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合集下载

(完整版)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完整版)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一、病名中医诊断:第一诊断腰痛病(TCD编码:BGSOOO)。

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ICDTO编码:M51.202)。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诊断标准参照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多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多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踺反射减弱或消失,拇指背伸力可减弱。

(6)、CT或MRl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或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变浅,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应边缘有骨赘增生。

(二)、证候诊断1、血瘀证:近期腰部有外伤史,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刺痛,腰部僵硬,俯仰活动艰难,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涩或脉弦。

2、寒湿证:腰腿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痛有定处,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加重,日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则减,舌质胖淡,苔白腻,脉弦紧、弦缓或沉紧。

3、湿热证:腰腿痛,痛处伴有热感,或见肢节红肿,口渴不欲饮,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4、肝肾亏虚证:腰腿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乏力、不耐劳,劳则加重,卧则减轻;包括肝肾阴虚及肝肾阳虚证。

阴虚证症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丽数。

阳虚证症见:四肢不温,形寒畏冷,筋脉拘挛,舌质淡胖,脉沉细无力等症。

三、治疗方法(一)中医辩证论治1、血瘀证治法:行气活血,祛瘀止痛。

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

组成秦艽3g川芎6g桃仁9g红花9g 甘草6g羌活3g没药6g当归9g香附3g牛膝9g地龙6g五灵脂6g(炒)水煎至400ml,早晚分次服。

2、寒湿证治法:温经散寒,祛湿通络。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主要症状是下腰痛和坐骨神经痛,由于腰部是人体活动的枢纽,承受了很大的挤压和扭转应力,故腰部的椎间盘最易发生变性破裂,在轻微的腰扭伤或感受风寒湿外邪等外因的作用下,发生椎间盘突出,约有一半的病人表现为先腰痛后腿痛,约有1/3的病人为腰背痛和腿痛同时发生,其他有少部分病人则先出现腿痛后出现腰背痛。

先有腰背痛的患者,疼痛时间短者数天,长者可达数年。

部位多在下腰背和腰骶部。

这类疼痛的感觉部位较深,表现为起病缓慢,且定位不准确的腰背部局限或广泛的钝痛,活动时加重,卧床休息后减轻。

约有98%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出现有腿痛的症状。

其疼痛的部位与性质,因椎间盘突出的部位不同而不同。

95%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在腰4、5或腰5骶1椎间盘,这一类患者多主要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下肢的沿坐骨神经走行的放射痛,多数病人疼痛沿臀部到大腿后面或外侧及小腿外侧至足跟或足趾,个别病人疼痛可始于小腿或外踝。

疼痛的范围与神经根接触突出的椎间盘多少有关。

半数病人可因咳嗽、打喷嚏或腹部用力而导致下肢疼痛加重。

病人在早期可有下肢疼痛过敏,病程较久或神经根受压较重者,有下肢麻木或感觉迟钝。

对于高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症状多表现于下腹部腹股沟区或大腿前内侧疼痛。

中央型椎间盘巨大突出患者,可发生大小便异常或失禁、马鞍区麻木,严重者可出现足下垂。

有一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因其腰部交感神经受刺激而表现出下肢发凉,有的还可出现单侧或双侧下肢水肿。

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体征包括腰部肌肉痉挛、保护性的腰椎侧弯、腰椎活动受限(以前屈为主)、椎旁压痛、直腿抬高受限等。

另外,上腰椎间盘突出发病较少,发病多以腰部疼痛和大腿疼痛明显。

腰椎间盘突出部位在椎管中央,患者突然出现会阴部剧烈疼痛,小便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或下肢活动无力突然加重,即为马尾神经综合症,应立即就诊,急症手术,但术后效果多不满意。

2、查体腰部向一侧弯曲,腰椎的生理曲度减小(俗称"板腰"),腰部多有明显的压痛点或叩痛点(可伴同一侧下肢放射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标准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标准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标准
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进行确诊,具体如下。

1、临床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典型症状是腰部疼痛、放射性下肢疼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木等,严重的患者还可伴有大小便失禁、鞍区感觉异常等症状。

2、体格检查
一般还可通过直腿抬高试验、仰卧挺腹试验等体格检查方式进行确诊。

直腿抬高试验一般让患者平卧,双腿伸直,被动抬高患肢,正常情况下患肢可抬高70度左右,一般如出现患者抬高在70度以内时,坐骨神经支配的区域出现明显的疼痛、麻木时,即代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可初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而仰卧挺腹试验是让患者仰卧,做出抬臀的动作,如出现坐骨神经疼痛,则代表试验阳性,可初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3、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金标准,一般可通过腰椎X线检查、CT检查等方式进行诊断。

通过X线检查可发现患者的腰椎出现骨质增生、椎间隙狭窄等现象。

CT检查可出现两个椎体之间有膨出的椎间盘组织。

建议患者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塞来昔布、氯唑沙宗、甘露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可配合使用牵引治疗、理疗、推拿等方式进行保守治疗,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建议及时采取手术的措施。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规范(09年)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规范(09年)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规范
1 诊断标准 1. 病史:多有外感风寒湿邪,闪挫坠伤,劳伤肾气史,有外 伤,积累性损伤,受寒湿病史。 2. 多发于:中青年。 3. 症状和体征: 反复发作有腰腿痛或单纯腿痛。 腰部有固定压痛点,并向臀部及下肢放射痛,可因咳,喷嚏 而加重疼痛。 腰椎出现侧弯,平腰或凸腰活动受限。 患肢肌萎缩,受累神经根区皮肤感觉减退或变钝,踝及跟趾 背伸力减弱,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腰痛伴下肢放射痛。 脊柱姿势的异常改变。 脊柱运动受限。 压痛点和放射性痛。 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 股神经牵拉试验(+)。 颈静脉压迫试验(+)。 感觉改变。 腱反射改变。
①治愈:疼痛消失,腰部活动正常,立行活动自如。 ②好转:疼痛好转,腰部活动良好。 ③未愈:疼痛未见明显好转。
2009 年 5 月
6
1
肌萎缩及肌力减退。 4.合并症:常可合并骨质疏松,骨质增生,腰肌劳损,梨状 肌综合征。 5. 辅助检查 1.X 线检查:按腰椎正侧位片常规照片,正位片有时可见 脊 柱侧凸,侧位片可显示腰椎前凸消失,椎间隙变窄,有时 前 窄后宽,椎体上下缘骨质增生,侧位片有时可见椎间孔内 有指甲盖样钙化,X 线检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仅供参考,其 主要还在于排除腰椎其他病变,如结核,肿瘤,脊柱先天畸 形等。 2.CT:可观察到突出物的直接影像及神经根,硬膜的相邻 关 系,并可了解椎管容积,黄韧带,神经根管等情况,对明确 真正的病因起着非常重要作用。 3. MRI:脊髓型可见致压物对脊髓压迫的情况。 4. 超声检查:一般不需要。 5.化验检查:一般无异常发现,少数病人有脑脊液蛋白轻 微 增高。 6. 特殊检查: 1.肌电图检查:肌电图检查可揭示运动的内神经根有无 受累 对诊断及定位有一定帮助,但一般神经根受累三周后肌 电 图才出现异常,且反是一种非特异性检查。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最全版)PTT文档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最全版)PTT文档

•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改变 椎间盘退变是椎间盘突
出的病理改变基础。
• 髓核因退变和损伤而破碎,纤维环也可因反复损伤而变软
或产生裂隙,纤维环的坚固性减低。在外伤和压力增加时, 既使外力不大,也可使髓核产生移位,当纤维环有裂隙时, 髓核可经裂隙突出。
• 髓核突出的病理形态,可分为四种类型。
• (1)隆起型 纤维环部分破裂,表层完整。退变的髓核轻
• 腰椎痛的发生机理主要为突出髓核对邻近的神经根和窦—椎神经的机
械性刺激和压迫引起机械性神经根炎以及髓核内糖蛋白和β-蛋白溢出, 大量“H”物质释放,使神经根和窦—椎神经遭受刺激而引起的化学性 神经根炎所致。
• 马尾神经受损症状 会阴部麻木、刺痛,大小便功能和性功能障碍及
双下肢根性痛。
• 间歇性破行 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造成神经根充血水肿和
边缘骨质增生。
• 突出物纤维化及钙化 在突出物表面有毛细血管侵入,包绕,发生无
菌性炎症反应,最终导致突出物纤维化及钙化。钙化可局限于突出物 的周边,也可发生钙化全部呈骨样结节。
• 神经受损 突出物刺激和压迫神经根,早期发生充血、水肿、变粗等
急性创伤性炎症反应。如长期受压,则可引起神经根粘连,变性和萎 缩。其支配区的感觉、运动和反射障碍。如压迫马尾神经,常引起大 小便及性功能异常。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鉴别 诊断
一、发病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青壮年,患者 痛苦大,伴有马尾神经受累者可引起大小便功能障碍, 严重者可致瘫痪。 但由于腰骶部活动度大,处于活动的脊柱与固定的骨盆 交界处,承受的应力最大,椎间盘容易发生退变和损伤, 故腰4、5及腰5骶1椎间盘发生率最高,可占80%以上。 腰3-4占15%,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约占3-5%。

(完整word版)腰椎间盘突出症鉴别诊断

(完整word版)腰椎间盘突出症鉴别诊断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杜心如写在课前的话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要与其他疾病进行诊断、进行鉴别;与其有相同症状与体征疾病主要有腰椎管狭窄、肿瘤和结核,还有一些内脏疾病。

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学员将掌握上述疾病与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

一、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压迫神经和刺激为主造成的症状。

而腰椎管狭窄症主要是神经根受压缺血,表现为容积减少,椎管狭窄,神经根受到挤压;其结果是导致静脉的回流障碍、瘀血,最后出现神经根的动脉供血发生改变,出现神经根缺血;以间歇性跛行作为主要的临床表现。

间歇性跛行主要表现为腰臀部疼痛,包括大腿后、小腿外、足底、足背等的疼痛。

开始走路的时候不疼,以后逐渐加重,休息以后缓解,再走再疼。

可表现为疼痛、麻木和胀痛。

而骑自行车不痛,因为骑车的时候椎管相对宽敞,这时候神经根缺血反而有所改善,也就是骑车能骑40里,走路不到400米。

对于腰椎管狭窄症的病人足背动脉搏动是正常的,下肢的血运末梢循环也是好的,这点和动脉缺血有明显的不同。

脉管炎也可造成间歇性跛行,它涉及的血管主要是四肢的中小动静脉,它可以继发神经病变,所以产生的症状是缺血性的疼痛;范围往往是以肌肉为主要表现,小腿后部的肌肉,三头肌为最疼。

表现为一走就疼,休息就好,有时候这种间歇性跛行不走也疼。

足背动脉的脉搏搏动会减弱或者消失;皮温较低。

病人下肢静脉曲张和腰椎狭窄并存也会出现间歇性跛行,但是同时还会出现小腿的酸胀、沉重感。

这可能是两个原因叠加导致,是既有腰椎管狭窄的症状,又是有下肢静脉曲张的症状体征。

二、腰椎肿瘤腰椎肿瘤也产生腰疼,它刺激神经根以后也产生放射痛。

但是腰椎肿瘤疼痛的特点是夜间痛,肿瘤的病人往往是晚上疼的厉害。

白天轻、晚上重,这与腰间盘突出症的白天重、晚上轻正好相反;疼痛是活动轻、休息重。

腰椎肿瘤的病人平片或者CT,会发现有椎体的破坏。

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血液性疾病也会出现腰疼,并产生放射痛;同时有贫血、无力等其他表现。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规范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规范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规范
【诊断标准】
1.多见于青壮年患者,有下肢放射性疼痛。

2.临床表现
(1)下腰痛。

(2)神经根压迫症状下肢放射痛、麻木;直腿抬高试验多为阳性。

(3)感觉、肌力、功能障碍。

(4)腱反射改变。

3.X线片间隙变化,侧弯,主要用于鉴别。

4.CT,MRI,椎管造影,CTM突出物高度﹥椎管矢状径的1/3。

5.选择性神经根造影。

6.肌电图大P波或纤颤电位。

【治疗原则】
1.非手术治疗:卧床休息,消炎止痛药。

2.手术治疗:
(1)椎板扩大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

(2)腰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

(3)椎板减压,间盘切除,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用于伴有明显椎间不稳定患者。

(完整word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4个鉴别诊断

(完整word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4个鉴别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4个鉴别诊断一、急性腰扭伤多数有急性腰扭伤史,可出现各种不同的症状和功能失调,以及突然发作的急性疼痛,常处于强迫体位,由于保护性肌紧张使脊柱强直或侧凸,疼痛可向臀部放射。

屈髋屈膝时可引起腰部疼痛,直腿抬高试验可为阳性,但无坐骨神经牵拉痛,直腿抬高加强试验阴性。

二、慢性腰部劳损可由急性腰扭伤后未经及时合理治疗或长期积累性腰部组织损伤引起.常表现为腰骶部酸痛或钝痛,劳累后疼痛加重,休息、改变体位及局部捶打按摩后症状减轻,不能坚持弯腰工作,疼痛严重时可牵掣到臀部及大腿后侧。

腰骶部竖脊肌附着点处是最常见的压痛点,椎旁、棘间及第3腰椎横突深压痛,臀肌起点及臀部可有压痛点.直腿抬高试验无放射痛。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骨科蒋赞利三、退行性变腰椎骨关节病以腰椎退行性改变为主,有腰椎广泛骨与关节增生性改变,并继发一系列临床症状与体征。

临床表现为晨起腰部僵直或酸胀感明显,活动后症状逐渐减轻,但活动时间较长后病人又可出现腰痛加重,卧床休息、局部按摩后可以缓解。

腰部常无明显压痛点,局部按压后有舒适感.退变较严重的患者,小关节不对称,该节段的腰椎间盘变性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以致骨质增生,向后压迫神经根,或因腰椎不稳、小关节增生内聚而刺激神经根,而出现下肢放射痛,疼痛以股部前外侧为主,有时可表现为根性痛,此时应注意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鉴别,必要时结合影像学检查。

四、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为腰椎管外病变,该横突尖部软组织因损伤而引起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并导致腰痛或腰臀痛。

多发于青壮年、腰背肌较弱者,男性多见,有外伤史和长期工作姿势不良者。

主要症状表现为腰部及臀部疼痛,活动时加重,俯卧位检查时可触及一侧或两侧竖脊肌轻度痉挛及压痛,可在第三腰椎横突末端扪及硬结和条索状物,触压痛明显,有时可在臀中肌后缘或臀大肌上缘扪及条索状物及压痛.直腿抬高试验阴性,无神经根刺激症状,化验及影像学检查无特殊异常。

五、腰椎椎弓崩裂与滑脱指腰椎椎弓在上下关节突之间的峡部缺损或断裂,使椎弓失去完整的骨性连接,又称峡部不连。

腰椎间盘突出症 诊断标准

腰椎间盘突出症 诊断标准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其诊断标准主要包括
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三个方面。

首先,从症状来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常表现为腰部疼痛、
放射至下肢的疼痛、感觉异常、肌力减退等症状。

这些症状可以根
据患者的主诉和病史来确定。

其次,体征方面,医生可能会进行一些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
统的检查,如腰椎的压痛点、腿部肌力、腱反射等,以及进行腰部
的活动度检查,这些体征有助于医生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腰椎间
盘突出症。

最后,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键。

常用的影像
学检查包括X线检查、CT扫描和磁共振成像(MRI)。

这些检查可
以明确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范围和对周围神经组织的压迫情况,从而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

综上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患者的症状表现、体征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医生会综合分析这些信息来做出最终
的诊断。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你更全面地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腰椎间盘突出推拿诊断标准

腰椎间盘突出推拿诊断标准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标准
腰椎间盘突出在临床上指的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是临床症状、体格检查、CT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造影检查等。

1、临床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常见的疾病,患病后容易引起明显的腰部疼痛、坐骨神经痛、下肢乏力、麻木等症状,当病症加重时,可能会影响正常的走路,通过临床表现可以判断是否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

2、体格检查:
通常包括立位检查以及直腿抬高试验,能够了解活动是否正常,还可以了解骨骼是否发育正常。

3、CT检查:
是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症常用的方式,可以看清楚骨组织结构以及轮廓,也可以看清腰椎间盘是否出现钙化。

4、磁共振成像检查:
能够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的形态以及硬膜囊,也可以观察腰椎间盘是否出现病变。

5、造影检查:
包括脊髓造影、硬膜外造影以及椎间盘造影,了解疾病发展的情况。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美洛昔康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治疗,也可以通过全椎板切除术、半椎板切除术、椎间融合术等手术方式治疗,有利于疾病得到控制。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
2、正常(脉象见缓和)
4、正常 0分
三、腰椎活动度:
1、腰椎活动明显受限,有明显脊柱侧弯,腰部屈活动有一个方向或两上方面明显受限,某一方面活动度在20度以下 3分
2、腰椎活动受限,脊柱略有侧弯,腰部屈活动有一个方向或两个方向明显受限,某一方面活动度在40度以下 2分
3、腰椎活动略受限,脊柱略有侧弯或无,腰部屈活动略有受限
1分
4、正常 0分
四、步行困难
1、站立或徒步行走<100米出现 3分
2、徒步行走在100-500米之间出现 2分
3、徒步行走在501-1000米之间出现 1分
4、行走正常 0分
五、下肢放射痛
1、明显的放射痛,放射感觉较剧烈,并沿神经根节段分布向下肢放射   3分
2、有放射痛,并沿神经根节段分布向下肢放射,但放射感觉
不剧烈 3分
3、下肢有不舒感,并与神经根节段分布相符,但放射感觉不明显
1分
4、正常 0分
六、直腿抬高试验
1、单侧阳性或双侧阳性(最重一侧)直腿抬高试验<15°6分
2、单侧阳性或双侧阳性(最重一侧)直腿抬高试验在
15°—45°之间 4分
3、单侧阳性或双侧阳性(最重一侧)直腿抬高试验在
46°—正常之间 2分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
一、西医诊断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97年第三辑中的“中药新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要求进行设计。
1、疼痛好发于下腰,且向下肢放射。
2、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腰扭伤发作期。
3、有局限性压痛点。
4、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阳性。
2、同时服用其他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用其他方法治疗者,需予剔除。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诊断标准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诊断标准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诊断标准
娄氏骨病专家娄峰(娄氏骨病疗法的第六代传人)阐述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诊断标准如下:
一.西医诊断标准
1.腰痛和或坐骨神经分布区域疼痛
2.受累棘突间旁侧明显压痛,常伴患仙下肢放射痛
3.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阳性
4.患侧下肢存在感觉障碍,股息力交友不减退,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5.腰段脊柱侧弯,腰椎活动受限
6.X线正侧位片提示腰椎侧弯,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椎间隙变窄等。

7.CT,MRT提示有椎间盘突出。

定位,分型依断
根据不同部位椎间盘突出症特有症状和体征,结合影像学检查,分为L3 .4突出,L4.5突出,L5S1突出,中央型,左后侧型,右后侧,双后侧型等。

二.中医辨证标准
1.风寒型
腰腿冷痛重着,遇寒重得温轻,虽静卧亦不稍轻或反加重,舌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2.湿热型
腰腿沉重困痛,痛有热感,遇热或汗腺湿加重,而活动后或或减轻,舍红,苔黄腻,脉脉濡数。

3.瘀血型
1/ 2
腰腿痛如锥刺,痛处拒按,固定不移,验证以转侧,多有外伤史,舌淡紫或有瘀斑,脉沉涩。

4.肾虚型
腰腿酸痛,喜揉喜按,遇劳加重,卧侧减轻,偏阳虚者则少腹拘急,面色苍白,手足温舌淡,脉沉细。

偏阴虚者,则口燥咽干,面色汗腺红,手足心热,舌红,脉弦细数。

2/ 2。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辩证治 疗规范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辩证治    疗规范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辩证治疗规范定义: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某些因素,主要是劳损引起的脊柱内外平衡失调而造成纤维环的破裂,髓核突出压迫马尾和神经根部,产生腰痛和坐骨神经痛。

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1 诊断标准:(1)多数病人有腰部外伤或慢性损伤史;(2)下腰部疼痛或腰痛伴有一侧放射性坐骨神经痛,症状时轻时重;(3)脊柱姿态改变和不对称性运动受限;(4)病变棘突压痛,叩击痛伴患肢的放射痛;(5)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阳性;(6)患侧腰5或骶1神经根性感觉、肌力和反射异常;(7)腰椎平片和CT检查提示。

⒉证候分类及辩证治疗2·1 气滞血淤 证候特点:多有明显外伤史。

伤后即感腰部不能活动,疼痛难忍,脊柱侧弯,多有固定压痛点,并向下肢放射,咳嗽时症状加重,舌紫暗或有淤斑,脉弦紧或涩。

治法:活血祛淤,行气通络止痛。

处方:立安散(《伤科汇纂》)加减。

常用药物:当归、元胡、肉桂、茴香、杜仲、乳香、没药、丹参、桃仁、苏木各10 g,三七6 g (研细冲服)、川芎8g、木香5 g等。

按语:腰脊损伤,淤血阻滞,气血失畅,故腰部剧痛,痛有定处。

舌质紫暗,脉涩均为淤血之症。

方中当归、元胡、肉桂通行气血止痛;木香、茴香行气止痛;当归、桃仁、苏木、丹参、三七、川芎活血化淤,通络止痛;诸药合用有活血化淤,行气通络止痛之功。

2·2 风寒湿痹 证候特点:多无明显外伤史。

多说不出发病原因,系逐渐感到腰腿部重着疼痛,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不减,时向下肢放射,遇天气变化症状加重,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缓。

治法: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散寒止痛。

处方:皂独附姜汤加减。

常用药物:皂刺、薏苡仁各30 g、姜黄、苍术、桑寄生各15 g,独活、制附子、防己、牛膝、地龙、土鳖虫、川续断各10g,肉桂6g等。

按语:肾气本虚,风寒湿三邪气杂至,寒湿留着腰部,寒主收引,湿性凝滞,故腰腿重着,转侧不利。

苔白腻,脉沉缓均为寒湿留着之象。

本方以皂刺为主,具有良好的通经活络止痛作用;制附子、独活、肉桂、姜黄、苍术等可温阳散寒、祛风通络;独活、桑寄生、川续断补肝肾,舒筋骨,通经络,祛风湿;牛膝、地龙、土鳖虫祛风活络,通痹止痛;薏苡仁、防己健脾除湿。

腰椎间盘突出入院标准

腰椎间盘突出入院标准

腰椎间盘突出入院标准
一、诊断标准
1. 存在长期反复的腰痛或坐骨神经痛症状,病程超过3个月;
2. 影像学检查显示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或突出;
3. 神经根受压体征阳性,如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等。

二、入院指征
1. 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2. 经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明显;
3. 神经根受压症状明显,需要手术治疗;
4. 伴有马尾神经损伤症状。

三、入院时注意事项
1. 患者应提供详细的病史和症状描述,以便医生更好地了解病情;
2. 患者应配合医生进行必要的检查,如影像学检查、神经根受压试验等;
3. 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按时复诊;
4.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坐立不动,适当进行腰部锻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主要症状是下腰痛和坐骨神经痛,由于腰部是人体活动的枢纽,承受了很大的挤压和扭转应力,故腰部的椎间盘最易发生变性破裂,在轻微的腰扭伤或感受风寒湿外邪等外因的作用下,发生椎间盘突出,约有一半的病人表现为先腰痛后腿痛,约有1/3的病人为腰背痛和腿痛同时发生,其他有少部分病人则先出现腿痛后出现腰背痛。

先有腰背痛的患者,疼痛时间短者数天,长者可达数年。

部位多在下腰背和腰骶部。

这类疼痛的感觉部位较深,表现为起病缓慢,且定位不准确的腰背部局限或广泛的钝痛,活动时加重,卧床休息后减轻。

约有98%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出现有腿痛的症状。

其疼痛的部位与性质,因椎间盘突出的部位不同而不同。

95%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在腰4、5或腰5骶1椎间盘,这一类患者多主要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下肢的沿坐骨神经走行的放射痛,多数病人疼痛沿臀部到大腿后面或外侧及小腿外侧至足跟或足趾,个别病人疼痛可始于小腿或外踝。

疼痛的范围与神经根接触突出的椎间盘多少有关。

半数病人可因咳嗽、打喷嚏或腹部用力而导致下肢疼痛加重。

病人在早期可有下肢疼痛过敏,病程较久或神经根受压较重者,有下肢麻木或感觉迟钝。

对于高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症状多表现于下腹部腹股沟区或大腿前内侧疼痛。

中央型椎间盘巨大突出患者,可发生大小便异常或失禁、马鞍区麻木,严重者可出现足下垂。

有一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因其腰部交感神经受刺激而表现出下肢发凉,有的还可出现单侧或双侧下肢水肿。

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体征包括腰部肌肉痉挛、保护性的腰椎侧弯、腰椎活动受限(以前屈为主)、椎旁压痛、直腿抬高受限等。

另外,上腰椎间盘突出发病较少,发病多以腰部疼痛和大腿疼痛明显。

腰椎间盘突出部位在椎管中央,患者突然出现会阴部剧烈疼痛,小便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或下肢活动无力突然加重,即为马尾神经综合症,应立即就诊,急症手术,但术后效果多不满意。

2、查体腰部向一侧弯曲,腰椎的生理曲度减小(俗称"板腰"),腰部多有明显的压痛点或叩痛点(可伴同一侧下肢放射痛)。

腰部活动受限,多以前屈受限为主,直腿抬高试验70°以内为阳性,加强试验阳性,单侧或双侧下肢有皮肤痛、温、触觉减退区,多为小腿内侧、外侧或足背外侧、第Ⅰ第Ⅱ足趾间、足底,但痛、温、触觉减退区不是呈"袜套"状分布,单侧或双侧下肢部分肌肉肌力减退,长时间发病有肌萎缩,或足下垂,足拇指下垂。

3、影像学诊断普通X线平片提示腰椎生理前凸变小,病变椎间隙变窄或前窄后宽(侧位),腰椎出现侧弯,两侧椎间隙不等宽,病变侧变窄(正位)。

腰椎CT提示软组织向后突入椎管,偏一侧多见,挤压神经根,偶有钙化影出现。

腰椎MRI提示病变阶段椎间盘脱水变性,向后突出压迫硬膜囊、神经根,可基本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MRI(即磁共振成像)是近年来在医学临床工作中广为使用的一种特殊影像技术,它对软组织病变的灵敏度较高,如果病人由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则在MRI上可以较为明显地显露出来,并且由于MRI可以进行三个方向的摄影,根据其信号的强度,可较好地对椎间盘突出的部位与类型作出诊断。

但是MRI也有它的不足之处,如果用它对病人的骨组织进行检查,其结果则不如X光片与CT的检查结果好,并且体内有金属异物与假体的患者不能进行该项检查,尤其是用于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骨刺形成,或合并骨质破坏、骨折的患者,应该全面进行X光片、CT与MRI平片检查。

4、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1)、腿痛比腰痛严重,典型的根性坐骨神经痛。

2)、下肢感觉异常,单一神经根在腿或足部痛觉异常(腰5、骶1或腰4脊神经根分布区)3)、下腰脊神经根牵扯体征:①直腿抬高试验小于50°。

②直腿抬高加强试验为阳性。

③健肢抬高试验阳性。

以上三种体征必需有一种为阳性。

4)、神经学物理检查中肌萎缩、肌无力、感觉异常及反射改变四种有两种为阳性。

5)、脊
髓造影、腰椎间盘CT平扫或腰核磁共振检查为阳性结果并与受累神经根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相符合。

以上五个标准均为阳性,才能做出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