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的思考
摘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引入我国后,立即引起了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但在本土化应用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对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一些思考,以期在全球化、多元化的今天,建构我国既融汇多元又兼具本土化的音乐教育。
关键词:音乐教学;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
上世纪80年代初,由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创立的音乐教育体系――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被学者廖乃雄等引入我国后,立即引起了很多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每年北京、上海、杭州都会举办奥尔夫师资培训班,上海、广州、杭州等地还由中小学音乐教师组成奥尔夫教学专门研究小组,定期活动。
旨在把这一先进的音乐教育方法在国内推广。
很多幼儿园开设了奥尔夫音乐课堂,有专门的奥尔夫音乐活动场所,并有奥尔夫亲子活动内容。
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本土化应用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值得人们深思。
一、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的意义
奥尔夫音乐教育传到我国以来,经过30多年来不断推广和传播,大量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
探索工作,人们对奥尔夫音乐教育也有了越来越深的了解和认识。
奥尔夫音乐教育非常重视音乐对人之发展的作用。
这直接影响了我国新的音乐课程观也从“学科本位”到“个人本位”的转向,对于我国音乐课程改革强调从学生需要出发,关注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态度,重视音乐学习过程与个人文化成长环境的联系,强调音乐课程对学生的意义和价值等方面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可以说,奥尔夫音乐教育的“人本主义”教育观与我国音乐新课标理念不谋而合,对我国的基础音乐教育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本土化探索对于克服我国普通音乐教育中的“专业化”、“技能化”、“工艺化”、“竞技化”等倾向,克服严重忽视人之全面发展、远离音乐审美教育的实质有着重要的启示价值。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性的音乐教育改革浪潮迭起,新的音乐教育理念和音乐课程思想也在不断冲击着广大音乐教育研究者的思想。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移植、借鉴、运用和本土化发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就成为音乐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问题。
虽然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传入到我国之初,我们对其主要的操作进行了简单的模仿和借鉴,大量地运用了奥尔夫的经典音乐教学课例,但是,一味的简单模仿和照抄照搬并不
能让我们学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实质和精髓。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本土化的存在的问题
1. 忽视幼儿音乐兴趣的关注。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的,是对幼儿自身的音乐潜能的关注,是利用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欲望,用音乐教学的方式,引导幼儿将自己对音乐的兴趣表现出来。
这种教学模式的前提,是幼儿对音乐节奏感的熟悉。
这一点需要大量的听音乐练习来完成。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很多音乐教师并不注重让幼儿熟悉音乐节奏的听音乐练习活动,常常只是在教学课开始前几分钟简单播放几遍音乐旋律后就直接切入教学内容,没有真正启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2. 未真正理解使用打击乐器教学的目的。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非常强调打击乐器对于音乐教学的作用。
因为打击乐器更容易演奏出音乐的节奏感,从而让幼儿能够更加敏锐地觉察到音乐的节奏感,甚至用自己对音乐的感知来控制自己的身体,附和着音乐的节奏感自然地律动。
这是激发幼儿音乐想象力的重要一步。
但在实际的应用中,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使用打击乐器教学的真正目的,只是让幼儿自己随便敲打乐器“自由发挥”,阻碍了对幼儿音乐想象力的开发。
3. 即兴演奏流于形式。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的即兴演奏,是真正随性的演
奏,是让音乐随心而走,从而让幼儿用心去感受音乐,用心去表达音乐。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真正让幼儿拥有即兴演奏的自由,她们常常先入为主地认为幼儿演奏的音乐一定是要听上去很美妙的,是简单成曲的,进而对那些真正随心所欲演奏音乐的幼儿的音乐演奏失去耐心,或者只是让其演奏却并未启发引导幼儿的音乐想象力,让即兴演奏失去意义。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本土化问题原因分析
1. 理念认识肤浅。
受传统音乐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影响,我国的音乐教学还采取“填鸭式’,的学模式,学生往往只是在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灌输。
课堂普遍试行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座位上听的模式。
教师不注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重视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二者之间缺乏应有的沟通和交流。
而奥尔夫音乐理念就在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亲身实践,因而严重制约了本土化工作的实现。
2. 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我国音乐教师整体素质水平参差不齐。
但并不具备音乐的综合素养,很多教师会唱不会跳,会弹不会唱。
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于强调对“天性的释放”,要求教师除了具备音乐素养以外,还必须具备道德和人文修养等。
因此,这也是制约本土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3. 基本条件较差。
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在我国本土化的实现除了需要教师软实力的提升以外,还需要硬件条件的支撑。
奥尔夫音乐并不仅仅是音乐本身,而是动作、舞蹈、乐器的结合体。
而无论实现动作教学还是舞蹈教学特别是乐器教学都需要拥有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设备。
我国现阶段还采取班级授课的模式,虽然已经加大了投入力度,但不容忽视的是,学生的人数与音乐教学设备还是严重不成比例。
在全球化、多元化浪潮日益发展的今天,教育理论本土化问题已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
如何在这种背景下建构既融汇多元又兼具本土化的音乐教育,是我国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必须直面的重大问题。
参考文献
[1]王丽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本土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2]张香君.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本土化的分析[J].大舞台,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