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病毒重点归纳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达这种受体。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和脑膜,破坏脊髓前角运动细胞等神经组织,引起非麻痹 型脊髓灰质炎或无菌性脑膜炎,出现颈背强直、肌痉挛。 ⑦ 0.1~2%:最严重。暂时性肢体麻痹或永久性弛缓性肢体麻痹。以下肢多见。个别可因延髓麻痹 而死亡。 ① 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inactivated polio vaccine, IPV) ② 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live oral polio vaccine, OPV):类似自然感染,既可诱发血清抗 体,又可刺激肠道产生 sIgA,组织野毒株在人群中的流行。但有毒力回复的可能 ③ 新的免疫程序建议首先 IPV 免疫两次,再口服 OPV 进行免疫,以排除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 质炎的危险(VAPP)
(HBsAg)、前 S1 抗原、前 S2 抗
实心:有感染性,有抗原性。
原)
空心:无感染性,有抗原性。缺乏核酸 内层·核衣壳:20 面体。
的空心衣壳。
→表面衣壳蛋白为 HBV 核心抗原(HBcAg);
→核心含 dsDNA、DNA 多聚酶
■小球形颗粒:中空。成分为 HBsAg。复制时产生过剩的
HBsAg 装配而成。不含 DNA 及 DNA 多聚酶,无感染性。
② 病毒感染波及肝细胞数多,细胞免疫过程(重症肝炎)
③ 免疫功能低下(慢性肝炎、肝硬化)
呼吸道病毒
科 共同点 血清型
生物学 特性
致病性
传播
流感病毒
麻疹病毒
腮腺炎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正粘病毒科:
副粘病毒科:
分节段,对 RNA 酶敏感。
不分节段,对 RNA 酶稳定。
有包膜,单负链 RNA
见正文
一种
一种
一种
■核衣壳:
HA 蛋白
HN 蛋白
无 HA 蛋白
①由病毒分节段的单负链 RNA 与核蛋白(NP)组
性传播及密切接触传播
主要与免疫病理损伤有关,免疫系统在 (一)HBV 对肝细胞无直接损伤作用,肝细胞损伤是由于免
清除病毒的过程中损伤了肝细胞。
疫病理损伤所致,程度与免疫应答强度有关,故乙肝的临床
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不转为慢性。 表现多样化。
病后可获得牢固免疫力。
① 病毒感染波及肝细胞数少,免疫功能正常(急性肝炎)
抗原变 异与流 行关系
抗原性漂移:量变,亚型内变异,变异幅度小 或连续变异,基因点突变,引起小规模流行。 抗原性转变:质变,抗原结构大幅度变异或基 因重组形成,出现新亚型,引起大规模流行
冠状病毒:
① 非分节段的单正链 RNA
② 普通感冒和咽喉炎、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③ 无疫苗
MMR(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疫苗 无疫苗
HA 和 NA 的抗原结构很不稳定,易发生变异,
是划分甲型流感病毒亚型的主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依据。
流感
① 麻疹
主要引起腮腺肿 病变特点是形
→Koplik 斑:病 胀、疼痛为主要 成多个细胞融 毒在真皮层内增殖, 症状的流行性腮 合组成的多核
在口腔两颊内侧黏膜 腺炎。
巨细胞。
表面形成特征性的中 睾丸炎、卵巢炎
心灰白、周围红色 的 Koplik 斑。

小 RNA 病毒科
嗜肝 DNA 病毒科
2
属 形态特点 传染源 传播途径 致病机制
抗原性
肝病毒属
正嗜肝 DNA 病毒属
球形,单正链 RNA,20 面体,无包膜。 ■大球形颗粒(Dane 颗粒):
双层。具有感染性的完整的 HBV 颗粒
外层·包膜:脂质双层 + 包膜蛋白(HBV 表面抗原
电镜下两种颗粒同时存在
无 NA 蛋白
成。其上还附着有 RNA 依赖的 RNA 复合酶复
合体蛋白。
②分节段。甲乙型流感病毒有 8 个节段。
③流感病毒的核酸无感染性。
④NP 是主要的结构蛋白,抗原结构稳定,与 M 蛋白一起决定病毒的型特异性,很少发生变
异,其抗体中无中和病毒的能力。
⑤根据 NP 和 MP 的抗原性不同,可将流感病
2-6 月的婴幼 儿引起细支气
② 亚急性硬化性全
管炎和肺炎
脑炎(SSPE) 终生免疫力。细胞免
(下),大儿 童和成人引起
疫有很强的保护作用,
鼻炎、感冒
在麻疹恢复期起主导
(上)
作用。
① 唯一自然宿主是 ① 唯一自然宿主

是人
② 飞沫传播
② 飞沫传播。
③ 传染性极强,易
感者接触几乎全
部发病
1
防治 全病毒灭活疫苗、裂解疫苗、亚单位疫苗
肠道病毒
科 传播
致病机制 及致病性
P260
防治
脊髓灰质炎病毒
小 RNA 病毒科: ① 形态最小,无包膜,衣壳为二十面体立体对称。 ② RNA:单正链,具有感染性 ③ 在易感细胞中增殖,迅速产生细胞病变 ④ 主要经典粪-口途径传播。隐性感染多见 传染源:患者和无症状携带者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 为杀细胞病毒,直接损伤运动神经元细胞而导致肌肉瘫痪 ① 病毒经口进入人体 ② 先在局部黏膜 + 咽、扁桃体等淋巴组织 + 肠道集合淋巴结中增殖。
肝炎病毒
肝炎病毒:是引起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这些病毒分别属于不同病毒科,性状显著不同,但均以肝细胞为唯一复
制场所,引起病毒肝炎。hepatitis A virus, HAV / hepatitis B virus, HBV
甲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A virus, HAV
hepatitis B virus, HBV
(百分比为该病感染者中的比例) ③ 90%:到此为止,是隐性感染,症状轻微或无症状。 ④ 5%:病毒释放入血,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 ⑤ 然后在全身淋巴组织增值,再次释放入血,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病程到此为止为顿挫感染,
患者会会出现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症状 ⑥ 1%~2%:病毒识别的受体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细胞粘附分子(ICAM),人体内很有组织表
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包膜:
内层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 MP)+ 外层脂蛋
白(lipoprotein, LP)
作用:维持病毒外形和完整性。
→MP 蛋白抗原:结构较稳定,呈型特异性, 其抗体中无中和病毒的能力。
→刺突: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
(NA)。
HA:NA = 4:1 ~ 5:1
■管形颗粒:小球形颗粒聚合而成。
后两者只有表面抗原,是复制过剩的外衣壳,不具有传染性
病人——潜伏后期、急性早期传染性最 病人——不论什么时期,病人血清都有传染性。

携带者——不易被察觉,更危险
粪—口传播,污染水源、食物(海产品) 血液和血制品传播
,可造成爆发流行
垂直传播:胎儿期、围生期(分娩时经产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