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铁利润情况分析
京沪高铁这五年分析
![京沪高铁这五年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6b074c4a58da0116c1749bb.png)
京沪高铁这五年:从亏损37亿到全球最赚钱京沪高铁这五年:从亏损37亿到全球最赚钱•正文•我来说两句(8人参与)扫描到手机2016-07-26 08:04:00来源:时代周报•oooo•手机看新闻••原标题:京沪高铁这五年:从亏损37亿到全球最赚钱[摘要] 2011年6月30日,伴随着京沪高铁的正式运营,时任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沪高铁公司”)的董事长蔡庆华,写下了“朝辞天安门,午逛城隍庙”的词句。
2011年6月30日,伴随着京沪高铁的正式运营,时任京沪高相关公司股票走势•铁龙物流7.07+0.081.14%•大秦铁路6.08+0.050.83%•中国平安32.52+0.220.68%•广深铁路4.06+0.020.50%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沪高铁公司”)的董事长蔡庆华,写下了“朝辞天安门,午逛城隍庙”的词句。
当人们可以只用花5个小时就在北京和上海间穿梭时,京沪高铁的具体运营数据却一直是个谜。
近日,京沪高铁股东发债首次曝光京沪高铁业绩:开通于2011年的京沪高铁,在全球绝大部分高铁都处于亏损的状况下,2015年其利润总额高达近66.6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最赚钱的铁路”。
根据京沪高铁公司第七大股东天津铁路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于今年7月初披露的债券说明书中显示,截至2015年末,京沪高铁公司利润总额66.6亿元,净利润65.81亿元。
多位专家均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他们对京沪高铁等其他铁路的盈利并不感到惊讶。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铁路是大投资项目,本身就应该实现盈利。
这就是所谓‘火车一响,黄金万两’。
目前国内铁路建设,都要求在10-15年内还清建设成本。
现在这些铁路盈利,表明它们都可以提前还清建设投入。
”7月20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根据《规划》,我国到2025年高铁里程将增至3.8万公里,高铁“八纵八横”的格局确立。
2019年京沪高铁分析报告
![2019年京沪高铁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1d9e76fbe23482fb4da4c33.png)
2019年京沪高铁分析报告2019年10月目录一、京沪高铁:本次上市主要资产 (5)1、京沪高铁:盈利能力强 (5)2、股权结构:中国铁投为最大股东,国铁集团为实控人 (7)二、立足京沪稀缺资产,旅客运输与路网服务为主要收入来源 (8)1、旅客运输与路网服务为主要收入来源 (8)2、线路可以更繁忙,产能瓶颈可由复兴号打破 (9)(1)从量到价,旅客运输收入的弹性从哪里来 (9)3、路网服务:跨线车不断加开,已成第一大收入来源 (11)4、成本增长较为平缓,为利润率增长打下基础 (13)(1)成本历年趋势及拆分 (13)①与委托管理相关的成本,结算对象为沿线路局 (14)②折旧成本:铁路资产特性导致折旧年限长,折旧率较低 (15)5、往期利润:旅客运输服务体现出较强利润弹性 (16)6、预判:收入高弹性VS 成本低弹性,需求景气下利润率有望持续提升 (18)(1)收入:产能通过车型变化,价格存在探索空间 (18)①超长版复兴号投用,预计旅客运输仍有产能弹性 (18)②价:自主定价 (19)③路网服务:凭借线路优势成长 (20)(2)利润展望:看好成本低弹性助力利润率持续攀升 (20)三、募投项目 (21)1、拟以500亿对价收购京福安徽65.08%股权 (21)2、京福安徽:暂未盈利,但旅客运输量的提升,财务状况料将转好 (22)京沪高铁:盈利能力极强的核心资产。
京沪高铁公司是京沪高速铁路及沿线车站的投资、建设、运营主体,公司主营业务为高铁旅客运输,正线长1318公里,全线采用动车组列车运行,纵贯北京、天津、上海三大直辖市和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四省。
截止2019年三季度末,公司总资产1870.8亿,净资产1597.3亿,资产负债率逐年走低;营业收入250.0亿,净利润95.1亿,净利润率达到38.1%,利润率稳步上行。
线路可以更繁忙!产能瓶颈可以打破。
公司主要收入包括旅客运输(本线)与路网服务(跨线)两类。
601816京沪高铁2023年三季度现金流量报告
![601816京沪高铁2023年三季度现金流量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9307225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c9.png)
京沪高铁2023年三季度现金流量报告一、现金流入结构分析2023年三季度现金流入为1,487,328.43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672,389.98万元相比成倍增长,增长1.21倍。
企业通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所收到的现金为1,090,873.3万元,它是企业当期现金流入的最主要来源,约占企业当期现金流入总额的73.34%。
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所产生的现金能够满足经营活动的现金支出需求,经营活动现金净增加675,161.4万元。
企业通过增加负债所取得的现金也占不小比重,占企业当期现金流入总额的26.1%。
但企业增加的负债所取得的现金,仍然不能满足偿还债务的资金需求。
二、现金流出结构分析2023年三季度现金流出为1,579,967.45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719,006.7万元相比成倍增长,增长1.2倍。
最大的现金流出项目为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占现金流出总额的16.14%。
三、现金流动的稳定性分析2023年三季度,营业收到的现金有较大幅度增加,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的稳定性提高。
2023年三季度,工资性支出有较大幅度增加,现金流出的刚性明显增强。
2023年三季度,现金流入项目从大到小依次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现金流出项目从大到小依次是: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支付的各项税费;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四、现金流动的协调性评价2023年三季度京沪高铁投资活动需要资金15,133.65万元;经营活动创造资金675,161.4万元。
投资活动所需要的资金能够被企业经营活动所创造的现金净流量满足。
2023年三季度京沪高铁筹资活动需要净支付资金752,666.77万元,总体来看,当期经营、投资、融资活动使企业的现金净流量减少。
五、现金流量的变化2023年三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负92,639.02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负46,616.72万元相比现金净亏空有较大幅度增加,增加98.72%。
2020京沪高铁深度经营分析报告
![2020京沪高铁深度经营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021912ae009581b6ad9eb22.png)
京沪高铁深度经营分析报告一、京沪高铁:中国最繁忙的高铁线路,2019年营收近 330 亿元(一)高铁行业:良好的成长性,中国公众最偏好的出行方式之一我国高铁客运需求不断上升,2019年高铁客运量同比增加 15%,占铁路出行比例达 64.4%。
铁路客运量以及高铁客运量连年上升,其中高铁客运量的上升幅度明显高于铁路客运量的上升 幅度。
2019年全国铁路客运量 36.6亿人,同比上升 8.61%;全国高铁客运量 23.6亿人,同比 上升 14.8%。
2019年全国铁路客运周转量为 14706.6亿人公里,同比上升 3.96%;全国高铁客 运周转量为 7746.7 亿人公里,同比上升 12.73%。
高铁出行占铁路出行比重日益升高,2019 年高铁客运量占比 64.4%,高铁客运周转量占比 52.7%。
高铁在铁路客运运输中占比日益升高, 高铁在客运运输的重要性与成长性十分突出。
图 1:中国铁路客运量变化及增速(2008-2019)400000.00 350000.00 300000.00 250000.00 200000.00 150000.00 100000.00 50000.000.0014.00%12.00% 10.00% 366002.00 11.23%11.92%11.11%11.01%9.94%9.59% 9.28%8.61% 8.00% 6.00% 4.00% 2.00% 0.00%7.54%4.28%1.67%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铁路客运量 万人增速 %(右)资料来源:Wind ,市场研究部图 2:中国高铁客运量变化及增速(2008-2019)235833 250000 0.50.45 0.4 43.47%20000035.94%36.60%0.35 0.3 36.45%32.88%150000 100000 5000027.03%0.25 0.2 17.24% 1 4 . 800. 1%5 0.10.05 02008 2009 2010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高铁客运量 万人增速 %(右)资料来源:Wind ,市场研究部图 3:中国高铁客运周转量变化及增速(2008-2019)9000 8000 0.67746.70.5 0.4 0.3 0.2 48.06%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36.63%36.76%31.94%26.60%20.13%16.96%12.73%0.10 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高铁旅客周转量 亿人公里增速 %(右)资料来源:Wind ,市场研究部图 4:中国高铁出行占铁路出行比例变化(2008-2019)70 60 50 40 30 20 10 064.452.7 20082009高铁客运量:占铁路客运量比重 %资料来源:Wind ,市场研究部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 高铁旅客周转量:占铁路旅客周转量比重 %(二)京沪高铁:1%营业里程承担铁路行业 6%旅客发送量世界一次建成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
京沪高铁2020年经营成果报告
![京沪高铁2020年经营成果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545a0fcb7360b4c2f3f6496.png)
京沪高铁2020年经营成果报告一、实现利润分析1、利润总额2020年利润总额为402,797.31万元,与2019年的1,591,657.4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74.69%。
利润总额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企业盈利基础比较可靠。
2、营业利润2020年营业利润为402,815.54万元,与2019年的1,591,675.56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74.69%。
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营业利润减少:营业税金及附加增加2,408.65万元,管理费用增加52,701.45万元,营业成本增加123,304.38万元,财务费用增加230,612.53万元,共计减少409,027.02万元。
3、投资收益4、营业外利润2020年营业外利润为负18.23万元,与2019年负18.16万元相比变化不大,变化幅度为0.39%。
5、经营业务的盈利能力从营业收入和成本的变化情况来看,2020年的营业收入为2,523,843.14万元,比2019年的3,294,216.66万元下降23.39%,营业成本为1,733,620.47万元,比2019年的1,610,316.09万元增长7.66%,营业收入下降,而营业成本上升,表明企业经营业务盈利能力明显下降。
实现利润增减变化表(万元)项目名称2019年2020年数值增长率(%) 数值增长率(%)营业收入3,294,216.66 - 2,523,843.14 -23.39 利润总额1,591,657.4 - 402,797.31 -74.69 营业利润1,591,675.56 - 402,815.54 -74.69 投资收益0 - 0 - 营业外利润-18.16 - -18.23 -0.39二、成本费用分析1、成本构成情况京沪高铁2020年成本费用总额为2,120,218.5万元,其中:营业成本为1,733,620.47万元,占成本总额的81.77%;管理费用为79,619.36万元,占成本总额的3.76%;财务费用为294,517.01万元,占成本总额的13.89%;营业税金及附加为12,461.65万元,占成本总额的0.59%。
京沪线价值解析
![京沪线价值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7d9e447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4f.png)
京沪线作为中国最重要的高速铁路之一,其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
经济价值:京沪线连接了中国最大的两个城市——北京和上海,这两个城市都是中国的经济中心。
京沪线的建设和运营大大提高了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贸易、人员、资金等流动效率,为两地的企业家提供了更便捷的交通方式,推动了两地企业的合作,对整个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交通价值:京沪线为乘客提供了更舒适、高效、快速的出行方式。
通过京沪线,乘客可以在短时间内轻松抵达北京和上海。
同时,京沪线连接了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和北部地区,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陆路贸易通道,改变了人们的出行习惯,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提升了整个区域的交通效率。
社会价值:京沪线途经南京、苏州、天津等经济较发达的城市,这些城市的人口密度大,经济活跃。
京沪线的开通使得这些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促进了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快速有序流动,构建起支撑东部率先发展的高铁经济走廊,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投资价值:京沪高铁的盈利性超强,开通第四年就扭亏为盈。
其建设和运营不仅为投资者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也为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总的来说,京沪线的价值体现在其对于经济发展、交通便捷、社会联系和投资收益等多个方面的贡献。
它是中国高速铁路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京沪高铁前三季大赚95亿
![京沪高铁前三季大赚95亿](https://img.taocdn.com/s3/m/205ce1510b1c59eef8c7b4a6.png)
京沪高铁前三季大赚95亿10月25日晚间,京沪高铁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招股说明书披露。
2019年前三季,京沪高铁实现营业收入250.01亿元,实现净利润95.19亿元,而京沪高铁的实控人国铁集团在2019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05亿元。
近年来,目前京沪高铁的负债总额和负债率都在不断下降。
招股书显示,2016年-2018年底,京沪高铁的负债总额分别为405.77亿元、333.44亿元、275.36亿元,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京沪高铁负债总额降至273.48亿元。
京沪高铁前三季营收超250亿元实控人净亏损2亿招股书介绍,京沪高铁铁路于2008年4月18日全线正式开工建设,2011年6月30日建成通车,正线长1318千米,是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
京沪高铁连接“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区,沿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和最具潜力的地区,也是运输最繁忙、运量增长最迅猛的交通走廊。
截至2019年9月30日,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含本线和跨线)累计开行列车99.19万列,累计发送旅客10.85亿人次,招股书披露,2018 年,京沪高速铁路营业里程约占全国铁路总营业里程的1%,全线发送旅客19197.06万人次,占铁路行业总发送旅客人次的5.69%;客运周转量完成885.86亿人公里,占铁路行业客运周转量的6.26%。
在京沪高铁发送旅客近2亿人次的背后,公司业绩连年增长。
2016年-2018年,京沪高铁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62.57亿元、295.55亿元、311.58亿元,2019年前三季,京沪高铁实现营业收入250.01亿元。
2016年-2018年,京沪高铁分别实现净利润79.03亿元、90.53亿元、102.47亿元,2019年前三季度,京沪高铁实现净利润95.19亿元。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中国铁投持有京沪高铁49.76%的股权,为京沪高铁控股股东。
国铁集团持有中国铁投100%的股权,为京沪高铁的实际控制人。
京沪高铁经营分析报告
![京沪高铁经营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8c8a85dc77da26925c5b0f7.png)
二、沿线客运需求旺盛,运能扩充、路网服务提供增长动能.......................................................................................9 2.1 途经沿海发达地区,区位优势保障客运需求..................................................................................................9 2.2 商务出行黄金线路,低票价+高时效提高对航空及公路运输替代能力............................................................12 2.3“复兴号”投入运营,提速提升运力...............................................................................................................13 2.4 路网服务占比提升,维持较高增长 .............................................................................................................16
601816京沪高铁2023年三季度财务分析结论报告
![601816京沪高铁2023年三季度财务分析结论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1478174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95.png)
京沪高铁2023年三季度财务分析综合报告一、实现利润分析2023年三季度利润总额为501,930.76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151,933.24万元相比成倍增长,增长2.3倍。
利润总额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
在营业收入迅速扩大的同时,营业利润也迅猛增加,经营业务开展得很好。
二、成本费用分析2023年三季度营业成本为575,242.64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483,828.58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18.89%。
2023年三季度管理费用为19,997.22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19,651.15万元相比有所增长,增长1.76%。
2023年三季度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72%,与2022年三季度的2.69%相比有所降低,降低0.97个百分点。
营业利润有所提高,管理费用支出控制较好。
2023年三季度财务费用为56,219.28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74,151.73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24.18%。
三、资产结构分析2023年三季度企业不合理资金占用项目较少,资产的盈利能力较强,资产结构合理。
从流动资产与收入变化情况来看,流动资产增长快于营业收入增长,资产的盈利能力有所提高,但应收账款增长过快,盈利真实性值得怀疑。
与2022年三季度相比,资产结构并没有优化。
四、偿债能力分析从支付能力来看,京沪高铁2023年三季度是有现金支付能力的,其现金支付能力为1,056,885.83万元。
企业负债经营为正效应,增加负债有可能给企业创造利润。
五、盈利能力分析京沪高铁2023年三季度的营业利润率为43.28%,总资产报酬率为7.71%,净资产收益率为6.99%,成本费用利润率为76.27%。
企业实际投入到企业自身经营业务的资产为29,207,762.7万元,经营资产的收益率为6.88%。
六、营运能力分析京沪高铁2023年三季度总资产周转次数为0.16次,比2022年三季度周转速度加快,周转天数从3583.47天缩短到2278.20天。
京沪高铁2021年一季度财务分析报告
![京沪高铁2021年一季度财务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4a5d19aa98271fe900ef9a7.png)
9,593,912.86 15,059,574.32
支付的各项税费
(元 )
729,510,512.84 948,277,545.43 303,612,297.47 543,645,703.91 890,030,950.0
同比 -13.90% -72.02% -15.68% -3.35% -50.10% -18.04%
2021-03-31 2020-12-31 2020-09-30 2020-06-30 2020-03-31
销售商品、提供 劳务收到的现金 4,700,379,163.68 7,395,882,929.96 5,846,545,530.01 3,052,233,698.32 5,459,064,192.86
基 本 每 股 收 益 (元 )
0.0066
0.0283
0.0268
0.0041
0.0069
稀 释 每 股 收 益 (元 )
0.0066
0.0283
0.0268
0.0041
0.0069
综合收益总额 (元 ) 125,987,577.35 1,234,177,691.12 1,165,340,481.76 -11,749,566.8 112,757,866.23
营业利润 (元 ) 355,896,853.85 1,785,234,971.44 1,699,425,039.66 192,244,508.85 351,250,900.05
营 业 外 收 入 (元 )
673.44
23,163.52
20,723.44
12,860.0
13,172.5
利润总额 (元 ) 354,574,227.29 1,785,134,918.29 1,699,347,532.01 192,226,603.29 351,264,072.55
601816京沪高铁2022年财务分析报告-银行版
![601816京沪高铁2022年财务分析报告-银行版](https://img.taocdn.com/s3/m/30135f48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bd.png)
京沪高铁2022年财务分析报告一、总体概述从这三期来看,京沪高铁资产总计持续快速下降。
2021年资产总计29,525,225.46万元,比2020年下降1.86%,而2022年又下降了2.27%,使其资产总计下降至28,854,504.71万元。
从这三期来看,京沪高铁负债总计持续下降。
2021年负债总计为8,414,788.74万元,比2020年下降8.91%,而2022年负债总计为8,126,533.99万元,比2021年又下降了3.43%。
京沪高铁2022年营业收入为1,933,566.22万元,比2021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下降34.02%。
而2021年企业营业收入比2020年增长16.11%。
从这三期情况看,企业营业收入并不稳定。
京沪高铁2022年出现亏损,亏损155,229.3万元。
从这三期来看,2020年,2021年企业均是盈利的,并且盈利不断增加。
应当查明原因。
三期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0.7%、28.5%、28.16%。
经营性现金净流量三期分别为1,260,184.94万元、1,546,754.1万元、680,112.06万元。
关键财务指标表二、资产规模增长匹配度2022年资产增长率与负债增长率差距不大,资产增长率为-2.27%,负债增长率为-3.43%。
收入与资产变化不匹配,收入下降34.02%,资产下降2.27%。
净利润与资产变化不匹配,净利润下降136.82%,资产下降2.27%。
资产总额有所下降,营业收入大幅度下降,亏损在增加。
经营形势在恶化。
资产规模增长匹配情况表三、负债规模增长从三期数据来看,负债呈持续下降趋势。
总负债分别为9,237,985.32万元、8,414,788.74万元、8,126,533.99万元,2022年较2021年下降了3.43%,主要是由于交易性金融负债等科目减少所至。
从三期数据来看,营业收入呈波动下降趋势。
营业收入分别为2,523,843.14万元、2,930,478.06万元、1,933,566.22万元,2022年较2021年下降了34.02%。
601816京沪高铁2023年上半年现金流量报告
![601816京沪高铁2023年上半年现金流量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9259698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2a.png)
京沪高铁2023年上半年现金流量报告一、现金流入结构分析2023年上半年现金流入为2,388,935.1万元,与2022年上半年的581,367.59万元相比成倍增长,增长3.11倍。
企业通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所收到的现金为1,588,352.28万元,它是企业当期现金流入的最主要来源,约占企业当期现金流入总额的66.49%。
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所产生的现金能够满足经营活动的现金支出需求,经营活动现金净增加944,411.02万元。
企业通过增加负债所取得的现金也占不小比重,占企业当期现金流入总额的33.23%。
但企业增加的负债所取得的现金,仍然不能满足偿还债务的资金需求。
二、现金流出结构分析2023年上半年现金流出为1,773,347.45万元,与2022年上半年的942,573.1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88.14%。
最大的现金流出项目为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占现金流出总额的28.26%。
三、现金流动的稳定性分析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到的现金有较大幅度增加,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的稳定性提高。
2023年上半年,工资性支出有较大幅度增加,现金流出的刚性明显增强。
2023年上半年,现金流入项目从大到小依次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
现金流出项目从大到小依次是: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支付的各项税费;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四、现金流动的协调性评价2023年上半年京沪高铁投资活动需要资金86,217.46万元;经营活动创造资金944,411.02万元。
投资活动所需要的资金能够被企业经营活动所创造的现金净流量满足。
2023年上半年京沪高铁筹资活动需要净支付资金242,605.9万元,也被经营活动所创造的资金满足。
总体来看,当期经营、投资、融资活动使企业的现金净流量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表 12:受票价提升影响的利润表项目核算方法
23
表 13:公司旅客运输业务提价利润弹性测算
24
表 14:公司营业成本构成明细
25
表 15:公司营业成本主要由委托运输管理费、动车组使用费、折旧支出、能源支出等构成(亿元)
26
表 16:京沪高铁成本刚性较强
26
表 17:收入预测简表(百万元)
27
表 18:简易利润表(百万元)
6
图 3:公司旅客运输收入与路网服务收入平分秋色
6
图 4:公司路网服务毛利高于旅客运输毛利
6
图 5:公司毛利率稳中有增
7
图 6:公司净利润率稳步上升
7
图 7:公司有息负债减少偿债能力上升
7
图 8:公司经营现金流稳健负债率走低
7
图 9:2019 年初 17 辆编组复兴号投入京沪高铁运行
8
图 10:京沪线整线车中 16 辆编组数量最多达 48 列次
19
图 29:相较京沪航线,京沪高铁平均费率极低
22
图 30:民航国内航线市场化逐渐放开
22
图 31:京沪高铁客运量增速高于京沪航线
23
图 32:京沪高铁日均客流稳增
23
图 33:据公司招股说明书披露京福安徽有望在 2022 年扭亏
25
图 34:广深铁路近 10 年 PE24.5 倍
28
图 35:广深铁路 ROE 相对较低,PB 估值托底
正文目录
1. 京沪线黄金资产,业绩稳健现金流充足
4
2. 运量端:运量或有增长空间
8
1. 长编组投运带来单列运量提升
8
2. 客座率增长空间偏紧
12
3. 客运调图带来列次变动增量
13
3. 票价端:京沪高铁票价偏低,提价确能催化利润
19
1. 规章制度:高铁票价已市场化放开
19
2. 市场对比:高铁京沪线票价偏低
9
图 11:京沪线整线车中 16 辆编组占比最高达 62%
9
图 12:长编组复兴号的投运带来本线列均旅客增长
10
图 13:近 3 年复兴号采购总量中 8 编组占比最高
10
图 14:复兴号采购量占 14-19 年动车组采购总量比重仍低
10
图 15:标准列口径下,时速 350 公里动车采购量逐渐占据主导
图 1:公司实控人为国铁集团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浙商证券研究所 2) 主要固定资产情况:高铁线路及沿线站房是京沪高铁公司的主要固定资产。公 司坐拥京沪线路,全长 1318 公里,同时相应拥有相关配套设备所有权及沿线土 地使用权。高铁线路是最主要资产,截止 2019 年三季末净值 1061.45 亿元,占 比 81.32%;另外公司拥有房屋资产,主要由沿线北京南站、上海虹桥站、南京 南站等 24 个站房构成,总面积接近 1.24 平方公里。在“网运分离”机制下,京 沪高铁公司并不拥有动车组资产,而是实施委托运营模式,将高铁线路运营委 托给沿线北京、济南、上海铁路局管理。
28
表 1:京沪高铁固定资产主要由线路资产构成(截止 2019/09/30)
5
表 2:京沪线开行各型号复兴号动车组技术参数对比
8
表 3:以全线车为例 17 辆编组复兴号占比较低,若更新车型将有助打开供给空间
9
表 4:复兴号动车组公开招标采购情况
10
表 5:京沪高铁部分路段通行高铁 G 字头列车数统计
运输起动设备
2.30
合计
1,605.92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浙商证券研究所
137.14 26.05 20.58 38.70 8.51 17.40 9.05 15.27 15.39 4.67 5.80 2.04 300.60
净值
金额 1,061.45 132.79
53.58 22.66 13.79 11.44 3.39 3.30 1.54 0.67 0.45 0.26 1,305.32
14
图 22:京沪全线列均人次连年递增
14
图 23:京沪全线周转量连年递增
14
图 24:高铁京沪线本线车占比连年下降
15
图 25:单列次本线车收入高于单列次跨线车收入
16
图 26:单列次本线车毛利高于单列次跨线车毛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6
图 27:商合杭高铁开通将分流京沪高铁跨线车压力
17
图 28:我国铁路客运价格改革历程梳理
27
表附录:三大报表预测值
29
2
1. 京沪线黄金资产,业绩稳健现金流充足
京沪高铁是国铁集团旗下优质高铁资产,坐拥京沪两地客运的黄金线路资源。一线 纵贯南北商政枢纽,京沪高铁作为国内高速铁路热门线路,需求旺盛、业绩优异,不断创 造充足现金流。
1) 股权架构与募资情况:京沪高铁是最为重要的国有铁路资产,其股东以国有企 业为主,实际控制人为国铁集团。其中,控股股东为国铁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中 国铁投,公开发行前控股比例 49.76%;公开发行后控股比例预计降至 43.39%, 控股股东身份不变。2020 年 1 月,京沪高铁公司登陆 A 股市场,公开发行新股 62.86 亿股,募集资金总额 306.74 亿元,用于收购京福安徽公司 65.08%的股权。
3
表 1:京沪高铁固定资产主要由线路资产构成(截止 2019/09/30)
固定资产
原值
累计折旧
线路
1,198.59
房屋
158.84
建筑物
74.16
电气化供电设备
61.36
传导设备
22.30
信号设备
28.84
机械动力设备
12.43
通信设备
18.57
信息技术设备
16.94
仪器仪表
5.34
工具及器具
6.25
14
表 6:北京、济南、上海局集团部分技术标准存在差异
15
表 7:“八横八纵”主要未通车线路预计通车时间及建设情况
17
表 8:高铁动车组客运提价趋势在新闻报道方面已有反映
20
表 9:京沪高铁通车近十年提速未提价
21
表 10:考虑京沪高铁沿线经济水平,票价仍有一定提价空间
21
表 11:上海至北京各交通方式中航空与高铁较为可比
11
图 16:2020 年动车组产量同比有望回升
11
图 17:京沪高铁本线客座率水平上升至 80%左右
12
图 18:对比京沪航线,高铁京沪线客座率虽较低但空间偏紧
12
图 19:全国高速铁路网格示意图及车次密度
13
1
图 20:2019 年京沪全线发车列次 18.73 万列
14
图 21:2019 年京沪全线发送人次 2.15 亿人
21
3. 利润弹性:若京沪高铁提价 10%,则 2019 年税前利润增厚 13.77 亿
23
4. 盈利预测及评级
25
1. 并表京福安徽,短期业绩承压,长期增厚利润
25
2. 成本相对刚性,利润驱动看收入
25
3. 预测利润
27
4. 投资建议
27
图表目录
图 1:公司实控人为国铁集团
4
图 2:京沪高铁主营业务模式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