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设计的维度
探讨城市设计的维度和视角
![探讨城市设计的维度和视角](https://img.taocdn.com/s3/m/86a17a8a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59.png)
探讨城市设计的维度和视角发布时间:2021-11-23T07:38:09.163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19期作者:梁振兴[导读] 将城市设计置于城市规划建设全过程内,采用动态和多维度的视角,从建筑环境的生产者、监管者的角度研究这一过程。
梁振兴身份证号码:44092219710107****摘要:将城市设计置于城市规划建设全过程内,采用动态和多维度的视角,从建筑环境的生产者、监管者的角度研究这一过程。
人们发现,城市设计为这些群体中的每一个都作出了重大贡献,这说明了城市设计的上升,但颇具争议性。
融入发展过程的主流已经为城市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
关键词:城市设计;动态化;全球化引言面对我国城乡建设关键转型期的新变化,提出城市设计应该有不同的维度、不同的层级和不同的视角。
结合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和设计项目,从关注城市总体格局特色、从点到面的城市织补、从基础和细节做起的城市品质提升、城市密度的深度研究、城市生态化公园化发展方向等 5 个方面分别进行了阐释。
一、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正在进入一个关键的转型期,从之前快速扩张式的发展向城市生态修复、品质提升、特色营造等方向转变。
这几年党中央国务院对城市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而具体的指示,住建部也把城市设计提高到城市管控的法定程序。
许多大中城市的政府领导都在大抓城市双修和城市设计,各级政府为建设领域搭建了广阔的平台,提出了“百年大计,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口号,我国城乡建设的确正在迎接一个新时代!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这两年城市设计也成为行业内热议的话题。
比如城市设计与上位规划和下位建筑设计到底如何划定边界?城市设计到底包含哪些内容?是不是就是风貌设计、形象设计?城市设计导则到底规定到什么程度?如何用导则作为依据去审查建筑方案?能否作为地招拍挂的必备条件?城市设计到底应该由规划师来做,还是建筑师来做?亦或景观设计师、市政工程设计师的工作是否也应统一纳入城市设计的范围来?本人从事规划设计工作多年,工作也从单纯的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向城市设计转向,边学习、边观察、边研究,积极参与本单位及其它规划团队开展一些城市风貌的规划设计,而在日常的工程设计中,我也更有意识地从城市设计角度思考问题,常成为规划设计的切入点。
浅谈我对城市设计的认识
![浅谈我对城市设计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801bf168561252d380eb6ef1.png)
浅谈我对城市设计的认识哈尔滨市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扩张阶段,市政府迁至松花江以北,以带动“江北”的经济发展,同时兼并了呼兰县,市区面积快速扩大,新城区的建设速度也非常惊人。
哈尔滨市在高速发展的背后也出现很多问题,如:城市的整体风格定位问题,旧城区深受俄罗斯建筑风格的影响,新城区是否也要以俄罗斯建筑风格为主呢?这种充满殖民色彩的建筑风格能否得到民众内心深处的认同呢?而新建起的楼群千篇一律,除了外立面的颜色有些差别外,缺少变化与创造性,这与南方的城市建筑对比时,差距尤显突出。
另一个问题是现在的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小,外观渐趋一至,环境渐趋一至,问题渐趋一至,一样拥挤的楼群,一样堵塞的交通,城市的个性消失了,城市的独特风格消失了,城市发展的方向到底是什么,只是为了大而全,不断扩大其容积与边界吗?个人认为,要想深刻的理解“城市设计”的概念与内涵,就应该了解“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区别,“城市设计”英文叫“Urban design”,日文叫“都市设计”其含义说法很多。
(1)《中国大百科全书(城市规划、建筑、园林卷)》“城市设计”条目称:“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形环境所进行的设计”。
(2)《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城市设计的定义是:“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环境形态所做的各种合理处理和艺术安排。
”(3)日本著名建筑师丹下健三对城市设计的解释是:“城市设计是对人类空间秩序的一种创造。
”(4)英国城市设计家弗·吉伯特(F.Gibberd)在《市镇设计》(Town Design)一书中指出:“城市是由街道、交通和公共工程等设施,以及劳动、居住、游憩和集会等活动系统所组成,把这些内容按功能和美学原则组织在一起就是城市设计的本质。
”(5)芬兰著名建筑师沙里宁(E.Saarinen)在《论城市》一书中对城市设计含义归纳为:“城市设计是三维空间,而城市规划是二维空间,两者都是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有秩序的生活环境”。
于是很多人接受了:“城市规划是一个二维空间的综合安排,而城市设计是一个三维空间的环境设计”。
浅谈城市景观设计的社会维度价值
![浅谈城市景观设计的社会维度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b32e9d86f524ccbff1218452.png)
浅谈城市景观设计的社会维度价值作者:齐瑞璇来源:《大东方》2017年第08期摘要:本文主要从社会维度的角度来阐述了景观设计价值,从空间场所领域的营建与人的活动、景观社会价值的体现、文化价值的体现及景观价值的创新四个方面来阐述了对当代景观设计所应具备的价值体系的理解和思考,认为当代景观设计师们在设计前应注重思考一下景观项目与社会的相互关系问题,主要反映什么样的价值观。
关键词:景观设计社会维度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价值创新景观是自然的产物,更是社会的产物,从一开始就有其自身的社会维度。
从中西方景园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怎样的经济基础,怎样的上层建筑,以及怎样的意识形态,造就了怎样的景观价值形式。
其外延是广泛而模糊的但其核心观念是明确的:为人创造场所,景观设计就是为人服务。
一、“空间-场所-领域”的营建与人的活动1.1空间场所领域的营建[作者简介:齐瑞璇(1992.1-),女,汉族,籍贯:河北省邢台市,齐鲁工业大学,艺术学院, 15级在校研究生,硕士学位,环境艺术设计(作者单位齐鲁工业大学)] 在建筑学及造型领域里,任何一个空间都有空间、场所和领域三个特征。
空间就是在可见的实体要素限定下所形成的虚体。
限定空间的实体越强,空间的有限性就越强。
空间的场所性表现空间意向和风格,而空间的领域性就是人所占有与控制的一定的空间范围,即个人要求不受干扰,不妨碍自己的独处与私密。
1.2人的需求的变换景观是伴随着人类的生活而产生的,表达了人们对理想栖居环境的追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发生了变换,景观的形式功能也随之发展进步。
当原始人类在为温饱奋斗时,景观以狩猎、房前屋后的园圃形式存在。
当贵族士大夫追求精神的自由,希望在朝堂和江湖间寻求平衡时,景观成为他们畅情抒怀的山水庭院。
当历史进行到21世纪,现代人们饱受快节奏生活的压力、环境恶化的威胁,人们对景观提出了新的要求。
可以促进交流,老人儿童在其中能够自由安全的生活。
城市设计过程中的多维分析
![城市设计过程中的多维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f2da3c6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29.png)
城市设计过程中的多维分析发布时间:2023-02-16T07:20:44.403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24期作者:范红飞[导读] 已经有很多人用很多方法试图模拟城市设计的过程。
但是,迄今为止,大多数通用模型都建议采用合理的循序渐进的程序,从对问题的认识转向对已完成工作的实施后进行评估。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城市设计的一般过程,来试图用更加深奥的语境分析城市设计表象之下深层次的文化维度,微观意向,空间类型,经济政策等。
从而为城市设计工作提供一点可资借鉴的观点。
关键词:城市设计;过程;城市更新;政策1 城市设计的过程已经有很多人用很多方法试图模拟城市设计的过程。
但是,迄今为止,大多数通用模型都建议采用合理的循序渐进的程序,从对问题的认识转向对已完成工作的实施后进行评估。
虽然这些模型为我们的思维和适合手头工作的决策过程设计提供了一些参考类型,但城市设计并没有像模型所暗示的那样以整齐的顺序方式进行。
这是一个有诸多争议的过程,包括猜测 - 提出想法 - 并以迭代的方式测试它们。
任何城市设计项目开发的参与者都会在猜测问题是什么以及如何最好地处理它们时相互争论。
换言之,城市设计是一个不断争论的过程。
理性的设计经验表明,城市设计过程始于对有价值的问题的感知。
根据经验,设计师应该从开放的心态开始且乐于接受不同观点。
这样设计师在开始设计时会考虑到可行性方案的一些模糊图像。
由此而引出一个问题,设计师应该在多大程度上依赖先例?案例研究和合理方案当然有助于推进设计过程。
发明一种新的通用解决方案是一项有价值的任务。
但是这是谁的工作?过去,它们一直是有远见的人和从业者、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社会科学家和艺术家的兴趣所在。
未来的工作模式需要针对项目地的文化和气候特征。
为此,我们总结了一个城市设计项目所遵循的基本步骤,制定一个简短的建设计划,寻找资金来源,并看到该计划完成。
不同之处在于整个过程的处理方式以及每个步骤的执行方式。
阐述城市设计的相关维度
![阐述城市设计的相关维度](https://img.taocdn.com/s3/m/1d181d5d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19.png)
阐述城市设计的相关维度一、城市设计的风格维度城市设计就像给城市穿衣服,不同的风格就像不同风格的服装。
有古典风格的,就像是城市穿上了古装,充满了历史的韵味,像那些古老的欧洲小镇,有着尖顶的建筑、狭窄的石板路,每一块石头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还有现代风格的,简洁明快的线条,大大的玻璃幕墙,就像城市穿上了一身时尚的现代装,特别酷,像那些国际大都市中的高楼大厦,充满了科技感和未来感。
另外,还有融合风格的,把古典和现代的元素融合在一起,既有传统建筑的韵味,又有现代设施的便利,就像是城市穿了一件既有古典花纹又有时尚剪裁的独特服装。
二、城市设计的功能维度城市设计得让大家生活方便才行。
要有足够的居住空间,房子不能盖得密密麻麻让人觉得压抑,得有合理的楼间距,这样阳光才能照进来。
商业区域也很重要,得有各种商店,从大商场到小便利店,方便大家购物。
交通功能也不能忽视,道路要宽敞,公交线路要合理,最好还有方便的地铁,这样人们上下班、出去玩才不会被堵在路上。
休闲娱乐的地方也得有,像公园、广场,大家可以在那里散步、遛狗、跳广场舞。
三、城市设计的空间维度城市的空间布局很有讲究。
有中心区域,就像城市的心脏,那里一般是最繁华的地方,有很多高楼大厦、大型商场和重要的企业。
还有边缘区域,不能被忽视,要合理规划,不能让它成为城市的“荒地”。
城市里的空间有高有低,高楼大厦旁边配上一些矮的建筑,就像不同身高的人站在一起,有层次感。
而且空间之间要有连接,不能是一个个孤立的区域,得有道路、桥梁把各个区域连起来。
四、城市设计的文化维度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城市设计要把这种文化体现出来。
如果是有古老文化的城市,可以在建筑上加入传统的元素,像一些有地方特色的雕刻、图案。
还可以在城市里设置一些文化街区,里面都是传统的手工艺店、民俗博物馆之类的。
要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城市,就可以在设计上体现出不同文化的融合,像不同风格的建筑融合在一个区域,不同文化的美食街等等。
浅谈城市设计的维度共63页
![浅谈城市设计的维度共63页](https://img.taocdn.com/s3/m/a66246c5284ac850ac02420c.png)
谢谢!
浅谈城市设计的维度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人性城市设计的三个维度
![人性城市设计的三个维度](https://img.taocdn.com/s3/m/77d46289b9d528ea81c779a8.png)
韩高峰 , 硕士 , 注册城市规划师 , 一级注册建筑师, 赣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
1 1 6规 《 师p L r { f ] s
也使大城市 已经 日益突出的问题雪上加 霜 :经 济发展模式重 新布局将原有 中小
图 1 上海 安 亭 新 镇 的 古典 小尺 度 街 坊
其类似原来独立中小城市的 “ 自治权”,
激发 出各分 区产业和城市生活发展的原 始动力 ,使大城市实现均衡性区块化发
展。
因此 ,回归传统街坊尺度就是最适宜的
街坊尺度。
f 3 ) 中小城市的更新型集聚 。
紧缩城市型高密度发展是近期中小 城市的主要 空间发展模式 。城市在没有 充分的公共资源配置的情况下快速扩张 , 将导致边缘城 区的活力严重不足 ,被房 地产 “ 绑架 ”的城市 “ 大跃进”必须有 管控地予以遏制 。
只有一个 ,即行政命令式管理必须让位于规划技术管
理。 大部分城市的规划及建设框架已经定型 , “ 修编 ”
式规划无法使城市立竿见影地变得 “ 可爱” ,比照西 方发达国家的城市设计受到重视 的历程 ,中国的城市 进入了城市设计强势介入的历史时期 。
1 . 1严重 同质化
人性城市设计的维度
大城市的扩张 已经或正在将周边 中小城市 “ 收入 囊 中” ,周边城市逐渐变成大城市的行政分区 ,对于
区域城市的协调发展有着 巨大的潜在好处 。然而 ,这
[ 文章编号 】 1 0 0 6 — 0 0 2 2 ( 2 0 1 4 ) 0 2 — 0 1 1 6 — 0 4 【 中图分类号】 T U 9 8 4 【 文献标识码 】 C
城市设计的维度——马修卡莫纳
![城市设计的维度——马修卡莫纳](https://img.taocdn.com/s3/m/0f1ba02fccbff121dd3683cd.png)
1.今日的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的七个目标:
特征:场所自身的独特性
连续与封闭:场所中公共与私密的部分应该清晰地区别
公共领域的质量:公共空间应该具有吸引力的户外场所
通达性:公共场所应该易于到达并可以穿越
可识别性:场所有清晰的意象和易于理解
适应性:场所的功能可以比较方便的转化
多样性:场所功能应该具有多重选择
第二部分城市设计的维度
4.形态维度
5.认知维度
6.社会维度
7.视觉维度
8.功能维度
9.时间维度
第三部分城市设计的实施
10.开发过程
11.控制过程
12.沟通过程
13.整体的城市设计
混合使用——功能分区的逻辑性减少了城市中心功能的复杂性和生动性
城市形态——现代主义单体建筑不失为杰作,却未能创造出和谐的街道和城市
建筑——现代主义建筑的幻灭
人的城市——汽车不应该是城市的主宰,要求创造以人为中心的环境。
当代城市空间设计在相当程度上是以弥补现代主义城市设计思想的缺点来进一步发展的
城市形态的演变:
城市不再是地理学上的概念,网络成为新的空间。
环境的承受力
压缩城市规模,建设紧凑型城市,减少交通量
3.城市设计的语境
城市设计需要尊重四个语境
当地语境
全球语境
市场语境
调控语境
同时也强调城市设计的本质是一个循环和反复的过程
附录该书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城市设计的语境
1.今日的城市设计
2.城市的变革
3.城市设计的语境
城市与聚居地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早期市场所在地,产业中心,现代服务供应和消费中心
工业城市
城市设计的维度2
![城市设计的维度2](https://img.taocdn.com/s3/m/bad8d1d05022aaea998f0f71.png)
城市设计的维度6——时间维度
城市设计往往被认为是一种三维的工作,实际 上它是四维的:第四个维度是时间。随着时间 的推移,空间成为居住的场所,并经过时间的 积淀具有更多的意义。
Kevin Lynch在他的《场所中的时间》一书中提 出,时间和空间是我们“体验环境的基本框架, 我们生活于时空之中。”
风向类型和分区 季风区:风向稳定,夏偏南,冬偏北,冬夏风向频率为20~40%。主导风向 区:一年中基本上吹一个方向的风,频率在50%以上。新疆、内蒙、黑龙江 西北——偏西风;广西、云南南部——西南风;青藏高原——夏季偏东,冬 季偏西(大) 无主导风向区:全年风向多变,均在10%以下。陕北、宁夏 准静风区:风速小于1.5m/s的频率大于50%。四川盆地(静稳偏东风区)
城市设计的维度5——功能维度
功能维度: 一.私密性 二.混合使用和密度 三.环境设计 四.基础网络
功能维度——私密性
比起介于公共 领域和私密领 域之间坚硬的、 不可渗透的分 界面,一个更 为柔和的、渗 透性强的界面 更加理想
Contents
公共空间网络的边界提供了公共领域 和私密领域之间的交界面。交界面不 但要能交互还要能保护私密性
视觉维度——城市建筑
1】秩序和统一; 2】表达功能; 3】完整性; 4】平面和剖面要与立面一起考虑; 5】细节; 6】建筑于周围整合。
太原龙城双塔。这两座分别为40层和23层的高层塔楼 位于太原市汾河西安。经过精心的考究与雕琢,这座较高办公楼的延伸部位将 人们的视线带到街景,同时视觉上巧妙地压低其建筑真实高度。
更普遍的,Smith(1980)认为,我们对美学评价的直觉能力具有四个明显
的成分,它们超越了时间和文化。
在博洛尼亚
对韵律和图案的感觉:韵律包括元素中的一 些相似性,并预示着复合体和图案的同时存在。 Smith提出,这些有节奏的图案不是简单的重复, 而是构成了一个比“一一对应”更具有“牢固 亲缘关系”的系统。(如右上图)
浅谈建筑设计风格认识的维度探讨
![浅谈建筑设计风格认识的维度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c854dfeefab069dc5022014b.png)
浅谈建筑设计风格认识的维度探讨宗莹摘要:在建筑开始施工的时候要做好建筑的设计工作,设计建筑的结构以及建筑的外在等。
但是在设计建筑的时候要有自己的设计风格,使其他的人在看建筑的时候就能知道建筑设计的特点。
在设计的时候也要不断的研究设计的意义。
在分析建筑建筑结构的时候,应该从三个角度系统的分析建筑的结构,包括空间、时间还有三维等。
而且设计师要探索自己的设计风格,寻找可以拓展的新视角。
本篇文章主要是分析了建筑设计风格中的维度。
关键词:建筑设计;风格;时间;空间;纯度建筑的设计师不同呈现出的设计作品也是不同的,因为每一个设计师都有自己的设计风格。
设计师可以将自己对建筑的理解加入到设计中,设计风格也复杂多样,这样设计出来的建筑才能活力。
本篇文化分为几个部分,首先分析了建筑设计的风格;其次是研究了设计风格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
最后是探讨了建筑中的认识维度,并对其特征做出详细的分析。
下面我们来分析了建筑设计风格中的认识维度。
1 建筑设计风格的定义建筑设计是以人工环境为对象的设计活动,具体而言可以分为物质形态和意识形态两个方面。
建筑设计的目的在于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要求,从而对人的生产环境、生活环境及工作环境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改造,达到使用功能的必需条件和视觉环境的美好享受,建筑设计可以提高空间的生理、心理环境质量。
建筑设计风格,则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流派或者一个人的建筑设计作品所表现的主要思想特点和艺术特点。
2 建筑设计风格的意义2.1 建筑设计风格属建筑设计的精神功能范畴,建筑设计史中不同艺术风格的产生、发展和变换,具有深刻的社会发展历史和文化的内涵,并且往往与相关的空间造型设计的风格紧密结合,甚至与其他门类的艺术(绘画、音乐)和文学的风格息息相关,并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共同发展形成了人类文明的艺术史。
风格的对应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动态的、变化的、流动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的;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风格在突破自身局限、寻求各自发展道路的同时又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形成逐渐螺旋上升的生长轨迹。
城市设计的维度
![城市设计的维度](https://img.taocdn.com/s3/m/73b6df3d10661ed9ad51f3a1.png)
认知维度——环境意义与象征
从古到今,从王公贵族到工业资本到 ‚大政府‛和‚大 公司‛,总是‚借助某个可以聚集情感的实体,为某种意 识形态或权力体系提供理由。‛对一些人来说,大的办公 街区象征财政力量和影响;对另一些人来说,则象征‚集 体贪婪‛。
A、王府井大街(中国)
B、明洞(韩国)
C、华尔街(美国)
5】地标:观察者的外部参照点。
认知维度——城市意象之外
通过调查研究认为在每个案例当中,基本理念是不会改变 的,虽然会带有限制条件:意象因文化和对环境的熟悉程 度而大为改变,城市意象的基本元素在一些完全不同的文 化和场所中,看起来惊人地相似。
A、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
比起鹿特丹和海牙,阿姆斯特丹对他们的居民来说更加容易辨认。
认知维度——环境意义与象征
建筑与环境的象征角色是社会和环境间关系的关 键部分。许多注意力聚焦于环境如何表示、传递 和体现权利与统治模式。
A、人与自然
B、建筑与环境
C、自然生态保护区
认知维度——环境意义与象征
分析‚权力的信号‛表现于两种方式:
A、‚敬畏策略‛——权利的庄严胁迫观众;
B、‚仰慕策略‛——‚壮观‛设计感染力‚取悦‛观众。
认知维度——场所的建构
<a>场所感:场所感的兴起,常被归入为“现象学”。 •“场所”概念强调“归属”感和与场地的情感联系。每个 个体都要通过物理分异或差异性所获得的个体特征,以及进 入某个特定场所的感觉,表达对集体或场所的归属感。设计 策略可以强调这些主题。 • “场所的本质”存在于“内部”区别于“外部”的偶然的 无意识经验。他用自己人和外人的概念区分场所特征的类型 和种类: 1、经验的内部——有生命力和动态的场所,充满已知的意 义和无需反思的经验。 2、感性的内部——记录和表达着创造和生活于其中的群众 的文化价值和经验的场所。 3、行为的内部——周边环境支配着建立该地区公共或一致 性认知基础的自然景观和城市景观质量的场所。 4、偶发的外部——选择性功能最为重要并且其特性比背景 更为重要的场所。
论城市四维空间设计
![论城市四维空间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2ae6d10866fb84ae45c8de6.png)
城市!!!""#$! #%
一、城市四维空间设计的内涵 城市四维空间设计,就是采用一定的设计手法,将 城市的时间因素整合到空间之中。 一个良好城市形态应当是包含时间因素的四维空 间,但如何将时间因素较好地整合在城市空间中,实现 时间与空间的有机结合就成为一个大问题。我们可以 通过设计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设计的方式可以使 时间因素在空间中彰显出来,这种彰显效果主要是通 过图底关系与联系艺术来实现的。图底关系是格式塔 心理学中的一个术语,即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在一定的
如果我们不加以一定的设计,使城市时间因素的 效果彰显出来,城市的时间因素往往会淹没到空间中, 从而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就会出现美国规划协会国 家 政 治 部 主 任 杰 福 瑞·索 尔 所 说 的 情 景 :“ 一 座 古 老 的 建筑虽然被作为文物保护了下来,但它们孤零零地淹 没在既无个性又与他们很不协调的现代钢筋水泥丛林 中,完全看不出它们所代表的那种文化背景和传统。” 因此,只有采取一定的设计方法,城市的时间因素才能 更好地融入到空间之中。
点,也只有通过设计的方式才可以实现。
因市四维空间设计的模式
化的有机结合。具体到设计方法上,或者采用传统的建
关于城市四维空间设计问题,即如何运用设计的 筑外表形式而赋予建筑新的技术与新的材料;或者将
方式将城市的时间因素整合到空间中,不少学者在这 传 统 的 建 筑 符 号 加 以 提 炼 ,如 柱 、天 花 板 、墙 壁 、窗 户
研究城市设计的维度和视角
![研究城市设计的维度和视角](https://img.taocdn.com/s3/m/6ea75490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1a.png)
研究城市设计的维度和视角摘要: 将城市设计置于城市发展过程的更广泛范围内,采用动态和多维度的视角,从建筑环境的生产者、监管者的角度研究这一过程。
人们发现,城市设计为这些群体中的每一个都作出了重大贡献,这说明了城市设计的上升,但颇具争议性。
融入发展过程的主流已经为城市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
关键词: 城市设计;动态化;全球化引言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正在进入一个关键的转型期,从之前快速扩张式的发展向城市生态修复、品质提升.特色营造等方向转变。
这几年党中央国务院对城市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而具体的指示,住建部也把城市设计提高到城市管控的法定程序。
许多大中城市的政府领导都在大抓城市双修和城市设计,而雄安新区以及多个国家级新区也为建设领域搭建了广阔的平台,提出了“千年大计,一张蓝图干到底” 的口号,我国城乡建设的确正在迎接一个新时代!一背景1.区域维度研宄背景最近几十年来快速扩张式的城市进程成为经济繁荣的直观表征。
不可否认的是现代化的转型和城市发展带来了舒适的居住环境、便捷的交通以及高效的城市运转,但与此同时发展速度的片面追求遗留下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城市问题,需要通过具有批判性的城市设计转型来应对。
近些年,城市发展逐步告别了大拆大建的历史阶段,从增量设计到存量设计的转型也促使我们开始回归城市设计的理论反思,批判性地看待前一阶段的设计遗产。
目前来看快速城市化带来一些显著的城市问题:生态环境的恶化,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空间结构的“ 硬转型”制造了大量自然肌理的断层,导致城市空间支离破碎;城市建筑奇观化,城市设计中为了自身的表现一味追新逐异,无视城市建成环境去打造异化的地标奇观文化特色的缺失,大量的住房需求和快速的建设节奏导致城市空间的程式化,快速路加住宅小区形成了今天中国新兴城市的普遍单调基底。
人们在城市中缺乏归属感,以至于产生文化认同的危机。
以上种种现象的出现,源于城市设计中区域性观念的匮乏。
在没有自然、城市和文化等外部制约下推进的抽象城市设计图景,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城市环境的割裂和地域文化的式微。
城市设计的维度》读后感
![城市设计的维度》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e2a7b87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63.png)
《城市设计的维度》这本书让我对城市设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作者卡莫纳从历史、理论和实践等多个角度,揭示了城市设计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城市设计对于城市发展和建设的重要性。
在书中,卡莫纳详细地阐述了城市设计的维度,包括物质空间、经济过程、社会交往和自然环境等方面。
这些维度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城市设计完整的内涵。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城市设计不仅仅是关于建筑和规划的问题,更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的问题。
城市设计需要考虑城市中的人们的生产、生活、交通、休闲等各种需求,需要平衡各种利益关系,需要关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许多城市设计的实践案例,这些案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通过分析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城市设计的实际应用和效果,也可以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总之,《城市设计的维度》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它不仅拓展了我们的视野和思维,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实用的理论和方法。
我相信这本书对于城市规划师、建筑师以及关心城市发展的人们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浅谈城市设计的理解
![浅谈城市设计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ad785861f46527d3240ce0ac.png)
城市设计这门课程刚学习不久,接触的也感觉比较浅,一时要以这个主题谈一下,确实感觉有点力不从心,无奈之下,就随便说说自己的一点浅薄的认识,其中不免有些鄙俗的地方。
加之城市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本身我也不是这个专业毕业的,所以不可能说得很系统与正确,就简单的对城市设计牵涉得的几个方面随便谈谈。
城市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集人类文明与传统于一身的聚集体,其结构庞大复杂,内容包罗万象。
城市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诸如环境污染、城市的过分膨胀,资源的浪费及人口的过分集结等。
许多城市的建设使得城市失去了历史:北京城墙的倒掉让多少人扼腕痛惜,历史街区高楼鳞次栉比让人们感觉到不和谐,人们休闲娱乐嬉戏玩耍的小街道没了,一条条笔直的柏油马路带来的是更多的车流和噪音;城市建设由于过于注重唯美的形式以及建筑单体的个性,形成的城市空间结构混杂而繁乱,环境乏味而缺少新意,城市的空间整体性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城市缺乏独特的艺术魅力,百城一面的实例比比皆是。
城市是人们的家,如何让自己的家变得更美好?人们希望创造一种住着舒适、用着方便、看着美观的充满生机的独特的城市空间。
对现状的无奈与对未来美好的渴望给人们提供了思考研究与创造的机会。
建筑师、规划师与景观师纷纷研究各种理论与设计方法,以期能为城市添彩,创造更为舒适、更为人性化的城市空间。
一、城市设计与城市城市设计的行为虽然延续了两千年,但是概念却是上世纪40年代才提出的,迄今为止仍有不同的解释。
但总的概括可把城市设计理解为“对城市形体及三维空间环境的设计”。
广义的城市设计是对城市各种物质要素,诸如地形、水体、房屋、道路、广场及绿地等进行综合设计,包括使用功能、工程技术及空间环境的艺术处理。
城市设计既为城市规划提供思路和形象化的发展目标,也为建筑设计提供前提和轮廓,城市设计具有更多的立体性、可操作性和示意性,其主体就是空间环境设计。
物化地说,城市设计是建筑群体的组合方式,但融进了人的因素,成为以人的行为心理为基础的物化组合。
城市设计的基本要素
![城市设计的基本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cd829235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a5.png)
目录
• 引言 • 城市空间布局 • 城市建筑风格与特色 • 城市绿化与生态环境 • 城市交通与基础设施 • 城市文化与历史保护
01 引言
城市设计的定义
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环境形态的规划、 塑造和优化的过程,旨在创造一个宜 居、美观、功能完善的城市空间。
它涉及到对城市中各种公共空间、建 筑、交通、绿化等方面的综合规划和 设计,以提升城市整体品质和形象。
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城市文化与历史的保护能够为居民提供更多文化活动和休闲空间, 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城市文化与历史的保护能够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促进社会 和谐稳定。
城市文化与历史保护的要素
建筑保护
对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进行修缮和维护,保持其原有风 貌和特色。
景观保护
对城市景观进行保护,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保持 其完整性和美观度。
城市交通与基础设施的要素
01
02
03
04
道路交通
包括道路网络布局、交通流量 规划、交通信号灯设置等。
公共交通
包括公交车、地铁、轻轨等交 通方式的规划与建设。
步行与自行车设施
建设安全便捷的步行和自行车 道,鼓励绿色出行。
基础设施
供水、供电、通信、排水、垃 圾处理等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06 城市文化与历史保护
02 城市空间布局
空间布局的概念
空间布局是指城市中各种功能空间在平面和垂直方向上的相 对位置和组织方式,包括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绿地等 。
空间布局决定了城市的基本结构和形态,是城市设计的重要 基础。
空间布局的原则
整体性原则
城市空间布局应从整体出发,综合考虑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城市历史和文化等因素,确保城市整体功能的协调和优化。
城市设计的维度word资料19页
![城市设计的维度word资料19页](https://img.taocdn.com/s3/m/6727907de2bd960591c6771e.png)
景观1112&景观1111 [键入文档标题]城市设计的维度城市设计理论和实践的六个关键维度1.形态维度2.认知维度3.社会维度4.视觉维度5.功能维度6.时间维度《城市设计的维度: 公共场所--城市空间》[英]Matthew Carmona 卡莫纳等. 冯江等译.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本书展示了城市设计的多个维度,它们各不相同,但又密切相关。
本书提供了全面的概述。
城市设计通常被认为是这样一个设计过程:其答案没有正误之分,只有好坏之别,其质量只能通过时间来检验。
因此,有必要对城市设计项目不断进行质疑与探索,而不能自以为是。
本书无意从时髦的视角创造“新”的城市设计理论,也不提供万能的灵丹。
城市设计的维度1——形态维度形态维度:一.城市形态二.公共空间网络与基础网络三.限定空间的建筑与空间中的建筑四.向传统城市空间的回归五.“街道或街区”结构与“道路”网络六.块状开发七.重归街道八.城市街区模式形态维度——城市形态1)城市形态:城市形态研究的是聚居地的形态和形式。
CONZEN认为土地使用、建筑结构、地块模式、街道模式是一系列把握聚居地要素中最为关键的要素(这四个要素的稳定性依次提高)。
<a>土地使用:稳定性低,相对别的要素是短暂的。
新的使用常会引起再开发和新建活动,引起地块的合并和细分。
<b>建筑结构:城市中除了具有象征性的纪念性建筑外,别的建筑必须具有能适应各种不同的用途和使用强度的特性,才能长久的存在。
<c>地块模式:街道单位典型的被细分或如绘制地图那样分成一块块场地或地块。
地块随着时间的变化可以再细分,但通常是被合并。
<d>街道模式:街道的模式是城市街区以及它们之间的公共空间或活动通道,或者“公共空间网络”的平面布局。
它具有叠加历史信息的特征。
•一个由街道模式建立起来的重要的城市设计品质是“渗透性”,意思是一个环境的穿越路线或在其中的路线的可选择程度。
绿色城市设计及其地域主义维度
![绿色城市设计及其地域主义维度](https://img.taocdn.com/s3/m/d56a9619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a6.png)
绿色城市设计及其地域主义维度绿色城市设计及其地域主义维度一、引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越来越多的城市正面临空气污染、噪音污染、水资源短缺等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绿色城市设计开始成为关注的焦点,并引入了地域主义的理念。
本文将探讨绿色城市设计及其地域主义维度,以期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二、绿色城市设计的概念绿色城市的设计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而进行的规划和建设。
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追求城市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绿色城市设计的核心是建立低碳、低能耗、节约资源的城市系统,提倡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能源等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三、绿色城市设计的地域主义维度1. 地域特征的重视绿色城市设计应充分考虑城市所在地的地域特征,包括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等因素。
这些特征将直接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在热带地区,建筑设计应注重通风和遮阳,以减少空调的使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在地势起伏的地区,城市规划应合理利用地形,减少土地开垦,保护自然资源。
2. 土地利用的优化绿色城市设计应遵循城市规划原则,优化土地利用。
合理规划城市的功能分区,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土地浪费。
鼓励建设紧凑型城市,减少城市面积,提高人口密度。
同时,要注重保护农田和生态空间,确保粮食安全和生态平衡。
3. 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建设绿色基础设施是绿色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绿化、水资源管理、交通、能源等方面的设施建设。
绿地的建设不仅可以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可以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吸收污染物和CO2。
水资源管理要合理规划城市的水源和排水系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交通建设要提倡绿色出行方式,如公共交通和非机动交通的发展。
能源建设要鼓励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 社区参与和可持续管理绿色城市设计强调社区参与和可持续管理的重要性。
试论城市设计中的时间维度
![试论城市设计中的时间维度](https://img.taocdn.com/s3/m/bc0c9fec102de2bd9605883f.png)
1 人的感知和时间意向
时 间意 向是 一个精 神层面 的概念 ,受 到城市 环境和 其他 因素 的影响 ,反过来 它也影 响城市环境 及其 中人 的
表对 时间 的抽象导致 了人们行 为的抽象 。钟 表时间既 能
使 集体行动 获得协调 ,也给 人们施加 了压力 。一种文 化
b ac k gr o u n d o f u r ba n e n v i r o n men t i n t h i s e s s a y , wh i c h p oi n  ̄ ou t t h r o u gh e n l a r gi n g a n d e x t e n di n g he t i ma g e f o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Hale Waihona Puke 时钟 分 离 了 时 间与 人 类事 件 , 帮 机体 是设计城市环 境的依据 。雪瓦尼( H a m i d S h i r v a n i ) 认 上 的 安 宁 。他 说 :“
¨ m e and s pace j S a
为 :“ 城市设计在 时间和空间两方面 同时展 开 ,也就是说 助 创 造 了简 明 的 、不 依 赖 外 部 世 界 的 、可 度 量 的秩
促 进 物 质 环 境 与 使 用 者 之 间的 交流 互 动 ,
人 成 长和 环 境 塑 造 都 是 至 关 重 要 的 。 该 为过 去与现在 、现在 与将来之 间的桥 梁 ;一 所大学 的图 “ 凝 固”依赖 于显著的 自然 和人文 事件 ,它并不是有规律
时 间是环 境塑造 中的重要要 素 ,城 市设 体现 出历史 的留存 、生动 的现在和发 展的未来 ,并 向我
me . U r b a n e n v i r o n me n t , U r b a n d e s i g 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环境感知
认知具有同时起作用的四个方面:认识性的、情感性的、解释性的、判 断性的。一处城市环境的整体心理意象是:局部的——不覆盖整个城市、简 化的——省略了大量的信息、特殊的——每个人的城市意象都是独一无二的、 歪曲的——基于主观的印象。
(二)环境意义与象征
建筑与环境的象征角色是社
会和环境间关系的关键部分。人 们许多注意力都聚焦于环境如何 表示、传递和体现权利与统治的 模式。权力的信号表现于两种方 式:“敬畏策略”——权利的庄严 胁迫观众;“仰慕策略”——“壮观 的”设计感染力“取悦”观众。从古 到今,从王公贵族到工业资本到 今天的“大政府”和“大公司”,总是 “借助某个可以聚集情感的实体, 为某种意识形态或权力体系提供 理由。”对一些人来说,大的办公 街区象征财政力量和影响;对另 一些人来 说,则象征“集体贪婪”。
(二)空间的回归
近期的城市设计已经在建成空间和城市空间的关系中有新的发现, 如整体比单个建筑和开发的总和更大。这也使强调创造有限定的、积极 的空间需要得到有限考虑(功能和美学上的)。
Colin Rowe《拼贴城市》将现代城 市的“空间困境”形容为“实体的危机”和 “肌理的困境”。《拼贴城市》是一部对 现代城市规划和设计理论进行哲学式批 判的著作。书中所及的时代,工业化国 家正在“现代城市”中受煎熬,那里的城 市规划和设计师正在试图找回失去了的 世界。《拼贴城市》引入“拼贴城市”这 样一种城市设计方法,试图使用拼贴的 方法把割断的历史上重新连接起来。
(一)人与空间的关系
环境决定论是指环境对人的行 为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忽视了人的 能动性;环境可能论是指人在可能 的环境机遇中进行选择;环境或然 论是指在一个给定的环境里,一些 选择的可能性比别的大。
同居于一个地区的人们倾向于 制造一些规范空间使用的“规则”。 虽然有些规则是当地社会和文化习 俗的产物,许多还是反映了深层的 人格需要和人类特性。
广州——拼贴的城市
(三)“街道或街区”结构与“道路”网络
公共空间网络形态结构的一个主要变化——从很好的结合着的网 格转变成超级街区和隔离领地的道路网络——是容纳快速机动车交 通需要的产物。
20世纪以来,容纳不断增加的小汽车的最好方法是给它们提供 专用的运行网络;区分不同交通模式的观念深入发展,目的是通过 严格匹配交通流量的交通路线层级体系来分配交通。
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正 立面的“节奏”,“节奏”比韵 律需要更严格的重复。
3、对平衡的识别:尽管我们普遍能想象视觉平衡,但很难精确地定义它,平衡 是秩序的一种形式,通常与视觉场景或环境中的各部分的和谐相关。
乔治时期的新古典主义城镇风景中,通 常有一种静态的形式,所有的元素都有 助于并服从于更大的整体。
1、1地面景观
地面景观是和谐、有机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空间中有两种主 要的地面类型——“硬质”铺地和“软质”景观化区域,在这里我们着重介绍 前者。地面景观的特点实际上是由所使用的材料例如:砖、石板、鹅卵石、 混凝土、碎石,使用材料的方式以及如何与其他材料和景观特征相联系所 决定的。
巴塞罗那 向着城中村看齐
(四)重归街道
可持续的城市设计需要发展的模式应能够和结合不同交通系 统的需要,同时支持交流和互动。因此,虽然公共空间网络作为 交通空间和社会空间的角色之间存在着无情的张力和冲突,一个 多目标的公共空间网络仍然需要,在绝对必要是二者分开,其他 情况下则一定城区交迭。
虽然“道路”总是需要的,但是仍 然提倡重新发现同时作为社交空间 和城市连接元素——而不是分割元 素——的“街道”。 需要仔细的设计 以协调不同行进形式的要求,这包 括保护社交 空间不受汽车的干扰和
在离车道较近的地方,创造行人支 配的空间——“共享街道”的概念,使 步行活动和机动车交通在共享的地 面上结合。
纽约的道路轴网
二、感知维度
感知维度强调的是人性化。而人性化的设计是以人的感知为前 提的,公共空间设计是强调场所存在的意义,是将人的活动的精 神延续,让人内心感到充实和快乐的空间设计特征,从客观的环 境要素设计到场所精神的提炼,所有人性化的公共空间,都是充 满活力和人气的。
分级道路系统意味着一些道路要承担更多的交通负荷,这些道路
上的交通流量得益于行人横道线的减少和与之相接的道路数量减少。 被主要道路环绕的“超级街区”比传统街区大好几倍。Pope把这个过 程称为“网格腐蚀”,即开放式的网格街区变成“梯状”街区。街区的每 一点都有一个单独的快速路出入口。在新建的地区,分级道路布局 在相对较大的单元之间的宽阔缝隙处提供于主要道路网的接口。肌 理粗糙的干道网络将承载非本地的交通,而只让单元那的街道或道 路自行解决内部交通。超级街区内部同样需要设计来防止行人或车 辆在街道间走捷径以减轻交通负担。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主要道路阻 碍车辆横穿它们的倾向,造成隔绝和破碎的城市区域。破碎的地块 间的移动变成了一种纯粹的交通体验而不是交通和社会体验。
金字塔象征着王权,雄伟壮阔的建筑无时
无刻不震慑着人们,让人肃然起敬。
(三)场所的建构: 1、场所感
“场所”概念强调“归属”感和与场地的情感联系。每个个体都要通过物理分异或 差异性所获得的个体特征,以及进入某个特定场所的感觉,表达对集体或场所的 归属感。设计策略可以强调这些主题。场所的本质存在于“内部”区别于“外部”的偶 然的无意识经验,用“自己人”和“外人”的概念区分场所特征的类型和种类: (1)经验的内部——有生命力和动态的场所,充满已知的意义和无需反思的经 验。 (2)感性的内部——记录和表达着创造和生活于其中的群众的文化价值和经验 的场所。 (3)行为的内部——周边环境支配着建立该地区公共或一致性认知基础的自然 景观和城市景观质量的场所。
在维多利亚时期的新哥特城镇风景中, 那些元素往往互相竞争,显现出更加动 态的平衡。
4、对和谐关系的敏感:和谐关注不同部分之间的联系,以及他们如何一起结合 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黄金分割对和谐的品质做出了贡献。有才华的设计师常常 运用比例来获得更和谐的结果,例如,透视效果可以被用来表明建筑元素看起来 比他们真实的样子更高更细更优美,而对分散注意力的谋划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 设计的某些方面。
四、视觉维度
视觉维度是从人的视觉及其他感官的美学体验来理解 城市环境。探讨城市空间景观的质量问题和占据城市空 间的各要素的设计,主要是包括对于空间尺度、比例和 软硬质景观等要素的把握。
(一)城市设计的审美标准 (二)城市空间美的质感 (三)城市软、硬质景观的设计
(一)城市设计的审美标准
(1)自然:自然的环境或是自然因素比建筑因素更优越 (2)维护/教养:看上去被照料和关心的环境 (3)开放和被限定的空间:被限定的开放空间,融合了有悦目元素的视野 和景深 (4)历史意义/情境:激发美好联想的环境 (5)秩序:有组织协调、一致性、易识别性和清晰性。
在博洛尼亚中心柱廊产生的 “韵律”和模式塑造了其特征
2、对节奏的理解:和韵律不同,节奏依赖于更严格的自身重复的效果。举 例来说,视觉愉悦源自于从简单的二元类别到更复杂的重复子系统的节奏元 素。节奏产生于创造强音,间隔、重音或指引等元素的分组,为避免单调, 为了获得有趣的节奏,对比和变化是必不可少的。
谁说我们已经建成了“现代城市”?按照 作者的观点,“现代城市”还没有诞生。尽管 它有美好的愿景,但是,现代城市还是一 个遥不可及的乌托邦,或者干脆说,柯布 西耶的“现代城市”只是一个“流产儿”。
“让骆驼从针眼里走过比把富人送到天 堂还是来得容易一些”。可是,柯布西耶的 现代主义选择了后者,因此,他们在二十 世纪遇到了无尽的批判。但是,在作者看 来,现代城市无非是福音书中的“好消息”。 当它头上的光环散尽,我们很难看到它是 技术革命或它所宣称的那些原则的产物, 而不过标志了一个他们认为较好的,合理 的和割断历史联系的社会,展示了一个贫 穷使徒时代的道德。
(三)城市软、硬质景观的设计
景观设计不但包括视觉方面而且从根本上关系到生态学、水文学和地理学, 城市设计师应该像关注特定基地的物体的问题和机遇一样,关注潜在的自然 进程,因此需要一种积极的造景方式,考虑景观对城市环境的总体贡献,景 观设计的策略应在建筑设计过程之前或者与之同步做出。
1、城市硬质景观设计
因此,城市设计要关心的应该是那些支持、允许和促进社会、 文化交往和公共生活的“社会空间”,不论其是公共或是私有。
(三)邻里关系
在一个高度流动的时代,人们已不再需要先前的邻里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他
们现在可以在城市的任何一处选择工作、消遣、交友、购物和娱乐 等,并在这一切过程中形成自愿选择的社区。在英国的混合权属调 查发现,权属混合最好不要出现在同一条街道或街区上,而是出现 在不同的街道间,权属混合下的社会网络优点才会显现。
(二)城市空间美的质感
1、对韵律和图案的感觉:韵律包括元素中的一些相似性,并预示复合体 (也就是视觉细节和信息的混合)和图案的同时存在。随着时间的流逝, 当人的思维去组织和理解这些信息时图案就以微妙的方式变得更具主导性。 Smith提出这些有节奏的图案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构成了一个比“一一对 应”更具有“牢固亲缘关系”的系统。
(二)公共领域
公共领域具有物质(空间)维度和社会(活动)维度。物质的 公共领域可以被理解为支持或推动公共生活和社会交往空间和场 景——公共或私人拥有的空间和场景。在这些空间和场景中发生的 活动和事件可称为社会文化的公共领域。公共领域的主要品质是作 为“中立地带”,每个人可以随意来去;高度的包容、易接近,不需 要正规的会员制;它们的存在有些理所当然的味道,且低调;常常 超时开放;多有“好玩”的情趣;为人们提供心理上抚慰和支持;它 们常进行一些人们彼此“交往而持续”的对话,因此成为“具有高度价 值的政治论坛”。
(四)可达性
可达性可以从交通的角度来讨论。如果只有靠私家车才能到达,
这样的环境是不易到达的环境。包容性的城市设计需要将各种土地 使用在空间上集中起来,以便各种场所和设施都具有可达性,这样 公共交通才能存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