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医专升本微免名词解释

温医专升本微免名词解释
温医专升本微免名词解释

免疫:是指机体识别与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持生理平衡的一种功能,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有利;免疫功能失调时,会产生对机体有害的反应。

超抗原:某些抗原性物质,具有强大的刺激能力,只需极低浓度即可激活体大量的淋巴细胞克隆,产生强烈的免疫应答效应,这类抗原性物质称为超抗原。基因工程抗体:由基因重组技术制备的抗体,由B细胞获得编码抗体的基因,经体外DNA重组后,转化受体细胞,使其表达特定抗体。包括人一鼠嵌合抗体、改型抗体、双特异性抗体、小分子抗体等。

过敏毒素:补体激活过程中由C3和C5裂解释放的小分子多肽C3a和C5a,能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生物活性介质,引起血管扩、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支气管痉挛,引起超敏反应,故将C3a 和C5a称为过敏毒素。

白细胞分化抗原(LDA):是指细胞在不同分化阶段、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和受不同刺激而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抗原。此类抗原除在白细胞表达外,也可在红系和巨核细胞/血小板谱系表达;亦广泛分布于血管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和神经分泌细胞等非造血细胞。

CD4+CD25+调节性T细胞:此类细胞为CD4+、CD25+ 双阳性细胞,其功能是抑制CD4+T和CD8+T细胞活化与增殖,在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的负调节作用,故被称为调节性T细胞;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直接接触抑制;表达CTLA-4、mTGF-b分子;下调APC表面的B7分子等。

模式识别受体(PRR):主要是指存在于固有免疫细胞表面的一类能够直接识别结合病原微生物或宿主凋亡细胞表面某些共有特定分子结构的受体,也包括少分泌型PRR,如C反应蛋白和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膜型PRR是胚系基因直接编码的产物,较少多样性,主要包括甘露糖受体、清道夫受体和

Toll样受体。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是模式识别

受体(PRR)识别结合的配体分子,主要

是指病原微生物表面某些共有的高度

保守的分子结构,如G+菌的脂多糖,

G-菌的肽聚糖和真菌的酵母多糖等;也

包括宿主凋亡细胞表面某些共有的特

定分子结构,如磷脂酰丝氨酸等。PAMP

数量有限,但在病原微生物中分布广

泛。

抗原递呈细胞(APC):即抗原递呈细胞,

是体具有抗原递呈作用的一类细胞,包

括有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皮

细胞和B 细胞等。

T细胞突触:又称为免疫突触。是指成

熟T细胞在与APC识别结合的过程中,

多种跨膜分子聚集在富含神经鞘磷脂

和胆固醇的“筏”状结构上并相互靠

拢成簇,形成细胞间相互结合的部位,

其中心区为TCR和抗原肽-MHC分子,

以及T细胞膜辅助分子(如CD4和CD28)

和相应配体,周围环形分布着大量的其

他细胞黏附分子,如整合素(LFA-1)等。

中枢耐受:是指在胚胎阶段以及T、B

细胞发生过程中所形成的免疫耐受。

超敏反应:指已致敏的机体再次接触同

一抗原后,发生的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

或组织细胞病理损伤为主的异常特异

性免疫应答。

免疫忽视:是指体自身应答T细胞克隆

与相应组织特异性自身抗原并存,而在

正常情况下不引发自身免疫病的状态。

DiGeorge综合征:是由于先天性胸腺

发育不全引起的T细胞缺陷病。除细胞

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缺陷外,此类患者

可伴有甲状旁腺、大血管及面部发育障

碍。

肿瘤特异性抗原:是指只存在于某一种

或几种肿瘤细胞而不存在于正常细胞

的新抗原。此类抗原可用动物肿瘤移植

排斥试验证明,故又称肿瘤特异性移植

抗原。

肿瘤相关抗原:是指非某一种肿瘤细胞

特有、在其他肿瘤细胞或正常细胞上也

存在的抗原。此类抗原如甲胎蛋白、癌

胚抗原的表达量在发生肿瘤时明显增

加。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指供者移植

物中的免疫细胞识别、攻击宿主组织细

胞,导致宿主受损。

DNA疫苗:亦称基因疫苗或核酸疫苗,

乃将编码免疫原的基因与细菌质粒构

建的重组体直接免疫机体,在体转染宿

主细胞,使其表达保护性抗原,从而诱

导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的疫苗。也称为

第三代疫苗。

表位:即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

特殊化学基团。它是与TCR、BCR或抗

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结构单位,通常由

5~15个氨基酸残基或5~7个多糖残基

组成。抗原特异性取决于抗原表位。

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ADCC):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

毒作用,当靶细胞及其抗体同时存在

时,凡有Fc受体的多核白细胞、巨噬

细胞、NK细胞都能与结合了靶细胞的

IgG抗体的Fc段发生结合,引起靶细

胞的溶解或杀伤,因这种杀伤需要抗体

存在故称为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

胞毒作用。

免疫耐受:指机体经某种抗原诱导后形

成的特异性免疫无应答的状态。

分化群(CD):以分化群(CD)代替以往的

命名,即应用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

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

所识别的同一白细胞分化抗原称之为

CD。

T细胞受体TCR:T细胞抗原受体。由

异源二聚体组成,αβ或γδ,与CD3

形成复合物,,与Ig有同源性,是T

细胞特征性标记;编码V区的基因重排,

形成TCR的多样性;TCR是T细胞识别

特异性抗原的基础,只能识别细胞膜上

与MHC结合的抗原分子,其识别的是抗

原肽中的线性决定簇。

凝集反应:颗粒性抗原与IgM抗体结合

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为直接凝集;吸附

在载体颗粒上的可溶性抗原与IgG结

合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凝集称为间接凝集;预先用可溶性抗原封闭抗体IgG 的抗原结合位点,使吸附在载体上的可溶性抗原不能再与IgG结合所形成的不凝集反应称为间接凝集抑制。

单克隆抗体:是针对一个抗原决定簇,由一个B细胞分化增殖的子代细胞集团,即单一纯系细胞合成的抗体。

人工主动免疫:人工主动免疫是用疫苗接种机体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从而预防感染的措施。常用的制剂有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类毒素。

半抗原:又称为不完全抗原、指只有反应原性,没有免疫原性的物质。即:只具有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结合的能力,而单独不能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产生特异性应答产物的物质。如:多为一些小分子单糖、类脂和青霉素等。

肿瘤坏死因子(TNF):一类能直接造成肿瘤细胞死亡的因子,具有抗肿瘤作用。引起发热、炎症反应、恶液质。分为TNF-α和LT(淋巴毒素)。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人类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因其首先在人白细胞表面发现故名。HLA广泛分布于人有核细胞及血小板的表面,根据结构和功能可分为HLA-Ⅰ类和HLA-Ⅱ类分子两种类型,其化学成分是糖蛋白。HLA的主要功能是提呈抗原肽,启动和调节免疫应答,同时也是决定人类异基因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抗原。

佐剂:与抗原一起或预先注入机体可增强机体对抗原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称为佐剂。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为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较多,主要是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吸附在固相塑料板孔,用以捕获待测的抗体或抗原,再应用酶标记的抗抗体或特异性抗体与之结合,加底物显色检测抗原或抗体的量。

人工被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是给机体注射含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细胞

因子等制剂,用以治疗或紧急预防感染

的措施。常用的制剂有抗毒素、人免疫

球蛋白制剂、细胞因子制剂和单抗制

剂。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具有与Ig的V或

C区相似的折叠结构,且氨基酸组成也

有一定同源性的一组粘附分子。

调理作用:是指IgG抗体(特别是IgG1

和IgG3)的Fc段与中性粒细胞、巨噬

细胞上的IgG Fc受体结合,从而增强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补体系统:是一组存在于人或脊椎动物

血清及体液中的可溶性蛋白及一组存

在于血细胞与其他组织细胞表面的膜

结合蛋白和补体受体。

免疫原性:系指抗原能够刺激机体免疫

系统发生免疫应答、产生抗体和/或致

敏淋巴细胞的性能。

Toll样受体:为Ⅰ型膜蛋白,其胞部

分与IL-1受体明显同源,属于

TLR/IL-1R超家族。是一类与病原体识

别相关的受体,多种病原体及其产物感

染人体后,可通过该受体家族成员激活

细胞的信号转导通路,在病原体感染引

起的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

用。

条件致病菌:有些细菌在正常情况下并

不致病,但当在某些条件改变的特殊情

况下(寄居部位的改变、免疫功能低下、

菌群失调等)可以致病,这类菌称为条

件致病菌(机会致病菌)。

细菌L型:是指在某情况下,(如受溶

菌酶或青霉素作用),细菌细胞壁中肽

聚糖结构可遭破坏,或其合成受到抑

制,当菌细胞壁受损后细菌并不一定死

亡而成为细胞壁缺陷的细菌,称L型细

菌。

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存

在于细胞质中,为闭合的环状双股

DNA,带有遗传信息,控制细菌的某些

特定的遗传性状,可独立复制,不是细

菌生长必不可少的,失去质粒的细菌仍

然能正常生活。

前病毒:是一种细胞病毒DNA,它可以

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或已整合在宿

主细胞基因组中,可随细胞的传代而垂

直传播。

顿挫感染:是指有些宿主细胞不能全部

提供病毒复制所需的必要因子,致使所

复制的病毒为不完整的、无感染性的病

毒颗粒或亚颗粒。这种感染过程称顿挫

感染,又称流产性感染。

干扰现象:两种病毒同时或短期先后感

染同一动物或组织细胞时,一种病毒抑

制另一种病毒复制增殖现象,称为病毒

的干扰现象。

垂直传播:病原体主要通过胎盘或产道

从宿主的亲代传到子代的感染称垂直

传播。

脓毒血症: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并在其

量繁殖,并通过血液扩散到机体其他组

织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

败血症: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生

长繁殖,同时产生毒素,引起严重中毒

症状。

包涵体:是指某些病毒感染细胞后,

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胞浆或

胞核嗜酸性或嗜碱性染色、大小不

同的、圆形或卵圆形或不规则团块

状结构。它属于细胞病变的畴,并

有助于病毒感染的辅助诊断。

转化:是指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的游

离DNA片段,并正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

中,从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叫转化。

接合:是指两个细菌直接接触,供体菌

通过性菌毛将DNA转入受体菌,使受体

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称接合。如R

质粒的转移。

转座子:是一类在细菌的染色体、质粒

或噬菌体之间自行移动的遗传成分,是

基因组中一段特异的具有转位特性的

独立的DNA序列。

医院感染:只要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

的感染和在医院获得而在出院后发生

的感染,或者在入院时已经发生的直接

与前次住院有关的感染。

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包括杀灭细菌芽胞在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

消毒:杀死物体上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并不一定能杀死含芽胞的细菌或非病原微生物。

中和试验:是指病毒在活体或细胞培养中被特异性抗体中和而失去感染性的一种试验。可用来检查患病后或人工免疫后机体血清中抗体的增长情况,也可用来鉴定病毒或研究其抗原结构。中和抗体特异性高,维持时间较长,因此流行病学常用此法。

SPA:葡萄球菌A蛋白(SPA)是绝大多数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的一种表面蛋白。SPA可与除IgG3外的IgG分子的Fc段发生非特异性结合,二者结合后,IgG的Fab段仍然可以与特异性抗原结合,实验室常利用SPA这种特性进行协同凝集试验,广泛应用于多种微生物抗原的检测。

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简称抗O试验,常用于风湿热的辅助诊断。风湿热患者血清中抗O抗体比正常人显著增高,大多在250单位左右;活动性风湿热患者一般超过400单位。其原理为:用已知抗原(毒素)+未知血清(抗体)+红细胞。

破伤风抗毒素:目前所用的TAT是用破伤风类毒素多次免疫马所获得的马血清纯化制剂,可中和破伤风痉挛毒素,用于破伤风感染的治疗与紧急预防(注射前需皮试)。

传染性免疫:又称带菌免疫,常见于某些胞寄生菌的感染(如结核、伤寒杆菌等)。机体特异性免疫的建立与维持有赖于病原菌在体的存在,一旦体病原菌消失,免疫力也随之消失。

立克次体:是一类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严格细胞寄生,以节肢动物(虱、蚤、蜱、螨等)为传播媒介。

外斐反应:斑疹伤寒等立克次体的多糖抗原与变形杆菌某些菌株(如OX19、OX2、OXk等)的菌体抗原有共同的抗原成分。由于变形杆菌抗原易于制备,其凝集反应结果又便于观察,因此临床

检验中常用这类变形杆菌代替相应的

立克次体抗原进行非特异性凝集反应,

这种交叉凝集试验称为外斐反应,用于

检测人类或动物血清中有无立克次体

抗体,供立克次体病的辅助诊断。

衣原体:是一类严格在真核细胞寄生,

有独特发育周期,能通过细菌滤器的原

核细胞型微生物。主要包括沙眼衣原

体、鹦鹉热衣原体和肺炎衣原体。

抗原性转变:流感病毒株表面抗原结构

一种或两钟发生变异,幅度较大,属质

变,是核酸序列不断突变积累或外来基

因片段重组所致的,甚至产生新的亚

型,可引起大围流行或世界性的暴发流

行。

Dane颗粒:是完整的乙型肝炎病毒颗

粒。电镜下呈大球形颗粒。其结构由双

层壳和核心组成。外壳为包膜,表面有

HBsAg、Pre-S1Ag和Pre-S2Ag。壳为衣

壳含有HBeAg和HbcAg。核心为双链DNA

和DNA多聚酶。

重叠感染:指易感者先感染HBV(如慢

性乙型肝炎患者或慢性HBV携带者),

其后又感染HDV,多造成迁延不愈,预

后较差。

基小体:狂犬病病毒在动物或人的中枢

神经细胞中增殖时,在胞浆形成的嗜酸

性包涵体,叫基小体,可作为诊断狂犬

病的指标。

朊粒:又称为传染性蛋白粒子。其化学

成分是一种对蛋白酶K有抗性的蛋白

质,至今尚未查到任何核酸。是人和动

物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病原体。

抗原性漂移:指甲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性

仅发生亚型部较小的量变,即HA和NA

仅发生小变异。而形成新的变种。

TSST-1:毒性休克综合征毒-1,它是金

黄色葡萄球菌分泌的一种外毒素,抑制

毒素脱毒;刺激单核吞噬细胞释放血管

活性物质。可导致心血管功能紊乱而引

起毒性休克综合征(TSS)。

菌血症:在局部生长繁殖的病原菌一过

性或间歇性进入血流,但未在血中繁

殖,全身中毒症状轻。

潜伏感染:经急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

基因以某种形式存在于一定组织或细

胞,但并不产生感染性病毒,故不能以

常规方法检获有感染活性的病毒,亦无

临床症状,但在某些条件下,病毒基因

可被激活而进入增殖性表达状态,产生

有感染性的病毒,引起临床症状的出

现,表现为急性发作。

热原质:许多革兰阴性菌如伤寒沙门

菌、铜绿假单胞菌及一些革兰阳性菌如

枯草芽胞杆菌,合成代过程中合成一种

多糖,将其注入人体可引起发热反应。

ETEC:肠产毒性大肠杆菌,是婴幼儿和

旅游者腹泻的重要致病菌。引起的临床

症状可以是轻度腹泻,也可是严重的霍

乱样腹泻。致病物质是不耐热肠毒素和

LT(或)耐热肠毒素ST。

正常菌群:指存在于正常人体体表或与

外界相通的的腔道中的微生物群。

卡介苗:是卡、介二氏将牛型结核杆菌

在含甘油、胆汁、马铃薯的培养基中经

13年230次传代而获得的保留免疫原

性的减毒株,即卡介苗,用于人工接种

以预防结核病。

慢发病毒感染:是指感染后有很长潜伏

期,既不能分离出病毒也不表现出症

状,几年或几十年后发生进行性疾病,

并导致死亡,如极个别人感染麻疹病毒

后引起的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带菌者:处于带菌状态且自身无症状的

人称为带菌者。带菌者有两种:健康带

菌者和恢复期

名词解释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 1、法律规范是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具体规定权利义务及法律后果的行为规则。 2、推定行为是指当事人用语言文字以外的有目的、有法律意义的积极活动来表达他的意志。 3、要物(实践)法律行为是指除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之外,还需要以实物的交付为成立要件的法律行为。如保管合同、仓储合同、质押合同等。 4、委托代理是指按照被代理人委托授权而产生代理权的代理行为,也称授权代理或意定代理。 5、撤销权是指当债务人有放弃其到期债权、赠与或低价转让等行为,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依法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所实施的行为。 6、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其权利义务后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的一种法律关系。 7、表见代理是指无权代理人因与本人有一定关系,而使第三人信其有代理权,因而与他进行民事行为。 8、预期违约又称先期违约,是指在合同履行期限到来之前,一方虽无正当理由但明确表示其在履行期到来后将不履行合同,或者其行为表明在履行期到来后将不可能履行合同。 9、要约是指当事人一方以订立合同为目的,而向对方提出确定的意思表示,即订约提议。 10、承诺是指受要约人明确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即接受提议。 11、合同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中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12、要约邀请是指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而作出的意思表示,也称要约引诱。 13、合同解除是指合同有效成立后,当具备合同解除条件时,因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而使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一种法律行为。 14、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15、格式合同又称标准合同,是指合同的条款由一方当事人预先拟定,另一方当事人只能全部接受或一概拒绝,不能就个别条款进行商洽的合同。 16、抵押(权)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不转移对财产的占有,而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即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债权人享有对该部分财产进行变现并就其价款优先受偿(的权利)。 17、质押(权)是指债权人为担保债权而根据合同占有债务人或第三人的财产,当债务人到期不履行债务时,能够以该财产折价或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的权利)。 18、留置权是指债权人因合同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如果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就该动产优先受偿的权利。 19、公司章程是公司内部组织机构安排和各项活动的基本准则和纲领性文件。 20、公司资本是指公司成立时章程规定的,由股东出资构成的财产总额。 21、法定资本制:设立公司时,必须在公司章程中载明公司的资本总额,并在公司成立时由发起人认足或者缴足的一种资本制度。 22、公司债券是指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有价

药理学(专升本)期末考试

1. (单选题) 药物通过胎盘的影响因素是:( )(本题 2.0分) 、药物分子的大小和脂溶性 、药物的解离程度 、与蛋白的结合力 、胎盘的血流量 、以上都是 学生答案: E 标准答案:E 解析: 得分: 2 2. (单选题) 妊娠多少周内药物致畸最敏感:( )(本题2.0分) 、1~3周左右 、2~12周左右 、3~12周左右 、3~10周左右 、2~10周左右 学生答案: C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 2 3. (单选题) 下列哪种药物应用于新生儿可引起灰婴综合征( )(本题2.0分) 、庆大霉素 、氯霉素 、甲硝唑

、青霉素 、氧氟沙星 学生答案: B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 2 4. (单选题) 下列哪个药物能连体双胎:( )(本题2.0分) 、克霉唑 、制霉菌素 、酮康唑 、灰黄霉素 、以上都不是 学生答案: E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 0 5. (单选题) 新生儿黄疸的药物治疗,选择苯巴比妥和尼可刹米的原因描述错误的是:( )(本题2.0分) 、两药均为药酶诱导剂 、主要是诱导肝细胞微粒体,减少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合成 、两药联用比单用效果好 、单独使用尼可刹米不如苯巴比妥 、新生儿肝微粒酶少,需要用药酶诱导剂 学生答案: B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 2

6. (单选题) 老年人使用胰岛素后易出现低血糖或昏迷为:( )(本题2.0分) 、免疫功能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 、心血管系统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 、神经系统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 、内分泌系统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 、用药依从性对药效学的影响 学生答案: E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 0 7. (单选题) 下列哪组药物在新生儿中使用时要进行监测:( )(本题2.0分) 、庆大霉素、头孢曲松钠 、氨茶碱、头孢曲松钠 、鲁米那、氯霉素 、地高辛、头孢呋辛钠 、地高辛、头孢曲松钠 学生答案: C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 2 8. (单选题) 下列不是哺乳期禁用的药物的是:( )(本题2.0分) 、抗肿瘤药 、锂制剂 、头孢菌素类

专升本—生理学试题库

生理学习题库 第一章绪论 一、单选题: 1.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的科学 A.物理变化的规律 B.细胞化学变化的规律 C.器官功能 D.正常生命活动的规律 E.与环境关系 2.内环境是指: A.细胞内液 B.血液 C.体液 D.细胞外液 E.组织液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 B.反应 C.适应 D.正反馈调节 E.负反馈调节 4.机体机能活动调节方式中,神经调节与其他调节相比,其特点是:A.负反馈 B.作用迅速、精确、短暂 C.作用缓慢、广泛、持久 D.有生物节律

E.有前瞻性 5.下述情况中,属于自身调节的是: A.平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升降时,肾血流量维持相对稳定B.人在过度通气后呼吸暂停 C.血糖水平维持相对稳定 D.进食时唾液分泌增多 E.体温维持相对稳定 6.皮肤粘膜的游离神经末梢属于: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中枢 D.传出神经 E.效应器 7.反馈信号是指: A.反射中枢本身发出的信息 B.受控变量的改变情况 C.外界干扰的强度 D.调定点的改变 E.中枢的紧张性 8.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A.排尿反射 B.排便反射 C.血液凝固 D.减压反射 E.分娩

9.正反馈调节的作用是使: A.人体血压稳定 B.人体体液理化特性相对稳定 C.人体活动按固定程序加强、加速、达到某一特定目标D.体内激素水平不致过高 E.体温维持稳定 10.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正反馈调节 E.负反馈调节 二、名词解释 1.兴奋性2.阈值3.外环境 4.内环境5.稳态6.反射 7.反馈8.负反馈9.正反馈 三、问答题 1.生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何谓内环境及其稳态有何生理意义 3.试述机体生理功能的主要调节方式及其特点。 4.反射的结构基础是什么包括哪些部分

内科学名词解释和大题 内科学重点简答题

内科学名词解释和大题内科学重点简答题社区获得性肺炎: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 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 于入院小时后在医院(包括老年护理院、康复院等)内发生的肺炎。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包括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临床上以进行性气流受阻为主要表现,部分有可逆性,可伴有气道高反应性。 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使 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响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肺性脑病:由于胸肺疾患而引起的低氧血症伴二氧化碳潴留(II 型 呼吸衰竭)而出现的一些精神症状,如躁狂、昏睡、昏睡、意识丧失等称为肺性脑病。 Horner综合征:肺尖部的肺癌可侵犯或压迫颈交感神经,引起患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患侧额部和胸部皮肤潮红无汗或少汗,感觉异常。

心力衰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不能泵出足够的血液以满足组织代谢的需要,或仅在提高充盈压后方能泵出组织代谢所需要的相应血量,同时由于心肌收缩力下降即心肌衰竭所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高血压危象:短期内血压急剧升高,舒张压超过120或130mmHg 并伴有一系列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的临床现象,成为高血压危象。 Barret 食管:食管粘膜因受反流物的反复刺激,食管与胃交界处的齿状线2cm 以内的食管粘膜鳞状上皮被化生的柱状上皮所替代,称为Barret 食管,是食管腺癌的主要癌前病变。 肝性脑病: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神经、精神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再生障碍性贫血:由于骨髓功能衰竭,造成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以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所致的贫血,感染和出血为特征。 急性胃炎:胃粘膜的急性炎症,有明确的发病原因,表现为多种形式。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红细胞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不能运输足够的氧至组织而产生的综合征。

药理学专升本模拟题_试卷_答案

药理学专升本模拟题 一、单选(共107题,共112分) 1. 药物的血浆半衰期是(1分)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所需要的时间 %药物从体内排出所需要的时间 C.药物从血浆中消失所需时间的一半 D.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药物与血浆蛋白解离所需要的时间 标准答案:D 2. 强心苷中毒所致的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首选的药物是(1分) A.利多卡因 B.苯妥英钠 C.普罗帕酮 D.普萘洛 E.维拉帕米 标准答案:B 3. 药物产生副作用的原因是(1分) A.药物剂量过大 B.用药时间过长 C.药物作用选择性低 D.药物代谢太慢 E.病人对药物反应敏感 标准答案:C 4. 以下何药对胆碱酯酶无抑制作用(1分) A.毛果芸香碱 B.毒扁豆碱 C.新斯的明 D.加兰他敏 E.碘解磷定 标准答案:A 5. 有较强改善微循环,中枢作用少的M受体阻断药是(1分) A.后马托品 B.托吡卡胺 C.阿托品 D.东莨菪碱 E.山莨菪碱 标准答案:E 6. 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治疗心绞痛的共同作用是(1分)A.减少心脏容积 B.减少心肌耗氧量 C.减慢心率 D.抑制心肌收缩力 E.降低心肌收缩幅度 标准答案:B 7. 苯二氮草与巴比妥类比较,前者没有的药理作用是(1分) A.镇静、催眠 B.抗焦虑 C.麻醉作用 D.抗惊厥 E.催眠 标准答案:C 8. 阿司匹林的解热作用原理是(1分) A.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神经元 B.对抗cAMP直接引起的发热 C.抑制内热原的合成和释放 D.抑制中枢前列腺素合成 标准答案:D 9. 高血钾的水肿患者,禁用下列哪种利尿药(1分) A.呋喃苯胺酸 B.利尿酸 C.安体舒通 D.山梨醇 E.氢氯噻嗪I 标准答案:C 10. 列药物属于周期特异性药物是(1分) A.环磷酰胺 B.博来霉素 C.肾上腺皮质激素 D.顺铂 E.甲氨蝶呤 标准答案:C 11. 难以通过血脑屏障,无中枢作用的H1受体阻断药(1分) A.雷尼替丁 B.苯海拉明 C.异丙嗪 D.阿司咪唑 E.氯苯那敏 标准答案:D

医学生理学重点内容

名词解释 1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和每分钟肾血浆流量的比值。 2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 3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成为射血分数。 4应激反应:机体遇到缺氧、创伤、手术等有害刺激时,可引起腺垂体促肾上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导致血中糖皮质激素浓度升高并产生一系列代谢改变和其他全身反应。 5 应急反应:当机体遭遇特殊紧急情况时,使肾上腺髓质激素分泌明显增多,以适应在应急情况下机体对能量的需要。在紧急情况下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发生适应性反应。 6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正常成年人平均值125mL|min。衡量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基本指标。 7牵扯性痛:由于内脏疾病而引起远隔的体表部位疼痛或痛觉过敏 8允许作用:有些激素本身并不能直接对某些组织细胞产生时生理效应,然而在它存在的条件下,可是另一种激素的作用明显加强,即对另一种激素的效应起支持作用的现象。 9阙值:能引发动作点位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刺激的阙值。 10肝肠循环:胆盐从肠到肝,再从肝回到肠的循环过程。进入十二指肠内的胆盐约有95%左右在回肠被重吸收入血,并经门静脉回到肝脏,被肝细胞重新分泌出来。胆盐的肝肠循环具有刺激肝胆汁分泌的作用。 11脊休克:是指人和动物在脊髓与高位中枢之间离断后反射活动能力暂时丧失而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 12红细胞沉降率:通常用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降的距离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 13肺表面活性物质:由肺泡Ⅱ型细胞分泌的,以单分子层的形式覆盖于肺泡液体表面的一种脂蛋白 14内环境:人体的绝大部分细胞不与外环境直接接触,细胞直接接触的环境是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就是肌体中细胞所处的内环境 15心力贮备:心输出量随着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增加的能力。包括播出量贮备和心率贮备。 16渗透性利尿:肾小管液中溶质所形成的渗透压,是对抗肾小管重吸收水分的力量。如果肾小管液溶质浓度很高,渗透压大,就会妨碍肾小管对水的吸收,使尿量增多。临床上以使用不易被肾小管重吸收的药物以增加肾小管液溶质浓度和渗透压,妨碍水的重吸收,从而达到利尿的目的,这种方式成为渗透性利尿。 17耳蜗微音器点位:当耳蜗受到声波刺激时,在耳蜗及其附近结构可记录到一种局部的电位波动,此电位变化的波形和频率与作用于耳蜗的声波波型和频率相一致。 18牵张反射:是指骨骼肌受外力牵拉时引起受牵拉的同意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 19去大脑僵直: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后,动物出现抗重力肌紧张亢进,表现为四肢伸直,僵硬如柱,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的现象。20稳态:内环境的各项物理化学因素保持相对恒定状态。 21液态镶嵌模型:是关于膜分子结构的假说,基本内容是,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许多具有不同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 22兴奋性:可兴奋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成为细胞的兴奋性。 23潮气量:指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 24分节运动:小肠的分节运动是一种以肠壁环形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运动。 25球-管平衡:肾近端小管重吸收率随着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动而发生定比例变化的现象。 26肾小球的滤过: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除蛋白质分子外血浆成分被滤入肾小管囊腔形成超滤液的过程。 27肾小管的重吸收:是指肾小管上皮细胞将物质从肾小管液中转运至血浆中去的过程。 28内分泌:某些腺体或细胞能分泌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通过血液或其他体液途径作用于靶细胞,从而调节他们的功能活动,这种有别于通过导管排除腺体分泌物的现象成为内分泌。 简答题 1、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过程: 1肌膜上的动作电位沿肌膜和横管膜传播,同时激活膜上的L型钙通道 2型钙通道通过变构作用激活连接肌质网膜上的钙释放通道,使连接肌质网内的Ca2+释放入胞质 3胞质内钙离子浓度增高使钙离子与肌钙蛋白结合而引发肌肉收缩 4胞质中钙离子浓度升高的同时激活纵行肌质网膜上的钙泵,将胞质的钙离子回收入肌质网,胞质内的钙离子浓度降低,肌肉舒张 2、影响骨骼肌收缩的主要因素: 1前负荷:在最适前负荷时产生最大张力,达到最适前负荷后再增加负荷或增加初长度,肌肉收缩力降低; 2后负荷:是肌肉开始缩短后所遇到的负荷。后负荷与肌肉缩短速度呈反变关系; 3肌肉收缩力,即肌肉内部机能状态。 3、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及各期离子机制: 1特征:复极化过程比较复杂,持续时间长,升支和降支明显不对称,分为0、1、2、3、4期5个时相 2离子机制:0期去极化是快Na通道开放形成,Na+大量内流;1期K+外流;2期平台期为Ca+持久缓慢内流与K+外流处于平衡状态,使复极缓慢形成平台;3期为K+迅速外流;4期为Na+—K+泵启动及Ca2+--Na+交换使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的不均衡分布得以恢复 4、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1前负荷:前负荷即心肌初长度,为异长调节,通过心肌细胞本身长度的改变而引起心肌收缩力的改变,从而对心搏出量进行调节。心肌初长度改变取决于静脉回心量,在一定范围内,静脉回心量增加,心舒末期充盈量增加,则每博输出量增加,反之减少 2后负荷即动脉血压:当后负荷加大时,心肌射血阻力增加,等容收缩期延长而射血期相应缩短,射血速度相应减慢,搏出量减少。进而室内剩余血量增加,静脉回流若不变,心肌初长度由心舒末期充盈量增加而加长,引起收缩力增强 3心肌收缩力:为等长调节,通过心肌收缩力的改变,影响心肌细胞力学活动的强度和速度,使心脏搏出量发生改变 4心率:以40次/分和180次/分为分界点,通过处在不同阶段的心率调节心输出量 五、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每搏输出量:搏出量增大,射入动脉中的血液增多,对管壁的张力增加,使收缩压升高,从而使血流速度加快,,如果外周阻力和心率不变,则大动脉中增多的血量仍可在心输期流至外周,到舒张期末,大动脉内留存血量和搏出量增加之前相比,增加并不多,使舒张压增高不多,因此搏出量变化主要影响收缩压 2心率:在搏出量和外周阻力不变时,心率加快,心舒期缩短在此期流向外周的血液减少,心舒期末主动脉内存留的量增多,舒张压升高,收缩压升高不明显,脉压减小。心率变化主要影响舒张压 3外周阻力:若心输出量不变而外周阻力加大,则心舒期内血液向外周流动的速度减慢,心舒期末存留在主动脉中的血量增多,故舒张压升高,但收缩压升高不明显,脉压减小。故外周阻力主要影响舒张压

最新专升本—生理学试题库

生理学习题库 第一章绪论一、单选题: 1.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的科学A.物理变化的规律 B.细胞化学变化的规律 C.器官功能 D.正常生命活动的规律 E.与环境关系 2.内环境是指: A.细胞内液 B.血液 C.体液 D.细胞外液 E.组织液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 B.反应 C.适应 D.正反馈调节 E.负反馈调节

4.机体机能活动调节方式中,神经调节与其他调节相比,其特点是: A.负反馈 B.作用迅速、精确、短暂 C.作用缓慢、广泛、持久 D.有生物节律 E.有前瞻性 5.下述情况中,属于自身调节的是: A.平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升降时,肾血流量维持相对稳定 B.人在过度通气后呼吸暂停 C.血糖水平维持相对稳定 D.进食时唾液分泌增多 E.体温维持相对稳定 6.皮肤粘膜的游离神经末梢属于: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中枢 D.传出神经 E.效应器 7.反馈信号是指:

A.反射中枢本身发出的信息 B.受控变量的改变情况 C.外界干扰的强度 D.调定点的改变 E.中枢的紧张性 8.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A.排尿反射 B.排便反射 C.血液凝固 D.减压反射 E.分娩 9.正反馈调节的作用是使: A.人体血压稳定 B.人体体液理化特性相对稳定 C.人体活动按固定程序加强、加速、达到某一特定目标D.体内激素水平不致过高 E.体温维持稳定 10.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正反馈调节

E.负反馈调节 二、名词解释 1.兴奋性2.阈值3.外环境4.内环境5.稳态6.反射 7.反馈8.负反馈9.正反馈 三、问答题 1.生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何谓内环境及其稳态?有何生理意义? 3.试述机体生理功能的主要调节方式及其特点。 4.反射的结构基础是什么?包括哪些部分?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内科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内科学复习资料一、名解 呼吸系统 1.医院获得性肺炎(HAP ):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后 在医院(包括老年护理院、康复院)内发生的肺炎。 2.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3.原发综合征:指原发灶、引流淋巴管炎、肿大的肺门淋巴结统称为原发综合征。 4.Koch 现象:机体对结核菌再感染与初感染所表现出不同反应的现象,称为Koch 现象。 5.肺性脑病:由于呼吸功能衰竭所致缺氧、二氧化碳储留而引起的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的综合征。但必须除外脑动脉硬化、严重电解质紊乱、单纯性的碱中毒、感染中毒性脑病。 6.LTOT :即长期家庭氧疗。对COPD 慢性呼吸衰竭者可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目的是使 患者在海平面,静息状态下,达到P a O2大于或等于60mmHg和或S a O2升至90%以上。 7.肺心病:是指由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血管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 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是一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阻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但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 9.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 ):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诊断依据: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 3 个月,并连续2 年或2 年以上, 并排除其他慢性气管疾病。 1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或(和)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 11.呼吸道高反应性(AHR ):指气道对各种刺激因子出现的过强或过早的敏感性增高反应称为AHR ,其气道炎症是其产生吸道高反应性的基础。 12.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 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相关,为可逆性气流受限。 13肺血栓栓塞症(PTE):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的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特征。 14.肺栓塞(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症的总称。

安徽2020年普通专升本专业课考试大纲《药理学》

药理学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 《药理学》科目旨在考核学生对药理学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主要 包括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常见临床治疗药物的类型,尤其是各类代 表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等内容;同时,还将考核考 生的病案分析与合理用药能力及药理学常用实验操作技术要点。 参照教材《药理学》(罗跃娥、樊一桥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第3版),确定该科目专升本招生考试的考核目标与要求。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第一部分:总论 药理学总论主要包括绪论、药效学、药动学三个部分。其主要阐述了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学科任务、研究方法、新药研发过程中的药理学研究、药效学与药动学等内容。 通过测试,要求学生应该对药理学学科的研究内容、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了解,其中药效学与药动学部分尤为重要。 一、绪论 本部分主要介绍了药理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学科特点与学科任务,药理学的发展简史,研究方法及新药研发与药理学等内容,应注意常用术语的掌握。 考核知识点:掌握药物、药理学、药效学、药动学、安慰剂、随机双盲等的概念与药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熟悉新药研发中的药理学研究,如非临床研究与四期临床试验;熟悉药理学实验中常用的给药操作技术要点,如腹腔注射、灌胃、皮下注射、耳缘静脉给药等;了解药理学的学科任务与研究方法。 二、药动学 本部分主要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变化规律,包括机体对药物的处置即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应用药动学原理及数学模型定量地描述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与消除动力学;应注意对常见药动学参数的把握。通过此部分的测试,考查考生是否具备基本的指导临床给药方案制定的能力。 考核知识点:掌握药物的吸收、首关消除、离子障的概念及临床意义,熟悉影响药物吸收的主要因素;掌握药物的分布及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并熟悉影响分布的主要因素;掌握代谢即生物转化、肝药酶、药酶诱导剂、药酶抑制剂的概念及

温医专升本生理学简答题

简答题 1.举例说明何为原发性主动转运与继发性主动转运? 答:原发性主动转运:细胞直接利用代谢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差或逆电位差转运的过程称为原发主动转运。如:当细胞内Na离子浓度升高或细胞外K离子浓度降低时,Na泵被激活,α亚单位上结合的ATP分解为ADP,ATP分解释放的能量用于将3个Na转运到细胞外,2K离子转到细胞内。继发性主动转运:有些物质主动转运所需的能量不是直接由ATP分解供给,而是利用原发性主动转运建立的离子浓度差,在离子浓度差扩散的同时将其他物质逆浓度差或电化学差进行的跨膜转运,这种间接利用ATP能量的主动转运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如:小肠上皮细胞的Na——葡萄糖联合转运、心肌细胞的Na——Ca交换。 2.用哇巴因抑制钠泵活动后,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动作电位有何变化,为什么? 答:静息电位变小,动作电位幅度变小,钠泵工作时排除三个钠进入二个钾,总共产生一个负电荷,抑制时则增加一个正电荷,故静息变小,钠内流驱动力变小,动作电位变小 3.试比较神经纤维生物电的类型、产生的机制、特点及其生理学意义? 答:无髓神经纤维与有髓神经纤维无髓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在无髓神经纤维上依次传导,兴奋部位与邻近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局部电流。有髓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在有髓神经纤维上跳跃式传导,兴奋的郎飞结与相邻的安静梁飞结之间形成局部电流。有髓神经纤维的传导只发生在郎飞结,不仅提高了传导速度,而且减少了能量消耗。 4.细胞外K或Na离子浓度的改变对单根神经纤维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各有何影响? 答:静息电位的形成与K离子外流有关,K离子外流的动力为膜两侧K离子的浓度差,阻力为膜两侧的电位差。如果膜外Na离子浓度降低,电位差降低,K离子外流阻力降低,K平衡电位会增大,静息电位绝对值升高。动作电与Na离子内流有关,膜外Na离子降低,内流动力降低,动作电位的降低。细胞外Na 离子浓度升高:静息电位值降低,动作电位峰值变大。降低:静息电位值升高,动作电位峰值降低。细胞外K离子浓度增高:静息电位值降低,动作电位不变。降低:静息电位值升高,动作电位不变。 5.简述阈下刺激对单根神经纤维膜电位的影响。 答:单个阈下刺激不能触发动作电位,但也会引起少量Na离子内流,从而产生较小的除级,但不能远距离传播。但是多个阈下刺激产生的局部电位叠加,可能是膜除级达到阈电位产生动作电位。 6.兴奋是怎样从运动神经传到骨骼肌的?美洲箭毒、新斯的明、有机磷农药对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新房传递各有什么影响? 答:神经肌接头处的信息传递是*电—化—电*的过程。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引起Ca离子电压门控通道开放,Ca顺浓度梯度内流,升高的Ca可启动突触小泡出胞过程,使化学物质Ach释放到神经接头间隙,引起总板电位的关键是Ach和受体NAChRE结合,离子通道开放,Na离子内流,K离子外流,使总板膜发生去极化。美洲箭毒与乙酰胆碱竞争结合位点接头传递受阻,有机磷农药和新斯的明使乙酰胆碱不能及时水解,大量堆积,导致肌肉颤动 7.何谓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藕联,简述其过程? 答:肌细胞的兴奋不能直接引起收缩,将骨骼肌细胞的电兴奋和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藕联。过程:1.骨骼肌动作电位,横管膜上的电压敏感L型Ca离子通道激活。2.终池中的Ca离子释放入细胞质,Ca离子浓度达到静息时100倍,引起肌肉收缩。3.Ca离子浓度升高激活肌浆网膜上的钙泵,Ca离子被回收到肌浆网,细胞质Ca离子浓度降低,出现肌肉舒张。

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简答题(4个或者5个) 1.简述DHCP的工作原理。(两个老师都画了)那就是必考的咯1 答: (1) 发现DHCP服务器 (2)提供IP租用地址 (3)接受租约并确认 (4)确认租约 1.数据链路层的功能有哪些?(2个老师都画了)那就是必考的咯2 答: (1)成帧(2)差错控制(3)流量控制。 (4)链路管理(5) MAC传输(6)区别数据和控制信息(7)透明传输 1.CDMA的主要优缺点?(两个老师都画了)那就是必考的咯3 答:优点 (1)具有具有抗干扰、抗多径衰落的能力。 (2)系统容量大。 (3)CDMA系统具有软容量特性。 (4)不需要复杂的频率分配。 (5)CDMA系统具有软切换功能。 (6)具有保密性强等优点。 (7)设备简单,电路设计简单,电池利用时间也更长。 缺点: (1)占用频谱较宽。 (2)具有码分多址系统特有的多址干扰和远近效应。 1.画出01101100的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两个老师都画了)那就是必考的咯(计算题或者应用题)

1.简述IP地址的分类及每类的特点。(了解,用于计算题) 答:根据网络号和主机号所占比特位数的不同,IP 地址可以分为A、B、C、D、E 五大类。 A 类IP 地址网络号占1 字节,主机号占3 字节,第1 个比特固定是0。 B 类IP 地址网络号占2 字节,主机号占2 字节,前两个比特固定是10。 C 类IP 地址网络号占3 字节,主机号占1字节,前三个比特固定是110。 A、B、C 类地址用来分配给主机和路由器。 2.试简述PPP协议的工作过程。(张福生,背一下吧) 答: (1)建立物理连接 (2)建立数据链路 (3)用户认证阶段 (4)进入网络层配置阶段,此时用IPCP协议 (5)数据传输阶段,此时用IP协议 (6)数据传输完毕后,用户断开网络连接 (7)断开数据链路 简述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区别。(张福生,背一下!) 答: 1、工作层次不同(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2、数据转发依赖的对象不同 3、路由器能够分割广播域,而交换机只能分割冲突域,不能分割广播域 4、路由器能够提供防火墙服务 简述PAP 协议与CHAP 协议的不同(王知非,不用怎么背,有个印象吧!) 答:PAP 和CHAP 都是用户认证协议。PAP 直接将用户名和密码发送到系统进行验证,安全性不好。CHAP 协议不直接发送用户名和密码,而是根据系统发来的Challenge 值,使用事先定义好的函数作用于Challenge 值和用户的口令,生成一个值,将这个值和用户名发送给系统。系统收到后,根据用户名查找到对应的口令,使用相同的函数对Challenge 值和查到的口令进行计算,如果结果和用户发来的值相同,那么就通过认证,否则认证失败。 简述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各自的特点。(张福生,简单了解下就可以) 答:在异步传输中,传输的单位是字节。对于每个要发送的字节,它的开始都要附加一个比特,这个比特称为起始位通常为0。同时这个字节的尾部还要加上一个比特,称为停止位通常为1。接收方检测到起始位后,就启动一个时钟,这个时钟会与发送方的时钟保持同步,并开始接收比特,当收完一个字节后,接收方就等待停止位到达。检测到停止位后,接收方就停止接收数据,直到检测到下一个起始位。 在同步传输中,传输的单位称为帧。一个帧可以包含多个字节,字节和字节之间没有间隙,收发双方传递的就是不间断的0、1 比特流。在每一帧的首尾会有特殊的比特组合作为标志,表示帧的开始和结束。开始标志不仅能够通知接收方帧已到达,它同时还能让接收方的采样速度和比特的到达速度保持一致,使收发双方进入同步。同步传输速度快,效率高,不仅要求建立帧同步,在一个帧内的每一个比特也都要求同步,要求比较高。

生理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 1、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 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 2、稳态Homeostasis 内环境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相对稳定的状态,叫稳态。 3、反射Reflex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称为反射。 4、反馈Feedback 在人体生理功能自动控制系统原理中,受控部分不断将信息回输到控制部分,以纠正或调整控制部分对受控部分的影响,从而实现自动而精确的调节,这一过程称为反馈。有正反馈和负反馈之分。 5、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 从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称为正反馈。 6、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 反馈作用与原效应作用相反,使反馈后的效应向原效应的相反方向变化,这种反馈称为负反馈。 7、前馈Feedforward 干扰信号在作用于受控部分引起的输出变量改变的同时,还可以直接通过感受装置作用于控制部分,使输出变量在未出现偏差而引起反馈性调节之前得到纠正。这种干扰信号对控制部分的直接作用,称为前馈。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生理 1、液态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 膜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骨架,其中镶嵌着许多具有不同分子结构与功能的蛋白质。 2、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 可兴奋细胞受外来的适当刺激时,膜电位在原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一次膜电极的快速而短暂的逆转并且可以扩布的电位变化。 3、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 活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是存在于细胞两侧的电位差,在大多数细胞中表现为稳定的内负外正的极化状态。 4、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 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顺浓度差的跨膜转运的过程。 5、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某些非脂溶性或脂溶性较小的物质,在特殊膜蛋白的协助下,顺浓度差转运的过程。 6、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 通过耗能,在膜上特殊蛋白质的协助下,将某些物质分子或离子逆浓度差转运的过程。有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之分。 7、兴奋性Excitability 指细胞受到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8、可兴奋组织Excitable Tissuse 一般将神经、肌肉和腺体这些兴奋性较高的组织称为可兴奋组织。 9、阈强度Threshold Strength 指使细胞静息电位去极化到阈电位,爆发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又称阈值。 10、阈电位Threshold Potential 能使Na+通道大量开放而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值。通常比静息电位绝对值小10~20mV。 11、极化Polarization 指静息电位时膜内负外正的稳定电位差状态。 12、去极化Depolarization

中医诊断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名词解释 1.主诉——病人就诊时陈述的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其持续时间。 2.壮热——病人高热不退,但恶热不恶寒,多见于里热证极期阶段。 3.潮热——病人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如潮汐之有定时。 4.寒热往来——恶寒与发热交替而作,见于半表半里证或疟疾病。 5.自汗——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更甚者,多见于气虚、阳虚。 6.盗汗——入睡时汗出,醒后汗自止,多见于阴虚内热证。 7.消谷善饥——食欲过于旺盛,多食而易饥,是胃火炽盛所致。 8.除中——久病之人,本不能食,突然欲食,甚至暴食,是脾胃之气将绝之象。 9.里急后重——腹痛窘迫,时时欲泻,肛门重坠,便出不爽,是湿热痢疾主症。 10.得神——人之两目灵活,面色荣润,表情自然,体态自如,言语清晰,意识 清楚者,是精充气足神旺的表现。 11.失神——病人目光呆滞,面色晦暗,神情萎糜,身重迟钝,语声断续,意识 朦胧者,是精衰气脱神亡的表现。 12.主色——凡人之种族皮肤的正常颜色。 13.善色——病色有光泽者,称为善色,说明精气未衰,胃气尚荣,预后较好。 14.萎黄——病人面色淡黄,枯槁无华者,是脾虚精亏的表现。 15.阴黄——面色黄而晦暗如烟熏者,因寒湿内停,困扰脾阳所致。 16.瘿瘤——颈前颌下喉结之处,有肿物如瘤,或大或小,可随吞咽上下移动, 多因肝郁气结痰凝所致。 17.瘰疬——颈侧皮里膜外肿起结核,形状累累如珠,历历可数者,多因肺肾阴 虚,虚火灼痰,结于颈项。 18.解颅——小儿囟门迟迟不能闭合,是肾气不足,发育不良的表现。 19.透关射甲——小儿指纹透过风、气、命三关,一直延伸到指甲端者,提示病 情危重。 20.染苔——若因某些食物或药物,致使舌苔染上颜色。染苔并非疾病所致,无 临床意义。 21.镜面舌——全舌之苔退去,舌面光洁如镜者,多因胃气匮乏,胃阴枯涸。 22.有根苔——舌苔紧贴舌面,刮之难去,似从舌体长出来的。 23.呃逆——有气上逆于咽喉而出,发出一种不由自主的冲激声音,声短而频, 由胃气上逆所致。 24.六阳脉——凡两手寸关尺六脉常洪大等同,而无病象者。 25.相兼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一脉相兼组合而成的脉象,又称复合脉。 26.脉症顺逆——临床上以脉与症相应或不相应,以辨别疾病之顺逆。 27.举按寻——是切脉的指力轻重,轻手循之曰举,重手取之曰按,不轻不重, 委曲求之曰寻。 28.症——疾病所反映的单个症状、体征,是机体病变的客观表现。 29.病——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规律所作的病理性概括。 30.证——对疾病所处一定阶段病位、病因、病性、病势等所作的病理性概括。 31.辨证——在中医诊断理论的指导下,分析四诊资料,辨别疾病证的过程。 32.里邪出表——先有里证,继而汗出,或疹 透露,是病邪由里达表的现象。 33.热证——感受热邪,或阴虚阳亢,致使机体的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具有温、 热特点的证候。 34.寒热错杂——在同一病人身上,同时既有寒证,又有热证表现的证候。

2020级成人专升本药理学试题A(y)

第 1 页 共 4页 川北医学院教务处制

第 2 页 共 4页 川北医学院教务处制

第 3 页 共 4页 川北医学院教务处制 ……………………………………………装……………………………订……………………………线………………………………………………… ……………………………………………答……………………………题……………………………线………………………………………………… 18.吗啡的适应证是: A.心源性哮喘 B.支气管哮喘 C.分娩止痛 D.颅脑外伤止痛 E.感染性腹泻 19.小量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的机制是 A.抑制磷脂酶 B.减少花生四烯酸的合成 C.减少PGI 2的合成 D.抑制凝血酶原 E.抑制TXA 2的合成 20.强心苷最大的缺点是: A.肝损伤 B.肾损伤 C.给药不便 D.安全范围小 E.有胃肠道反应 21.强心苷治疗心衰的重要药理学基础是 A.直接加强心肌收缩力 B.增强心室传导 C.增加衰竭心脏心输出量的同时不增加心肌耗氧量 D.心排血量增多 E.减慢心率 22.卡托普利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A.体位性低血压 B.阳痿 C.多毛 D.刺激性干咳 E.反射性心率加快 23.主要作用在肾髓袢升支粗段的髓质部和皮质部的利尿药是 A.甘露醇 B.氢氯噻嗪 C.螺内酯 D.乙酰唑胺 E.呋噻米 24.心跳骤停的复苏最好选用 A.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 B.酚妥拉明 C.利多卡因 D.氯丙嗪 E.阿托品 25.急性哮喘发作首选 A.色甘酸钠吸入 B.沙丁胺醇吸入 C.氨茶碱口服 D.麻黄碱口服 E.倍氯米松口服 26.下列何药久用可成瘾 A.维静宁 B.可待因 C.糖皮质激素 D.异丙阿托品 E.阿托品 27.应用阿司匹林引起的胃出血宜选用 A.米索前列醇 B.奥美拉唑 C.氢氧化铝

生理学名词解释

生理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诸论 1、★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生理学中将围绕在多细胞动物体细胞周围的液体即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 2、★稳态(homeostasis):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的相对恒定状态。 3、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是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是人体生理功能中最主要的一种调节方式。 4、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是指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方式。 5、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是指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环境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6、★反射(反射弧):是指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7、非条件反射():是指生来就有、数量有限、形式较固定及较低级的反射活动。 8、条件反射():是指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数量无限,是一种高级的反射活动。 9、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后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称为正反馈。 10、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称为负反馈。 第二章细胞基本功能 1、★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是指小分子脂溶性物质由高浓度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低浓度的一侧转运的过程。取决于膜两侧的物质浓度梯度和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不耗能。 2、★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易化扩散:指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在特殊膜蛋白的协助下,由高浓度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低浓度的一侧移动的过程。参与易化扩散的膜蛋白有载体蛋白质和通道蛋白质。 3、★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是指细胞消耗能量将物质由膜的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的一侧转运的过程。主动转运的特点是:消耗能量;物质转运是逆电-化学梯度进行;转运的为小分子物质;发性主动转运主要是通过离子泵转运离子,继发性主动转运是指依赖离子泵转 4、跨膜电位():当膜上的的离子通道开放而引起带电离子跨膜流动时,从而在膜两侧形成电位,称为跨 膜电位。 5、★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静息时,质膜两侧存在着外正内负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6、★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给细胞一个适当刺激,可触发其发生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7、★阈电位(threshold):产生动作电位时,要使膜去极化是最小的膜电位,称为阈电位。 8、局部电位():由于去极化电紧张电位和少量离子通道开放产生的主动反应叠加尔形成的。 9、★终板电位(end-plate potential):在神经-肌接头处,由于ACH与受体接合,使终板膜上钠离子内流大于钾离子外流尔形成的去极化电位。 10、局部电流():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动作电位的发生部位分邻近部产生的电流,称为局部电流。 11、★极化(polarization):通常将平稳的静息电位存在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的状态称为极化。 12、★去极化(depolarization):静息电位减小的过程,称为去极化。 13、★反极化():去极化至零电位后膜电位如进一步变为正值,称为反极化。 14、★复极化(repolarization):质膜去极化后,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的过程,称为复极化。

专升本生理学名词解释

1.兴奋性:机体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2.阈值:能使机体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简称阈值。 3.外环境:即自然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4.内环境: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存的体内环境。 5.稳态:内环境中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6.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做出具有适应性的反应。其结构基础为反射弧。 7.反馈:受控部分通过反馈信息影响控制部分活动的过程称为反馈。 8.静息电位:指静息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它是动作电位产生的基础。 9.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受有效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产生的可传布的电位变化过程。 10.血液凝固:血液由流体状态变为不能流动的胶冻状凝块的过程。 11.血型: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 12.心动周期: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 13.血压:血流对单位面积动脉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 14.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正常值为4-12cmH2O。 15.外周静脉压:各器官的静脉血压。 16.微循环:由微动脉到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17.降压反射: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器受牵张刺激,反射性地引起心率减慢,心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和外周阻力降低,血压下降的反射。 18.血氧饱和度:血氧含量占血氧容量的百分数。 19.氧解离曲线:表示氧分压与血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 20.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21.吸收:消化后的食物成分及水、无机盐、维生素透过消化管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 22.胃排空: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23.胃肠激素:是由胃肠粘膜内的内分泌细胞合成和释放多种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称为胃肠激素。主要有促胃激素、促胰激素、缩胆囊素、抑胃肽。 24.能量代谢: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称能量代谢。 25.食物的热价:指1g营养物质在体内完全氧化或在体外燃烧所释放的热量,常用kJ作计量单位。. 26.食物的氧热价:某种营养物质氧化时,每消耗1L氧所产生的热量。 27.呼吸商:一定时间内体内的CO2产量与耗O2的比值。 28.基础代谢:指人体在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29.行为性体温调节:是指机体在大脑皮层控制性下,通过一定的行为来保持体温相对恒定。 30.自主性体温调节:是指人体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控制下,随机体内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