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香道发展史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代至南北朝所用熏香料均为外来香料,大部分由东南亚进入我国,少量由西域进入我国。 由于外来树脂类香料的大量输入,也推动了熏烧方式的改变。自战国出现熏炉,西汉早期 由本土所产茅香、辛夷、高良姜等草本类香料直接焚烧,故炉形多为楚式的多孔扁圆形豆 式熏炉为主,而到了西汉中期开始大量出现了炉身较深的博山形熏炉。西汉中期以后流行 的博山炉使用的焚熏香材为多种香料粉末调制的复合香料,已非战汉之间使用的直接焚烧 的简单方法,而是熏香时使用专门制作的香炭来熏烤。合香,是香熏史上的一个重要突破, 由人工调制香料来达到人们对自然单一香味的改变,并且由香炭来熏烤从而改善烟气对香 味的破坏,熏香的发展至此走向蓬勃与成熟。
隋唐时期:香文化的成熟与完备
隋唐之前,虽然上层社会对香推崇备至,但很多适宜熏烧的香料特别是高级香料不产于内 地,而是来自边疆或域外,所以可用的香料总量较少,即使对上层社会来说也是稀有之物, 甚至级别稍低的官吏也难以享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香文化的发展。而唐代之后,局 面就完全不同了。 唐朝的经济飞速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社会的富庶和香料总量的增长,为香文化的全面 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在这个时期,对香品的用途也有了完备细致的分类:会客用的香,卧室 用的香,修炼用的香等等各不相同;佛家有佛家的香,道家有道家的香, 不同的修炼法门又有不同的香……可以说在唐代已是专香专用了。
香具方面,宋代最值得关注的自然是瓷器。宋代烧瓷技术高超,瓷窑遍及各地,瓷 香具(主要是香炉)的产量甚大。在造型上或是模仿已有的铜器,或是另有创新。 由于瓷炉比铜炉价格底,所以很适宜民间使用。宋代最著名的官、哥、定、汝、柴 五大官窑都制作过大量的香炉。瓷炉虽然不能象铜炉那样精雕细琢,但宋代瓷炉却 自成朴实简洁的风格,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在元明清时期,开始流行香炉、香盒、香瓶、烛台等搭配在一起的组合香具。到明 朝宣德年间,宣宗帝曾亲自督办,差遣技艺高超的工匠,利用真腊(今柬埔寨)进 贡的几万斤黄铜,另加入国库的大量金银珠宝一并精工冶炼,制造了一批盖世绝伦 的铜制香炉,这就是成为后世传奇的“宣德炉”。“宣德炉”所具有的种种奇美特 质,即使以如今的冶炼技术也难以复现。
香饼
香丸
线香
印香(篆香)
到明朝时,线香已有广泛使用,并且形成了成熟的制作技术。各类典籍都有很多关于香的 记载,周嘉胄所撰《香乘》尤为丰富。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有很多关于薰香与香料的内容,例如:香附子,“煎汤浴风疹, 可治风寒风湿”;“乳香、安息香、樟木并烧烟薰之,可治卒厥”;“沉香、蜜香、檀香、 降真香、苏合香、安息香、樟脑、皂荚等并烧之可辟瘟疫”。 《本草纲目》还记载了制作线香的技术(挤压成条):用白芷、甘松、独活、丁香、藿香、 角茴香、大黄、黄芩、柏木等为香末,加入榆皮面作糊和剂,可以做香“成条如线”。
宋元明清:香文化的繁盛与普及
宋代之后,不仅佛家、道家、儒家提倡用香,而且香更成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一个 部分。在居室厅堂里有熏香,各式宴会庆典场和也要焚香助兴,而且还有专人负责焚 香的事务;不仅有熏烧的香,还有各式各样精美的香囊香袋可以挂佩,制作点心、茶 汤、墨锭等物品时也会调入香料;集市上有专门供香的店铺,人们不仅可以买香,还 可以请人上门作香;富贵之家的妇人出行,常有丫鬟持香薰球陪伴左右;文人雅士不 仅用香,还亲手制香,并呼朋唤友,鉴赏品评。 这一时期,合香的配方种类不断增加,制作工艺更加精良,而且在香品 造型上也更加丰富多彩。除了香饼、香丸、线香等,还已广泛使用“印 香”,既便于用香,又增添了很多情趣。在很多地方,印香还被用作计 时的工具。
宣德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黄铜铸成的铜器。 为制作精品的铜炉,明朝宣德皇帝曾亲自督促,这在历史上实属少见。宣德炉以色泽为 亮点,其色内融。此件宣德炉以黄铜制成,底书“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带底座。其 炉身形制规整,敦厚之中不失灵巧精致,作为书房陈设颇为雅致。焚香其内,数百年历 史的厚重感随香外溢。它通体光素,尽显铜炉精纯美质,铜质精良,入手沉甸。大明宣 德炉的基本形制是敞口、方唇或圆唇,颈矮而细,扁鼓腹,三钝锥形实足或分裆空足, 口沿上置桥形耳或了形耳或兽形耳,铭文年款多于炉外底,与宣德瓷器款近似。 除铜之外,还有金、银等贵重材料加入,所以炉质特别细腻,呈暗紫色或黑褐色。一般 炉料要经四炼,而宣德炉要经十二炼,因此炉质会更加纯细,如婴儿肤。鎏金或嵌金片 的宣德炉金光闪闪,能够给人—种不同凡器的感觉。
佛教在唐代的兴盛也对香文化也是一个重要的推动。佛家的教理经书对香大加推崇, 几乎在所有的佛事活动中都要用香。不仅敬佛供佛时要上香,而且在高僧登台说法 之前也要焚香;在当时广为流行的浴佛法会上,要以上等香汤浴佛;在佛殿、法坛 等场所还常要泼洒香水。唐代皇帝大多信佛,皇室佛事活动频繁,其用香数量之大 便可想而知了。 在唐代的香具中,出现了大量的金器,银器,玉器,即使模仿前朝博山炉的样式, 外观也更加华美。 在敦煌壁画里就常能见到香斗、博山炉等丰富多彩的唐代香具。
中国香文化的发展
香文化在中国有着延绵数千年的历史,从商周用于祭祀、战国汉魏晋的 熏衣燎室、隋唐礼佛熏制,及至两宋元明文人香事习静参悟等各种用途, 由简而繁,逐渐旺盛,从而形成一条清晰的历史线索和丰富的香学文化遗 产。盛世传香,就是中国香文化最好的历史写照,香道文化盛行的朝代都 伴随着经济大发展。随着中国经济与文化的全面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精 神层面的探寻与追求,而香道文化又一次被众人所知。 “香”字最早出现于甲骨卜辞中,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释 香字为“香,芳也。从黍、从甘。”自张骞通西域后,丝绸之路的开通, 中外文化空前的大交融,海外香料源源不断进入中国,熏香文化在王公贵 族间盛行。
从不同的角度可将香品分为不同的种类
根据所用香料的性质划分:天然香料(及中药材)类香品/合成香料类香品 根据所用的配方划分:灵虚香/宣和帷香等等
根据外形特征划分:原态香材/线香/棒香/盘香/塔香/锥香/香丸/香粉/香膏/香汤/香囊/香枕等
根据香味特征(或所用的主体香料)划分:檀香/麝香/玫瑰香/桂花香等 根据使用方法划分:自然散发香气/薰烧散发香气/浸煮散发香气/浴用/等
辛夷 楚式熏炉
高良姜
茅香 博山熏炉
魏晋南北朝承两汉熏香之盛,并有很大发展,与这一时期世人盛行礼佛、道的时 风相吻合。香之妙用更上一层,闻香成为了参禅悟道的一个门径。唐朝堪称中国 历史上的盛世,用香的奢靡无度与唐朝的国力和财力,以及“丝绸之路”畅通与 西域诸国大量的贸易有关。唐中宗时,出现用于品香的闻香炉,品香成为生活艺 术的一部分。与之相应的“隔火熏香法”也流行起来。李商隐的《烧香曲》中 “兽焰微红隔云母”就是指这种熏香法。
定窑香炉
官窑香炉 哥窑香炉
汝窑香炉
柴窑香炉
在元明清时期,开始流行香炉、香盒、香瓶、烛台等搭配在一起的组合香具。到明朝宣德 年间,宣宗帝曾亲自督办,差遣技艺高超的工匠,利用真腊(今柬埔寨)进贡的几万斤黄 铜,另加入国库的大量金银珠宝一并精工冶炼,制造了一批盖世绝伦的铜制香炉,这就是 成为后世传奇的“宣德炉”。“宣德炉”所具有的种种奇美特质,即使以如今的冶炼技术 也难以复现。 对宋元明清的文人来说,香已成为生活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从苏轼出神入化的咏叹, 到《红楼梦》丰富细致的描述,这一时期文艺作品对香的描写可谓俯仰皆是。
根据用途划分:美化环境/陶冶情Leabharlann Baidu/修炼打坐/祭祀/养生祛病/净化除臭/驱避蚊虫/计时/等
根据烟气特征划分:聚烟香/微烟香/无烟香
根据所用香料的数量:单品香/合香
谢谢观赏
徐文琦制作
微信号:wenqi1985 邮箱:48701608@qq.com
香与香品
“香品”一词常有三种用法:其一,指“香料”,例如“麝香是名贵的香品”; 其二,指“以香料制成的物品”,类似“茶品”、“食品”的用法,例如,“熏 香类香品”、“车用香品”;其三,指“香气的品质”,例如“某某香香品高 雅”。本文所谈“香品的种类”是取前两种用法。 从远古时代直接焚烧香料植物开始,人们就一直在努力改进使用香料的方法,一 方面使香料的价值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另一方面也使人对香料的使用能更加方 便。当今的香品种类之丰富和齐全,正是这种进步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