烃源岩及其生烃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有机质沉积过程
a.初级生产力 b.次级生产力 c.沉积环境含氧量
a.沉积速率 b.氧化还原条件
生物物质
沉积有机 质
埋藏有机 质
有机质形成阶段
烃源岩形成阶段
3.3 有机质富集机理
(1)总的来说,岩石中有机质富集程度受到沉积环 境中物理、化学和生物3方面因素的影响 (2)具体而言,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2.4 判别标志
(3)生排烃贡献 相对排烃量大于自身相对厚度 公式:
(4)油气源对比 如果资料足够精细,可以直接识别出生排烃特征突出、
对油气成藏贡献大的优质烃源岩层段。
3. 烃源岩分布与有机质富集机理
3.1 存在观点 3.2 有机质沉积过程 3.3 有机质富集机理
3.1 存在观点
(1)陈践发等(2006)认为,古生产力和氧化还原环境是有 机质富集程度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2)谢树成等(2007)指出,关于沉积有机质富集机理存在 生产力模式和保存模式两种模式的争议。 a.生产力模式: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是形成有机质的生物生 产力(Demaison and Moore,1980;Pederson and Calvert, 1990;Hucet a1.2000) b.保存模式:主控因素是沉积或底层水的缺氧条件(Demaison and Moore,1980;Tyson and Pearson,1991)。
汇报内容
1.排烃门限 2.优质烃源岩 3.烃源岩分布与有机质富集机理
1.排烃门限
1.1 产生背景 1.2 基本概念 1.3 判别标准 1.4 影响因素 1.5 研究方法
1.1 产生背景
(1)传统烃源岩评价标准存在一些问题,如: a.最小有机碳含量下限标准不适用于所有的烃源岩 b.生烃门限不宜作为成熟生油岩或有效生油岩的判别标准 c.“石油液态窗”分布范围随地质条件的不同而改变 d.生油气模式相同的源岩排油气地质模式可以不同 (2)排烃门限揭示了源岩排烃临界地质条件存在的客观性,可 以建立起科学的“有效源岩”的概念,很好地解决“未熟-低熟 油”资源评价等问题。
图1.1 烃源岩排烃门限概念模型(庞雄奇,1995)
1.3 判别标准
图1.1 烃源岩排烃门限概念模型(庞雄奇,1995)
(1)据生烃量大小 Qp<Qrm,未进排烃门限 Qp>Qrm,已进排烃门限
(2)据残留烃量大小 Qr<Qrm,未进排烃门限 Qr=Qrm,已进排烃门限
(3)据排烃相态变化特征 Qes=0,未进排烃门限 Qes>0,已进排烃门限
a.生物生产率 b.氧化还原条件 c.地球内部深部流体 d.沉积速率 e.沉积环境
3.Fra Baidu bibliotek 有机质富集机理
(3)关键: a.古生产力是有机质富集的主导因素和前提条件,
直接影响沉积物中的有机质含量; b.在埋藏有机质阶段,其主控因素为沉积环境中的
氧含量和沉积速率等。
2.2 基本概念
(1)生油岩: 已生油的、或已具备了生油能力的岩石。
(2)有效烃源岩: 不仅能生烃,而且还能排烃,并对油气成藏有
贡献。 (3)优质烃源岩:
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对油气成藏有较大贡献 的烃源岩。
2.3 形成条件
(1)有利环境:半咸水、咸水和盐水湖泊 a.湖水分层现象 b.表层水适于浮游生物生存 c.深水部位形成封闭缺氧环境,适于有机质的保存 d.表层水生物高产率区与底层水缺氧区的叠合部位
1.2 基本概念
(1)排烃门限: 是指烃源岩在埋深演化过程中当其生烃量饱和了
自身吸附、孔隙水溶解、油溶解(气)和毛细管封堵等 多种形式的存留需要,并开始以游离相大量排运油气 的临界地质条件(C%、Ro%、KTI等) 。
1.2 基本概念
(2)概念模型
Qp—累积生烃量; Qrm—残留烃临界饱和量; Qr—实际残烃量; Qe—源岩排烃总量 Qrb、Qrw、Qrog—源岩吸附、水溶、 油溶气残留烃临界饱和量; Qrw、Qed、Qes—源岩水溶相、扩散 相、游离相排烃量; Q’rm、Q’ed、Q’e—源岩进入排烃门 限前水溶相、扩散相、累积排烃量;
是优质烃源岩的发育区 (2)根本条件:
a.高的古生产力 b.缺氧环境
2.4 判别标志
(1)地质特征 a.岩性:细粒的泥岩、页岩等 b.颜色:黑色、黑灰色、灰色和浅灰色以及灰绿色 c.沉积环境:弱还原-还原,水体比较平静的半深湖、深
湖相。 (2)地化特征
a.TOC值高于目的层其它烃源岩层位 b.有机质类型:较好,多为I型、II1型II2型,少数为III型
(4)据排烃过程特征综合判别 Qp-Qem<Qrm,未进排烃门限 Qp-Qem=Qrm,处于门限点上 Qp-Qem>Qrm,已进排烃门限
1.4 影响因素
(1)区域地质条件 a.地层热史 b.地层埋藏史 c.天然气在油、水中的溶解度
(2)生烃条件 a.有机质类型 ①类型好,丰度大的源岩排油门限早 ②类型差、丰度大的源岩排气态烃门限早于液态烃 ③Ⅱ类有机质排油气特征间于Ⅰ、Ⅲ类之间 b.有机质丰度 ①有机质类型好的源岩排烃门限浅,门限随有机质丰度的增加变化幅度小 ②有机质类型差的源岩排烃门限深,随有机质丰度含量增加变化幅度大
1.5 研究方法
图1.2 排烃门限研究方法(庞雄奇,1995)
(1)地质追踪法
(2)模拟实验法
(3)盆地模拟法
影响因素多,结果粗略 存在单一性和局限性
费时且费用昂贵
不能考虑未熟烃和低熟烃的排运
同时也不能直观地反映排烃门限
2.优质烃源岩
2.1 研究意义 2.2 基本概念 2.3 形成条件 2.4 判别标志
2.1 研究意义
(1)大油田与优质烃源岩的存在密切相关 (2)优质烃源岩是富油凹陷生烃的物质基础 (3)其规模及分布范围控制着油气田的大小及分布 (4)优质烃源岩的确定,为科学评价含油气盆地油气 资源潜力,揭示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及富集规律,选 择有利的勘探方向及勘探目标,提高勘探效益,都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