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达_功能对等理论_的局限性及其原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 众 文 艺大
160中西文化研究
摘要:奈达的“功能对等论”将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反应是否一致作为衡量翻译的最高标准,故称为“读者同等反应论”。

该理论实际上是主要运用于《圣经》的翻译。

在文学翻译中,这一理论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本文从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异质同构的表达方式的不同、译者个人因素的差别三方面来分析这一理论的局限性。

关键词:“功能对等论”;文化差异;异质同构
尤金•奈达是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及翻译家。

他的翻译理论核心是“功能对等论”。

这一理论以《圣经》翻译为切入点,创造性地将接受理论的原理引入翻译研究,将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反应是否一致作为衡量翻译的最高标准,故称为“读者同等反应论”。

该理论实际上是主要运用于《圣经》的翻译。

而中国的翻译界不是把它当作《圣经》翻译理论,而把它当作普通的翻译。

甚至把它当作是文学翻译理论,这显然是对奈达的翻译理论的误解。

在文学翻译中,这一理论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下面就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这一理论的局限性。

1.不同的文化会导致读者的反应是不同的
众所周知,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

各个文化都有其独有的特征。

这种特征会对文化之间的翻译产生障碍。

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决定了读者的反应是不可能相同的。

这种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历史文化的不同
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它发展的特殊性,有其不同的社会条件。

中国和英国的不同的历史决定了各自的文化也是不同的。

譬如在英语中非常熟悉的表达“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英语中的这一谚语体现出了罗马帝国从十三世纪到十六世纪所经历的辉煌与壮丽这一历史文化。

它所蕴涵的意思是做什么事都不是容易的。

而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也有一个相似的谚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样是指要想做成某事需要经过长期的辛苦工作。

那么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读者对“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理解应该是相同的。

就考虑读者的容易理解的角度来看,把“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译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种归化的翻译是合理的、可接受的。

但英语中,这一谚语就其历史的形成和发展来看,体现的是一个富裕而又强大的国家,它代表了罗马帝国是一个大国。

这一大国是经过了三百多年的艰苦斗争与残酷的对外扩张而形成的。

但中国的这一谚语却来自于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一种体验。

它们所包含的文化意义是不同的。

当把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翻译成“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时,中国的读者的反应与英语文化中的人们的反应是不同的。

中国读者读到的是它的字面意义,而无法体会它在文化方面的意义。

1.2 宗教文化的差异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宗教意识等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在崇尚或禁忌等方面的文化差异。

我们中国人受三种宗教的影响:儒教、道教及佛教。

儒教、道教、佛教“三教”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长期共存,渗透在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

在西方,许多人信仰基督教,相信上帝,当感到惊讶时常说“Jesus”,遇到困难、危险时说“God save me”。

有一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曹雪芹,《红楼梦》)Man proposes,God disposes. (Tr.David Hawkes)
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这样的翻译从语言结构和读者的理解力方面来说无疑是恰当的。

但是“天”这个词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是指“天国”、“天堂”的意思。

而“God”这个单词在基督教里是“上帝”的意思。

这样一来霍克斯把一个信佛的人变成了一个信耶稣的人了。

在读者头脑中形成的概念是不同的,那么反应也不会相同。

1.3 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差异
由于历史、社会、宗教、政治、经济及自然条件的不同,各国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是有差异的。

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差异直接影响人们对同一事件作出的反应。

比如“龙”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就很明显。

“龙”在汉语中象征着尊贵吉祥、力量和威严,被赋予至尊神圣、吉祥、非凡等各种褒义。

如“望子成龙”、“龙腾虎跃”、“藏龙卧虎”等。

然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人们对龙并没有好感,因为在他们的文化里“dragon”是一种能喷吐烟火、凶残可憎的动物,它常常代表邪恶,让人感到恐怖。

英语中说一个人有点儿像“dragon”,表示此人飞扬跋复,令人讨厌。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如果碰到“龙”这个字时,我们怎能期望中外读者的反应是一致的呢?
2.异质同构的表达方式也会引起读者的不同反应
奈达认为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异质同构的现象。

但即便如此,也不能就认为用异质同构的表达方式进行的翻译真的能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反应。

上面提到的“雨后春笋”应该译成to grow like mushrooms, 理由自然是竹子不是英国土生土长的植物,英美读者无法获得与中国读者相同的语义反应。

那么,shed crocodile tears 应该译为“猫哭老鼠,”而不能译成“鳄鱼的眼泪了”。

因为鳄鱼在中国是不常见的动物。

在中国有描述古代形体语言的“拱手道别”,是不是也要译作英语中的“kiss sb goodbye?”很显然,这样的翻译无法引起处于不同文化中的读者的相同反应。

3. 译者的因素
翻译是通过译者这个中介进行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活动。

译者的目的、喜好、表达方式、翻译策略使得原文会有很多不同的译本,比如有部小说名字是《迦因小传》,在该译本中凡是有违中国伦理道德的男欢女爱的情节,特别是女主人公未婚先孕的情节都被译者隐去了。

这样符合中国的伦理标准受到文人的欢迎。

试想中国的读者读到这样的译本怎么会和原文的读者反应一样呢?
简而言之,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是《圣经》的翻译理论,不是普通的翻译理论,更不是文学翻译理论。

翻译时要注意它的使用范围。

参考文献:
[1]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J]. 翻译通讯,1984 , (I):66
[2]Nida, E.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 Involved in Bible Translation. [M]. Leiden:
E.J. Brill, 1964:59.
[3]谭载喜: 文化形象思维与信达雅[J], 中国翻译,1988(5):9-10.
[4]Nida, 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5]王东风:文化缺省与翻译中的连贯重构[J]. 外国语1997,(6):118.
作者简介:
薛璟琰(1976-),女,汉族,山西省文水县人,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公共外语部,讲师,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局限性及其原因
薛璟琰 (山西省吕梁高等专科学校 033000)
应当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宜春市民间音乐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新局面,为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建设和谐平安宜春作出努力。

作者简介:
1.尹经民(1951-),男,江西吉安人,江西省宜春学院音乐舞蹈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担任作曲理论课程教学。

2.缪从军(1975-),女,江西萍乡人,江西省宜春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舞蹈教育。

3.丁庆(1980-),女,江西丰城人,江西省宜春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舞蹈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5).
[2]肖曾艳.略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J]. 肇庆学院学报,2008,(1).
[3]华春霞贾鸿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