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泊湖奇观》

合集下载

《镜泊湖奇观》美丽的小兴安岭(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上海版四年级上册北师版三年级下册)

《镜泊湖奇观》美丽的小兴安岭(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上海版四年级上册北师版三年级下册)

《镜泊湖奇观》美丽的小兴安岭(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上海版四年级上册北师版三年级下册)
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

溪里涨满了春水。

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

树上积满了白雪。

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

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

紫貂和黑熊不得不躲进各自的洞里。

紫貂捕到一只野兔当美餐,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

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镜泊湖奇观》课件

《镜泊湖奇观》课件

树木繁多
地下森林 物产丰富
药材名贵
野生动物
“林中有红松、白桦、水曲柳、胡桃楸等树木,还有 许多名贵的药材。东北虎、熊、青羊、马鹿等野生动物, 也常到火山口活动。”
课后总结
这篇课文先写了镜泊湖的传说和形成原因, 然后重点描写了“自然朴实而又绮丽多变”的 镜泊湖景色、吊水楼瀑布、地下森林,表现了 祖国河山的壮美和大自然的神奇。
镜泊湖奇观
吊水楼瀑布
(形状奇特、声势浩大)
地下森林
(充满活力、欣欣向荣)
镜泊湖景 色 “镜泊湖景色的最大特点,是
自然朴实而又绮丽多变。”
山岩(峭拔),湖水(清澈), 花树(缤纷),林海(一望无际)
四周(峰峦叠起)
湖中(倒影奇幻)
湖心(石岛耸峙)
吊 水 楼 瀑 布
“本来清澈的湖水静静地淌着,一到陡崖,突然下跌,
传说及形成
景色特点
吊水楼瀑布
地下森林
顿时抛散万斛珍珠,溅起千朵银花,水雾弥漫,势如千军万 马,声闻数里,同幽静的镜泊湖形成鲜明的对照。这里地处 北国,冬季气温低达零下三四十摄氏度,但瀑布却从不结冰 断流。”
肥沃土壤
地下森林 形成原因

降水较多
阳光射入
“爬上火山口的顶部俯视,只见足下峭壁如屏,黝黑的 火山口似乎要吞没一切,令人心惊。可是底下的林木却不 在乎这谷底的阴暗潮湿,它们欣欣向荣,充满了活力。”
33《镜泊湖奇观》
镜泊湖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牡丹江畔住着一个美丽善良的红罗女。她有一 面宝镜,哪里的人们有苦难,她只要用宝镜一照,便可以消灾弭祸。 这件事传到了天庭,引起王母娘娘的嫉妒,她派天神盗走了宝镜。红 罗女上天索取,发生争执,宝镜从天上掉了下来,就变成了镜泊湖。”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镜泊湖奇观》优秀教学案例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镜泊湖奇观》优秀教学案例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鼓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组成员相互讨论、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设计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小组活动,如“镜泊湖奇观知识竞赛”、“课文情景剧表演”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3.教师在小组合作过程中,适时给予指导和评价,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合作学习效果。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镜泊湖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直观地感受镜泊湖的美丽景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创设“镜泊湖之旅”的情境,让学生扮演小游客,跟随老师一起走进课文,探索镜泊湖的奇观,增强学生的学习代入感。
3.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成为课文中的主人公,体验课文所描述的情境,提高学生的情感投入和参与度。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个人分享自己的观点,小组内达成共识。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镜泊湖的奇观特点、修辞手法等。
2.强调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3.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学会观察、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热爱,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2.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感受到我国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优点,培养他们尊重他人、团结互助的品质。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态度,使他们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镜泊湖奇观》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镜泊湖奇观》是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通过描绘我国黑龙江省镜泊湖的壮丽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神奇的魅力。在本案例中,我们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维发展,运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不仅能掌握课文的生字词、句型等基本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真正实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五年级语文上册镜泊湖奇观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镜泊湖奇观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镜泊湖奇观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镜泊湖奇观》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中的核心观点和意义。

2.学会运用语文知识解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句子和段落。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其文字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课文内容:《镜泊湖奇观》2.课文结构与特点分析3.课文中重点词语、句子和段落的解读三、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观点和意义。

2.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句子和段落的解读方法。

3.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2.课文:《镜泊湖奇观》3.教学工具:多媒体投影仪、得力白板笔等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投影仪播放一段与《镜泊湖奇观》相关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有关湖泊的知识,激发学生对湖泊的好奇和想象力。

第二步:独立阅读(15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镜泊湖奇观》课文,并在阅读过程中标记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第三步:课文学习(20分钟)•分组合作探讨学生标记的词语和句子,解释彼此不理解的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和特点,提取出关键观点和意义。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修辞手法,并分析其效果和作用。

第四步:合作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课文中的段落,并深入分析其中的比喻和修辞手法。

•学生讨论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分析和理解。

第五步:合作创作(30分钟)•将学生再次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课文场景,并进行小组合作创作。

•创作形式可以选择写故事、朗诵、小品或绘画等。

•引导学生在创作中运用课文中的语言和形象,培养其文字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第六步:展示与总结(15分钟)•邀请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创作进行点评,并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收获。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组织,使学生在阅读《镜泊湖奇观》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其语文知识运用和表达能力。

镜泊湖奇观课文

镜泊湖奇观课文

镜泊湖奇观课文相传很久以前,牡丹江畔住着一个美丽善良的红罗女。

她有一面宝镜。

哪里的人们有苦难,她只要用宝镜一照,便可以消灾弭祸。

这件事传到了天庭,引起了王母娘娘的忌妒,她派天神盗走了宝镜。

红罗女上天索取,发生了争执,宝镜从天上掉了下来,就变成了镜泊湖。

这当然是神话。

虽说镜泊湖不是神仙宝物,也不能为人消灾袪病,不过,镜泊湖夏季凉爽少风,湖面水平如镜,倒是事实。

镜泊湖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县境内。

约在一万年前,这里火山喷发,炽热的岩流阻塞了牡丹江的河道,于是水面被抬高,形成了湖泊。

镜泊湖景色的最大特点,是自然朴实而又绮丽多变。

除了镜泊山庄有一些精致的别墅外,这里没有多少人工的点缀,只有峭拔的山岩,清澈的湖水,缤纷的花树,一望无际的林海。

然而它并不单调:四周峰峦叠起,湖心石岛耸峙,湖中倒影奇幻,真是美不胜收。

吊水楼瀑布是镜泊湖的著名景点,位于湖水泻入牡丹江的地方。

瀑布宽四十三米,高二十五米。

底部岩石由于上万年激流的冲击,被蚀成了几十米的深潭。

本来清澈的湖水静静地淌着,一到陡崖,突然下跌,顿时抛撒万斛珍珠,溅起千朵银花,水雾弥漫,势如千军万马,声闻数里,同幽静的镜泊湖形成鲜明的对照。

这里埏北国,冬季气温低达零下三四十摄氏度,但瀑布却从不结冰断流。

镜泊湖附近有一处地下森林。

所谓地下森林,实际上是长在火山口里的森林。

这里有七个火山口,其中最大的一个直径约五百米,深约一百米,壁陡底骨,景色壮丽。

由于火山长期没有喷发,火山岩逐渐风化,同火山灰及沉积的浮尘积聚混合,形成了富含钾、磷等元素的肥沃土壤,加上这里降水较多,火山口的东南方向有缺口,阳光可以射入,所以长起了郁郁葱葱的森林。

林中有红松、白桦、水曲柳、胡桃楸等树木,还有许多名贵的药材。

东北虎、熊、青羊、马鹿等野生动物,也常到火山口活动。

游客们爬上火山口的顶部俯视,只见足下峭壁如屏,黝黑的火山口似乎要吞没一切,令人心惊。

可是底下的林木却不在乎这谷底的阴暗潮湿,它们欣欣向荣,充满了活力。

小学语文镜泊湖奇观教案

小学语文镜泊湖奇观教案

小学语文《镜泊湖奇观》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镜泊湖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奇观。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镜泊湖奇观的兴趣。

(2)培养学生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信息提取和归纳的能力。

(3)学会用恰当的语言描绘景物,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学会欣赏美、表达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镜泊湖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奇观。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课文中长句子的理解与朗读。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镜泊湖的奇观。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对镜泊湖奇观的认识和感受。

3. 朗读教学法:让学生多次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朗读录音、镜泊湖相关图片和视频、生字词卡片等。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有关镜泊湖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镜泊湖的美丽风光视频,引导学生欣赏。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镜泊湖的了解和印象。

2. 朗读课文(1)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描绘的镜泊湖奇观。

(2)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课文中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朗读并解释词义。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巩固记忆。

4. 内容理解与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对课文中镜泊湖奇观的理解和感受。

5. 描绘镜泊湖奇观(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描绘他们心中的镜泊湖奇观。

(2)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镜泊湖奇观9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镜泊湖奇观9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镜泊湖奇观9篇镜泊湖奇观 1教学目标:1、能自主学习不认识的字,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消灾弭祸”、“峭拔”、“万斛”、“黝黑”等词语的意思。

2、在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同时,真切地感受镜泊湖到底“奇”在何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稳重的好词好句。

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镜泊湖的“奇”。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激趣导入。

1、出示“奇观”,同学们,什么叫奇观?以前我们学过一些描写的景色极其壮丽,堪称奇观的课文,你还记得吗?今天我们又来参观一处景色壮丽,堪称奇观的地方,那就是镜泊湖。

(板书题目:镜泊湖奇观)2、快速阅读课,提出预习要求。

3、快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4、自学生字新词。

5、理清文章脉络(分段、概括段意),把课文中讲到的镜泊湖主要景点的名称画下来。

6、集体订正,检查预习情况,质疑。

二、抓住重点,直奔中心。

再读课文,思考:(1)镜泊湖有什么特点?(2)课文重点描写了哪几个景点?适当圈点记录。

(一)学习第二段1、指名读第二段。

2、镜泊湖的自然朴实表现在什么地方?绮丽多变又表现在什么地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

3、出示镜泊湖美景。

指导学生边观察边听录音,体会领略这美丽的景色。

4、小结:这一段写了什么?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5、这一段从整体上描写镜泊湖景色的特点——自然朴实而又绮丽多变。

是静态描写。

课文重点抓住了两个景点,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的?(二)学习第三段1、自学课文,找出景点名称、位置、成因,说出景点奇特的地方。

2、看有关录像,想象景点特色。

并理解下面词语为什么用得好。

3、描写瀑布的特点:“泻入”表现水流急促的样子和流向。

“蚀成”表现了时代久远,慢慢腐蚀的过程,联系上下文,也显示了水的冲力。

“跌”水从上往下落。

用“跌”加强了突然的特点。

4、(媒体出示)“……抛撒万斛珍珠……溅起……势如千军万马……。

”指导朗读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它的意思,体会它的好处。

5、怎样说明瀑布的温度?(因为它地处北国,当地气温极低,它不结冰断流,就成了奇特希罕的景观了。

小学五年级语文《镜泊湖奇观》教材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镜泊湖奇观》教材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镜泊湖奇观》教材教案《镜泊湖奇观》通过描写镜泊湖独特的美丽景色,赞美了祖国壮丽河山,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语文《镜泊湖奇观》教材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五年级语文《镜泊湖奇观》教材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第3、4、5小节,了解镜泊湖的自然朴实而又绮丽多变、吊水楼瀑布的雄伟壮观、地下森林的奇特。

2、通过感情朗读,感受了祖国河山的壮美和大自然的神奇。

3、指导概括地下森林奇特的原因和课文的主要内容。

重点难点:1、了解镜泊湖形成的原因和吊水楼瀑布、地下森林的奇观。

2、了解课文是怎样从静态和动态来描写镜泊湖的。

教学工具:多媒体工具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我国地域广阔,有无数的名胜美景,在我国东北的黑龙江省宁安县境内有一处令人向往的湖泊——镜泊湖,被誉为“北方的西湖”。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33课----PP,齐读课题,正音(泊),词义(奇观)2、这是一篇写景的课文,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语,昨天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开火车读词语:消灾弭祸(词义)二、整体感知1、为什么要把这个美丽的湖泊命名为“镜泊湖”?它又是如何形读读课文第1、2节,找找答案,完成填空:镜泊湖位于( ),是由于( )而形成的,又因为( ),所以称为镜泊湖。

2、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走入课本,走近镜泊湖,去领略镜泊湖的奇特景观。

(1)指名分节读3、4、5小节,要求:边听边思考,作者描写了镜泊湖的哪些景观?(2)学生反馈,师板书:镜泊湖、吊水楼瀑布、地下森林。

(3)从课题我们可以看出,这篇课文是要向我们介绍镜泊湖绮丽的景色,因此,这篇课文的重点是3-5小节。

三、深入研读3-5小节师:镜泊湖这三个景观到底“奇”在哪里呢?自由读读课文3-5小节,找出相关的词句。

交流,教师随机点拨。

1、镜泊湖,第3节(媒体出示)(1)镜泊湖特点是-----板书:自然朴实,绮丽多变引读:(说它自然朴实,是因为,镜泊湖除了……,只有……。

课文《镜泊湖奇观》教案

课文《镜泊湖奇观》教案

课文《镜泊湖奇观》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镜泊湖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形成原因等。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课文《镜泊湖奇观》的内容,包括镜泊湖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

2.2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理解课文中的描述和描绘。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镜泊湖的图片,引导学生对镜泊湖产生兴趣。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镜泊湖的基本情况。

3.3 课堂讲解: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3.4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讨论课文中的描写和景观,分享自己的感受。

3.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第四章:教学策略4.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营造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4.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增强课堂的互动性。

4.3 任务驱动: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评价。

5.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5.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表达、合作态度等。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学图片:收集镜泊湖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图片,用于课堂展示和情境营造。

6.2 教学视频:寻找关于镜泊湖的纪录片或旅游宣传片,用于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镜泊湖的美丽景色。

6.3 课文文本:准备课文《镜泊湖奇观》的文本,用于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讲解。

第七章:教学步骤7.1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镜泊湖的基本情况。

7.2 课堂讲解: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7.3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讨论课文中的描写和景观,分享自己的感受。

7.4 任务驱动: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年级《镜泊湖奇观》语文教学课件5篇

四年级《镜泊湖奇观》语文教学课件5篇

四年级《镜泊湖奇观》语文教学课件5篇课件可以用著作工具或高级语言来开发制作,它能引导学生循环渐进地学习,使学生轻松自如地从课件中学到所需要的知识。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四年级《镜泊湖奇观》语文教学课件,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四年级《镜泊湖奇观》语文教学课件1教学目标:1、能自主学习不认识的字,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消灾弭祸、峭拔、万斛、黝黑等词语的意思。

2、在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同时,真切地感受镜泊湖到底奇在何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稳重的好词好句。

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镜泊湖的奇。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激趣导入。

1、出示奇观,同学们,什么叫奇观?以前我们学过一些描写的景色极其壮丽,堪称奇观的课文,你还记得吗?今天我们又来参观一处景色壮丽,堪称奇观的地方,那就是镜泊湖。

(板书题目:镜泊湖奇观)2、快速阅读课,提出预习要求。

3、快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4、自学生字新词。

5、理清文章脉络(分段、概括段意),把课文中讲到的镜泊湖主要景点的名称画下来。

6、集体订正,检查预习情况,质疑。

二、抓住重点,直奔中心。

再读课文,思考:(1)镜泊湖有什么特点?(2)课文重点描写了哪几个景点?适当圈点记录。

(一)学习第二段1、指名读第二段。

2、镜泊湖的自然朴实表现在什么地方?绮丽多变又表现在什么地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

3、出示镜泊湖美景。

指导学生边观察边听录音,体会领略这美丽的景色。

4、小结:这一段写了什么?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5、这一段从整体上描写镜泊湖景色的特点自然朴实而又绮丽多变。

是静态描写。

课文重点抓住了两个景点,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的?(二)学习第三段1、自学课文,找出景点名称、位置、成因,说出景点奇特的地方。

2、看有关录像,想象景点特色。

并理解下面词语为什么用得好。

3、描写瀑布的特点:泻入表现水流急促的样子和流向。

蚀成表现了时代久远,慢慢腐蚀的过程,联系上下文,也显示了水的冲力。

跌水从上往下落。

《镜泊湖奇观》教学设计镜泊湖奇观

《镜泊湖奇观》教学设计镜泊湖奇观

《《镜泊湖奇观》教学设计:镜泊湖奇观》摘要:教学容九年义教育六年制学语教材八册六单元课《镜泊湖奇观》教学要.认识课8生,课题是《镜泊湖奇观》我开课就抓住了这湖泊什么叫镜泊湖这问题要学生朗全出答案,让学生明确重奇让学生明确课教学目标教学容九年义教育六年制学语教材八册六单元课《镜泊湖奇观》教学要.认识课8生.有感情地朗课3.学习作者观察、写景方法领略镜泊湖奇妙景色获得美享受.了镜泊湖奇观奇哪里了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原因增长然常识教学重难、了镜泊湖奇观以及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原因、了课是怎样描写镜泊湖静态美和动态美课前准备每人镜泊湖及国名胜、身边景物有关教学准备投影仪幻灯片教学程、导入新课.导语我国地域广阔有无数名胜美景学们谁能介绍下你所知道名胜美景?说不错今天我们起参观美丽镜泊湖.教师板课题交流、展示你所集到有关镜泊湖二、初课整体感知.什么要把这美丽湖泊命名镜泊湖呢?让我们课课原因课要把课正确、通顺.学生由课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姿势3.围绕问题组织课堂交流三、再课聚焦形象.导语镜泊湖名就那样神奇镜泊湖景色就更加神奇美妙了课上说镜泊湖景色是奇观齐奇观理奇观思.镜泊湖奇观到底奇何处呢?让我们再认真地课边边想边课做标记3.学生用己喜欢方式课做标记.组织课堂交流四、精课想象品味.分组研协作讨论要学生到有关句子想想从什么地方可以发现神奇什么?.课堂交流汇报成教师随机进行提高性指导3.诵积累比较发现学生主选择诵表现镜泊湖奇观有关句子积累语言和表象五、细课质疑探究.导语学到这里镜泊湖奇观已我们脑海里留下了鲜明印象关镜泊湖奇观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质疑3.教师引导讨论六、总结全l.指名有感情地朗课.总结七、布置作业仿照课写法描写处景物八、板设计、镜泊湖奇观湖然朴实绮丽多变静态瀑布壮观从不结冰断流动态地下森林长火山口里土壤肥沃水分充足阳光照射《镜泊湖奇观》说课设计碧阳镇心学吴继红教材简析《镜泊湖奇观》是八册六组课它通描写镜泊湖独特美丽景色赞美了祖国壮丽山河表达了作者热爱然热爱祖国思想感情课重突出镜泊湖景色壮丽奇特故而以奇观题眼全分四各部分首先描绘了镜泊湖动人传说故事和形成实际情况接着从整体上描写镜泊湖景色特也就是然朴实而又绮丽多变其次重描写了吊水楼瀑布景色是地下森林景色层次清楚比喻生动词句优美描绘细致《镜泊湖奇观》描绘镜泊湖整体特运用了静态描写吊水楼瀑布这段则运用了动态描写两者形成鲜明对照突出了镜泊湖特作课教学容上则要结合单元训练目标运用旧知扶放结合逐步形成技能教学目、重、难课教学目定以下①.认识课8生②.有感情地朗课③.学习作者观察、写景方法领略镜泊湖奇妙景色获得美享受④.了镜泊湖奇观奇哪里了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原因增长然常识重制定,由质兼美结合单元训练重所以定理优美词句体会课是怎样运用静态与动态相结合方法描写镜泊湖奇观难是吊水楼瀑布冬季不结冰断流因学生对冬季气温低达三四十摄氏瀑布水却从不结冰这奇特罕见现象不易理教学应系上下进行理3 教法和教学程序教学课我采用基方式是词句品析法辅以朗法和缀法让学生老师拨下通朗品词析句感受美体会作者思想感情领会作者写作技巧我教学程分以下三步()(前提测评认定目标)先从审题入手通朗理清层次感知容课题是《镜泊湖奇观》我开课就抓住了这湖泊什么叫镜泊湖这问题要学生朗全出答案再扣住奇观看看它到底奇哪?让学生明确重奇让学生明确课教学目标弄清段落层次知道主要容是什么?分哪几部分描写使每学生既对全有形象感知又能逻辑思维上做到条理清晰脉络分明(二)(实施目标)以带讲品词析句加强语言训练课优美词句较多如学生能够体会这些词句精妙那镜泊湖奇特美景也就可以栩栩如生再现我们眼前教学我让学生先诵课然分组研究镜泊湖景色神奇处品词析句哪句写得美美哪里哪些词精、哪些句妙它们是如何抓住景色特进行描绘然让学生质疑对镜泊湖奇观还有什么疑问吗?对疑问分类学生讨论行教师适当引导(三)(目标测评)回顾总结拓展延伸学生赏析完全能够回顾全很快地把握住哪些是静态描写哪些是动态描写以及这种相结合写作方法优我还设计了拓展延伸练习让学生运用写作方法描写处景物这是对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能力目标检测学法指导语课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教是了不教因语教学要学法指导课教学着重指导学生以下几方面学习方法()指导学生掌握品味词语方法如课二段描写镜泊湖整体特学生已提出具有概括性两词然朴实、绮丽多变如何理这两词呢我让学生用波浪线和横线画出能够体现这两特词句, 如除了镜泊山庄有些精致别墅外,这里没有多少人工缀只有峭拔山岩清澈湖水缤纷花树望无际林海我让学生先品味峭拔、清澈、缤纷、望无际和缀等词理了这些景色特学生然而然地也就明白了镜泊湖景色多是天然形成没有太多人工缀装饰, 这就是然朴实思这词用得哪要系上下理要看它是否准确写出了事物特抽象词语要系课容具体化具体容要善运用词语进行归纳概括()学以致用举反三我们教学重要任除了教给学生各种知识以外还要让学生从学习到写作知识以至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课教学学生对动静相结合写作方法已比较熟悉我就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知识描写处景物5 课堂训练与作业布置课堂训练主要进行听、说、、写技能训练听听老师问题要赏析词句听取学发言说学生讨论发表己见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全班、由、人、组写描写处景物6 板设计如下、镜泊湖奇观湖然朴实绮丽多变静态瀑布壮观从不结冰断流动态地下森林长火山口里土壤肥沃水分充足阳光照射对板设计我力图遵循简洁、美观、实用原则使学生受到板启示而更地理课容。

课文《镜泊湖奇观》教案

课文《镜泊湖奇观》教案

课文《镜泊湖奇观》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了解镜泊湖的基本情况和地理位置;2.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生词和短语;3. 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镜泊湖的奇观。

1.2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流利地表达课文内容;2.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3. 能够通过课文学习,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1.3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2. 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自豪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概述本课主要介绍了位于我国黑龙江省的镜泊湖,以及湖上的奇观。

课文通过描绘湖光山色、瀑布飞泻、游人如织等场景,让学生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2.2 生词和短语课文中所涉及的生词和短语,如:镜泊湖、奇观、湖光山色、瀑布、游人如织等。

2.3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流利地表达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镜泊湖的奇观,并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播放音频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互动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3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布置课后任务,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镜泊湖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湖泊的印象,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4.2 课文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纠正发音,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4.3 课文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解释生词和短语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4 课堂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5 课后任务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练习。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口语表达能力。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镜泊湖奇观》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镜泊湖奇观》教案、教学设计
3.问题驱动,引导探究: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读写结合,提升能力:以课文为范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描写、抒情等写作手法,进行仿写和创作。在写作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将情感融入文字。
5.情感教育,渗透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引导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通过课堂讨论、课后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将这种情感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成语和特殊句式。
3.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讨论,分析课文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4.课堂交流: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交流,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5.情境教学: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镜泊湖的美丽景色,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所描述的景象。
4.情感态度:学生在面对大自然的美景时,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5.团队合作: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可能存在分工不明确、沟通不畅等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协作,提高团队效率。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生词、成语和特殊句式,提高学生的词汇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
6.课堂评价,关注个体: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7.教学重难点的突破设想:
a.生词、成语和特殊句式的教学:通过课堂讲解、课后练习、小组竞赛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掌握。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提高语文素养。
b.写作能力的培养:设计不同层次的写作任务,让学生在仿写、创作过程中,逐步提高写作水平。教师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修改和完善作品。

《镜泊湖奇观》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镜泊湖奇观》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镜泊湖奇观》小学 四年级语文教案
汇报人:
2023-12-28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词汇积累与运用 • 句子理解与表达能力培养
目录
• 阅读策略指导与自主阅读能力提升 • 写作技能培养与实践活动设计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镜泊湖背景知识
01
0203ຫໍສະໝຸດ 地理位置奇观 - 奇景
两者都表示罕见的、吸引人的景 象,但“奇观”更强调景象的雄
伟、壮丽。
消遣 - 娱乐
两者都表示寻找乐趣、打发时间的 活动,但“消遣”更强调个人兴趣 爱好的满足。
荡漾 - 起伏
两者都表示水波或物体的上下波动 ,但“荡漾”更强调波动的美感、 诗意。
词汇练习活动设计
选词填空
给出一段描述镜泊湖的文字,空出部分词汇,让 学生根据上下文选择合适的词汇填入。
03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难点
和疑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 文内容。
分组讨论(10分钟)
04 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和
话题,提高口头表达和合作能 力。
写作练习(10分钟)
05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简
短的游记或感想,提高写作能 力。
课堂小结(5分钟)
06 教师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和成
果,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 、多思考、多表达。
镜泊湖景色描写技巧
视觉描写
文章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镜 泊湖清澈见底的湖水、色彩斑斓 的山林、壮观的瀑布等视觉元素 ,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美丽的画卷
之中。
听觉描写
文章还通过描写镜泊湖瀑布的轰 鸣声、水流的潺潺声等听觉元素 ,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韵律和
生机。

《镜泊湖奇观》镜泊湖:北方的西湖

《镜泊湖奇观》镜泊湖:北方的西湖

《镜泊湖奇观》镜泊湖:北方的西湖镜泊湖是世界最大的高山堰塞湖。

是我国北方著名的风景区和避暑胜地,被誉为“北方的西湖”。

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西南面宁安县西南百余里的崇山峻岭中张广才岭与老爷岭之间,即宁安市西南50公里处,距牡丹江市区110公里。

地处松花江主要支流牡丹江上游,东北平原东部山地张广才岭深处的镜泊湖,是距今一万年前第四纪火山活动,大量玄武岩熔流喷溢,把牡丹江拦腰截断,而形成的我国面积最大的熔岩堰塞湖。

湖水南浅北深,湖面海拔350米,最深处超过60米,最浅处则只有1米,平均水深;湖形狭长,南北长45公里,东西最宽处6公里,面积约平方公里,景区总面积1214平方公里,容水量约16亿立方米。

镜泊湖古称泊沱湖,唐永徽二年称阿卜湖、呼尔海金,而当地人称“忽汗海”,金代叫“毕尔腾湖”,明清后因其湖面清平如镜而称镜泊湖,并沿用至今。

镜泊湖以其别具一格的湖光山色和朴素无华的自然之美著称于世,198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首批44个重点风景名胜之一。

镜泊湖深藏在深山密林之中,湖水清澈,一平如镜。

环绕湖边的山峦全是一色树木,呈现一片“群山环抱翠湖青,水溢泉流波自平”的,恬静秀丽的大自然风光。

镜泊山庄坐落在湖的北端,由此处向南深入湖中可达几十公里之遥远。

一路上,镜泊湖随着山势曲折,弯弯曲曲,湖岸有高耸的陡崖,湖中有许多无人小岛,景色各异,和镜泊湖湖水出口吊水楼瀑布一起形成镜泊八景。

它们是:吊水楼瀑布、大孤山、小孤山、白石子、城墙子、珠珠门、道士山、老孤子(又称老鹤山)。

吊水楼瀑布从20多米高处飞流泻下,宽达40余米,翻滚着白花的浪花,飞溅着似玉如银的水珠,闪烁着五彩缤纷的霞光,迸发出续而不断的春雷般的响声,气势雄浑磅礴,豪迈坦荡。

镜泊湖以天然无饰的自然之美而著称,以气势雄浑的吊水楼瀑布、奇丽壮观的地下森林、盛衰疑迷的渤海古国遗址为主要景区。

还有珍珠门、道士山、老鹳山、大孤山、小孤山、白石砬子、城墙砬子等景点。

小学语文镜泊湖奇观教案

小学语文镜泊湖奇观教案

小学语文《镜泊湖奇观》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镜泊湖的自然风光和奇观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镜泊湖的认识。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学会通过描绘画面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难点:描绘镜泊湖奇观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相关镜泊湖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镜泊湖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镜泊湖的了解。

(3)板书课题《镜泊湖奇观》,引导学生朗读。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学习生字词。

(3)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感受镜泊湖的美景。

3. 理解课文内容(1)小组讨论:课文中描述了镜泊湖的哪些奇观?(2)全班交流,教师点评。

(3)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自己心目中的镜泊湖奇观。

4. 拓展延伸(1)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其他湖泊美景。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我们的湖泊环境?5. 总结与布置作业(1)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教师布置作业:课后收集更多关于镜泊湖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引导学生关注镜泊湖的美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发挥想象,描绘自己心目中的镜泊湖奇观。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湖泊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内容与方法:1. 内容:学习课文第二段,了解镜泊湖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024年《镜泊湖奇观》教案(精选6篇)

2024年《镜泊湖奇观》教案(精选6篇)

2024年《镜泊湖奇观》教案(精选6篇)《镜泊湖奇观》教案篇1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领略镜泊湖的美丽景色,获得美的享受。

2、体会静态和动态描写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镜泊湖奇观奇在哪里,了解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增长自然常识。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

你想了解这奇观吗?二、快速读课文,说说镜泊湖奇观奇在哪里?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一(1—2)镜泊湖的形成和传说。

二(3)镜泊湖自然朴实而又绚丽多变的景色特点。

三(4)重点描写吊水楼瀑布的景色。

四(5)重点写地下森林的景色。

四、词语质疑。

五、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速读全文,并用一句或几年来句话概括自己的感想,可以根据课文内容,也可以自己概括。

2、学生自由读。

3、同桌相互交流。

4、集体交流。

六、分工合作,自主探究。

1、镜泊湖的景色的确奇妙,让我们来仔细欣赏一下。

2、分工:每小组负责研究一段。

研究要求:认真研究,相互合作,把你所领略到的美与大家一起分享,发现的问题与大家一起探讨。

研究讨论后再向大家交流汇报。

3、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朗读、交流体会、互相质疑解疑。

4、大组交流讨论。

(同组同学可以相互补充,他组同学可以提问。

)交流方式:(1)通过交流感受体验美;(2)通过提问发现美;(3)通过朗读感悟美、表现美。

第一段交流重点:镜泊湖的地点、形成、及名称是否名副其实。

第二段交流重点:理解镜泊湖景色的自然朴实和绮丽多变。

第三段交流重点:体会吊水楼瀑布的形成以及它磅礴的气势。

体会雄壮的确良瀑布与幽静的确良镜泊湖形成的鲜明对照。

第四段交流重点:了解地下森林的形成过程及壮丽的景色,感受地下森林的欣欣向荣、充满活力。

(教师适时点拨,引导,指导朗读。

)七、总结全文。

八、作业:摘录文中优美片段。

板书设计:景点景物特色镜泊湖山湖花树自然朴实绮丽多变静态吊水楼瀑布瀑布万斛珍珠动态千朵银花千军万马地下森林森林郁郁葱葱静态野生动物活动动态火山口峭壁如屏静态《镜泊湖奇观》教案篇2教学内容:教科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9册。

小学语文镜泊湖奇观教案

小学语文镜泊湖奇观教案

小学语文《镜泊湖奇观》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镜泊湖的基本情况和奇观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合作能力。

(2)学会通过网络或书籍等渠道获取相关信息,提高信息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镜泊湖的基本情况和奇观特点。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通过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镜泊湖奇观》的相关资料。

(2)生字词卡片。

(3)多媒体课件或图片。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收集有关镜泊湖的图片或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镜泊湖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

(2)邀请学生分享收集到的镜泊湖资料。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并练习运用。

(3)分段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描述技巧。

3. 讨论与探究:(1)小组讨论:课文中描述的镜泊湖奇观有哪些特点?(2)全班交流: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实践与应用:(1)学生动手绘制镜泊湖奇观的图画。

(2)学生编写关于镜泊湖的短文或诗歌。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生字词掌握、图画创作等。

3. 综合评价:根据学生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其他著名的湖泊和奇观,如洞庭湖、太湖、黄山等,通过图片展示、学生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镜泊湖奇观》优秀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镜泊湖奇观》优秀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镜泊湖奇观》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习生字词,掌握生字的读音、写法和组词。

1.3了解镜泊湖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奇观。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查阅资料、图片,丰富对镜泊湖的认识。

2.2学会欣赏自然风光,培养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我国大自然的神奇美丽,增强民族自豪感。

3.2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习生字词,掌握生字的读音、写法和组词。

1.3了解镜泊湖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奇观。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

2.2感受镜泊湖的美,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镜泊湖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1.2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镜泊湖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朗读课文2.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2教师挑选几名学生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注意停顿、重音等。

3.讲解课文3.1教师按照课文内容逐段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3.2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掌握生字的读音、写法和组词。

4.研讨与交流4.1教师提出问题:课文中的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了镜泊湖的美丽?4.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

5.课堂练习5.1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

5.2教师批改练习题,给予反馈。

6.2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查阅资料,了解镜泊湖的其他景点,下节课分享。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容易投入到课文学习中。

2.通过朗读、讲解、研讨等环节,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掌握了生字词。

3.课堂练习环节,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了学习效果。

4.拓展环节,布置了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镜泊湖,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五、教学资源1.图片:镜泊湖美景、课文插图等。

2.课文朗读音频: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课文《镜泊湖奇观》教案

课文《镜泊湖奇观》教案

《镜泊湖奇观》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镜泊湖奇观》。

(2)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意义。

(3)了解镜泊湖的自然景观和奇观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文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概括能力。

(2)通过图片展示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对镜泊湖景观的认识和感受。

(3)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表达和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旅游文化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镜泊湖奇观》的正确朗读和背诵。

(2)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和解释。

(3)镜泊湖的自然景观和奇观特点的掌握。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长句和复杂句子的理解和表达。

(2)对镜泊湖景观的深入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准备:1. 课文《镜泊湖奇观》的文本。

2. 镜泊湖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 写作练习纸张和文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镜泊湖的美丽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镜泊湖的兴趣和好奇心。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镜泊湖的了解和印象。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镜泊湖奇观》。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学生回答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

3. 关键词语和句子:(1)教师引导学生解释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意义。

(2)学生通过举例和造句来加深对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5. 写作练习:(1)教师给出一个与镜泊湖景观相关的题目,要求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2)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写作,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复习课文《镜泊湖奇观》,并背诵课文。

2. 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观,进行观察和描述,下节课进行分享。

六、教学延伸:1. 镜泊湖文化:(1)教师介绍镜泊湖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学生了解镜泊湖的民间传说和故事。

2. 旅游资源保护:(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旅游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镜泊湖奇观》
《镜泊湖奇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理解镜泊湖景观的奇特和壮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自然景物的特点来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镜泊湖形成的原因和吊水楼瀑布、地下森林的奇观。

2、了解课文是怎样从静态和动态来描写镜泊湖的。

三、教学方法:
导读法、分析法、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一节我们学习了这一篇课文的字词并总体感知了课文的内容,给课文分了段。

本节课,我们将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学习本文在本文的中心思想以及本文的选材和表达特
点。

(二)用教学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理解镜泊湖景观的奇特和壮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自然景物的特点来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师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四)深入理解课文
A、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用教学课件出示阅读思考题
⑴镜泊湖的名字和神话传说有什么关系?
⑵镜泊湖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⑶神话传说在文中有何作用?
2、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有关问题
3、3—5人个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要注意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解决上面的问题。

)
4、教师:这两段课文主要叙写了镜泊湖名子的由来和成因。

其中的神话传说不仅增添了文章的神秘色彩,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说明了镜泊湖名子的由来。

B、学习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1、用教学课件出示阅读思考题:
⑴第一句和后面是什么关系?
⑵哪几句写的是“自然朴实”?
⑶哪几句写的是“绮丽多变”?
⑷找出文中动态描写的句子?
2、用课件播放课文配音和相应图片,大家观察并思考问题。

3、3—5个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要注意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解决上面的问题。

)
4、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本文于《桂林山水》一文的异同。

⑴说说相同之处(2—3个学生回答问题)
⑵说说不同之处(2—3个学生回答问题)
5、教师:这一段的显著特点是采用了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方法,介绍了镜泊湖景色的最大特点。

这种方法很常见,希望同学们把握这种方法。

C、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用教学课件出示阅读思考题。

⑴吊水楼瀑布的奇特之处是什么?
⑵读读文中动态描写的句子。

⑶作者描写瀑布的顺序是什么?
2、用课件播放课文配音和相应图片,大家观察并思考问题。

3、学生4人左右一组互相讨论交流。

4、指名由2—3个学生回答问题⑴
(教师要注意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解决上面的问题。

)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阅读文中动态描写的句子
⑴指名2个学生阅读句子,并引导学生指出优点和不足。

⑵指名2--3个学生阅读句子,并引导学生指出优点和不足。

⑶用课件播放的课文配音和相应图片,学生体会阅读的技巧和特点。

⑷指名2个学生阅读句子,并引导学生指出优点和不足。

⑸教师范读
⑹指名1--2个学生阅读句子,并引导学生指出优点和不足。

⑺教师评价(注意多表扬少批评,多说优点也要指出主要问题和努力方向)
6、指名由2—3个学生回答问题⑶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习过的《梅雨潭》一文中对瀑布描写的顺序)
7、用课件投放练习题,学生阅读短文并思考。

比一比
黄果树瀑布,是我国最大的瀑布,也是世界最壮观的大瀑布之一。

它位于贵阳以西160公里的白水河上。

黄果树瀑布落差74米,宽81米。

河水从断崖顶端凌空飞流而下,倾入崖下的犀牛潭中,势如翻江倒海。

水石相激,发出震天巨响,腾起一片烟雾,迷蒙细雾在阳光照射下,又化作一道道彩虹,幻景绰绰,奇妙无穷。

8、教师引导学生从内容到形式理解这一段文字和课文
的异同,并体会描写瀑布的方法和技巧。

D、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1、学课件出示阅读思考题。

⑴地下森林“奇”在哪里?
⑵为什么地下森林的树木会“欣欣向荣,充满了活力”
2、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3、指名由2—3个学生回答问题⑴
4、指名由2—3个学生回答问题⑵
5、教师:本段不仅写出了地下森林的奇特景观而且还说明了造成这种奇特景观的原因。

(五)教学小结
1、用课件出示小结内容
⑴、文章紧扣“奇观”二字,首先写了镜泊湖名子的由来之“奇”,接着写了湖面景色之“奇”,然后写了吊水楼瀑布之“奇”和地下森林之“奇”。

⑵、文章通过对镜泊湖成因的叙述和对镜泊湖主要景观的描写,展现了镜泊湖景色的神奇和壮丽,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赞美祖国美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2、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文章的内容和表达特点。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模仿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使用先总述后分述的方法,写一段话。

(七)宣布下课
(八)板书设计
镜泊湖奇观
镜泊湖传说:宝镜
形成:火山喷发,岩流阻塞,水面抬高整体特点
(静态)自然朴实
(动态)绮丽多变
吊水楼瀑布
(静态)
宽、高、深
(动态)
抛、溅
(奇观)
不结冰断流
地下森林
壁陡底平,景色壮丽(静态)
野生动物(奇观) 火山口郁郁葱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