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点评通报2017年3月
我院2017年度门诊中草药不合理处方点评分析
![我院2017年度门诊中草药不合理处方点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3aa19b81eb91a37f0115cb9.png)
我院2017年度门诊中草药不合理处方点评分析发表时间:2018-09-12T14:56:01.507Z 来源:《临床医学教育》2018年8期作者:刘彤旭[导读] 处方点评制度对于规范处方管理、促进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自2007年原卫生部在处方管理办法中要求医疗机构建立处方点评制度以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安徽合肥 230000摘要目的:分析中草药的不合理使用情况,加强处方的规范化管理,促进中草药的合理应用。
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度门诊中草药处方1200张,对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合理性评价,并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不合理处方张数114张,不合理处方率9.5%,其中不规范处方83张、用药不适宜处方31张,分别占不合理处方量的72.8%、27.2%。
结论:中草药处方的不合格率较高,应加大对处方的审核力度,重视中草药的处方点评工作,加强处方的规范化管理,药师应加强与临床医师的沟通,共同促进中草药的合理应用。
关键词:中草药;不合理处方;点评分析处方点评制度对于规范处方管理、促进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自2007年原卫生部在处方管理办法中要求医疗机构建立处方点评制度以来,不少医院开展了此项工作,但大多点评西药和中成药处方,中草药处方点评工作开展的相对较少。
为促进中草药的合理应用,我院对中草药处方进行了点评分析,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月-12月每月100张中草药处方,共计1200张处方。
以《处方管理办法》[1]、《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中医药理论知识为依据,填写中草药处方点评表格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2.1 结果:1200张中草药处方中,不合理处方张数为114张,处方不合格率为9.5%,其中不规范处方张数为83张、用药不适宜处方张数为31张,分别占不合理处方量的72.8%、27.2%,未见超常处方,详见表1.2.2 不合理处方分析2.2.1脚注遗漏的问题。
处方点评工作总结
![处方点评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710ba86f12d2af90342e672.png)
处方点评工作小结为规范我院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我院处方点评工作小组对2016年9、10、11、12月处方各随机抽取100张进行点评。
旨在规范处方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提高我院临床药物治疗水平。
一、点评方式:每月随机抽取100张处方进行点评,点评内容包括不合格处方、抗生素使用处方和注射剂使用处方。
其中不合格处方具体点评,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
二、点评结果:1、2016年9、10、11、12月合格处方率、抗生素使用处方率和注射剂使用率如下图:2、2016年9、10、11、12月不合格处方总数,其中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如下图:三、点评结果分析:1、不合格处方分析:出现不规范处主要问题是药房电脑系统录入药品名不规范,另外是医生开具处方不规范和药房人员审阅处方后未及时签名;用药不适宜处方主要问题是医生对患者有诊断,但未针对用药或不用药,另外出现个别重复用药情况;超常处方主要问题是医生未对患者有诊断而进行用药。
2、抗生素使用处方分析:总体上,抗菌药物处方数占总处方数的比例每月在逐渐下降,抗生素使用比例未能有效控制的主要原因是基层卫生院药品品种少和辅助治疗方法缺乏,医生针对用药的治疗选择较少,另外医生对预防感染而使用抗生素、患者对抗生素认识缺乏而主动选择使用抗生素等情况。
3、注射剂使用处方分析:总体上,注射剂使用处方数占总处方数的比例每月在逐渐下降,注射剂使用比例未能有效控制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对注射剂认识缺乏,认为打点滴是治愈疾病比较好的选择而主动选择使用注射剂的情况,另外存在在缺乏有效实验室检查的情况,医生使用抗生素注射剂更能有效控制感染而使用注射剂。
针对现有问题提出改进意见:1、加强门诊医生与药房合作,使相关人员提高对合格处方重视程度,加强对处方不合格的监管,并按我院处方点评制度对不合格处采取相应措施;2、加强药房系统完善药品信息,建议添加设置程序使填写不合格处方无法通过等;3、加强药房人员对处方审查制度,对不合格处方及时发现;4、加强对临床医生用药指导和培训,落实医院相关制度,提高我院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减少不合格处方的出现,降低抗生素和注射剂使用比例。
2017年度中药处方分析及点评总结
![2017年度中药处方分析及点评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cfed1cafad6195f312ba6da.png)
2017年度中药处方分析及点评总结按照我院的《综合目标考核实施方案》、《处方点评制度》等制度与要求,为进一步突出我院的中医药特色,提高处方质量管理,促进合理用药,医院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委员会对2017年1一 9月份的中药处方比值进行分析考核。
现将具体分析考核情况综合如下:一、中药处方占全院门诊处方比值2017年1一 9月份门诊处方比例统计表由药剂科临床药学组对2017年1月至 9月处方比值进行统计分析,中药处方占门诊总处方比例72.99 %,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总处方比例38.48%,各项指标匀符合考核目标。
二、处方质控与点评1、总体情况:由药剂科临床药学组每月抽查约100张中药处方,100张西成药处方进行点评,经分析统计合理处方约占96.12%;不合理处方约占3.88%。
不合理处方其中不规范处方占不合理处方67.32%;用药不适宜处方占不合理处方32.68%;超常处方无,占不合理处方0%2、较突出或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和整改意见:(1) 、我院个别医生开具处方临床中医诊断书写不全,(2) 、中药饮片超剂量使用。
中药饮片用法用量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超剂量使用时,应当在药品上方再次签名。
(3) 、特殊煎法脚注不清楚,部分药物如需先煎、后下等未注明,直接影响药物疗效。
如:牡蛎、大黄等。
(4) 用药规格不清楚或不写,一药多种规格的,药剂人员不知该如何发放。
(5) 书写处方字迹潦草或涂改。
(6) 每张处方开具的品种数超过5种。
三、药品不良反应监测2017年上报药品不良反应66 份,器械不良事件27份,其中西药53份,中成药13份。
要求全体医、护、药人员要进一步高度重视合理用药,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杜绝药害事件的发生,在中药合理用药方面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通过本次回顾性处方点评分析,医院结合实际将优化药品结构、提高中药处方比值, 加强中药的合理使用,将各项指标合理化、科学化。
从而不断突出我院的中医药特色。
年处方点评通报
![年处方点评通报](https://img.taocdn.com/s3/m/ee699672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9a.png)
年处方点评通报一、概述本文档旨在对过去一年内医院的处方点评情况进行总结和通报,以便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保障患者权益,同时也为医务人员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二、处方点评情况1. 处方合规性评估针对过去一年的处方进行了全面的合规性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处方的合法性:检查处方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包括处方权力、药师审核等。
- 处方的合理性:评估处方是否符合医疗实践准则和专业标准,考察药物的适宜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 处方的规范性:检查处方是否规范填写相关信息,如病人信息、药品信息等,以确保处方可追溯和审计。
2. 处方点评结果根据合规性评估的结果,对处方进行了点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合法性问题:针对存在的合法性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并进行严肃处理。
- 合理性问题:针对存在的合理性问题,制定相关培训计划,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 规范性问题:针对存在的规范性问题,加强内部管理,制定处方规范操作流程。
3. 处方点评改进措施为了改进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培训:定期组织处方合规和点评相关的培训课程,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理解和操作能力。
- 强化审核:加强对处方审核环节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处方的合法性、合理性和规范性。
- 审核反馈:对医务人员的处方进行定期反馈,及时指导和纠正错误,帮助其改进处方写作能力。
- 完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的处方管理机制,包括处方审计、资料归档等,以确保处方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三、总结通过对过去一年处方的点评情况分析,我们发现了合法性、合理性和规范性方面的问题,但也意识到了存在的机会和潜力。
我们将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体验。
希望全体医务人员认真对待点评通报的内容,并主动配合改进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水平,为医院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处方点评中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分析与体会
![处方点评中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分析与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96bf280f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b2.png)
处方点评中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分析与体会实施处方点评制度,能够了解门诊医师所开处方的用药种类、特点,分析产生不合理用药的因素,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吸取经验教训,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
我中心不合理用药情况偶有发生,药师在审方时发现问题,就及时联系相关医师,沟通讨论,制定新的用药方案,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本次研究着重针对处方点评当中存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实施分析与探讨,现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中心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全科医生开具的处方共计514张作为本次的研究样本,处方内容较全面,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2方法针对收集的514张处方中合理与不合理的用药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
主要统计不合理用药处方的类型、处方实际数量以及出现频率等。
将统计结果进行本中心内公布,由我中心药事管理小组制定相应整改措施,并责成相关科室或人员整改。
1.3点评依据本次研究的处方点评依据为《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处方管理办法》以及《国家处方集》当中的相关内容进行点评。
2结果2.1处方点评本次研究中抽取的514张处方当中,不合理用药的处方有57张,是这次调查处方总数的11.09%,具有一定的比例,详细分类统计结果详见表1。
表1不合理用药处方情况统计[n(%)]不合理用药的类型具体内容处方数量(张)占不合理处方比例(%)占调查处方总数比例(%)不规范处方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2340.35 4.47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58.770.97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47.020.78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2 3.510.39用药不适宜处方用法、用量不适宜1221.05 2.34重复给药47.030.78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1 1.750.195联合用药不适宜58.770.97超常处方无适应证用药1 1.750.195合计5710011.092.2典型处方分析2.2.1不规范处方我中心不合理处方主要涉及以下四方面:具体分析:(1)开具处方没有写临床诊断或者临床诊断没有写全,这方面情况最多,占不合理处方比例为40.35%。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加强中成药合理使用管理的通知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加强中成药合理使用管理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7a8fb9f8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90.png)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加强中成药合理使用管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7.03.20•【字号】•【施行日期】2017.03.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加强中成药合理使用管理的通知各区卫生计生委、各医疗机构:为进一步加强中成药合理使用,提高中成药应用水平,保障群众用药安全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提出如下措施,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强化中成药处方点评。
各医疗机构要将中成药处方点评作为本单位处方点评的重要内容,包括辨证用药、用药剂量、用药方法、给药途径、溶媒、联合用药及配伍合理性、治疗过程中更换药品或停药的合理性等,特别是要关注中成药在患者治疗全过程中的应用合理性的点评,重点是与中药汤剂、西药等联合应用的合理性,防止中成药的滥用和毒副反应。
原则上同一张中成药处方开具的中成药不超过2种,同一亚类中成药只能开具1种。
二、实施中成药使用的分类监测。
各医疗机构要将中成药使用全程管理纳入医院信息系统,按照科室、品种、人员对中成药临床应用进行动态监测、超常预警、分别排序和重点监管,明确各临床科室次均费用中的中成药费用控制指标,特别要对临床应用量大、价高的中成药品种进行重点监测,对超常应用的中成药品种要严格进行处方点评,并对该品种展开调查,对存在问题的品种要坚决予以退出。
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要将相关事件上报卫生计生、中医药主管部门进行深入调查,依据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三、加强对中成药处方点评结果的应用。
各医疗机构要将中成药监测和处方点评结果在本机构内按月公XXX排序,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评优、评先、晋升、聘用、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对排名靠前的临床科室和医师给予表扬、奖励,对不规范使用中成药的行为予以通报批评并给予经济处罚,并追究科室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连续出现不合理处方的医师要取消其中成药处方权,情节严重的,要进行离岗培训。
2017年度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情况总结
![2017年度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情况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7c0fe98b84ae45c3a358ccb.png)
2017年度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情况总结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精神,为进一步促进我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2017年度医院抗菌药物处方、医嘱点评专家小组对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进行了11次专项点评,共抽取抗菌药物门、急诊处方2067张,发现不合理处方共171张,不合格率约为8。
3 %。
具体情况如下:一、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总体情况二、不合理处方主要涉及如下问题:1、无明确指征即给予抗菌药物治疗或诊断不完整,如诊断为“非感染性肠炎”、“乳腺增生”、“肠系膜淋巴结炎”、“疱疹咽峡炎”、“发热查因”、“便血"、“混合痔”、“胆囊结石”、“慢性支气管炎"、“皮炎”等患者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如普通“结膜炎”、“睑板腺炎”无全身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如诊断为“胃炎”的患儿、诊断为“消化不良"的患者给予抗HP感染治疗;如处方开具头孢呋辛、伪麻黄碱等用于治疗上感的药物,而无相关诊断.2、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不合理,主要为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患者如“扁桃体炎”、“喉炎"、“咽炎”、“鼻窦炎”、“鼻炎”、“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毛囊炎”、“蜂窝织炎"、“口腔溃疡"、“外伤软组织感染”等患者选用三代头孢治疗;如“混合痔”患者无静脉使用抗菌药物指征;如成人使用儿童剂型阿奇霉素干混悬剂。
3、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不建议选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4、无明确指征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菌药物,如“皮肤溃疡”患者联用头孢硫脒+奥硝唑治疗,如“鼻窦炎"患者联用左氧氟沙星+奥硝唑+阿奇霉素,如“外痔"患者联用头孢唑肟粉针+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安妥沙星片,如“泌尿系感染”患者联用头孢克肟分散片+阿奇霉素肠溶胶囊+多西环素粉针,如“乳腺炎”患者联用头孢他啶+奥硝唑治疗;“支气管炎”患者联用注射用头孢唑肟/头孢美唑+克拉霉素缓释片、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头孢硫脒+头孢克洛、头孢替安注射剂+克拉霉素缓释片;如“尿道炎”患者同时开具四种抗菌药物,头孢克肟分散片+多西环素分散片+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注射用头孢硫脒.5、用法用量错误,部分需每日多次给药的头孢类抗菌药物每日只给药一次,如头孢美唑、头孢唑肟、头孢替安、头孢硫脒、五水头孢唑啉注射剂,头孢呋辛酯片等,如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每日2次,如甲硝唑片、阿莫西林每日2次给药、奥硝唑注射剂每日一次给药频次不足;给药频次过多,又如克拉霉素缓释片每日只需给药一次,如诺氟沙星胶囊每日4次给药频次过多,如阿奇霉素肠溶胶囊每日3次给药频次过多,如头孢克洛缓释胶囊每日给药3次,给药频次过多;给药剂量偏大,如五水头孢唑林用于手术预防感染给药剂量达4g高于常规的1-2g,如头孢呋辛酯片0.75g,3/日给药剂量偏大,如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
2017年03月份抗生素使用PDCA
![2017年03月份抗生素使用PDCA](https://img.taocdn.com/s3/m/fb29b2fd680203d8cf2f2447.png)
2017年03月份抗生素使用情况检查持续改进一、工作计划(P):2月份抗生素使用情况明显改善,住院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使用强度、抗生素分线管理等方面均已达标,主要问题集中在:I类切口预防应用抗生素时间过长(>48h)、门诊抗生素使用率高,病原微生物送检率低。
抗生素合理使用工作始终是医疗工作监测的重点,不管是二甲复审还是日常的工作指标监测。
希望大家树立合理应用抗生素的意识,做好自我检查。
本月工作目标如下:1.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60%;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20%;2.I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50%以下,一般不得超过48h;3.I类切口第一、二代头孢菌素使用率80%以上;I类切口感染率≤0.5%;4.抗菌药物使用强度≤40DDD;5.I线抗菌药物使用率≥35%,抗生素越级使用率<10%;6.院感发生率≤4%,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病例病原微生物送检率≥40%;7.每月重点针对“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未达标的医生的病历逐份进行分析点评。
二、实施(D):1.每月对“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不达标的医生的病历,逐份进行合理性分析。
并将分析情况较相关医生参阅、自省;2.科主任、护士长、医疗质量小组、抗菌药物管理小组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定期考核,查看落实情况;3.院感医生检查运行病历,及时督导医生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控制I类切口抗菌药物的选择与时间、病原微生物及时送检、抗菌药物分线管理的执行、院感及时上报等;4.针对I类切口手术病人,进行术前皮肤准备、预防性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术前及术后手卫生督导检查。
5.通过三佳系统,严格控制抗菌药物审查制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把控抗菌药物应用指征、合理使用。
三、检查(C):3月份门诊量256人次,入院病人104人次,出院病历101数份,质控101份,手术36例。
3月份抗生素使用相关情况统计如下:1.3月份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6.86%;门诊抗生素使用率24.68%;抗生素占总费用比5.13%;抗生素占药费比19.88%;抗生素二联使用率5.03%。
门诊处方点评与用药合理性分析
![门诊处方点评与用药合理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3919b3f0242a8956aece486.png)
门诊处方点评与用药合理性分析摘要】目的:通过点评医院门诊处方及分析用药情况以促进医药质量管理及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1月—2017年3月医院门诊处方2000张,对合理用药相关指标进行回顾性评价分析。
结果:每张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从2.67种降为2.22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从36.70%降为27.35%,注射剂使用率从18%降为16.5%,合理用药比例从92.4%升至95.35%。
结论:通过对处方点评及有效干预措施后,处方规范和合理用药的整体水平得到一定提高。
【关键词】处方点评;合理用药;用药分析;干预;处方规范【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9-0388-03处方点评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技术规范等对临床中医生所开具处方的规范性以及药物的临床使用适宜性(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等进行评价。
临床药物治疗中,处方的合理性直接与疗效和患者的生命安全密切相关,合理用药是根据医学、药学等专业知识使用药物,可提高处方合格率,保障医疗安全,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经济性,并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综合提高用药水平。
为提高处方质量,发现存在或潜在的用药问题,促进合理用药在门诊处方调配过程中对门诊处方进行抽查点评,本文对我院2000张门诊处方进行合理用药等指标的分析及评价,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2016年11月—2017年3月,每月在我院门诊处方中随机抽取两周的处方,再与每周中任意两天中随机抽取100张/天,共2000张门诊处方。
1.2 方法对抽取的处方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遏制细菌耐药的通知》(2017)、相关疾病诊疗指南、药物治疗指南等对处方进行审核,审核内容为:药品品种数、抗菌药物处方数、注射剂的处方数、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处方金额等,并分析各项指标。
处方点评情况总结
![处方点评情况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0fb3c0a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52.png)
处方点评情况总结
XXX在2017年7月份进行了处方点评,对全院临床科室使用七类药品的70张处方进行了专项点评。
具体点评结果如下:
一、7月份抽取的70张处方,具体参数如下:
1.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1.8种。
2.国家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95%。
3.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5.57%。
4.注射剂使用率42%。
5.药品通用名的使用率为96%。
6.合理处方占95.6%,不合理处方占4.4%。
二、分析:
1.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1.8种,符合《处方管理办法》规定。
但有2张处方超出5种药品,下一步应尽量减少多种药物联用,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2.国家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95%,应大力宣传和使用基本药物。
3.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5.57%,符合XXX要求的20%以下的标准。
应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原则,以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4.注射剂使用率为42%,超过WHO制定的标准。
下一步应严格控制静脉给药的形式,以降低注射剂使用率。
季度处方点评通报
![季度处方点评通报](https://img.taocdn.com/s3/m/3068acc2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cd.png)
季度处方点评通报摘要本文档旨在对公司季度处方点评情况进行总结和通报,以便于各相关部门进行改善和优化。
背景公司具有多个处方点评项目,旨在对各种治疗项目进行评估和优化。
季度处方点评是对过去三个月处方点评活动的总结和分析,包括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医疗质量等等。
统计结果治疗效果各处方项目的治疗效果情况如下:- 处方项目A:治疗效果良好,超过90%的患者取得了预期的治疗效果。
- 处方项目B:治疗效果一般,大约70%的患者取得了预期的治疗效果。
- 处方项目C:治疗效果不佳,仅有30%的患者取得了预期的治疗效果。
患者满意度对于各处方项目的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如下:- 处方项目A:患者满意度较高,超过80%的患者表示满意。
- 处方项目B:患者满意度一般,约60%的患者表示满意。
- 处方项目C:患者满意度较低,仅有40%的患者表示满意。
医疗质量医疗质量评估结果如下:- 处方项目A:医疗质量良好,符合相关标准和指南。
- 处方项目B:医疗质量一般,需要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
- 处方项目C:医疗质量较差,不符合相关标准和指南。
改进措施针对季度处方点评的统计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 对治疗效果良好的处方项目A,继续保持优质服务水平,加强宣传和推广,增加患者就诊量。
2. 针对治疗效果一般的处方项目B,加强培训和技术提升,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3. 针对治疗效果不佳的处方项目C,进行严格评估和改进,优化治疗方案和操作规范,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结论本次季度处方点评通报对公司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和医疗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估和反馈。
通过针对不同处方项目的改进措施,我们将努力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提升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本市进一步加强处方审核和处方点评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通知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本市进一步加强处方审核和处方点评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63bd6a7a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1d.png)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本市进一步加强处方审核和处方点评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7.03.27•【字号】沪卫计药政〔2017〕2号•【施行日期】2017.03.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本市进一步加强处方审核和处方点评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通知各区卫生计生委,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有关大学、中福会,各市级医疗机构,市卫生计生委监督所:为进一步加强本市医疗机构临床药事管理,规范处方行为,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和药事行风建设,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原卫生部令第53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原卫生部令第84号)、《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卫医发〔2005〕438号)、《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28号)、《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卫医政发〔2011〕11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13号)等精神,结合《关于本市进一步加强临床药事管理促进药事行风建设的意见》(沪卫计药政〔2015〕4号)、《关于本市进一步完善药事管理促进合理用药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沪卫计药政〔2015〕8号)等文件要求和本市实际,就进一步加强本市医疗机构处方审核和处方点评工作提出以下要求:一、加强组织管理,健全规章制度处方审核和处方点评是医院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和药品临床应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学水平的重要手段。
加强处方审核、落实处方点评制度、规范临床处方行为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减轻群众医药负担的重要任务。
做好处方审核和处方点评工作是完善医院药事管理制度,促进医院药学由药品供应保障型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技术服务型转变的重要契机。
我院2017年门急诊处方点评情况与分析
![我院2017年门急诊处方点评情况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556f294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73.png)
我院2017年门急诊处方点评情况与分析
赖晓霞;余田;蔡娅娟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19(12)32
【摘要】目的点评与分析医院2017年门急诊处方情况,了解和掌握现阶段处方质量及存在问题,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2016年修订版)》要求,通过电子点评系统,按照随机原则每月抽取门急诊医师每人5张处方进行点评,整理出不合格处方情况反馈给医师,并对不合格处方作公示,对该处方医师予以相应经济处罚。
结果2017年点评处方数为20662张,其中不合格处方247张,处方合格率为98.80%。
医师开具的处方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诊断书写不规范或诊断不全,药物用法、用量不适宜以及用药适应证不适宜等。
结论该医院的门急诊处方基本合理,但是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处方点评工作需持续进行,以确保医院医院处方质量不断提升。
【总页数】2页(P110-111)
【作者】赖晓霞;余田;蔡娅娟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药学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
【相关文献】
1.我院4319张门急诊处方点评及不合理处方分析
2.我院2014年门急诊处方点评及不合理处方分析
3.我院门急诊处方点评及不合理处方分析
4.我院门急诊处方点评及不合理处方分析
5.我院门急诊处方点评情况与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诊所处方点评通报
![诊所处方点评通报](https://img.taocdn.com/s3/m/babb700e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02.png)
诊所处方点评通报背景为了提高诊所工作质量和规范处方行为,我们根据最近一段时间的药品处方情况,进行了点评和总结。
点评概述本次点评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处方内容准确性和完整性2. 处方审查的严谨性和合规性3. 药物选择和用药指导的准确性处方内容准确性和完整性根据对诊所的处方进行的全面分析,我们发现近期有少数处方存在内容不准确或不完整的情况。
有些处方中,病人的基本信息填写不完整,如年龄、性别等,这给药房的发药工作带来了困扰,也可能对病人的安全造成风险。
我们建议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应仔细核对病人的基本信息,并确保填写完整。
此外,对于药物的剂量和用法用量,也需要尽量准确地填写,以避免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和安全隐患。
处方审查的严谨性和合规性诊所的处方审查是确保处方合规性和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分析中我们发现,有些处方的审查不够严谨,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处方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提高处方审查的质量,我们建议医生在审查处方时要仔细核实患者的基本信息和身体情况,并与患者沟通确认。
同时,对于药物的剂量、频率和疗程等更为细节的要求,也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规定,确保处方符合医疗实践准则和安全要求。
药物选择和用药指导的准确性对于临床诊疗过程中涉及的药物选择和用药指导,我们在点评中注意到一些问题。
部分处方中,医生对药物的选择不够准确或不够细致,导致患者用药效果不佳,甚至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为了提高药物选择和用药指导的准确性,我们建议医生要充分了解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和副作用等相关信息,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用药指导。
同时,建议医生与患者加强沟通,详细告知药物的用法和用量,以提高患者对药物的正确应用和合理使用。
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诊所处方点评,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希望医生和药师能够重视这些问题,加强专业知识的研究和更新,提高诊疗服务质量和患者用药安全水平。
我们也将持续关注处方质量,并根据需要进行后续的点评和通报,以促进诊所的规范发展和药物治疗的有效实施。
处方点评通报
![处方点评通报](https://img.taocdn.com/s3/m/4355b0c73c1ec5da50e270f4.png)
青川县中医医院
2017年3月份处方点评及合理用药情况通报
根据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要求等有关规定,医院处方点评及合理用药工作组随机抽查月份病历,门急诊处方张,对处方书写情况及合理用药进行点评分析,并重点对抗菌药物及四川省重点监控药品处方、医嘱进行点评,现将结果通报如下。
一、不合格处方、医嘱情况通报
二、分析及整改措施
本月共点评病历77份,处方570张,不合格处方23张,处方合格率为96%。
通过科室质控,处方书写质量和合理用药情况较以前有所提升,主要表现在:不规范处方明显减少,无适应证用药好转,大处方现象减少。
但仍存在以下问题:处方前记少有不全,使用中成药、中药饮片仍存在未辨证或辨证与用药不符,病程中途加用或停用药物无理由原因分析。
希望各临床医师加强处方规范书写培训及考核工作;加强合理用药知识培训及考核工作;各级质控小组要进一步加强合理用药监督检查力度。
青川县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青川县中医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
青川县中医医院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工作小组
2017年2月21日。
处方点评分析报告模板
![处方点评分析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83e8c4b581b6bd97e19ea12.png)
2017年1月份处方点评分析报告2010年3月卫生部颁布了《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对医院的处方点评工作给予指导和规范。
处方点评工作的实施与开展,可提高医院的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是医院持续医疗质量的改进和药品应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的重要手段。
因此,对门诊处方进行点评,不断纠正存在的问题,对于提高医疗质量有重要意义。
一、点评依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药品说明书二、点评标准按《北京市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试行)》进行点评三、点评资料为本院2017年1月1日-1月31日随机抽取的3269张门急诊电子处方(麻醉类除外),以此为材料。
四、结果表1.门诊处方不合理处方统计表五、分析此次处方点评涉及门诊85位医师,占门诊出诊医师的100%。
图1.处方不合理分布饼图本月点评涉及的医师及处方量都较上月少,处方点评不合理比例都较上月上升了0.52个百分点。
六、不合理情况汇总1.用法、用量不适宜的:⑴中医门诊用药:医师开具此类药问题较多的出现在给药剂量过大或过小,给药频次不一,这与我院中成药品种较多,给药剂量各异有关。
如肾衰宁颗粒:中医门诊医师开具此药的用量为每次5g/次,2次/日,说明书的用量为一次15~20g,一日3~4次;舒肝解郁胶囊:中医科医师开具此药的用量为1.44g/次,说明书的用量为一次0.72g,一日2次,早晚各一次;丹灯通脑软胶囊,中医科医师开具此药用量为3粒/次,而说明书提示单次治疗量为4粒。
⑵肠道门诊用药:医师开具双岐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培菲康)的用药频次为3次,而说明书提示本品18岁及以上患者口服单日治疗用药频次为2次。
⑶肛肠科用药:医师开具乳果糖口服溶液的用量100ml/次,而说明书提示治疗成人便秘起始剂量,每日30mL;维持剂量,每日10~25m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川县中医医院
2017年3月份处方点评及合理用药情况通报
根据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要求等有关规定,医院处方点评及合理用药工作组随机抽查月份病历,门急诊处方张,对处方书写情况及合理用药进行点评分析,并重点对抗菌药物及四川省重点监控药品处方、医嘱进行点评,现将结果通报如下。
一、不合格处方、医嘱情况通报
二、分析及整改措施
本月共点评病历77份,处方570张,不合格处方23张,处方合格率为96%。
通过科室质控,处方书写质量和合理用药情况较以前有所提升,主要表现在:不规范处方明显减少,无适应证用药好转,大处方现象减少。
但仍存在以下问题:处方前记少有不全,使用中成药、中药饮片仍存在未辨证或辨证与用药不符,病程中途加用或停用药物无理由原因分析。
希望各临床医师加强处方规范书写培训及考核工作;加强合理用药知识培训及考核工作;各级质控小组要进一步加强合理用药监督检查力度。
青川县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青川县中医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
青川县中医医院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工作小组
2017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