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发展新趋势之日常生活审美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学发展新趋势之日常生活审美化摘要:近年来“日常生活审美化”在我国掀起了一阵热潮,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争鸣。本文主要谈及一些主流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概念、在中国的表征以及国内学界对此的主要争论。“日常生活审美化”按照时兴的说法是,“与西方社会相似,当今中国的社会文化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生活革命:日常生活审美化以及审美活动日常生活化,它对于传统文学艺术与审美活动最大的冲击是消解了审美、文艺活动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审美与艺术活动不再是少数精英阶层的专利,也不再局限在音乐厅、美术馆、博物馆等传统的审美活动场所,它借助现代传媒,特别是电视普及化、‘民主化’了,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空间。”【1】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化;艺术;消费主义文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the aestheticization of everyday life)命题引介到中国,至今已历十数载。①尽管围绕“日常生活审美化”而发生的各种争论此起彼伏,一些问题迄今尚无定论或不置可否,但当代中国社会日益明显的消费主义文化表征和审美泛化的事实,却也使得“日常生活审美化”在现实层面上日趋澄明,因而讨论和研究“日常生活审美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目前国内学界研究“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论资源主要是费瑟斯通的《消费文化和后现代主义》和韦尔施的《重构美学》。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命题是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社会学和传播学教授迈克·费瑟斯通(M.Featherstone)最早提出来的。他于1988年4月在新奥尔良“大众文化协会大会”上作了题为《日常生活审美化》(The aestheticization of everyday life)的演讲,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正在消弭艺术和生活之间的间隔,在把“生活转换成艺术”的同时也把“艺术转换成生活”。

一、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命题

英国学者费瑟斯通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命题的提出者,在其代表性著作《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中,他着重从三个维度来谈论“日常生活审美化”:首先

是艺术亚文化的兴起,以“一战”以来的达达主义、历史先锋派和超现实主义运动等艺术类亚文化为代表。这些艺术流派宣称艺术无处不在,一切都可以成为艺术或审美的对象,从而试图彻底打破艺术和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消解艺术的“灵气”。杜尚的“现成品艺术”就是这类艺术理念的完美注脚。其次是将生活转化为艺术品的谋划。具体而言,就是“通过打破艺术与生活的原有界限,以艺术的精神来改造和美化生活——无论主体周遭的生活空间,抑或个人外在的服饰装扮或行为举止、生活趣味等,都努力追求风格化效果,张扬艺术旨趣,进而实现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这种艺术化生活方式的建构,往前可追溯至19世纪后期唯美主义者瓦尔特·佩特、王尔德,以及象征主义者波德莱尔、世纪之交的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等。他们都崇尚把艺术因素融入生活,喜欢即时性体验,追求新品味、新感觉的实现,努力将自我塑造成一种审美化的存在。第三是指日常生活符号和影像的泛滥。在消费社会中,商品的符号价值代替其使用价值,上升为商品的主导性价值;而商品符号价值的塑造,绝大多数源于广告等大众传媒所制造、宣传的极具诱惑力的影像。影像的虚拟性与仿真性极易抹平其与现实的差别,导致现实的非现实化和幻觉化。【2】

“日常生活审美化”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审美的日常生活化”,指艺术和审美进入日常生活,被世俗化、大众化;二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就是将美的标准引入到日常生活领域,并对日常生活进行审美化改造。二者既相互联系,构成当代审美泛化的两个双重逆向运动过程,又相互区别,各有侧重。前者是就“后现代文化”的基本转向而言的,它直接将“审美的态度”引进现实生活,是精神生活对物质生活的依附;后者主要是就“后现代艺术”的大致取向来说的,是物质生活向精神生活的升华,力图去消抹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3】具体来说,审美的日常生活化就是指审美活动越来越超出纯艺术的范围,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过去面向特定阶层,在特定场合展示的绘画、音乐、戏剧等艺术欣赏变得普及化、通行化。艺术通过文化产业如电影、电视、录音、录像,进入了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消费品的一种。精英文化走出象牙塔,通过贸易手段融合为通俗文化,进入平常百姓家。这就是费瑟斯通所说的“击碎艺术的神圣光环,并挑战艺术作品在博物馆和学术界中受人尊敬的地位”。也是杰姆

逊所说的,“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纯文学和通俗文学的间隔正在消失,商品化进进文化,意味着艺术作品正在成为商品”。

另一方面,“日常生活的审美化”(Featherstone,p.65-72),就是直接将审美的态度引进现实生活,大众的日常生活越来越精致化。【4】首都师大的陶东风先生曾说过“任何日常生活都可能以审美的方式来呈现,高雅艺术与大众文化之间的界限消失。”日常生活正愈加审美化,如广告文案写作和流行歌曲创作中广泛引入文学的诗化语言,笔记本、纸巾等日常消费品的包装上印刷了一些精美的绘画作品,房屋、汽车等的设计中也越来越多的考虑到艺术化、品味化的审美诉求。在我们琐碎的日常生活中,审美要素越来越多。人们对日常生活的诉求愈发审美化、艺术化。在当今审美体验至上的大审美经济时代,商品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逐渐超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成为主导价值。现在人们花钱,已不单单是购买物质生活必需品,而是越来越多的购买文化艺术,购买精神享受,购买审美体验,甚至花钱购买一种氛围,购买一句话,购买一个符号(名牌就是符号)。【5】鲍德里亚在探究日常生活审美化时提出了“超美学”的概念。所谓“超美学”,指的是“美学已经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日常生活当中,因而丧失其自主性及非凡性。艺术形式已经扩散渗透到了一切商品和客体之中,以至于从现在起所有的东西都成了一种美学符号”。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中国表征及其现实基础

依照费瑟斯通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内蕴阐释,反观当下中国社会经济与文化现实,不难发现,“日常生活审美化”已然不是一种西方消费社会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它至少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一些消费文化发达的中国都市已属不争的事实。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中国社会开始全面以经济建设为重心,大步跨入市场经济的新时代。商业文化逻辑与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在社会生活中的日益扩张,以及经济法则在文化领域的适用性,使得文化日益转变为工业产品的一种。科学技术的大量运用,大众传媒的广泛介入,则使得艺术形态更趋多元并由个人手工操作转向可机械复制的批量化生产。由此,“本雅明所谓传统艺术的‘灵韵’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