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北平(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用衬托手法表现北平的特点,培养学生自我鉴赏课文的能力,感受老舍语言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讨论交流体会北平的特点,让学生能够自己找出喜爱的语句进行赏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文的学习深刻体会作者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思乡之情
1、在人类情感世界的锦囊里,有一颗由甜蜜、温馨和苦涩凝结成的珍宝,就是乡情。

一条曲曲弯弯的小路,一株遍身疤痕的老槐树,一声熟悉的吆喝,一阵红枣米粥的香气,都是引发游子乡情的催化剂。

人在江湖,身在旅途,精神与心灵的归宿却永远指向生养你的那片故土。

这种情感不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而是很久的烙印。

今天我们就看看老舍先生对故乡北平又做了什么精妙的诠释。

2、北京作为历朝古都,这里有宏伟的故宫,巍峨的长城,美丽的颐和园,温馨的四合院,北京记录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故乡的一草一木已经深深印在了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的老舍的脑海里,那么老舍记忆中的故乡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老舍记忆中的北平……
3、是的,故土难离,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我们的“根”总是深深扎在故土里。

今天我们就进入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看看老舍是怎样表达对故土的感情的?让我们一起走入老舍记忆中的北平……
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思路——文章写了些什么内容?
答案:我知道的是“我的北平”,我爱北平,这个爱说不出(1—3小节)——北平城与众不同的特点(4—7小节)——我真想念北平(第8小节)。

1、老舍对北平怀有极深的感情,身在异地他乡,魂牵梦绕生身故土。

我们一起来看,作者心中的北平是什么样子?找出文章中直接描写北平的段落。

(4、5、6、7段)
研读这四节,考虑一下,这几小节主要写了北平的哪些特点?可找出反映这些特点的句子,也可在段中提取出“关键词”。

答案:(1)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2)动中有静使人快乐安适(4)布局匀调(4)物产丰富、(5)贴近自然
手法:
师:老舍用四个小节满怀深情地赞颂了北平的特点,主要采用了多种手法,“化抽象为具体”、“与其他城市比较”,这就充满感情地展示了北平城的特点,他要让读者分享他对北平的热爱,这种爱体现在字里行间,流淌在作者的心间笔端。

总结:一、运用“类比”的写作方法二、运用“对比、衬托”的修辞手法
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四、运用“细节”描写
作者运用类比手法,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将对北平深沉而炽热的爱蕴含在字里行间,让我们真真实实地触摸到了那颗远方游子的赤子之心。

2、第7段中作者化用陶渊明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答案:营造诗意。

作者信手拈来陶潜的“采菊东篱下”的诗句,点明陶诗中的意境在北平是可以寻到的,使作品增加了文学色彩,又突出了北平的自然美,使北平具备了诗情画意。

(既突出了北平田园般的美景和人民淳朴怡然的生存状态,又表达了作者对具有自然风味的北平的极其喜爱和眷恋之情)
再读课文:
一、北平如此的可爱,那么老舍在文章中有没有用热烈的文字,动人的句子大段大段地来抒发对北平的热爱之情呢?请同学们放声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将直接抒发作者对北平的情感的句子一一画出来,并加以体味。

(我们都体会到了作者介绍北平特点时字里行间洋溢的感情,而在文中第2,3两小节,作者直接表达出对北京特殊的爱。

请大家研读这两节,这两小节围绕哪一句来写的?)
二、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交流,找出你认为最能打动你的句子进行品味赏析,做一个小小品评家
例句赏析:
1.我真爱北平,可是我说不出来,
2.我所爱的北平……只有说不出而已
表达作者对北平深切的爱,爱的是整个北平,不光是地域,还包括历史文化,作者与北平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血浓于水的关系,对北平思之深,爱之切
3.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活用杜鹃啼血的典故“浸”“啼”都蕴含至深真情
4.我将永远道不完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也图画所引起的爱
他把那种无法用语言只能用心厂家的爱形象化成像音乐一样动听,像图画一样悦目,让我们可以感知
5.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座古城所赐予的
北平赐予我生命,见证了我成长,我的一切都是她赐予的,表达了作者对北平的刻骨铭心6.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三、正是这些饱含深情的语句,让我们品读到了老舍的故土深情,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能总结一下老舍语言的特色吗?
1、北京韵味。

他自幼生活在北京,熟悉北京。

他注重从北京市民的语言中汲取有益营养,经过提炼,恰如其分地运用到作品中去。

2、通俗明白。

他多次表述这种观点:“我不论写什么,我总希望能够信赖大白话;即使是说明比较高深一点的道理,我也不接二连三地用术语与名词。

”老舍的“俗白”并不是粗俗浅露,而是精练含蓄、耐人寻味。

3、幽默诙谐。

经常运用夸张、比拟、讽喻、反语、谐音、曲解等修辞手法来构成幽默的情境。

四、文章以“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

真想念北平呀!”收笔,这一笔好在哪里?
答案:分析根据其在文章中的位置——尾段,可以判断它在结构上的作用是照应开头“真想念北平啊”作者直抒胸臆,点明题意,表达对北平的爱;同时戛然而止,耐人寻味。

点明题意,表达对北平的眷恋思念之情;照应开头“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使文章结构更为严谨;把“想北平”的感情推到高潮,戛然而止,耐人寻味。

(五)结束语:
“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是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在这篇朴实无华的文章中却蕴含着作者最深最浓的真情,老舍笔下的北平是平凡的,然而又是亲切的,她像是一位母亲,又像是一位恋人,在乡愁作品的大海里,它以它的细致和真挚引发读者的共鸣,也赢得读者的青睐。

刚才同学从不同角度对本段进行评点,这其中有关键字词,重要细节,表现手法,文章情感,文章选材等方面,让我们感受到老舍对北平真挚的情感。

我们之所以会感受到,是因为他写得很细致。

我们都体会到了作者介绍北平特点时字里行间洋溢的感情,而在文中第2,3两小节,作者直接表达出对北京特殊的爱。

请大家研读这两节,这两小节围绕哪一句来写的?
生:围绕“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这句来写的。

师:“说不出”三个字,在两段文字中四次重复出现,哪位同学能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生:老舍将自己对北京的爱与对母亲的爱相比,那种爱言语无法表达。

因为母亲生育了我们,母爱亲切、温暖、舒适、自然,体现在点点滴滴之中,时刻包围着你,无形无声却让人沐浴沉浸其中。

母爱无声,同样,人对母亲的爱也难以用语言表达。

把对北平的爱比做对母亲的爱,说明我爱孕育了我的北平的所有一切。

这种类比,通俗质朴,最能引人共鸣。

生:这不仅恰当地道出了作者对北京爱得真切和深沉,也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

老舍特别爱自己的母亲,是文坛佳话。

他将北京喻自己的母亲,这其中的分量,要超出常人几分,因此,他对北京表达的爱心,也颇有自己的独特个性。

生:“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不平”,不是上海与天津不可爱,是因为上海与天津是别人的“母亲”,我只爱“自己的母亲”,对北平的眷念表现了出来。

师:作者说“真愿成为诗人”,这个“真”字怎样理解?
生:诗人之说是作者宕开一笔,实际是说自己对北平爱的深沉。

生:老舍说,“我的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踢给的”。

他所表现的,是“我”和北京,“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物我融为一体,密不可分.这就超出了一般的客观描写,其中蕴涵了他对北平超出一般的爱。

师:“说不出的爱”早已成为恒久的烙印深深地烙在了人的身上,故乡对于老舍的影响——“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心灵粘合的历史”、“每一个细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个思念中有个北平”、“我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踢给的”是深入骨髓,融于血液,伴随一生的。

师:这种“说不出”的爱源自内心,表明作者爱的是整个北平,不光是地域,还包括它的历史内涵。

爱北平犹如爱母亲,爱北平与我相关的一切,北平它塑造了我的性格脾气。

老舍生在北平,长在北平,北平的“中和”塑造了老舍的温厚而非激情。

所以老舍称北平为“我的北平”。

(板书:爱北平)
学生评点1:作者将自己对北平的爱比喻成儿子对母亲的爱。

看似平常却奇特,这不仅恰当地道出了作者对北平爱得真切与深沉,也容易打动读者的心。

补充材料:在文艺界,老舍特爱母亲,是文坛的佳话。

在老舍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子俩相依为命。

学生评点2:在社会上,我们也会经常微笑或落泪,但有时也许只是逢场作戏,为了获得什么,表达什么,而独自微笑和流泪却不同,因为独自一人表现出的是“真”我,这才能将内心表达出来,这也表达了老舍对北平的爱最为真实。

学生评点3:文中说“每一细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说明了“我”与北平已经融为一体,血肉相连,密不可分。

学生评点4:讲起北平,我们可能就会想起“长城”,想起故宫,然而作者并没有想到这些,他想到了“什刹海的蜻蜓”和“玉泉山的塔影”,对于这么大的北平来讲,这些可谓是微不足道的,恰恰是这些细小的东西,代表着作者对北平的记忆得深刻,是对北平的深爱的体现。

小结:刚才同学从不同角度对本段进行评点,这其中有关键字词,重要细节,表现手法,文章情感,文章选材等方面,让我们感受到老舍对北平真挚的情感。

我们之所以会感受到,是因为他写得很细致。

想北平
设计指导思想
《想北平》是一篇短小的散文作品,要想用有限的篇幅生动地刻画出一个城市的面貌,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对北平这样的大城市,就更为不易了。

老舍写“我的北平”,采用衬托手法,集中地表现了北平最主要特点,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同时,老舍在文中表现出了对故土的无限眷恋之情,其情缱绻,足以深深打动读者,因此,把分析北平主要特点及作者感情设计为教学重点之一。

另外,本文前半部分写自己对北平难以言传的热爱与思念,以抒发感情为主,学生不易深入体会;后半部分通过对比的方法写出北平的特点,以此表达对北平的热爱,学生易于领会,因此,授课时决定由后半部分入手,调整授课顺序,让学生更好的把握文本。

本文要着眼于让学生领会故乡施予每个人的深刻的烙印。

教法上着重文本研习,沿用“评点”之路,编者设计了对话栏,留给学生去写些他们阅读的感受、理解、评价,不妨充分利用对话栏,让学生课前预习中进行评点,教师选择合适的问题,全班研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