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科学技术师范学院班级:教育2班姓名:杨丹学号:201140922217
课程论文题目:柑橘文化节
课程名称:柑橘文化与健康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课程论文题目
----柑橘文化
学生:杨丹
(科学技术师范学院11级教育二班,学号201140922217)
摘要:21世纪是经济文化创新的世纪,是文化产业和产业文化化的世纪;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内涵和灵魂,是一座城市凝聚和创造力的源泉。
当前,节庆旅游是随着现代旅游业蓬勃发展而逐渐兴起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并已日益成为许多地方发展旅游业、振兴当地经济的重要方式。
湖南石门柑橘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这项活动已成了石门的标志性旅游活动,也使石门的旅游业成了支柱产业。
“创新发张柑橘文化,推动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经济戴建设”作为忠县的一发展战略的重要课题,并结合忠县悠久的人文历史和“打造半城文化”的城市新理念。
现针对忠县的柑橘文化以及石门柑橘节发展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也对以后如何更好地发展湖南石门柑橘节进行一些探讨,以期为石门柑橘节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指导和借鉴。
关键字:柑橘、石门柑橘节、发展现状、对策研究、忠文化、橘文化
第一章、柑橘果实的营养及功效成分
一般来说,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柑橘果实只是供大家直接食用的,可是柑橘的果实有着很多的功效成分及药用价值。
比如说,柑橘果实能润肺理气的作用,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柑橘果实各部分的功效吧。
柑橘的皮、肉、核和叶都有着很好的药理功能,但是一般柑橘皮在我们用药时药用量为大。
我们将柑橘皮剥下来之后,将它晒干,然后存放一段时间,这样橘皮就可以入药了,中药将这种晒干存放一段时间后的柑橘皮叫“陈皮”,然而经验证陈皮有健胃、祛痰、镇咳、降逆等功效,可治疗胸腹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呕吐秽逆和咳嗽痰多等症,还能解鱼蟹毒。
柑橘皮除了以上的作用外,还有一个就是,在柑橘还没有成熟的时候,柑橘未成熟的果皮也可药用,在中药里将它称为“青皮”,青皮有疏肝理气作用。
柚类果实最大,皮厚,果实中瓤瓣多(13-18瓣),种子很多。
优良品种有沙田柚子、坪山柚子等。
橙类中包括酸橙甜橙,果实圆球形,皮橙色。
优良品种有新会橙、锦橙、香水橙等。
宽皮柑桔类的果皮宽松易剥,瓤瓣易于分离。
品种很多,大致可分为柑、桔两组。
桔组果实一般较柑为小,扁形、皮薄而松、极易剥离,海绵层为淡黄色,胚是深绿色,有年桔、红桔、朱桔、乳桔等。
柑类一般较桔大,扁圆形,皮稍厚,较易剥离,海绵层为白色,胚淡绿色,有蕉柑、温州蜜柑等。
金柑类果小,桔皮肉质化,味香甜,瓤瓣少(3-7瓣),品种有山金柑、罗浮柑、圆金柑、金弹等。
橘子富含维生素C与柠檬酸,前者具有美容作用,后者则具有消除疲劳的作用;橘子内侧薄皮含有膳食纤维及果胶,可以促进通便,并且可以
降低胆固醇;橘皮苷可以加强毛细血管的韧性,降血压,扩张心脏的冠状动脉,故橘子是预防冠心病及动脉硬化的食品,研究证实,食用柑橘可以降低沉积在动脉血管中的胆固醇,有助于使动脉粥样硬化发生逆转;在鲜柑橘汁中,有一种抗癌活性很强的物质“诺米灵”,它能使致癌化学物质分解,抑制和阻断癌细胞的生长,能使人体内除毒酶的活性成倍提高,阻止致癌物对细胞核的损伤,保护基因的完好。
柑橘味甘酸、性凉,入肺、胃经;具有开胃理气,止渴润肺的功效;主治胸隔结气、呕逆少食、胃阴不足、口中干渴、肺热咳嗽及饮酒过度。
经国家检测,新湾镇柑桔没有柑桔大实蝇。
桔子可谓全身是宝,其果肉、皮、核、络均可入药。
橘子的外果皮晒干后叫“陈皮”(因入药以陈的药效好,故名陈皮)。
而橘瓤上面的白色网状丝络,叫“橘络”,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P,有通络、化痰、理气、消滞等功效。
橘核性味苦、无毒,有理气止痛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疝气、腰痛等症。
就连橘根、橘叶等也可入药,具有舒肝、健脾、和胃等不同功能。
橘子果肉味道甜美,营养丰富,但因共属性寒之果品,故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食。
橘子的食疗方剂不胜枚举,如损伤津液引起口唇干渴时,可以多饮一些橘子汁,既可补充水分,又能增加营养。
此外,根子还有治疗胃寒呕吐、气滞食积、消化不良等症的效果。
第二章、各地的柑橘文化
(一) 湖南石门县柑橘文化
湖南常德:石门建成柑橘“科技文化墙;屈原的《橘颂》名篇,苏轼的“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名句,“绿色食品”柑橘生产技术,优良柑橘品种简介,无病毒柑橘种苗的优点及繁育过程……总长80米的柑橘“科技文化墙”,成为“中国柑橘之乡——石门县”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连日来,当地橘农和县外慕名而来参观的人群络绎不绝。
2004年底,国家农业部决定投资372万元,在石门县新建“国家级优质特早熟蜜橘无病毒种苗繁育基地”,为长江中上游柑橘产区提供柑橘种苗试验示范、科研攻关和种苗供应服务。
2006年初,基地竣工投产。
在如何装饰基地封闭式围墙时,基地管理方石门县农业局、柑橘办别出心裁,决定将“柑橘诗词”、“基地简介”、“产业概况”、“品种大观”、“种苗繁育”、“病虫防治”、“药剂使用”等柑橘文化科技知识进行“组装”,建成柑橘“科技文化墙”,既宣传柑橘产业化建设成就,又传播柑橘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管理技术柑橘“科技文化墙”建成以来,成为当地上十万橘农学习科技种橘的好去处,也极大地提高了种苗繁育基地的科技辐射力与影响力。
秋天到了,橘子红了,山山流金溢彩,园园飘香淌蜜,漫山遍野的红橘令人赏悦目。
悠久的橘史,浩瀚的橘林,甘甜的橘果,繁华的橘市,富裕的橘农,丰硕的橘经,精彩的橘节,动听的橘歌,美妙的橘文,典雅的橘画……3973平方公里的石门大地和70万石门人民,氤氲在沁心的橘香中,陶醉在丰收的喜悦里,迎来五湖四海购橘赏橘川流不息的嘉宾,构成一橘熟人欢七彩秋景图。
石门大地上,44万亩橘园近3000万株橘树,一片片,一块块,浩浩渺渺,横无际涯,构成了4条“百里柑橘走廊”和10大“万亩橘园”。
“橘遍原野,家在园中”。
从蒙泉镇望仙树村出发,沿陬市至石门公路,经县城,西行石门至壶瓶山省道线,沿途200余公里的14个乡镇420余村,11万农户近30万农业人口以柑橘为主业,澧水、渫水、道水、沱水两岸橘树临风,郁郁葱葱。
南区的蜜橘,仙阳河的脐橙,磨市的椪柑,所街的冰糖橙,久负盛名。
2010年度,全县柑橘产量达35.29万吨,鲜果收入4.5亿元,综合产值为7.2亿元,出口11万吨,占全省出口总量90%以上,出口产值2.2亿元。
全县绿色食品柑橘生产基地认证面积达到3.41万亩,有机食品柑橘生产基地达0.25万亩,三圣株木岗、新关五桂、
蒙泉梭金山获得全球良好农业操作规范认证,面积达到1.36万亩。
秀坪园艺场、株木岗园艺场创办的4000亩标准化生产示范园成为全市农业标准化建设“八个一工程”样板。
“走柑橘路,住柑橘楼,吃柑橘饭,读柑橘书,娶柑橘媳”的体会和期翼更加深切,县城东郊入城口,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科学家袁隆平题字的“中国柑橘之乡”牌楼横跨永兴大道,引领来宾进入中国最大的柑橘王国,领略“中国早熟蜜橘第一县”、“全国柑橘标准化示范区”、“中华名果”、“全国园艺产品(柑橘)出口示范区”、“全国柑橘优势农产品区域重点县”的风采与成就。
漫山遍野的橘林常年碧绿,一年四季橘叶清香,春夏之际橘花醇香,秋冬时节橘果芳香。
置身橘乡石门,每天都在绿意橘香“包围”之中。
石门自古植橘风盛,西北地区“寨寨产橘,户户有柚”,三圣、维新、子良、太平、所街一带的抛子和水柚子,雁池的红橘,袁公渡的红心柚,南北镇金家河的黄皮橘等地方传统柑橘良种,享誉遐迩。
光阳荏苒,日月更替。
新中国成立后,石门柑橘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
1962年4月,县城西郊方顶山,昔日“石门八景”之一的“方顶留茵”所在地,被改造为县园艺示范场,在581亩梯地上栽植下无核温州蜜柑果树,历史与现代接轨,传统与国际同步,石门柑橘品种从此步入了“无核”时代。
蒙泉镇望仙树至县城,龙口桥至夹山镇青玄村,县城至所街乡,三圣乡彭家堰至维新镇团坝峪4条“百里柑橘带”,秀坪、夏家巷、栗树、三花、龙凤、新关、皂市、白云、渡水、株木岗为中心的10大“万亩橘园”相继建成,冰糖橙、脐橙、椪柑、夏橙、杂柑、蜜柚等新优品种不断引进,西班牙产柑橘光电分选系统“安家”金湘源公司,“中日友谊橘园”定址秀坪园艺场,“国家级优质特早熟蜜橘无病毒种苗繁育基地”落户白洋湖,“皂市柑橘大市场”成为“国家农业部定点市场”,柑橘果品自1968年起出口欧美、东南亚、港澳地区连续44年,1984年起成为“国宴用果”。
2008年9月28日,“石门柑橘”获得国家地理证明商标注册,身价倍增。
“金湘源”、“湘冠”、“秀坪”、“敦成”、“福慧达”、“亚辉”、“橘友”、“金果”商标品牌畅销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节节高”橘瓣罐头、“特别特”橙汁饮料备受青睐,皂市镇鸡爪山村李登堂培育出“西瓜柑”新品种。
恒园、亚辉、橘农之友、二都、株木岗、袁哥等31家柑橘专业合作社异军突起……石门快速崛起为全国一流、国际著名的优质柑橘生产与出口基地,“远东蜜橘绝佳产地”、“中国柑橘之乡”美名远扬。
(二) 忠县的柑橘文化
4月的忠县,橘花飘香,橘果满城。
在这座集产、加、销、研、学、旅于一体的“中国柑橘城”,是柑橘给这座古城带来了新变化。
一株橘富裕了一方人
20万果农户均纯收入3440元
“这几年柑橘卖得非常好,再也没有人怀疑种橘能不能赚到钱了。
”忠县新立镇文笔村村民黄万烈说,自己种柑橘已经有七八年了,虽然去年柑橘大面积减产,但家里50亩果园平均亩产还是达到了1.5吨,纯收入差不多10万元。
因种柑橘致富的黄万烈,在当地可算是响当当的人物。
“刚开始种柑橘时遭到不少人的质疑,有人还时常调侃我,但我感觉种柑橘这条路没有错,毕竟县里一直号召农户发展柑橘,还组织培训什么的。
”黄万烈说,直到2005年自己家的果树开始结果,乡邻们一看种柑橘有搞头,才改变了想法,也种起了柑橘树。
如今,栽柑橘树已经成了忠县不少人的习惯,包括绿化长江,很多农户都自愿选择柑橘树,“既绿化了长江,还能促进万元增收,多好啊!”友谊村村长周成发说。
忠县果业局一负责人介绍,去年,该县基地果园鲜销与加工总产值近3.1亿元,除去生产成本约500元/亩,纯收入2.2亿元,涉及果农6.3万户、近20万人,户均纯收入3440元。
一株橘提升了知名度
“半城山水满城橘”成城市品牌
每年4月,忠县不少品种的柑橘都呈现出“花果同树、三代同堂”的奇观。
每到这个时节,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云集忠县,游橘海、摘橘子、闻橘香。
多年来,已经形成了忠县独特的乡村旅游风景线。
利用这一资源,2008年忠县举办了第一届柑橘节,接待游客5万人。
2009年,忠县又提出“半城山水满城橘”的品牌战略,融入民俗、历史等元素,提升柑橘节档次,再一次成功举办了柑橘文化节,接待游客10万人。
今年4月23日,规模更加宏大的2011重庆·忠县中国柑橘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在忠县忠州镇滨江路长江畔举行。
开幕式上,一场以红歌为主题的文艺晚会倾情上演,一首首经典歌曲响彻长江两岸。
克里木、于淑珍、汤灿、李丹阳等老、中、青歌唱家与万名观众一起,重温经典、共唱红歌。
今年的柑橘文化节,忠县组织策划了柑橘产业发展国际研讨会、万人自驾游橘城、忠州名人书画展等一系列活动。
来自美国、日本、西班牙等国家以及北京、浙江、湖北等省市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企业高管,与四面八方前来游玩的民众一起,共同吃柑橘,喝橙汁,论“忠”文化,看文艺晚会,齐心勾勒忠县的未来蓝图。
今年的柑橘文化节不仅让忠县之“名”播得更远,还为忠县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据统计,节会期间,忠县共签约招商项目72个,协议引资金额达139亿元。
其中:农业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9个,协议引资金额达95.92亿元。
一株橘创造了新模式
形成了“六位一体”完善产业链
在忠垫高速公路忠县出口的转盘处,矗立着一座银灰色的大型雕塑。
这座雕塑表现的正是“半城山水满城橘”的忠县意境。
“忠县意境”的背后,其实是柑橘产业发展持续向好的自信。
近年来,忠县创造了“以科技壮规模,以规模铸品牌,以品牌谋市场”的产业发展新模式。
其实,忠县开始打造柑橘产业时,不少地方已经发展了许多年,就连周边县、市种植柑橘的规模和技术水平都比忠县高许多。
如何后发制人?忠县首先打出了“科技牌”。
在有着“三峡橘海”美誉的涂井乡友谊村施格兰柑橘基地,每棵果树下都有根褐色的管子埋入到柑橘树的根部,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引进的以色列滴灌设备,由电脑控制实现精确滴灌,上千亩果园的浇灌任务只需要2台电脑就能完成。
高科技滴灌,只是忠县践行“科技促发展”的一个缩微焦点。
几年的功夫,该县在国内率先建成了柑橘信息化果园、现代柑橘信息化精准管理系统;完成了柑橘“品种、育苗、建园、管护、橙汁加工”五大技术国际采标确认,橙汁通过国际GAP认证;设立了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果树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柑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0年12月,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忠县柑橘园区为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柑橘产业规模化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
截至目前,忠县已建成23万亩高标准果园基地,年育苗300万株的亚洲最大的柑橘脱毒容器育苗基地,年加工能力23万吨的浓缩汁、鲜冷橙汁、非浓缩还原橙汁和鲜果处理生产线。
同时,柑橘产业吸纳25万人就业,年综合产值近10亿元。
现如今,忠县柑橘地理标志保护已获国家质检总局认证,“忠橙”牌鲜果、派森百鲜冷橙汁被认定为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并出口欧洲、日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通过15年的艰辛发展,忠县柑橘产业已形成了产、加、销、研、学、旅“六位一体”产业链。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是增收关键
都说“两翼”农户增收难,到底难在何处?笔者以为,关键是涉农产业没有做大做强。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对自身情况认识不清、了解不明,在产业发展前举棋不定,结果不仅没能让农民富起来,还让他们赔上了家底。
一个地方做大做强涉农产业,可以给区域内的农民带来多源头的收益。
以忠县为例,在发展柑橘产业之前,农户的收入主要靠种粮,多半是“看天吃饭”。
而柑橘产业壮大之后,农户在增收上有了主动权,他们可以选择自己种植柑橘,也可以去加工场打工,头脑灵活的农户还能自己开店、建厂,而农户流转出土地还能享受到更高的增值收益。
农民致富的路子宽了,增产增收就只是个时间问题。
产业发展是增收富民之基。
一个地方在破解农民增收难题时,不妨集中资源优势打造适宜本地发展的特色产业,并努力将产业做大做强。
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农民自然会积极参与、共享收益。
在发展特色产业上做足文章,探索出一条给力农户增收致富的新路,忠县在柑橘产业发展上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第三章、柑橘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一) 发展现状
根据不完全统计介绍,目前我国在一年之中大大小小的节庆活动多达5000多个,但由于我国的节庆活动还处于萌芽阶段,因此在整体开发上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了。
而作为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孕育而生的新生宠儿--柑橘节来说,所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由于它是一个刚新兴起来的节庆活动,在许多方面都体现了它的不成熟的一面,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
1、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石门县作为常德市的一个小县城,在柑橘节举办期间,由于一些设施设备还不够完善,因此为前来参加节会的游客带来了许多的不便,比如在住宿方面,全县上星级的饭店仅只有5、6间而已,这样就造成了柑橘节举办期间住宿紧张的问题。
同时专门为游客设立的游客服务中心的服务项目较窄,比如最常见的一些多语种翻译及手机没电就成为了最让游客头疼的问题。
另外,据调查,目前石门县城内公厕也成为了游客所反映的一个新的问题。
在石门县城内公厕的数量不是很多,而且大多数都采用“收费制”,其设备同其他旅游业发达的地区来讲相差甚远,因此也常为游客带来不便。
?
2、中国石门柑橘节的组织管理缺乏规范性
规范性是许多节庆活动成功发展的保障条件之一,在国外,许多的节庆活动都分布在固定的地点和固定的时间点里,因而就潜意识的形成了一种“有组织的无政府状态”[ 3]。
而在我国,大部分的节庆活动在时间及内容的安排上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处于一种无秩序状态,柑橘节就是如此。
虽然在举办前已通过相关媒体宣布其举办时间和地点,但由于在时间点上缺乏连续性,每届柑橘节都不是在同一时间点里举行,因此使人对该节庆活动感觉混乱,无法在人们心中形成一个明确而固定的概念。
?
3、柑橘节旅游发展观念淡薄,民众参与性不高
首先表现在服务态度上。
在柑橘节举办期间,常听到有人在抱怨服务人员及当地居民的态度问题,这就体现了当地居民的素质问题及服务人员的专业问题。
在当地居民看来,由于石门县是属于湘北的一个小山城,所以人们的思想观念及生活方式相对比较传统,也存在重
农抑商的思想观念。
其服务意识和服务观念不是很强。
在另一个方面,由于石门县专门的服务培训机构很少,而相关的服务人员也并未经过严格正统的培训。
所以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也表现的比较淡薄,这些都成为了柑橘节发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了。
其次,民众的参与性不高。
虽然柑橘节是为石门的橘农所举办的,但是据调查发现,真正参与过现场的橘农却寥寥无几。
在柑橘节举办前期,由于主办方对节日的气氛营造的不够,致使当地的许多橘农都对柑橘节的期待性不高,更有甚者认为这只不过是政府举办的一场“豪门盛宴”而已。
由于他们并不是这场“豪门盛宴”的主人,因此他们也并不由于“过节”而感到由衷的喜悦。
相比之下,他们更关心的是会有多少橘商过来,今年橘子所带给他们的收入会是多少。
?
4、地方特色不突出,文化内涵不丰富
地方特色是旅游的核心。
一个缺少地方特色的旅游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旅游,节庆活动亦是如此。
因此独特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就成为了旅游节庆活动得以延伸的重要保证和源泉。
石门地处湘西北地带,在此居住的少数民族居民不计其数,比如在闻名遐迩的“湖南屋脊”壶瓶山内就聚集了许多土家族居民,其浓厚的土家风情及保存完整的土家建筑就成为了该县的一大亮点。
而当前在此举办的中国柑橘节却并没有注重挖掘这方面的特色,虽然曾举办过一次“山歌大赛”,但结果也只是草草收场,之后便无人问津了,根本就没有挖掘出它真正的特色及文化内涵。
策划者在策划节目时,由于他们并不是旅游节庆活动策划专家,因此很难策划出新颖及创新的活动项目出来,所以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大多也只是借用名人、明星炒作及简单的互动娱乐活动等与主题相关性不大的活动,虽然热闹,但缺乏一定的文化内涵,使得与周边城市在同时间内所举办的节事活动在其视觉效果及其体验上产生冲撞,导致游客产生“审美疲劳”的情绪。
?
5、产品宣传力度不够,品牌知名度低
一个成功的节庆活动离不开对外宣传及民众的大量参与。
虽然连续举办了七届柑橘节,但其参与者的主角大多是本市、本地的商民,而外地乃至国外的的旅游者很少,其参与形式也大多是以零散客人为主,以团队形式出现的旅游者就更少,这就充分说明了宣传力度不足的问题。
同时,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产品推销越来越依赖品牌文化。
如德国慕尼黑啤酒节、哈尔滨冰雕节等,这些节庆活动之所以闻名世界,主要是因为它们都拥有自己的品牌及特色。
而石门柑橘节至今可以说还没有形成自己完整的品牌理念,在品牌建设上还存在很大的不足。
?
(二) 对策研究
1、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当地政府应动员当地各部门都广泛参与起来,彼此之间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优势,以其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来为柑橘节服务。
为了要加强对柑橘节发展的支持,应努力为柑橘节的举办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
其次各级政府、旅游主管部门要加强节庆旅游发展的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利用各种社会资金,不断完善石门县交通、邮件、通信、卫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步缓解在柑橘节举办期间由于“人满为患”对县城内各方面所造成的压力。
最后,还应尽可能的完善在柑橘节举办期间为游客所提供的服务渠道,多建立一些服务站,比如手机加油站、问询处、订票处等。
另外,在县城内应多修建一些设备条件较好的环保公厕,最好能够对外免费开放。
这样就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方便,也为石门柑橘节的成功发展奠定了基础。
?
2、制定相关的规定,实现柑橘节旅游的规范化管理
严谨周密的管理和确定性是成功举办节庆活动的重要秘诀。
而节庆活动的发展需要制定相应的规范条例来对其进行管理。
就柑橘节来说,当地政府应充分认识到开发旅游节庆的重要性,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予以扶持。
同时建立一套完整的政策保障体系,比如建立行业规范和组织,使之成为大众认可和遵守的活动习惯,从而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惯例。
另外,围绕举办柑橘节所产生的风险、经济效益等方面制定相关的政策、为柑橘节规定一个固定的举办时间,这些都有利于柑橘节健康而有序的发展。
?
3、强化相关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优质的服务不仅能体现当地居民及从业人员的素质,而且也是中国石门柑橘节成功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在柑橘节举办期间,与游客接触最多的是服务人员,他们就相当于是石门县的一个门面,其态度的好坏直接影响游客对石门的整体评价。
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在这方面,首先政府必须对旅游经营者、从业人员及村民进行各方面的教育和培训。
其次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在为游客提供常规性服务的同时还应更强调个性化服务和微笑服务,针对不同的游客提供不同的服务,尽可能满足游客的需求。
同时,政府有关部门还应多向当地居民进行一些有关职业道德及民俗文化等方面的宣传和讲座,通过多种途径来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为柑橘节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
4、注重地方特色与文化内涵,加强创新意识
“特色”是吸引旅游者外出旅游或参加节庆活动的法宝。
“特色”也是节庆活动民族性和地域性的集中体现[4]。
中国石门柑橘节要发展成为具有一定价值的品牌节庆活动,就必须有准确而鲜明的特色定位,以其准确的特色定位来区别其他地区相同主题的节庆活动,创造更大的吸引力。
同时在策划柑橘节活动项目前,应充分考察当地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对当地文化的充分了解,因地制宜的开发出更具当地代表性的节庆活动项目,除了传统的对山歌大赛外,还可以多设置些能体现土家风情的一些民族舞蹈,比如“摆手舞”等,有力的弘扬土家文化。
另外还可多举行一些结合当地风情的体育活动项目,比如可以组织全县人民举行“全民拔河”大赛等,不断的挖掘其文化内涵。
另外在策划柑橘节时还应努力实现多元化及国际化,使柑橘节更广阔的推向国际市场,实现柑橘节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石门柑橘节必须不断创新。
在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社会生活中,“追新求异”的心理几乎是每个旅游者都会产生的,而对于旅游节庆活动来说也是如此。
只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转”这最基本的开发原则,才会更具吸引力[5]。
中国柑橘节的发展就需如此。
首先在柑橘节活动项目上应有创新,策划者应在传统项目“吃橘、挑橘、采橘”的基础上再开发出更多更具新颖力的项目,比如可以举行小型拍卖会的环节,对石门的品牌柑橘进行拍卖,既可以提升它的价值,又能将该品牌柑橘与其它柑橘区分开来,以提高它的市场竞争优势。
另外,在互动的项目上可以增加一些小型辩论赛及现场抢答赛等环节,可以为现场营造出更加激烈的氛围。
其次,在柑橘节的举办形式及柑橘节的纪念品方面也应有更多的创新。
就其举办形式来看,石门柑橘节可以采取一些“对外大赛制”的形式,力求改变历届以来以“演唱会”为主体的举办形式。
同时在旅游纪念品方面,主办方应按历届柑橘节举办的主题及特色制造出各种不同的旅游纪念品,比如可以制造出具有代表性的象征中国柑橘节的吉祥物。
只有通过以上各种内容的不断创新,柑橘节的发展才会更高、更远、更强。
?5、加大产品宣传促销力度,打造旅游节庆品牌
中国石门柑橘节能否引起商家关注、吸引民众参与,关键在于宣传上。
中国柑橘节要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就必须加大宣传力度。
首先一方面应保证充裕的促销经费,广泛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