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舍环境控制系统
规模化猪场舍内环境智能管控技术要求
规模化猪场舍内环境智能管控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智能化猪场环境控制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智能环控系统的组成、操作要求、设备运行与维护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智能化环境控制下的猪场各阶段猪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824.3 规模猪场环境参数及环境管理GB/T 32149规模猪场清洁生产技术规范GB/T 17824.2规模猪场生产技术规程GB 7251.1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NY/T 1755 畜禽舍通风系统技术规程JB/T 10294 湿帘降温装置JB/T 12450畜牧机械清粪系统3 术语和定义3.1猪场智能环境控制系统基于单片机技术与有线、无线网络技术,通过传感器采集猪场养殖单元内的环境参数、设备运行参数、物料水电消耗数据,传输至中央处理器,经过数据处理分析后实现对养殖单元内的通风、降温、照明、取暖、喂料、清粪等设备的智能化控制的专门化系统。
3.2 变送器由处理器单元、数据采集单元、数据通信单元组成,可以搭载温度、湿度、气体浓度传感器(如CO2传感器、NH3感器等),并经由RS485总线连接主控箱。
3.3 主控制器由微处理器、显示屏、时钟电路、RS485通信电路、按键电路、开关电源电路、报警电路、状态灯指示电路组成,实时读取变送器传送的温度、湿度、有害气体浓度等数据,根据设定的控制逻辑,调节终端设备启停。
3.4电控箱由空气开关、浪涌保护器、过欠压保护器、相序保护器、继电器、交流接触器和控制系统组成,将主控箱的弱电信号转换为强电信号,用单相电控制三相工业用电。
4 智能环控系统组成与要求4.1 系统组成4.1.1感知模块各类传感器经由变送器、通过RS485总线与主控箱连接,负责采集单元内各种环境参数和设备运行状态数据。
畜舍空气环境改善与控制—畜舍湿度的控制(牧场环境调控课件)
模块6 畜舍的排水系统
合理设计畜舍的排水系统,及时清除粪、尿和污水,是畜 舍湿度控制的重要措施,可防止舍内潮湿,保持良好的空气卫 生状况。
可分为:人工清粪 机械清粪 水冲清粪 水泡粪
清粪方式的不同直接影响粪、尿的后续处理。
一、传统式污水排出系统
1、畜床:倾斜,牛舍(1%),猪、羊舍(3%) 2、排尿沟:畜床后端,光滑不透水,明沟,宽度15~30cm, 3、降口:间隔设置,下部有沉淀池 4、地下排出管:尿、污水导出舍外,防漏、防冻 5、粪水池:离开饮水井100米,距外墙5米以上。
混凝土漏缝地面经久耐用,便于清洗消毒,比较合适; 塑料漏缝地面比金属漏缝地面抗腐蚀,易清洗,各种性能均 较理想,只是造价高。
铸铁漏缝地板其特点是耐腐蚀、不变形、承载能力强、可 用火焰消毒器消毒,使用寿命可长达20年以上。
漏逢地板: 钢筋编织网漏缝地板、 塑料漏缝地板缝地板排水系统
由漏缝地板、粪沟、粪水清除设施和粪水池组成。
二、漏缝地板排水系统
(1) 漏缝地板 即舍内地面做成缝状、孔状或网状。漏缝地板可用木板、硬质
塑料、钢筋混凝土或金属等材料制成。 在美国,木制漏缝地面占50%,混凝土的占32%,金属的占18%。
但木制漏缝地板很不卫生,且易于破损,使用年限不长; 金属漏缝地面易遭腐蚀、生锈。
钢筋编织网漏缝地板:6-8年
塑料漏缝地板:10年
铸铁漏缝地板:20年
水泥漏缝地板:3-8年
漏缝地板条
二、漏缝地板排水系统
(2)粪沟:位于漏缝地板下方,大小:宽→2米 深 →0.7~0.8米。
(3)粪水清除设施:水冲--用水量大,易造成污染 水泡--有害气体多 刮粪板清粪--便于后续处理
猪场养殖中环境控制的要点与注意事项
猪场养殖中环境控制的要点与注意事项猪是人类重要的农业畜牧动物之一,而猪场的环境控制对于猪的健康和生产效益至关重要。
作为一名兽医专家,我深入研究了猪场养殖的各种技术,并总结了以下要点与注意事项。
首先,空气质量是猪场环境控制的首要考虑因素之一。
保持猪舍内的空气流通和新鲜对于猪的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猪舍应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确保空气中的湿度和温度适宜。
通风系统需要注意排除积聚的有害气体和粉尘。
此外,定期检查通风设备的运作状况,并根据需要进行维护和更换,是保持空气质量的关键。
其次,温度控制也是猪场环境控制中的重要环节。
猪对温度的适应能力有限,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猪的健康和生产带来不良影响。
在夏季,特别是高温天气中,猪舍内的温度可能过高,这会导致猪体温升高、食欲下降和生产效益下降。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采取通风降温、喷雾降温和适当增加水源等措施。
而在冬季,猪舍内的温度需要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可以使用加热设备和保温材料来提供温暖的环境。
除了空气质量和温度控制,猪场养殖中的水质管理也十分重要。
水是猪生理活动和生产的基本需求,水质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到猪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因此,猪舍内的饮水设备应经常清洗和消毒,以防止细菌和致病微生物的滋生。
此外,猪舍的水源也需要保持清洁和供应充足,以满足猪的饮水需求。
饲料的管理也是猪场环境控制中的关键环节。
猪的生产效益与饲料的质量和喂养的科学性密切相关。
猪舍内的饲料应保持干燥、新鲜和无霉变。
定期检查饲料储存设备、保持储存环境的卫生,以及合理的饲喂计划是确保饲料质量和喂养科学性的主要措施。
此外,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需求,科学调整饲料的营养配比也是猪场养殖中的重要工作。
最后,猪场环境控制中的卫生管理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保持猪舍内的卫生干净对于预防疾病的传播和控制猪舍臭味十分重要。
猪舍的清洁和消毒应定期进行,同时保持猪的健康和环境的卫生。
定期检查猪舍内的卫生状况、清除垃圾和粪便、控制害虫和啮齿类动物等也是卫生管理的重要措施。
猪舍设计中的温度和湿度控制
猪舍设计中的温度和湿度控制猪舍设计中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对于猪的生长和健康至关重要。
猪对于环境温度和湿度的适应性较差,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猪的生理机能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科学合理地设计猪舍的温度和湿度控制系统是确保猪健康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环境温度控制1.1 温度需求猪舍内的温度对猪的生理和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般而言,猪对温度的需求在18℃至24℃之间。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猪的食欲和消化功能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影响猪的生长和免疫力。
1.2 保温措施为了保持猪舍内的温度处于适宜的范围,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保温措施:1.2.1 优质建筑材料的选择:选择保温性能好的建筑材料,如保温砖、保温板等,以减少外界温度对猪舍内温度的影响。
1.2.2 合理的空气流通:合理设置通风设施,保持空气循环,避免冷空气滞留在猪舍内形成温差。
1.2.3 加装保温设备:在冬季的寒冷时期,可以适当加装取暖设备,如电热毯或暖风机,提供猪舍内的额外热量。
1.3 温度监测与调节为了确保猪舍内的温度处于适宜的范围,需要进行定期的温度监测和调节。
可以采用温度传感器和自动控制系统来实现温度的实时监测和调节。
二、环境湿度控制2.1 湿度需求猪对于湿度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弱,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对猪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一般而言,猪舍内的湿度应保持在50%至70%之间。
2.2 通风排湿湿度过高会使猪舍内形成潮湿的环境,增加疾病传播的风险。
为了保持适宜的湿度,需要合理设置通风系统,增加空气流通,排出多余的湿气。
2.3 控制饮水方式猪舍内的饮水方式也会对湿度产生一定影响。
传统的水槽或水槽式自动饮水系统容易造成湿度过高,建议使用浸水式饮水系统,可以有效减少水分蒸发。
2.4 湿度监测与调节为了确保猪舍内的湿度在理想范围内,可以安装湿度传感器和湿度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和调节湿度。
同时,还需及时清洁猪舍内的排泄物和水槽,保持环境干燥。
综上所述,猪舍设计中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是确保猪健康生长的重要环节。
猪舍环境的控制与改善方法 - 养猪技术
猪舍环境的控制与改善方法-养猪技术只有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猪的生产潜力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猪舍环境一直以来都是影响猪群健康生长发育、保持稳定生产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
建筑猪舍是为猪提供适宜环境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猪舍的合理设计同时采取有效的环境控制措施,才能使猪舍的环境达到良好的状态,满足猪对环境的需求。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猪舍环境的控制与改善方法。
1、温度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猪对猪舍环境温度的要求不同,生产上将适宜猪生长发育的临界温度称之为最适宜温度。
猪对环境的温度表现的极为敏感,尤其是仔猪,仔猪非常怕冷,如果饲养环境的温度过低,会降低仔猪的抗病能力,易受多种病原菌的感染而患病,还会导致仔猪的胃肠蠕动减缓、消化不良等肠道问题,还易出现仔猪冻死的现象。
另外,处于断奶阶段的仔猪采食量少,对温度的要求为敏感,因此仔猪阶段的最适温度要高于其他阶段,通常产房的温度要适当的高一些,并且可通过将圈舍的温度提高2-3℃的方式来缓解断奶应激。
其他阶段的猪虽然对低温的反应不像仔猪那么敏感,但是如果环境温度过低会导致肉料比下降,影响育肥猪的生长和增重,造成饲料的浪费,还易诱发多种疾病。
而温度过高则会导致猪群产生热应激,使猪的采食量下降、饲料报酬率降低、生长速度减慢,生产性能下降,种猪的繁殖性能下降,严重时还会造成死亡。
猪舍内温度的高低与热量的来源和散失的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要根据这一情况调控好猪舍的温度。
对于仔猪来说来做好保温的工作,防止舍内温度过低,影响健康和生长。
对于成年猪则要做好夏季的防暑降温工作,可在夏季增加通风力度,加快热量的散失,通过向猪体喷水、猪舍冲水的方式降低温度,还可安装一些降温设施,以提高生长育肥猪、种猪的生产性能;在寒冷季节,则要做好防寒的工作,可有效减少饲料的浪费。
尤其是要做好仔猪的保温工作,可在舍内安装增温设施,适当的增加饲养密度等方式提高舍温。
2、相对湿度相对湿度是指猪舍内空气中含水汽的多少,通常猪舍内的最适宜相对湿度为50%-80%,一般情况下相对湿度对猪的影响较小,但是和不适宜的温度相结合则会对猪群产生极大的影响。
规模化猪场的环境控制措施
规模化猪场的环境控制措施规模化猪场是农业现代化的体现,但是它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
快速增长的猪群对空气、水质等环境的影响需得到重视。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规模化猪场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环境。
一、空气环境控制空气质量是猪场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
规模化猪场的猪只密集,容易带来一些废气和异味,如粪便味、氨气味等。
为了保证空气质量,猪场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建造合理的围墙和罩棚。
合理的围墙和罩棚能够遮蔽猪场部分废气散发出去,同时也能够保护猪只免受风吹晒雨淋的影响。
2.加强猪舍通风系统。
通过合理设置通风口,能够使猪只舍内的废气散发出去,保持猪舍内部的空气清新。
3.安装空气净化装置。
空气净化装置能够有效地去除猪舍内的异味和微生物,并能够净化空气,确保猪舍内的空气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二、水环境控制猪场需要大量的水,不仅用于喂水和清洗猪圈,还用于农田灌溉。
猪场的污水也需要得到妥善处理,以免对周围的水环境造成污染。
以下是水环境控制需要采取的措施:1.猪舍内的饮水设施要保持清洁。
猪只需要干净的饮用水,每天需要定时更换饮水器中的水。
2.建造过滤池。
过滤池是指通过芦苇等水生植物来净化富含有机废物和氨氮的污水。
此外,还可将过滤池中的水再进行活性炭过滤,使污水处理更有效彻底。
3.利用污水进行废水农田利用。
规模化猪场产生大量污水,可以通过农田灌溉方式,让污水变成有机肥料,为农田提供营养。
三、噪声抑制控制随着猪场的规模,机械作业和动物噪声对周围社区造成的噪声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为了减少噪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控制机械噪音。
当使用机器设备时,应该选择低噪音的设备,并保持设备维护,以减少噪声污染。
2.控制动物噪音。
一般而言,猪只噪音可以通过优化猪舍设计和改进饲料等手段来减少。
四、废弃物处理规模化猪场的废弃物处理是一个比较复杂和重要的问题。
废弃物主要包括猪粪、尿液、废料等,如果不得当处理,猪粪等废弃物可能成为一种臭味和污染的源头。
以下是处理废弃物需要采取的措施:1.建造合理的污水处理设备。
规模化养猪场的环境控制
由于畜舍常年温暖潮湿,高密度饲养为某些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不仅影响了养殖场本身的效益。
也在一定程度上危害了人们的健康。
因此,根据猪的生物学特性,为猪群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和繁育环境显得至关重要。
一、营养环境控制1、配制氮基酸平衡日粮。
实行阶段饲养根据动物不同生长阶段,制定合理的饲料配方。
随着畜禽体重的增加,维持需要减少,脂肪组织液积增加,这样所需日粮的营养浓度逐步降低。
将猪日粮中的蛋白质含量每降低1%,氮的排出量则减少8.4%。
如将粗蛋白含量从18%降到15%,即可将氮的排出量降低25%。
而粪便污染的恶臭主要由蛋白质腐败所产生。
因此,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合理地配制饲料,不但可以节省蛋白质资源,也可从根本上改善猪舍环境。
2、合理利用饲料添加剂当动物肠道内大肠杆菌等有害菌活动增强时,会导致蛋白质转化为氨、胺和其他有害物质,而合理利用饲料添加剂,如酸化剂、酶制剂、益生素等,可减少氨和其他腐败物的过多生成,降低肠内容物、粪便中氨的含量,使肠道内容物中的粪臭素等含量减少。
从而减少粪便的臭气。
另外,在饲料中添加粪链球菌、双歧杆菌等,均能减少动物的氨气排放量,净化猪舍内空气,降低粪尿中氮的含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猪舍内部环境的控制1、湿度猪舍内的湿度过高会影响猪的新陈代谢,是引起肠炎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还可诱发肌肉、关节方面的疾病。
猪的适宜湿度范围为65%-85%。
试验表明,温度在14℃-23℃、相对湿度在50%-80%的环境下,适合猪只生长。
为防止湿度过高,减少猪舍内水汽的来源,应少用或不用大量水洗猪圈设置通风设备,经常开启门窗,降低舍内湿度。
2、温度温度在环境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肉猪在17℃-30℃时生长最快,料肉比最低;怀孕母猪为22℃-25℃;而仔猪则为28℃,1周龄以内的仔猪更高,为30℃。
因此,猪对温度的高低非常敏感。
同时寒冷仔猪黄、自痢和传染性胃肠炎等腹泻性疾病的主要诱因。
而当气温高于35℃,个别猪可能发生中暑,妊娠母猪可能引起流产,公猪性欲下降,精液品质不良。
猪场环境控制的5个要素
猪场环境控制的5个要素
首先,空气质量是猪场环境控制中至关重要的要素之一。
猪舍内的空气应该保持清新,避免过高的二氧化碳和氨气浓度,这可以通过定期通风和清洁来实现。
其次,温度是另一个重要的要素。
猪对温度的适应能力有限,过高或者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它们的生长和健康。
因此,猪舍内的温度需要根据猪只的年龄和季节进行调节,确保在适宜的范围内。
第三,湿度也是需要控制的要素之一。
过高的湿度会增加猪只患病的风险,特别是在暖湿的环境中。
因此,猪舍内的湿度需要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通风是猪场环境控制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良好的通风系统可以有效地控制空气质量、温度和湿度,确保猪只在舒适的环境中生长和繁殖。
最后,照明也是猪场环境控制中需要考虑的要素之一。
适当的照明可以影响猪只的行为和生长,对于繁殖母猪来说,光照的控制也会影响它们的发情和生殖周期。
综上所述,猪场环境控制的5个要素包括空气质量、温度、湿度、通风和照明。
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猪只的生长和健康,因此在猪场管理中需要综合考虑并合理调控这些要素,以确保猪只能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和繁殖。
猪场环控器的操作方法
猪场环控器的操作方法猪场环控器是一种用于控制猪舍内环境的设备,可以自动调节温度、湿度、通风等参数,以满足猪只生长和生产的需要。
操作猪场环控器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一、了解环控器的基本功能和原理猪场环控器是由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组成的系统,可以实时感知环境参数,并通过执行器调节环境条件。
传感器可以感知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参数,而执行器可以控制通风、加热、制冷、喷淋等设备。
控制器是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接收传感器的信号,并根据设定的规则调节执行器的工作,以达到预期的环境目标。
二、了解环控器的硬件和软件配置猪场环控器通常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部分包括主控板、通信模块、传感器和执行器等设备,而软件部分则包括控制程序和用户界面。
在操作环控器之前,需要熟悉硬件和软件的配置,了解各个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和工作原理。
三、设置环境参数在操作猪场环控器时,首先需要设置猪舍的环境参数,包括理想的温度、湿度范围和通风要求等。
根据猪的品种和生长阶段的不同,这些参数可能会有所差异,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设置环境参数时,可以通过控制器的用户界面进行操作,根据界面上的提示和指引完成设置。
四、监控环境参数设置好环境参数后,猪场环控器将开始工作,并不断监测猪舍内的温度、湿度等参数。
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界面实时查看这些参数的数值,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如果环境参数超出了设定的范围,可以通过环控器的警报系统及时得到提醒,避免猪只受到不良环境影响。
五、调节环境条件根据监测到的环境参数,猪场环控器可以自动调节环境条件,以维持猪舍内的适宜环境。
例如,当温度过高时,可以通过通风系统降低温度;当湿度过低时,可以通过喷淋系统增加湿度。
用户也可以手动调节环境条件,通过用户界面选择相应的控制模式和参数,控制执行器的工作。
六、数据记录和分析猪场环控器可以记录猪舍环境参数的历史数据,并提供相应的数据分析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界面查看历史数据,并分析环境参数的变化趋势。
猪场环控器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概述猪场环控器是猪场环境控制的核心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实时监测猪舍内的温度、湿度、氨气浓度等环境参数,并通过自动调节系统实现对猪舍环境的优化控制。
为确保环控器正常运行,提高猪场养殖效益,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操作步骤1. 启动环控器(1)将环控器电源插头插入电源插座,确保电源正常。
(2)打开环控器电源开关,显示屏亮起,进入系统主界面。
2. 参数设置(1)根据猪舍实际情况,设置温度、湿度、氨气浓度等环境参数的上下限值。
(2)设置报警阈值,当环境参数超出设定范围时,环控器自动报警。
(3)根据猪舍需要,设置自动调节系统,如自动调节通风、喷雾等设备。
3. 参数监测(1)在主界面查看实时监测到的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氨气浓度等。
(2)如发现异常,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
4. 系统调整(1)根据猪舍环境变化,调整参数设置,确保环境参数始终处于适宜状态。
(2)定期检查环控器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5. 故障处理(1)如环控器出现故障,立即关闭电源,拔掉电源插头。
(2)检查设备电路、传感器等部件,查找故障原因。
(3)如无法自行处理,联系专业人员维修。
三、注意事项1. 环控器安装位置应避开高温、潮湿、易燃易爆等危险环境。
2. 确保环控器电源稳定,避免电压波动对设备造成损害。
3. 定期检查环控器设备,及时更换老化、损坏的部件。
4. 操作人员应熟悉环控器操作规程,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5. 如发现环控器故障,立即采取措施,防止环境参数异常影响猪舍环境。
四、维护保养1. 每月检查环控器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2. 定期清理传感器、通风口等部位,防止灰尘、杂物堵塞。
3. 如环控器出现故障,及时进行维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对操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环控器操作技能。
通过以上操作规程,可以有效保证猪场环控器正常运行,为猪舍提供适宜的环境,提高养殖效益。
第2篇一、前言猪场环控器是猪场环境控制的关键设备,主要用于调节猪舍内的温度、湿度、风速等环境参数,以保证猪只的健康生长。
智能化猪场解决方案
智能化猪场解决方案引言概述:智能化猪场解决方案是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传统的猪场管理方式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实现猪场的智能化管理。
这种解决方案可以提高猪场的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改善猪的生长环境,提高猪的健康水平,从而为猪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智能化饲喂系统1.1 自动化喂料系统:传统的人工喂料方式存在喂养不均匀、浪费饲料等问题。
智能化饲喂系统通过传感器和控制器的配合,可以精确控制饲料的投放量和时间,实现全自动化的喂养过程。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饲料的浪费,还能确保每只猪都能获得足够的饲料,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1.2 智能化喂食监测:通过在猪舍内设置摄像头和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猪的进食情况和饮水量。
根据监测结果,可以及时调整饲料的种类和数量,确保猪的饮食均衡和营养需求的满足。
同时,还可以通过监测猪的饮食情况来判断猪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疾病或异常情况。
1.3 智能化饲喂记录与分析:智能化饲喂系统可以自动记录每只猪的饲喂情况,包括饲料种类、数量、投放时间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了解猪的饲养情况和生长状况,为猪的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二、智能化环境控制系统2.1 温度和湿度控制:智能化环境控制系统可以根据猪的需求和生长阶段,自动调节猪舍内的温度和湿度。
通过合理控制温湿度,可以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促进猪的生长发育,减少疾病的发生。
2.2 通风系统:智能化环境控制系统可以根据猪舍内的气体浓度和新鲜空气的需求,自动调节通风设备的运行。
这样可以保持猪舍内空气的新鲜度,排除有害气体,提高猪的生长环境质量。
2.3 光照控制:智能化环境控制系统可以根据猪的需求和生长阶段,自动调节猪舍内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
适当的光照可以促进猪的食欲和生长发育,提高猪的生产性能。
三、智能化健康监测系统3.1 猪体重监测:通过在猪舍内设置称重设备,可以定期监测猪的体重变化。
根据体重监测结果,可以了解猪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饲料的投放量和种类,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
养殖场猪舍环境控制标准
养殖场猪舍环境控制标准
养殖场猪舍的环境控制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温度:猪是恒温动物,在正常情况下,育肥猪舍的温度应控制在18~23℃,保育猪舍的温度应控制在28~30℃,哺乳母猪舍的温度应控制在20~22℃。
2.湿度:猪舍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50%~75%。
湿度过高会导致猪只呼吸困难,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湿度过低则易引起猪只皮肤干燥、裂蹄。
3.通风:猪舍内应保持良好的通风,以排除有害气体、尘埃和微生物,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4.光照:适当的光照可以促进猪的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
一般来说,猪舍内的光照强度应控制在100~200勒克斯。
5.饲养密度:猪舍的饲养密度不宜过大,否则会影响猪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具体的饲养密度应根据猪的品种、年龄和体重等因素来确定。
以上标准仅供参考,实际的环境控制标准可能会因养殖场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为了达到最佳的环境控制效果,建议养殖场定期监测和调整猪舍的环境条件,以确保猪只的健康生长。
生猪养殖家庭农场环控系统管理指导意见
生猪养殖家庭农场环控系统管理指导意见舍内环境控制是规模养猪的核心,环控管理对确保猪舍内空气质量及猪群适宜的生长环境起到决定性作用,生产单位必须高度关注环控制对猪群的影响,重视高效家庭农场环控管理。
一、猪舍内环境控制目的影响猪舍内环境的指标包括舍内温度、湿度、有毒有害气体等。
舍内环境变差,会导致猪只出现冷、热应激,环境潮湿、空气浑浊,氧气稀薄,粉尘量大,导致病菌滋生。
环控目的是通过一定的设备装置为猪的活动区域提供适宜的温度,同时排出有害气体、湿气及粉尘,并补充充足的新鲜空气,为猪群创造舍内所需要的适宜环境。
二、舍内环境对猪群的影响1. 有害气体的危害氨气和硫化氢对呼吸道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引起黏膜水肿,喉头水肿、支气管炎,严重时引起肺水肿,肺出血,氨气还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麻痹,中毒性肝病等,是造成猪呼吸道综合感染的主要诱因;高浓度二氧化碳的长时间作用可造成猪群缺氧,出现精神萎靡,食欲减退、体质下降、发病率升高,生产力降低。
2. 温度的影响猪是恒温动物,能够适应一定范围内的环境温度变化,可以通过自身调节机制抵御寒冷。
如果气温骤变,猪舍内环境温度变化超出了这个范围,猪自身的体热调节不能维持体热平衡,使体内代谢发生障碍,从而影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诱发猪群疾病。
3. 粉尘的影响粉尘是臭味和病菌的载体,减少80%的粉尘氨气和硫化氢相应减少30%。
三、舍内环境参考指标舍外环境、猪群的天龄大小对舍内环境有着密切影响,舍内环境是否达到猪群猪群适宜生长的标准,除了依据舍内温、湿度和空气卫生参考指标外,须结合猪群的感受状态进行综合评定。
相关参考指标见表1、表2。
表1:温度与相对湿度参考标准表2:猪舍内空气卫生指标四、环控关键点1.“一场一标准”制定家庭农场环控操作标准。
由于家庭农场环控设备配置类型较多,要求服务部根据猪舍结构和环控设备的配置情况制定每一户家庭农场的环控操作标准,具体某个指标参数的设定要依据不同季节、猪群不同天龄段和猪舍硬件配置情况具体分析,不可盲目套用。
养猪控制环境温度与湿度的方法
养猪控制环境温度与湿度的方法猪是我国重要的家畜之一,而环境温度与湿度是影响猪的健康和生长的重要因素。
恰当的环境温度和湿度对猪的健康和产出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养猪过程中控制环境温度与湿度的方法,以帮助养猪户更好地管理猪的生长环境。
1. 合理设置通风设备通风是调节猪舍环境温度与湿度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风设备的合理设置可以有效地改善室内空气流通,降低室内温度,减少湿度。
在夏季高温天气,可以通过调整通风设备的开启程度和位置来保持猪舍内的温度适宜。
2. 控制光照时间光照对调节猪的生理节律有着重要影响。
适当的光照时间可以促进猪的食欲和生长,提高猪的免疫力。
合理控制光照时间,保证猪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对于控制环境温度与湿度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3. 调节饲料成分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和热能含量对猪的产热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调节饲料成分,可以有效地控制猪的体温,降低热应激。
养猪户可以根据季节变化和猪的生长阶段,合理调整饲料成分,以保证猪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
4. 定期清洁消毒保持猪舍的清洁和干净是控制环境温度与湿度的重要环节之一。
定期清洁猪舍,消毒猪舍,可以有效地减少病原体的滋生,提高猪的健康水平。
同时,干净的猪舍内空气流通性好,有利于维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
5. 使用降温设备在夏季高温天气,可以通过使用降温设备,如喷水降温系统、风扇等,降低猪舍内的温度。
合理使用降温设备可以帮助猪舍内保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产出效率。
总结在养猪过程中,控制环境温度与湿度是关键的环节之一。
合理设置通风设备、控制光照时间、调节饲料成分、定期清洁消毒和使用降温设备等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养猪户保持猪舍内适宜的温度与湿度,提高猪的产出效率,为养殖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对养猪户有所帮助,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管理猪舍环境,提高猪的健康水平和生长速度。
养猪场自动化环境控制设备
自动化环境控制设备可满足猪体不同部位的不同温度需要,呼吸的是凉空气,躯体周围却保持温暖,同时还为猪提供采食、玩耍、蹭痒、淋浴、厕所等场所,符合猪的生态、生理和行为学需要,被猪所认可。
该系统优点如下:(1)暖床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舍外猪床只需简单的棚舍蔽护即可,操作方便。
(2)与封闭式猪舍相比,可节省50%建筑费用。
(3)提高了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缩短了生长期。
(4)每个猪位的固定投入和流动资金低。
(5)生产容易且安全。
(6)猪舍环境舒适,有利于人的健康。
采用诺廷根暖床系统养猪能满足猪的生理和行为学需要,猪食欲旺盛,采食量增加,增重加快。
因床内温度高,减少了维持需要,提高了饲料利用率。
一般情况下,可减少死淘率50%,采食量增加10%,日增重提高10%以上,缩短了饲养期,提高了经济效益。
由于只需给仔猪加热到体重14公斤,设备的加热系统又是可控的自动调节,与封闭式定位养猪相比,用电量大幅度下降,一般为定位饲养用电量的1/20。
2.地面保温或冷却系统无论是仔猪保温还是母猪散热,都应有其最佳的适宜温度范围,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生产或造成能源浪费。
维持地面恒温的最佳方式是以管线通水保温,在控制温度的热水出水口的最远端要装恒温调节器。
当地面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恒温调节器将贮水式热水器水泵关闭而使地面冷却;当地面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恒温调节器将贮水式热水器水泵打开,以提高其温度。
同样的原理可以用于地面冷却设施,唯一的差别是地面恒温调节器连在控制冰水抽取机的水泵上,当母猪所躺的地面温度高于某一设定温度时,水泵将冰水抽出循环,使地面温度下降,反之,当达到设定温度时,水泵抽水便停止工作,以保持其温度。
3.间歇性淋浴自动控制设施淋浴最好是能让淋下的水分蒸发后再喷水,否则便不能达到蒸发散热的目的。
采用自动控制式洒水,将自动控制设备调节在环境温度高于21℃以上时,每隔40分钟喷水1次约持续1分钟~2分钟,据喷出的水量而定。
畜舍空气环境改善与控制—畜舍基本结构与类型(牧场环境调控课件)
3. 墙壁、地面等处水份的蒸发:占总水汽量的10~25%。
(二)舍内湿度的分布
1. 垂直分布: 因为水汽的比重比空气小(0.625:1),水汽往上升,故屋顶
或天棚下湿度大,靠近地面处湿度也大。
2. 水平分布: 在墙角处因温度低,易达到露点,所以此处湿度也大。
臭气传出。 3. 保持冬季换气合理: 进入舍内的气流均匀分布于
舍内,避免直接吹到畜体上。 4. 冬季要严密北窗的缝隙,防止贼风的侵入。
贼风:快速、低温的小股风。
小结:
畜舍样式的选择: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家畜种类和 饲养阶段来定。我国一般选择开放舍较多,密闭式较少。 一般热带区域完全开放舍;寒带区域有窗开放式畜舍。 牛以防暑为主;幼畜以防寒为主,成年家畜以防暑为主。
四、畜舍内的温热特点
(一)封闭舍的温热特点
有屋顶,四周都有墙壁,通风换气主要靠门窗、通风管来进行,舍内外 空气温度差较大。
1. 封闭舍内的热平衡 (1)热平衡方程式 Q=△t(G×0.24 + ∑KF)+ W Q:舍内热量的来源(千卡/小时); Δt:舍内外的温差(℃);G:通风换 气量(千卡/小时);0.24:空气的热容量(千卡/度小时);K:畜舍外维护 结构的总传热系数(千卡/米2.度.小时);F:畜舍外维护结构的总面积;W: 舍内地面和所有潮湿物体表面因水份蒸发所损失的热量(千卡/小时)。
有窗式猪舍
有窗式猪舍
小结
通过学习能够准确的描述畜舍的基本结构包括的内 容,及其各个结构在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依据畜禽的生 理特点、生产工艺,进行合理的设计与建造。
项目二 畜舍空气环境的改善和控制
模块2 畜舍的类型
一、从环境控制的角度来分 将畜舍分为:完全开放式
猪场圈舍温度与湿度控制方法
猪场圈舍温度与湿度控制方法猪场的圈舍温度与湿度控制是确保猪群健康和生产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良好的温湿度控制可以提供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有助于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本文将详细介绍猪场圈舍温度与湿度控制的方法。
1. 了解猪的生理特点在制定温湿度控制策略之前,了解猪的生理特点是非常重要的。
猪是适应性很强的动物,但它们对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也有一定的敏感度。
不同生长阶段的猪对温湿度的要求也不同。
例如,仔猪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比成年猪更高。
2. 温度控制(1)提供适宜的温度范围:在冬季,需要为猪提供适宜的温度,可以使用加热设备,如取暖灯、电热板等。
而夏季,较高的温度可能对猪的生长和饲料摄入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采取降温措施,如通风、喷水降温等。
(2)定期监测和调整温度:猪舍的温度需要定期监测,可以使用温度计或温湿度计来测量。
一般来说,猪舍的温度应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以确保猪的生长和发育。
如果发现温度过高或过低,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3. 湿度控制(1)通风换气:猪舍的通风系统是湿度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合理设计通风系统,可有效地降低猪舍内的湿度。
通风换气可以将猪舍内的潮湿空气排出,并引入新鲜空气。
合理的通风系统应具备良好的排湿能力,以确保舍内湿度不超过合理范围。
(2)控制喂水量和饮水设备:水是湿度的重要来源,合理控制猪的喂水量可以减少舍内湿度。
此外,优质的饮水设备也能帮助减少水分的泄漏和溢出现象,从而减少湿度。
4. 使用湿度调节设备(1)加湿设备:在干燥的环境中,可以使用加湿设备增加舍内湿度。
常用的加湿设备有喷雾加湿器、蒸汽加湿器等。
但是使用加湿设备时要注意控制湿度,以避免湿度过高对猪只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2)除湿设备:在潮湿的环境中,可以采取除湿措施,如设置除湿机、通风系统增强排湿能力等。
在湿度较高的情况下,除湿设备能够有效降低猪舍内的湿度,提供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
5. 监测和记录猪场圈舍温度与湿度的控制需要持续监测和记录。
猪场的环境控制制度
猪场的环境控制制度引言本文档旨在详细阐述猪场环境控制制度,以确保猪只的健康、生产效率以及猪场运营的可持续性。
本文档适用于猪场管理人员及员工,作为日常操作的参考指南。
1. 温度控制1.1 适宜温度范围猪只的舒适温度范围通常在18-22°C。
对于仔猪,温度可能需要更高,以确保其健康成长。
1.2 温度监测应定期监测猪舍内的温度,至少每天一次。
使用温湿度计或其他专业的监测设备。
1.3 温度调节- 机械通风:通过调节风机开启数量和时间,来控制舍内温度。
- 散热设备:在高温季节使用风扇、湿帘等设备降低温度。
- 保暖措施:在低温季节使用保温材料、加热灯等提高温度。
2. 湿度控制2.1 适宜湿度范围猪只的适宜湿度范围通常在60-80%。
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影响猪只的健康和生长。
2.2 湿度监测至少每天监测一次猪舍内的湿度水平,确保控制在适宜范围内。
2.3 湿度调节- 机械通风:调节风速和风向,以控制和调节湿度。
- 除湿设备:在湿度过高时使用除湿机。
- 增加室内空气流动:有助于降低湿度和减少细菌滋生。
3. 通风管理3.1 通风目的- 控制温度和湿度。
- 确保新鲜空气供应,减少有害气体和细菌的积聚。
- 改善猪只生长环境,提高生产效率。
3.2 通风模式- 自然通风:利用猪舍内外压力差实现自然空气流动。
- 机械通风:使用风机强制进行空气流动。
3.3 通风设备- 风机:选择合适的风机类型和数量,根据猪舍大小和需求配置。
- 通风管道:确保通风管道畅通无阻,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4. 光照管理4.1 光照计划- 根据猪只的生长阶段和需求制定光照计划。
- 分阶段调整光照时间和强度,以模拟自然光照周期。
4.2 光照设备- 使用LED灯或其他适合猪只生长的人造光源。
- 确保光源安全、耐用且易于维护。
5. 清洁与卫生5.1 清洁计划- 制定猪舍定期清洁计划,包括地面、墙壁、设备等。
- 明确清洁工具和清洁剂的使用标准。
5.2 粪便处理- 定期清理粪便,减少氨气等有害气体的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猪舍环境控制系统内部资料,谨供参考!第一章猪舍环境控制系统u第一节、温度对猪的影响u第二节、影响温度的因素u第三节、猪舍常用降温措施u第四节、猪舍通风量的计算u第五节、湿帘系统的计算第一节温度对猪的影响第一节温度对猪的影响第一节温度对猪的影响u2、温度对仔猪的影响u初生仔猪如果温度过低,常出现冻死现象;有些猪尽管看起来没有冻死,但由于低温引起的低血糖,则会使猪抵抗力大大下降,成为易发病的猪群u哺乳仔猪如遇到低温,则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和腹泻u仔猪断奶时,往往吃进的食物量很少,只能消耗体组织,如果温度过低,易发生减重和腹泻u仔猪断奶时突然把温度提高2-3℃,以缓解断奶应激第一节温度对猪的影响u3、温度对公猪的影响u过高的环境温度会导致公猪睾丸散热困难,因睾丸温度过高而引起精子代谢加强,死亡速度加快,出现死精、弱精第一节温度对猪的影响u4、温度对母猪的影响u高温时会引起母猪发情不正常,经常出现的因素是母猪发情数量减少,发情症状不明显u高温会使妊娠后期母猪死胎数量明显增加,这是因为母猪妊娠后期代谢旺盛,遇到高温时散热困难,体热蓄积在体内,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严重者,妊娠母猪会因热量无法排出而致死亡u高温对哺乳母猪的影响是影响采食量,从而使母猪奶水分泌减少第二节影响温度的因素u1、湿度u潮湿的空气会增加热传递,低温高湿时更容易使猪体热量散失,使猪显得更冷u空气湿度大时,猪体水蒸发减慢,在采用滴水降温时效果变差,在使用水帘降温时也会使效果不明显第二节影响温度的因素第二节影响温度的因素u上表数据来源于《猪场细节管理》刘德旺u下表数据来源于同行第二节影响温度的因素u4、有效温度ETu有效温度是通过受试者对不同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气流速度的环境的主观反映得出具有相同热感觉的综合指标u人的有效温度公式:ET=0.85Tw+0.15Tdu猪的有效温度公式:ET=0.35Tw+0.65Tdu Td:干球温度,指温度计水银球不加任何包被的情况下测出的大气温度,即气温u Tw:湿球温度,用湿棉纱将温度计水银球包起来测量出的大气湿度饱和情况下的温度第二节影响温度的因素u当干球温度为30℃,湿球温度为25℃时,人和猪感受到的有效温度分别是25.75℃和28.25℃u即:皮肤蒸发能力较强的生物,湿球温度比干球温度重要;皮肤蒸发能力较弱的,干球温度比湿球温度重要u因此,猪体汗腺很少,很难通过蒸发散热,一旦空气温度超过猪的体温,使用风扇也不会起到降温的作用。
必须区分开人与猪的区别,气温一旦超过38℃,必须采取其它的降温措施第三节猪舍常用降温措施u1、喷雾降温系统u当高压水流从均布于房舍上方的喷嘴喷出时,产生直径小于0.05mm的细雾,雾粒的蒸发吸收大量显热,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u优点是设备简单,具有一定降温效果,但使舍内湿度增大,因而一般须间歇工作,常用排风机配合运行第三节猪舍常用降温措施第三节猪舍常用降温措施第三节猪舍常用降温措施u2、湿帘风机降温系统u利用蒸发降温原理,由蒸发湿帘和风机组成的一种降温成套设备。
u湿帘材料经水淋湿后可提供大量湿润表面,在风机排气情况下,室内呈负压状态,迫使室外空气穿过湿帘。
由于湿帘表面水蒸气分压力大于不饱和空气水蒸气分压力,因而湿帘表面的水被蒸发,吸收大量显热,导致进入猪舍的空气的干球温度下降第三节猪舍常用降温措施第三节猪舍常用降温措施第三节猪舍常用降温措施u3、其他降温措施u淋水:将水直接淋到猪身上u滴水:水滴到猪体,然后蒸发,吸收猪体热量,从而起到降温作用,可用于哺乳母猪将温u遮阴第四节猪舍通风量的计算u猪舍通风的主要作用:u a)改善环境温度u b)排除二氧化碳,多余水汽,增加舍内空气含氧量u c)排除舍内微生物,粪尿产生的有害气体如硫化氢、氨气等u注意:通风换气是一柄双刃剑,冷风会引起感冒,引发猪的风湿性关节炎等第四节猪舍通风量的计算疾病,过高会使病原体易于繁殖第四节猪舍通风量的计算第四节猪舍通风量的计算u3、有害气体对猪的影响u氨气:刺激黏膜,引起黏膜充血,喉头水肿、支气管炎,严重时引起肺水肿,肺出血;氨气还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麻痹,中毒性肝病等u二氧化碳:一头体重100kg肥猪每小时呼出43L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过高猪会精神委靡,食欲减退,体质下降,生产力减低u硫化氢:刺激黏膜,引起眼结膜炎,气管炎,以至肺水肿,经常吸入低浓度硫化氢可出现植物性神经紊乱第四节猪舍通风量的计算u4、猪舍通风与风速u摘自《GB/T-17824-3 规模化猪场生产环境管理及环境参数》第四节猪舍通风量的计算第四节猪舍通风量的计算第四节猪舍通风量的计算v=80/40=2m/s第四节猪舍通风量的计算第四节猪舍通风量的计算u7、通风量计算实例u(1)房舍:长70m,宽12m,平均高度2.55m,饲养育肥猪约750头u a)风速法:12mX2.55mX1.5m/sX3600s=165240m3 u b)换气次数法:12X2.55X70X60次/h=128540m3u c)换气量法:750X140m3/h·头=105000m3u换气次数法舍内风速:128540÷3600÷(12X2.55)=1.16m/su换气量法舍内风速:105000÷3600÷(12X2.55)=0.95m/s第四节猪舍通风量的计算(2)房舍:长40m,宽12m,平均高度2.55m,饲养育肥猪约420头u a)风速法:12mX2.55mX1.5m/sX3600s=165240m3 u b)换气次数法:12X2.55X40X60次/h=73440m3u c)换气量法:420X140m3/h·头=58800m3u换气次数法舍内风速:73440÷3600÷(12X2.55)=0.66m/su换气量法舍内风速:58800÷3600÷(12X2.55)=0.53m/s第四节猪舍通风量的计算(3)房舍:长30m,宽8m,平均高度2.55m,饲养保育仔猪约600头u a)风速法:8mX2.55mX0.8m/sX3600s=58752m3u b)换气次数法:8X2.55X30X60次/h=36720m3u c)换气量法:600X78m3/h·头=46800m3u换气次数法舍内风速:36720÷3600÷(8X2.55)=0.5m/su换气量法舍内风速:46800÷3600÷(8X2.55)=0.63m/s第四节猪舍通风量的计算(4)房舍:长50m,宽8m,平均高度2.55m,饲养保育仔猪约600头u a)风速法:8mX2.55mX0.8m/sX3600s=58752m3u b)换气次数法:8X2.55X50X60次/h=61200m3u c)换气量法:600X78m3/h·头=46800m3u换气次数法舍内风速:61200÷3600÷(8X2.55)=0.83m/su换气量法舍内风速:46800÷3600÷(8X2.55)=0.63m/s第四节猪舍通风量的计算(5)房舍:长30m,宽8m,平均高度2.55m,饲养分娩母猪约30窝u a)风速法:8mX2.55mX1m/sX3600s=73440m3u b)换气次数法:8X2.55X30X60次/h=36720m3u c)换气量法:30X360m3/h·头=10800m3u换气次数法舍内风速:36720÷3600÷(8X2.55)=0.5m/su换气量法舍内风速:10800÷3600÷(8X2.55)=0.15m/s第四节猪舍通风量的计算(4)房舍:长50m,宽8m,平均高度2.55m,饲养分娩母猪约52窝u a)风速法:8mX2.55mX1m/sX3600s=73440m3u b)换气次数法:8X2.55X50X60次/h=61200m3u c)换气量法:52X360m3/h·头=18720m3u换气次数法舍内风速:61200÷3600÷(8X2.55)=0.83m/su换气量法舍内风速:18720÷3600÷(8X2.55)=0.25m/s第四节猪舍通风量的计算u8、结论u a)由于每头猪的换气量参数尚未有科学统计数据,计算结果准确性难以确认u b)风速计算法是较为合理的计算方法,因为湿帘的降温能力通常在5~8℃,舍内必须有一定风速以降低猪的体感温度。
缺点是投资比较高u c)换气次数法具有一定局限性,尤其是在房舍较短时不适用。
当公猪舍、配种舍、妊娠舍长度在60~90m时,可按换气次数法计算通风量,每小时换气次数为60次第四节猪舍通风量的计算第四节猪舍通风量的计算第四节猪舍通风量的计算u10、风机选型注意事项u a) 为保证室内最佳气流速度和便于湿帘安装,风机与湿帘间距离最好在30一80m 之间。
对超长房舍,设计上应考虑将湿帘安装在两侧端墙,而将排风机安装在房舍中部侧墙或屋顶,使冷却空气从两侧端墙进入,中部排出u b) 风机数目的确定必须满足在25.4Pa空气静压下所需要的通风量。
25.4Pa空气静压大约相当于7.2m/s的风速u c)风机最好布置在下风侧或房舍端墙。
如果风机必须布置在上风侧,设计通风量至少应增加10%,风机电机动力必须大于550W第四节猪舍通风量的计算u d) 风机排气口与邻近障碍物(例如建筑物墙壁)之间的距离应大于风机叶轮直径的1.5倍u e) 设计风机台数小于3台时,建议其中1台以上采用双速电机驱动,以便更方便灵活地调节通风流量u f)设计风机台数为多台时,建议将全部风机按一定的间隔分成2组或3组,以便控制同时运转的风机台数,按实际需要,调节通风流量,并保持房舍各处气流大体均匀第五节湿帘系统的计算u1、相关概念u湿帘wed padu用于蒸发降温的成形材料。
由特制的具有良好吸水性纤维纸压制成波纹板后交错层叠粘接成板块形,允许气流和水流交叉通过,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u湿帘降温装置wet pad cooling systemu包括湿帘、框架结构、供水及配水管路和水泵。
该装置与低压大流量风机配套使用u湿帘外形尺寸u以气流通过方向为厚度,以气流通过方向的垂直截面竖直安装时的垂直长度为高度,水平长度为宽度第五节湿帘系统的计算第五节湿帘系统的计算u2、过帘风速pad face velocityu通常将易于测量的进入湿帘或离开湿帘的风速定义为通过湿帘的风速,简称过帘风速。
单位以m/su湿帘的降温依赖水分的蒸发,欲使湿帘有较好的蒸发效果.空气通过湿帘表面流进温室时,应有一定的过帘风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