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11

合集下载

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

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
蓝光敏感的视色素 。
产生不同的色觉是由于三种视锥细胞兴
奋程度的比例不同:
0:0:97 蓝色感觉
99:42:0 红色感觉
31:67:36 1:1:1
绿色感觉 白色感觉
四 、与视觉有关的几种生理现象 (一)视力(视敏度)
概念:眼分辨细小结构的能力。 衡量标准:以人能看清最小视网膜像为标准
视力表制定: 人眼在5米处看清:第10行E字时,视角为1’,视力
(1)色素细胞层:保护作用,防止强光刺激。输送 营养物质。 (2)感光细胞层 (3)双极细胞层 (4)神经细胞层
2.感光细胞及其特曾
视杆细胞、视锥细胞在视网膜分布 很不均匀 黄斑:视网膜中心,视锥细胞多 中央凹:只有视锥细胞,无视杆细胞
周边部视杆细胞多,视锥细胞少 盲点:无感光细胞 视杆细胞、视锥细胞所含的感光色素不同 视杆细胞只有视紫红质,视锥细胞有三种
分布密度和对触、压觉的敏感程度: 鼻、口唇、指尖高 胸、腹部次之 手腕、足最低
2.触觉域和两点辨别阈:将两个点状刺激同 事或相继触及皮肤,人体能分辨出这两个刺 激点的最小距离。成为亮点辨别域。
逐渐增高 手指 口唇 脚趾 足背 腹 胸 背
(二)温度觉
冷觉和温觉合称温度觉,它们各自独立。 温度超过30-46C0热点,皮肤感觉热,温度在升高, 只有痛觉,温度低于30C0,冷觉。
传导纤维
躯体传入纤维 (快痛Aδ,慢痛C)
自主N传入纤维
2 牵涉痛
①概念:内脏疾病引起体表某部位的疼痛或痛觉
过敏现象。 常见内脏疾病牵涉痛的部位
患病器官 心
胃、胰 肝、胆 肾脏 兰尾
体表疼痛 心前区 左上腹 右肩胛 腹股 上腹部
部 位 左臂尺侧 肩胛间
沟区 或脐区

感觉器官的功能生理学ppt课件

感觉器官的功能生理学ppt课件

2024/1/27
15
听觉现象与适应性调节
听觉现象
包括音调、响度、音色等感知特性。音调取决于声音的频率,响度取决于声音的振幅,音色则与声音 的波形和频谱结构有关。
适应性调节
听觉系统具有适应性调节能力,可以在不同声音环境下保持稳定的听觉感知。例如,在嘈杂环境中, 听觉系统可以通过提高信噪比、选择性注意等方式来优化听觉效果。此外,听觉系统还可以通过学习 和记忆等认知过程来提高对特定声音的识别能力。
13
外耳、中耳和内耳结构特点
外耳
内耳
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主要功能是收集 声音并导向鼓膜。
包括前庭、半规管和耳蜗等结构,是 听觉和平衡觉的感受器所在部位,其 中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可将声音转 换为神经信号。
中耳
由鼓膜、听小骨、鼓室和咽鼓管等结 构组成,主要功能是传导声音,将外 耳收集的声音通过鼓膜和听小骨链传 导至内耳。
术的创新与发展。
2024/1/27
30
当前研究热点与未来发展趋势
细胞与分子机制研究
感觉障碍与疾病研究
随着生物学和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感 觉器官功能生理学的研究将更加深入细胞 与分子层面,揭示更为精细的感觉机制。
未来研究将更加关注感觉障碍与疾病的关 系,探索感觉器官功能异常对生活质量的 影响,以及相应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11
视觉现象与适应性调节
2024/1/27
视觉现象
包括明适应、暗适应、色觉等现象, 这些现象是视觉系统在特定环境下产 生的适应性反应。
适应性调节
视觉系统具有强大的适应性调节能力 ,如瞳孔大小的调节、晶状体曲率的 调节等,以应对不同光线条件下的视 觉需求。
12
03 听觉系统功能生理学

【生理学】第九章 感觉器官

【生理学】第九章 感觉器官

(二)视敏度
❖ 视敏度(visual acuity)又称视力,是指眼能分辨物体两 点之间最小距离的能力,也就是眼分辨物体细微结构的最 大能力。通常以视角的大小作为衡量标准,所谓视角是物 体两点光线投射入眼时,通过节点相交叉时所形成的夹角 。
❖ 同一距离视角越小表明视力越好。
▪ 在良好光照条件下,人眼能看清5米远处视力表上第10行E字形符号 的缺口方向时,此时视角为1分角(1/60度)。说明该眼具有正常 视力,按国际标准视力表表示为1.0,按对数视力表表示为5.0。若 在相同条件下,只能看清视力表上第1行E字形符号时,其视力仅为 正常眼的1/10,以0.1表示。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
❖ (一)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 (二)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 (三)感受器的编码作用 ❖ (四)感受器的适应现象
第二节 视觉器官
一、眼的折光功能
(一)眼的折光系统与成像 ❖眼的折光系统由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四种折光体组成。其折光能力与折射面的曲率 半径有关。曲率半径越大,折光能力越小;反 之折光能力越大。由于晶状体的曲率半径可随 视物距离而改变,所以它在眼折光系统中起着 重要的作用。
❖ 瞳孔的大小还可随光线的强弱而改变。强光下瞳孔缩小, 弱光下瞳孔散大,称为瞳孔对光反射(pupillary light reflex)。
❖ 瞳孔对光反射的意义在于调节进入眼的光量,使视网膜不 至因为光亮过强而受到损害;弱光下瞳孔扩大可增加进入 眼的光量,以产生清晰的视觉。瞳孔对光反射的效应是双 侧性的,光照一侧眼时,两侧瞳孔同时缩小,这种现象称 为互感性对光反射。
❖ 感受器(receptor)是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专门感受机 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或装置。
❖ 根据感受器分布的部位和功能不同,可将其分为两类:

医学生理学:感觉器官的功能

医学生理学:感觉器官的功能

本 节
➢眼为什么能看见物体?
涉 ➢有些人的眼看东西模糊可能有哪些原因? 及
的 ➢为什么有的动物白天能看见,晚上看不见?
一 有的却白天看不见,晚上能看见?
些 问
➢盲点和色盲是怎样产生的?
题 ➢……
视觉怎样产生的?
视觉器官 视网膜: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
(眼)
折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视觉产生过程:
2、瞳孔的调节
瞳孔大小变动范围:1.5-8.0mm
随物距远近而变化 随入射光线强弱而变化
瞳孔对光反射:指瞳孔大小随光线的强弱而发生变化 的反射活动。
瞳孔近反射:视近物时,反射性引起双侧瞳孔缩小。
意义:①减少入眼的光线量。 ②减少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
3、双眼球会聚---辐辏反射
双眼注视近物时,发生的眼球内收 和视轴向鼻侧集拢的现象。
成像大小计算:
AB(物体的大小) ab(物像的大小)=
Bn(物体至节点的距离)
×nb(节点至视
网膜距离)
▲(三)眼的调节 :晶状体调节、瞳孔调节和两眼球会聚。
1、晶状体的调节
视近物时增加屈光度仍能看清物体。 主要由晶状体弹性决定。
视近物(物距≤6m) →物像模糊→视觉皮层→中脑 正中核→动眼神经缩瞳核→动眼神经副交感纤维→ 睫状神经节→睫状(环行)肌收缩→悬韧带松弛→ 晶状体变凸(前凸为主)→聚焦点前移至视网膜→ 成像清晰
❖ 无光照时:cGMP控制的钠通道与钠泵平衡 维持RP,-30mV。
❖ 光照时:cGMP分解,钠通道关闭,导致超 级化,-60mV。
❖ 超级化的大小随光照的强度改变。
光照
无光照
视紫红质分解变构 变视紫红质Ⅱ(中介物)

生理学--感觉器官的功能 ppt课件

生理学--感觉器官的功能  ppt课件

眼经过调节后,只要物体离眼的距离不小于近点,也能在
视网膜形成清晰的像。
非正视眼:屈光不正(ametropia)
若眼的折光能力异常,或眼球的形态异常,平行光线不能在 视网膜上清晰成像,称为非正视眼,即屈光不正。
近视 远视 散光
ppt课件
24
25
常见的屈光不正及矫正方法
折光异常 产生原因 成像位置 矫正方法
22
概念:瞳孔的大小随光照强度而变化。强光下瞳孔 缩小,弱光下瞳孔扩大的现象。 特点:具有双侧效应(互感性对光反射)。 意义:①调节光入眼量 , 使视网膜不因光线过强受 到损害,也不因光线过弱而影响视觉。 ②判断麻醉深度和病情危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ppt课件
22
3.双眼球会聚(convergence reflex)
1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ppt课件
1
目的要求
2
掌握: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眼的调节;近点的概念; 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视敏度、暗适应和明 适应、视野的概念。 鼓膜和中耳听骨链的增压效应;基底膜的振动和行 波理论。 熟悉:视紫红质的光化学特性;三原色学说;耳廓 和外耳道的集音作用;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耳 蜗的生物电现象。
概念:每种感受器最敏感的刺激形式。
如:眼的适宜刺激:一定波长的电磁波 耳的适宜刺激:空气振动的疏密波
非适宜刺激也可引起反应,但需刺激强度大
ppt课件
8
9 ㈡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transducer function)
各种形式刺激
感受器 换能
传入神经动作电位
过程:刺激→过渡性电位变化→传入神经AP
(即感受器电位or发生器电位)
一种慢电位,具有局部兴奋的性质: ①不具有“全或无” 的特征;②可总和 ③能以电紧张的形式作近距离的扩布。

天津医科大学第九章 感受器官的功能

天津医科大学第九章 感受器官的功能

视黄醛 (11-顺视黄醛 ): 生色基团 * 视紫红质的光谱吸收曲线与 晚光觉的光谱敏感性曲线一致(见下页)→ 视紫红质的光化学作用可能是晚光觉基础
* 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及其代谢(见再下页)
夜盲症 (nyctalopia): 影响人在暗处的视力 ∵长期维生素A摄入不足
2.视杆细胞的感受器电位 (receptor potential) * 静息电位: 30 ~ 40mV ∵存在暗电流 (dark current) 即在无光照时Na+通道开放, Na+内流 * 感受器电位: 超极化慢电位 光照视紫红质→变视紫红质Ⅱ(生色基团由 11-顺型视黄醛变构为全反型视黄醛过程 中的短寿中介物)→传递蛋白→PDE→ cGMP↓(cGMP→5’-GMP)→ 化学门控Na+通道关闭→暗电流↓→膜超极化
周边部 会聚式 视紫红质 晚光觉 无色觉 分辨力低
中央凹 单线式 三种视锥色素 昼光觉 有色觉 分辨力高
视杆细胞外段的超微结构示意图
视神经乳头:无感光细胞,生理性盲点
29
(二)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
视杆系统:晚光觉/暗视觉系统 视锥系统:昼光觉/明视觉系统
视锥系统 组成 视杆系统
视锥细胞和与之相 视杆细胞和与之 联系的双极细胞、 相联系的双极细 神经节细胞 胞、神经节细胞 低 有 高(会聚程度低) 高 无, 只辨明暗 低(会聚程度高)
可见光

视神经
视觉中枢
视觉
视觉(vision) 1. 眼的适宜刺激(adequate stimulation) 380~760nm的电磁波 2. 眼的折光系统(refraction system) 复杂的光学系统 介质: 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折射面: 角膜前、后表面, 晶状体前、后表面 后主焦点位臵: 视网膜(安静不调节时) 简化眼(reduced eye)模型——单球面折光体 前后径20mm, 折射率1.333, 曲率半径5mm, 即节点在球面后5mm处

感觉器官的功能

感觉器官的功能
半规管
•功能
产生头部空间位置觉 身体的运动觉
前庭器官
前 椭圆囊 庭 球囊
半 前半规管 规 水平半规管 管 后半规管
腔内充满内淋巴
椭圆囊和球囊的壁上有囊斑 囊斑中有感受性毛细胞 适宜刺激是耳石的重力及直线正负加速运动
半规管上有壶腹 壶腹内有壶腹脊 壶腹脊内毛细胞 适宜刺激为旋转变速运动
一、前庭器官的感受细胞-----毛细胞
行光线)
来自6m以 内的光线
①视远物(>6m),不需调节可清晰成像 ②视近物(<6m) ,不调节则视网膜上成像模糊.
•折光率为60D •晶状体调节能力最强
3.简化眼(reduced eye)
是一个假想的模型。其光学参数和其他特 征与正常眼等值。简化眼和正常安静时的眼 一样,正好能使平行光线聚集在视网膜上。
(二)视野
•单眼固定地注视前方一点时,该眼所 能看到的范围。
鼻侧、上侧小 •受面部结构影响
颞侧、下侧大
•颜色不同视野不同
白色兰色红色绿色
(三)暗适应与明适应
1.暗适应: •定义:由明亮环境突然进入暗处,
视觉逐渐提高恢复的过程。 •主要决定于视杆细胞的视紫红质。
•视觉功能由视锥系统转为视杆系统。 2.明适应: •定义: 由暗处进入明亮环境,视觉
2.分类
(二)感觉器官(sense organ):
1.概念:由结构和功能上高度分化的感受细胞 及其附属结构构成的复杂感受装置。
2.重要感觉器官---眼、耳、前庭器官等
半规管
卵圆窗 圆窗
壶腹
椭圆囊 球囊
耳蜗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适宜刺激 换能作用 编码功能 适应现象
(一)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生理学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试题和答案

生理学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试题和答案

生理学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试题和答案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感受器(receptor)2.感觉器官(sense organs)3.感受器的适宜刺激(adequate stimulus of receptor)4.感受器的换能作用(sensory transduction)5.感受器电位(receptor potential)6.感觉编码(sensory coding)7.感受器的适应现象(adaptation of receptor)8.本体感觉(propr ioception)9.视敏度(visual acuity)10.近点(near point of vision)11.远点(far poin t of vision)12.瞳孔对光反射(pupillary light reflex)13.近视(myopia)14.盲点(blind spot)15.暗适应(dark adaptation)16.明适应(light a daptation)17.视野(visual field)18.听阈(hearing threshold)19.最大可听阈(maximal auditory thre shold)20.听域(audible area)21.气传导(air c onduction)22.骨传导(bone conduction)23.耳蜗微音器电位(microphonic potential)二、填空题24.感受器电位是一种过渡性电位,其大小在一定范围内与刺激强度呈,因此,不具有的性质。

25.快痛是一种“痛”,快痛由纤维传导;而慢痛是一种“_痛”,由_ 纤维传导26.进入眼内的光线,在到达视网膜之前,须通过四种折射率不同的介质,依次为,,和。

27.简化眼模型,是由一个前后径为的单球面折光体组成,折光率为,此球面的曲率半径为。

28.视近物时,眼的调节包括、和。

29.视近物时晶状体,视远物时晶状体。

动物生理学9感觉器官的功能

动物生理学9感觉器官的功能
另外还有:水平细胞horizontal cell, 无长突细胞amacrine cell, 网间细胞interplexiform cell
无长突细胞
中央凹和视乳头(盲点的对应位置)
• Each optic nerve contains around 1.2 million nerve fibers
There are two types of photoreceptor cells, rod cells (rods) and cone cells (cones)
9.2.2.2 Two Photoreceptor and transduction systems in Retina
• 视杆系统又称晚光觉或暗视觉 • 视锥系统又称昼光觉或明视觉
9.2.2 眼的感光换能系统
9.2.2.1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of retina
组织学上分10层,从功能上可分为四层 • pigment cell layer 色素上皮层 • photo receptor layer (rod cell, cone cell) 感光细胞层 • bipolar cell layer 双极细胞层 • ganglionic cell layer 神经节细胞层
C 示动静牵拉
9.1.2.4 Adaptation of Receptor
• 当刺激持续作用于感受器时,一个常见的现象是,虽然 刺激继续存在,但由其所诱发的传入神经纤维上的冲动 频率逐渐下降,这一现象称为感受器的适应。
• 快适应感受器也叫速率感受器或位相感受器,如负责皮 肤触觉的环层小体。
• 慢适应感受器也叫紧张性感受器,如肌梭、血压感受器 • 痛觉末梢没有适应现象 • 机制比较复杂 • 感觉的适应

生理学第二版 第9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生理学第二版 第9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3.眼球震颤 *概念:躯体旋转运动时所引起的
眼球不随意运动。 *分类: 水平性 垂直性 旋转性 *过程:慢动相、快动相
照强度而变化的反 射。
弱光→扩大, 保证清晰成像 强光→缩小, 保护视网膜 互感性对光反射:光照一侧,两侧瞳
强光视网膜视神经中脑顶盖前 区双侧缩瞳核双侧瞳孔缩小
临床意义:判断CNS病变部位-中脑 全身麻醉的深度 病情危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3.双眼球会聚(辐辏反射)
视近物,双眼同步内旋.
意义:使物像落于 两眼视网膜的 对称点上, 产 生单一像觉。
蜗管: 内淋巴,为盲管
顶部相通
鼓阶: 外淋巴与圆窗膜相连
第四节 前庭器官的平衡感觉功能 三个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 功能: 1、速度变化 2、维持姿势平衡 3.头部位置
一、前庭器官的感受细胞和适宜刺激
1、毛细胞(如图) 2、半规管的感受装置:壶腹嵴
适宜刺激:旋转变速运动 3.椭圆囊和球囊
感受装置:囊斑 适宜刺激:直线变速运动
距离感受器
接触感受器 平衡、本体、内脏感受器等
光感受器
机械感受器
(2) 所接受刺激的性质:温度感受器
化学感受器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一)适宜的刺激 定义: 一种感受器通常对某种特定 形式的能量变化最敏感 意义: 一种感受器仅向中枢传递一种 刺激信息
(二)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定义: 感受器能把作用于它们的各种形式 刺激的能量转变成生物电能。
带,后者 又系于睫状体; 睫状肌收缩 悬韧带
反射过程
物像落在视网膜后
视物模糊 皮层-中脑束
中脑正中核
动眼神经 睫短N
睫状肌收缩
悬韧带松弛
持续高度紧张→睫状 肌痉挛→近视

感觉器官的功能

感觉器官的功能

视杆 细胞
光 照
感受器电位
异构酶
11-顺视黄醇
全反型视黄醇
(Vit A) 补充 夜盲症
(三)视杆细胞的光换能机制 1. RP - 30 ~ - 40 mV
(一部分cGMP门控型Na+通道开放,暗电流)
2. 光照时产生超极化型感受器电位
机制: 光照后钠通道大量关闭 光视紫红质视黄醛变构转导蛋白(Gt) 磷酸二酯酶胞浆、膜外段cGMP Na+内流 视杆细胞超极化感受器电位(外段膜) 影响终足递质(谷氨酸)的释放视神经动作电位
第第九九章章 感感觉觉器器官官的的功功能能
感受器
传 入 神 经
中枢
感觉
肌梭 血压感受器
第一节 感受器及其一般生理 第二节 眼的视觉功能 第三节 耳的听觉功能 第四节 前庭器官的平衡感觉功能
第一节 感受器 和感觉器官的一般生理
一、感受器、感觉器官的定义和分类
1. 感受器定义 分布于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专门感受 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或装置,并能 将不同形式的刺激能量转化成神经元的 生物电信号
1. 晶状体的调节
神经反射过程
物体移近模糊物像 视觉皮层 正中核 睫状N节 睫状肌收缩 悬韧带放松 晶状体变凸 折光能力 视网膜像清晰
图9-4 眼调节前后晶状体形状的改变
1. 晶状体的调节 神经反射过程
调节能力有限
近点:在晶状体最大调节能力下,眼能看清 物体的最近距离
1. 定义
一种感受器只对特定形式的刺激(能量变 化)敏感,这种形式的刺激是该感受器 的适宜刺激。这种特性就是特异敏感性
举例:
眼:适宜刺激-电磁波( = 370~740 nm) 非适宜刺激 -压迫眼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肌 梭:内有二种感受器:
环旋末梢: 是牵张反射的感受 装置,兴奋由Ia类 N纤维传入。 可能与本体感觉有 花枝末梢: 关,兴奋由Ⅱ类N纤 维传入。
(2)机能特点: g N元兴奋 梭内肌收缩 牵拉肌梭环旋末梢 肌梭敏感性、兴奋性↑ 传入冲动↑
g
αN元兴奋 梭外肌收缩 肌梭张力↓ 肌梭兴奋性↓ 传入冲动↓
一 本体感觉
本体感觉:指来自躯体深部的肌肉、肌 腱和关节等处的组织结构,主要是对躯 体的空间位置、姿势、运动状态和运动 方向的感觉。 位于肌肉、肌腱和关节的感受器是本体 感受器——肌梭和腱器官

肌梭
(1)结构特点: αN元支配, 梭外肌: 与肌梭呈并联关系。 梭内肌: γN元支配, 与肌梭呈串联关系。
游 离 N 末 梢 感受器 (其特异性不如其他类感受器 ,刺激阈比其他类感受器高) 躯体传入纤维 传导纤维 自主N传入纤维 (快痛Aδ,慢痛C)
膝跳反射弧:
叩击肌腱 ↓ 肌肉受到牵拉刺激 ↓ 肌梭兴奋性↑ ↓ Ia类和Ⅱ类 N纤维传入 ↓ α运动N元兴奋 ↓ 梭外肌收缩
②肌紧张(紧张性牵张反射) : 概念:指缓慢而持续地牵拉肌腱时所引起的牵张 反射。 特点: ①肌紧张属于多突触反射。 ②无明显的运动表现,骨骼肌处于持续地轻微的 收缩状态。 意义: 对抗肌肉的牵拉以维持身体的姿势,是一切躯 体运动的基础。 如果破坏肌紧张的反射弧,可出现肌张力的减 弱或消失,表现为肌肉松弛,因而无法维持身体的 正常姿势。
皮肤(快、慢)痛 内脏痛(包括躯体深部痛) 疼痛特点 ①产生和消失迅速 ①产生缓慢、持续久 ②定位明确、分辩能力强 ②定位不清、分辩能力差 ③慢痛情绪反应明显 ③情绪反应明显 ④无牵涉痛 ④有牵涉痛 ⑤能产生初级痛觉过敏 ⑤能产生初级痛觉过敏 和次级痛觉过敏 和次级痛觉过敏
致痛物质 电、机械、化学物质(如K+、H+、组胺、5-HT、PG等) 锐性刺激 钝性刺激 敏感刺激 (切割、烧灼等) (牵拉、痉挛、炎症、缺血等)
(二) 触、压觉
1、概念:给皮肤以触、压等机械刺激所
引起的感觉,分别称为触、压觉。
2、分布密度和对触、压觉的敏感程度:
鼻、口唇、指尖高 胸、腹部次之
手腕、足最低
3.触、压觉的两点辨别阈:
手指 口唇 脚趾
足背 腹
胸 背
逐渐增高
4.机制:
机械刺激感觉神经未梢变形机械
门控钠通道开放Na+内流感受器电位 动作电位大脑皮层感觉区触、压觉
叩击肌腱 梭外肌拉长 肌梭张力↑ 肌梭兴奋性↑ 传入冲动↑
★g N元兴奋→梭内肌收缩→维持和增加肌梭的传入冲动→使 梭外肌维持于持续缩短的状态,以保证牵张反射的强度。 ★αN元兴奋→梭外肌收缩→对抗牵拉刺激。
⑶牵张反射的类型: ①腱反射(位相性牵张反射) : 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
生的牵张反射。 如:膝跳反射、跟腱反射。 特点: 腱反射是单突触 反射,所以其反射时很短, 耗时约0.7ms。 意义:了 解 神 经 系 统 的 某些功能状态。 如果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常提示该反射弧的某个部分 有损伤; 若腱反射亢进,说 明控制脊髓的高级中枢的作 用减弱。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Biblioteka 第一节 感受器及其一般生理特性
一、 感受器、感觉器官的定义和分类
1、定义 感受器: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能感
受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特殊结构。
感觉器官:感受器及与感受功能密切相关
的非神经附属结构。
2、分类
距离感受器 外感受器 按部位分 接触感受器 内感受器:平衡、本体、内脏感受器等 按刺激性质分:光感受器、机械感受器、温度感
(三)温度感觉
冷觉和温觉合称温度觉 1.热点和冷点 2.温度感觉影响因素:
皮肤的基础温度、温度的变化速度、被刺激的皮肤范

3.冷点由Ⅲ类纤维传导;热点由无髓的Ⅳ类纤维传导
(四)痛

痛觉是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产生的一种不愉 快的感觉,常伴有情绪变化和防御反应。 ⑴痛觉分类: 刺激后立即出现刺痛
快痛 皮 肤 躯 痛 慢痛 体 痛 痛 深部痛 持续时间短,定位准确,不伴有情绪反应
受器、化学感受器、伤害性感受器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1、适宜的刺激
适宜刺激:一种感受器通常只对某种特定 形式的能量变化最敏感,这种形式的刺激就 称为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非适宜刺激:也可引起一定的反应,但刺激强 度要比适宜刺激大的多 强度阈值 时间阈值 面积阈值 感觉辨别阈
2、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概念:感受器能把作用于它们的刺激能 量转变成传入神经的动作电位,这种作用 称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感受器电位:感受器细胞产生的局部电 位 发生器电位(启动电位):感受神经未 梢上的局部电位。
体内外的刺激信号 G蛋白-效应器酶-第二信使
改变离子通道功能状态
跨膜信号转导
细胞膜电位变化 真实地反应 (感受器电位或启动电位) 刺激信号所
携带的信息
传入神经产生动作电位
3、感受器的编码作用
概念:把刺激所包含的环境变化信 息转移到动作电位的序列之中。
(1)对刺激的质(性质)的编码
决定于:
刺激的性质
4、感受器的适应现象
概念:用固定强度的刺激作用于感受 器时,传入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频率 逐渐减少的现象。 (1)快适应感受器:如皮肤触觉感受器, 利于接受新的刺激 (2)慢适应感受器:如颈动脉窦感受器, 利于机体对某些功能进行持久的监测和 调节
注意 : 适应并非疲劳
第二节
躯体感觉:
躯体感觉
躯体感觉包括: 浅感觉(触、压、痛、温觉) 深感觉(本体感觉 = 运动觉 + 位置觉等)。
刺激后0.5-1.0s出现烧灼痛(难以忍受) 持续时间长,定位不准确,常伴有情绪反应 这种痛与慢痛相类似
觉 内 牵涉痛 内脏疾患引起体表某部位的疼痛或痛觉过敏 脏 痛 体腔痛 内脏疾患类及临近的体腔壁所致 这种痛与躯体痛相类似
⑵皮肤痛内脏痛的比较: ⑶牵涉痛:
⑵皮 肤 痛 与 内 脏 痛 的 比 较
被刺激的感受器的种类
传入冲动所到达的大脑皮层的特定部位
由于机体的高度进化,某一感受器只对某种
性质的刺激起反应,产生的冲动循特定的途径
到达特定的皮层结构 所以: 感觉的引起有专门的感受位点和专用 的传输线路
(2)对刺激的量(强度)的编码(图) 决定于: 单一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频率
参与信息传输的神经纤维的数目 如:触、压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