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文体知识梳理
说明文文体知识要点整理
说明文文体知识要点整理说明文是一种以事实为依据,详细解释或阐述一些事物、概念、现象等的文体,其目的是向读者传达信息、知识、观点或方法。
在撰写说明文时,应注意以下要点:一、格式要点:1.标题:简明扼要地反映主题和内容,富有吸引力。
2.导言:能够引起读者兴趣,概括性介绍说明的对象。
3.主体:要全面、有序、详实地陈述事物信息。
二、语言风格要点:1.准确性:使用准确、明确、凝炼的语言表达思想,避免含糊不清、模糊不清的词语。
2.客观性:要客观、中立地描述事物,避免主观评价和情感色彩。
3.具体性:运用丰富的细节,使文章更加具体、形象,有利于读者理解。
4.易读性:文章结构清晰,逻辑严谨,段落分明,引用恰当的例子或比较进行解释。
5.科学性:使用科学、专业的知识和术语,避免夸大或误导。
三、组织结构要点:1.总分结构:文章按照总分总的方式展开,即先概括性介绍要说明的事物,然后逐个详细介绍其各个部分,最后再对整体进行总结。
2.因果结构:通过描述事物的原因和结果,或者事件的因果关系,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
3.时间顺序结构: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叙述,使读者能够清楚地了解事物的发展过程。
4.空间结构:按照事物的空间布局,从整体到局部,逐层深入地展开,使读者对事物的结构有更清晰的认识。
四、写作技巧要点:1.举例说明:引用具体例子来说明概念、原理或方法,使读者更好地理解。
2.比较对照:通过对比两个事物的相似和不同之处,突出要说明的事物的特点和优势。
3.分类归纳:将众多的事物进行分类,归纳总结,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事物的分类特点和共同特征。
4.问答式:通过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方式,使读者产生思考和对话,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
五、篇幅安排要点:1.导言和结论要简练明了,不宜过长。
2.主体部分要全面、详实,内容要有适度的展开,不宜过长或过短。
3.段落要突出主题和内容,段落之间要有过渡,使整体结构清晰。
六、注意事项:1.避免主观评价和情感色彩,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
说明文文体知识点考点整理
说明文文体知识点考点整理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
它通过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能有科学的认识。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说明文相关的知识,以下是对说明文文体知识点考点的整理。
一、说明文的分类(一)按说明对象分1、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
2、事理说明文着重阐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的规律,如《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等。
(二)按语言风格分1、平实说明文语言平实,多采用客观、准确的语言介绍事物,不追求语言的生动性。
2、生动说明文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富有文采,更具趣味性,如《松鼠》。
二、说明对象及其特征(一)说明对象被说明的事物或被阐释的事理就是说明对象。
(二)说明对象的特征所谓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形态、性质、变化、成因、功用等方面。
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标题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也指出了其特征,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2、开头文章开头部分往往会点明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3、关键语句文中集中陈述说明对象特征的语句,或者在各段落中起概括作用的语句。
4、归纳总结如果以上方法都无法明确说明对象的特征,就需要自己进行归纳总结。
三、说明顺序(一)时间顺序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介绍,多用于介绍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制作工序等。
比如介绍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或者某种传统工艺的制作流程。
(二)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从外到内、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左到右、从整体到局部等依次进行介绍,常用于介绍建筑物、景点等。
例如《故宫博物院》就是按照空间顺序进行介绍的。
(三)逻辑顺序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及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
高中说明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说明文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中说明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说明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说明文是一种以陈述事实、阐明道理为主要目的的文体,在语言上以客观准确、条理清晰为特点。
说明文具有以下特点:1. 事实性:说明文要客观陈述事实,不能主观臆断或夸大虚构。
2. 阐明性:说明文要通过论证、举例、比较等方式阐明事物本质、特点、原理等。
3. 理性和客观性:说明文要客观陈述事物,不能感情用事或带有主观色彩。
4. 条理性和逻辑性:说明文要有清晰的文体结构和严密的逻辑推理,使读者易于理解。
二、说明文的分类及写作方法:1. 过程说明文:主要介绍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要注意顺序、流程、细节的描写。
2. 原理说明文:主要阐述事物的原理和道理,要明确事物的本质、特点及其原理的逻辑关系。
3. 特点说明文:主要介绍事物的特点、特性、特征等,要突出事物的独特之处。
4. 分类说明文:主要将事物进行分类、归类,并从各类中挑选出代表进行介绍。
三、说明文的文体结构:说明文的文体结构通常由引入、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组成:1. 引入部分:引入部分主要是对要说明的事物进行引入和概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2. 主体部分:主体部分是说明文的核心部分,要对事物的特点、原理、过程等进行详细阐述,逻辑严密,数据有据。
3. 结尾部分:结尾部分主要是对前文进行总结和归纳,或对事物的意义和影响进行展望。
四、说明文的语言技巧:1.用词准确规范:说明文要使用准确明确、规范通顺的语言,避免使用模棱两可或含糊不清的词语。
2. 表达简练明了:说明文要力求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事物的本质、特点,避免冗长的句式和繁杂的词藻。
3. 用例论证:通过实例的引入和论证,可以增加说明文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4.列数字数据:在说明事物特点和变化过程时,可以使用数据和图表进行量化和展示,以增强说明效果。
5.采用排比句:通过排比句的运用,可以使句子更加紧凑,增加语言的节奏感和修辞效果。
说明文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说明文的知识点归纳总结以下是关于说明文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1. 说明文的定义: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它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性质、形态、特征、结构、功能、成因、关系等进行科学的说明,使读者对所说明的事物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 说明文的类型:- 按说明对象划分: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 按语言风格划分: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
3. 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说明。
- 空间顺序:按照空间位置关系进行说明,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内到外等。
- 逻辑顺序:按照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说明,如因果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等。
4. 说明方法:- 举例子:通过具体事例来说明事物的特点。
- 分类别:将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说明。
- 作比较: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进行比较,突出它们的异同。
- 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来说明事物的特征。
- 打比方: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
- 下定义:用简洁的语言对事物进行准确的定义。
5.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准确性:使用准确、恰当的语言,避免模糊和歧义。
- 简洁性:语言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复杂。
- 逻辑性: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符合逻辑规律。
6. 写作结构:- 总分式结构:先总述事物的特点或事理,然后分别进行具体说明。
- 递进式结构:按照事物发展的顺序或逻辑关系逐步深入说明。
- 并列式结构:将说明对象的几个方面并列起来进行说明。
掌握以上说明文的知识点,对于阅读和写作说明文都有很大的帮助。
在阅读说明文时,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说明思路和方法;在写作说明文时,可以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和语言,使文章更加准确、清晰、有条理。
说明文知识点梳理
说明文知识点梳理一、说明文的定义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能、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
二、说明文的分类1、按说明对象分11 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如《中国石拱桥》。
12 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的规律,如《大自然的语言》。
2、按语言风格分21 平实说明文:语言平实、简洁,多采用客观、准确的表述,如一些产品说明书。
22 生动说明文:语言生动形象,常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富有情趣,如《松鼠》。
三、说明文的特点1、内容的科学性:说明文所介绍的知识必须准确无误,符合客观实际。
2、结构的条理性:说明文的结构一般较为清晰,层次分明,多采用总分总、总分、分总等结构方式。
3、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文语言要求准确、严谨,常使用限定性词语和数据,避免模糊和歧义。
4、说明的逻辑性:说明过程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四、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介绍,如介绍历史事件、生物生长过程等。
2、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说明,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等,常用于介绍建筑物、景点等。
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说明,如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从主要到次要等。
五、说明方法1、举例子:通过列举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科学性。
3、作比较: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进行比较,突出说明对象的特点。
4、打比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说明对象比作其他事物,使说明更形象、生动。
5、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不同的类别,然后逐一进行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
6、下定义: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或概念进行确切的说明。
7、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初中语文说明文文体知识清单(简明图表+详细介绍)
初中语文说明文文体知识清单(简明图表+详细介绍)说明文文体常识及阅读技巧总结第一部分:说明文基础知识一、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说明事物的特征,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文的分类:1、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如《中国石拱桥》;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规律地,如《统筹方法》等。
2、以其介绍的客观规律及其知识体系的不同:自然科学说明文、社会科学说明文。
3、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的不同:平实性说明文和生动性说明文两种。
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三、说明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
1、时间顺序,即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写,事物的发展变化常用这种顺序。
例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在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说明:从外到内、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四周到中央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诸如园林、建筑物、工艺品等,多用这种顺序。
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3、逻辑顺序,即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解说。
具体表现在:①从现象到本质(或从本质到现象);②从原因到结果(或从结果到原因);③从特点到用途(或从用途到特点);④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⑤从概括到具体(或从具体到概括);⑥从主要到次要(或从次要到主要)等。
例如《食物从何处来》就是以逻辑顺序说明事物的。
又如:《向沙漠进军》一文,讲了沙漠向人类进攻的方法,人类向沙漠进军的方法,从现象到本质说明,运用了逻辑顺序。
《苏州园林》运用了整体到部分的说明顺序。
四、说明文的结构方式:(一)总分式结构:““总—分—总”式、总(概括)—分(具体)”式、“分—总”式(二)递进式结构:着重分析各层意思是怎样逐步深入展开的,是由现象到本质、个别到一般、结果到原因等等。
(三)并列式。
例如,《苏州园林》一文采用了“总——分”式结构。
说明文文体知识点考点整理
说明文文体知识点考点整理关键信息项:1、说明文的定义及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说明文的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说明文的说明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说明文的说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说明文的语言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说明文的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说明文的定义及特点111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事物、事理进行介绍、解说的一种文体。
112 特点包括内容的科学性、结构的条理性、语言的准确性。
113 科学性要求对客观事物作出准确、客观的介绍,不夸大、不缩小。
114 条理性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清晰地阐述事物或事理。
115 准确性要求语言精确无误,如实反映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
12 说明文的分类121 按说明对象,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122 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具体的事物,如某一物品、建筑等。
123 事理说明文则侧重于解释事物的原理、规律等抽象内容。
124 按语言风格,可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
125 平实说明文语言平实简洁,注重客观陈述。
126 生动说明文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
13 说明文的说明顺序131 时间顺序,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进行说明。
132 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进行说明。
133 逻辑顺序,依据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如因果、主次、总分等进行说明。
14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141 举例子,通过列举具体的事例,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142 列数字,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更准确、科学。
143 作比较,将两种或多种事物进行对比,突出其特点。
144 打比方,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使读者易于理解。
说明文文体知识点考点整理
说明文文体知识点考点整理说明文是一种以介绍和阐述事物、现象、方法等为主要目的的文体。
其特点是客观、准确、清晰,注重事实陈述、论证和说明。
下面将对说明文的常见考点进行整理。
一、文章结构:1.开头段:一般通过引入背景、提出问题或者描述现象引起读者的兴趣。
2.主体段:主要用来陈述事实、阐述原理、阐述方法、提出论证等。
这部分要求结构清晰,条理分明,用语准确。
3.结尾段:总结全文内容,可以给出建议、提出愿望或者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二、表达方式:1.逻辑说明:通过因果关系、推理论证等方式分析事物的起因、现状、结果等。
2.定义说明:对其中一事物进行详细的解释和描述,给出定义、分类、特点等。
3.比较说明:通过对不同事物进行比较,突出它们的异同、优劣等。
4.实例说明:通过具体实例来论证或说明一些观点、现象或方法的可行性。
5.说明步骤:对其中一种操作、过程、方法等进行分步骤的介绍和说明。
三、语言特点:1.客观准确:说明文要以客观、准确的态度对待所论述的内容,避免主观色彩过重。
2.简练明了:说明文要求语言简练明了,避免使用复杂、晦涩的词语和句式,力求使内容易于理解和记忆。
3.科学规范:说明文以科学的理论、规则和方法为基础,注重逻辑的严密性和规范性。
4.举例论证:为了使论述更加具体和易懂,说明文常常使用举例来论证和说明观点。
四、常见考点:1.阐述事物的定义、特性、分类、功能等;2.介绍事物的产生、发展、演变过程;3.介绍事物的构造、原理、工作原理等;4.解释事物的现象、原因、规律等;5.说明其中一方法、技术、流程的步骤和操作;6.对其中一种观点、问题、现象进行分析和论证。
总之,说明文是一种对事物进行介绍和解释的文体,具有客观、准确、清晰的特点。
在写作中应注意文章结构的合理安排,语言表达的简练明了以及逻辑严密性和科学性的要求。
考生在备考时要熟悉说明文的常见考点,结合实际写作练习,以提高写作能力和应对考试的能力。
说明文文体知识梳理
说明文文体知识梳理班级:姓名:。
中考涉及考点一、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第一步,审题干,注意题干中问的是使用一种还是多种说明方法,或者是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
第二步,根据标志性语言(词语)判断其所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不同说明方法的作用和效果。
(相关知识详见“说明文文体知识梳理”中“3.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答题模板:运用了……说明方法,……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使说明更具有说服力。
二、说明文语言1、词语能否删去或替换(1)表态。
不能删去或不能替换。
(2)解释。
解释这个词在句中的含义(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等方面加以限制)。
(3)比较。
比较删去(替换)前后的区别,需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4)总结。
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与科学性。
【答题模板】不能。
删去(替换)了“××”一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过于绝对;用“××”一词,准确地说明了……(说明内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严密性。
2、词语表达效果(1)准确性和严密性①解释词语的表义,说明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具体作用。
②总结说明,词语的运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具体特点。
【答题模板】“××”一词在文中表示……,准确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和科学性。
(2)生动性和形象性①从语言风格方面分析。
说明文语言具有幽默风趣、清新雅致、通俗易懂等特点。
②从修辞手法方面分析。
如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当作人来写,写出了……特点。
三、句段作用明确所分析的段落(句子)位于文章的哪一部分(开头、中间、结尾)。
从结构、内容方面进行分析。
1、开头句段结构:①引出下文对说明对象(说明内容或说明对象的特征)的介绍;②呼应文章标题;③总领全文。
内容:①引用故事、传说、个人经历、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生动的比喻、名人名言等引出说明对象,介绍说明对象的……特征;②开篇点题,直接点明说明对象(说明内容,或说明对象的……特征);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④增加说明文的文学色彩(或故事性、趣味性)。
初中语文八上期末复习——专题07 说明文阅读【考点清单】
初中语文复习八上说明文阅读复习知识清单一、文体知识1、说明文的分类:根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不同,分为事物说明文,如《中国石拱桥》和事理说明文,如《大自然的语言》;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表达方式的使用情况的不同分为平实说明文,如《地球是圆的吗》和生动说明文,如《看云识天气》。
2、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特征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3、说明顺序:有条有理地说明,才能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介绍清楚。
①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
②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安排说明顺序,如从外到内,从上到下,从前到后,由远及近等。
③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从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
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等等。
逻辑顺序通常包括下面几种情况:a.从整体到局部;b.从原因到结果;c.从特点到用途;d.从主要到次要;e.从概括到具体;f.从现象到本质。
4、说明方法。
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画图表、作诠释、摹状貌、引用等。
采用什么说明方法是由说明目的和说明内容决定的。
5、说明文的结构:常用的有并列式、连贯式、递进式、总分式。
6、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准确性、严密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在此前提下,说明文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
7、常见说明方法作用分析答题格式:①举例子:使说明具体、有说服力、通俗易懂。
格式:举出了……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②列数字:从数量上具体准确地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
格式:列举了“……”等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③作比较:突出(强调)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格式:把……与……作比较,突出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④打比方:生动形象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格式: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说明文知识点梳理精编版课件.pptx
例:“根据化石记录,无脊椎动物的平均生存时间, 从起源到灭亡,据估计是500万—1000万年。”一句 中“估计”一词能否替换成“统计”?为什么? 答:不能替换。“估计”表推测,意思是大概,“统计” 的意思是对数据的收集、整理、计算,换了后句 子的意思就成了无脊椎动物的平均生存时间确定 是500万—1000万年,不符合实际,替换后就不能体 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了……(特征或道理),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3.作比较:使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 了……(特征或道理),使说明更加具体深刻。
4.作诠释:使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使……(要说明的事物)浅显易懂,概
念清楚。
5.引资料:使用了引资料的说明方法,引用名言、格言、谚语等,生动地说 明了……(特征或道理),使说明更有说服力。引用神话传说、新闻、谜 语等,生动地说明了……(特征或道理),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引起读者
化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单,更 清晰、更鲜明地说明事物,增强说
明效果。 增强说明的形象性、生动性,使抽 象的事物变得更具体,更能吸引读
者。
此外,还有_引__资__料__、__摹__状__貌_、__画__图__表__、__作__诠__释_______等说明方法
第7页,共19页。
考点:判断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第10页,共19页。
现在,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噪音确实影响人们的食欲。但 有不同的表现,这也可以部分解释为何人们在飞机和火车上食 欲不振。美国康奈尔大学食品学助理罗宾丹多等人发现,在飞机
上人们食欲较差,原因是喷气式客机舱内的噪音高达约85分贝,
引擎的轰鸣声以及人们在密闭空间的交谈声使机舱内变得很吵。
第19页,共19页。
说明文文体知识要点整理
说明文文体知识要点整理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
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能有科学的认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明文文体知识要点整理,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说明文文体知识要点整理1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是我们最常见的文体之一。
说明文文体知识要点(1)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按一定的要求解说事物或事理的文章称为说明文。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平实,简洁。
(2)说明事物的前提是抓住事物的特征。
所谓特征就是事物间相互区别的标志。
(3)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有总说后分说,先主要后次要,先原因后结果,由现象到本质,由性能到功用等)(4)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作解释,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用数字,列图表。
(5)说明文按说明对象和内容分有:说明实体事物和说明抽象事理两大类。
说明文按写作方法和表达方式分有: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
(6)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的区别在于:平实性说明文纯用说明的表达方式,语言朴实简明,内容具体,切实使人读了就能明白。
如自然科学的各类教科书。
科技信息资料,实验报告,说明书等。
文艺性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辅以叙述,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并常用借助一些修辞方法,形象化地介绍事物或阐述事理,使读者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艺术的享受,这类说明文通常称知识小品或科学小品。
(7)说明文的描写和记叙文中的描写区别:a 目的不同:记叙文中的描写是为了使人有所感,;说明文的描写是为了使人有所知。
b 记叙文可以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使用各种描写方法起到多方面的作用。
说明文的描写则只能在说明事物的过程中,借助某钟形象化的手法,对事物的特征作一些必要的描绘,主要是起到使说明的事物特征更具体,更形象。
c 记叙文中的描写可以发挥艺术想象,可以夸张,渲染,而说明文中的描写在务真求实的前提下进行语言加工,做到既形象生动,又真实可信。
语文说明文知识点归纳
语文说明文知识点归纳一、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能、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
二、说明文的分类1. 按说明对象分2. 按语言风格分- 平实说明文:语言平实、简洁、通俗易懂,多用说明性语言客观地介绍事物或事理。
例如一些产品说明书。
三、说明对象及其特征1. 明确说明对象2. 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特征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可以从以下方面把握:- 归纳概括。
有的文章没有直接写出特征,需要对相关内容进行归纳。
例如在介绍某种植物时,从它的生长环境、外形、用途等方面归纳出其独特之处。
四、说明顺序1. 时间顺序- 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说明。
常用于介绍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如历史发展、生物成长过程等。
例如在介绍某种文物的制作历史时,从古代到现代的发展历程就采用时间顺序。
2. 空间顺序3. 逻辑顺序- 按照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说明。
常见的逻辑顺序有:- 从现象到本质:先介绍事物的表面现象,再深入剖析其本质。
例如先介绍沙漠中的一些奇怪现象,再解释产生这些现象的本质原因。
- 从原因到结果:先说明事物产生的原因,再说明由原因导致的结果。
比如解释某种疾病的发病原因,然后说明这种疾病会带来的身体变化等结果。
- 从特点到用途:先介绍事物的特点,再说明其用途。
像介绍某种新型材料的特性,然后阐述它在不同领域的用途。
- 从整体到局部:先对事物进行整体概述,再详细介绍局部内容。
例如介绍人体结构时,先从整体的人体说起,再分别介绍各个器官。
- 从主要到次要:按照事物的重要程度进行说明,先介绍主要方面,再提及次要方面。
五、说明方法及其作用1. 举例子- 作用:通过列举具体的实例,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例如在说明某种植物的耐旱性时,列举沙漠中生长的仙人掌为例,读者就能更直观地理解这种植物的耐旱特点。
2. 列数字- 作用:用具体的数据来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使说明更准确、更科学、更有说服力。
说明文知识点及考点梳理
说明文知识点及考点梳理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事物、解释事理的文章体裁。
它具有科学性、条理性和准确性等特点,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梳理一下说明文的知识点及考点。
一、说明文的定义和分类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事物的性质、特点、成因、用途等进行介绍和解释,或者对事理进行阐述和说明的一种文体。
根据说明对象的不同,说明文可以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主要是介绍具体的事物,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事理说明文则侧重于解释事物的原理、规律,像《大自然的语言》《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等。
二、说明文的要素1、说明对象说明对象就是文章所要介绍和说明的事物或事理。
明确说明对象是读懂说明文的关键。
2、说明特征说明特征是指说明对象所具有的独特之处,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3、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引资料等。
(1)举例子: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或事理。
(2)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3)打比方:将两种不同的事物,通过比喻的手法,使其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4)作比较: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进行对比,突出其特点。
(5)分类别:对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使说明更有条理。
(6)下定义: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概括说明。
(7)作诠释:对事物的某一方面进行解释说明,使读者更容易理解。
(8)摹状貌:通过描写事物的形状、外貌等,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9)引资料:引用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来说明事物或事理。
4、说明顺序说明文的说明顺序通常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三种。
(1)时间顺序: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说明,比如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历史事件的发展等。
(2)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进行说明,如介绍建筑物、景点等。
说明文文体知识梳理(部编版课文示例)
注: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①下定义要严密,必须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作诠释不一定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②下定义的说明对象和说明内容可以互换顺序,其义不变,而作诠释则不能。
分类别
特点: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为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进行说明。
按语言分
平实说明文:平实说明文常常是直截了当地说明对象。不描写,不夸张,没有弦外之音。客观准确地介绍事物,具体科学、简明易懂。
如《中国石拱桥》运用大量数据对说明对象作客观的说明。
生动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或科学小品文、知识小品文)。常常用较形象的手法来说明事物,使被说明的事物具有生动性和形象性,易于引起读者的兴趣。
作用:准确简明/严密精确地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
示例: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大自然的语言》)
作诠释
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进行具体的解释、说明。
判断标志:因为……、由于……、这是由……造成的等。
作用:具体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表范围
主要、都、大部分、基本、少数、一切、部分、全部……
表频率
经常、常常、偶尔……
表信息来源
科学研究表明、实验结果发现……
表概数
十几、几十、左右、一两个……
生动形象
平易朴实
说明文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由于说明对象和作者风格的不同,说明文语言的特点也是多种多样的:或概括,或具体;或简洁,或丰腴;或精练,或详尽;或平易朴实,或幽默风趣,总之不拘一格。
如《核舟记》就是按照船体――船头――船尾――船背的空间顺序来写的。
说明文知识点梳理精品课件.ppt
判断
答题技巧
结合实际解释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 准确性 和严密性
•*(加点字)表示……,文中的意思是…….去掉后就 变成了……,不符合实际。情况失去了说明文语 言准确性的特点.
★
例题讲析
例如:“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中的 “几乎”能否去掉?
外—内、上—下、 左——右、前—后、远—近 逻辑顺序:主—次、原因—结果、
现象—本质、性状—用途、 一般—特殊、概括—具体、 整体—局部
实战演练
❖ (1)、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
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
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
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
字写在竹子木版上,这些竹片或木片叫做简或牍,……春秋
末期,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种书叫帛书……(时
间顺序
)
❖ (3)、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因
为海水的咸度很高,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
多种矿物质;有134.5(4)亿吨氯化钠;有
63.7吨氯化钙,有20亿吨氯化钾,另外还有
作用分析:运用 下定义 的说明方法, 用简明的语言准确 地概括了“克隆” 的 本质特征 ,使读者对这一概念有了较 为清晰的认识。
实战演练 小心,涂改液伤着你
为了验证涂改液的危害程度,三名中学生又找来六只小白鼠,
分三组做对比模拟实验。他们将蘸有不等量二氯甲烷、三氯 乙烷和对二甲苯三种试剂的棉花,放入两组小白鼠的笼子边 上。试剂用量大的一组,只五分钟小白鼠就惊慌、抽搐而死; 剂量小一组,每天试验5-8分钟,与剩下一组对比观察。五天 中,实验组小白鼠的惊慌不安日益严重,进食减少,动作迟 缓,体重下降,与对比组小白鼠体重逐日增加形成明显对比。 停止试验15天,慢性中毒现象逐渐消失,一切恢复正常。
说明文文体知识要点
说明文文体知识要点说明文是一种宏观的文字组织形式,通过对其中一事物、现象或观点的客观描述和分析,来阐述其特点、发展、原理、规律等,以使读者了解和掌握所述事物的相关知识。
说明文主要采用客观、准确、简练的语言,以文字的形式传达对事物的描述和解释。
下面是说明文文体的主要要点。
1.文体特点:-客观性:说明文以客观地描述、阐述事物为主要目的,避免主观色彩的介入。
-准确性:说明文要求准确、精确地描述事物的特点、发展过程等,以确保传递正确的信息。
-科学性:说明文通常关注于具有一定科学性的事物,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等。
-逻辑性:说明文需要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使读者能够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简练性:说明文通常力求简洁明了,在表达和阐述上避免冗长和重复。
2.文章结构:-引入:通过引入引起读者的兴趣,提出讨论的主题。
-背景:提供背景信息,使读者了解相关背景知识和现状。
-主体:详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特点、发展过程、原理等内容。
-举例/案例:通过举例、引用案例等方式,为读者提供具体的实例,以加深理解。
-对比/对立:对事物进行对比或对立,突出其差异、优劣、优点等。
-总结:对文章中阐述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概括要点。
-结尾: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旨,留下深入思考的余地。
3.语言特点:-客观准确:说明文要使用客观、准确的语言,避免个人情感和评价。
-简洁明了:说明文追求简洁明了的表达,避免冗长和晦涩难懂的句子。
-科学术语:根据说明的对象,可适当使用相关的科学术语,以确保准确性。
-逻辑关系:说明文要求准确的逻辑关系,通过因果关系、比较关系等方式组织叙述。
-具体实例:通过引用具体实例,可以更好地使读者理解和记忆所述事物。
-图表配合:在需要说明事物特点和数据时,可以使用图表等形式进行配合说明。
4.提高写作技巧:-明确写作目的和对象:明确自己写作的目的和面向的读者群体,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写作。
-调整篇章结构:通过合理调整篇章结构,使其符合文章的逻辑顺序和层次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举例子(5年8考)
为了把事物(或事理)及其特征等说明得更加具体、清楚、明白,在说明过程中举出一些实例来进行说明的方法。
作用:使那些概括的、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便于读者理解。例子前常有“例如”“比如”“如”等标志性词语。
如《中国石拱桥》中“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其中最着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作比较(5年7考)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彼此有一定联系或者有相似点的事物进行比较,从而介绍某一事物的性质、变化、发展的说明方法。
如《奇妙的克隆》中引用神话传说“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孙悟空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猴毛变猴就是克隆猴”。
摹状貌(5年1考)
就是通过描绘事物形貌的方式把事物的特征表达出来。
作用:有助于把说明对象说得形象、具体、生动。
如《看云识天气》中对卷云的描述“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
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作用:因从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角度对事物进行了多层次的说明,所以事物之间的关系眉目清晰,避免了产生重复交叉的现象,不同类别的事物特征明了,让人印象深刻。
如《看云识天气》一文中将预示晴天的云和预示雨天的云分类进行说明。《苏州园林》先总括苏州园林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
引资料(5年1考)
包括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使说明更有说服力),以及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资料在文章开头还起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作用:通过比较,使事物间的相似点与不同点都明显地表现出来,便于读者把握事物的特征,特别是事物之间的差别。
如《苏州园林》中“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文体知识梳理
说明
方法
及其
作用
打比方(5年5考)
打比方实质就是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说明对象的某一特点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
作用:可以使原本不为人所熟悉的或抽象的事物变得通俗易懂,使说明语言生动有趣。
说明对象(5年4考)及其特征
说明对象就是被说明的事物或被诠释的事理。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事物说明文因为其说明对象具有事物性的特点,因而事物间的区别非常明显,容易把握,如《苏州园林》,这类说明文的标题正是它的说明对象。而事理说明文着重于说明事理,分析事物间的因果关系,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因其说明内容相对抽象,故而说明对象比较难以把握,如《大自然的语言》。
说明
文的
结构
总分式(5年2考)
包括“总—分”式(如《苏州园林》),“分—总”式(如《什么是生态系统》),“总—分—总”式(如《看云识天气》)。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中“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并列式
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之分,没有轻重之别,是平行式的结构。多用于空间顺序的说明文。
递进式
时间顺序(5年2考)
说明事物的发展、制作或演变过程,常按时间顺序进行说明。一般文中会出现表示时间先后的标志性词语。
如《中国石拱桥》,在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色的同时,也顺带介绍了中国石拱桥建造的历史,从282年的旅人桥,到605年左右的赵州桥,再到1189到1192年间的卢沟桥,最后写到解放后全国兴建的各种石拱桥,采用的就是时间顺序。采用时间顺序进行说明,能让读者大致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建造史。
空间顺序(5年1考)
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进行说明。运用这种说明顺序,文中常会出现方位词。
如《故宫博物院》,作者沿着游览参观的路线,按照从南到北的空间顺序,条理清楚地介绍了故宫的建筑格局与特色等内容。
说明
方法
及其
作用
列数字(5年10考)
运用具体的数字资料介绍事物特点的说明方法。
作用:能够给人以准确、具体的印象,增强说明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下定义(5年2考)
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事物的本质意义和特征。常用格式是:“……是什么”或“……是怎样的”。
作用:便于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使该事物与别的事物严格地区分开来。
如《大自然的语言》中“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
说明
方法
及其
作用
分类别(5年2考)
将事物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门别类的逐一说明。
画图表
用画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
作用: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说明
文的
语言
准确严谨
(5年1考)
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表述准确无误。这体现了说明文严谨、周密、科学的特点。
如《中国石拱桥》中对石拱桥的历史、长、宽等特征的介绍:“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米,两端轻松活泼,幽默风趣,具有趣味性。
如《看云识天气》中对云的种类的区别和变化的介绍:“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积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运用比喻手法及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写积云。
说
明
顺
序
逻辑顺序(5年8考)
说明事理的内部联系以及认识事物的规律,常按逻辑顺序进行说明。常用的逻辑顺序包括以下六种: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特点到用途、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由一般到个别)、从主要到次要。
如《生物入侵者》,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先后顺序,先写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再写生物入侵者的危害,最后写人们的解决之道,遵循的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如《生物入侵者》中的“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本身就具有比喻意义,它告诉读者这一类“入侵者”的“移民”行为,是会对人类和自然造成危害的。
作诠释(5年4考)
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
作用: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如《奇妙的克隆》中的“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这种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无性繁殖系’,简称无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