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使命与责任》(肖川)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的使命与责任》(肖川)读书笔记(十)

——《一堂课中的必要环节》

在一些公开课上,经常能看到丰富的活动,非常的热闹。但更多的是蜻蜓点水,走过场,活动不深入,没有做实,并且对活动也缺乏必要的总结和提升。对此有个很好的比喻是:只重挖坑,而不重掘井。因而一节课学生收获寥寥无几或很肤浅。

在一堂课内,有一些必要的环节,是让学生很好地领会和掌握学习内容所必须的。所谓教学环节,就是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连结的一组教学行为。

其一是学习意义的明了。学习一个主题,它对于我们理解和把握世界有何帮助,明了了这一点,对于学习动机的激发是不可或缺的。

其二是反馈与强化。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与教师的知识背景存在较大差异,我们觉得简单的推理,对学生来说特别是对少数处于特殊情况的学生来说,很可能是一头雾水。这就需要我们能以对话的形式探明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建立师生信息反馈渠道,在关键点上予以强化。最有效的策略是鼓励学生复述,即用自己的语言来明确地表达。

其三是课堂讨论。教学中教师的思想高度是通过教师引导并参与学生的讨论来体现的,讨论可以澄清思绪,可以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有条理的表达,学会阐明和维护自己的观点,学会从别人的观点中吸取有价值的东西修正完善自己的观点和论述。

太课堂讨论中教师要注意发现和捕捉学生思想的火花,给予鼓励和赞赏,引导他们完善推理和论证的高级思维过程。

最后是回顾和分享。当一个主题的学习结束后,教师应该问一问学生有什么需要质疑的,有什么需要修正、补充和丰富的。对学生说:“我是不是表达清楚了?”还有什么需要进一步澄清的?”而不是说“你们听明白了吗?”“你们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前者表明的是教师对于自己的教的责任的承担,而后者表明的是学术学会了还是没学会,责任在学生。

《教育的使命与责任》(肖川)读书笔记(十三)

——《我的教学主张》

教学是学校服务于学生成长的最主要的途径和最中心的工作。我们的日常教学究竟为了什么?什么样的教学才是高品质的教学?

首先,教学必须服务于完整人的成全。完整的人,相对的是片面的人、畸形的人、精神世界残缺不全的人。完整人的发展包括认知、情感、态度和技能的和谐发展。

教学的任何一个环节,要达到的任何一个具体目标,都应自觉朝向教学的终极目标——完整的人的发展。

其次,创造丰富的课堂,带给学生广博深厚的文化浸染。教学的真正目的在于促进个人的成长和自我实现,而不单纯是掌握教科书上的知识。一个丰富的课堂才能带给学生心灵的自由飞翔,才能唤起学生创造的冲动,才能激发学生分享的内在需要。而要创造丰富的课堂,教师的学识修养和想象力就变得非常重要。

第三,教学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并且帮助学生形成认知框架。真正的学习意味着经验的重新组织与重新解释,这就包括先前经验的激活、引发新的认知冲突,信息的搜集、选择与加工,最后形成开放性的认知框架——概念系统和命题网络。

第四,教学必须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好的教学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展示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因为只有展示自我才有发现的优势和不足,只有发现自我,才能更加深入和全面地认识自我,进而才能发展自我。

第五,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以问题引导教学的进程,通过问题的解决而进行学习。教师要善于营造真实的问题情境,以问题引导教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通过问题的解决,掌握问题解决所依据的原理和所必需的材料。问题必须是真实的,即能够与学生已有经验产生冲突;问题必须是具有理智的挑战性并通过努力有可能做出常识性的解答的。

《教育的使命与责任》(肖川)读书笔记(十四)

——《真诚、深刻、丰富》

一堂好课应该具备三个要素:真诚、深刻、丰富。

所谓真诚,就是你讲的一切,与学生分享的一切,你都有切肤之感,一切都像从你的内心世界里流溢出来的。

所谓深刻,当然是相对的,是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而言。教学的深刻就体现在能够引起学生思维的警觉,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引发学生认知的冲突,唤起学生的惊异感和想象力。

所谓丰富就是指课堂有意义的信息以及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没有单调、贫乏、空洞和苍白之感。为了创造丰富的课堂,我们要创造一个博大、光明的精神氛围。让学生的心灵荡漾其中。教师对学习主题要有非常丰富的个性化理解,这就需要教师有丰富的学识积累。

一堂好课除了真诚的情愫和深刻的感悟,还应该给学生提供无限的空间,使课堂阔大、丰满,展现多种可能性,在学生面前开启一扇扇窗,让心灵自由地放飞,这就是课堂的丰富

《教育的使命与责任》(肖川)读书笔记(十八)

——《快乐是一种美德》

快乐是一种美德。言外之意,不快乐,就是一种缺德。何以这么说呢?因为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之中,我们是构成他人生活环境的一部分。人的情绪会相互感染。

活着不是为了痛苦。生活给了你100个哭的理由,也要找出101个理由让自己笑出声来。“不要总感到自己缺什么,只要快乐,你就什么也不缺。”

看一堂好课好不好,有一个非常直观的标准,那就是看学生快乐不快乐。一个充满快乐的课堂不见得是一个优质的课堂,但令人疲惫、压抑、枯燥乏味、缺乏快乐的课堂一定不是好的课堂。

怎样为孩子创造快乐的学校生活呢?首先,学校应该非常宽松、宽厚、宽容、温情、温暖、温馨,没有恐吓,没有威胁,没有强制,没有讥讽和嘲笑,有的只是欣赏、认同、建议、惋惜和同情,只是乐观的期待和真诚的信任。

这就需要教育者自觉防范我们的“权威人格”,少一点道貌岸然和煞有介事,多一点宽和与宽厚,要相信宽容比惩罚更有力量。只有在充满宽容和信任的氛围中,才能发展出自尊与自律的人格品质。犯错误是儿童的权利,正因为他们不谙世事,才需要学校与教师。

其次,创造富有魅力、充满欢乐的课堂。为了使课堂充满欢乐,一是要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紧密的联系,让学生能发现所学知识的个人意义。另外,应该是课堂变得分丰富和具有智慧的挑战性。

第三,让学生学会正面地看待问题,拥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有一个故事很能说明这点,一个老妇人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是卖阳伞的,小女儿是卖雨鞋的。她总是雨天发愁大女儿的阳伞卖不出去,晴天发愁小女儿的雨鞋卖不出去。一个聪明人劝她,为什么不这样想呢:如果天下雨,小女儿的雨鞋就会被买走,如果天晴了,大女儿的阳伞就有人买。从此老妇人天天都感到开心,其实生活还是老样子,只是换了一种思考问题的角度。台湾作家刘墉说得不错,快乐心灵之旅,不需签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