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地质学-构造+裂缝+断层类型的识别

合集下载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地区上古生界主要裂缝的测井识别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地区上古生界主要裂缝的测井识别
大 于 7。。 0)
渗气藏 , 储层平均孔隙度在1 以下, 0 平均渗透率在 1 0 m ×1 以下 , 然裂 缝 的存 在对 此类 气 藏经 济 天 有 效开 发意 义重 大 。 在储 层 中 , 裂缝 不仅 能 作为油 气 运 移 的通道 , 能提 高储 层 的孔 隙度和渗 透率 , 高 还 提 孔 隙 的连 通 程 度 , 从而 起 到 改 善储 层 储 集性 能 的 作
内 蒙古石 油4 r L. -
2 l 年第 1 期 OO O
鄂尔多 地苏 斯盆 里格地区 生界 上古 主要裂缝的 测井识别
战 沙 , 金 功 , 张 席 辉
( i 大 学 地 质 学 系 / 陆 动 力 学 国家 重 点 实 验 室 , 西 西 安 i北 8 大 陕 70 6 ) 1 0 9
砂 岩
苏 1 8 6 0 1m,盒 8 4 :3 6 5 ,

苏 l6 l,
3 90 m , 盒 8 砂 5苏 里 格 地 区上 古 生 界 主 要 裂 缝 类 型
收稿 日期 :O O 3 2 2 1 —O —1
21 年第 1 期 00 0
战沙等 鄂尔多 斯盆地苏 里格地区 生界主要裂 上古 缝的测井识别
6 5
2 裂缝 的测 井识 别 2 1 平 行层 面缝 和低 角度 斜 向缝 的测 井识 别 .
图2是对 苏里 格气 田苏 7 山西 组泥 岩段 进行 6井 裂缝 识别 的实例 。 从该 段常 规 测井 曲线 上可 以看 出 : 双 侧 向 电阻 率呈 现 出 负 差异 , 球 电阻 率相 比深 浅 微 侧 向电阻率 有 明显 降低 , 密度测 井 呈尖 峰状 , 井径 曲
线 局部 出现扩 径 , 判断 该泥 岩段 发育 低 角度裂 缝 。 经

交叉偶极子声波测井在坪北油田的裂缝识别

交叉偶极子声波测井在坪北油田的裂缝识别

交叉偶极子声波测井在坪北油田长9储层中的裂缝识别何浩然万平杰房延亮(江汉油田测录井工程公司)摘要:坪北油田长9储层较为致密,裂缝较为发育,是其主要储集空间。

本文阐述了交叉偶极子声波测井原理和裂缝识别方法,指明了长9裂缝走向,为下一步水平井钻探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关键词:交叉偶极子地应力横波裂缝横波分裂斯通利波1、偶极子声波测井仪简介目前,较先进的多极子声波测井仪有斯伦贝谢的DSI偶极子横波成像仪、贝克休斯的XMAC多极阵列声波成像仪和哈里伯顿第三代Wavesonic正交偶极声波测井仪以及斯伦贝谢声波全井眼扫描仪Sonic Scanner。

哈里伯顿第三代Wavesonic正交偶极声波测井仪由1个单极发射器、2个偶极发射器和8个接收器阵列组成(图3),主要用来评价地层的岩石物理机械特性(杨氏模量、泊松比、剪切模量、体积模量、裂缝指数等)、渗透性和各向异性。

2、坪北油田基本地质概况坪北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属于构造稳定区域,地层倾角约1°。

坪北油田目前主要开发中生界三叠系延长组,延长组主要特征为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向内变为浅-深湖湘,向外变为河流相。

按沉积旋回将延长组从上到下划分为10个油层组,长10~长7期为湖盆形成至发展全盛阶段;长6~长4+5期湖盆持续稳定下降阶段;长3~长1湖盆收缩至消亡阶段。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主要受印支运动影响,构造应力场最大主应力方向主要为北南向,但坪北油田现今最大主应力方向约为75°北东东向(图1),这主要是受后期燕山运动构造影响,这种应力场影响了三叠系裂缝的发育(图2)。

3、交叉偶极子声波裂缝识别方法3.1 正交偶极子声波测井原理单极子源一般是圆管型的换能器以轴对称方式沿径向振动(膨胀或缩小),单极子声源在井孔中激发起以地层纵波为首波、横波和斯通利波的全波列。

但在软地层井眼中单极子声源只能激发起纵波和斯通利波而不能激发起地层横波模式。

偶极子阵列声波测井仪最显著的不同就在于它所使用的声波探头的振动方式与以往的声波测井仪器的探头的振动方式不同,因而它在井孔中激发的声波模式与对称声源激发的声场不同。

普通测井曲线探测岩层裂缝

普通测井曲线探测岩层裂缝

普通测井曲线探测岩层裂缝摘要:地层中裂缝的勘探一直是生产开发的难点,但是随着新兴技术的应用和知识的累积,裂缝逐渐有了可探性和可预见性。

本文从课堂讲解开始,通过援引资料,将课堂点知识发散到面,具体讲述通过测井曲线来识别储集层,预测储集层以及裂缝地层划分气水的分析。

关键词:裂缝识别,裂缝预测,气水划分。

一、储层裂缝的识别裂缝识别是指根据其在地质、地球物理等资料上的响应,认识并描述裂缝。

主要内容包括:识别裂缝发育层段、识别裂缝发育地区、测量统计裂缝参数、确定裂缝的类型、分析裂缝的成因、影响因素和形成时期。

^建立裂缝参数与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油饱和度的定量关系。

1.4地球物理学方法 1.4. 1测井方法⑷利用测井资料探测裂缝及其分布规律的主要依据是裂缝与基质岩块具有不同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故在多数测井曲线上都有相应的显示@】。

当前利用测井识别评价裂缝的方法主要有:电测井、核测井、声波测井、成像测井以及地层倾角测井资料裂缝识别(。

(:人)等〃1】。

由于裂缝发育的随机性,以及层理、岩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测井响应的多解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测井资料探测裂缝的成功率,因此近年来强调多种测井方法的综合利用。

1.4. 1.1电测井方法(!)双侧向测井:像这种具有极板的仪器强烈地受到裂缝的影响,因为裂缝网络构成低电阻率通道,这种通道具有分流电阻作用。

在与钻井轴成亚平行的裂缝系统中,如果钻井液比存在于裂缝中的导电流体导电性更强,则1X5比1X0低,曲线呈现双轨;而在致密带内,孔隙少,无裂缝,1X8 与1X0读出的电阻率值相同,两条曲线重合。

〈2〉微侧向测井:与双侧向相同,应用电阻率的异常来确定裂缝带,侧向测井受垂向电阻率变化的影响,由于它们具有极板,因此面向极板的裂缝能观测到。

但是,一般说来由于钻孔在裂缝附近易破碎,井眼成椭圆形,而极板有沿着长轴定向的趋势。

微侧向测井仪器探测的深度很浅,裂缝系统的存在将大大影响这些仪器的响应。

结合变尺度分析方法和常规测井资料识别裂缝的发育

结合变尺度分析方法和常规测井资料识别裂缝的发育
定 性识 别 裂缝 最有 效 的方法 是应 用 声 、 电成像 测 井资 料 ,但 是 由于价 格 昂贵 ,只 能在 极少 数井 中应 用 ,对 于 大范 围 区域 性评 价有 一 定的 局限 性 。研 究表 明 ,岩 石 表面 的裂缝 的分 布 , 区域上 断 层 的分布 具有 统计 意 义上 的 自相 似性 ,沿钻 孔 裂缝 的分 布也 有这 一特 点 。
0 引 言
裂 缝性 油气 藏是 勘 探 的难点 和 重点 , 裂 缝不 仅是 作 为流 体 的储 集 空间 ,还 是 重要 的流 体渗 滤通 道 . 在
过 去 的几 十年 里 , 石 油 工业 在利 用 多学科 判 别裂 缝方 面 积累 了很 多经 验 。 储层 裂 缝 的研究 已经 从单 一的地 质 分析 方 法 ,向与数值 模 拟方 法 相结合 的方 向发展 。 目前 主 要通 过岩 芯 、测 井 、地 震 、试 井 、试油 试 采 、 钻 井 、录井 等 资料 ,借 助地 质学 定性 分析 法 、岩 心室
测 井 曲线是 沿 垂直 方 向对地 层 的各 种物 理性 质 ( 包括
裂 缝 )的连 续 纪录 ,因此 ,可 以利用 测井 曲线 的分 形
( 3 )在 砂岩 井段 ,井 径扩径 也 是地层 存在 裂缝 的

特征 来 研究 裂缝 在 井孔 中 的分布 特 点及发 育 情况 。 本 文 应用 目前算 法与 原理 较 为成熟 的 s 变 尺度 分 析方
角度 裂缝 对 电极 型仪 器 提供 了低 阻通 道 ( 并联) ,使 侧 向测井 的 电阻率 降低 ; 又 由于高 角度 裂缝 的有 效导 电截 面在径 向上不变 , 而 孔 隙的导 电截 面在 径 向上是
逐 渐 增大 的 ,因此 在 浅侧 向测 井探测 范 围 内 , 裂 缝与 孔 隙 的有效 导 电截 面之 比远 大于 深侧 向测 井 , 从 而使 得 R L L D > R L L S ,故 双 侧 向 曲线 差 中 R称 为极 差 , 是最 大累积 离 差与 最

裂缝识别与评价

裂缝识别与评价
坚硬脆性岩石具有较多裂缝。 粒度、成分、围压和孔隙度对岩石强度有直接影响。通过实验室研 究岩性与围压对裂缝发育的影响,探讨油藏覆盖层厚度与储集层 裂缝发育的关系,有助于研究油藏裂缝发育的特征。
三、岩心裂缝观测与分析
1.岩心裂缝几何参数的相关分析 裂缝几何参数:裂缝长度、宽度(即张开度)、倾 角和方位 ),从岩心裂缝观测研究裂缝的发育特征,
裂缝性灰岩成像测井响应特征
成像测井: FMS 图像显示为高
导暗色正弦曲线,倾向 155o ,
倾 角 88 o , ARI 图 像 显 示 缝 呈 NE-SW异常反映裂缝沿 NE—SW方 向延伸较远, DSI 图像有“斜” 条纹及斯通利波能衰减,表明
裂缝连通较好。
取心观察:岩心严重破碎,在裂缝密度较小处(4500—4505m), 取心相对完整,见一条直劈裂缝
四、基本概念 1.裂缝孔隙度:裂缝孔隙体积/岩石总体积; 2.基质孔隙度:岩石基质孔隙/岩石基块体符号 基块孔隙度:岩石基块孔隙/岩石总体积 3.总孔隙度:总孔隙体积/岩石总体积 4.裂缝孔隙度分布指数(基块孔隙度分布指数) (1)A型孔隙度分布(Vf =10-15%):裂缝孔隙储藏能力低,而原 生的基块孔隙储油能力高,总它的储量大,产量高,产量不降慢, 稳产时间长,但采收率较低。 ( 2 ) B 型孔隙度分布( Vf= 40%-50% ):裂缝孔隙储藏能力与基块 储藏能力相当,储量大,产量高,产量下降较慢稳产时间较长, 采收率高。 (3) C 型孔隙度分布( Vf =95-100% ):油气全部储存在裂缝孔隙 中,原生的基块孔隙小储藏油气,储藏能力较小,储量小,在短 时间内,油气产量特别高,采收率最高,但油气产量下降快,稳 产时间短。 华北A、B型之间Vf =33% 四川:B、C型之间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复习思考题(15级资工)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复习思考题(15级资工)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提纲第一章1、名词解释:地质井、参数井、预探井、评价井、开发井、调整井、定向井、丛式井、水平井、CT值、井斜角、井斜方位角、井号编排、钻时、钻时录井、岩心、岩心收获率、岩心编号、岩屑、岩屑录井、岩屑迟到时间、捞砂时间、钻达时间、套管程序、方入、进尺、补心高、补心海拔。

2、录井方法一般包括哪几种?3、影响钻时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根据钻时来判断岩性?4、现场上常用的荧光录井方法有哪几种?5、如何划分碎屑岩的含油级别?6、为什么要进行岩心归位?简述岩心归位的原则和步骤。

7、如何获取有代表性的岩屑?常用的测定迟到时间的方法有哪几种?8、在钻井中泥浆的功能是什么?泥浆性能包括有哪些?9、什么是泥浆的失水量和泥饼?钻井过程中对其作何要求?为什么?10、如何根据井号编排判断井别:渔浅1井、荆参2井、浩4 -3井、陵1井、沙36井。

11、泥浆显示分为哪几类?12、完井方法因地质条件不同可分为哪几类?13、如何根据泥浆性能的变化来判断油、气、水层和其它特殊岩层?14、通过岩心录井及岩心分析可获得哪些资料及信息?第二章1、概念:油气水的综合判断、束缚水、可动水、含油饱和度、相渗透率、增阻侵入、减阻侵入、地层测试、中途测试、跨隔测试、测试垫。

2、在进行油气水层的判断时,为什么对低渗透性砂岩油气层的含油性解释偏低?3、在进行油气水层的判断时,为什么对高渗透性砂岩油气层的含油性解释偏高?4、简述在碳酸盐岩双重孔隙结构中,基质孔隙系统和裂缝系统的主要区别。

5、说明钻柱测试压力卡片上不同压力段测试阀、旁通阀、封隔器所处的工作状态,标注压力卡片上各点所表示的压力。

6、满足什么样条件的压力卡片才能供我们解释分析用?7、对几张典型的压力卡片进行初步分析。

8、简述低阻油层的成因。

9、简述水淹层的地质特征。

第三章1、名词解释:有效厚度、沉积旋回、细分沉积相、标准层、标准剖面、含油层系、油层组、砂岩组、单油层、测井相、地震相。

Petrel裂缝分析与裂缝建模技术

Petrel裂缝分析与裂缝建模技术

Petrel 裂缝分析与裂缝建模技术Petrel 裂缝分析与裂缝建模技术1.裂缝型油气藏分布及裂缝认识方法1)低渗油藏的主要特点2)裂缝认识方法:通常我们容易在岩心描述数据中获得厘米级的裂缝数据,在地震断层数据中获得公里级的裂缝数据,在露头数据中获得米级、十米级的裂缝数据。

2.裂缝建模理论基础3.裂缝建模理论难点4.Petrel软件裂缝建模1)裂缝强度曲线生成2)裂缝古构造挠曲度分析3)裂缝与断层距离分析4)开发动态对裂缝发育的认识5)裂缝发育方向分析6)裂缝强度属性模拟7)裂缝强度约束下的DFN模拟8)模型粗化5. 影响裂缝发育的地质因素很多,各种因素互相作用,使裂缝分布难以预测。

一般从三个角度来进行,一是针对构造应力场和曲率,二是用统计地质学预测井间裂缝分布,三是充分利用地震资料预测裂缝的空间分布。

裂缝性储层地质建模技术1、裂缝表征参数描述1)裂缝的倾角频率分布图2)裂缝的间距分布图3)裂缝的方位分布图2、裂缝的测井识别3、裂缝的空间分布预测1)构造恢复法2)有限元法3)光弹模拟实验裂缝建模软件ReFract简介1、目前有哪些裂缝建模技术1)地质力学模拟(Geomechanical Modeling)模拟过程极为复杂。

主要依据是构造恢复。

过分简化了裂缝成因,只考虑构造变形,而忽视了岩性分布、岩石物性、和其他复杂地质现象对裂缝发育的影响。

2)离散裂缝网络(Discrete Fracture Network,DFN)对裂缝的模拟采用离散的方法。

非常依赖井中成像数据。

可以较精确的模拟近井位置的裂缝分布,对远离井位的裂缝描述精度较差。

只能使用地质与地震属性的二维分布图来制约裂缝模型的生成。

因此,只适合有大量成像井的区域,而不适合少井的勘探区域。

3)连续裂缝分布模型(Continuous Fracture Models,CFM)与传统地质建模相同的三维空间网格。

裂缝属性分布在整个三维空间,是真正意义上的三维裂缝分布模型。

油基泥浆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裂缝识别与评价方法

油基泥浆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裂缝识别与评价方法

第22卷第6期油气地质与采收率Vol.22,No.62015年11月Petroleum Geology and Recovery EfficiencyNov.2015—————————————收稿日期:2015-09-14。

作者简介:赖锦(1988—),男,江西石城人,在读博士研究生,从事沉积储层与测井地质学研究。

联系电话:(010)89733435,E-mail :sisylai⁃jin@ 。

*通讯作者:王贵文(1966—),男,山西大同人,教授,博士。

联系电话:(010)89733435,E-mail :wanggw@ 。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低渗透碎屑岩储层品质与岩石物理相测井评价方法”(2011ZX05020-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致密砂岩储层成岩相测井识别方法研究”(41472115),中国石油创新基金“致密砂砾岩岩性岩相测井识别方法研究”(2013D-5006-030)。

油基泥浆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裂缝识别与评价方法赖锦1,王贵文1,2*,郑新华3,周磊3,肖承文3,章成广4,王凯1,韩闯3(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3.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库尔勒841000;4.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100)摘要:根据岩心观察和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等资料,对克深气田巴什基奇克组储层的裂缝发育特征进行研究。

重点针对克深2-2-12井基于油基和水基泥浆采集得到的成像测井图像进行对比,并总结油基和水基泥浆成像测井图在裂缝识别效果等方面的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与水基泥浆相比,规模较大的裂缝在油基泥浆成像测井图上基本可以识别,但有一些小裂缝显示不清;整体上对高角度缝的拾取率较高,对低角度缝基本无法拾取,且层理等层面信息丢失严重。

可通过油基泥浆成像测井与岩心资料对比、标定,并与井径、声波时差以及阵列声波等测井技术序列进行对比验证,进一步提高油基泥浆裂缝识别与解释的精度和准确度。

地质图上断层性质与断距的确定课件

地质图上断层性质与断距的确定课件
详细描述
在地质图上,如果断层与火山活动、岩浆活动的分布和走向有密切关系,这可能表明这些地质活动影响了断层的 形成和性质。例如,如果火山或岩浆活动的中心与断层的走向一致,这可能表明这些活动对断层的形成起到了促 进作用,进而影响断层的性质。
02
断距的确定
依据两盘对应岩层或地层单位的倾斜产状
确定断距
根据两盘对应岩层或地层单位的倾斜产状,可以确定断层的 性质和断距。如果两盘对应岩层或地层单位的倾斜方向和倾 角不同,说明存在断层活动,可以通过测量和计算断层的位 移量来确定断距。
总结词
矿产资源勘探中,断层的性质和断距的确定对于矿体的形态和空间位置具有重要影响。
详细描述
在矿产资源勘探中,通过对矿区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结合矿床学、岩石学、 构造地质学等多学科知识,可以确定断层的性质和断距,进而了解矿体的形态和空间位
置,为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THANKS
要信息。
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地质图,可 以研究地壳运动的长期变化和趋
势。
04
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区域地质调查中的断层性质与断距确定
总结词
区域地质调查中,断层的性质和断距的确定 对于了解地质构造、预测地质灾害和评估资 源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在区域地质调查中,通过收集和分析地质资 料,结合遥感、物探等手段,可以确定断层 的性质(如正断层、逆断层等)和断距(即 断层两侧地层错动的距离),进而揭示区域 地质构造格局,为地质灾害防治、矿产资源 开发等提供科学依据。
VS
注意事项
在确定断距时,需要注意地层的原始分布 和厚度,因为地质历史中可能存在其他因 素造成地层缺失或分布发生变化,影响断 距的准确测量。同时,还需要考虑地壳运 动对地层分布的影响。

地层倾角测井识别裂缝原理和方法

地层倾角测井识别裂缝原理和方法
(十一)
司马立强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本节要求
1、掌握裂缝、裂缝的分类 2、地层倾角测井识别裂缝原理与方法 3、掌握电导率异常检测(DCA )方法。
第三章 成果显示及应用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成果显示
地层倾角测井资料在研究地质结构 方面的应用 地层倾角测井资料在沉积学方面的 应用 地层倾角测井资料在裂缝地层中的 应用
产 气 : 2.23×104m3 。
音 10 井:阳二 1B 生物 灰岩。
FIL1-3极板电导率异 常明显, 2 - 4 极板无 异常,为典型的高角 度裂缝。
裂缝走向:北20西
4602 ~ 4605m 、 4607.5 ~ 4636m 射 孔 、 测试仅产微气。
成18井:石炭系、角砾云岩。 钻 井 过 程 中 先 后 在 3937.87m 放 空 0.12m 、 又 在 3940.34m放空0.1m,储层孔、 洞、缝发育,为典型的裂缝孔 隙型储层。 3898~3957.5m裸试: 酸前产气24.2 ×104m3 ; 酸后产气43.4 ×104m3 。
与褶皱 有关的 裂缝
三轴应力
a.
2
1
3
b.
3
2
1
c.
1
2
3
1
d.
2
3
b.当铅直方向应力为中间主应力,水平方向 应力为最大和最小主应力,且最大主应力垂直 构造轴的走向时,产生三组高角度裂缝。一组 与最大主应力方向一致,另两组为共轭的与最 大主应力方向呈锐夹角的剪切缝 。
它对储层的储集性能响极大,它既是储层 的渗滤通道,同时也是裂缝性储层的储集空 间,同时还控制着溶孔、溶洞的发育,影响 着地层中原状流体的分布状况和泥浆或泥浆 滤液侵入的特征。

综合方法识别与预测裂缝

综合方法识别与预测裂缝

溶蚀杏仁 Corrosion amygdaloid 裂缝充填 Fissure filling 高角度缝 High dip fissure 方解石充填 Calcite filling
自碎 Cataclasis by itself 粒间孔 Interparticle pore 晶间孔 Intercrystal porosity 超微剪节理 ultramicro shear joint 超微张裂缝 ultramicro tension joint 溶蚀孔 Corrosion pore Photograph of electron microscope
基本原理
物体在变形过程中,应变和转动同时存在,其中 转动是导致物体破裂的决定性因素。用和分解的方法 可以有效地把地质构造的转动和应变分离出来。 应变转动的和分解是将一个物理上可能的变形函 数F分解为一个对称子变换和一个正交子变换的和。
F = R +S
i j i j
i j
S ij =
1 2
(
i j + i
岩层曲率法
岩层受力变形,在岩层弯曲部位会 产生张裂缝,曲率值与裂缝发育程 度存在密切的相关性。用曲率法可 计算裂缝岩石的孔隙度。
分形分维法
物体具有自相似性,即局部是整体 的成比例缩小。通过岩心微观裂缝的 研究能够计算断块的宏观裂缝。同样 在一个地区断层研究的基础上能够计 算断块中的裂缝。
下的度量数量。 a =常数;D=分(数)维
ε —度量尺度;N—该度量尺
N = a ε
D
ln N D= ln ε
分维的大小是物体不规则性 或复杂性的一种度量,分维 越大,物体越不规则。
影响裂缝研究的主要因素
1.岩心定向 2.单一方法的局限性 3.现今地应力

《测井地质学》第七章 测井裂缝识别与评价

《测井地质学》第七章  测井裂缝识别与评价
无效裂缝储层测井响应图版
DSI图像
ARI图像
FMI图像
岩芯照片 岩芯照片
二、裂缝的测井响应---- 8. 井壁成像测井
压裂诱导无效缝储层测 井响应图版
二、裂缝的测井响应---- 8. 井壁成像测井
水平缝合线图版
二、裂缝的测井响应---- 8. 井壁成像测井
层理面和泥质条带 图版
二、裂缝的测井响应---- 测井综合响应
二、裂缝的测井响应---- 5. 地层倾角测井-
2)双井径曲线反映椭圆井眼
裂缝发育往往引起井壁岩块的崩落,形成椭圆井眼,因 此可利用地层倾角仪两对相互垂直的极板所测的双井径反映 出来。一般它不会长井段出现。
3)仪器转动差异
无裂缝段一般井壁光滑,在测量过程中地层倾角仪因受 电缆钢丝的扭力均匀转动。但在裂缝发育段,井壁沿裂缝方 向的崩落,或者较大的裂缝,使仪器转动减慢、不转、甚至反 转,出现“键槽效应”。
三、裂缝有效性的测井评价及参数计算
裂缝有效性的评价
井下裂缝有效与否,决定于它的张开程度、径向延伸和 连通情况,因此裂缝有效性的评价就是对这三个因素的描述 与评价: 1.从裂缝的张开度来评价裂缝的有效性 2.从裂缝的径向延伸特征来判断裂缝的有效性 3.从裂缝的连通性和渗滤性来判断裂缝的有效性
二、裂缝的测井响应---- 5. 地层倾角测井
二、裂缝的测井响应---- 5. 地层倾角测井-
二、裂缝的测井响应---- 5. 地层倾角测井
二、裂缝的测井响应---- 5. 地层倾角测井
二、裂缝的测井响应---- 5. 地层倾角测井
二、裂缝的测井响应---- 5. 地层倾角测井
二、裂缝的测井响应---- 5. 地层倾角测井
二、裂缝的测井响应---- 8. 井壁成像测井

测井地质学-裂缝

测井地质学-裂缝

建69井飞四、飞三段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图
正弦波暗色条纹明显,条纹排列有规律,与天然裂缝特征较为相似,经与取 心资料对比分析,解释为深延伸诱导裂缝。
四、裂缝有效性的测井评价及参数计算
井下裂缝有效与否,取决于其张开程度、径向延伸情况 和连通情况三个因素。 1、裂缝张开度
1)充填缝和张开缝的区井用于裂缝解释注意问题: (1)在岩心资料上确定各种主要裂缝特征及其区别于 其它的特征,在响应的成像测井图上区分出真正裂缝; (2)在裂缝中识别出天然裂缝和人工诱导缝。
裂缝识别─垂直缝
超声波成像测井识别高角度裂缝
切割层面的 高角度裂缝
高角度裂缝
低角度裂缝
罗家2-1井在成像图上的低角度裂缝
5、成像测井曲线对裂缝 的响应 2)天然裂缝与人工诱导 裂缝区别: ①钻头振动形成的诱导缝
钻井过程中由于钻具的震动 形成的裂缝,它们十分微小 且径向延伸很短,虽然在 FMI图像上有高电导的异常, 但在ARI(方位电阻率成像) 图像上却没有异常,因而易 识别。
钻具振动形成的裂缝
5、成像测井曲线对裂缝的
②天然裂缝因常遭受溶蚀和褶皱的作用,裂缝面总 不太规则,且缝宽有较大的变化,而诱导裂缝的缝面形 状较规则且缝宽变化很小。
③诱导缝的径向延伸都不大,故深侧向测井电阻率 变化不很明显。
低角度 裂缝
高角 度裂 缝
垂直 裂缝
孔 洞 低角度裂缝
网状 裂缝
高角度裂缝
垂直裂缝
网状裂缝 缝
高阻裂缝 诱导“雁状”裂缝 诱导“对称”裂
四、裂缝有效性的测井评价及参数计算
2、从裂缝的径向延伸特征判断裂缝有效性
高角度裂缝的径向延伸情况对其有效性评价至关重要(结合深侧 向、浅侧向和ARI图像来综合判别)。

《测井地质学》第七章测井裂缝识别与评价

《测井地质学》第七章测井裂缝识别与评价

《测井地质学》第七章测井裂缝识别与评价测井地质学是地质学与测井技术相结合,通过井下测量仪器对井壁岩石进行物理性质测定,并将测得的数据与地学模型进行对比,从而获取有关地层性质、岩性与流体特征的信息。

本文将介绍《测井地质学》第七章的内容,测井裂缝识别与评价。

裂缝是地壳内岩石中存在的一种断裂性质,是地层发育与变形的重要标志。

在油气勘探开采中,裂缝对于岩石的物性、地质构造以及储层特征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裂缝的识别与评价成为测井地质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测井裂缝识别的方法可以分为直接测井和间接测井两类。

直接测井方法主要有声波与电波测井。

通过声波的传播与回波反射特性,可以判断岩石中存在的裂缝。

当声波传播过程中遇到裂缝时,会发生声波的折射、反射以及多次回波的现象,从而形成特殊的声波响应曲线。

通过分析这些曲线的特征,可以快速、直观地判断出裂缝的存在与大小。

电波测井方法主要包括电阻率测井与电感测井。

由于裂缝对岩石的电导率、电阻率以及电极的分布有着显著影响,因此可以通过测量岩石的电导率变化来识别裂缝。

电感测井则是通过测量电磁场的变化来判断裂缝的存在与方位。

间接测井方法主要包括测井剖面、测井曲线分析以及测井解释。

通过分析剖面、曲线以及解释结果,可以间接判断出裂缝的存在。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裂缝对岩石物性、孔隙度、地质构造等的影响来进行判断。

裂缝评价是对裂缝特性进行定量化的过程。

常用的评价参数有裂缝发育程度、裂缝宽度、裂缝密度以及裂缝孔隙度等。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测井数据和解释结果计算得出。

测井裂缝识别与评价在油气勘探开采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测井可以准确、直观地获得裂缝的信息,从而帮助决策者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

另外,测井裂缝识别与评价也为地质解释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能够提高油气资源的勘探成功率。

总而言之,《测井地质学》第七章的内容,测井裂缝识别与评价,介绍了裂缝的重要性以及测井中识别和评价裂缝的方法。

通过测井,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地层中的裂缝信息,为油气勘探开采提供重要的参考。

应用电成像测井分析裂缝成因

应用电成像测井分析裂缝成因

应用电成像测井分析裂缝成因作者:郑北均来源:《西部论丛》2017年第08期摘要:电成像测井不仅可以识别裂缝所在的位置,裂缝的发育情况,还可以根据电成像测井的数据,计算裂缝的参数。

对裂缝进行定量的分析,对于划分储层,计算储层参数,评价储层性质等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利用电成像测井技术得到的具有较高分辨率的图像可以有效地确定地层裂缝的生成原因以及类型,还可以对地层中的共轭裂缝或者张裂缝的产状进行科学地解释,研究和识别地层裂缝形成过程中的古构造应力场的方向。

因为地层裂缝的存在具有较高的复杂性,电成像测井技术对地层裂缝的数据解释也存在着多解性的问题,利用该技术对裂缝成因进行分析时,应该有效融合常规测井技术、提取的地层岩芯观察资料以及所在区块的地质信息等来系统全面地进行分析。

关键词:地质构造电成像测井地层裂缝裂缝图像成因分析1 地层中的裂缝研究方法裂缝也就是地层中岩石的破裂面,沿着裂缝方向的两侧没有较为明显的相对位移。

对利用电成像测井技术获得的二维井壁图像进行分析时可以发现,形状较为规则平顺的裂缝体现出正弦线性特点,具备的灰度和宿主围岩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可是裂缝两侧的地下储层电成像测井图像却呈现出相同的灰度,根据此现象可以把其与断层以及层面相加以识别。

地层中的裂缝是油气资源的存储空间以及流通的孔道,对岩芯进行观察以及利用常规测井方式对地质数据进行科学地解释是对地下储层中裂缝开展研究的主要方法,可是上述两种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应用范围约束。

利用对岩芯进行观察的手段受到钻取岩芯所投入的资金成本和钻取岩芯收获率的影响,除非采用定向钻取岩芯的方法,否则不能得到与地下储层中的裂缝有关的方位数据。

更为特殊的是,地下储层裂缝发育条件较好的井段,钻取到的岩芯就越容易碎裂,难以观察到岩石裂缝的实际情况。

常规测井方法虽然可以对地下储层中的裂缝发育区段进行数据解释,可是不能对裂缝个体方面的数据进行收集。

2 构造裂缝与非构造裂缝地层中的裂缝根据形成的原因不同可以分为构造裂缝和非构造裂缝两个种类。

利用测井资料精细描述J×1井井旁构造形态

利用测井资料精细描述J×1井井旁构造形态

利用测井资料精细描述J×1井井旁构造形态李阳兵;张筠;葛祥;何会;黄国光【期刊名称】《测井技术》【年(卷),期】2009(033)005【摘要】根据川东北地区碳酸盐岩地层沉积特征及高陡构造特点,介绍了以测井资料为主,充分结合地质与地震信息分析复杂构造带井周构造形态的方法.针对J×1井嘉陵江组地层厚度增厚的复杂情况,运用测井资料进行精细对比和地层倾角拾取等方法进行构造综合分析认为,主断层是控制井周构造形态的关键,由此弄清楚了其复杂的构造特征,建立了该井井旁构造地质模型.从地层的变形特征和延伸的范围看,该断层对目的层圈闭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将测井相与地层倾角矢量模式结合以及将区域地质规律与测井解释相结合对单井构造进行研究的方法提高了解释的精度和置性度,可以弥补地震资料的不足,为地震资料的重新处理提供准确的构造模型.【总页数】4页(P480-482,496)【作者】李阳兵;张筠;葛祥;何会;黄国光【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四川,成都,610500;中国石化集团石油工程西南有限公司测井分公司,四川,成都,610100;中国石化集团石油工程西南有限公司测井分公司,四川,成都,610100;中国石化集团石油工程西南有限公司测井分公司,四川,成都,610100;中国石化集团石油工程西南有限公司测井分公司,四川,成都,610100;中国石化集团石油工程西南有限公司测井分公司,四川,成都,61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32【相关文献】1.利用水平井测井资料确定井旁构造特征方法研究 [J], 向子涛;汪中浩;刘军全;杨盛用2.步进迭代法测井与井旁地震资料匹配处理 [J], 宋建国;程亮;孟宪军;魏国华3.用成像测井资料精细描述吴家1井井旁构造形态 [J], 张树东;张红英;齐宝权4.利用FMI成像测井分析井旁构造形态 [J], 贺洪举5.利用测井方法识别井旁裂缝及断层的技术探讨 [J], 杨阳云;李淼;卢炳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裂缝储层

裂缝储层
储层地质学及油藏描述
4、裂缝储集层类型
纯裂缝储集层 裂缝-孔隙型储集层 孔隙-裂缝型储集层 孔隙-洞穴-裂缝型储集层 裂缝-洞穴-孔隙型储集层 裂缝-溶洞型储集层 孔隙型储集层
储层地质学及油藏描述
5、裂缝油藏类型
裂缝非均质油藏 石油储量主要赋存于孔隙中,裂缝中不储存有意义的储量, 裂缝有一定的流体渗流能力,而加剧了储层的非均质性。 纯裂缝性油藏 石油全部储存在裂缝中,并全部依赖裂缝流动。 双孔隙度油藏 在裂缝和孔隙中都有一定的石油储量,但开采中石油必须 依赖裂缝渗流往井中供油,孔隙中的油只能通过裂缝产出。 双渗透率油藏 在裂缝和孔隙中都有一定的石油储量,开采中裂缝和孔隙 都可以分别向井中供油。
LSS遇到裂缝后,声波的能量从一种波的形式转换到另一 种形式(如从Stoneley波到Pseudo—Ralyleigh波),因此接收 到的能量变弱。
储层地质学及油藏描述
C、全波列声波(Array—Sonic)
裂缝的存在会使全波列声波仪器接收到回波的能量降 低,这是因为沿裂缝面部分能量被反射,部分被折射, 部分可能转换成为其它形式,这种方法对近水平的裂 缝比较有效,但对垂直裂缝反应不太明显。全波列声 波同时记录横波与纵波,所以可以计算岩石的泊松比。 在裂缝发育的岩层中,泊松比与无裂缝带的同类岩石 相比要高,故泊松比高是岩层中裂缝存在的标志。
储层地质学及油藏描述
储层地质学及油藏描述
三、裂缝性储集层的发育条件
储层地质学及油藏描述
从储集层意义上讲多条微裂缝较单条大裂缝更有价值。 这是因为: 当裂缝在围压增大时将随之闭合,即使在地表附近较宽 大的裂缝在埋藏较深时,其宽度也会减小,而微裂缝的 减小幅度相对低。 单一宽大裂缝易受地下水的作用而产生充填作用,从而 导致有效裂缝快速减小。 多裂缝的裂缝面积较单裂缝大,溶蚀效应较单裂缝大。 要形成良好的裂缝系统,应具备以下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断层类型的识别
在含油气盆地内从事地下地质研究工作,断层的识 别,组合是很重要的工作之一。一个油田构造图是否能 做好,断点识别、组合;断层组合至关重要。组合所用 的工具一个是地震剖面,另一个就是测井。如何利用测 井资料结合地震剖面资料的使用,是问题的关键。
地层倾角测井资料可以用来分析断层性质,断点, 断面产状。
断点位置在巨红型底部,
倾向为断面倾向,断面倾角
绿
不小于最大巨红型底部矢量

的倾角,最小断距为巨红型
长度。

绿
轮南油田
(三叠系)
LN3井在三叠系钻遇断层,断 点在4630米。
4600-4615米为正常地层倾斜, 地层倾角为2°-4°,倾向为东倾
4615-4625米为红模式矢量, 倾角由3°增加到14°、倾向大多 为北东向。之后倾角突然变小, 出现空白模式 在4630米,倾角为32°、倾向为 西倾,4635-4640米,倾角为6°、 西倾(下盘产状)
三、 地层倾角的断层解释方法
(三)同生断层特征及矢量图分析 在矢量图上,① 同生断层的上盘显
示出巨红型矢量;② 断面的倾向与巨 红型矢量的倾向相反。断点位置可定在 巨红型底部。
如果将地层面与断层面近似看成直角关 系的话,那么,断面倾角可近似地取红 型矢量最大倾角之余角,断距可取红型 段长度,为最小断距。
右图是尼日利亚一 口井的现场实例,是 一个比较典型的生长 断层的图象。
断点在6495英尺处, 上盘倾角逐渐增大, 倾向为北北西,下盘 方向与上盘相反,断 面向西西南方向下掉, 图形向上延伸有300 英尺的断层带。
(四)具有正牵引现象的正断层(地层产状与断面倾向相同)
牵引现象伴随断裂拉张发生,是对盘岩层相互拖曳而成。 或于沉积后,岩层压实脱水产生的沉积层滑动所致。断面附近 的地层倾向与断面倾向相同,其上盘矢量具有红型矢量特征, 过断层面之后,矢量呈蓝型矢量。
因此,不整合上下的 三种矢量特征: ①绿→蓝型组合; ②绿→红→蓝型组合; ③绿→绿型组合。
第五节、利用构造倾角校正的方法研究构造演化历史
矢量图上的巨绿型反映了一次或多次构造运动后的构造产 状。如果忽略差异压实对产状的影响,可以通过逐级构造删除 方法来确定构造演化历史。 具体方法是: ① 由矢量图上找出巨绿型组合,配合区域地质井间地层对比 及地震剖面确定本井钻穿的不整合层位,确定各层段目前的产 状; ② 采用递减方法,从下向上依次减去浅层构造产状的影响。 构造影响删除后,第一个不整合面下的产状即为未经构造变动 前的产状。依次类推,可以恢复构造演化历史。
一 、 断层要素及形态分类 断层:沿破裂面两侧地层发生显著的位移。断层的基本组成:断 层面、断层线、断盘和断距。 (一)断层要素 (1)断层面:是一个将岩块或岩层断开成两部分,被断开的岩 块顺着它滑动的破裂面。断层面的空间位置由其走向、倾向和倾 角确定。
(2)断层线:断层线是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 (3)断盘:断盘是断层面两侧沿断层面发生位移的岩块。如果断层面是 倾斜的,位于断层面上侧的一盘为上盘,位于断层面下侧的一盘为下盘。 如果断层面直立,则按断盘相对断层的方位描述,如:东盘、西盘或南 盘。根据两盘的相对滑动,相对上升的一盘为上升盘,相对下降的为下 降盘 (4)断距:是指被错断岩层在两盘上的对应层之间的相对距离。在不同 方位的剖面上,断距值是不同的。
三、 地层倾角的断层解释方法
(二)有破碎带断层矢量图分析 当岩层很硬时,岩层沿断层面形成破碎带,破碎带中岩层没 有固定的倾向,矢量图上显示绿-乱-绿模式。
三、 地层倾角的断层解释方法
(三)同生断层特征及矢量图分析
同生断层的发育是与沉积同时,受沉积控制,边沉积边断。由 于重力作用的影响,断层上盘的倾向与断层面倾向相反,产生逆 牵引。由于断层长期发育,有如下特征:①由浅到深断面产状由 陡到缓;②上盘往往伴生有滚动背斜;③下盘无牵引(或发育小 向斜);④断距从上到下,由大到小,最终消失。
塔里木轮南 油田
具有正牵引的正断层
逆断层
地质资料、测井资料综合判别。测井资料在断点附近有缺失,为 正断层;在断点附近有地层重复或变厚则为逆断层。
断层
(有层位移动)
第四节 不整合识别
另外,不整合面的起伏,造成不整面之上的地层形成披盖;而另 一方面,不整合面之下会形成厚度不等的风化壳(带)。
平行不整合
(二)断层分类
根据断层两盘的相对运动可将断层分为三类:
(1)正断层:断层上盘相对下盘向下滑动的断层。井下标志为 地层减薄或缺失。
(2)逆断层:断层上盘相对下盘向上滑动的断层。井下标志为 地层增厚或重复。
(3)平移断层:断层两盘沿断层面的走向相对移动的断层。
三、 地层倾角的
断层解释方法
(一)断层面没有变 形的正断层矢量图分析 井眼中E层缺失,由于 断层面没有变形,矢量 图显示与单斜构造一样, 不能用倾角资料判别。
这种突变可在区域上对比, 不同于断层引起的地层产状 突变。
风化壳不整合
如不整合下部地层受风化、重力 塌方影响,地层产状出现蓝型矢 量,不整合面定在蓝型顶界;
如上覆地层为剥蚀后充填式沉积, 可能为红型矢量,则不整合面应 定在红型底界。
由测井曲线、矢量图判断的不整 合面深度不一,其差值代表风化 残积层的厚度。
当侵蚀面的倾角与方位 角没有变化时,假整合 在倾角图上无显示。
如侵蚀面有风化带时, 倾角图显示乱倾角,假 整合有可能被识别
如侵蚀面侵蚀后产生局 部的高点和低点,再沉 积时在低洼处形成充填 式沉积,则为红模式或 蓝模式,也可识别。
角度不整合
角度不整合在倾角矢量图上 为倾角或倾向突变,一般情 况下不整合上部地层倾角较 小,下部地层倾角较大。
故断层面为倾角32°、东地质特征及矢量特征 岩层受水平挤压时产生逆冲断层,
伴生有褶皱变形,在钻遇断面的单井 剖面上显示层段的重复。近断面处地 层有牵引现象,上盘(上冲盘)牵引 带的倾向与断面倾向相反。
矢量图上出现巨红型矢量和巨蓝型 矢量。断点位于红型矢量最大倾角处, 断面断向与该点倾向相反。有的断面 因发育有角砾岩而使矢量图上出现空 白带,断点,断距可依地层对比来确 定。断距可取该井重复地层厚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