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
城市设计基本理论
城市设计一、城市设计的含义“城市设计”英文叫“Urban design”,日文叫“都市设计”。
其含义说法很多。
(1)《中国大百科全书(城市规划、建筑、园林卷)》“城市设计”条目称:“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形环境所进行的设计”。
(2)《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城市设计的定义是:“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环境形态所做的各种合理处理和艺术安排。
”(3)日本著名建筑师丹下健三对城市设计的解释是:“城市设计是对人类空间秩序的一种创造。
”(4)英国城市设计家弗·吉伯特(F.Gibberd)在《市镇设计》(Town Design)一书中指出:“城市是由街道、交通和公共工程等设施,以及劳动、居住、游憩和集会等活动系统所组成,把这些内容按功能和美学原则组织在一起就是城市设计的本质。
” (5)芬兰著名建筑师沙里宁(E.Saarinen)在《论城市》一书中对城市设计含义归纳为:“城市设计是三维空间,而城市规划是二维空间,两者都是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有秩序的生活环境”。
综上所述,城市设计的含义可归纳为:“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形环境所进行的三维空间的合理设计”。
它既包含了物质空间的设计,也包含了人们社会生活以及精神文明方面的设计。
对城市设计的理解可以包括以下4个方面:(1)城市设计是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之间的桥梁,它可以表述为:建筑设计—地段规划(Site Planning)—城市设计—城市规划。
(2)城市设计有自己独立的领域。
(3)城市设计创造了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新的价值。
这种关系不仅表现在空间上,还表现在时间上,即历史概念,不仅表现在静态上,还表现在动态上。
(4)城市设计的重点在于掌握相互关系中的秩序观点。
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既有共同点,又有区别。
共同之处是“两者都是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有秩序的生活环境”。
不同之处,一是城市规划是一个二维空间的综合安排,而城市设计是一个三维空间的环境设计;二是城市规划是各种专家(如经济学家、社会学家、规划学家、地理学家等)共同合作的结果,而城市设计主要由建筑师和城市设计专家承担。
柯布西耶的城市设计理论及方案
大楼底下与周围是 城市的四周为隶24属00区m,×遍15布00树m林(3与6草4万平方米)的广场, 场,可作为城市包扩含展着之花用目、公园与林荫道
配备有餐厅、商店、剧院、沙龙等两
三层高的台阶状公共建筑
光明城功能分区图
2.1光明城市功能分区图
路网设计:
东西、南北主要轴线——40米宽的快速单向车道,每 隔800米或1200米即可通过连接坡道至标准道路的水 平面。 十字路口——有效间距为400米(有时进一步细分为 200米) 符合行车速度与行人可接受耐力的条件限制。
理性至上
勒· 柯布西耶的城市设计理论及方案
勒· 柯布西耶简介 Le Corbusier——1887年10月6日-1965年8月27日
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是现代建 筑运动与城市规划的激进分子和主将
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他和瓦尔特·格 罗皮乌斯、路德维格·密斯·凡·德·罗以及弗兰克·洛 依德·赖特并称为四大现代建筑大师。
闭合式杜区
闭合式社区基本上沿用了“别墅—公寓”的模 式,将城市架空干道融入社区中,每个社区占地 规模400m×200m,便于道路交叉口的设置。 居住单元的背面朝向主要街道,向内朝向歌 300m×120m的大花园。 属于一种由街道形成的“围台”式城市。
进退式杜区
进退式杜区灵活地运用“别墅—公寓”模式 每个社区构成面积为400m*600m的街区,每 隔200m设置一条次级街道,形成巨大的岛状基 地 以种无围墙的开放城市为前提。
人口密度 305人/h㎡, 绿化率 48% 人口密度 300人/h㎡,绿化率 85%
人口分类: 城市人.生活重心在城市且居住于其中者 郊区人,工作于郊区且居住于郁区花园新城
城市设计的分析方法
主要内容 sommaire
一、城市设计的基础理论
THEORIES FONDAMENTALES DE CONCEPTION URBAINE
二、不同类型分析方法的主要特点
PRINCIPES ESSENTIELLES DE METHODES DIFFERENTES
例如:圣彼得教堂广场柱廊、 香榭丽舍大街沿街建筑、上 海外滩建筑群。。。
C、 面——整体形态、肌理关系
例如:佛罗伦萨传统街区、巴黎传统街区、北京四合院传统街区
(3) 对于虚性和空间序列等。
包括重要建筑入口前庭、街廓内虚 体、街道及广场网格、公园、庭园 以及线性开放空间系统等。
(2)取向:视觉的唯美主义,精神
象征的体现,对轴线、轮廓、对景 等视觉效果的追求、崇拜,“城市 可作为一个艺术品来加工”。
例:东方:元代以后的北京城 西方:朗方设计的华盛顿规划
1. 视觉秩序分析 (3)古典城市美学派人物西特(Sitte)的观点
整个城市应是一种激奋人心的、充满情感的艺术作 品,城市设计者就是表达社会抱负、激情洋溢的艺术家。
(2)观点之二:
实与空间互异构成了城市不同的 空间结构,建立了场所之间不同的形 体序列和视觉方位,城市中“空”的本 质取决于其四周实体的配置。
同时,这种“图底分析”还鲜明地 反映出特定城市空间格局在时间跨度 中所形成的“肌理”和结构组织的交叠 特征。
(3)观点之三: 空间印象转变
A.传统城市空间---连续性的街道、 围合性的广场、 标志性的建筑 以及整体性的街廓;
一、城市设计的基础理论
1 图底理论
(Figure---Ground Theory)
城市设计的整体理论
城市设计的整体理论城市设计是指对城市空间进行规划和布局,以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住品质。
整体城市设计理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形态与结构:城市设计强调城市的形态和结构,即城市的整体布局和组织。
城市形态涉及的概念包括城市的尺度、密度、形状和布局等方面。
例如,城市的尺度可以通过城市规模、人口密度和建筑高度来反映,而城市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方形或蜘蛛网状等。
城市结构则包括城市的道路网络、绿地系统和建筑物群落等元素。
2.可持续性:城市设计要考虑城市的可持续性,即在满足居民需求的同时,保护环境和资源。
可持续城市设计强调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策略来减少能源消耗、减少污染和减少交通拥堵等。
例如,推广可再生能源、鼓励公共交通和步行、提供自行车道和绿色建筑等。
3.社会包容性:城市设计要考虑社会的包容性,即城市的设计应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这包括不同年龄、职业和文化背景的人们。
为了实现社会包容性,城市设计需要关注社区规划、公共空间设计和社会服务设施等。
例如,在社区规划中包括设置学校、医院、商店和公园等。
4.文化认同:城市设计应该尊重和保护城市的文化认同,即城市的设计应该反映城市的历史、传统和当地文化特色。
这可以通过保留历史建筑、保护传统手工艺和提供文化活动场所等来实现。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可以保留传统建筑和风貌,并在公共空间设计中融入当地的艺术和文化元素。
5.参与和合作:城市设计需要建立参与和合作的机制,以确保各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得到充分考虑。
这包括公众参与、政府和业主的合作以及专业团队之间的协作。
城市设计师应该主导这一过程,与其他相关方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商。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可以组织公众听证会和工作坊,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总之,城市设计的整体理论包括城市形态与结构、可持续性、社会包容性、文化认同以及参与和合作。
这些理论旨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住品质提高,为人们创造一个宜居和繁荣的城市环境。
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13-城市设计的实施操作
城市设计的实施操作—— 城市设计和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设计的倡导者主张,设计者首先应询问人们 是如何生活的,了解他们的需求和他们要解决的问题。为 此,现代城市设计者需要吸取并综合运用旁系学科的知识, 或者组成由跨学科人员组成的设计小组。 在城市设计过程中,公众参与可通过多种形式进行: 公众讨论会、市民工作组、组织公众到规划地址参观、市 民意向调查;利用新闻媒介举行问题辩论会,举办方案展 览以及关于规划设计的公众论坛等。比如,设计者可以在 现场建立办公地点,让人们去提问题、交流并及时得到信 息。充分公开化的模型和绘图表现、讨论设计构思的会议 也在这一层次上组织。
城市设计的实施操作—— 城市设计和公众参与 以往我国规划的制定基本上仍是一个“自上而下”的 过程。在此过程中,公众基本上是被排除在外的,他们 对于城市规划只有遵守和执行的义务。而今天社会主义 市场体制的建立必将伴随一个重要过程,那就是规划和 设计决策将更多地采用“自下而上”而不是“自上而下” 的路径。 我国是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公众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 受到政治和法律上的保护,“人民城市人民建”就是这 个道理。一些有条件的城市,建造了专供规划城市成果 展示的城市建设展览馆,使得公众参与成为一个经常化、 制度化的工作。
城市设计的实施操作—— 设计成果的表达
2)城市设计规划 由于这种成果可以直接诉诸人的视觉,所以它是最常 见的,也是通常使用最多的城市设计成果形式。实际上, 城市设计方案就是设计政策法令的三度描述。 传统城市设计有两种规划产品,即与形体环境有关的 远景总图和能描述一般社区政策的综合性规划。当代的城 市规划设计者日益意识到,规划设计应导向一项现实行动 和过程,强调过程和规划的双重性,这样就可能在规划和 它的实施之间架设沟通的桥梁。现代城市设计方案是为可 能实施的政策的意向来准备的,它包括实施政策的措施手 段、目的和可行性研究。
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
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1.空间形式理论卡米诺·西特他最早提出城市空间环境的“视觉有序”理论,这种思想主要反映在《城市建设艺术》这本著作中。
提出了城市空间艺术原则,是基于城市物质空间形态中,各实体要素之间功能关联及组合关系而得出的,其艺术原则的核心表现在注重整体性,注重关系,注重关联的内在性。
伊利尔•沙里宁他的“体型环境”设计观的代表作为《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和《形式探索:艺术的基本途径》。
他主张根据城市的功能和多种条件,把城市有机地分解和组合成城市的各个区域,各区由大小不同的建筑群体组成。
城市建设应是动态的,因而城市布局要有足够的灵活性,以适应有机体的生长。
他进一步认为,城市与自然界的所有生物一样都是有机的集合体。
戈登•卡伦戈登·卡伦被视为是对基于形式主义的、抽象的、松散的理性主义现代城市理论的反对者,他将城市主义的基础建立在体验、感受和特定场所的特殊性上。
代表作为《城镇景观》。
埃德蒙·N·培根他认为美好的城市应是市民共有的城市,城市的形象是经由市民无数的决定所形成,而不是偶然的。
城市设计的目的就是满足市民感官可以感知的“城市体验”。
为此,他强调美学上的观察,特别是建筑物与天空的关系、建筑物与地面的关系和建筑物之间的关系。
代表作为《城市设计》。
芦原义信他注重空间设计手法,空间要素及其与人的视觉相关性的研究。
提出了外部空间设计的理论方法,从空间的划分、空间的组成要素、空间的布局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点出了人与空间的关系,指出外部空间设计就是把“大空间”划分成“小空间”,或是还原,或是使空间更充实更富于人情味的技术。
比尔·希列尔比尔·希列尔1983年提出空间句法理论是建立在图底关系理论、联系理论和社区分析的基础上的城市空间分析方法。
通过对100多个城镇和城市设计方案的分析,希列尔证明,城市空间组织对活动与使用模式的影响主要涉及3个方面,即空间的可理解性,使用的连续性和可预见性。
第3讲城市设计的空间分析方法
1
教学重点
城市设计空间分析的三种研究方法: 图底理论 联系理论 场所理论
2
罗杰·特兰西克在《Finding Lost Space》(1986 )一书中提出图底关系理论(figure-ground)和联系 理论(linkage).
作为城市设计研究理论,都是经过对传统 城市空间以及近现代城市空间发展变迁的研究 分析之后,提出的城市设计分析方法,视角不 同,思想各异,但综合归纳之后,有助于我们 建立一种整体性的城市设计方法。
18
城市轴线的表现形态 A、有的呈显形状态 B、有的呈隐形状态
城市轴线的空间范围 城市轴线可分为城市整体轴线和城市局部轴线。 城市整体轴线(又可称为城市主轴)贯穿城市
的大部分地域,连接城市中的主要公共活动节点 和景观节点,往往既是发展轴线又是景观轴线, 由一条或以上的交通走廊来确保轴线的可达性。
19
城市局部轴线(又可称为城市次轴) 只贯穿 城市局部地段,往往是具有特定功能的轴线。 常见的如市政中心的纪念轴线,集中了市政建 筑(政府机构)、公共建筑(如博物馆、美术 馆和大剧院),以及与城市的特定历史背景有 关的纪念建筑(如华盛顿的林肯纪念馆和巴黎的 凯旋门等),是举行重大庆典活动的场所。
20
城市轴线的组织方式
28
北京的城市中轴线及延续
29
华盛顿中心区的城市中轴线
30
31
32
33
34
35
36
3、 场所理论 (Place Theory)
————是把文化、社会、自然和人的 需求等方面加入到城市空间研究中的理 论。
37
38
39
40
41
4、三种理论比较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_第19章_城市设计_归纳总结
第3节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1城市设计理论图兰西克在《寻找失落的空间——都市设计理论》中归纳出三种研究城市空间形态的城市设计理论,分别为图底理论、连接理论、场所理论。
同时对应地将这三种理论又归纳为三种关系,即形态关系、拓扑关系和类型关系。
1.1图底理论通过比较不同时期城市因图底关系的变化,从而分析城市空间发展的规律和方向。
传统城市的三种实体形态分别为:①公共纪念物或机构②主要城市街坊外廊及场地③界定边缘的建筑物。
主要城市虚体形态:①私密空间和公共通道上的入口前庭②街坊内廊虚体则为半私密性过渡空间③与街坊内廊相对的容纳城市公共生活的街道和广场网络④与城市建筑形态相反的公园及庭院⑤与河流、河岸、湿地等主要水域特色有关的线形开放空间系统。
1.2 连接理论连接理论注重以“线”连接各个城市空间要素。
这些线包括街道、人行步道、线形开放空间或其他实际连接城市各单元的连接要素,从而组织起一个连接系统和网络,进而建立有秩序的空间结构。
连接关系建立可分为两个层面:物质层面和内在动因。
1.3场所理论是根据实质空间的文化及人文特色进行城市设计的。
“空间”之所以能成为“场所”的主要原因,是由空间的文化属性所赋予及决定的。
2城市设计的方法城市设计的方法大致可分为:①调查的方法。
包括基础资料收集、视觉调查、问卷调查、硬地区和软地区的识别②评价的方法。
包括加权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辨别法、列表法③空间设计的方法。
包括典范思维设计方法、程序思维设计方法、叙事思维设计方法④反馈的方法。
政府部门评估、专家顾问方式、社会评论方式、群众反映。
第4节城市公共空间1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作用与类型概念狭义: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
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
广义:可以扩大到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如城市中心、商业区、滨水区、城市绿地城市空间具有“物质”和“社会”的双重性。
1 公共空间的物质性,强调的是公共空间“质的成分”。
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
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是指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城市的发展和设计。
它是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优化城市的空间结构,提升城市的功能性和美观性。
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和运用对于当代城市规划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城市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多种学科的理论知识,如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环境科学、社会学等。
城市设计方法包括了多种技术手段,如城市空间分析、模型模拟、社会调查等。
这些理论与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指导城市设计者合理地思考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并制定相应的设计方案。
在城市设计理论中,一些重要的概念指导着城市设计的方向与方式。
比如,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城市设计需要满足当前的需求,同时也要兼顾未来的发展,保护环境资源,提高城市的生态友好性。
以人为本的理论强调城市设计要以人的需求和行为为出发点,创造舒适宜居的城市环境。
城市设计方法中,空间分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通过对城市空间结构、地形地貌、道路网格、产业布局等方面的分析,可以了解城市的空间特征,为城市设计提供依据。
模型模拟是另一个重要的方法,通过建立城市发展的模型,可以预测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
另外,社会调查也是城市设计方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对城市居民的需求、生活习惯、出行方式等方面进行调查,可以了解城市居民的真实需求,为城市设计提供参考。
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有助于指导城市规划与建设实践,提高城市的品质。
通过科学的城市设计,可以使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宜游,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同时,科学的城市设计也可以促进城市产业的发展,提升城市的经济效益。
在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的推动下,很多城市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比如,新加坡通过科学的城市设计,将城市打造成了一个国际化的都市,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
同样,中国的深圳和上海等城市也通过科学的城市设计,实现了城市的快速发展和繁荣。
(完整版)城市设计理论
城市印象的构成要素的关系
各元素不是孤立的,区 域由节点构成,受边缘 的限定,路径贯穿其中, 标志分布于内。
各元素有规律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插和 叠合,构成城市形体环 境的认知意向和城市形 象。
加强城市印象性的原则与方法
路径
特色鲜明:用途、活 动、空间形式、建筑 立面、细部装饰等
保持连续性:重复特 征、空间开口、沿街 建筑有节奏,方向明 确,交叉口形象生动、 路网有规律等
提出一套市民对城市形态、结构的认知系 统,以人对环境的认同和识别为依据的价 值感,已超出客体的形式,在研究主客体 关系上具有开创性。
城市形象理论——概念
形象性——具形物体使每个特定观察者产 生高效率的强烈心理形象的性能;
公众印象——大多数城市居民心中拥有的 共同印象,即单个的物质实体、一个共同 的文化背景以及一种基本生理特征的相互 作用过程中,达成一致的领域。
西方传统城市设计——理想城市
古罗马.维特鲁威 Vitruvius公元前1世纪 《建筑十书》,倡导者意 大利阿尔伯蒂Atberti.影 响到文艺复兴时期。
内涵:八角形几何布局, 市中心神庙和广场,放 射路+环路,城门与路不 直对,每边长是公建的 服务射程。
西方传统城市设计——开放空间体系
美.奥姆斯特德 Olmsted《公园与城 市扩建 》 1870年
的和平之路》 内涵:”花园城市”同心圆模式
的基本空间,中心中央公园 围合的公共建筑中心,放射 性林荫道想外延伸,划分的 各个分区以环形道联系,针 对新城建设。
田园城市论
城市美化论
美.丹尼尔.伯纳姆Daniel Burnham19世纪末”城市美化运 动”
内涵:不仅建设中心公园、街道广场、 城市景观,注重整体性城市设计 观,整个城市交通系统、公园与 公共开放系统,社区建筑群布局 等综合规划、通盘考虑,呼吁对 城市美化运动立法。1916年纽约 第一个美国区划法产生。
《城市设计》教案—2.1
三 种 城 市 设 计 理 论
及 其
关 系
b.《拼贴城市》[柯林.罗,弗瑞德.科特] c.《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 [克莱尔·库珀·马库斯, 卡罗琳·弗朗西斯] d.《寻找失落的空间》[罗杰·特兰西克] e.《城市意象》[凯文·林奇]
本节思考题
1.试从城市空间特征方面对“现代城市” 和“古代传统城市”进行比较。
1.图底关系理论与图底分析方法
图底关系理论:主要是对空间界定和空间等 级的分析,有利于形成积极的城市空间。
图底分析法:从理解城市形态入手,通过分 析城市建筑体块的空间关系,从二维角度认 识城市模式、空间秩序、空间等级等。
2.联系理论与关联分析方法
联系理论:在城市主要建筑物和主要空间之 间建立交通和视觉联系。有利于形成城市的 空间秩序、提高城市效率。
关联耦合分析法:通过交通、视线方面的关 联分析,明确城市空间中主要功能和景观构 成元素之间的交通与视线联系,从而确定城 市的主次交通和视线、视廊。
3.场所理论与场所分析方法
场所理论:是从人的需求出发,通过对影响 城市环境的内在因素的把握,使城市环境满 足人们深层次的需要。
场所分析法:通过对影响城市环境的社会、 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分析,找出城市空间的内 在特征。
—“底”
图底关系及其反转
图底关系——建筑部分涂黑,空间部分留白; 图底关系反转——空间部分涂黑,建筑部分留
白。 通过城市环境正反图底关系的分析,能获得城
市空间环境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例:北京四合院的图底关系
图底分析
图底分析的应用 图底分析的目的(或作用)
图底分析的应用
最早始于1748年的诺利地图; 例图 1978年,柯林•罗与弗莱德•凯特所著的《拼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理论与方法
光照效果———— 色彩的视觉随着照在色彩上的光线的色相和彩度
的变化而变化。
光渗———— 指对着背景看一个光亮物体时,其尺寸会明显地增大。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方法与理论
色彩的协调和不协调——
【视觉 机能 】
眼睛喜欢少量色相的结合。超过三个色相就难以获得成功。单色
方案可以给人一种端庄、紧凑和有力的印象,但也可能让人很快 失去兴致。这时,引入小面积的对应原色相的接近补色就会使方 案活跃起来。 以两个或三个基本色相为基础的设色方案,能适应眼睛要求简朴 的特性,同时也能使之多样化。同时,眼睛还偏爱保持适当距离 的色相,它喜爱色相同或紧密相邻(类似色)或明确地远离(对比色)。 眼睛喜欢色块的大小和色相的彩度二者多样化。喜欢色彩的面积 与它的彩度成反比变化。 色彩有一种起源含糊的心理联想。如绿色代表春天,橙色是秋色, 蓝是天空。同时,绿色象征着生机,蓝色代表深邃,黄色代表活 泼等等。最显著的联想是,红、黄类为暖色调,蓝、绿类为冷色 调。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方法与理论
视觉界面是被人感知到的知觉空间界面,不同层次空 间界面产生了不同层次的视觉界面。 视觉界面的规律(同视觉规律): 类似律、临近律、新近律、良好连续律、连锁律、背 景一图形关系等。 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在塑造空间 形态上主要是通过分析、控制城市空间界面,使人们 在认知城市空间时获设计安排的视觉界面。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方法与理论
【视线 视线的高低 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的心理地位势态。 高度】 视线高度相近时,——心理上容易获得平等的心态; 视线高于别人时,——一般会产生一种优势心态; 视线低于别人时,——往往会形成一种劣势心态。 高高在上的王座和一定的空间距离,塑造一种至高无 上的权威;人们总是倾向于选择坐在较高的地方 公共空间中观看活动空间中坐憩设施的设计原则:提 供高于自然人站立时视线高度(一般可取1.5~1.6米) 的空间。
城市设计的分析方法 共90页
Redevelopment Plan)
四、场所理论(Place Theory)
1、 场所理论的本质:场所理论是倡导依 据城市实质空间的文化及人文特色进行 城市设计。
(1) “空间”是由实体界定、有固定 范围或有意义的虚体所组成。 (2) “空间”之所以能成为“场所” 是由于其文化或历史内涵赋予空间的意 义所决定的。
(2) 传统城市中具有界定明确的实体与 虚体系统。公共空间有建筑物的量体中 分割出来延续并连接内、外部的空间及 活动。
(3) 就整体关系而言,城市空间研究中, 虚体比实体更具实质意义,虚体(void就 是实体(figural)。
3、 现代城市环境 (1) 建筑空间设计----从重实体到重空间; (2) 城市空间设计----从重空间到重实体。
1、 图---底理论
(Figure---Ground Theory) 2、 连接理论
(Linkage Theory) 3、 场所理论
(Place Theory)
二、图--底理论(Figure-Ground Theory)
1、 “空间即主体”(space-as-object) (1) 建筑实体---solid mass; 图---figure; (2) 空间虚体---open voids; 底---ground;
6、 空间是传递城市体验的媒介 (1) 空间形式:格网形态、同心放射、 中轴序列、折角形状、曲线形状、有机 形态等;
(2) 空间领域:公共、半公共、私密空 间的有序组织是实现空间意义的重要内 容;
(3) 空间序列:应重视建立场所的次序 和视觉方向性;
(4) 整体印象:罗马帝国的有机变化, 纽约城区的方形格网。
城市规划原理--城市总体规划理论与方法
2、积极慎重的态度 迎接城市化高潮
• 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2030年)修编,应以积极 慎重的态度迎接城市化高潮的到来,并通过城市 总体规划(-2030年)修编来解决目前及未来城市 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 题,城市职工下岗和再就业问题,家庭轿车和住 房私有化问题,治理环境、减少污染、走可持续 城市发展道路等等。据此,加强城市化的政策研 究,强化政府对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的引导和调控 能力是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2030年)修编一项 重要任务。
8、重视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 重视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保护重要的 景观、生态环境及文物古迹,并促进其价 值提升,美化居民生活环境;改善城市污 染环境,降低酸雨、降尘、地表水质下降、 固体废弃物处理和噪音等污染的潜在危险。
9、重视城乡统筹发展问题
• 为构建和发展新型城乡关系服务 • 为根本解决“三农”问题服务 • 为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服务 • 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19:05: 3819:0 5:381 9:0510 /21/2 020 7:05:38 PM
•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 10.21 19:05: 3819: 05Oct-2021-Oct-2 0
•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19: 05:38 19:05: 3819: 05Wed nesday, October 21, 2020
总体规谁来审批?
• “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 众参与、科学决策”
总体规划编制程序
• (新一轮总体规划编制的前期论证) • 组织前期研究 • 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 提出审查,根据审查意见修改 • 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成果 • 评审会 • 公示与公众参与 • 报批 • 实施评估
城市设计理论整理
城市设计理论整理城市设计理论与⽅法第⼀章城市设计的概念第⼀节认识城市1.⼟地利⽤1)原始⾃然状态2)初级⼲预3)⾼级⼲预2.⼈⼝观农村⼈⼝向城市⼈⼝转移农业⼈⼝向⾮农业⼈⼝转移3.产业观第⼆产业、第三产业向城市集中4、系统理论1)系统:城市是⼀个开放的系统2)要素:⼟地利⽤、城市交通、城市经济、城市景观……..3)结构:各要素的综合作⽤形成城市有着其独特的内在结构4)功能:城市是⼀个承载⼈类理想的⽣活场景5、城市是什么?系统聚集⾏政管辖世界城市化格局6、城市的两⾯性1)⼀⽅⾯2)另⼀⽅⾯A、⾃然灾害B、系统灾害。
北京国贸⽴交桥拥塞的车流,⼯业污染其它城市问题城市形态⽅⾯:城市社会⽅⾯:7、职业操守1)观察城市2)感受城市3)服务城市4)思考城市:什么样的城市是⼀个好的城市?城市规划师、建筑师的责任、义务第⼆节城市设计的基本任务⼀、两种空间的设计1、建筑内部空间(包括它的外壳)设计-----建筑设计的对象2、建筑外部空间(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城市设计的主要对象结论:城市设计----良好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空间是城市设计的第⼀要素。
1)、空间是“容器”。
2)、空间是“场所”。
3)、空间是“通道”。
4)、空间是“形象”。
注意:空间包括其界⾯:建筑外⽴⾯⼆、城市设计的基本任务狭义上的理解: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形态设计⼴义上的理解:为获取良好的城市公共环境,对城市公共空间、社会⼈⽂、历史、⽣态、经济、管理等系统进⾏协调控制——形态和社会⼈⽂的综合设计第三节、城市设计的对象⼀、物质形态的对象1、⼟地使⽤2、实体与空间3、风貌与环境景观(群体景观、局部景观)4、交通与停车5、标识与标志⼆、⾮物质形态的对象1、使⽤活动组织2、历史⼈⽂关怀3、开发管理政策的制定开发强度控制规划江北城总的平均容积率在2.0,包括道路和开放空间。
在规划布局中⼏个板块各有不同,古城混合使⽤区、综合服务区与居住区相应的平均容积率相对较低;⽽在未来新城将⾼强度集约使⽤⼟地,该区域平均容积率将达到6.0,不包含开放空间和道路⾯积。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_第19章_城市设计_归纳总结
第 3 节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1 城市设计理论图兰西克在《寻找失落的空间——都市设计理论》中归纳出三种研究城市空间形态的城市设计理论,分别为图底理论、连接理论、场所理论。
同时对应地将这三种理论又归纳为三种关系,即形态关系、拓扑关系和类型关系。
1.1图底理论通过比较不同时期城市因图底关系的变化,从而分析城市空间发展的规律和方向。
传统城市的三种实体形态分别为:①公共纪念物或机构②主要城市街坊外廊及场地③界定边缘的建筑物。
主要城市虚体形态:①私密空间和公共通道上的入口前庭②街坊内廊虚体则为半私密性过渡空间③与街坊内廊相对的容纳城市公共生活的街道和广场网络④与城市建筑形态相反的公园及庭院⑤与河流、河岸、湿地等主要水域特色有关的线形开放空间系统。
1.2连接理论连接理论注重以“线”连接各个城市空间要素。
这些线包括街道、人行步道、线形开放空间或其他实际连接城市各单元的连接要素,从而组织起一个连接系统和网络,进而建立有秩序的空间结构。
连接关系建立可分为两个层面:物质层面和内在动因。
1.3场所理论是根据实质空间的文化及人文特色进行城市设计的。
“空间”之所以能成为“场所”的主要原因,是由空间的文化属性所赋予及决定的。
2城市设计的方法城市设计的方法大致可分为:①调查的方法。
包括基础资料收集、视觉调查、问卷调查、硬地区和软地区的识别②评价的方法。
包括加权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辨别法、列表法③空间设计的方法。
包括典范思维设计方法、程序思维设计方法、叙事思维设计方法④反馈的方法。
政府部门评估、专家顾问方式、社会评论方式、群众反映。
第 4 节城市公共空间1 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作用与类型概念狭义: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
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
广义:可以扩大到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如城市中心、商业区、滨水区、城市绿地城市空间具有“物质”和“社会”的双重性。
1 公共空间的物质性,强调的是公共空间“质的成分”。
城市设计理论及其方法模板
(2)、调查研究
1、现状调查研究:区位关系、现有基础、主要特征 2、社会调查研究:地方习俗、传统生活形态 3、设计条件研究:交通条件、城市定位、用地形状、周边环境景点
(3)、工作内容
城市设计是一个完善的体系,从整体空间环境入手,以整体的全面的 分析研究为依据,确定城市设计的工作内容。
4、以城市中心广场为结点,利用预留的绿化广场用地营造集绿化、游憩、 广场、雕塑为一体的文化广场,并综合考虑尺度、形状、质感等因素,突 出标志性的视觉中心作用。
5、结合生活性道路设置步行商业街和商业广场,集景观、购物、休闲、地下停车 场于一体;疏缓商业街区的拥挤,调节人们的情绪和心理,真正将商业、购物环境的 品质从实质上得以提高,以增强该商业街区的吸引力和其土地价值,使之成为城市功 能的重点地段。
2、强调人在城市中主人翁的地位──以人为本。 在街道城市设计中体现以人为本,强调人在城市中的主人翁地位。从
人的角度出发,满足人的各种生理和心理需求,努力创造可以吸引广大 市民的城市洪空间。处处为人着想,从宏观到微观充分满足使用者的需 要,这样才能吸引人,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才能真正达到街道景观设 计的目标――为人提供舒适优美的交通空间。 ①满足生理要求──日照、通风、采光、防灾、安全
为了研究与管理方便,我们把 城市设计用以上图表来表达
内容——城市设计的研究内容一般包含三个部分:城市自然景观、城市人工
景观和城市人文景观。城市自然景观是城市中所包含的自然山体、丘陵、农田、 绿地、河流等要素为主的景观。城市人工景观是指城市中人工构筑的实体建筑 物(构筑物)及其空间环境。城市人文景观包含城市历史、文化民俗、城市活 动等内容,对城市人文景观的研究不仅应包含这些人文活动,而且应包含这些 人文活动所限定的空间场所景观。
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
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城市规划是指以城市为研究对象,以现代城市发展为目标,运用一系列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城市空间布局、城市功能配置的科学规划过程。
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应用一些理论和方法来指导工作,从而使城市能够更好地发展和运行。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
1.空间组织理论:空间组织理论主要关注城市空间的组织形式和结构,以及城市内部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
其中较为重要的理论是中心地理论、层次化理论和空间选择理论等。
中心地理论认为,城市具有各种功能中心,如商业中心、政府中心、文化中心等,这些中心向周边地区辐射影响,形成中心和辐射地区之间的层次结构关系。
层次化理论认为,城市由多个层次构成,每个层次拥有不同的功能和服务。
城市按照层级递进的方式进行发展,上一层次提供下一层次所需要的服务和设施。
空间选择理论主要研究人们选择不同地点进行居住和工作的动因,从而影响城市空间布局。
这一理论强调个体的选择行为会受到各种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2.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关注的是城市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协调。
这一理论认为,城市的发展应该是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平衡。
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了一些方法,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和循环经济等。
生态城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规划,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低碳城市则是指减少城市碳排放,提倡低碳生活方式和低碳交通。
循环经济则是通过物质和能源的循环利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减少浪费。
3.技术手段和方法: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将地理数据与电子地图相结合的技术,可以对城市进行各种数据分析和空间分析。
城市交通仿真是通过计算机模型对城市交通流进行模拟和分析,可以帮助规划者了解交通拥堵和瓶颈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可视化技术可以将城市规划方案以三维模型或虚拟实境的形式展示出来,使规划者和公众更直观地了解规划方案的布局和效果。
风险评估是对规划方案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包括自然灾害风险、环境污染风险和社会经济风险等,以减少风险和提高城市的抵抗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S001304)王建国教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一、教学目标和要求:1.在相关先修课程基础上,一般了解城市设计的概念,熟悉其内容和历史发展。
2.较系统地掌握现代城市设计的各种方法和操作技术,并通过案例研究检验之。
3.完成研究报告,文献阅读或案例研究二、教学内容:1.城市设计概论:城市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内涵2.现代城市建设和现代城市设计发展3.现代城市设计方法论演变和前瞻4.现代城市空间分析方法5.城市设计空间调研的技艺6.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城市设计7. 城市设计专题第一讲城市设计概论:城市形象和特征城市设计,古已有之。
人们日常生活感知到的城镇街区外部空间,建筑、道路、广场、建筑小品和绿地的环境处理及其所创造出的艺术特色、乃至城镇的用地形态和空间结构,从来就与城市设计密切相关。
“北京城, 上海滩, 广州市”这种独特的城市格局和环境特色是千百年来人们精心经营和城市设计的直接结果。
正是城市设计塑造的这种空间和环境,形成了整个城市的艺术和生活格调,体现了特定的城市文化,建立了城市的品质和特色。
城市:按照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把一定地域组织起来的居民点。
一般常常是该地域或更大腹地的经济、整治和文化生活的中心。
最初的“城”一般是指城市具有军事防御功能的概念;“市”则是贸易和交换功能的概念。
设计:简言之是“有目的的创作行为”。
建筑设计:设计者按照建设任务、把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实现做好通盘的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方案,用图纸和文件表达作为备料、投资控制、施工组织工作和各工种在制作、建造工作中互相配合协作的共同依据,便于整个工程按照周密考虑的预定方案统一进行,并使建成的建筑物充分满足使用者和社会所期望的各种要求。
城市设计含义城市设计(Urban Design)是指以城镇建筑(体形)环境(Physical Environment)中日趋复杂的空间组织和优化为目的,在城市规划指导和协调的前提下,运用跨学科的途径,对包括人、自然和社会因素在内的城市形体空间和环境对象所进行的设计工作。
————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第二版一、学习城市设计的意义1 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是融会贯通城市形态学、城市规划、景观学及建筑学的最佳学科支撑平台。
2 城市建设由外延向内涵的转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城市环境品质改善提出的要求3 建筑师和规划师必备的专业背景知识和业务修养4 保证中国现行城市规划实施和建设管理科学性和合理性的重要技术支持二、城市设计的主要内容在城市发展、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管理等一系列工作中都包含城市设计的内容。
一般地,城市设计最关心的是城市的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城市,而不是设计建筑”(“Designing Cities without Designing Buildings”),这是理解城市设计特点的基本出发点。
城市设计是建筑学在城市层面上的表达和拓展,城市设计始终是建筑学认识城镇发展客观规律的重要方面。
城市设计者通常有二种实践类型:作为规划师的城市设计师:关注长期的城市物质环境塑造,对象多为大尺度的城市形态和公共领域,成果多为导则和城市设计架构;作为建筑师的城市设计者:关注具体项目导向的建筑群及其周边的城市环境,成果为可导向实施的设计图纸。
今天,城市设计实践已经有更丰富的类型:如开发型、保育型和社区型(D Appleyard,1982);发展设计、设计方针和导引控制、公共领域设计和社区城市设计(DTER,2000);Jon Lang在2005年概括了四种实践方式:1、总体式(单一业主、单一设计者、整体实现)2、总体发包式(多重业主)3、嵌入式(基础设施和系统元素)4、逐段顺序式(规划指引下的形态设计)现代城市设计的缘起和发展与上世纪初现代建筑运动密切相关,两者都关注解决工业革命后所产生的一系列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新问题,都主张用物质形体空间的方式来影响城市和建筑的发展(Physical Determinism)。
但城市设计更多考虑和致力于三维乃至多维的建筑空间环境、场所性、地域性和人性化的问题,城市设计与建筑学有多重的内容和方法的交叉关联。
1933年的《雅典宪章》、1977年的《马丘比丘宪章》和1999年的《北京宪章》等确定的现代建筑原则都强调了城市设计的重要性。
尤其是后二部宪章将城市设计对于城市建设和建筑设计的指导作用放到了主导性地位。
《雅典宪章》(Athern Charter, 1933)体现现代主义理性思想, 认为城市建设起作用的只能是“功能”的观点,城市应该按照“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功能进行规划。
《马丘比丘宪章》(Machupicchu Charter, 1977)批评了现代主义机械式的城市分区做法,认为这是“牺牲了城市的有机构成”,否认了“人类的活动要求流动的、连续的空间这一事实”。
而秘鲁的马丘比丘代表着不同于西方文明的另一种文化体系的存在,同样具有蓬勃的生机和独特的魅力。
《北京宪章》(Beijing Charter, 1999)则基于“可持续发展”思考了新世纪的城市发展和建设问题,提出“广义建筑学”主张。
“广义建筑学,就其学科内涵来说,是通过城市设计的核心作用,从观念上和理论基础上把建筑、地景、城市规划学科的精髓合为一体” 。
三、城市设计的对象层次和内容范围不列颠百科全书指出:城市设计的对象涉及城市环境可能采取的形体。
就对象言,城市设计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一, 工程项目的设计,是指在某一特定地段上的形体创造,有确定的委托业主,有具体的设计任务及预定的完成日期,城市设计对这种形体相关的主要方面完全可以做到有效的控制。
二, 系统设计.即考虑一系列在功能上有联系的项目的形体,……但它们并不构成一个完整的环境,如公路网、照明系统、标准化的路标系统等;三, 城市或区域设计,这包括了多重业主,设计任务有时并不明确,如区域土地利用政策.新城建设、旧区更新改造保护等设计”。
1. 总体性的城市设计区域—城市级城市设计的工作对象主要是城市的建成区。
它着重研究在城市总体规划前提下的城市形体结构,城市景观体系,开放空间和公共性人文活动空间的组织。
其内容包括市域范围内的生态、文化、历史在内的用地形态、空间景观结构、道路格局、开放空间体系和艺术特色乃至城市天际轮廓线、标志性建筑布局等内容。
它一般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
2、片区级城市设计片区级城市设计主要涉及城市中功能相对独立的和具有相对环境整体性的街区。
这是城市设计涉及的典型内容。
其目标是,基于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原则,分析该地区对于城市整体的价值,为保护或强化该地区已有的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的特点和开发潜能,提供并建立适宜的操作技术和设计程序。
3、地段级城市设计地段级城市设计主要指由建筑设计和特定建设项目的开发,如街景、广场、交通枢纽、建筑物及其周边外部环境的设计。
这是最常见的城市设计内容。
地段级的城市设计主要落实到具体建筑物设计及其一些较小范围的形体环境建设项目上。
并主要依靠广大建筑师自身对城市设计观念的一种理解和自觉。
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1整体性原则(城市功能,空间结构及与规划的关系)2生态优先原则(自然要素及其系统性与城市建设的关系)3人本原则(使用方便,安全,舒适,多样性)4场所塑造和时空连续原则(历史、文化内涵)5美学性原则(格局清晰,特色,景观,空间形体组合等)思考题:•城市设计的基本含义是什么?•你对城市设计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是如何认识的?•城市设计与那些要素有关?•延伸阅读相关文献,实地体验城市空间环境第二讲现代城市设计与现代城镇建设•现代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近现代城市规划的缘起和发展•综合规划论VS 形体规划论•现代城市设计的产生•现代城市设计的基本特征•现代城市设计的实践•城市设计及其相关现代城市规划的缘起和发展••18世纪以后,随着新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建立、新型交通、动力通讯工具的发明,产生了新的城市功能和运转方式,于是,城市社会和建设的各个层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现代城市建设产生的矛盾:•城市畸形发展:形成犬牙交错的“花边状态”(Ribbon),环境异质性加强,特色日渐消逝;•工业生产引起的城市功能变化:工业区、交通运输区、仓库码头区、工人居住区等的出现;•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城市中心区出现了金融贸易机构;•城市交通阻塞;•城市公用设施虽然为人民提供了便利的生活条件,但城市垃圾、废气、污水环境的污染,;•城市形体环境异质性加强,环境品质下降。
••传统城市设计原理不再完全适用,客观上要求探索新规划理论。
•1910年出版的《城市规划原理》一书前言中提及:“只是几年前城市规划才成为一门学科。
城市科学工作者、建筑师、美学工作者和工程师们集中了他们的科学成就和实践经验,形成了城市规划原理”•近现代城市规划为城市良性发展奠定了科学的理性准则(效率、公平),是社会日益民主化的产物,成为驾驭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一种新生力量,并为国家和政府机构所接纳。
••CAMPBELL认为:•一、田园城市(GARDEN CITY, HOWARD)•二、城市美化运动(CITY BEAUTIFUL, BURHAM)•三、公共卫生改革(PUBLIC HEALTH REFORM)••也有学者认为:•田园城市、Corbusier的“现代城市”和Wright的“广亩城市”(Broadacre City)是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根源。
•事实上,更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乌托邦及“社会平等”(欧文、傅利叶、圣西门等)主张也是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重要来源。
••Conditt认为,“在建造城市的文献中有三个里程碑,以及三个来自实践的建筑美学家。
•第一是古罗马的维特鲁威•第二是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阿尔伯蒂•第三个是19世纪末的卡米洛·西特。
••建筑发展的里程碑-----伦敦1851年建设的水晶宫•伦敦郊区的发展•19世纪的纽约城市交通••代表性的规划设计理论和实践•奥斯曼的巴黎改建( RENOV ATIIN IN PARIS, 1853-70 )•景观建筑学与城市公园的发展(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ARK, USA, )•“城市美化“运动(CITY BEAUTIFUL, 1893)•“田园城市” (GARDEN CITIES, 1898)•“工业城市”(INDUSTRIAL CITY)及“带形城市”(LEANIER CITY) •“现代城市” (CORBUSIER’S URBANISM)•“邻里单位” (NEIGHBOURHOOD UNIT)•“中心地理论” (CENTRIAL PLACE THEORY)•“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 Burgess, Park, Hoyt etc..)•奥斯曼的巴黎改建(1853-70)•巴黎改建的主要成就:改善了城市道路网结构;改善了城市基础设施;改善了城市环境卫生条件;创造了现代意义的城市景观;为后世的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了一种权智结合模式;•不同意见:造成了城市用地的阶层化;大量拆毁老百姓住宅,引起平民社会怨恨和生活问题;•景观学与城市公园的发展•从1800到1900年,有1500万移民从欧洲各地移至美国,到1865年,美国铁路里程已经超过所有欧洲国家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