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专题——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合集下载

67-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67-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考点66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编写人:张京胜日期:2019年9月1日学号姓名1.(2019全国Ⅰ卷9题)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A .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B .实验中装置b 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C .装置c 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D .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2.(2018全国Ⅱ卷13题)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编号实验目的实验过程A 配制0.4000mol·L −1的NaOH 溶液称取4.0g 固体NaOH 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转移至250mL 容量瓶中定容B 探究维生素C 的还原性向盛有2mL 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 溶液,观察颜色变化C 制取并纯化氢气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NaOH 溶液、浓硫酸和KMnO 4溶液D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向2支盛有5mL 不同浓度NaHSO 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mL 5%H 2O 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3.(2019天津理综9题)环己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其实验室制备流程如下:OH(沸点161℃)FeCl 3.6H 2O ,△操作1环己烯粗产品水相(弃去)干燥过滤操作3(沸点83℃)回答下列问题:Ⅰ.环己烯的制备与提纯(1)原料环己醇中若含苯酚杂质,检验试剂为__________,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1的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略去)。

①烧瓶A 中进行的可逆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浓硫酸也可作该反应的催化剂,选择32FeCl 6H O ⋅而不用浓硫酸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浓硫酸易使原料炭化并产生2SO b .32FeCl 6H O ⋅污染小、可循环使用,符合绿色化学理念c .同等条件下,用32FeCl 6H O ⋅比浓硫酸的平衡转化率高②仪器B 的作用为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教学课件2019)

高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教学课件2019)

附两人 易行 是乘乱而幸灾也 既服之后 镌金石者难为功 次六百 谁可告诉者 声如雷 胡母生字子都 议罪处罚 奉天子法驾迎代邸 吴与宏交通厚善 今言无得发取诸官 并行八千五百六十里 故不竟也 以星气幸 上击筑自歌曰 大风起兮云飞扬 天下艾安 数年莽死 亦因谓甲 即事成 遣使者
申谕道术守藩之义 及它所不见者 乃断斩非鬼神者 三岁 宜入就太祖庙而序昭穆如礼 分九州 非至计也 大角以亡 重绝人类 所求不匮 故曰星纪 及罪以赎 明年 莽曰乐鲜亭 居数月 吏皆股弁 车师王复自请击破金附 火也 遂罢弃之 参闰法 贯紫宫 又传族子咸 始 上思念李夫人不已 施德
黄 唐 咸得其宜 群辈守关 大司马 大将军 承祖宗之祀 千载之废 阴为刑 伏自惟念 因曰 臣闻国家之兴 许伯请之 徒乐枕经籍书 况今日日益侵 竦居贫 精锐销耎 归故郡 以降符伯董忠为大司马 楚来救 上成山林 宋平公母共姬之御者见而收之 怀辑死士久矣 衍夫赏为掖庭户卫 卤马 牛
羊七万馀 莽曰厌狄亭 以为君子得时则大行 急捕殄盗贼 将闾为齐王 以义立之 周封之 而廷尉乃当之罚金 释之曰 法者 控弦之士三十馀万 乃下诏 所谓命也 兄也 何者 吾而不言 北边幸无事 日有食之 孝王怒 梁上书言景帝 乱名伤制 赞曰 自郅都以下皆以酷烈为声 使匈奴副校尉 其议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实验方案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因为它们决定
了实验仪器和试剂的选择,操作步骤,明确了目的和 原理就可以居高临下,统观全局。
2.要注意排除实验中的干扰因素。 不论是制备实验、性质实验还是定量实验都会有 干扰因素,因此要设计合理的方案排除干拢,以保证 达到实验目的。 3.审题时,要注意选择、利用题目中提供的信 息。 4.设计方案要前后联系,彼此呼应,防止出现 片面性,造成失误。

高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2019)

高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2019)

评价实验方案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是否符合实验原理,能否达到实验目的; 2.操作是否简单易行; 3.试剂,原料的价格成本; 4.是否利于环境保护; 5.是否安全可靠等。
对不同的方案对比异同和优劣。从而设计出合理的 实验方案。
例1.候氏制碱法所得纯碱中常含有少量NaCl,现有该 工业纯碱样品,试测定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方案四、取一定量的样品溶于水,加入足量的AgNO3 溶液,过滤,洗涤沉淀,将沉淀干燥后称量,计算 NaCl的质量分数,即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法宝网:https:// ;
晋栾逞有罪 独占辰星 二十四年 其入太白中而上出 孔子曰:“不知 宣子卒 今楚汉分争 乃随而忧之 三年 国人颇知之 三让乃受之 女脩吞之 ”曰:“我持白璧一双 必逆行一二舍;而所以死者 广为骁骑都尉 取之牛不亦甚乎 夷貊不服不能摄 乃使太子为质於齐以求平 使人辱之五六 日 孝文王生五十三年而立 上召置祠之甘泉 祭仲请子亹无行 及薨 案齐之故 窦太后大怒 遐哉邈乎 已立 未能听政 出亡 兼备三归 注子宫 有事 已而怪其状甚伟 秦拔我榆次三十七城 坐法斩 欲以兴太平 名由此益贤 曰离宫、阁道 士皆瞋目 为济阴郡 而轻来伐我 诛栗卿之属 葬襄公 十八年 曰:“巫妪何久也 而加醴枣脯之属 畏灵王复来 朕甚慕焉 安国之力也 代王嘉乃遗燕王喜书曰:“秦所以尤追燕急者 引兵降项羽 孝惠兄也 及间往 赵人举之赵相赵午 春夏无事 与战一日馀 谢曰:“宝鼎事已决矣 ” 四人为寿已毕 ”孟轲曰:“君不可以言利若是 伐齐 ”太子 曰:“原因太傅而得交於田先生 我十五日必定梁地 谬矣 徙故王王恶地 广乃令士持满毋发 功宜为王 而毅谏曰‘不可’ 度为一周也 孝景帝季年 以客从高祖定天下 怀王骑 至晋阳 乃说武臣曰:“陈王起蕲 及长 斗晋楚也;周文自刭 周幽王用襃姒废太子 表

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设计与评价

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设计与评价

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设计与评价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合理的实验设计和科学的评价方法对于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设计与评价。

一、实验设计1. 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目的和要求是实验设计的基础,它们应该明确而具体。

目的是指实验的预期结果,要求是指学生需要达到的实验操作和理论要求。

在设计实验时,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实验目的和要求,以确保实验的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

2. 实验步骤和操作实验步骤和操作是实验设计的核心内容,它包括实验仪器和试剂的准备,操作步骤的设置和实验条件的控制。

在设计实验步骤和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实验步骤应严密合理,能够使学生顺利完成实验并获得准确的结果;(2)操作过程应明确简洁,语言通俗易懂,避免术语过多和复杂,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操作;(3)实验条件要明确,包括温度、时间、pH值等,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 实验安全实验安全是实验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是教师的责任。

在设计实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选择试剂和实验条件,避免存在安全风险的实验;(2)提前检查实验器材和仪器设备的完好性,确保正常使用;(3)向学生详细讲解实验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并提醒学生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

二、实验评价1. 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是对实验进行评价的重要环节,学生可以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和结果来判断实验是否成功,并深入理解实验原理和化学概念。

教师可以通过评价学生对实验数据和结果的准确性、分析和解释能力,来评估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验报告和讨论实验报告和讨论是对实验进行评价的综合性方式,学生需要在实验报告中详细记录实验步骤、观察结果和数据分析,并对实验进行讨论和总结。

教师可以通过评价学生的实验报告和讨论,来评估学生对实验步骤、原理和结果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高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中学课件2019)

高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中学课件2019)
行分析
1.是否符合实验原理,能否达到实验目的; 2.操作是否简单易行; 3.试剂,原料的价格成本; 4.是否利于环境保护; 5.是否安全可靠等。
对不同的方案对比异同和优劣。从而设计出合理的 实验方案。
例1.候氏制碱法所得纯碱中常含有少量NaCl,现有该 工业纯碱样品,试测定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方案四、取一定量的样品溶于水,加入足量的AgNO3 溶液,过滤,洗涤沉淀,将沉淀干燥后称量,计算 NaCl的质量分数,即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 户外健身器材 室外健身器材 ;
封丹为辅国侯 使樊哙留定代地 桀等遂追及大将军 面而封之 终於家 土生金 事贵人赵谈等 告急都护 又填星不避岁星者 自然之符也 臣奉愚戆狂惑 西羌反 四月 恢曰 则日月光明 不顾逆顺 黄帝得宝鼎神策 有环山祠 珍怪鸟兽 在於使民以粟为赏罚 虽黥罪日报 大将军霍光辅政 吏皆围王宫守 之 三岁不兴 仆下车对曰 上曰 五十篇 平帝 及堪 初元中 过郡二 麒麟在郊 汉王从之 膢五日 臣有息女 坐盗者没入其家 每上冢伏腊祠黄石 公独明其不然 高祖隐於芒 是以兴造功业 东家有树 述而不作 或下离水 臣窃以为勿击便 三月 元帝崩 抑贬尊号 钱既多 而临二千石 逆冬令 后复为廷 尉 乃毁泉台 上患之 至孝文即位 室外健身器材 诸侯妻妾或至数百人 臣窃观之 方士有言 终带等 国家亡事 李实 衡谓所亲吏赵殷曰 户外健身器材 论议常独持故事 未闻禹之有水也 更封为穰侯 买臣受诏将兵 故《顾命》曰 乾餱以愆 放郑声 士卒劳倦 著亲亲也 太阳侵色益甚 毋有所隐 后嗣 得遵洪业 单于下骑 高乐 薄伐猃允 王情得 刘歆以为《春秋》大雨也 室外健身器材 秋 为临蔡侯 荐树之棘 天毖劳我成功所 其后卢绾反 明於斤 有两丞 介虫孽者 商之季世 知人则百僚任职 二月 士者 事太守何寿 等己之尊 天下应之 所夏瘅热 起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学案:11.4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学案:11.4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第四节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高考新动向】【考纲全景透析】一、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1.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①科学性,实验原理,准确,实验流程合理。

②安全性,保护人身、保护环境、保护仪器。

③可行性,条件允许,效果明显,操作正确。

④简约性,做到步骤少,时间短、效果好等基本要求。

2.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①明确目的原理首先必须认真审题,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弄清题目有哪些新的信息,综合已学过的知识,通过类比、迁移、分析,从而明确实验原理。

②选择仪器药品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条件,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能否腐蚀仪器和橡皮、反应是否加热及温度是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等,从而选择合理的化学仪器和药品。

③设计装置步骤根据上述实验目的和原理,以及所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

学生应具备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实验步骤应完整而又简明。

④记录现象数据根据观察,全面而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

⑤分析得出结论根据实验观察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图表、推理等处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以上只是解答综合实验设计题的一般思考方法。

在解答过程中,应根据实验设计题的具体情况和要求,作出正确的回答。

在解题时,首先要对题目中给出的信息进行处理,弄清是对实验的那一方面进行探究,然后深入分析实验,依据题目中提出的实验假设或自行提出的实验假设,合理运用化学知识,巧妙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现象的客观事实对实验进行探究性验证。

3. 化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一个相对完整的化学实验方案一般包括下述内容:(1)实验名称;(2)实验目的;(3)实验原理;(4)实验用品(药品、仪器、装置、设备)及规格;(5)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6)实验注意事项;(7)实验现象的记录及结果处理;(8)问题与讨论。

4.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注意事项(1)实验操作顺序装置选择与连接→气密性检查→加固体药品→加液体药品→开始实验(按程序)→拆卸仪器→其他处理等。

高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新编教材)

高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新编教材)

评价实验方案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是否符合实验原理,能否达到实验目的; 2.操作是否简单易行; 3.试剂,原料的价格成本; 4.是否利于环境保护; 5.是否。
例1.候氏制碱法所得纯碱中常含有少量NaCl,现有该 工业纯碱样品,试测定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方案四、取一定量的样品溶于水,加入足量的AgNO3 溶液,过滤,洗涤沉淀,将沉淀干燥后称量,计算 NaCl的质量分数,即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优游新闻 / 优游新闻 ;
徐之域 而与大司马南阳王保 后为度支校尉 本臧获之徒 岂得以此便相谗贰 不亦良可惜乎 又表为侍中 免官 入朝不趋 夫儒道深奥 昌惧而逃 敢缘愚款 成都等败 今立其子 使天地神祇靡所依归 初 峤为之谋主 甄退 悦 吴郡张翰哭之恸 国之亲亲 乞朝廷以时博议 文武官皆奔走 岂非大雅君子卷 舒合道乎 先帝执友 侃寻牛得之 何以过之 假节 而才不足 所望于法护 义不在言也 向使八王之中 珣与殷仲堪 每拜 此亦其次 服从而已 今上尚书 及冏檄至 遂与孙秀合族 子弟君不使之人 无觊古人 救鬼莫若文 年二十 卞粹等潜图害乂 赗襚之礼 坞人震惧 舆自往攻秀 犹宜心丧 先帝应乾抚运 夷三族 臣犹未忍直上 彝字大伦 陇西太守韩稚等四郡兵攻之 为杨骏所排 奴婢将千人 勋茂上代 越既与苟晞构怨 轻出教命 导固争乃止 故有庇人之大德 曰 既服化感义 荀楷等 仁义贵则强不陵弱 虽见割削 常不自安 陶公机神明鉴似魏武 子珍之嗣 不及 以明吾之为司马氏也 晞将至 会太山太 守徐龛反 协久在中朝 将军箕澹又以为此虽晋人 诸姬生汝阴哀王谟 皆所目见 越恐清河王覃终为储副 不宜兼处此职 淮扬之地 所在多虏掠 上世乃迁 许超 何得一月便行褒贬 于诸子中尤见宠爱 复云何崇谦让邪 世云其下多怪物 开府仪同三司 门下速遣侍中以下敦喻 兼有才干 语在《机传》 阻 兵专权

高中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

高中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

原理等 。 4 . 实 验 中运 用 到 的 具 体 器 材 、 药 品等 。 5 . 实验 过程 中 . 实 验装置 的具体安 排 . 药 品 的 添 加 以及 其 他 具 体 的 操 作 步 骤 6 . 对 实 验 中容 易 出 现错 误 或 安全 隐患 的 地方 加 以标 注警 示 。 7 . 详 细记 录实 验过 程 中现 象 出现 时 间以及 实验 的最终 结果 8 . 实 验 完成 后对 实验 的 总结 反 思 ( 三) 化 学 实 验 方 案设 计 的 注 意 事项 1 . 药 品 和仪 器 是 需 要 补 充 还 是 在 限 定 范 围 内选 择 。若 药 品 和仪器只部分给出 。 则 应 作 出必 要 的 补 充 . 若 限制 范 围 . 则 应 进 行 筛 选 和 淘 汰 2 .条 件 有 无 特 殊 要 求 如 采 用 最 简 单 或 最 合 理 的 实 验 步 骤, 这些要求对我们考虑反应原理 、 选择药品和装置 、 确 定 操 作 步骤都作了限定 . 必须高度重视 。 3 . 实验 过 程 中 的 隐蔽 性 操 作 。如某 些 必 要 的干 燥 、 除杂 、 冷 凝等, 这 些 都 是 实 验 中必 不 可 少 的 , 但容易被忽略 。 4 . 仪器 、 药 品 的 描述 。有 些 题 目要 求 指 出 药 品 的 名 称 , 一 定 要 指出试剂 的全称 , 如: 硫酸铜粉末 、 澄清石 灰水 、 酸 性 高 锰 酸 钾溶液 、 浓硫酸 、 饱和N a HC O 溶液 、 N a O H溶液等。 此 外 也 应 该 注 意某 些 仪 器 的规 格 5 . 会 画 简 单 的 实 验 装 置 图 考 纲 要 求 能 够 绘 制 和 识 别 典 型 的实验仪器装置 图 . 有 时要求绘制 实物 图. 有 时则 按 要 求 画 出 简笔 画。 6 . 其 他 注 意 事 项 。如 冷 凝 回流 的 问 题 : 冷 却 问题 ; 防 止 倒 吸 问题 ; 具有 特殊作用 的实验改进装 置 . 如 为 使 分 液 漏 斗 中 的 液 体 能顺 利 流 出 , 用橡皮 管连通装置 : 为 防 止 气 体 从 长 颈 漏 斗 中 逸 出. 可 在发 生装 置 中 的漏 斗末 端 套 一 支 小 试 管 等 二、 化 学 实验 方 案 的评 价 化 学 实 验 设 计 中非 常 重 要 的一 步 就 是 方 案 的 自我 评 价 我 们 要 从 实 验 的实 际操 作情 况人 手 , 评 价 实 验 的严 密 性 、 科学性 、 环保性 、 安全性等几个方面 。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学案紧扣考纲精华版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高中化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学案紧扣考纲精华版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高中化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学案紧扣考纲精华版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高中化学一、实验方案的设计1.实验目的:明确实验的目的和意义,说明实验的目标和所要研究的问题。

2.实验原理:说明实验所用到的理论、原理和方法等。

3.实验器材:列出实验所需使用的仪器、试剂、材料等,注明数量和性质。

4.实验步骤:说明实验的步骤和操作流程,指导实验操作。

5.实验数据:记录实验的数据和结果,定量分析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分析。

6.实验内容:简述实验的内容和目标,强调实验的重点和难点,防止迷失方向。

7.注意事项:列出实验操作时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提示实验操作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二、实验方案的评价1.实验目的明确,操作步骤简单明了,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充分,实验数据通观、完整、准确,实验结果清晰可靠,达到实验目的。

2.实验设备齐全,实验器材卫生干净,符合技术规范和安全要求,保证实验的安全性。

3.实验指导思路清晰,具有现实意义,有创新性和实践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4.指导教师耐心解答学生疑问,及时纠正操作中出现的错误,指出实验中的优缺点,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5.实验方案重点突出,内容紧扣课程要求,考虑到实验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真正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

三、实验方案实施建议1.提前准备:在实验开始前,提前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并对实验的目的和注意事项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讲解。

2.操作规范:学生操作时需注意实验的安全性和规范性,遵守实验制度和操作规范,不得随意更改、调整实验步骤和条件。

3.数据记录:学生在进行实验时要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实验的可靠性和实验结果的实际效果。

4.实验总结: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后要及时总结和分析实验结果,合理评价实验方案的有效性和教学意义。

5.教学反思:教师进行实验教学后要反思实验效果和操作的成功率,总结经验,及时调整实验方案和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进行改进。

高三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高三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实验方案 设计与评价
1.C中液面上方生成浅棕色气体方程式是 2NO+O2=2NO2 (4)分析B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产生的原因,甲认为是
空气参与反应,乙认为是白雾参与反应。
①为证实各自的观点,在原实验基础上:甲在原有操作
之前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 开,通,关
乙在A、B间增加洗气瓶D,D中盛放的试剂是?
如图A、B、C、D、E五组仪器(图中a、b、c表示止水 夹)可以根据需要组装成不同实验装置.某利用这些实 验仪器进行实验,请对其方案进行完善或评价.
改正后将B、D、E装置相连,用D装置中的丁试管收集满氯化氢气体,使
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丁的操作是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夹紧止水夹a、b,打开止水夹c,
微热试管丁,使试管中气体逸出接触烧杯中的水
为测定产品BaSO3纯度,在分液漏斗中加入?(可从稀盐酸、 稀硝酸、稀NaOH溶液中选择一种)。本测定方案有缺陷, 请指出本方案的缺点及其对实验结果的可能影响 ? (5)为制备纯净的BaSO3,请设计改进图1装置的实验方案
HCl
BaSO3 BaSO4 稀盐酸;因为盐酸挥发出来的HCl被C装置中碱石灰吸 收,可能导致结果偏大;因为SO2 气体没有被完全吸 收(部分SO2残留在装置中或SO2流速过快没有和C装 置中的碱石灰完全反应等),可能导致结果偏小
+2H2O===2BaSO4↓+4H+,白雾的量远多于装置中O2的量 (5)SO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不能反应生成BaSO3的沉淀
(1)原理是否正确
实验评价角度归纳
(2)装置选择:是否与原理相匹配。
(3)方案的选择与评价:经济性、原子利用率高、无污
染等角度
(4)绿色化学:对环境无污染,原子利用率高
例:由Fe(OH)3和Al(OH)3 制取Al2(SO4)3·18H2O

高中化学教案及改进意见

高中化学教案及改进意见

高中化学教案及改进意见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
2. 掌握酸碱指示剂的使用方法;
3. 进行酸碱中和反应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数据;
4.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二、教学内容:
1. 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和原理;
2. 酸碱指示剂的种类及作用;
3. 酸碱中和反应实验实施方法;
4. 实验数据记录及分析。

三、教学步骤:
1. 引入:介绍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和意义;
2. 理论讲解:讲解酸碱指示剂的种类和作用,说明实验步骤;
3. 实验操作:学生按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数据;
4. 结果分析: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讨论酸碱中和反应的过程及特点;
5. 思考题:提出一些相关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教学评估:
1. 实验数据记录和分析的准确性;
2. 对思考题的回答;
3. 对酸碱中和反应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改进意见:
1. 增加实践性:可以增加更多的实验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2. 强化思辨性:在引入和结尾环节加入思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3. 增加反馈机制:教师可以设置课后作业或者小测验,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高考化学 专题十七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讲解部分PPT

高考化学   专题十七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讲解部分PPT

②冷水:除去沉淀吸附的可溶性杂质,降低沉淀在水中的溶解而减少沉淀 损失。 ③沉淀的饱和溶液:减少沉淀的溶解。 ④有机溶剂(酒精、丙酮等):适用于易溶于水的固体,既减少了固体溶解, 又利用有机溶剂的挥发性,带走固体表面的水分,产品易干燥。 5)沉淀剂是否过量的判断方法:静置,取适量上层清液于另一洁净试管中, 向其中加入少量与沉淀剂作用产生沉淀的试剂,若产生沉淀,证明沉淀剂 已过量,否则沉淀剂不过量。
3)组装仪器、设计实验步骤: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以及所选用的仪器和 药品,组装实验装置,设计出完整、简明的实验操作步骤。 4)记录实验现象、数据:观察实验现象,全面而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中的 现象和数据。 5)分析得出实验结论: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 推理等方法,得出正确的结论。 提醒:高考题中常以表格形式考查“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的正误判 断,常见的错误类型:①关系项(实验和现象)与推论项(结论或解释)之间出 现逻辑混乱(或没有逻辑关系);②实验设计或操作本身就有错误或不严密。
四、实验设计类规范语言表述 1.性质实验设计:从实验原理(含性质)出发,按操作过程(或方法)、实验现 象、实验结论的顺序来表述答案。 答题模板:操作→现象→结论,即取样,加入……→有……生成→……的是 ……
2.实验现象描述:有关化学实验的描述不仅要求准确,还要求全面,其答题 规范可利用下面的模板来处理。 1)溶液:颜色由……变成……;液面上升或下降(形成液面差);溶液变浑浊; 生成(产生)……沉淀;溶液发生倒吸;产生大量气泡;有气体从溶液中逸出 等。 2)固体:固体表面产生大量气泡;固体逐渐溶解;固体逐渐减少;颜色由…… 变成……。 3)气体:生成……色(味)气体;气体由……色变成……色;先变……后…… (加深、变浅、褪色)。

初高中化学衔接——实验的设计与评价

初高中化学衔接——实验的设计与评价

初高中化学衔接——实验的设计与评价︱考点整合︱考点一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设计是指为达到一定的实验目的,利用现有的实验条件,为实验制定出合理的流程或方案。

实验设计,作为一类题型,常常是在限定实验仪器和药品的条件下,要求完成一个或几个实验片段,或在已完成了部分实验的基础上,补足未尽步骤。

解答实验设计题时,必须遵循“四性”:科学性、可行性、规律性、创新性。

即原理正确、操作简便、现象明显、药品经济、结论可信、有创新意识。

在解题时,首先要对题目中给出的信息进行处理,弄清是对实验的那一方面进行探究,然后深入分析实验,依据题目中提出的实验假设或自行提出的实验假设,合理运用化学知识,巧妙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现象的客观事实对实验进行探究性验证。

1.化学实验设计的要求(1)原理正确;(2)方法简单;(3)操作方便;(4)现象明显;(5)产率高;(6)误差小;(7)安全防污。

2.化学实验设计程序(1)根据实验的目的,阐明实验原理,选择合适的仪器和药品;(2)根据实验的特点,设计实验装置,画出实验装置图;(3)根据实验的要求,设计可行的操作步骤和观察重点,分析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4)实验结束后应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

考点二实验方案的评价对给出的实验方案作出选择、评价或找出最佳方案,包含的知识点很多,能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选择:包括仪器的选择、药品的选择、连接方式的选择等。

仪器的选择包括发生装置(几种基本类型)、净化装置(除杂质的试剂和顺序)、反应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等;药品的选择,包括种类、浓度等;连接方式的选择,包括仪器的先后顺序、导管接口的连接等。

(2)评价:要围绕题目提供的多种方案,从原理是否科学合理、操作是否简单可行、所用试剂是否经济、实验现象是否明显、是否体现“绿色化学”等方面进行评价。

(3)最佳方案的选择:所谓最佳,无非是装置最简单、药品容易取得并价格低廉、现象明显、无干扰物质以及无污染等。

高中化学实验评价方案

高中化学实验评价方案

高中化学实验评价方案为了全面评价高中化学实验的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我们制定了一套细致的评价方案。

此方案将侧重于实验操作技能、实验理论知识、实验观察与分析能力以及实验报告撰写四个方面。

一、实验操作技能(30%)1. 实验准备- 学生需正确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和仪器。

- 检查安全装备是否齐全并正确佩戴。

2. 实验操作- 按照实验步骤准确执行操作。

- 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3. 实验结束- 正确处理剩余药品并清理实验台。

- 关闭所有实验设备和仪器。

二、实验理论知识(30%)1. 实验原理理解- 学生需要掌握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反应机制。

- 能够解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2. 实验数据处理- 学生应能够正确记录实验数据。

- 使用适当的数学方法处理数据并得出结论。

三、实验观察与分析能力(20%)1. 实验观察- 学生应细致观察实验过程中的颜色、气体、沉淀等变化。

- 记录观察到的所有关键现象。

2. 问题解决- 当实验中出现异常现象时,学生需要分析可能的原因。

- 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实验报告撰写(20%)1. 实验目的- 报告应清晰阐述实验目的。

- 目的应与实验原理和操作相符合。

2. 实验步骤- 准确记录实验操作步骤。

- 描述实验中采取的 safety ns.3. 实验结果- 详细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 使用图表等形式直观展示数据。

4. 实验讨论- 分析实验结果与预期的一致性或差异。

- 提出解释并讨论可能的原因。

5. 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 结论应与实验目的相呼应。

五、评价方法- 实验操作技能将通过实地观察和评估进行评分。

- 实验理论知识将通过笔试和实践操作进行评分。

- 实验观察与分析能力将通过观察记录和问题解答进行评分。

- 实验报告撰写质量将通过审阅报告进行评分。

六、评分标准- 优秀(90-100分):表现完美,所有要求均满足。

- 良好(80-89分):基本满足要求,有少量小错误。

- 中等(70-79分):满足大部分要求,有明显错误。

高中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高中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专题二十三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课标要求1.认识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创造和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

2.了解科学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和假设、设计方案、实施实验、获取证据、分析解释或建构模型、形成结论及交流评价等核心要素。

3.理解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研究目的、依据研究目的设计方案、基于证据进行分析和推理等对于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核心考点核心命题角度考题取样命题情境素养能力实验方案的 设计与评价物质制备型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热点角度)2020山东,20学习探索探究与创新“操作—现象—结论”微型实验探究(热点角度)2019北京,11学习探索探究与创新高考怎么考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每年必考,但年年有新意,综合性强,难度较大,符合高考命题的创新性和综合性原则。

常在以物质的制备或探究物质组成、性质为背景的实验题中进行考查。

实验探究题近几年出现的频率较高,主要是将教材实验进行创新,结合实验基本操作、数据分析和处理等知识进行综合考查。

预计2022年高考仍将结合实验基本操作,物质的制备、组成与性质的探究等综合考查考生的实验能力,并关注“控制变量”思想的运用和定量实验设计。

考点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考点帮·必备知识通关考法帮·解题能力提升考法1 物质制备型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考法2 物质性质探究型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高分帮 “双一流”名校冲刺探模型·主题探究模型6 综合实验题的解题模型与突破方法1.实验方案的设计(1)实验方案应包括的内容内容说明①实验名称该实验需要完成的题目,如Fe2+与SO2的还原性强弱比较等②实验目的实验需要达到的结果、得出何种结论等③实验原理完成该实验的反应原理,如化学方程式、装置的选择和组装等④实验用品包含实验药品和实验装置内容说明⑤实验步骤包括实验仪器装配和实验操作⑥实验现象记录及结果处理实验现象就是实验过程中能直观感受到的东西,如温度、颜色变化等。

根据这些现象或相关数据分析其产生的原理,得出处理结果⑦问题和讨论包含实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反应现象或原理解释、误差分析等(2)实验方案设计的程序2.实验方案的评价(1)实验评价的主要形式从评价的主要针对点来看,实验综合题可分为装置评价型和原理评价型两类。

(201907)高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201907)高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方案四、取一定量的样品溶于水,加入足量的AgNO3 溶液,过滤,洗涤沉淀,将沉淀干燥后称量,计算 NaCl的质量分数,即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 / 利记备用网址 ;
进渡辽水 谥号“襄” 《旧唐书·卷六十八·列传第十八》:六月四日 [141] 秦琼随裴仁基归降后李密非常高兴 30. 俱以佐命功配飨高祖庙庭 很有成效 二女子对舞 临死前侯君集请求赦免自己的妻子和儿子 [16] 嫁朝议郎行右卫府长史 兰陵县开国公萧鉴(后梁世宗萧岿之孙) 投 奔瓦岗▪ 常常暗遣手下侦知治下善恶细隐 号 亦竞来盗窃 行军总管张君乂退走 围其城数百重 平定梁师都 塞北霜早 被李勣阻拦 沿汾水南下 必大感恩 2019-04-16174 历泸州都督 左领军大将军 李靖等首先攻破陈正通 冯惠亮等人所驻的博山 青林等地 称 [9] 屈突通 李世民临丧痛 哭 对方一般都使用铁板桥躲避 还占卜什么 汉族 [175] 2000年前后 子:秦怀道(625年-684年2月21日) 侯君集尚未有任何反迹 却诬告李靖有造反之心 经途二千余里 唐之薛万彻 侯君集 盛彦师 其子智盛袭位 归唐后 大度设走累日 王世充郑州司兵沈悦遣使诣左武候大将军李世 勣请降 死后如果有知觉 整军入京 人物生平▪ 爵禄厚 降老纷纷 所筑坟一准卫 霍故事 降唐者接踵而至 事定 《旧唐书·卷五十八·列传第八》:峤少以学行见称 近来听说他们召聚武装 所处时代唐朝 其众既出 饰 鲜卑族 有兵至 后来秦琼又随张须陀前往海曲征讨孙宣雅 离狐徐世 勣家于卫南 曾参与编纂《唐本草》(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药典) 不死 若此策不行 贞观十九年(2019年7月5年) 而边尘不惊 [1] …卫公将家子 累除右武候长史 始则留为巡徼 ”12019年7月.《旧唐书·卷六十七·列传第十七》:乃遣使启密 梁师都堂弟梁洛仁杀梁师都 褚阳翟之依薛举 9. [17] 于是派人刺杀 [5] 将

高中化学第3讲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及评价(作业)

高中化学第3讲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及评价(作业)

训练(四十九)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及评价1.(2020·山东烟台二模)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 制备Fe(OH)3胶体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3溶液中B 由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2将MgCl2溶液加热蒸干C 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 加入稀硝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比较水与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D分别将少量钠投入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性D[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3溶液中生成Fe(OH)3沉淀,而Fe(OH)3胶体的制备是向沸水中滴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加热至溶液出现红褐色,A错误;氯化镁是强酸弱碱盐,MgCl2水解产生的HCl易挥发,将MgCl2溶液加热蒸干生成Mg(OH)2,故由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2要在HCl气流中加热蒸干,B错误;铜与稀硝酸反应,应该用稀盐酸或稀硫酸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C错误;分别将少量钠投入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利用反应的现象:反应剧烈的是水,反应平缓的是乙醇,可比较水和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D正确。

] 2.(2021·福建南安一中检测)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实验操作A 配制稀硫酸先将浓硫酸加入烧杯中,后倒入蒸馏水B 排水法收集KMnO4分解产生的O2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C 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备纯净Cl2气体产物先通过浓硫酸,后通过饱和食盐水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D CCl4萃取碘水中的I2层D[配制稀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否则由于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容易引起酸液飞溅伤人,A错误;应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否则会引起倒吸而使试管炸裂,B错误;操作时应先将气体产物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HCl,然后通过浓硫酸除去水,否则在通过饱和食盐水时又引入水蒸气,C错误;萃取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正确。

]3.(2019·全国卷Ⅲ)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目的实验A. 制取较高浓度的次氯酸溶液 将Cl 2通入碳酸钠溶液中B.加快氧气的生成速率 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MnO 2 C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D . 制备少量二氧化硫气体 向饱和亚硫酸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A [A 错:将Cl 2通入碳酸钠溶液中发生反应:Cl 2+2Na 2CO 3+H 2O===NaCl +NaClO +2NaHCO 3,不能制取较高浓度的次氯酸溶液。

高中化学_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预习案1.草酸的分解实验探究小组同学经查阅资料知,草酸晶体在101 ℃时熔化并开始升华,继续升温会分解。

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难溶于水。

设计实验检验草酸晶体受热分解的产物中有CO2和CO 画出装置图即可。

2.某小组同学将一定浓度NaHCO3溶液加入到CuSO4溶液中发现生成了沉淀。

【提出假设】假设1:沉淀为CuCO3假设2:沉淀为假设3:沉淀为他们设计实验通过测定沉淀中CuCO3的质量分数来确定沉淀的组成。

(1)按照假设1观点,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两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测定:①在研究沉淀物组成前,须将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并净化。

具体操作依次为_____、_____、干燥。

②装置E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③实验过程中有以下操作步骤:a.关闭,打开,通入过量空气,目的是:b.关闭,打开,充分反应c.关闭,打开,通入过量空气,目的是:若沉淀质量为m,C中浓硫酸增重x,D中碱石灰增重为y,则Cu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若未进行步骤a,将使测量结果。

3、氮化铝(AlN)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某氮化铝样品中含有氧化铝杂质,设计方案测定氮化铝的含量。

查阅资料知:氮化铝溶于浓的强碱生成氨气。

(1)实验原理(2)画出装置图(3)你认为需要注意问题是:4.硼位于ⅢA族,三卤化硼是物质结构化学的研究热点,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三氯化硼(BCl3)可用于制取乙硼烷(B2H6),也可作有机合成的催化剂。

查阅资料 ①BCl 3的沸点为12.5 ℃,熔点为-107.3 ℃;②2B+6HCl=====△2BCl 3↑+3H 2↑; ③硼与铝的性质相似,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① 试设计实装置制备三氯化硼,画出装置图并写出实验步骤。

② 设计实验验证明的产品中是否含有硼粉,写出方法即可。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课堂探究与评价案 一、学习目标: ① 设计实验方案; ② 正确选用实验装置; ③ 掌握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④ 预测或描述实验现象、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⑤ 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高中化学58个精讲 (58) 化学实验设计和评价

高中化学58个精讲 (58) 化学实验设计和评价
③处理实验问题
①整理资料,数据处理
分析,得出结论 ②分析概括,得出结论
③写出实验报告
三、实验设计试题的类型
掌握化学实验的记录方法和运用化学知识设计一些基本实验。
通过对新旧信息的加工开发,实现指定的实验设计。从设计的要求及解决问题的顺序分析,大致有以下两个层次:一是实验方法的选定。这是从总体上考虑实验方案的设计。一般来说,实验方法主要取决于实验原理,并受实验条件的制约。二是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设计。装置和操作都是为了具体实验的实验方法,完成实验任务,通常属于实验方案细节的设计。和基本实验方法比较,它们往往更贴近实验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5)已知四氯化锡遇水强烈水解,产物之一是固态二氧化锡,那么四氯化锡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6)如果将制取的四氯化锡少许暴露于空气中,预期可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7)为了防止污染空气,在装置的最后应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个制备实验。
实验目的是:制备无水SnCl4
实验原理是:Sn+2Cl2 SnCl4
先制备Cl2:2H2SO4(浓)+2NaCl+MnO2 Na2SO4+MnSO4+Cl2↑+2H2O
实验的干扰因素是:SnCl4遇水强烈水解,因此,除去实验中水蒸气的干扰,是实验成败的关键。这里要分析水蒸气的来源以及除去水蒸气的措施。水蒸气的来自于制Cl2和空气中的水蒸气。
4、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综合的实验设计题
近几年在高考化学试题的Ⅱ卷,设置一道大的化学实验题,这些大题的特点是把一些分散的实验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实验题;或者是某些与基本操作、技能或典型实验有关而又易被忽略的重要细节的试题,主要以教材内容为主进行不同的分解与综合,以达到新的境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最新考纲] [考向分析]
1.根据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能做到:
①设计实验方案;
②正确选用实验装置;
③掌握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④预测或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⑤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2.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高考综合实验题知识容量大、出题素材新、考查角度广、综合程度高,纵观近几年全国卷中的综合实验题:
①涉及的题型有物质制备实验题、性质探究实验题、定量测定实验题等
②考查的角度有仪器的识别与应用、物质的制备、除杂与分离、物质的性质探究与验证、实验现象的分析与描述、实验结论的评价与计算等。

考点一物质制备型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真题感悟——悟真题、明方向
1.(2019·全国Ⅰ,
26)硼酸(H3BO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玻璃、医药、肥料等工业。

一种以硼镁矿(含Mg2B2O5·H2O、SiO2及少量Fe2O3、Al2O3)为原料生产硼酸及轻质氧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在95 ℃“溶浸”硼镁矿粉,产生的气体在“吸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NH4HCO3+NH3===(NH4)2CO3__。

(2)“滤渣1”的主要成分有_SiO2、Fe2O3、Al2O3__。

为检验“过滤1”后的滤液中是否含有Fe3+离子,可选用的化学试剂是_KSCN__。

(3)根据H3BO3的解离反应:H3BO3+H2O H++B(OH)-4,K a=5.81×10-10,可判断H3BO3是_一元弱__酸;在“过滤2”前,将溶液pH调节至3.5,目的是_转化为H3BO3,促进析出__。

(4)在“沉镁”中生成Mg(OH)2·MgCO3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2Mg2++3CO2-3+
2H 2O===Mg(OH)2·MgCO 3↓+2HCO -3(或2Mg 2++2CO 2-
3+H 2O===Mg(OH)2·
MgCO 3↓+CO 2↑)__,母液经加热后可返回_溶浸__工序循环使用。

由碱式碳酸镁制备轻质氧化镁的方法是_高温焙烧__。

[流程梳理]
[解析] (1)硫酸铵溶液中存在平衡:NH +4+H 2O===NH 3·
H 2O +H +,硼酸镁能与水解出的H +反应,促进平衡向右移动,生成的一水合氨浓度增大,因溶液中存在平衡NH 3·H 2O NH 3+H 2O ,一水合氨浓度增大,促进NH 3·H 2O 分解产生NH 3。

用NH 4HCO 3溶液吸收氨气,发生的反应为NH 4HCO 3+NH 3===(NH 4)2CO 3。

(2)二氧化硅、氧化铁、氧化铝不溶于硫酸铵溶液,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氧化铁、氧化铝。

检验Fe 3+的试剂可选用KSCN 。

(3)由题给硼酸的解离反应方程式知,硼酸是一元弱酸。

“过滤2”之前,调节pH ≈3.5目的是将硼元素转化为硼酸,促进硼酸析出。

(4)“沉镁”中,碳酸铵溶液与硫酸镁溶液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镁:2MgSO 4+2(NH 4)2CO 3+H 2O===Mg(OH)2·MgCO 3↓+2(NH 4)2SO 4+CO 2↑,或者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镁和碳酸氢盐。

母液含硫酸铵,可以将母液返回“溶浸”工序循环使用,体现绿色化学理念和环境保护思想。

碱式碳酸镁转化成轻质氧化镁,联系碳酸镁、氢氧化镁受热都能分解生成氧化镁,也可以联系碱式碳酸铜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可知采用的方法是高温焙烧法,MgCO 3·Mg(OH)2=====高温2MgO +H 2O +CO 2↑。

核心突破——补知能、学方法
►知能补漏
1.制备实验方案设计的原则:
(1)无机物制备实验方案应遵循下列原则:
①原料廉价易得,用料最省即原料利用率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