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自20世纪末以来,由于人类面临日益严重的各种“生态问题”,因而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备受人类关注的热门话题。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观,也日益深入人心,并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作为一种社会发展战略付诸实践,这是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的质的飞跃。但事实上,中国的高速增长是以资源消耗和环境退化为代价的,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并没有真正建立起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和谐必须实现“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指标,必须建立一整套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和机制,利用国家、市场、技术创新和公众参与结合起来的力量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四方面具体研究了可持续发展战略,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丰富内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和对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提出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科学发展观。
一、可持续发展的丰富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的发展观。是应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可持续发展, 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 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与考虑, 而不代表在援助或发展资助方面的一种新形式的附加条件。可持续的3个主要特征: 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 其之间互相关联而不可分割。生态持续是基础, 经济持续是条件, 社会持续是人类共同追求的应该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 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 个人得到充分发展; 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 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 强调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给予鼓励, 反之则应予摒弃。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为人类世界的发展指出了一条环境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 为环境保护与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了一个创新的思想模式。其实质就是把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紧密联系起来, 实现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观要求在发展中积极地解决环境问题, 既要推进人类发展, 又要促进自然和谐。主要表现在: 从以单纯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转向经济、社会、生态的综合发展, 从以物为本位的发展转向以人为本位(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的发展, 从注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向长期利益、整体利益的发展, 从物质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向非物质资源或信息资源(科技与知识) 推动型的发展。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利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有利于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 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生态农业。
人类的需求是世代延续、无限上升的,而供人类利用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却是稀缺而有限的。如果每一代人都在满足自己无限需求的理由下毫无节制地消耗世代累积的资源和环境,而不对其进行有效合理的代际分配,那么人类生活质量将一代不如一代,人类无限上升的需求将终难满足,资源和环境质量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衰退,从而使未来几代人的生活质量持续下降。一个不关心后代利益的民族是毫无希望的民族。“如果每代人都只顾自己的需求和最大享受而不关注后代,则人类注定要完蛋。”因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求在资源和环境的配置上进行代际协调,这就意味着当代和后代所有成员进行假设性协商,根据某些准则来决定资源和环境的代际间分配。在后代人作为主体缺位的条件下,解决的办法是实行可持续性标准:“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因此,必须实现可持续发展。
自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经济已经保持了长达20个季度的高速增长,使我国跃入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期。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是以大量消耗资源和环境质量作为代价的,资源短缺和环境质量退化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日益呈现,如何保持资源和环境质量上的代际利益协调成为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三、中国资源与环境现状及问题
中国资源现状及问题
在中国目前的资源问题中,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人均拥有的资源和经济增长目标之间的差距很大,对外依存度增大,自主回旋余地受到一定限制。
1土地资源。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43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其中,北京、上海、天津、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市的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规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60%以上的耕地后备资源分布在水资源缺乏或水土流失、沙化、盐碱化严重地区,补充耕地的潜力十分有限。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近40%,每年流失的土壤在50亿吨以上,中国荒漠化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1/3。2006年全国耕地净减少460.2万亩。
2矿产资源。44种最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20年耗竭的有14种,21—50年耗竭的有10种,101—200年耗竭的有4种,201—300年耗竭的有3种,300年以上的有5种。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铜和铝土矿等重要资源人均储量,分别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1%、4.5%、42%、18%和7.3%。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也意味着人均资源消耗量的增长,国内资源供给不足,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2004年约50%的铁矿石和氧化铝、60%的铜资源、40%的原油依靠进口,资源安全形势的脆弱性在增长,未来经济发展受制于一系列地缘政治力量和非市场因素的影响。
3森林资源。中国森林面积列世界第5位,森林蓄积列世界第6位,但森林覆盖率只相当于世界森林覆盖率的61.3%,人均森林占有面积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1.3%,人均森林蓄积量只有世界人均蓄积量的12.5%,单位面积蓄积量指标远远低于世界林业发达国家水平;超限额采伐问题十分严重,年均采伐消耗量为3.65亿立方米,林龄结构趋于低龄化,可采资源继续减少,林地资源被改变用途或征用数量没有得到有效制止,有害生物蔓延和火灾不断发生威胁着森林资源的安全。
4水资源。中国人均淡水资源排在世界第88位,仅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联合国确定的1700立方米用水紧张线,其中10个省(区、市)低于500立方米严重缺水线。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长江以南面积占全国面积34%,拥有的水资源约占全国的81%;长江以北面积占全国的47%,拥有的水资源仅相当于全国的7%;中西部地区面积占19%,拥有的水资源占12%。黄淮海地区和松辽地区的缺水量占全国总缺水量的66.51%;缺水城市达400个,日缺水400万吨,农业缺水每年达300亿立方米,2300万人饮水困难。据估算,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300亿元。缺水导致水资源过度开发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地面沉降、湖泊消失、黄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