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脂肪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页
共5页
科普类文章
消化系统疾病
某些药物或化学毒物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而致脂肪肝,如四环素、肾上 腺皮质激素、嘌呤霉素、环已胺、吐根碱以及砷、铅、银、汞等。降脂药也可 通过干扰脂蛋白的代谢而形成脂肪肝。 7.妊娠 多在第一胎妊娠 34~40 周时发病,病情严重,预后不佳,母婴死亡率分别 达 80%与 70%。 8.其他 结核、细菌性肺炎及败血症等感染时也可发生脂肪肝,病毒性肝炎患者若 过分限制活动,加上摄入高糖、高热量饮食,肝细胞脂肪易堆积;接受皮质激 素治疗后,脂肪肝更容易发生。还有所谓胃肠外高营养性脂肪肝、中毒性脂肪 肝、遗传性疾病引起的脂肪肝等。 二、临床表现 脂肪肝一般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两大类。根据脂肪变性在 肝脏累及的范围,又可分为轻、中、重三型,通常脂肪含量超过肝脏重量的 5%~10%时被视为轻度脂肪肝,超过 10%~25%为中度脂肪肝,超过 25%为重度脂 肪肝。 脂肪肝的临床表现多样,轻度脂肪肝多无临床症状,患者多于体检时偶然 发现。疲乏感是脂肪肝患者最常见的自觉症状,但与组织学损伤的严重程度无 相关性。中、重度脂肪肝有类似慢性肝炎的表现,可有食欲不振、疲倦乏力、 恶心、呕吐、肝区或右上腹隐痛等。 当肝内脂肪沉积过多时,可使肝被膜膨胀、肝韧带牵拉,而引起右上腹剧 烈疼痛或压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增多,误诊为急腹症而作剖腹手术。此外, 脂肪肝患者也常有舌炎、口角炎、皮肤淤斑、四肢麻木、四肢感觉异常等末梢 神经炎的改变。少数患者也可有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鼻衄等。重度脂肪肝 患者可以有腹腔积液和下肢水肿、电解质紊乱如低钠、低钾血症等,脂肪肝表 现多样,遇有诊断困难时,可做肝活检确诊。 三、检查 1.体检 约 30%~100%的患者存在肥胖,肝脏轻度肿大可有触痛,质地稍韧、边缘 钝、表面光滑,少数患者可有脾肿大和肝掌。进展至肝硬化时,患者可出现黄 疸、水肿、扑翼样震颤以及门脉高压体征。 2.实验室检查 轻度脂肪肝,肝功能基本正常。中、重度脂肪肝,表现为丙氨酸氨基转移 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轻中度升高,达正常上线的 2~5 倍。 一般肥胖性脂肪肝 ALT 高于 AST,反之,酒精性脂肪肝 AST 高于 ALT。半数患者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一、病因
肝脏是机体脂质代谢的中心器官,肝内脂肪主要来源于食物和外周脂肪组 织,导致脂质在肝细胞内沉积的代谢异常机制并没有完全明确,目前认为脂肪 肝的形成与以下因素有关。 1.肥胖 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30%~50%的肥胖症合并脂肪肝,重度 肥胖者脂肪肝病变率高达 61%~94%。肥胖人体重得到控制后,其脂肪浸润亦减 少或消失。 2.酒精 长期嗜酒者肝穿刺活检,75%~95%有脂肪浸润。还有人观察,每天饮酒超 过 80~160 克则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增长 5~25 倍。 3.快速减肥 禁食、过分节食或其他快速减轻体重的措施可引起脂肪分解短期内大量增 加,消耗肝内谷胱甘肽(GSH),使肝内丙二醛和脂质过氧化物大量增加,损伤 肝细胞,导致脂肪肝。 4.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导致蛋白质缺乏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多见于摄食不足或消 化障碍,不能合成载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积存肝内,形成脂肪肝。 5.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中约 50%可发生脂肪肝,其中以成年患者为多。因为成年后患 糖尿病者有 50%~80%是肥胖者,其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浆脂肪酸增高,脂肪肝 变既与肥胖程度有关,又与进食脂肪或糖过多有关。 6.药物
第5页
共5页
第3页 共5页
科普类文章
消化系统疾病
(7)肝活检组织学改变符合脂肪性肝病的病理学诊断标准。 凡具备上述第 1~5 项和第 6 或第 7 项中任何一项者即可诊断为脂肪肝。 2.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 长期大量饮酒是诊断酒精性脂肪肝的必备条件。一般饮酒史超过 5 年,折合乙 醇量男性≥40g/d,女性≥20g/d,或 2 周内有大量饮酒史,折合乙醇 量>80g/d。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肝脏 B 超或 CT 检查有典型 表现,可作出诊断。 五、并发症 脂肪肝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也可以是某些全身性疾病的并发表现: 1.常并发有酒精中毒的其他表现 如酒精依赖、胰腺炎、周围神经炎、贫血舌炎、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 2.营养过剩型脂肪肝可并发的疾病 如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 心病)、痛风、胆石症等。 3.营养不良性脂肪肝常与慢性消耗性疾病并存 如结核病、溃疡性结肠炎等。 4.妊娠急性脂肪肝 常并发有肾功能衰竭、低血糖、胰腺炎、败血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等。 5.重症脂肪肝患者可进展为肝硬化 可以有腹腔积液和下肢水肿,其他还可有蜘蛛痣;男性乳房发育、睾丸萎缩、 阳痿;女子有闭经、不孕等。 六、治疗 1.一般治疗 (1)找出病因 有的放矢采取措施。如长期大量饮酒者应戒酒。营养过剩、肥 胖者应严格控制饮食,使体重恢复正常。有脂肪肝的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有效地 控制血糖。营养不良性脂肪肝患者应适当增加营养,特别是蛋白质和维生素的 摄入。总之,去除病因才有利于治愈脂肪肝。 (2)调整饮食结构 提倡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糖、低脂肪饮食。不吃或少 吃动物性脂肪、甜食(包括含糖饮料)。多吃青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 物,以及高蛋白质的瘦肉、河鱼、豆制品等,不吃零食,睡前不加餐。
第2页 共5页
科普类文章
消化系统疾病
碱性磷酸酶(ALP)和γ -谷氨酰转肽酶(GGT)可升高 2~3 倍。80%以上患者血 清胆碱酶升高。血清胆红素可异常。 3.B 超 B 超对脂肪肝的检出比较灵敏,主要依据肝血管的清晰度、超声衰减程度 等对脂肪肝进行分级诊断,现已作为脂肪肝的首选诊断方法,并广泛用于人群 脂肪肝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但 B 超不能确定肝功能受损的程度,也很难发 现早期肝硬化。 4.CT 和磁共振 CT 平扫可见肝密度(CT 值)普遍降低,低于脾脏、肾和肝内血管,严重脂 肪肝 CT 值可变为负值,肝/脾 CT 值比值可用于衡量脂肪肝程度。CT 诊断脂肪 肝的敏感性低于 B 超,但特异性优于 B 超。 磁共振主要用于超声及 CT 检查诊断困难者,特别是局灶性脂肪肝难以与肝 脏肿瘤鉴别时。 5.肝组织病理检查 能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进行临床病理分型。提倡在 B 超的引导下进行肝穿 刺,以提高穿刺准确性,最大限度地减少肝脏损伤。镜下可见肝细胞脂肪浸 润,脂肪球大者可将细胞核推向一边,整个肝细胞裂可形成脂肪囊肿。肝细胞 坏死及炎症反应轻微或无。 四、诊断 通过病史及辅助检查,不难诊断脂肪肝。可通过肝功能、血脂、B 超、临 床症状等综合判断脂肪肝的严重程度,如果怀疑病情发展到肝硬化阶段,还应 检测“肝纤四项”等项目。 1.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 (1)无饮酒史或饮酒折合乙醇量男性每周<140 克,女性<70 克。 (2)排除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全胃肠外营养、肝豆状核变性等可导致脂 肪肝的特定疾病。 (3)除原发疾病临床表现外,有乏力、消化不良、肝区隐痛、肝脾肿大等非特 异性症状及体征。 (4)可有超重/内脏性肥胖、空腹血糖增高、血脂紊乱、高血压等代谢综合 征。 (5)血清转氨酶和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可由轻至中度增高,通常以丙氨酸氨基转 移酶升高为主。 (6)肝脏影像学表现符合弥漫性脂肪肝的影像学诊断标准。
第4页 共5页
科普类文章
消化系统疾病
(3)适当增加运动 促进体内脂肪消耗。主要应选择有氧运动,比如慢跑、快 走、骑自行车、上下楼梯、打羽毛球、跳绳和游泳等,以运动时脉搏为 100~ 160 次/分钟,持续 20~30 分钟,运动后疲劳感于 20 分钟内消失为宜。 (4)适当补硒 能让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达到正常水平,对养肝 护肝起到良好作用。 2.药物治疗 到目前为止,尚无防治脂肪肝的特效药物。西药常选用保护肝细胞、降脂药物 及抗氧化剂等,如维生素 B、C、E,卵磷脂、熊去氧胆酸、水飞蓟素、肌苷、 辅酶 A、还原型谷胱甘肽、牛磺酸、肉毒碱乳清酸盐、以及某些降脂药物等。 也可用丹参、山楂、草决明、泻泽、柴胡汤、五苓散等中药治疗。 七、预防 1.合理膳食 每日三餐膳食要调配合理,做到粗细搭配营养平衡,足量的蛋白质能清除 肝内脂肪。禁酒戒烟,少吃过于油腻的食物,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尤其要避免 动物性脂肪的摄入,平时使用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 2.适当运动 每天坚持体育锻炼,可视自己体质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如慢跑、打乒乓 球、羽毛球等运动。要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逐步达到适当的运动量,以加 强体内脂肪的消耗。 3.慎用药物 任何药物进入体内都要经过肝脏解毒,在选用药物时更要慎重,谨防药物 的毒副作用,特别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绝对不能用,避免进一步加重肝脏的损 害。可选用速之利多速溶粉,无肝毒肾毒等副作用。 4.保持心情开朗 不暴怒,少气恼,注意劳逸结合等也是相当重要的。
科普类文章
消化系统疾病
科普脂肪肝
脂肪肝(fatty liver)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 变,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病理改变,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 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发病率在不断升高,且 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正常人肝组织中含有少量的脂肪,如甘油三酯、磷脂、 糖脂和胆固醇等,其重量约为肝重量的 3%~5%,如果肝内脂肪蓄积太多,超过 肝重量的 5%或在组织学上肝细胞 50%以上有脂肪变性时,就可称为脂肪肝。其 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 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