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摸底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中职高三语文第一次摸底试卷(含答案)

中职高三语文第一次摸底试卷(含答案)

语文模拟试卷(1)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溃.烂(kuì)冻疮.(chāng)挎.包(kuà)粗糙.(zào)B.大抵.(dǐ)清冽.(liè)撮.土(cū)牛犊.(dú)C.打蔫.(niān)惦.念(diàn)拽.断(zhuài)黑黢黢.(qū)D.踽踽.(jǔ)上溯.(shuò)箢.篼(yuān)瞥.见(piě)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清清爽爽敷衍款待嘱咐B.干干净净抚养殷勤像貌C.不辞劳苦搜索铜活高梁D.针贬时弊挣扎筹划皱折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平常他就_____在街角,____着脖子,____来往的行人,也不说话,只是轻轻地_____手里的奖券。

A.蹲坐斜看晃动B.蹲坐歪看晃动C.端坐歪看摇动D.蹲坐歪看摇动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本书开拓了境界。

B.他走到街上或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总有一大群孩子围着他,请他讲故事、做游戏。

C.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D.一个好的比喻,或为形似或为神似,或为形神兼似,总是离不开相似这一根本特点。

5.下列作家、作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我的母亲》——老舍——小说——现代B.《我的空中楼阁》——毕淑敏——散文——当代C.《致橡树》——戴望舒——诗歌——当代D.《琵琶行》——白居易——诗歌——唐代6.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聚”。

B.议论文三要素:观点、论据、论点。

C.豪迈派和婉约派是宋词的两大流派。

D.常用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程序顺序、逻辑顺序。

7.下列各句没有使用比拟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指导员讲课真来劲儿,张嘎子竖起耳朵听。

B.火车发出一声咆哮。

C.我总是沉默耐心等待,看他把心情装进红封套,温暖四处流动着。

中职升学语文模拟题(二)

中职升学语文模拟题(二)

中职升学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中职升学语文模拟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18个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氛围(fēn)伫立(chù)冠状病毒(ɡuān)B.耸峙(chì)端倪(ní)载歌载舞(zài)C.崭新(zhǎn)症结(zhēng)卷帙浩繁(zhì)D.旖旎(qǐ)袅娜(nuò)未雨绸缪(móu)答案解析:A项“伫”读zhù;B项“峙”读zhì;D项“旖”读yǐ,“娜”读nuó。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连手踌躇眉尖若蹙难以置信B.桌帏脉搏发扬光大不可理喻C.赔罪惴惴召之既来礼尚往来D.装裱纪念前踞后恭和颜悦色答案解析:A项“连手”应为“联手”;C项“召之既来”应为“召之即来”;D项“前踞后恭”应为“前倨后恭”。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的人们普遍存在缺少________的问题,以致邻里之间都出现了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

②作为当今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其掠夺世界资源和充当世界警察的野心是没有________的。

③在“四人帮”横行的时代,他们经常肆意________毛主席的指示精神,让很多不明事理的青年学生跟着他们干。

④中国共产党建党后,一直实行由执政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为的是和各党派共商________,建设好国家。

A.沟通界线窜改国事B.勾通界限窜改国事C.沟通界限篡改国是D.勾通界线篡改国是答案解析:沟通:使两方能通连;勾通:指暗中勾结,是贬义词。

界限:除指不同事物的分界外,还指尽头或限度;界线:多指不同事物的分界,侧重指地区之间的界线。

中等职业教育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三)含参考答案

中等职业教育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三)含参考答案

中等职业教育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三)含参考答案卷I(60分)一、语文基础知识(共6小题,第1~5题每小题3分,第6题5分,共20分)(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憧景.(jǐng)干涸.(hé) 粗犷.(kuàng) 安然无恙.(yàng)B. 繁衔.(yǎn) 发酵.(xiào) 誊.( téng)写郁郁寡.(guǎ)欢C. 尴尬.(gà) 摇曳.(yè)因地制宜.( yí) 乘.( chéng)凉D. 睿.(ruì)智桎梏.( gào) 和煦.(xùn) 风驰电掣.(chè)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之感。

A.退休后的李老师一日气重读了《老人与海》,大有相见恨晚....,B.这种车,巴黎只有夜间才看得见;白天,它们好像自惭形秽....不出来。

的大自然刺激了她的感官,也抚慰了她的心灵。

C...鬼斧神工....般流通在边远农村的D.春节临近,一些“三无”商品如雨后春笋....集贸市场。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要是那时候没有丢掉那挂项链,她现在是怎样一个境况呢,谁知道呢,谁知道呢?B.你的生日——四月十八—一每年我总记得。

C.“请,请里边坐,”老板娘将他们带到去年同样的二号桌:“清汤荞麦面一碗——”D.至于人脑能利用视,听,味,触等感觉器官的信息,综合地感知外界的复杂情况,做岀相应的处理,更是电子计算机所望尘莫及的。

的一项是( )4.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A.祖国大地换新颜,一天等于二十年。

(夸张)B.敖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拟人)C.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设问)D.有一片云彩,那是母亲的头发;有一汪湖泊,那是母亲的眸子;有一片开花的原野,那是母亲微笑的脸庞。

中职语文摸底试题及答案

中职语文摸底试题及答案

中职语文摸底试题1-7每小题2分,第8题4分,共18分。

下列各题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字母编号填在括号内。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憩.q ì 洗濯.d í 厄.运è 静谧.n ì B .犬吠.f èi 炽.痛zh ì 告罄.q ìng 砭.骨bi ān C .枯涸.h é 恬.静ti án 澄.澈ch éng 阴霾.m ái D .磐.石p án 娴.熟xi án 荫庇.p ì 剽.悍pi āo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加,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性情的 。

(2)中国政府一贯致力于 世界和平与稳定,主张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国际争端。

(3)姜堰溱湖风景区,经过千年的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自然风貌和文化神韵。

A .陶醉 维持 积淀 B .修炼 维护 积累 C .陶冶 维护 积淀 D .培养 维持 积累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要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可自学《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出版)。

B.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叙事。

C.1947年底,茅盾发表了一篇题为“锻炼”的长篇小说。

D.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他在大会上的即兴讲话逻辑严密、语无伦次....,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B .正因为他具有海誓山盟....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就。

C .它们发现自己陷入了峰回路转....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蹦跳。

D .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因此教师的教学要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国家、社会、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中职学校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含答题卡及参考答案

中职学校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含答题卡及参考答案

中职学校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卷一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语文基础知识(本大题共7小题,第7题4分,其它每小题3分,共22分)1.)A.支撑.(chēng)ù)2.A.自我吹嘘花序进贡移植B.冷嘲热讽希奇究竟烘干C.气侯宜人果蒂迁怒褐色D.副员辽阔绛囊眼帘呕气3.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项是( )A.闲静时如较花照水,行动处似弱都扶风心较比干多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B.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

C.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时不忘。

D.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4.依次填人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组是( )她是有香一样的丁香一样的丁香一样的在雨中哀怨,哀怨又A. 颜色芬芳忧愁彷徨B.颜色芳香愁怨徘徊C. 色彩芳香忧愁彷徨D.色彩芬芳愁怨徘徊5.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项是( )A.谁能否认优异的学习成绩不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呢?B.通过大家的热烈讨论,使我明确了学习的目的。

C. 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有助于自己改正缺点。

D. 这门课程对我特别有兴趣。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 )A. 《雷雨》是我国现代著名剧作家老舍的代表作。

B.《将进酒》全诗感情奔放,气势磅礴,反映出李白独特的人格魅力,读来令人震撼。

C. 《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的作品,全诗以诗人离别康桥时的情感起伏为线索。

D.苏轼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柳永则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

7.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每小题1分,共4分)(1) 一骑红尘妃子笑,。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2) 月光如流水一般,。

(朱自清《荷塘月色》)(3),,但愿长醉不复醒。

(李白《将进酒》)(4) ,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二.阅读理解(本大题共7小题,第8、11、13题各2分,其余每小题3分,共18分(一)①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

生在树头,从远处当然看不清它壳面的构造,只有红色映入眼帘,因而把它比做"绛囊"、"红星"、"珊瑚珠",都很逼真。

中职高三语文第五次摸底试卷(含答案)

中职高三语文第五次摸底试卷(含答案)

第五次摸底考试语文试卷班级:姓名:学号:分数:一、选择题(20分)1.下列选项中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踌.躇(chóu)伶.仃(líng) 蹂躏.(lìn) 袅娜.(nuó)B.数.罟(shù) 虹霓.(ní) 狗彘.(bì)夙.愿(sù)C.喟.然(kuì) 通衢.(qú) 给.予(jǐ) 修禊.(qì)D.驽.马(nú) 镯.子(zhuó) 饿殍.(piǎo) 做窠.(cháo)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临近岁末,各大超市的打折促销活动都进行的如火如茶。

B.在兵荒马乱的年月里,很多人背井离乡流离失所。

C.拉萨和福州的气候条件是炯乎不同的。

D.听了张老师慷慨激昂的一番话,我受益非浅。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位伴舞的水平只是差强人意而已。

B.4岁的豪豪虽然发烧了,但看来精神矍铄。

B.我把她的照片挂到了能跟我天天面面相觑的卧室墙上。

D.他的眼神非常灵动,如同行云流水。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首长诗到处闪耀着人道主义,让人读后感动不已。

B.我校聚集了一大批品行端方、学识渊博的教师队伍。

C.这两段属于不必要的闲笔,没有谁不会猜不到作者的良苦用心。

D.这次班会上,同学们就考勤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

5.下列作家、作品信息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苏联小说B.陈启佑《永远的蝴蝶》中国台湾散文C.裴多菲《我愿意是急流》奥地利诗歌D.茨威格《世间最美的坟墓》匈牙利散文6.下列古诗词默写正确的一项是()A.凌余阵兮裂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寒婵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D.乱石川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7.下列对文学知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人称“坡仙”。

2024年福建中职语文模考试题含答案

2024年福建中职语文模考试题含答案

2024年福建中职语文模考试题现代文阅读部分: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每题3分,共15分)《故乡的芦苇》①多年来令我魂牵梦绕,永远不能忘怀的,是故乡的芦苇。

②是的,就是那些看来似乎很不起眼的、朴实无华的芦苇。

一片片,一簇簇,碧生生,绿油油,迎着轻风,摇曳着修长的青玉般的秀枝,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增添了几分恬静和飘逸。

③几乎所有的河沟,小湖,池塘,都有绿色的芦苇掩映着。

④每年,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还未褪尽寒意的泥土中探出尖尖的脑袋。

它长得很快,要不了多少日子,它就可以长到几尺高,快活地舒展开它那狭长的叶子。

⑤这时候,我和小伙伴们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卷起裤腿,光着脚丫,走进芦苇荡,在芦苇丛中穿梭、嬉戏。

我们会拔下芦苇秆,做成各种各样的玩具。

比如,把芦苇秆削成口哨,放在嘴边轻轻一吹,便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那声音在芦苇荡里回荡,仿佛整个芦苇荡都变成了一个天然的音乐厅。

我们还会把芦苇秆编成小笼子,用来捕捉蜻蜓、蝴蝶等小昆虫。

⑥到了夏天,芦苇已经长得郁郁葱葱,成了我们避暑的好去处。

我们会在芦苇丛中找一块较为开阔的地方,铺上一层厚厚的芦苇叶,然后躺在上面,透过芦苇叶的缝隙看那湛蓝的天空,听那风吹芦苇发出的沙沙声,仿佛置身于一个绿色的童话世界。

有时,我们也会在芦苇荡里捉迷藏,那茂密的芦苇就成了我们最好的藏身之处。

⑦秋天,是芦苇最美的季节。

当秋风乍起,芦苇的叶子渐渐由绿变黄,最后变成一片金黄。

整个芦苇荡就像一片金色的海洋,在秋风中起伏着,摇曳着。

这时,我们会拿着镰刀,走进芦苇荡,收割那些成熟的芦苇。

我们把收割来的芦苇捆成一捆捆,背回家去,让大人们用来编织芦席、做扫帚等。

⑧冬天,当雪花飘落,芦苇只剩下光秃秃的茎秆,在寒风中挺立着。

但即使是在这样的寒冬,芦苇依然有着它独特的韵味。

我们会在雪后的芦苇荡里奔跑、玩耍,那白色的雪与黑色的茎秆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别样的冬日画卷。

中职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中职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中职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中职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卷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选项中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粗糙(cuō)句读(dú)难兄难弟(nán)B.XXX(kēng)蹒跚(mán)笑靥如花(yè)C.桎梏(zhì)哂笑(shěn)遒劲有力(jìng)D.奖券(juàn)清冽(liè)不落窠臼(kē)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龙盘虎据别出心裁耳濡目染词烂调B.一诺千金出奇不意病入膏盲白壁无瑕C.矫揉造作运筹帷幄炙手可热纵横捭阖D.自园其说道貌岸然趋之若鹜食不果腹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一项是()①井冈山、延安和西柏坡,是中国革命的几处________。

②“开发西部战略”的目标之一就是_____我国东西部的差异。

③几项调控房价措施相继出台,说明政府_____房价增长过快的态度相当坚定。

A.胜地缩小抑制B.圣地减少控制C.圣地缩小抑制D.胜地减少抑制4.下列作家、作品以及体裁对应有误的一项是()A.XXX——《红楼梦》——小说B.XXX——《登飞来峰》——散文C.XXX——《老人与海》——小说D.XXX——《背影》——散文5.下列古诗词默写正确的一项是()A.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B.昔我往兮,XXX。

C.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D.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面试开始,按照抽签顺序,1号候选人率先被召进了外企老总办公室。

B.把目前流行的中式服装称为唐装,严格地讲是不确切的,它其实是清朝马褂的一种延续。

C.她开始催我去找个女朋友,我嘴上应付着,背地里却阳奉阴违,仍每天一成不变地往返于家和单位之间。

D.有的儿童文学偏重于教育和理性,过多地注入了成人思想,孩子天性中的爱游戏、爱求知、爱趣味、XXX被忽略了。

中职语文入学摸底考试试卷

中职语文入学摸底考试试卷

XXXXXXX 学校《语文科目》入学摸底考试试卷(2021 ~ 2022年度第一学期)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00分 出卷人: 适用班级:中职班班级: __ 学号: _____ 姓名: _______考生请注意:本试卷总分100分,时量120分钟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 ( 2分 ) 比喻粗心大意的人是( ) A 、马大哈 B 、不倒翁 C 、糊涂虫 D 、老油条2. (2分 ) 被称为诗圣的诗人是( )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李贺3. ( 2分 )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这句诗是描写哪种花的? ( )A 、梅花B 、梨花C 、荷花D 、桃花4. ( 2分 ) “诸葛亮”是我国哪部古典小说中的人物 ( ) A 、《红楼梦》 B 、《三国演义》 C 、《西游记》 D 、《水浒传》5. ( 2分 ) 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指的是( )风景区。

A 、黄山B 、华山C 、庐山D 、峨眉山6. ( 2分 ) “卧薪尝胆”说的是( )A 、夫差B 、勾践C 、管仲D 、范蠡7. ( 2分 )下列词语中,只有( )不是指真正地用眼睛看。

A 、俯视 B 、环视 C 、轻视 D 、监视8. ((2分 ) 买椟还珠这则成语是用来比喻有些人( ) A 、只注重事物外表,不重内涵 B 、为了赚钱不择手段 C 、善于掩盖事物本质 D 、做生意的人9. ( 2分 ) “大珠小珠落玉盘”所形容的是什么乐器的弹奏声?( ) A 、琵琶 B 、古筝 C 、扬琴 D 、玉笛10. ( 2分 )我们常说“隔着门缝看人”,当我们隔着门缝看人时,看到的人:( )A 、比原来扁了B 、和原来一样C 、比原来宽了D 、比原来长了 二、语言表达(共6题;共30分)11. ( 6分 ) 数字成语(以数字为开头补充成语) 一___________ 二____ 三___________ 四___________ 五___________ 六___________ 七___________ 八___________ 九___________十___________ 百___________ 千___________12.(7分)根据下面提示,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中国是个礼仪之邦,用词造句很讲究,请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里)请教打扰恭候劳驾拜托失陪久违留步(1)麻烦别人用() (2)等候客人用()(3)好久不见用()(4)请人帮忙用()(5)托人办事用()(6) 请人不要送用()(7)中途先走用()13. (3分)歇后语填空孔夫子搬家——()千里送鹅毛--------()肉包子打狗-------()门缝里看人-------()赶鸭子上架-------()黄鼠狼给鸡拜年——()14. (3分)根据提示完成句子。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一)含参考答案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一)含参考答案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一)含参考答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一)含参考答案卷I(60分)一,语文基础知识(共6小题,第1-5题每小题3分,第6题5分,共20分)(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作孽(niè)花蕊(lěi)打烊( yáng)...B.砥( dǐ)砺惆(chóu)怅煤屑(xiè)...C.畸(qī)形徘徊(huí)脉脉( mài)...D.参禅( chán)开拓(tà)结束(s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墨守成规过尤不及谈笑风声.B.委屈求全目不瑕接娇揉造作C.貌和神离礼尚往来亲蜜无间D.如火如茶世外桃源以逸待劳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荔枝花多,花期又长,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植物。

B.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说的游目骋怀。

C.别人不仅不晓得,本人也许也不晓得。

D.白色风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南部的母亲的信。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1A.“你不能到那间屋子里去画吗?”XXX冷地问道。

B.兄不到十岁,大姐十二、三岁,我才一岁半,全仗母亲独立抚养了。

C.我应该同意他呢?还是否决他?D.换季清仓,门前的告示牌全是“大减价”“跳楼价”“挥泪大甩卖”……XXX。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XXX是我国20世纪30年月现代派诗歌的代表墨客,代表作有《雨巷》《致橡树》等。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XXX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项链》的作者是美国的XXX,他在世界文学史上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巨匠”。

D.XXX所著的《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体小说,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二)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各1分)(1)我有嘉宾,。

中职高三语文第一次摸底考试(含答案)

中职高三语文第一次摸底考试(含答案)

语文第一次摸底试卷一、选择题(共2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债券.(juàn) 衣褶.(zhě) 睿.智(ruì)吮.吸(yǔn)B.没镞.(zú)寒伧.(chèn)孱.头(càn)斟.酌(zhēn)C.岑.寂(cén)箢.篼(yuān)殷.红(yīn)瑕疵.(cī)D.蕴藉.(jiè)笑靥.(yè)遒劲.(jìng)自诩.(xǔ)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咬文嚼字踽踽而行潸然泪下走投无路B.面面相觑游目聘怀残羹冷炙挖墙角C.针贬时弊怨天尤人窸窸窣窣藕断丝连D.礼上往来锱铢必较勃然大怒名信片3.下列句子默写有误的一项是()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B.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C.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弩马十驾,功在不舍。

D.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4.在句子横线上填上最恰当的一项是()她___起来,___住朋友的脖子,狂热地___她,接着就带着这件宝物___了。

A.蹦抱吻跑B.蹦搂亲跑C.跳搂亲跑D.跳搂吻跑5.下列作家、作品和体裁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莫泊桑——《项链》——小说B.《咬文嚼字》——朱光潜——议论文C.《卖白菜》——莫言——小说D.《我愿意是急流》——诗歌——舒婷6.下列各句修辞手法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往返于幸福和快乐之间,哪还有不好走的路呢?(反问)B.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

(夸张)C.这位女市长开着“霸道”,轧死了一名学生。

(借代)D.总之,活人代替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反语)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这些习惯至今还被我保存着。

B.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被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这就是读书使人避恶。

中职高三语文摸底考试(含答案)

中职高三语文摸底考试(含答案)

2018级对口升学第六次摸底考试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宁谧.(mì) 滑稽.(jī) 贮藏.(zàng) 敦煌.(huáng)B.倾轧.(zhà) 蹙.缩(cù) 蛰.伏(zhé) 纨绔.(kù)C.谬.种(miù) 溯.洄(suò) 紊.乱(wěn) 臀.部(tún)D.柴扉.(fēi) 吮.吸(shǔn) 敕.造(chì) 墓冢.(zhǒ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勃然大怒搬门弄斧无足轻重寂寞B.兢兢业业百战百胜惩前避后希冀C.大有裨益招摇撞骗把盏言欢盎然D.求全责悖岌岌可危不可救药迟疑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国家馆在东方的晨曦里,在美轮美奂....的世博园建筑群中,发出耀眼的中国红。

B.高考复习阶段,有些同学天天开夜车,搞得白天上课精神不好,这样就像缘木求鱼....一样,效果是不会好的。

C.李白和杜甫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他们的作品风格迥异,有天渊之别....。

D.新生报到那天,我和三十多位陌生的新同学不期而遇....。

4.下列作家、作品、年代(国别)、作品中的人物、体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戴望舒——《雨巷》——现代——丁香姑娘——叙事诗B.海明威——《老人与海》——美国——桑地亚哥——小说C.鲁迅——《祝福》——现代——祥林嫂——散文D.曹雪芹——《林黛玉进贾府》——宋代——林黛玉——小说5.下列名句默写不正确的一项是()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B.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C.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D.羽扇伦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6.下列对文学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的古典长篇小说是《红楼梦》。

中职语文摸底试卷(含答案)

中职语文摸底试卷(含答案)

中职对口升学摸底考试语文试卷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分数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粗糙.(zào)句读.(dòu)忖度.(duó)难.兄难弟(nán)B.铿.尔(kēnɡ)蹒.跚(mán)殽.函(xiáo)笑靥.如花(yàn)C.桎梏.(ɡù)哂.笑(shěn)醴.酪(lǐ)遒劲.有力(jìnɡ)D.龟.裂(ɡuī)清冽.(liè)訇.然(yán)不落窠.臼(kē)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苑囿黑黢黢苌弘化碧面面相觑B.嗫嚅凌宵花礼上往来冠冕堂皇C.斩新红高粱恍然大悟羽扇纶巾D.矫媚汗涔涔博闻强识瓮牖绳书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可恶!然而……。

”四叔说。

B.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C.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D.荔枝原产于我国——是我国的特产,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可为我国是原产地的明证。

4.下列各句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长达四个小时的春节联欢晚会伴随着《难忘今宵》的歌声销声匿迹....了。

B.现代化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课堂,让教师的教学收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C.只有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上行下效....,带动社会风气的好转.D.马上就要毕业了,朝夕相处....三年的伙伴就要各奔东西。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王爷庙修建在釜溪河边的山崖上,夏日的王爷庙是人们避暑喝茶的好季节。

B.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结束了,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大学充满信心。

C.白云中学在2019年的“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开展“话说我与世界读书日”。

D.通过阅读《红高粱》《生死疲劳》等作品,我了解到莫言是一个思想深刻的人。

福建省中职学考语文模拟卷及答案

福建省中职学考语文模拟卷及答案

学考语文周末模拟卷(一)综合卷I(60分)一、语文基础知识(共6小题,第1~5题每小题3分,第6题5分,共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饥馑.(jǐng) 昧.心(mèi) 酾.酒(lì)B.舳.舻(zhú) 城邑.(yì) 须臾.(yú)C.豆蔻.(kòu) 追剿.(sǎo) 枕藉.(jí)D.奢靡.(mí) 白芨.(jí) 瑕疵. (chī)1.答案:B(A项馑jǐn,酾shī;C项剿jiǎo,藉jiè;D项芨jī,疵c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侧隐保障因地制宜B.酣睡担误声名狼藉C.委屈婉惜不经之谈D.撮土拼搏幅员辽阔2.答案:D(A项恻,B项耽,C项惋。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来到兵马俑博物馆,你会发现,每个兵马俑的表情都惟妙惟肖....。

B.学校组织的这次捐款赈灾活动,我们应踊跃参加,不应袖手旁观....。

C.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闻名世界,优美的景色真是巧妙绝伦....。

D.在中国,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可以说是妇孺皆知....。

3.答案:C(A项“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生动形象。

B项“袖手旁观”指置身事外,不帮助别人。

C项“巧妙绝伦”指精巧、奇妙到了极点,在同类事物中没有能与之相比的。

此处用来形容自然风景,使用对象错误。

D项“妇孺皆知”指妇女、小孩全都知道,形容事情散播得非常广,大家都知道。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三个公司的员工高高兴兴地向这边走来。

B.在日常工作中,党员干部应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C.互联网不仅能浏览信息,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育等。

D.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容易被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的偏差。

4.答案:B(A项表意不明有歧义,“三个”既可以指“公司”,也可以指“公司的员工”;C项缺少宾语,在句末加“的功能”;D项成分残缺,应删去“由于”。

高职单招考试《语文》模拟题库及答案(适合中职类考生)

高职单招考试《语文》模拟题库及答案(适合中职类考生)

1.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形容为(高职单独考试招生《语文》考试模拟题库(中职))A.花之君子者B.花之隐逸者C.花之富贵者也D.花之勇毅者也2.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指的是()A.张飞B.关羽C.卫青D.李广3.“疱丁解牛”形容做事得心应手,“疱丁”指的是()A.厨师B.老师C.工匠D.屠夫4.为了孩子的学习环境而三迁其居的历史故事是()A.岳母刺字B.举案齐眉C.孟母教子D.画荻教子5.“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出自于哪篇文章()A.《师说》B.《论语》C.《劝学》D.《孟子》6.凿壁偷光描述的是下面哪个历史人物()A.车胤B.司马光C.王羲之D.匡衡7.在我国文学史上,被称为“诗仙”“诗圣”的唐代诗人是()A.杜甫、白居易B.李白、杜甫C.李白、白居易D.杜甫、李商隐8.“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出自于()A.《桃花源记》B.《陋室铭》C.《爱莲说》D.《观沧海》9.下列中国名亭中,得名于杜牧《山行》诗句的是()A.醉翁亭B.陶然亭C.爱晚亭D.湖心亭10.“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中的“屠苏”指的是()A.庄稼B.房屋C.苏州D.酒11.可以表达感叹语气的助词是()A.哉B.焉C.乎D.耳12.古人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敬父母,这句话出自古代蒙学读物()A.《百家姓》B.《三字经》C.《弟子规》D.《千字文》13.“芙蓉如面柳如眉”采用的修辞格是()A.拟人B.比喻C .夸张D.借代14.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顶峰之作的长篇小说是()A.《西游记》B.《三国演义》C.《水浒传》D.《红楼梦》15.朱自清的第一本散文集是()A.《踪迹》B.《背影》C.《欧游杂记》D.《你我》16.鲁迅的散文集是()A.《野草》B.《彷徨》C.《呐喊》D.《朝花夕拾》17.“洛阳牡丹”名字的来历和以下哪个历史人物有关()A.武则天B.李隆基C.杨贵妃D.欧阳修18.“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出自()A.《汉书》B.《论语》C.《晏子春秋》D.《春秋》19.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是()A.《论语》B.《诗经》C.《楚辞》D.《玉台新咏》20.关于曹操《短歌行》两方面主题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一是感慨时光易逝,一是渴慕贤才B.一是感慨时光易逝,一是及时行乐C.一是感慨时光易逝,一是对女子的追求D.一是对女子的追求,一是对事业的追求21.下列哪副对联不是悼念屈原的()A.天问千声悲故国,江咽万语吊斯人B.沉思高举洁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悲风C.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璧,湘流应识九歌心D.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语文摸底试题1-7每小题2分,第8题4分,共18分。

下列各题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字母编号填在括号内。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憩.q ì 洗濯.d í 厄.运è 静谧.n ì B .犬吠.f èi 炽.痛zh ì 告罄.q ìng 砭.骨bi ān C .枯涸.h é 恬.静ti án 澄.澈ch éng 阴霾.m ái D .磐.石p án 娴.熟xi án 荫庇.p ì 剽.悍pi āo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加,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性情的 。

(2)中国政府一贯致力于 世界和平与稳定,主张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国际争端。

(3)姜堰溱湖风景区,经过千年的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自然风貌和文化神韵。

A .陶醉 维持 积淀 B .修炼 维护 积累 C .陶冶 维护 积淀 D .培养 维持 积累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要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可自学《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出版)。

B.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叙事。

C.1947年底,茅盾发表了一篇题为“锻炼”的长篇小说。

D.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他在大会上的即兴讲话逻辑严密、语无伦次....,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B .正因为他具有海誓山盟....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就。

C .它们发现自己陷入了峰回路转....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蹦跳。

D .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因此教师的教学要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一、积累与运用: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国家、社会、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B 、《标准汉语》的主要对象是为英语国家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资料。

C 、这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D 、在信息时代,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阅读、捕捉有效信息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6、填人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那霏霏的春雨,像蚕丝儿那么柔和, ① ,给人一种清新、神爽、舒适之感。

烟雨迷蒙,使所有的景色若隐若现,若幻若真, ② !A .①飘在脸上,凉沁沁的 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B .①凉沁沁的,飘在脸上 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C .①软绵绵的,飘在脸上 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D .①飘在脸上,软绵绵的 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7、下列表述完全准确的一项是( )A 、诗歌这种文学样式,侧重于抒情言志。

艾青《我爱这土地》中“——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一句就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隐含了献身之意。

B 、小说最主要的要素是人物。

苏联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代表作《变色龙》塑造了奥楚蔑洛夫这个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人物形象,变色龙也成了世界典型。

C 、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样式。

冰心的《人生》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喻,表达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D 、戏剧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分为许多类。

如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按表现形式属于话剧,按内容性质属于喜剧,按篇幅属于多幕剧。

8、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一位语文老师的作文指导用语很有意思,他说:“写作文不能瞎想,但需要xi á 想,这不需要你‘为伊消得人qi áo 悴’,文章的详略需要仔细zh ēn 酌,我相信,天道ch óu 勤,你一定能写出好文章来。

”(1)——(5)每小题1.5分,共12分。

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

二、填空题:(4)《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阔大情怀的句子是,。

(5)晏殊《浣溪沙》中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生发出值得玩味的情趣的句子是,。

三、阅读与鉴赏:(一)——(三)题,第一题14分,第二题16分,第三题10分,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4题。

(14分)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

孙权承摄①大业,优文②征仪。

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

从讨羽,拜忠义校尉。

既定荆州,都武昌,拜裨将军,后封都亭侯,守侍中。

欲复授兵,仪自以非才,固辞不受。

黄武③中,遣仪之皖④就将军刘邵,欲诱致曹休。

休到,大破之,迁偏将军。

大驾东迁,使仪辅太子。

后从太子还建业。

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

时同坐人皆怖畏壹,并言闻之,仪独云无闻。

于是见穷诘累日,诏旨转厉,群臣为之屏息。

仪对曰:“今刀锯已在臣颈,臣何敢为嘉隐讳,自取夷灭,为不忠之鬼!”据实答问。

权遂舍之,嘉亦得免。

是仪不治产业,不受施惠,为屋舍财足自容。

邻家有起大宅者,权出望见,问起大室者谁,左右对曰:“似是仪家也。

”权曰:“仪俭,必非也。

”问果他家。

是仪时时有所进达⑤,未尝言人之短。

事国数十年,未尝有过。

(选自《三国志•是仪胡综传第十七》,有删改。

)【注释】①承摄:继承掌管。

②优文:意思是专门下文,给是仪优厚的待遇。

③黄武:年号。

④皖:地名。

下文“建业”也是地名。

⑤进达:举荐人才。

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既定荆州,都武昌既:既然B.后从太子还建业从:跟从,跟随C.权遂舍之遂:于是D.左右对曰:“似是仪家也。

”左右:身边的人,近臣2.下面语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休到,大破之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C.吾欲之南海D.彼竭我盈,故克之3.下面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是仪被派遣到皖县见将军刘邵,准备引曹休出战。

B.当众官因害怕吕壹而诬蔑刁嘉诽谤国政时,是仪不畏权势,坚守自己做人的原则。

C.是仪置办家产私业,拥有一栋大宅,从不接受别人的施舍惠赐。

D.是仪经常举荐人才,勤政为国数十年,不曾有过失。

4.请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每小题4分)(1)仪自以非才,固辞不受。

(2)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的题。

(16分)乡情陈德才①凡少小离家的人,都有一份永远也化不开的浓浓的乡情。

故乡的那棵挂着一丛丛嫩绿榆钱儿的大榆树,那片成群鹅鸭浮游欢叫的清水塘,那个与小伙伴儿捉迷藏的打谷场,那条夏日里去游泳、摸鱼的弯弯曲曲的小河,都构成了人们一个个最美丽的梦境。

②古诗云:(甲)许多动物都有一种对自己出生地的深深依恋,差不多已经构成了一种本能。

人作为具有思想感情的高等动物,赋予这种本能以更多的社会性,将其提升为对故乡这块热土的深切执着的爱。

一个人喝着家乡的水,吃着家乡的五谷杂粮,在乡亲们的眼皮底下一点点长大;在家乡的小学校里认第一个字,读第一本书;,从家乡的田林山水开始,逐渐认识和走进这个神秘而广袤的世界。

于是,对故乡的爱,就在这一过程中很自然地滋生于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有着任何其他情感所难以比拟的深厚根基。

③乡情总是离不开童年的回忆。

童年时的所见所闻和遇到刺激,在一个人大脑皮层中形成最初的沟回,打下最深的烙印。

天地间走来一个小小的我,没有功利的权衡,不需要礼仪的拘谨,高兴就笑、就跳,不高兴就哭、就闹,何等自然纯真,洒脱无羁,世界万物都散发出天真烂漫的气息,使童年的岁月宛如一首无尽延伸的诗。

人过中年,再也找不回儿时对陌生世界的那种新奇感,找不回那种全神贯注和真诚纯洁的目光。

因此,人们怀念故乡,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自己纯真无邪的童年的怀恋,是企图追回生命中失落的那一段无比珍贵的时光。

④(乙)对于流寓他乡的游子,一句乡音就足以令他热泪盈眶,心起波澜。

对故乡的爱,是(丙),是对生命春天的珍惜,是一个人最真诚炽热的感情。

其实,什么叫祖国,就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的放大,就是自己生命系列的源头。

海外华侨以及外籍华人,都是“中国老乡”,他们对祖国的刻骨铭心、永无停歇的挚爱,就是乡情的凝聚与升华。

⑤尽管远在异国天涯,游子们都有一种回故乡探访的永恒冲动,向往着(丁)的难得体验。

但是,如果经过苦心筹划,有一天你真的回到阔别已久魂牵梦绕的故乡,在夙愿得偿、感叹唏嘘之余,也一定会有一种很强烈的陌生感和失落感:再也找不到那熟悉的小路、熟悉的杨树林,小河也不再那样宽阔、那样富有生气。

其实是一切中年之后回乡的人都会产生的一种典型心境。

这不仅仅是因为白云苍狗、世事沧桑,还由于当年的小孩已长成大人,衡量外部世界的尺度不同、心境也变了。

因此,故乡只能停留在回忆中,驻守在梦境里,在现实生活中将永难寻觅。

⑥乡情是一杯酽酽的茶、醇醇的酒。

如果经常地品一品,就会在眼前时时闪现家乡父老殷切的目光,就会保持更多的质朴与真诚,就会保留一份永恒的平民情结和赤子之心。

1、文中甲、乙、丙、丁四处括号里应引用的句子各是(2分)甲乙丙丁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鬃毛衰。

”②“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③“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④“绿叶对根的情意。

”2、在第②段的横线处再续上两句话,使之与前面的句式相似、内容相吻合。

(3分)答:3、从对自己出生地的依恋方面来说,人和动物有什么区别?(不能抄原文)(3分)答:4、人为什么会怀念故乡?根据文意,谈谈你的认识。

(3分)答:5、(1)第④段划线的句子中的“斯”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如果换个说法,你怎么说?(3分)答:(2)第⑤段中说:“故乡只能停留在回忆中,……,在现实生活中将永难寻觅。

”为什么?(2分)答:(三)阅读邱裕华的《平和的力量》一文,完成1-3题。

(10分)①心灵的平和是智慧的珍宝,往往蕴含着博大的力量。

②平和的人,往往更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更能拥有内心的满足。

心态平和,就不会因为生活、工作中的小事而烦躁易怒、狭隘刻薄、更不会为了身外之物去挺而走险。

对别人的成绩和进步,不会耿耿于怀、心生嫉妒;对别人的攻击和侵犯,不会暴跳如雷,大打出手。

处于逆境,不会一蹶不振;一时成功,不会洋洋自得。

在出炉的剑面前,他们是冷却的水;在扑面的风霜之中,他们是石块下的种子。

即使面临险山恶水,他们也能处乱不惊、从容不迫,以足够的自信和智慧化险为夷。

他们什么时候都能乐观至上、宠辱不惊,如快乐的天使;他们什么时候都能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做穿石的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