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第三版)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https://img.taocdn.com/s3/m/56341a3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32.png)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第3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1-6章)】【圣才出品】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第3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1-6章)】【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6b766912cf84b9d528ea7acd.png)
2.如果产出由两种生产要素生产,且规模报酬递增,则( )。 A.不可能有递减的技术替代率 B.所有要素都有递增的边际产品 C.在等产量线图上,在从原点引出的一条射线上移动,当与原点的距离增加一倍时, 产量增加大于一倍 D.至少一种要素的边际产品递增
3.如果规模报酬不变,那么将任何一种要素的投入增加一倍,产量也会相应增加一倍。 ()
【答案】F 【解析】规模报酬不变意味着将所有生产要素的投入增加一定的倍数,产量也会增加相 同的倍数。
4.即便所有生产要素边际产品递减的情况下,规模报酬递增也是可能的。( ) 【答案】T 【解析】生产要素边际产品递减规律是短期的概念,而规模报酬属于长期概念,两者没
【答案】C
【解析】生产函数可写为:
f
x,y
2 x
x
y
x y x y ,因此等产量线由两部分组成,当
x y 时,等产量线是垂直的;当 x y 时,等产量线是斜率为-1 的直线。
4.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规模报酬递减规律造成的 B.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规模报酬递减规律造成的 C.规模报酬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 D.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 【答案】D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8.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了当一种投入要素连续增加时,它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最终必 是递减的。( )
【答案】F 【解析】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仅适用于所有其他投入和技术水平都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若 技术水平和其他要素投入变动,边际产量不一定是递减的。
人大版微观经济学(第三版)课后答案第3-4章
![人大版微观经济学(第三版)课后答案第3-4章](https://img.taocdn.com/s3/m/1f56e1d9ec3a87c24028c4bd.png)
第三章 消费者选择第一部分 教材配套习题本习题详解1.已知一件衬衫的价格为80元,一份肯德基快餐的价格为20元,在某消费者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一份肯德基快餐去替代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是多少?解答:用 X 表示肯德基快餐的份数;Y 表示衬衫的件数;MRSXY 表示在 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份肯德基快餐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衬衫的消费数量。
在该消费者实现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时,在均衡点上有边际替代率等于价格比,则有:201804X XY Y P Y MRS X P ∆=-===∆ 它表明,在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该消费者关于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衫 的边际替代率MRS为0.25。
2.假设某消费者的均衡如图3—21所示。
其中,横轴OX1和纵轴OX2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线段AB为消费者的预算线,曲线U 为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E点为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
已知商品1的价格P1=2元。
求: (1)求消费者的收入; (2)求商品2的价格P2; (3)写出预算线方程; (4)求预算线的斜率; (5)求E点的MRS12的值。
图3—21 某消费者的均衡解答:(1)横轴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1的数量为30单位,且已知P1=2元,所以,消费者的收入 M=2×30=60元。
(2)图3—1中纵轴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2的数量为20单位,且由(1)已知收入 M=60元,所以,商品2的价格P 2=M 20=6020=3(元)。
(3)由于预算线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P 1X 1+P 2X 2=M,所以本题预算线方程具体写为:2X 1+3X 2=60。
(4)(4)将(3)中的预算线方程进一步整理为X 2=-23X 1+20。
所以,预算线的斜率为-23。
(5)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E 上,有211212X PMRS X P ∆=-=∆,即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即MRS 等于预算线斜率的绝对值P 1P 2。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三版练习题参考答案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三版练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6d8b1f453610661ed9f484.png)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三版)第三章练习题参考答案1、据基数效用论的消费均衡条件若2211P MU P MU ≠,消费者应如何调整两种商品的购买量?为什么?若λ≠iiP MU ,i=1、2有应如何调整?为什么? 解:1211p M p M u u ≠,可分为1211p M p M u u >或1211p M p M u u < 当1211p M p M u u >时,说明同样的一元钱购买商品1所得到的边际效用大于购买商品2所得到的边际效用,理性的消费者就应该增加对商品1的购买,而减少对商品2的购买。
当1211p M p M u u <时,说明同样的一元钱购买商品1所得到的边际效用小于购买商品2所得到的边际效用,理性的消费者就应该增加对商品2的购买,而减少对商品1的购买。
2、根据序数效用论的消费均衡条件,在2112P P MRS >或2112P P MRS <时,消费者应如何调整两商品的购买量?为什么?解:当115.01211212=>=-=P P dX dX MRS ,那么,从不等式的右边看,在市场上,消费者减少1单位的商品2的购买,就可以增加1单位的商品1的购买。
而从不等式的左边看,消费者的偏好认为,在减少1单位的商品2的购买时,只需增加0.5单位的商品1的购买,就可以维持原有的满足程度。
这样,消费者就因为多得到0.5单位得商品1而使总效用增加。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理性得消费者必然会不断得减少对商品2得购买和增加对商品1得购买,以便获得更大得效用。
相反的,当1115.0211212=<=-=P P dX dX MRS ,那么,从不等式的右边看,在市场上,消费者减少1单位的商品1的购买,就可以增加1单位的商品2的购买。
而从不等式的左边看,消费者的偏好认为,在减少1单位的商品1的购买时,只需增加0.5单位的商品2的购买,就可以维持原有的满足程度。
这样,消费者就因为多得到0.5单位得商品2而使总效用增加。
人大版微观经济学(第三版)课后答案第7-8章
![人大版微观经济学(第三版)课后答案第7-8章](https://img.taocdn.com/s3/m/7b0cb8d9a98271fe910ef9b2.png)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第一部分 教材配套习题本习题详解1.根据图7-20中某垄断厂商的线性需求曲线d 和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MR ,试求:(1)A 点所对应的MR 值;(2)B 点所对应的MR 值。
图7-20答:由图7-20可知需求曲线d为P=-351+Q , TR(Q)=P ·Q= -Q Q 3512+, 所以MR=TR ′(Q)= -352+Q (1)A 点(Q=5,P=2) 的MR 值为:MR (5)= -352+Q =1; (2)B 点(Q=10,P=1) 的MR 值为: MR (10)= -352+Q =-1 本题也可以用MR=P(1--dE 1)求得: E A =2,P A =2,则MR=P(1--d E 1)=2x (1- 12)=1 E B =12,P B =1,则MR=P(1--d E 1)=1x (1- 10.5)=-12.为什么垄断厂商实现 MR =MC 的利润最大化均衡时,总有P >MC ? 你是如何理 解这种状态的?解答: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由于厂商的MR=P,所以完全竞争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原则MR=MC可以改写为P=MC。
这就是说,完全竞争厂商的产品价格等于产品的边际成本。
而在垄断市场条件下,由于垄断厂商的MR曲线的位置低于d需求曲线的位置,即在每一产量水平上都有P>MR,又由于垄断厂商是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来决定产量水平的,所以,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均有P>MC。
这就是说,垄断厂商的产品价格是高于产品的边际成本的。
而且,在MC曲线给定的条件下,垄断厂商的d需求曲线以及相应的MR曲线越陡峭,即厂商的垄断程度越强,由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所决定的价格水平P高出边际成本MC的幅度就越大。
鉴于在垄断市场上的产品价格P>MC,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个度量厂商垄断程度的指标:勒纳指数。
勒纳指数可以由1(1eMR P=-)=MC推导出,1(1eMR P=-)=MC,整理得,勒纳指数为:1e PP MC-=。
朱善利《微观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完全垄断市场下的价格与产量)
![朱善利《微观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完全垄断市场下的价格与产量)](https://img.taocdn.com/s3/m/da700f6d0912a21614792962.png)
第十一章 完全垄断市场下的价格与产量问题一1.什么是垄断?产生垄断的原因有哪些?答:(1)垄断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惟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
具体地说,垄断市场的条件主要有:①市场上只有惟一的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②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③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
在这样的市场中,排除了任何的竞争因素,独家垄断厂商控制了整个行业的生产和市场的销售,所以,垄断厂商可以控制和操纵市场价格。
(2)形成垄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①独家厂商控制了生产某种商品的全部资源或基本资源的供给。
这种对生产资源的独占,排除了经济中的其他厂商生产同种产品的可能性;②独家厂商拥有生产某种商品的专利权使得独家厂商可以在一定的时期内垄断该产品的生产;③政府的特许。
政府往往在某些行业实行垄断的政策,如铁路运输部门、供电供水部门等,于是,独家企业就成了这些行业的垄断者;④自然垄断。
有些行业生产的规模经济效益需要在一个很大的产量范围和相应的巨大的资本设备的生产运行水平上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以至于整个行业的产量只有由一个企业来生产时才有可能达到这样的生产规模。
而且,只要发挥这一企业在这一生产规模上的生产能力,就可以满足整个市场对该种产品的需求。
在这类产品的生产中,行业内总会有某个厂商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其他优势,最先达到这一生产规模,从而垄断了整个行业的生产和销售,这就是自然垄断。
在现实的经济生活里,垄断市场几乎是不存在的。
2.垄断者短期是否一定可以获得超额利润?为什么?答:垄断者短期不一定可以获得超额利润。
垄断者短期是否可以获得超额利润要看产品市场价格的高低与垄断者平均成本的高低。
若在均衡的产出水平产品价格高于平均成本,则垄断者短期可以获得超额利润。
若在均衡的产出水平产品价格低于平均成本,则垄断者短期发生亏损。
例如,我国的铁路业一直是国家垄断经营的,但是铁路的经营在很长的时期都是亏损的。
图11-1中垄断者利润最大化(实际上是亏损最小化)的均衡产量是,收取的价格是。
(NEW)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NEW)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13a8e287915f804d2a16c11f.png)
目 录第一章 导 言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1.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一篇 产品市场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2.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三章 生产者选择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3.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四章 企业与市场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4.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五章 市场结构分析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5.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六章 博弈论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6.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二篇 要素市场第七章 要素的需求与供给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7.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八章 劳动市场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8.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九章 资本市场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9.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十章 自然资源市场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10.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十一章 风险与资产选择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11.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三篇 市场经济问题研究第十二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12.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十三章 不完全信息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13.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十四章 外部经济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14.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十五章 公共产品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15.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十六章 政府与市场16.1 复习笔记16.2 课后习题详解16.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一章 导 言1.1 复习笔记一、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稀缺性(1)经济学的含义经济学是研究人们选择行为的理论。
更明确地说,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人、企业和政府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如何进行选择以及这种选择对社会经济活动造成的影响。
人们进行选择的原因在于资源的稀缺性。
朱善利微观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
![朱善利微观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44f5d4bf50e2524de4187e55.png)
朱善利《微观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目录第一章导言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局部均衡价格的决定第三章弹性理论第四章效用理论第五章消费者选择第六章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第七章生产理论第八章成本理论第九章完全竞争市场下的价格与产量第十章政府对竞争产业的调节及其后果第十一章完全垄断市场下的价格与产量第十二章垄断竞争与寡头第十三章博弈理论第十四章生产要素定价理论第十五章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第十六章市场失灵与政府调节本书是朱善利《微观经济学》(第3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对朱善利《微观经济学》(第3版)教材每章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个别知识点进行了扩展。
课后习题答案久经修改,质量上乘,特别适合应试作答和临考冲刺。
资料下载地址:/Ebook/4459.html来源:【弘博学习网】或关注公众号【hbky96】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1微观经济学研究哪些问题?答: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微观一词源于希腊文,意思为小。
因此,有人把微观经济学称为“小经济学”。
(1)微观经济学所研究的是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例如研究消费者、企业的行为。
微观经济学所涉及的是个体经济单位如何作出决策以及这些决策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与微观经济学相对应的是经济学的另一重要分支——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又被称为“大经济学”,研究的是总体经济行为与总量经济关系,例如国民生产总值、物价水平等。
(2)微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是价格问题。
这里的价格是指商品、劳务以及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而不是绝对价格即物价水平。
商品、劳务以及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调节着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从而调节资源的配置与产品的产量。
因此微观经济学又被许多经济学家称为价格理论。
(3)对于市场失灵情况下的资源配置效率损失以及如何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微观经济学也将进行探讨。
(4)微观经济学对于所有权状况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激励机制的设计对个体经济行为的影响同样进行理论上的探讨。
周惠中《微观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
![周惠中《微观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d675749e8bd63186bdebbc09.png)
周惠中《微观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周惠中《微观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导论:经济学和经济思维1(所有计划经济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短缺,所以计划经济又称为短缺经济。
计划价格未能跟均衡价格一致是可以理解的,但为什么计划价格总是低于而几乎不高于均衡价格呢,答:计划经济制定较低的价格是希望使得更多的穷人能够获得消费机会;行业人为设定较低价格能够造成本行业的稀缺性,从而提高自身地位,并且能够要求国家提供在本行业投入更多的并且归其支配的资源。
2(为减缓城市交通拥堵、限制车辆数量,北京市通过摇号配给牌照,上海市则拍卖有限牌照。
试从各方面讨论这两种机制的效果与影响,答:两种方法各有利弊:(1)北京随机抽取的方法更加公平,但牺牲了效率。
例如会使得部分当时不需用车的人,为了增加自身最终中签的概率提前进入摇号系统,或者是急需用车的人为了提高概率而迫使家中更多的成员参与摇号,无论哪种情况,都最终导致号牌没有分配到合理的位置。
(2)上海的拍卖机制完全市场化,牌照价格上升,导致市场消费者负担显著增大,一些收入较低的消费者即使对于车牌需求较大,但是负担不起车牌的拍卖价格而无法获得车牌,因此上海的方案虽然使资源得到了更高效的利用,但是却损失了部分社会公平性。
3(永和豆浆、麦当劳等在闹市中心的门店生意兴隆繁忙,收入远远超过周边地区的门店。
所以,处于市中心的连锁门店的净利润率和投资回报率高于周边地区。
是吗,答:不是。
净利润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市中心的连锁门店的收入虽然远远超过周边地区,但是也面临着较高的租赁费用和税收负担等成本,所以尽管市中心的收入较高,其净利润与收入的比率却是不确定的,因此,净利润率未必高于周边地区;投资回报率,年利润或年均利润/投资总额×100%,尽管城区门店收入较高,但是由于地价、竞争等因素,其投资总额也高于周边地区,因此,其投资回报率也未必高于周边地区。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高鸿业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高鸿业](https://img.taocdn.com/s3/m/490553ae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b4.png)
消费者剩余
03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其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衡量
消费者从消费中获得的实际利益。
边际效用理论与消费者行为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获得的效用增量逐渐减少。
无差异曲线
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的商品组合的轨迹。
边际替代率
消费者愿意以一种商品交换另一种商品的比率,反映了商品之间 的替代关系。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总结词
微观经济学主要采用实证分析方法,通 过建立假设和模型来解释和预测经济现 象。
VS
详细描述
实证分析方法包括供需分析、边际分析、 均衡分析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建立各种 经济模型,如消费者行为模型、生产者行 为模型、市场模型等,以解释和预测经济 行为和市场结果。此外,微观经济学也采 用规范分析方法,探讨政策制定和评价的 标准和依据。
企业在竞争和垄断的博弈中追求利润最大化。
06
生产要素市场与收入分配
生产要素市场的特点与类型
特点
生产要素市场是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要素的交易市场,其供求关系和价格形成机制与普通商品市场相似 。
类型
生产要素市场可以根据交易的要素种类不同,分为劳动市场、资本市场、土地市场等。
劳动市场与工资决定
劳动市场的特点
定
市场均衡发生在供给和需求相交 的点,此时的价格被称为均衡价 格,对应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被 称为均衡数量。
价格机制与市场均衡
价格机制的运作
价格机制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它通过价格的变动来调节供给和需 求的平衡。
市场均衡的稳定性
市场均衡是相对稳定的,当市场受到外部冲击时,价格会发生变化, 供给和需求也会相应调整,最终回到均衡状态。
(NEW)朱善利《微观经济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NEW)朱善利《微观经济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740c57aaa8114431b90dd8b4.png)
目 录第一章 导 言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局部均衡价格的决定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第三章 弹性理论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第四章 效用理论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第五章 消费者选择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第六章 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第七章 生产理论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第八章 成本理论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第九章 完全竞争市场下的价格与产量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第十章 政府对竞争产业的调节及其后果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第十一章 完全垄断市场下的价格与产量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第十二章 垄断竞争与寡头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第十三章 博弈理论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第十四章 生产要素定价理论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第十五章 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第十六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调节16.1 复习笔记16.2 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章 导 言1.1 复习笔记一、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1经济学(1)稀缺性稀缺性(scarcity)是相对于人们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的。
这些无穷无尽的欲望都要靠资源所生产的产品与劳务去满足。
经济学是研究个人、企业、政府以及其他组织如何在社会内进行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决定社会稀缺资源的使用的科学。
(2)资源资源基本上分为三种,即人力资源、自然资源与资本资源。
①人力资源是指能够并且愿意参与生产过程的人;②自然资源是指处于自然状态的生产性资源;③资本资源是指在长期内能够产生收入流的资本存量,简称资本。
(3)机会成本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指把某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利益。
黎诣远《微观经济学》(第3版)笔记(3.2第7章 生产理论)
![黎诣远《微观经济学》(第3版)笔记(3.2第7章 生产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151cd57d25c52cc58bd6be73.png)
黎诣远《微观经济学》(第3版)第7章生产理论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生产函数1.生产性质生产是根据人们的需要创造产品的过程,产品不仅包括有形的物品,也包括无形的服务。
2.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是指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投入品,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劳动,资本和企业家才能。
(1)自然资源不仅包括自然界的土地,也包括自然界一切可利用的物质资源。
(2)劳动是投入到生产中的人力要素,是生产中一切体力和脑力的支出,包括各种形式的劳动,如直接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物质生产劳动,提供服务创造无形产品(如知识)的非物质生产劳动等。
(3)资本是指人类创造的用于生产的所有物品,包括实物资本和金融资本。
实物资本指本身是制成品的生产要素,金融资本指用来开办企业或维持企业经营的资金。
(4)企业家、企业家才能或企业的职业经营者,组织劳动、资本、各种资源进行生产和创新活动,承担市场风险。
(5)现代经济学将技术进步作为内生变量,列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3.生产函数生产集是指将技术约束下所有的投入产出编制成表,就构成全部技术上可行的生产方法。
生产集表示所有的生产技术选择。
图7-1表示一种生产要素(比如说劳动L)的生产集。
图7-1 生产集与生产函数在技术一定的条件下,各种投入水平都有一个最大的产出水平,构成生产集的边界曲线,这条曲线的函数称为生产函数。
生产某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比例,称为技术系数。
技术系数固定的生产函数称为固定技术系数的生产函数,其技术称为固定投入比例的技术。
技术系数变化的生产函数称为可变技术系数的生产函数,其技术是可变比例的技术。
微观经济学第3版课件叶德磊编着
![微观经济学第3版课件叶德磊编着](https://img.taocdn.com/s3/m/eac8c664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88.png)
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
表示不同商品组合给消费者带来 的效用水平相同的曲线。
斜率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表示两种商品 的边际替代率,即消费者愿意用 一种商品替代另一种商品的比率 。
凸性
无差异曲线通常是凸向原点的, 表示随着一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 ,消费者需要越来越多的另一种 商品来获得相同的效用水平。
消费者选择与市场需求
常见生产函数形式
线性生产函数、二次生产函数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等。
生产函数的特性
生产函数具有边际产量递减、平均产量递减和边际替代率递减的 特性。
成本最小化
成本最小化的定义
在一定产出下,生产者通过选择最优的要素投入组合,使得生产 成本最小化。
成本最小化的条件
边际要素成本等于边际产量价值。
成本最小化的应用
生产者选择与市场供给
01
生产者选择的影响因素
市场需求、技术条件、要素价格和政策法规等。
02
市场供给曲线
在一定价格下,生产者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
03
市场供给曲线的移动
价格变动对市场供给的影响,以及生产者行为对市场供给的影响。
05
市场结构与竞争策 略
市场类型的划分
市场类型
完全竞争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
企业根据成本最小化原则制定最优生产计划,实现利润最大化。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规模经济的定义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 逐渐降低。
范围经济的定义
随着产品种类的增加,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 逐渐降低。
规模经济的成因
固定成本的分摊、学习效应和专业化分工等 。
范围经济的成因
共同生产、共享设备和市场开发等。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第一章第二章答案解析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第一章第二章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96f4ce45022aaea988f0f12.png)
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供给价格弹性是指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2.均衡价格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点所对应的价格。
3.资源的稀缺性相对于人们无限多样、不断上升的需要来说,用以满足这些需要的手段,即有用的资源,是相对不足的。
4.需求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的时期内,在一定的价格下愿意并能够购买得商品数量。
二、计算题1.某人对消费品X的需求函数P=100-Q,分别计算价格P=60和P=40时的价格弹性系数。
由 P=100-Q得Q=(100-P)2(1分)这样Ed=(dQ/dP)·(P/Q) =2(100-P)(-1)P/(100-P)2= -2P/100-P (1分)于是 Ed|P=60=-2×60/(100-60)=-120/40=-3 (2分) Ed|P=40=-2×40/(100-40)=-80/60=-4/3 (2分)2.某消费者对商品A的需求函数为Q=(90-P)2,分别计算价格P=60和P=40时的价格弹性系数。
由Q=(100-P)2得Ed=(dQ/dP)·(P/Q) =2(100-P)(-1)P/(100-P)2= -2P/100-P (2分)于是 Ed|P=60=-2×60/(100-60)=-120/40=-3 (2分) Ed|P=40=-2×40/(100-40)=-80/60=-4/3 (2分)3.某行业对劳动的需求曲线为L=1200–10W,供给曲线为L=20W,其中L是每天的劳动需求(供给)量,W是工资率,试求其均衡工资率和每天的劳动雇佣量。
L=1200–10WL=20W20W=1200–10W (2分)30W=1200,W=40 (1分)L=1200–10W=1200–10×40=800 (1分)所以均衡工资为40,每天的劳动雇佣量为800 (2分)三、简答题1.试分析说明影响商品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第3版)课后习题-信息(圣才出品)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第3版)课后习题-信息(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4110f7f3be23482fb5da4c74.png)
第25章信息1.考虑隐蔽行动委托—代理问题,并令1f u -=。
假设()u s 是增且凹的,证明f 是一递增的凸函数。
Consider the hidden action principal-agent problem described in the text and let 1f u -=.Assume that ()u s is increasing and concave,show that f is an increasing,convex function.证明:由于1f u -=,其中,f 是指代理人要使自己的效用达到()u s 而必须得到的支付。
所以有:()()f u s s≡将上式进行微分得:()()1f u u s ''=由于()0u s '>,则必有()0f u '>,即()f u 是单增的。
再将上式进行微分,得到:()()()()20f u u s f u u s '''⎡⎤⎣''+⎦'=(1)由上面内容可知()0f u '>,又因为()u s 是单增的凸函数,所以()()00u s u s '''> <,,利用这些条件和等式(1)式可知:()0f u ''>即()f u 是凸函数。
2.当行动a 和b 的成本分别为a c 和b c 时,令委托人运用最优激励方案所得的效用为()a b V c c ,。
根据出现在基本条件中的参数的表达式来推导/b V c ∂∂和/a V c ∂∂,并运用这些表达式解释那些参数。
Let ()a b V c c ,be the utility received by the principal using the optimal incentive scheme when the costs of actions a and b are a c and b c ,respectively.Derive an expression for /b V c ∂∂and /a V c ∂∂in terms of the parameters appearing in the fundamental condition,and use these expressions to interpret those parameters.答:隐蔽行动的委托代理问题为:这个问题的拉格朗日函数为:根据包络定理得到:下面来解释这两个式子。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第一章第二章答案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第一章第二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d84e1dc281e53a5802ff8f.png)
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供给价格弹性是指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2.均衡价格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点所对应的价格。
3.资源的稀缺性相对于人们无限多样、不断上升的需要来说,用以满足这些需要的手段,即有用的资源,是相对不足的。
4.需求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的时期内,在一定的价格下愿意并能够购买得商品数量。
二、计算题1.某人对消费品X的需求函数P=100-Q,分别计算价格P=60和P=40时的价格弹性系数。
由P=100-Q得Q=(100-P)2(1分)这样Ed=(dQ/dP)·(P/Q) =2(100-P)(-1)P/(100-P)2= -2P/100-P (1分)于是Ed|P=60=-2×60/(100-60)=-120/40=-3 (2分)Ed|P=40=-2×40/(100-40)=-80/60=-4/3 (2分)2.某消费者对商品A的需求函数为Q=(90-P)2,分别计算价格P=60和P=40时的价格弹性系数。
由Q=(100-P)2得Ed=(dQ/dP)·(P/Q) =2(100-P)(-1)P/(100-P)2= -2P/100-P (2分)于是Ed|P=60=-2×60/(100-60)=-120/40=-3 (2分)Ed|P=40=-2×40/(100-40)=-80/60=-4/3 (2分)3.某行业对劳动的需求曲线为L=1200–10W,供给曲线为L=20W,其中L是每天的劳动需求(供给)量,W是工资率,试求其均衡工资率和每天的劳动雇佣量。
L=1200–10WL=20W20W=1200–10W (2分)30W=1200,W=40 (1分)L=1200–10W=1200–10×40=800 (1分)所以均衡工资为40,每天的劳动雇佣量为800 (2分)三、简答题1.试分析说明影响商品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习题答案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32f45f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13.png)
第1章习题答案1.单一选择答案:1(C)2 (D)3 (D)4 (B)5 (A)2。
判断正误答案: 1(×)2 (×)3 (×)4 (√)5(×)3。
分析题答案1).为什么说稀缺性的存在与选择的必要引起了经济学的产生?由于资源的稀缺,人类的需求是无限的,这对矛盾使得人类在利用资源的时候不能随心所欲,要进行选择--把稀缺资源用在何种用途上才能满足人类的最大需求?经济系统中的个人、组织和政府时刻面临着选择,选择怎样的用途,进行怎样的配置使得稀缺资源满足个人、组织和社会最大的需求?经济学正是研究有关选择的原则的学科,这是应人类选择的需要而产生的.2)。
为什么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问题?正是因为经济学是研究选择的原则的学科,而经济系统必须做出的基本选择是: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为谁生产?人们需要的产品种类繁多和无限性,使得关于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合理选择的难度大大提高。
怎样生产?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生产这么多的产量与劳务,是对生产要素投入组合、生产规模和生产技术的选择。
为谁生产?生产出来的产量和劳务用什么样方式在参与生产的各部分人之间分配。
这是一个重要选择.综上,假定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一定,则所需多少资源投入等技术问题就决定下来,资源配置就被决定。
如果怎样生产一定,如何投入资源的选择就被决定。
为谁生产一定,资源的配置与流向就被决定。
所以说前两种选择是资源配置在产出方面的选择,后一种选择是资源配置在投入方面的选择。
所以说,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问题。
3)。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和研究内容有哪些?微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为谁生产?围绕这一基本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均衡价格理论。
也称价格理论,研究商品的价格如何决定,以及价格如何调节整个经济的运行。
均衡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象一条红线贯穿于微观经济学的始终。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第3版)笔记(第12章一般均衡与福利)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第3版)笔记(第12章一般均衡与福利)](https://img.taocdn.com/s3/m/767cfa4c50e2524de5187efd.png)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第3版)第三篇市场经济问题研究第十二章一般均衡与福利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一般均衡分析1.一般均衡的含义(1)局部均衡分析局部均衡分析是指,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孤立地考察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均衡而不考虑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影响的方法。
(2)一般均衡分析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就是要考察在所有市场都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情况下,所有市场的均衡价格和产量是如何同时决定的。
实际上,一般均衡分析就是在局部均衡分析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同市场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的分析。
(3)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从理论角度说,一般均衡分析要优于局部均衡分析,但并不意味着对所有经济问题都要动用一般均衡方法。
虽然局部均衡分析忽略了一些因素,但在许多情况下,这些因素只会带来数量上或程度上很小的不同,这样,运用局部均衡方法与一般均衡方法相比,在一定的精度要求下可以得出几乎相同的结论。
尽管一般均衡分析要比局部均衡分析全面,但局部均衡分析却是一般均衡分析的基础,因为只有在充分了解个别市场均衡价格和产量是如何决定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
2.两部门一般均衡模型(1)基本假设①只有两个消费者,A和B,他们只消费两种商品X和Y,消费者将所有的收入都花在这两种商品的消费上;②只有两种生产要素,L(劳动)和K(资本),消费者拥有这两种要素,并通过出卖劳动和资本来获取收入;③X和Y,由两个生产部门生产,一个专门生产X,另一个专门生产Y,均使用两种要素进行生产,生产技术是既定的;④经济中劳动和资本的总量是固定的,但是每一产品部门可投入的要素是可变的,因此,一个部门投入要素的增加必然伴随着另一个部门投入要素的等量减少;⑤所有市场(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并且只分析长期均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帕累托标准,由B向A的转变。
二、经济效率
经济效率(帕累托最优状态):
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帕 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下任意改变 都不可能在不使任何人状况变坏的前提下使 至少一个人的状态变好,则称此种资源配置 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的配置就是具有经济效 率的,反之就是缺乏经济效率的。
Clothing
UJ2
A
UJ1
UK2
UK1
P’
6C
10F
六、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
完全竞争市场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两无差异曲线相切于C点,因此竞争性均衡配置C点
是帕累托有效的;此时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
它们的相对价格:
MRS
J FC
PC
/ PF
MRS
K FC
无差异曲线不相切则交易继续发生;在无外部干扰 的条件下竞争性均衡将自发实现;
生产的契约曲线(效率曲线):
埃奇沃斯盒子中所有两厂商等产量线相切的切点集 合,它显示了所有的要素帕累托有效配置。
Efficiency in Production
Efficiency
•A is inefficient Labor in clothing production
50L
40L•Shaded area i3s0pLreferred to A 20L
0K
James’s Clothing
Is B efficient? Hint: is the MRS equal at B?
Is C efficient? and D?
0J
James’s Food
D
C
B
UJ3
Karen’s Clothing
UK3 UK2
A UJ2 UJ1
UK1
6C 10F
The Contract Curve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在一个竞争性市场中,一切 互惠交易将实现,最终的资源的均衡配置在经济上 将是有效率(帕累托有效)的。
六、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
完全竞争市场生产的帕累托最优:
竞争性市场产生有效生产点。此时所有厂商 的工资率(w)和资本价格(r)都相等,并 都实现了生产成本最小化: MPL / MPK w / r MRTS LK
area are preferred to A.
Karen’s Food
0K
D
C
B
UJ3
Karen’s Clothing
Gains from
A UJ2
trade
UJ1
UK3 UK2 UK1
6C
0J
James’s Food
10F
Efficiency in Exchange
10F 6C
Karen’s Food
C
0K
Karen’s Clothing
UJ2
A
UJ1
UK2
UK1
P’
6C
10F
完全竞争市场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10F 6C
Price Line P
James’s Clothing
At the prices chosen: Quantity clothing demanded (James) equals quantity clothing supplied (Karen) --competitive equilibrium.
完全竞争市场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
E, F, & G are Pareto efficient . If a change improves efficiency, everyone benefits.
Contract Curve
Karen’s Food
James’s Clothing
G F E
0K
Karen’s Clothing
0J
三、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两人模型:
假设:
两个消费者;两种商品;两人知道彼此的偏好(信息对称); 0交易费用。
埃奇沃斯盒子描述了交换发生的条件和效率的最终实 现。
有效配置:
两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时实现,这在埃奇沃斯盒子里体 现为两人的无差异曲线相切,此时实现了帕累托效率。
交换的契约曲线:
10L
20L
10C
D
C B
10K
Capital in clothing production
20K
A 60F
50F
30K
30L
40L
50L
Labor in Food Production
四、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MRTS
C LK
MRTS
D LK
五、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生产可能性曲线(产品转换曲线):
Two Interdependent Markets: Movie Tickets and Videocassette Rentals
Price
Assume the government imposes a $1 tax on each movie ticket.
S*M
Price
SM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Increase in movie ticket prices increases demand for videos.
给定理想条件优状态。
完全竞争市场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10F
6C
PP’ is the price line and shows possible combinations; slope is -1
Price Line P
James’s Clothing
10L
0C
30K
•B and C are efficient •The production contract curve shows
all combinations that are efficient
80F
25C
20K
Capital in food production
30C
Each p1o0iKnt measures inputs
James’s Food
三、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MRS
J FC
MRS
K FC
四、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假设:
固定投入品:劳动和资本; 两种产品:衣服和食物; 众多的投入要素供给者,他们通过出售其拥有的投
入品获得收入;所获得的收入用于消费衣服和食物。
显然,
在这一框架下,供给和需求(消费者的收入和开支) 是紧密联系的;一种投入品价格的变化将引发收入 和需求的变化,并产生反馈效应。
实现一般均衡的试探过程:
拍卖人报出一组价格,家庭和厂商根据自身的需求 和供给决定是否接受报价,如(至少有一个家庭或 厂商)不接受,则拍卖人据以调整报价,直至全部 家庭和厂商都接受,则该组报价就是一般均衡价格。
二、经济效率
实证经济学:
研究实际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对经济行 为作出有关的假设,并据以分析经济行为及 后果,并试图对结论进行检验。
dC d(L K)
因此MRT增大。即MRT是递增的。
五、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生产不可能区域和生产无效率区域。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位置取决于投入要素 的数量和技术状态,投入数量增多或技 术提高,均能使曲线外移。 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应以最小成本生产; 并且生产的商品组合应与人们购买它们的意
SV
$6.35 $6.00
$3.50
$3.00
D’V
DM
Q’M
QM
Number of Movie Tickets
QV Q’V
DV
Number of Videos
Two Interdependent Markets: Movie Tickets and Videocassette Rentals
Price
0J
James’s Food
Karen’s Food
0K
At the prices chosen: Quantity food demanded (Karen) equals quantity food supplied (James)--competitive equilibrium.
C
Karen’s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Two Interdependent Markets--Moving to General Equilibrium
Scenario
The competitive markets of:
Videocassette rentals Movie theater tickets
规范经济学:
从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出发,根据这些 标准对一个经济体系进行评价,并进一步说 明经济体系应当怎样运行,并为此提出相应 的经济政策。
二、经济效率
福利经济学:
研究要素在不同厂商之间的最优分配以及产品在不 同家庭之间的最优分配,简言之,研究资源的最优 配置。
帕累托标准:
没有人认为A劣于B,但至少有一人认为A优于B,则 社会认为A优于B。
最优产出量集合的几何表示; 显示以固定数量的劳动和资本能够生产的两种商品
的所有组合,即生产契约曲线上的所有产量组合。 每点的斜率表示在该生产组合时的边际转换率MRT。
MRT dC MCF dF MCC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特点:
向下倾斜:两种最优产出的变化必然相反。否则会怎 样?
凸向右上方(MRT递增):边际报酬递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