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西方竞争型政党制度的差异性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西方竞争型政党制度的差异性研究
作者:田晓玉
来源:《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年第05期
摘要:政党制度是现代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西方竞争型政党制度有一定的相同之处,即都是“土生土长的”而不是“移植嫁接的”。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西方竞争型政党制度相比较,其差异性也是非常明显的,主要体现在价值目标不同、结构特点不同、代表性不同、整合功能不同、政治稳定性不同、政治效能不同、民主实效性不同。
这种差异性充分彰显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体现出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价值和功能。
关键词: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西方竞争型政党制度;差异性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18.05.009
[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39(2018)05-0050-05
政党制度是指国家法律规定或实际生活形成的政党的社会地位和作用、政党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政党执掌、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的具体体制和运行机制,是现代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
西方竞争型政党制度主要是指政党之间通过竞争性选举获取执政地位,从而掌握政权的一种制度模式,是一种旧型的政党制度。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西方竞争型政党制度有一定的相同之处,即它们都是“土生土长的”而不是“移植嫁接的”,都是植根于本国文化的沃土之中的。
但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西方竞争型政党制度相比较,其差异性是非常明显的,这种差异性充分彰显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体现出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价值和功能。
因此,加强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西方竞争型政党制度的“差异性”研究,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理解和把握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这对进一步增强政党制度自信,推动中国政党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认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西方竞争型政党制度相比较,其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从政党产生的维度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西方竞争型政党制度的价值目标不同
政党的产生是决定一个国家政党制度特点的重要前提条件。
纵观世界,政党的产生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内生型政党,二是外生型政党。
西方国家的政党主要属于内生型政党,即政党是在近代国家建立后在议会内部产生的,所以,西方的政党也称“议会型政党”。
在西方国家,以议会为核心的国家宪政体制确立之后,由于利益分化和政治斗争的加剧,议会内部自然而然地划分出不同的党派。
随着西方国家现代化的推进以及民主的发展和民众政治参与意识的增
强,议会的权力显著加强。
由于只有赢得选举才能掌握权力,所以议会选举成为各政党关注的重要议题。
原有的议会党派为了获得更多的支持赢得选举,开始扩大组织,加强与地方和基层的联系,建立起现代政党组织,形成了通过选举竞争决定执政地位的宪法惯例,政党制度也随之产生。
在西方政党政治中,政党就是围绕夺取政权、维护政权和参与政权而开展活动的政治组织。
西方国家的政党制度更多体现为各政党之间争权夺利的一种实用工具和制度保障。
与西方不同,中国是先有政党后有国家,各政党的产生都是先于新中国而出现的,属于外生型政党。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当时中国首要的任务是要独立、要自强。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一些有志之士开始探索使中国独立自强的道路,比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但都没有使中国强盛起来,历史的重任落在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身上。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成立了新中国,探索建立了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包括政党制度。
所以,中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就是为了在中国建设一个独立富强民主文明的新中国而产生,它是以建构一个新国家为己任的使命型政党,是“革命性政党”。
中国各民主党派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产生,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帮助下,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共同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仍然担负着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使命。
中国各民主党派肩负着与中国共产党一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
中国政党制度实施的价值目标是使各政党团结合作,齐心协力,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可见,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西方竞争型政党制度在价值目标的取向上有本质的不同。
二、从制度构成的维度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西方竞争型政党制度的结构特点不同
由于政党的产生方式及政党制度的价值目标不同,中西方政党制度的基本结构明显不同,政党之间的关系有着本质上的差异。
在西方竞争型政党制度的国家,政党或政党联盟通过竞争性选举,实行轮流执政或联合执政,选举中获胜的政党是执政党,失败的政党是反对党或在野党。
因此,西方政党制度的结构特点可以概括为“多元竞争”,即没有一个党是始终处于领导地位的,各个政党要通过竞争取得执政地位,各个政党之间相对来说是对立的,政党之间更多体现为相互攻击、相互对抗,甚至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关系。
中国的政党制度包括中国共产党和八个民主党派,同样具有“多元”的特点。
但这种“多元”与西方国家完全不同,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结构特点可以概括为“多元合作”。
在“多元合作”结构框架下,中国共产党是宪法规定的执政党、领导党,八个民主党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政党制度的特点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所以,虽然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同样是“多元”,但在“多元”中,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一切的,“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
八个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当然这种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政党之间形成了一种团结合作、亲密友党的关系。
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和参政的八个民主党派,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创造了崭新的政党关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