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点、沸点、凝固点与压强的关系原因分析
熔点沸点凝固点与压强的关系原因分析
熔点沸点凝固点与压强的关系原因分析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熔点、沸点和凝固点的定义。
熔点是指在特定压
强下,物质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沸点是指在特定压强下,物质由液
态转变为气态的温度;凝固点是指在特定压强下,物质由液态转变为固态
的温度。
1.动能与压强关系:动能是物质粒子运动的能量。
在相变过程中,粒
子离开或加入物质的表面需要克服一定的压力。
压强增加会提高物质表面
上的粒子密度,从而增加了固态到液态、液态到气态的相变难度,因此会
使熔点、沸点升高。
2.相互作用力与压强关系:强相互作用力会使粒子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在较高压强下,物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强,造成固态、液态和
气态之间的相变难度增加,使熔点和沸点升高。
3.位能与压强关系:物质的位能可以看作是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能。
在
较高压强下,物质分子之间的位能增加,使得熔点和沸点升高。
4.变体点与压强关系:一些物质拥有多种晶体结构,称为变体。
变体
结构的稳定性取决于压强。
在较高压强下,一些变体结构可能更稳定,因
此熔点和沸点会升高。
总的来说,熔点、沸点和凝固点与压强之间的关系是由物质分子运动
的动能、相互作用力、位能以及变体结构的稳定性所决定的。
高压强会增
加固态到液态、液态到气态的相变难度,因此会使熔点、沸点升高。
同时,高压强也会增加物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位能,进一步提高熔点和沸点。
物质熔沸点高低的所有规律及原因
物质熔沸点高低的判断规律及原因熔点是固体将其物态由固态转变(熔化)为液态的温度。
熔点是一种物质的一个物理性质,物质的熔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有两个因素对熔点影响很大,一是压强,平时所说的物质的熔点,通常是指一个大气压时的情况,如果压强变化,熔点也要发生变化;另一个就是物质中的杂质,我们平时所说的物质的熔点,通常是指纯净的物质。
沸点指液体饱和蒸气压与外界压强相同时的温度。
外压力为标准压(1.01 X lO5Pa)时,称正常沸点。
夕卜界压强越低,沸点也越低,因此减压可降低沸点。
沸点时呈气、液平衡状态。
在近年的高考试题及高考模拟题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题目:下列物质按熔沸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是(D),A 、二氧化硅,氢氧化钠,萘B 、钠、钾、铯C 、干冰,氧化镁,磷酸D 、C2H6, C(CH)4, CH(CH Z)3CH在我们现行的教科书中并没有完整总结物质的熔沸点的文字,在中学阶段的解题过程中,具体比较物质的熔点、沸点的规律主要有如下:1. 根据物质在相同条件下的状态不同一般熔、沸点:固>液>气,如:碘单质>汞>CO22. 由周期表看主族单质的熔、沸点同一主族单质的熔点基本上是越向下金属熔点渐低;而非金属单质熔点、沸点渐高。
但碳族元素特殊,即C, Si , Ge, Sn越向下,熔点越低,与金属族相似;还有川A族的镓熔点比铟、铊低;W A族的锡熔点比铅低。
3. 同周期中的几个区域的熔点规律①高熔点单质C, Si , B三角形小区域,因其为原子晶体,故熔点高,金刚石和石墨的熔点最高大于3550C。
金属元素的高熔点区在过渡元素的中部和中下部,其最高熔点为钨(3410C)。
②低熔点单质非金属低熔点单质集中于周期表的右和右上方,另有IA的氢气。
其中稀有气体熔、沸点均为同周期的最低者,如氦的熔点(—272.2 C, 26 X 105Pa)、沸点(268.9 C)最低。
金属的低熔点区有两处:IA、n B族Zn, Cd, Hg及川A族中Al, Ge, Tl ;W A族的Sn, Pb;V A族的Sb, Bi,呈三角形分布。
压强与沸点的关系公式
压强与沸点的关系公式
沸点与压强的计算公式:log(p1/p2)=L/(2.303R)(1/T2-1/T1)。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沸点是液体沸腾时候的温度,也就是液体的饱和蒸气压与外界压强相等时的温度。
沸点指纯净物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沸腾时的温度。
不同液体的沸点是不同的。
沸点随外界压力变化而改变,压力低,沸点也低。
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压强用来比较压力产生的效果,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压强的计算公式是:,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
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在受力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压力或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的方法有:在受力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减小压力或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受力面积。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规律性的知识归纳:熔点沸点的规律
熔点沸点的规律晶体纯物质有固定熔点;不纯物质凝固点与成分有关(凝固点不固定)非晶体物质,如玻璃水泥石蜡塑料等,受热变软,渐变流动性(软化过程)直至液体,没有熔点沸点指液体饱和蒸气压与外界压强相同时的温度,外压力为标准压(1.01 105Pa)时,称正常沸点外界压强越低,沸点也越低,因此减压可降低沸点沸点时呈气液平衡状态(1)由周期表看主族单质的熔沸点同一主族单质的熔点基本上是越向下金属熔点渐低;而非金属单质熔点沸点渐高但碳族元素特殊,即C,Si,GeSn越向下,熔点越低,与金属族相似还有A族的镓熔点比铟铊低,A族的锡熔点比铅低(2)同周期中的几个区域的熔点规律高熔点单质C,Si,B三角形小区域,因其为原子晶体,熔点高金刚石和石墨的熔点最高大于3550,金属元素的高熔点区在过渡元素的中部和中下部,其最高熔点为钨(3410)低熔点单质非金属低熔点单质集中于周期表的右和右上方,另有IA的氢气其中稀有气体熔沸点均为同周期的最低者,而氦是熔点(-272.2,26 105Pa)沸点(268.9)最低金属的低熔点区有两处:IAB族Zn,Cd,Hg及A族中Al,Ge,Th;A族的Sn,Pb;A族的Sb,Bi,呈三角形分布最低熔点是Hg(-38.87),近常温呈液态的镓(29.78)铯(28.4),体温即能使其熔化(3)从晶体类型看熔沸点规律原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于离子晶体,又高于分子晶体金属单质和合金属于金属晶体,其中熔沸点高的比例数很大(但也有低的)在原子晶体中成键元素之间共价键越短的键能越大,则熔点越高判断时可由原子半径推导出键长键能再比较如熔点: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分子晶体由分子间作用力而定,其判断思路是:结构性质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大,范德华力大,则熔沸点也相应高如烃的同系物卤素单质稀有气体等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化学式也相同的物质(同分异构体),一般烃中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烃的衍生物中醇的沸点高于醚;羧酸沸点高于酯;油脂中不饱和程度越大,则熔点越低如:油酸甘油酯常温时为液体,而硬脂酸甘油酯呈固态上述情况的特殊性最主要的是相对分子质量小而沸点高的三种气态氢化物:NH3,H2O,HF 比同族绝大多数气态氢化物的沸点高得多(主要因为有氢键)(4)某些物质熔沸点高低的规律性同周期主族(短周期)金属熔点如Li 碱土金属氧化物的熔点均在2000以上,比其他族氧化物显著高,所以氧化镁氧化铝是常用的耐火材料卤化钠(离子型卤化物)熔点随卤素的非金属性渐弱而降低如:NaF>NaCl>NaBr>NaI。
为什么增大压强会使冰的熔点降低
压强与熔点为什么增大压强会使冰的熔点降低?最佳答案在空气中,压强大了,外部空气分子给冰的力大,在冰的内部相互的作用力大,导致凝固力<扩散力,所以熔点降低。
压强大了,外部给冰的力大,在冰的内部相互的作用力大,导致凝固力<扩散力,所以熔点降低我只知道压强大了沸点会升高因为.压强大了.....分子之间的距离减小,,,,斥力就大了.....所以....“压强与熔点”之关系的升华一个朋友提出问题:当滑冰运动员在冰上滑行的时候,冰刀与冰面摩擦,于是有一部分的冰熔化成了水,原因是由于对物体做功,温度会增加,但是有人却说和压强也有关系,压强大的时候,熔点会降低,举个例子就是当压强大的时候,冰的熔点会变成-10度,这种说法对吗?而压缩气体的时候,却是使气体的熔点升高了,这和固体不同,为什么会是这样啊?另一位朋友回答的好:如果物体融化后体积增大(压强不变,下同),则熔点随压强的增大而升高;如果物体融化后体积减小,则熔点随压强的增大而降低。
例如,水银的熔点在1标准大气压下为-39℃,而在15000标准大气压下为10℃。
另外,只有晶体才有熔点,非晶体是没有熔点的。
这个问题本来已经将自然现象说的很清楚了,但是没有解释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压强增大,熔化后体积增加,熔点会升,熔化后体积减小,熔点会降。
我将这个问题进行升华。
任何一个物体都是一个生命,都能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
人类、动物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反馈,这个能动性特别大,就是一个小的信息变化,人与动物会有很大的能动性。
改变自己的形为变化,比如一条光线的变化,人看到“来”字,就会走过来。
这个能动性特别大。
人们说人、动物是生命。
植物对环境的信息也有反映,虽然能动性不是太大,人们还是说植物是有生命的。
同样,自然界中的任何一个物体,都能对环境的变化作用做出反应。
这个反应就是物质对信息变化的反馈,从这个角度来说,自然界的任何一个物体都是一个生命体系。
人类、动物的生命起源也是来自这种普通物质生命的体系。
熔沸点
熔沸点物质的熔沸点要从多方面来看;离子晶体因正负离子的配位数不同又分四种,原子晶体中晶格的质点是原子,配位比离子晶体小所以熔沸点高,分子晶体中晶格质点是分子,分子之间是范德华力,所以熔沸点比离子晶体低,金属晶体与它们的堆积型式有关晶格质点上是原子(或正离子)它们之间用范德华力结合,故熔沸点比分子晶体高,比离子晶体低,混合型晶体因为内部有共价键,又有范德华力熔沸点比较高。
还有非晶体的物质,如石腊、玻璃、松香、和混合物如沥青、油酯、等等熔沸点都低,个别物质受氢键的影响熔沸点有反常现象,如氢化物:HF、HCl、HBr、HI、H2O、H2S,按理论推氟化氢比氯化氢要低但实际上却高,H2O和H2S也是一样,水实际上比H2S高。
一般来说,离子键与共价键与金属键三者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的过渡,在一些化合物中不一定只有一种键盘型常常是多种多样的键型,如氯化二氨合银等等,对于分子晶体而言又与极性大小有关,分子间力又与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有关。
所以物质的熔沸点的高低不是一句话可以讲清的。
[思路分析]这些规律都是总结的。
同物质的结构,电子数,质子数等都有关系。
要在做题的时候思考,记住!A、同族非金属元素单质的熔沸点自上而下逐渐升高。
如:F2、Cl2、Br2、I2的熔沸点依次升高,O2、S、Se、Te的熔沸点也依次升高。
B、同主族金属元素单质的熔沸点一般都是自上而下逐渐降低。
如:Li、Na、K、Rb、Cs的熔沸点自上而下逐渐降低;锑、铋的熔沸点也是依次降低。
但也有些是例外的,如:铋的沸点反而比锑的高。
C、ⅢB—Ⅷ族的同族金属元素单质的熔沸点大都是自上而下逐渐升高。
如:Cr、Mo、W的熔沸点依次升高。
D、ⅠB和ⅡB族的金属单质的熔沸点则与上述规律刚好相反,自上而下逐渐降低(除Au反常外)。
如:Zn、Cd、Hg的熔沸点依次降低。
[解题过程]相同条件不同状态物质的比较规律一、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状态的物质的熔、沸点的高低是不同的,一般有:固体>液体>气体。
高中化学常考规律性知识点 熔点沸点的规律
熔点沸点的规律晶体纯物质有固定熔点;不纯物质凝固点与成分有关(凝固点不固定)非晶体物质,如玻璃水泥石蜡塑料等,受热变软,渐变流动性(软化过程)直至液体,没有熔点沸点指液体饱和蒸气压与外界压强相同时的温度,外压力为标准压(1.01 105Pa)时,称正常沸点外界压强越低,沸点也越低,因此减压可降低沸点沸点时呈气液平衡状态(1)由周期表看主族单质的熔沸点同一主族单质的熔点基本上是越向下金属熔点渐低;而非金属单质熔点沸点渐高但碳族元素特殊,即C,Si,GeSn越向下,熔点越低,与金属族相似还有A族的镓熔点比铟铊低,A族的锡熔点比铅低(2)同周期中的几个区域的熔点规律高熔点单质C,Si,B三角形小区域,因其为原子晶体,熔点高金刚石和石墨的熔点最高大于3550,金属元素的高熔点区在过渡元素的中部和中下部,其最高熔点为钨(3410)低熔点单质非金属低熔点单质集中于周期表的右和右上方,另有IA的氢气其中稀有气体熔沸点均为同周期的最低者,而氦是熔点(-272.2,26 105Pa)沸点(268.9)最低金属的低熔点区有两处:IAB族Zn,Cd,Hg及A族中Al,Ge,Th;A族的Sn,Pb;A族的Sb,Bi,呈三角形分布最低熔点是Hg(-38.87),近常温呈液态的镓(29.78)铯(28.4),体温即能使其熔化(3)从晶体类型看熔沸点规律原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于离子晶体,又高于分子晶体金属单质和合金属于金属晶体,其中熔沸点高的比例数很大(但也有低的)在原子晶体中成键元素之间共价键越短的键能越大,则熔点越高判断时可由原子半径推导出键长键能再比较如熔点: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分子晶体由分子间作用力而定,其判断思路是:结构性质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大,范德华力大,则熔沸点也相应高如烃的同系物卤素单质稀有气体等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化学式也相同的物质(同分异构体),一般烃中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烃的衍生物中醇的沸点高于醚;羧酸沸点高于酯;油脂中不饱和程度越大,则熔点越低如:油酸甘油酯常温时为液体,而硬脂酸甘油酯呈固态上述情况的特殊性最主要的是相对分子质量小而沸点高的三种气态氢化物:NH3,H2O,HF 比同族绝大多数气态氢化物的沸点高得多(主要因为有氢键)(4)某些物质熔沸点高低的规律性同周期主族(短周期)金属熔点如Li 碱土金属氧化物的熔点均在2000以上,比其他族氧化物显著高,所以氧化镁氧化铝是常用的耐火材料卤化钠(离子型卤化物)熔点随卤素的非金属性渐弱而降低如:NaF>NaCl>NaBr>NaI 10、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
晶体纯物质有固定熔点
晶体纯物质有固定熔点;不纯物质凝固点与成分有关(凝固点不固定)。
非晶体物质,如玻璃、水泥、石蜡、塑料等,受热变软,渐变流动性(软化过程)直至液体,没有熔点。
沸点指液体饱和蒸气压与外界压强相同时的温度,外压力为标准压(1.01×105Pa)时,称正常沸点。
外界压强越低,沸点也越低,因此减压可降低沸点。
沸点时呈气、液平衡状态。
如何知道物质的熔点、沸点呢?下面四种方法可以很好地帮到我们!1、由周期表看主族单质的熔、沸点同一主族单质的熔点基本上是越向下金属熔点渐低;而非金属单质熔点、沸点渐高。
但碳族元素特殊,即C,Si,Ge,Sn越向下,熔点越低,与金属族相似。
还有ⅢA族的镓熔点比铟、铊低,ⅣA族的锡熔点比铅低。
2、同周期中的几个区域的熔点规律①高熔点单质C,Si,B三角形小区域,因其为原子晶体,熔点高。
金刚石和石墨的熔点最高大于3550℃,金属元素的高熔点区在过渡元素的中部和中下部,其最高熔点为钨(3410℃)。
②低熔点单质非金属低熔点单质集中于周期表的右和右上方,另有IA的氢气。
其中稀有气体熔、沸点均为同周期的最低者,而氦是熔点(-272.2℃,26×105Pa)、沸点(268.9℃)最低。
金属的低熔点区有两处:IA、ⅡB族Zn,Cd,Hg及ⅢA族中Al,Ge,Th;ⅣA族的Sn,Pb;ⅤA族的Sb,Bi,呈三角形分布。
最低熔点是Hg(-38.87℃),近常温呈液态的镓(29.78℃)铯(28.4℃),体温即能使其熔化。
3、从晶体类型看熔、沸点规律原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于离子晶体,又高于分子晶体。
金属单质和合金属于金属晶体,其中熔、沸点高的比例数很大(但也有低的)。
在原子晶体中成键元素之间共价键越短的键能越大,则熔点越高。
判断时可由原子半径推导出键长、键能再比较。
如熔点: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分子晶体由分子间作用力而定,其判断思路是:①结构性质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大,范德华力大,则熔、沸点也相应高。
熔点,沸点
熔点,沸点熔点与沸点都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它们是衡量物质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相变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物质的重要特征之一。
下面将从理论和应用角度出发,分别探讨熔点和沸点的相关内容。
一、熔点1、熔点概念及特征熔点是指物质在均匀压力下,从固态无序状态到液态无序状态的过程中,经过一定的温度变化,使物质的结晶体发生熔解而成为液体的温度,这个温度称为熔点。
熔点是物质固态与液态之间相变的温度界限,它是固态结构强度与有序性的重要表征。
2、熔点影响因素(1)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物质分子结构的差异,会导致其分布合力的不同,从而使各固体激发态之间的跃迁能量差异,而产生差异的熔点。
(2)气压:固体的熔点受到气压的影响。
一般来说,气压越高,熔点也越高,而气压越小,熔点则越低。
(3)杂质:在同一温度和压力下,杂质的存在可以明显地改变物质的熔点。
3、熔点在实践中的应用(1)材料制备:通过熔点的变化,可以选取不同的材料制备工艺,如电熔、氧化熔制、激光熔单等。
(2)制备纯度高的物质:通过分离、提纯等处理可以将杂质去除,从而使物质的熔点升高,实现制备纯度高的物质。
(3)热处理:熔点的变化和物质的结晶形态有着密切关系,通过热处理可以改变物质的熔点,从而改变结晶形态,达到不同的性能要求。
二、沸点1、沸点概念及特征沸点是指物质在均匀压力下,从液态状态到气态状态的过程中,经过一定的温度变化,使物质的液体内部分子全部达到饱和蒸汽压大于环境一定压强的温度,这个温度即为沸点。
沸点是物质液态与气态之间相变的温度界限,它是液体内部分子热运动特征的重要表征。
2、沸点影响因素(1)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物质分子结构的差异,会导致其分布合力的不同,从而使物质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分子运动能力产生差异,而产生差异的沸点。
(2)气压:液体的沸点受到气压的影响。
一般来说,气压越大,沸点也越高,而气压越小,沸点则越低。
(3)杂质:杂质的存在可以明显地改变物质的沸点。
3、沸点在实践中的应用(1)提纯:沸点差异可以用来对杂质成分进行选择性蒸馏,用以提纯物质。
熔点、沸点、凝固点与压强的关系原因分析
熔点、沸点、凝固点与压强的关系原因分析一、熔点、沸点、凝固点1、凝固点凝固点是晶体物质凝固时的温度,不同晶体具有不同的凝固点。
在一定压强下,任何晶体的凝固点,与其熔点相同。
同一种晶体,凝固点与压强有关。
凝固时体积膨胀的晶体,凝固点随压强的增大而降低;凝固时体积缩小的晶体,凝固点随压强的增大而升高。
在凝固过程中,液体转变为固体,同时放出热量。
所以物质的温度高于熔点时将处于液态;低于熔点时,就处于固态。
非晶体物质则无凝固点。
液-固共存温度浓度越高,凝固点越低,液体变为固体的过程叫凝固2、沸点饱和蒸汽压:在一定温度下,与液体或固体处于相平衡的蒸汽所具有的压力称为饱和蒸汽压. 沸点:在一定压力下,某物质的饱和蒸汽压与此压力相等时对应的温度。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候的温度被称为沸点。
浓度高,沸点高,不同液体的沸点是不同的,几种不同液体的沸点/摄氏度(在标准大气压下)液态铁:2750液态铅:1740水银(汞):357亚麻仁油:287食用油:约250萘:218煤油:150甲苯:111水:100酒精:78乙醚:35液态氨:—33液态氧:—183液态氮:-196液态氢:-253液态氦:—268。
9所谓沸点是针对不同的液态物质沸腾时的温度.液体开始沸腾时的温度。
沸点随外界压力变化而改变,压力低,沸点也低。
沸点:液体发生沸腾时的温度;即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温度.当液体沸腾时,在其内部所形成的气泡中的饱和蒸汽压必须与外界施予的压强相等,气泡才有可能长大并上升,所以,沸点也就是液体的饱和蒸汽压等于外界压强的温度。
液体的沸点跟外部压强有关。
当液体所受的压强增大时,它的沸点升高;压强减小时;沸点降低.例如,蒸汽锅炉里的蒸汽压强,约有几十个大气压,锅炉里的水的沸点可在200℃以上。
又如,在高山上煮饭,水易沸腾,但饭不易熟。
这是由于大气压随地势的升高而降低,水的沸点也随高度的升高而逐浙下降.(在海拔1900米处,大气压约为79800帕(600毫米汞柱),水的沸点是93。
凝点和结晶点
凝固点与结晶点
凝固点
凝固点是晶体物质凝固时的温度,不同晶体具有不同的凝固点。
在一定压强下,任何晶体的凝固点,与其熔点相同。
同一种晶体,凝固点与压强有关。
凝固时体积膨胀的晶体,凝固点随压强的增大而降低;凝固时体积缩小的晶体,凝固点随压强的增大而升高。
在凝固过程中,液体转变为固体,同时放出热量。
所以物质的温度高于熔点时将处于液态;低于熔点时,就处于固态。
非晶体物质则无凝固点。
液-固共存温度浓度越高,凝固点越低。
液体变为固体的过程叫凝固。
物态变化有三种特殊点:凝固点,沸点,熔点
结晶点
结晶点指在规定条件下,使液体试样降温,出现结晶时,在液相中测量到的一个恒定温度或回升的最高温度。
一般用摄氏温度表示。
结晶点俗称冰点,是指油品出现浊点后,继续冷却,直到油中呈现出肉眼能看得见的晶体,此时的温度就是油品的结晶点,是化工产品物理性能之一。
沸点与外界气压的关系
沸点与外界气压的关系沸点与外压强有关,这是由于沸腾时的饱和汽压等于外压强,而饱和汽压又随温度变化而升降。
因此,沸点随着外压强的增大而升高,随着外压强的减小而降低。
水的沸点和外压强关系如图(a)、图(b)所示。
可知,虽然在大范围内沸点随压强变化是非线性的,但在atm附近区域,沸点与压强变化却可看作是线性关系。
方法一器材锥形烧瓶(250ml),铁架台(连夹持附件),热水,酒精灯,石棉网,医用注射器(100ml),细橡皮管(或软塑料管),橡皮塞,短玻璃管等。
操作(1)用酒精灯对锥形烧瓶中的水(为了节省演示时间,可用热水)加热至沸腾。
(2)移去酒精灯,锥形烧瓶中的水停止沸腾。
(3)将接橡皮管的橡皮塞盖紧烧瓶口。
用医用注射器通过橡皮管向烧瓶内抽气以降低瓶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即可看到锥形烧瓶中的水重又剧烈地沸腾起来(如图)。
由此说明,压强减小时,水的沸点会降低。
注意(1)实验中应使锥形烧瓶内水面上方的气压有适当的变化范围。
为此需选用容量较大的医用注射器。
同时灌入的水也要适当多一些,使瓶中水面上方空气的体积较小。
(2)所用橡皮管的管壁不能太薄和过软,否则抽气时管子容易发生缩瘪而影响实验效果。
(3)橡皮管和瓶塞等连接处不能漏气。
必要时可用橡皮泥或石蜡等填封。
方法二器材烧瓶,橡皮塞,橡皮管,螺旋夹,尖嘴玻璃管,大、小烧杯各一只,铁架台(连支持附件),铁圈,石棉网,酒精灯,热水和染红的冷水等。
操作(1)在烧瓶内注入半瓶热水,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使水沸腾(如图a)。
(2)待烧瓶内水沸腾几分钟后,将带尖嘴玻璃管的橡皮塞紧紧塞住烧瓶口,(玻璃管的尖嘴段朝瓶内)等有水蒸气从橡皮管喷出后拧紧螺旋夹,移去酒精灯。
当水停止沸腾时,将烧瓶浸没在大烧杯的冷水中,如图(b)所示。
烧瓶中热水立即重新沸腾起来。
(3)把烧瓶倒置,橡皮管放入烧杯中红色水中。
松开螺旋夹,烧中会有一股红色喷泉出现,如图(c)。
说明瓶内气压比外界气压低。
注意(1)所有连接处不能漏气,以免影响实验效果。
熔点和凝固点一样吗(文档4篇)
熔点和凝固点一样吗(文档4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熔点和凝固点一样吗的资料4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第一篇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一.选择题(共15小题)1.我们生活在这炎炎的夏日里,多么期盼环境的凉爽;但真正到了深冬时节,却又是滴水成冰的寒冷.对于滴水成冰这一过程,有关物态变化和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态变化是凝固,放出热量B.物态变化是汽化,吸收热量C.物态变化是熔化,吸收热量D.物态变化是液化,放出热量2.关于自然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结冰﹣凝固吸热B.雾生成﹣液化放热C.露产生﹣汽化吸热D.霜形成﹣升华放热3.北方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使窖内的温度不会过低,菜不致冻坏,这主要是因为()A.水是热的不良导体,不善于传热B.水的温度比气温高C.水结冰时要放热D.水能供给蔬菜水分4.在严寒的冬季,小明到滑雪场滑雪,恰逢有一块空地正在进行人工造雪.他发现造雪机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地将水吸入,并持续地从造雪机的前方喷出“白雾”,而在“白雾“下方,已经沉积了厚厚的一层“白雪”,如图.对于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这种物质发生的最主要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凝华C.升华D.液化5.下列关于物态变化以及吸、放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冬季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凝固需要吸热B.地球变暖,导致冰川消融是液化现象,液化需要放热C.冰箱里冷冻食物的表面结霜是凝华现象,凝华需要放热D.夏天装有冷饮的杯子“出汗”是熔化现象,熔化需要吸热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夏天,舔刚从冰箱里拿出的雪糕时,舌头会被“粘”住,这是水的凝固现象B.用久了的电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C.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D.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凝固A.物体在发生物态变化时都要吸热B.0℃的水结成0℃的冰时,其内能将减少C.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的质量有关D.高温物体比低温物体所含有的热量多8.如图所示是屋檐下形成的冰锥,关于冰锥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形成冰锥时的气温应该低于0℃B.冰锥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C.冰锥的形成需要吸收热量D.冰锥形成过程中内能不变9.滑雪是冬季人们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但有时冬季雪少,很多滑雪场要人工造雪,关于人工造雪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凝华过程B.是汽化过程C.是凝固过程D.是液化过程10.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一组是()①冰雪消融②积水干涸③滴水成冰④霜满枝头.A.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11.把冰水混合物放到一个﹣2℃的房间里,它将()A.继续熔化B.继续凝固C.既不熔化也不凝固D.无法判断12.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以下关于水物态变化及人类对水的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冬季,湖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吸热,这是凝固过程B.高空中的水蒸气急剧降温变成小冰晶的过程中要放热,这是凝华过程C.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类对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小D.我市水资源丰富,不必要在技术上优化用水系统13.下列现象属于凝固的是()A.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B.仲夏,烈日炎炎土地干涸C.深秋,清晨草地出现白霜D.严冬,寒风凛冽湖水结冰14.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热疗已走进我们的生活,如家里的“热敷”、体育场上的“蜡浴”.其中“蜡浴”就是将熔化的蜡用刷子刷在肿胀部位,一段时间后,肿胀消失,疼痛减轻.下列有关“蜡浴”的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熔化吸热B.凝固放热C.凝华放热D.升华吸热15.关于下列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霜”的形成属于凝固现象B.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属于汽化现象C.“露”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D.水的温度在80℃时一定不会出现沸腾现象二.解答题(共5小题)16.小阳学习了热学知识后,知道晶体凝固过程会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由此引发了他的思考,晶体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1)他猜想:晶体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可能与晶体的质量有关.你的猜想:.(2)小阳根据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探究:取不同质量的海波让它们刚好完全熔化,迅速放入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两烧杯冷水中.如图所示,待海波刚凝固完毕后,迅速用温度计测出各自烧杯中水的温度,通过比较来确定质量不同海波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3)在探究过程中,小阳发现海波凝固完毕后,温度计示数变化不太显著,请指出造成此现象的一种可能原因:.17.请你阅读下面的文章:冰的体积变大还是变小?在物理小组活动的时候,小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水在结冰的时候体积如何变化?”小刚立即做出了回答:“根据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水结冰时的体积当然是变小的.”但小红提出了相反的意见:“如果体积变小的话,那么冰的密度会变大,冰将会沉入水中.但事实上冰会浮在水面上,所以体积应变大.”到底谁对谁错呢?小刚提出了通过实验去解决这个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实验方案:“在小药瓶中装满水,放到冰箱中使水完全凝固,然后看看冰面是下降了还是升高了,不就行了吗?”大家都赞同这个方法,于是他们立即动手实验.于是他们在小容器中装满水后放入冰箱让它结冰,结果发现冰面是向上凸起的.再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小明他们的实验中,可以得到什么结论?(2)这个实验经历了:A.猜想与假说;B.设计实验;C.归纳结论;D.进行实验;E.提出问题.小明他们采取的步骤顺序是:.(3)这种现象会产生什么危害?请举出一个例子.(4)用高压锅煮饭菜比用普通锅煮饭菜熟得快,为什么?18.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在今年1月份我国南方(包括我省)遭受了大范围的雪灾影响,其中冻雨因为影响范围大、造成的损失严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冻雨是一种温度低于0℃的过冷却水滴,而0℃是水的凝固点,在云体中它本该凝结成冰粒或雪花,然而由于找不到冻结时必需的冻结核,它并没有凝结.于是它在下落时就成为一碰上物体就能结冻的过冷却水滴.冻雨的形成离不开特定的天气条件:今年的南方离地面大约2000米高以内的空气层温度稍低于0℃;在2000米至4000米高的空气层温度高于0℃,比较暖一点;再往上一层又低于0℃,这样的大气层结构,使得上层云中的过冷却水滴、冰晶和雪花,掉进比较暖一点的空气层,都变成液态水滴.再向下掉,又进入不算厚的冻结层.已经是过冷却的水滴一遇到到温度为0℃以下的物体上时,立刻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1)冻雨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哪些物态变化?吸收还是放出热量?(2)冻雨给人们造成了什么不便(答两点即可)?这段时间内人们经常在公路上抛撒食盐?说出其中包含的物理知识.19.探究: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时候,体积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A.猜想:B.设计、进行实验:选用熟动物油作为探究对象.(1)把熟动物油放在烧杯里,用火加热,使它完全熔化,记下液面所在的刻度位置.(2)拿开火源,使熟动物油冷却.C.观察:它的体积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你还可以用什么物质进一步进行探究?.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0.某同学在探究某物质凝固时温度变化的实验中,得出如图所示的图象,请根据图回答:(1)该物质是(填晶体或非晶体),理由是.写出四种非晶体的物质.(2)该物质的起始温度为℃,它的熔点是℃.(3)线段AB表示,所对应的是态;CD表示,所对应的是态.(4)点表示该物质开始凝固,点表示该物质凝固完成.(5)当温度为83℃时,该物质的状态是.第二篇凝固点和熔点习题精选1.将一块0℃的冰放入一桶0℃的水中,置于0℃的房间内()A..冰块的质量将减少B..冰块的质量将保持不变C..冰块的质量将增加D..上述情况都不可能发生2.关于熔化和凝固,下列说法属于正确的是()A.凡是固体都有熔点B.同种物质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C.物体融化时吸热,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凝固时放热,温度一定保持不变3.用手分别接触温度相同的冰和的水,会觉得冰比水凉,这是因为()A.冰的温度比水低B.冰是固体,水是液体C.冰熔化时要从手上吸受大量的热D.这是人的错觉4.在北方高寒地区,要是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气温,而不用水银温度计,这是因为()A.水银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比酒精小B.固态水银比固态酒精熔点低C.液态水银比液态酒精的凝固点高D.液态水银比液态酒精的凝固点低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0 C的水不一定能结冰B.0 C的冰一定会熔化成水C.0 C时,冰、水、水蒸气可能同时存在D.0 C时,不可能有水蒸气存在6.根据下表判断将水银温度计和酒精温度计相比较,使用水银温度计的优点是()A.测量的范围更大B.能测量更高的温度C.测量的数值更精确D.以上三点都是它的优点7.炒菜的铁锅坏了,不能用焊锡补,烧水的铁壶坏了能用焊锡补,这是因为()A. 炒菜锅内有盐,与焊锡会有化学反应B. 炒菜时锅的温度可超过焊锡的熔点C. 炒菜锅上有油,锡焊不上D.以上判断均不正确8.冰常用来做冷却剂,这是因为A.冰总是比水凉B.冰善于传热C.冰透明干净D.冰在化成水时吸收大量的热,而温度保持不变9.在加热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甲、乙、丙三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可以看出,这三种物质中,________可能是同种物质,_______的质量一定比________的质量大.10.把硫代硫酸钠和蜂蜡分别装入两个试管中,并插入温度计,再把试管按图固定.往烧杯里倒入冷水,使水位高于装固体颗粒的那部分试管(图中只画了一套装别给两个烧1分钟记录一停止加热,再置,另一套装置完全相同).用两个酒精灯分杯加热,观察两试管内固体熔化情况,并每隔次温度计示数,直到固体完全熔化.2分钟后,慢慢冷却而凝固.下表是实验纪录的数据:根据上表数据回答:(1) 哪种物质是晶体?为什么?(2)在方格纸上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用横线表示时间的量值,每一小格表示1分钟;用竖线表示温度的量值,每一小格表示5摄氏度.用描点法画出这两种物质的熔化、凝固的图线.第三篇熔点、沸点、凝固点与压强的关系原因分析一、熔点、沸点、凝固点1、凝固点凝固点是晶体物质凝固时的温度,不同晶体具有不同的凝固点。
大气压强与沸点的关系
大气压强与沸点的关系引言:大气压强是指地球上某一点上空的大气对单位面积的压力,是大气状态的重要参数之一。
而沸点是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温度,是物质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探讨大气压强与沸点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原因。
一、大气压强对沸点的影响大气压强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物质的沸点。
一般情况下,随着大气压强的增加,物质的沸点也会相应增加;而大气压强的减小则会导致物质的沸点降低。
这是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物质的相变规律所决定的。
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与沸点关系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PV = nRT,其中P为气体的压强,V为气体的体积,n为气体的摩尔数,R为气体常数,T为气体的温度。
由此可以看出,当压强P增加时,温度T也会相应增加。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大气压强增加会导致物质的沸点升高。
三、物质的相变规律与沸点关系物质的相变规律是描述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状态变化的规律。
物质的沸点是指在标准大气压下,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温度。
根据物质的相变规律,当大气压强增加时,液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强,需要更高的能量才能克服这些作用力,使得物质从液态转变为气态,因此沸点也随之升高。
四、大气压强与沸点的实际应用大气压强与沸点的关系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高海拔地区,由于大气压强较低,水的沸点会降低,因此煮水的时间会相应减少。
这也是为什么在高海拔地区烹饪食物所需时间较长的原因之一。
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物质的沸点也会相应增加。
这也是为什么高温高压锅能够更快煮熟食物的原因。
高温高压锅内部增加的压强使得水的沸点升高,从而提高了烹饪的效率。
结论:大气压强与沸点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大气压强的增加会导致物质的沸点升高,而大气压强的减小则会导致物质的沸点降低。
这是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物质的相变规律所决定的。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利用大气压强与沸点的关系,合理调节烹饪的时间和方式,提高烹饪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1. 张磊, 王小明. 大气压强对沸点的影响[J]. 物理教育, 2012, 32(5): 36-39.2. 李华, 张伟. 大气压强与沸点关系的探究[J]. 化学通报, 2015, 78(3):25-28.3. Smith, John. The Influence of Atmospheric Pressure on Boiling Point.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2010, 87(9): 987-991.。
水的沸点和凝固点的关系
水的沸点和凝固点的关系水的沸点和凝固点是许多人在学习化学或物理时接触到的基本概念。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因此了解水的特性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都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水的沸点和凝固点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性质是如何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的。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沸点和凝固点的基本定义。
沸点是指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所需要的温度,而凝固点则是物质由液态转变为固态所需要的温度。
对于水来说,其沸点是100摄氏度,凝固点则是0摄氏度。
这些数值是在标准大气压下得出的,也就是1个大气压,相当于海平面上的大气压强。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水的沸点和凝固点之间的关系。
根据气体动力学理论,当物质达到其沸点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将被克服,使得分子能够足够高的速度逃离液体表面并进入气体相。
在这个过程中,溶液或液体的分子能量增大,使得液体沸腾。
因此,沸点可以被看作是液体内的分子能量达到足够高以克服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临界点。
相反地,当物质达到其凝固点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将变得足够强大,使得分子无法克服这些力而保持在固体相。
在这个过程中,液体内的分子能量会降低,导致开始形成有序排列的结构,从而形成固体。
因此,凝固点可以被看作是液体内的分子能量降低以至于无法保持在液体相的临界点。
水的沸点和凝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环境压强的影响。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和凝固点分别是100摄氏度和0摄氏度。
然而,当环境压强发生变化时,水的沸点和凝固点也会相应变化。
根据气体定律,压强越高,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也就越强,因此,为了克服这些作用力,水的分子需要更高的能量,这将导致沸点的升高和凝固点的降低。
此外,水的沸点和凝固点还受到溶质的影响。
当某些物质被溶解在水中时,它们会影响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例如,溶解在水中的盐或糖会使得水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
这是因为这些溶质分子会与水分子相互作用,干扰水分子的运动并增加液体内的分子能量。
物质熔沸点高低的规律小结
物质熔沸点高低的规律小结熔点是固体将其物态由固态转变(熔化)为液态的温度。
熔点是一种物质的一个物理性质,物质的熔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有两个因素对熔点影响很大,一是压强,平时所说的物质的熔点,通常是指一个大气压时的情况,如果压强变化,熔点也要发生变化;另一个就是物质中的杂质,我们平时所说的物质的熔点,通常是指纯净的物质。
沸点指液体饱和蒸气压与外界压强相同时的温度。
外压力为标准压(1.01×105Pa)时,称正常沸点。
外界压强越低,沸点也越低,因此减压可降低沸点。
沸点时呈气、液平衡状态。
在近年的高考试题及高考模拟题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题目:下列物质按熔沸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是,A、二氧化硅,氢氧化钠,萘B、钠、钾、铯C、干冰,氧化镁,磷酸D、C2H6,C(CH3)4,CH3(CH2)3CH3在我们现行的教科书中并没有完整总结物质的熔沸点的文字,在中学阶段的解题过程中,具体比较物质的熔点、沸点的规律主要有如下:1.根据物质在相同条件下的状态不同一般熔、沸点:固>液>气,如:碘单质>汞>CO22. 由周期表看主族单质的熔、沸点同一主族单质的熔点基本上是越向下金属熔点渐低;而非金属单质熔点、沸点渐高。
但碳族元素特殊,即C,Si,Ge,Sn越向下,熔点越低,与金属族相似;还有ⅢA族的镓熔点比铟、铊低;ⅣA族的锡熔点比铅低。
3. 同周期中的几个区域的熔点规律①高熔点单质C,Si,B三角形小区域,因其为原子晶体,故熔点高,金刚石和石墨的熔点最高大于3550℃。
金属元素的高熔点区在过渡元素的中部和中下部,其最高熔点为钨(3410℃)。
②低熔点单质非金属低熔点单质集中于周期表的右和右上方,另有IA 的氢气。
其中稀有气体熔、沸点均为同周期的最低者,如氦的熔点(-272.2℃,26×105Pa)、沸点(268.9℃)最低。
金属的低熔点区有两处:IA、ⅡB族Zn,Cd,Hg及ⅢA族中Al,Ge,Th;ⅣA族的Sn,Pb;ⅤA族的Sb,Bi,呈三角形分布。
沸点与外界气压的关系
沸点与外界气压的关系 沸点与外压强有关,这是由于沸腾时的饱和汽压等于外压强,而饱和汽压又随温度变化而升降。
因此,沸点随着外压强的增大而升高,随着外压强的减小而降低。
水的沸点和外压强关系如图(a)、图(b)所示。
可知,虽然在大范围内沸点随压强变化是非线性的,但在atm附近区域,沸点与压强变化却可看作是线性关系。
方法一器材 锥形烧瓶(250ml),铁架台(连夹持附件),热水,酒精灯,石棉网,医用注射器(100ml),细橡皮管(或软塑料管),橡皮塞,短玻璃管等。
操作 (1)用酒精灯对锥形烧瓶中的水(为了节省演示时间,可用热水)加热至沸腾。
(2)移去酒精灯,锥形烧瓶中的水停止沸腾。
(3)将接橡皮管的橡皮塞盖紧烧瓶口。
用医用注射器通过橡皮管向烧瓶内抽气以降低瓶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即可看到锥形烧瓶中的水重又剧烈地沸腾起来(如图)。
由此说明,压强减小时,水的沸点会降低。
注意 (1)实验中应使锥形烧瓶内水面上方的气压有适当的变化范围。
为此需选用容量较大的医用注射器。
同时灌入的水也要适当多一些,使瓶中水面上方空气的体积较小。
(2)所用橡皮管的管壁不能太薄和过软,否则抽气时管子容易发生缩瘪而影响实验效果。
(3)橡皮管和瓶塞等连接处不能漏气。
必要时可用橡皮泥或石蜡等填封。
方法二器材烧瓶,橡皮塞,橡皮管,螺旋夹,尖嘴玻璃管,大、小烧杯各一只,铁架台(连支持附件),铁圈,石棉网,酒精灯,热水和染红的冷水等。
操作 (1)在烧瓶内注入半瓶热水,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使水沸腾(如图a)。
(2)待烧瓶内水沸腾几分钟后,将带尖嘴玻璃管的橡皮塞紧紧塞住烧瓶口,(玻璃管的尖嘴段朝瓶内)等有水蒸气从橡皮管喷出后拧紧螺旋夹,移去酒精灯。
当水停止沸腾时,将烧瓶浸没在大烧杯的冷水中,如图(b)所示。
烧瓶中热水立即重新沸腾起来。
(3)把烧瓶倒置,橡皮管放入烧杯中红色水中。
松开螺旋夹,烧中会有一股红色喷泉出现,如图(c)。
说明瓶内气压比外界气压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熔点、沸点、凝固点与压强的关系原因分析一、熔点、沸点、凝固点1、凝固点凝固点是晶体物质凝固时的温度,不同晶体具有不同的凝固点。
在一定压强下,任何晶体的凝固点,与其熔点相同。
同一种晶体,凝固点与压强有关。
凝固时体积膨胀的晶体,凝固点随压强的增大而降低;凝固时体积缩小的晶体,凝固点随压强的增大而升高。
在凝固过程中,液体转变为固体,同时放出热量。
所以物质的温度高于熔点时将处于液态;低于熔点时,就处于固态。
非晶体物质则无凝固点。
液-固共存温度浓度越高,凝固点越低,液体变为固体的过程叫凝固2、沸点饱和蒸汽压:在一定温度下,与液体或固体处于相平衡的蒸汽所具有的压力称为饱和蒸汽压。
沸点:在一定压力下,某物质的饱和蒸汽压与此压力相等时对应的温度。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候的温度被称为沸点。
浓度高,沸点高,不同液体的沸点是不同的,几种不同液体的沸点/摄氏度(在标准大气压下)液态铁:2750液态铅:1740水银(汞):357亚麻仁油:287食用油:约250萘:218煤油:150甲苯:111水:100酒精:78乙醚:35液态氨:-33液态氧:-183液态氮:-196液态氢:-253液态氦:-268.9所谓沸点是针对不同的液态物质沸腾时的温度。
液体开始沸腾时的温度。
沸点随外界压力变化而改变,压力低,沸点也低。
沸点:液体发生沸腾时的温度;即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温度。
当液体沸腾时,在其内部所形成的气泡中的饱和蒸汽压必须与外界施予的压强相等,气泡才有可能长大并上升,所以,沸点也就是液体的饱和蒸汽压等于外界压强的温度。
液体的沸点跟外部压强有关。
当液体所受的压强增大时,它的沸点升高;压强减小时;沸点降低。
例如,蒸汽锅炉里的蒸汽压强,约有几十个大气压,锅炉里的水的沸点可在200℃以上。
又如,在高山上煮饭,水易沸腾,但饭不易熟。
这是由于大气压随地势的升高而降低,水的沸点也随高度的升高而逐浙下降。
(在海拔1900米处,大气压约为79800帕(600毫米汞柱),水的沸点是93.5℃)。
在相同的大气压下,液体不同沸点亦不相同。
这是因为饱和汽压和液体种类有关。
在一定的温度下,各种液体的饱和汽压亦一定。
例如,乙醚在20℃时饱和气压为5865.2帕(44厘米汞柱)低于大气压,温度稍有升高,使乙醚的饱和汽压与大气压强相等,将乙醚加热到35℃即可沸腾。
液体中若含有杂质,则对液体的沸点亦有影响。
液体中含有溶质后它的沸点要比纯净的液体高,这是由于存在溶质后,液体分子之间的引力增加了,液体不易汽化,饱和汽压也较小。
要使饱和汽压与大气压相同,必须提高沸点。
不同液体在同一外界压强下,沸点不同。
沸点随压强而变化的关系可由克劳修斯。
3、熔点(melting point)熔点是固体将其物态由固态转变(熔化)为液态的温度。
进行相反动作(即由液态转为固态)的温度,称之为凝固点。
与沸点不同的是,熔点受压力的影响很小。
晶体融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物质有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熔点,而非晶体则没有熔点。
晶体又因类型不同而熔点也不同.一般来说晶体熔点从高到低为,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分子晶体。
在分子晶体中又有比较特殊的,如水,氨气等.它们的分子只间因为含有氢键而不符合"同主组元素的氢化物熔点规律性变化''的规律。
熔点是一种物质的一个物理性质。
物质的熔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有两个因素对熔点影响很大。
一是压强,平时所说的物质的熔点,通常是指一个大气压时的情况;如果压强变化,熔点也要发生变化。
熔点随压强的变化有两种不同的情况.对于大多数物质,熔化过程是体积变大的过程,当压强增大时,这些物质的熔点要升高;对于像水这样的物质,与大多数物质不同,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体积要缩小(金属铋、锑等也是如此),当压强增大时冰的熔点要降低。
另一个就是物质中的杂质,我们平时所说的物质的熔点,通常是指纯净的物质。
但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物质都是含有其它的物质的,比如在纯净的液态物质中熔有少量其他物质,或称为杂质,即使数量很少,物质的熔点也会有很大的变化,例如水中熔有盐,熔点就会明显下降,海水就是熔有盐的水,海水冬天结冰的温度比河水低,就是这个原因。
饱和食盐水的熔点可下降到约-220℃,北方的城市在冬天下大雪时,常常往公路的积雪上撒盐,只要这时的温度高于-22℃,足够的盐总可以使冰雪熔化,这也是一个利用熔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熔点实质上是该物质固、液两相可以共存并处于平衡的温度,以冰熔化成水为例,在一个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而温度为0℃时,冰和水可以共存,如果与外界没有热交换,冰和水共存的状态可以长期保持稳定。
在各种晶体中粒子之间相互作用力不同,因而熔点各不相同。
同一种晶体,熔点与压强有关,一般取在1大气压下物质的熔点为正常熔点。
在一定压强下,晶体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都相同。
熔解时体积膨胀的物质,在压强增加时熔点就要升高。
在有机化学领域中,对于纯粹的有机化合物,一般都有固定熔点。
即在一定压力下,固-液两相之间的变化都是非常敏锐的,初熔至全熔的温度不超过0.5~1℃(熔点范围或称熔距、熔程)。
但如混有杂质则其熔点下降,且熔距也较长。
因此熔点测定是辨认物质本性的基本手段,也是纯度测定的重要方法之一。
测定方法一般用毛细管法和微量熔点测定法。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都是利用专业的测熔点仪来对一种物质进行测定。
(右图就是一台显微图像熔点仪)钨(W)是熔点最高的金属,在2000℃-2500℃高温下,蒸汽压仍很低。
钨的硬度大,密度高,高温强度好。
下面是几种物质的熔点/摄氏度(在标准大气压下)碳3550钨3410铂1769铁1535钢1515灰铸铁1177铜1083金1064铝660铅328锡232萘80.5硫代硫酸钠48水(冰)0固态水银-39固态甲苯-95固态酒精-117固态氮-210固态氧-218固态氢-259物质的熔点,即在一定压力下,纯物质的固态和液态呈平衡时的温度,也就是说在该压力和熔点温度下,纯物质呈固态的化学势和呈液态的化学势相等,而对于分散度极大的纯物质固态体系(纳米体系)来说,表面部分不能忽视,其化学势则不仅是温度和压力的函数,而且还与固体颗粒的粒径有关.二影响熔点、沸点的因素1、影响熔点的因素熔点,实质上是该物质固、液两相可以共存并处于平衡的温度。
以冰熔化成水为例,在一个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而温度为0℃时,冰和水可以共存,如果与外界没有热交换,冰和水共存的状态可以长期保持稳定。
物质的熔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有两个因素对熔点影响很大。
①压强。
平时所说的物质的熔点,通常是指一个大气压时的情况;如果压强变化,熔点也要发生变化。
熔点随压强的变化有两种不同的情况。
对于大多数物质,熔化过程是体积变大的过程,当压强增大时,这些物质的熔点要升高;对于像水这样的物质,与大多数物质不同,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体积要缩小(金属铋、锑等也是如此) ,当压强增大时冰的熔点要降低。
如下两图中OL称为固液两相平衡曲线,又称为熔化曲线。
该曲线的左方表示固相稳定存在的区域,右方一定的区域是液相稳定存在的区域,而线上的任一点,都代表固液两相平衡共存的状态。
OL线表示了该物质的熔点随压强变化的规律。
两图中OL线的斜率都很陡,说明物质的熔点随压强的变化很小。
例如冰的熔点,每增加一个大气压,熔点才下降0.0075℃,而要使冰的熔点下降1℃,则必须使压强增加1.75×107Pa ,约为大气压的170倍。
②溶有杂质。
以上讨论的都是纯净的液态物质,如果液体中溶有少量其他物质,或称为杂质,即使数量很少,物质的熔点也会有很大的变化。
例如水中溶有盐,熔点(固液两相共存并平衡的温度)就会明显下降,海水就是溶有盐的水,海水冬天结冰的温度比河水低,就是这个原因。
饱和食盐水的熔点可下降到约-22℃,北方的城市在冬天下大雪时,常常往公路的积雪上撒盐,只要这时的温度高于-22℃,足够的盐总可以使冰雪熔化。
合金又称为固态溶液,因为合金在液态时也可以看作是一种金属溶于另一种金属之中的溶液,因此合金的熔点比单质金属熔点要低,而且比组成合金的每一种金属的熔点都低。
例如锡的熔点是232℃,铅的熔点是327℃,按一定比例组成的铅锡合金的熔点则只有170℃,而由铋、锡、铅、镉组成的合金的熔点可降低到70℃,常用来制作保险丝、焊丝等。
2、压强与沸点的关系以水为例子,水的液化和气化有下列平衡H20(l)=可逆=H2O(g)实验证明在此平衡中水蒸气对水面是有压力,这种压力被成为蒸气压,蒸气压越大水越难以气化,所以开放体系中的水可以自然蒸发掉(水蒸气不断减少会导致蒸气压降低),而钢瓶中水在水蒸气达到一定量时液态水和气态水达到平衡哪一边既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而水达到沸点(100摄氏度)沸腾时则是分子动能增加到使蒸气压(1标准大气压)不足以压制液水成为气态水而造成的(注意此体系是开放的,开放的体系中液水的表面也存在上述平衡只是正反应进行的程度打些而已;另外温度越高蒸气压越大,只有当时的蒸气压小于当时温度的临界蒸气压的值才不会沸腾)。
蒸气压不仅可以靠该物质的气体提供,还可以通过外界加压而提高,一旦提高则意味液水要成为气体变难水蒸气变为液水更易,因为水分子要由液水跃到空中成为气态水迫于其它水蒸气撞击难以跃入空中所以需要提高液水的分子动能也就是加热,这样导致压力越大,液水越难气化,于是有压强越大,沸点越高。
三、解释现象滑冰为什么要穿冰鞋呢?冰鞋上的冰刀的刃口很窄,普通冰刀的刀刃只有2mm宽,花样冰刀的刀刃也不过4mm宽,刀的前面呈弯月形,中央凹进一些。
因此,冰刀与冰面的接触面积非常小。
人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定的,穿上冰鞋,冰面的受力面积减小了,它受到的压强会大大地增大,一个质量为50kg的人穿上冰鞋,他对冰面的压强高达几百乃至上千个标准大气压。
这有什么好处呢?冰的熔化有一个特点:当它受到的压强增大时,熔点将会降低,一般每增加一个标准大气压,冰的熔点大约降低0.0075℃。
这样使零度以下的冰在冰刀的作用下熔化成水。
冰刀下面薄薄的一层水可以起到润滑作用,它减小了冰刀与冰面之间的摩擦,使人们能在冰面上飞跑,或者表演许多优美的运动。
雪球会越滚越大,常常被人们解释为:雪球是依靠黏附力的作用,在滚动过程中把地上的雪粘在一起而造成的。
实际情况并不完全如此,在严寒的冬天,雪球和地上的雪片本身都不潮湿,它们之间没有多大的黏附作用。
那么雪球越滚越大的主要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原来,冰雪只有在标准大气压条件下,才会在0℃开始熔化。
科学实验证明,当冰受到的压强增大,它的熔点就会相应降低。
当压强增大到标准大气压的135倍时,冰雪在-1℃时就可以熔化。
正是由于冰雪的这种物理特性,导致了雪球在滚动过程中越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