珠峰高程测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后第二批队员冲击峰顶 继续进行数据采集及之后的复杂数据计算工作 为得出更精确的权威数据 采用了经典测量与卫星GPS测量结合的技术方案 并首次在珠峰测量中动用了冰雪深雷达探测仪 野外测量工作结束后 科研人员在西安和北京全面展开数据计算工作 把水准测量数据、重力测量数据、卫星观测数据和 其他所有测量数据放在数据中心进行处理 公布测量方法、依据、观测手段等 进行院士专家的评估,得出了珠峰高度的最终数据。
2005年珠峰高程测量
一、珠穆朗玛峰最新高度
2005年10月9日上午10时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 国家测绘局局长陈邦柱宣布 珠穆朗玛峰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8844.43m 比我国1975年公布的高程8848.13m低3.7m 珠穆朗玛峰峰顶岩石面高程测量精度±0.21m 峰顶冰雪深度3.50m 我国于1975年公布的珠峰高程数据8848.13m停止使用
二、珠穆朗玛峰的地理位置简介
珠穆朗玛峰是喜玛拉雅山脉的主峰 海拔8848.13m,29,029英尺 是地球上第一高峰 位于东经 86°55′31″,北纬27° 59′17″ 地处中尼边界东段 北坡位于中国西藏定日县境内 南坡位于尼泊尔王国境内 藏语名称:Chomolungma,意为“神女第三” 尼泊尔名称:Sagarmatha,意为“天空之神” 西方称呼:EVEREST
5月21日,第一批登顶队员到达8300m突击营地,准备冲 顶。第二批队员到达7790m营地待命。
5月22日,第一批登顶队员11时08分成功登顶,珠峰峰顶 测量成功进行
5月22日以后,第二批队员将冲击峰顶,同时将继续进行 数据采集及之后的复杂数据计算工作,最后珠峰高程有 望在8月公布。
八、2005年珠峰复测原理
五、2005年3月珠峰复测使用的新技术
1、峰顶冰雪层厚度探测
利用电磁波在地下媒介中的传播和反射特性 进行地下不可见目标体或界面的探查与定位分辨 在地表向地下发射电磁波 电磁波在地下介质持续变化的界面上产生散射 根据散射回波的时延和形状 可解译出目标深度 是目前可用、可靠的雪深探测设备 曾用于高寒地区的冰雪层厚度的探测
2、重力测量与大地水准面
受地球内部物质结构、密度和分布状态的影响 重力场的形状具有不规则性 珠峰地区的重力场与大地水准面形状 受相关因素影响十分复杂 其大地水准面异常达到28m左右 因此它的精确性对高程的影响巨大 重力测量与水准面的精确求定直接相关
3、GPS测量技术
GPS又称为全球定位系统 空基星座由24颗卫星组成 地基跟踪站有200多个,共同形成空间定位系统 GPS法须将设备运到峰顶直接观测 如果能够观测到来自4颗卫星的数据 就可实现相对地心的三维定位 其精度可达到毫m
四、2005年3月珠峰复测过程
2005年5月22日11时08分~12时20分 我国登山测量队携带精密测量设备 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顶 登山测量队员在珠峰顶架设了三角测量觇标 激光测距反射棱镜 在平均海拔5562m的6个观测站 完成了2天三角测距观测,最近测站距峰顶10171m 利用雪深探测雷达在峰顶观测了39分钟 完成了峰顶覆雪厚度的测量 利用GPS全球定位技术完成了36分钟空间定位观测 为了推算峰顶重力值 重力梯度观测沿登山路线推进至 距珠峰1.9km的7695m高度
2001年,西藏自治区政府主席列确 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正式提交议案 建议中央政府以国家规模重新测量珠峰 2003年,经过充分论证 国家决定在2005年复测珠峰 用科学严谨的方法,先进的技术手段 亲身登上地球之巅,获取珠峰准确的高程数据
七、2005年珠峰复测日程安排
3月10日,2005年珠峰高程测量队从西安出发
珠穆朗玛峰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 威武雄壮昂首天外,地形极端险峻,环境异常复杂 雪线高度:北坡为5,800~6,200m 南坡为5,500~6,100m 东北山脊、 东南山脊和西山山脊中间夹着三大陡壁 在这些山脊和峭壁之间又分布着548条大陆型冰川 总面积达1,457.07平方公里 平均厚度达7260m 冰川的补给主要靠印度洋季风带两大降水带积雪变质形
九、世界14大高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介
我国首次珠峰高程测量方案简介
我国在1966年、1968年对西藏科学考察, 同时在珠峰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测量, 利用三角交会方法, 在39个测站上对珠峰峰顶的平面地理位置和高程
进行了测定。 交会珠峰的测站距离珠峰为5km至77km, 交会角最大76度。内业计算于1972年完成。 这两次测量未在峰顶树立测量觇标,也未测量峰
世界第四高峰),海拔7589m的卓穷峰 东南面是马卡鲁峰(海拔8,463m,世界第五高峰) 北面3公里是海拔7,543m的章子峰 西面是努子峰(7,855m)和普莫里峰(7,145m) 在这些巨峰的外围,还有一些世界一流的高峰遥遥相望
东南方向有世界第三高峰干城嘉峰(海拔8,585m,尼泊 尔和锡金的界峰)
顶冰雪厚度,高程未公布。
珠峰测区平面控制网, 起测于西藏地区一等导线点:定加I1——仲定
I10。
按测量细则要求,自定日至东、中绒布冰川布设 国家二等三角锁;
绒布寺以东布设国家三等三角锁;
东、中、西绒布冰川布设了国家三等三角锁。
二等三角锁两端布设有光电测距边和天文方位角 作控制。
三角锁网的布设原则是:保证精确测定珠峰的地 理位置和高程、保证提供测图的需要、尽量接近 珠峰、经济可行。
第一阶段:海拔5600米之前———水准测量法 从拉孜(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为此次测量起点)
到5600米的珠峰半山坡使用精密水准测量 路线长为500km,每天只能只能测量4公里 3月开始从拉孜出发的陕西测绘队 要在6月15日前测完全程500km路段的精密水准测
量工作
第二阶段:海拔5600米以后——6点联测确保精 度
4月18日,登山测量队员从珠峰大本营出发,进行高海拔 适应性训练
4月26日,由于天气恶劣,登顶测量推迟到5月10日以后。
5月7日,登顶测量队员完成适应性训练,回到珠峰大本 营
5月8日,登顶测量准备工作全部完成,“万事俱备,只 待登顶”
5月10日,突击登顶人员名单确定,珠峰高程测量新闻中 心在珠峰大本营启用
从5600米起使用觇标、GPS、雪深雷达综合测量 峰顶高度
测量人员将直接进行珠峰山顶测量
测量人员在观测点使用三角高程测量原理观测登 山队员竖立在珠峰顶上的觇标
测量距离与竖直角
通过计算最终得出珠峰山体高度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本次珠峰测量一共在珠峰脚 下部下了6个观测点
届时观测队员将进行6点联测
3月15日,到达青海格尔木,开始珠峰高程测量工作
3月20日,水准测量在珠峰脚下的西藏定日县扎西宗乡启 动,旨在为珠峰测量提供高程数据传递,水准测量路线 长为500km左右
3月29日,峰顶测量仪器设备从北京出发
4月7日抵珠峰大本营,主要包括:置于峰顶的测量标 志——觇标,用于测量峰顶冰雪深度的冰雪深雷达探测 仪,以及GPS测量设备等
成 冰川上有千姿百态、瑰丽罕见的冰塔林 又有高达数十m的冰陡崖和步步陷井的明暗冰裂隙 还有险象环生的冰崩雪崩区
珠峰不仅巍峨宏大,而且气势磅礴
在它周围20km的范围内,群峰林立,山峦叠障 仅海拔7,000m以上的高峰就有40多座 较著名的有南面3公里处的“洛子峰” (海拔8,516m,
2、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勇的解释
1975年珠峰高程测定的设计者和组织者 1975年雪深的测量是0.92m 本次测量是3.50m 因此,1975年测雪深的时候没有达到真正的岩面 只达到了上面雪层的覆盖 下面的冰和岩石没有达到底 所以,当时公布的岩面高层是8848.13m 现在是8844.43m 测定岩石面的深度 1975年是0.92m,本次是3.50m,相差2.58m
4月11日,珠峰高程测量纪念碑在拉萨制作完毕,这是竖 立在珠峰的第一个测量纪念碑
4月12日,测量队员到达珠峰大本营,建立珠峰高程测量 营地。
4月12日,测量队员到达珠峰大本营,建立珠峰高程测量 营地
4月16日,登山指挥部门第一次宣布登顶日期由5月5日左 右向后推迟到5月10日左右
4月17日,青藏板块GPS监测网观测告竣,用于青藏板块 运动和地壳运动监测的研究使用,为珠峰高程的测量结 果提供科学的计算依据
5月11日,第一批登顶测量队员出发,抵达海拔6500m的 前进营地
5月12日,第二批登顶测量队员出发,抵达海拔6500m的 前进营地
5月19日,第一批登顶队员从6500m营地启程,开始冲顶 之旅,当日到达7028m营地
5月20日,第一批登顶队员到达7790m营地;第二批登顶 队员从6500m营地启程,到达7028m营地
西面有海拔7,998m的格重康峰、8,201m的卓奥友峰和 8,046m的希夏邦马峰
形成了群峰来朝,峰头汹涌的波澜壮阔的场面
三、与1975年所测珠峰高程相差3.7m的解释
1、国家测绘局局长陈邦柱的解释 珠峰是否变矮,现在还不能得出结论 因为在珠峰的历次测量活动当中 有测量技术的进步程度问题 也有珠峰峰顶冰雪深度的测量精度问题 还有珠峰本身的地壳运动造成的问题 所以,在历次测量获得的不同的数据当中 还不能够完全得出珠峰变矮的结论 应该通过地学专家的研究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珠峰是一个特殊的高寒地区,峰顶没能埋设测量标志 每次测量的觇标位置会有微小的差异 但是,我们目前公布的这个数据 是迄今为止最精确、最可靠的
还差1.12m的解释 由于是在黄海海面延伸到珠峰下面 这个计算涉及到重力差 重力差的计算 由于现在卫星技术,也包括重力测量 在珠峰地区更加面广,数量更加多 同时用了国家测绘局一秒分辨率数字地形模型 并使用了美国今年3月份公布的SRTM 3秒的技术 所以对重点差大地水准基准面升高了0.7m 剩下0.3—0.4m,也可能是误差的问题 也可能是其他的变化
六、2005年珠峰复测背景
我国1975年曾测定 经国务院批准发布8848.13m的珠峰高程数据 今年是我国首次测量珠穆朗玛峰高程30周年 其间由于珠穆朗玛峰地区地壳运动活跃 各国登山队、科学家频繁开展 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及相关的地学研究 我国测绘工作者也曾在1966年至1998年 4次对珠穆朗玛峰高程进行测量 随着我国测量技术、测量方式和测量手段 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珠峰高程再度测量已经具备了坚实的基础
珠峰高程是从青岛国家水准原点起算, 通过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 经郑州、西安、格尔木、拉萨、江孜、到定日, 从定日Ⅱ等水准点定江3至珠峰测区布设了Ⅱ等
水准路线, 联测了该地区三角锁(网)七个点, 在这些点上采用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直接交会了
珠峰, 其中距珠峰最近的水准点是13.6km。 由青岛原点至珠峰地区Ⅲ7点, 水准测量的路线全长为5068km, 其观测精度均达到我国测量规范相应等级的要求。 这些水准点与珠峰的距离见下表。
登山队员将在珠峰8300米处的一块坚固岩石上竖 立一根永久性的觇标
测量人员将每年定期观测这根觇标 以掌握珠峰山体的年际变化 观测数据将成为“珠峰究竟仍在长高还是正在坍
塌”问题的最有力证据
而由于珠峰地区地质构造极为复杂 珠峰山体的重力线并不是一根直线 进行不同地点的重力测量 描述出珠峰山体重力线弯曲的具体情形 并为最终修正珠峰高度数据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