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细辛林下栽培技术
细辛高产栽培技术
![细辛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e6da2f1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ce.png)
细辛高产栽培技术细辛,别名辽细辛,北细辛等。
以全草入药,有驱风散寒,止痛之功效。
主治风寒头痛,痰多咳喘、关节疼痛、鼻寒、牙痛等症。
主产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
形态特征为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株高30厘米。
根茎下部具多数白色肉质须根。
根生叶1~2叶,叶柄长,具沟,边缘上疏生短毛。
叶片心形,先端急尖或凹缺,基部肾形,全缘,两面疏生短毛,网状脉。
单花顶生,花柄长,暗紫色,圆柱形;花被质厚,筒部成壶状杯形,暗紫色,先端3裂,有基部开展,不向下反卷,先端急尖,长约9毫米,宽约10厘米。
雄蕊12枚,二轮,排列雌蕊下部周围;花丝3毫米,花丝与花药等长。
雌蕊1枚,花柱6枚,圆锥状,外侧在基部有小突起,柱头凹缺状。
子房半下位,6室,中轴胎座,每室5枚胚珠。
蒴果球状。
种子圆锥形,有棕色硬壳,长4毫米,直径约3毫米,一侧有肉质假种皮。
花期4~5月,果期5~6月。
一、生长习性细辛喜湿润荫蔽环境,怕高温和阳光直射。
夏季烈日直射几小时株植就会枯死。
耐寒。
种子有后熟期,需经低温处理后,方能出苗。
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机质的壤土为好。
种子干燥后不出苗。
二、整地与施肥选地势高,排水好的田块,精耕细作。
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亩施土杂肥3000公斤,尿素20公斤,磷钾肥50公斤。
然后作畦,等候播种。
三、播种细辛生产上多采用根茎繁殖,也可用种子繁殖。
分育苗和移栽两步进行。
播种期在7—8月。
也可春播。
根茎繁殖:在4—5月份或8—9月份将大细辛刨出,根据苞芽多少分成数株,再按行株距25;20厘米定植在整好的畦面上。
浇水保墒,以利成活。
种子繁殖:于6—7月细辛种子成熟后及时采收。
趁鲜将种子按行株距10;6厘米点播在整好的畦面上。
每穴放种子5粒。
浇水保墒以利出苗,齐苗后加强田间管理。
培育一年后即可移栽,将细辛苗按行株距20;20厘米定植在整好的畦面上。
浇水保墒,以利成活。
四、田间管理细辛齐苗后,应注意中耕除草。
干旱天气应及时浇水;阴雨天气及时排水。
细辛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方法
![细辛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fdd642e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c8.png)
细辛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方法细辛别名华细辛、盆草细辛,原产于我国东北、四川、江西、湖北、浙江等地,其中以东北产和细辛质量最优。
下面我们介绍细辛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方法,供朋友们参考。
一、细辛的选地与整地方法选择背阴坡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下,如周围开旷,能够四面进光则更为理想。
先清除杂草,耙细整平,做1~1.2m宽,15~20cm高畦,畦面中间稍高,两旁略低的高畦。
畦长以地形而定,但不宜过长,作业道宽50cm。
土质瘠薄时在畦面上施绿肥或腐熟的圈肥,整好地后以待栽植。
二、细辛的繁殖方法细辛常采用根茎分株和种子繁殖。
(1)根茎分株繁殖:于4~5月或秋季8~9月将栽种的大细辛刨出或采挖野生细辛种根,刨时不要损坏根和芽苞,最好带些母土,以利成活。
栽时,按行距25cm,株距20cm,挖15cm深的坑.然后将苗放入坑内,每坑放2~3株,芽向上,须根散开,少培些土压住根,再向坑内浇水,再覆土盖严即可。
(2)种子繁殖:在7~8月,穴播,播时先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10cm,株距6cm,挖1.5cm深的穴,每穴放种子4~5粒,覆土盖平,稍加镇压,上边用树叶或树枝覆盖,以利种子发芽。
三、细辛的栽培管理方法1、松土植株成活后经常松土、除草,保持土壤疏松,畦内无杂草。
每年秋季结合施肥进行培土,幼苗培土少一点,大苗培土厚一点。
2、浇水遮荫移栽后如土壤干旱,应及时浇水,以后适时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如在山背阴处栽培,一般不需浇水,如遇严重干旱也应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
在露天平地栽培时,夏季以树枝、芦苇、高梁秸等材料搭棚,或间种高秆作物遮荫,防止日光直射。
3、追肥春季移栽的当年秋季结合培土进行追肥,每10平方米追过磷酸钙0.7~1kg或腐熟圈肥、绿肥、掺些腐殖土或细砂土培于植株旁。
越冬前有条件的地方,可盖一层腐熟的骡马粪,既起追肥作用,又可防寒、保水。
第二、三年每年5月末及秋季追肥1次,方法与第一年同。
四、细辛的病虫害防治在少数栽培细辛的老区发现病害,为菌核病。
细辛林下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细辛林下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5a679815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2e.png)
细辛林下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细辛为马兜铃科细辛属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有解热、祛风、发汗、祛痰、镇痛功效。
野生细辛主要分布于辽宁、吉林的林区。
细辛是喜阴植物,但如果野生状态的林下温度过低、光照过弱,则生长极为缓慢。
一般林下栽培时,从种到收需要6年以上时间,且植株矮小,每株仅有2-3片叶,产量很低。
农民习惯于5月采挖野生细辛,此时种子还未成熟,严重影响了林下细辛的自然繁殖。
由于森林采伐、自然环境的改变,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特别是过度采挖,使野生细辛濒临绝种。
1.选地整地野生细辛是林下生长的一种喜阴植物。
由于长期生长在林下的湿润、肥沃腐殖质层中,形成一种喜湿润、喜肥、喜阴、怕强光的特性。
常见于密集的灌木丛间、山沟底部稍湿润的地方以及林缘、岩阴湿地。
因此,林下栽培应选择植被完整、土壤肥沃的林区,先间伐过密、不成材的树木或疏去过密的树枝,一般翻地15cm,然后搂出残根杂草,顺山做畦、备用。
2.种子繁殖和育苗移植人工栽培细辛,种子直播5年可一次性收获;育苗后移植的,移植后生长3-4年收获。
2.1播种育苗6月中、下旬果实由紫红色变为粉白色、手捏果肉发软、呈粉沙状时即成熟,要随熟随采,否则种子易脱落而被蚂蚁搬走。
种子采收后,搓去果皮,立即播种。
种子必须鲜种,干种子在大室内贮存2个月就会丧失发芽力。
采种后如果不能及时播种,应将新采收并搓洗过的种子与湿沙混拌后埋藏起来,以待播种。
播种期不得晚于7月末,过晚影响根的生长。
播种方法有撒播、条播、穴播。
①撒播在高畦上,整平畦面,做5cm深的畦槽,搂平槽底后播种。
可将鲜种子与5-10倍的细沙混拌均匀后撤播。
播种量20g/平方米,播种要均匀,播后覆土1.5cm。
②条播在畦面上按行距10-15cm 开沟,沟深1.5cm,将种子拌细沙后均匀撒入沟内,覆土1.5cm,每亩用种量4-5kg。
③穴播在畦面上用木磙镇压,按10×10cm播种,每穴播种5-7粒,覆土2cm。
每亩用种量2.5kg左右。
细辛林下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细辛林下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d0f4f952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09.png)
细辛林下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汇报人:日期:CATALOGUE目录•概述•种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品种选择与优良品种介绍01概述细辛的植物学特性细辛的叶片形态为三角状卵形,花蓝绿色,果实为椭圆形的蒴果。
细辛的种子呈粉末状,红棕色。
细辛属于马兜铃科细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横走,圆柱形,黄棕色,直径2-3mm,节间长1-2mm。
细辛的经济价值细辛是一种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中药材,其根部具有散寒、止痛、温肺止咳等功效,可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咳嗽痰多等症状。
细辛的叶和全草也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等功效。
此外,细辛还可用于提取精油、制作香料等。
细辛的栽培历史与现状细辛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华东等地区。
目前,细辛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除了传统的产地外,一些新的产区也在发展细辛的栽培。
随着市场的需求增加,细辛的价格也在逐年上涨,因此细辛的栽培前景十分广阔。
02种植技术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半阴半阳的地块,避免在低洼、易涝、易受干旱影响的地块种植。
选地深翻土地,清除杂草和石块,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整地选地与整地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细辛种子,确保发芽率和品质。
种子选择适宜在春季3-4月份播种,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适当调整。
播种时间采用条播或穴播的方式,行距一般为20-30厘米,深度为3-5厘米,每亩用种量为2-3公斤。
播种方法一般在播种后第二年的秋季进行移栽,此时幼苗已经长成。
移栽时间移栽方法移栽密度选择健康的幼苗进行移栽,挖取时注意保护根部,移栽后及时浇水,促进幼苗适应新的环境。
根据土地肥力和幼苗大小确定移栽密度,一般每亩移栽1000-1500株左右。
03020103田间管理除草定期清除田间的杂草,可以避免杂草与细辛争夺养分和光照,保持田间清洁。
松土通过松土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养分的吸收。
松土时可以结合除草一起进行。
除草与松土基肥在种植前施用基肥,主要为有机肥料,如堆肥、厩肥等,为细辛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林下栽培北细辛无公害生产技术
![林下栽培北细辛无公害生产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9d23a5b3c1ec5da50e270e0.png)
5 . 病 虫害防治
5 . 1叶枯病 发 病初 期 ,采用黑 灰净 5 0 0  ̄ 7 5 0倍液 、 或 秀安 5 0 0  ̄ 7 5 0倍 液 、 或斑 绝 1 5 0 0  ̄ 1 8 0 0 倍液 、 或贺 青
选地 : 育苗地应选林 地或参后地 , 要 求地势平坦 , 排 7 5 0  ̄ 1 0 0 0倍液或世高 1 0 0 0 倍液等与抗逆增产剂天达参 水良好, 土壤以土质肥沃的暗棕壤最好 ; 整地 : 将灌木杂 宝 6 0 0 倍液混合喷施 , 7  ̄ 1 0天一次。 草 割除 , 深翻 1 5 c m, 打碎土块 并施入腐 熟有机 肥 2 . 5 t 左 5 . 2黑斑病 展 叶初 期开始 喷药 防治 。可选 用 药剂 右, 拌 匀搂平并进行土壤消毒 ; 做畦 : 顺 山坡 或稍与 山坡 有 : 多氧 清 5 0 0倍 液 、 或斑 绝 1 5 0 0倍液 ( 在 叶片展 开前 倾 斜做畦 ,不要 横 山做畦 ,以防 雨水冲 刷 。一 般畦 宽 慎用 ) 、 或秀安 7 5 0 倍液 、 或黑灰净 7 5 0 倍 液或世高 1 0 0 0 1 . 2 m, 高2 0 c m, 长 短可 根据 地 形 而定 , 一般 1 0  ̄ 3 0 m 之 倍 液等与抗逆增产 剂天达参宝 6 0 0 倍 液混合喷施 , 7  ̄ 1 0 间 为宜 , 畦间作业道宽 5 0  ̄ 8 0 c m; 播种: 6月下旬  ̄ 7月上 天一次 。 旬, 采 用行播 、 撒播 或点播进行播 种 , 播种前用 5 0 % 黑灰
技 术 版块 一 作物栽培
J j s h u b a n k u a i
林 下 栽 培 北 细辛 无公 害 生 产 技 术
文/ t 1 3 王克辉 回 韩宜 民 潮 张国权 圈 战松岩
细辛的栽培技术中草药,实用技术
![细辛的栽培技术中草药,实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ed1908148d7c1c709a14599.png)
细辛的栽培技术中草药,实用技术细辛全草入药,又名细辛,东北细辛,为我地区地道药材,具有镇痛、镇静、发汗、祛痰等功效。
1、土地准备人工栽培细辛应选择稀疏的林地或灌木丛。
平地栽培时,******选择肥沃的农田砂质壤土最为理想。
翻地深度20厘米左右,后清除树根和草根、耙细作畦,畦宽1-1.2米,但耕翻前应施基肥,每亩施1000公斤优质肥,畦长一般10-20米。
2、播种(1)种子繁殖。
通常在6月中旬,即果实成熟时随采随播。
行距10厘米,也有按10厘米x5=50厘米的行株距穴播者,每穴5-6粒,覆土1-2厘米。
畦面再覆层草保持畦面湿润条件。
土壤干旱时,播前应浇透水。
(2)要茎繁殖。
虽然春、夏、秋三季均可,但经验认为采挖******细辛以夏季6-8月初栽植为好,翌春出土,成活率在85%以上,根茎段的长度以2-3厘米左右为宜。
一般每段要有两个节,节上要有芽,栽种时行株距为10-15厘米。
每穴两段,覆土5-6厘米,栽时要浇透水,栽后必须保持湿润。
3、田间管理(1)清林或遮阴。
清除遮光的灌木,使郁闭度保持在0.3-0.5米即可.平地栽培无自然阴蔽物者,要架棚遮阴.(2)松土除草。
每年都要进行2-4次松土除草,松土时注意不要损伤根茎,并要往根部培土,以防根茎和芽孢裸露地上。
(3)追肥与灌排水。
细辛是一种喜肥的药用植物,栽种前施足基肥外,还应适时追氮肥和磷肥,加速细辛的生长发育。
(4)采种。
细辛种子6月中旬、下旬成熟,当果皮由青变白,果肉是粉质状态,即用手捏果实,果实有点变软,待要开裂时采收******。
(5)病虫害防治。
细辛的主要病害是菌核病,主要害虫是细辛风蝶的幼虫。
防治方法:病害可在早春或晚秋用200-400液的多菌灵灌注根部,病穴周围用石灰水消毒,虫害用1000倍液的敌百虫喷雾即可。
第1页共1页。
细辛的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
![细辛的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a45f90452ea551810a68763.png)
2 无菌材 料的试 管培养
以带 芽的 细辛 根状茎 为培 养材料 。以 MS 培养 基为 基 本培 养基 。( ) 1愈伤 组织 诱导 培养 基 :MS +GA3 . mg 30 / L NAA .mg L 2愈伤组织增殖培 养基 :MS B . + O 1 / ;() +6 A3 0 mg /L+NAA0. mg 1 /L;( ) 诱 导 和 壮 芽 培 养 基 : 3芽
MS B . mg L+ +6 A 1 0 / NAA0 1 / . mg L;( ) 根 培 养 基 : 4生 1 2 + B .mg L . 5 / MS I A1 0 / +0 2 %活 性 炭 。 以 上 培 养 基 均 添
4 结论 与讨 论
细 辛 组织 培 养 中 ,通过 叶 和根 状 茎均 能 诱导 出愈伤
即 可 移 栽 。 移 栽 时 , 用 1 0 倍 的 多 菌 灵水 溶 液 小 心 洗 去 根 00
部的培 养基 。栽培 基质为 经过 高温消毒 、腐质土 : 土 : 砂 锯沫 为2: l:1 的营养 土 ,苗床 用薄膜 覆盖 ,保持 温 度在 2 ~2 ℃ ,相对 湿度7 %以上 ,注意遮 光等管理 工作 。7 l 5 0 d 后长 出新根 ,移栽成活率可达9 % 0 以上 。
第一 作 者 简 介 :王令军 ( 7 -) 1 5 ,男,工程师 ;主要从事营林生 9
产 、疫 源 疫 病 监 测 防 治 工 作 。
一
宜 的生根培养基 。试管 苗生根 数在4 条以上 ,且根长2 0 m .c
以上时 ,移栽成 活率可达9 %以上。 0
1 4一 6
8 0 后 ,顶 芽上 长 出新 芽 ,2 d 茎 尖 基 部 开 始 膨 大 ,逐 ~1d 0后
中药材辽细辛人工栽培技术
![中药材辽细辛人工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aa2d60f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7b.png)
中药材辽细辛人工栽培技术在铁岭地区种植的细辛,叫辽细辛,是一种原产长白山脉的中药材。
主要含有精油、细辛酮、软脂酸、细辛碱、甲基丁香酚等成分。
全草可入药,是散风寒、行水气的良药,具有镇痛、镇静、发汗、去痰等功效。
还被用来提取防虫剂。
1、生物学特征细辛种子寿命短,播种后发芽的种子能很快扎根,但是当年不出土,要等到第2年春天才能出苗。
自然成熟的种子,其胚尚未完全成熟,需要在含水量30%~70%的土壤或沙土中经过45~60天的后熟,才能发芽。
细辛属阴性植物,怕夏日中午烈日直射,在平地栽培细辛必须进行遮荫。
但过度荫蔽对其生长也是不利的。
根据观察,在5月20日(小满)以前,不遮荫,5月下旬以后必须进行遮荫。
细辛在腐殖质含量高的微酸性或中性土壤中生育良好,它要求土壤湿润、疏松,排水良好的环境条件。
2、栽培技术2.1土地准备。
人工栽培细辛应选择房前屋后或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不积水,方便管理和看护的地块,因为细辛生活周期比较长,从定植到采收卖大货至少需要5年时间,因此,既要管理细辛,还要管理资材,一定要建立围栏或院墙,防止自然和人畜的损害。
2.2整地施肥与作床。
细辛地块选定以后,要在定植前进行整地施肥和作床。
先把上茬根茬清除,每亩施腐熟优质的粪肥2000公斤,撒施均匀后深翻20厘米,做宽1.2米的床,床长度15~20米或根据地形而定,留30厘米宽的步道沟。
2.3育苗。
播种床的做法与定植床相同,播种方法有条播和撒播。
撒播时每平方米播种量150克,用筛过的腐植土覆盖1厘米,上面再撒一层干树叶或薄薄地铺一层稻草,保持苗床的湿润。
条播时,横向间隔10厘米左右开沟,沟深2~3厘米,每平方米播种量75~100克,覆土1~1.5厘米,上面也要覆盖枯叶或稻草。
播种后第2年春天细辛开始出苗。
从出苗开始就要进行遮荫,要经常作好锄草和松土工作。
到第3年的秋天就可以进行定植了。
2.4定植2.4.1定植时期。
春秋两季均可定植,春季在4月中下旬芽苞未萌动时进行。
细辛农田绿色栽培的关键技术(有温度的中药宝典)
![细辛农田绿色栽培的关键技术(有温度的中药宝典)](https://img.taocdn.com/s3/m/74107e05227916888486d7e0.png)
细辛农田绿色栽培的关键技术(有温度的中药宝典)东北细辛为马兜铃科细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原以全草入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将其修改为以根入药。
主要含有挥发油,具有祛风散寒、温肺化饮、通窍止痛等功效。
东北细辛为马兜铃科细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原以全草入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将其修改为以根入药。
主要含有挥发油,具有祛风散寒、温肺化饮、通窍止痛等功效。
多选择林下或山地人工栽培,近些年有很多药农利用农田地栽培。
现将细辛农田绿色栽培的关键技术简介如下,供药农参考。
一;合理选地1、周围环境细辛地周围不准有工地、医院等污染源,要距公路主干道200m以外,远离受污染的河流、池塘。
2、土壤条件细辛种植地要选择山脚下或两山间的沟谷地,这些地块受山林的影响,空气湿润,适宜细辛生长。
土质以疏松肥沃、湿润而不积水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好,pH6~7。
前茬作物如果使用除草剂,应耕翻休闲0.5~1年后再利用。
选择大面积农田种植细辛应在栽种前多点采取土样,检测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合格后再行种植,以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二、合理密植农田受光照时间长,土壤水分蒸发量大,空气相对湿度和土壤含水量低,温度相对增高,不利于细辛生长,因此,应适当加大栽植密度,使细辛地上植株提前封垄,减少水分蒸发,降低土壤温度。
一般以行距20cm、穴距15~20cm为宜。
例如穴距15cm,每穴栽植2年生苗4株;穴距20cm,每穴栽植5~6株。
三、合理调光1、育苗田的遮阳网调光农田地种植细辛,不同年生的细辛要选择不同透光率的遮阳网遮阳。
农田育苗地,1~2年生可选择30%透光率的遮阳网遮阳,郁闭度为0.65~0.7;5~6年生苗选择40%透光率的遮阳网遮阳,郁闭度为0.6。
2、移栽田种植玉米加遮阳网调光移栽田采用40%透光率遮阳网遮阳,3~4年生细辛地还要在畦旁种植玉米调光。
南北向做畦的在畦的西边种植玉米,东西向做畦的在畦的南边种植玉米,株距为20~30cm,种植时期同大田玉米。
东北细辛林下栽培技术
![东北细辛林下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ab7b631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89.png)
东北细辛林下栽培技术
闫恩维;郑世财;郝家发
【期刊名称】《中国林副特产》
【年(卷),期】2001(000)002
【摘要】@@东北细辛(北细辛、辽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Var. mandshuricum kitag.)马兜铃科细辛属多年生草本,干燥全草入药。
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痰作用。
多分布在东北三省东部山区。
1 生物学特性1.1 生长发育东北细辛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通常从播种到新种子形成需5~7年时间,以后年年开花结实。
一年中细辛早春花叶开放,5月份地上植株基本长成,不再生长,也不抽出新叶,7月芽胞分化,至秋季形成完整的越冬芽,第二年重新生长发育。
【总页数】1页(P25)
【作者】闫恩维;郑世财;郝家发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穆棱林业局宏林木制品厂;林口县林业局柳树林场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59.82
【相关文献】
1.林下细辛栽培技术研究 [J], 于宝贵;胡景霞
2.东北细辛林下规范化种植技术 [J], 刘兴权;吴连举;尤伟;于永平;吴炳礼;战庆福
3.东北细辛林下栽培技术 [J], 贾福国;王建香;刘国刚;郑焕春;殷霈瑶
4.辽东山区林下辽细辛栽培技术 [J], 孙绍鹏;韩友志
5.东北细辛林下人工栽培技术 [J], 李明刚;肖美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细辛栽培的技术
![细辛栽培的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12d4601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0b.png)
细辛栽培的技术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辽细辛(AsarumheterotropoidesFr.Schmidtvar.mandshuricum)干燥带根全草,别名细参、东北细参等。
性温,味辛,有小毒。
有祛风、散寒、解热、镇痛等作用。
主治感冒、咳嗽、哮喘、风湿性关节痛、鼻炎、喉炎、胃炎。
主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陕西、山东也有栽培。
但以辽宁产的质量为佳。
(一)形态特征辽细辛为多年生植物,株高15-25厘米。
地下有横走的根茎,生许多细长的白根,有强烈的辛昧和香气。
根状茎上部分枝,每分枝上有l-2片心脏形叶片,长4-12厘米,宽5-14厘米,柄长7-15厘米,叶呈丛生状,单株叶片数十枚至上百枚。
花单生,由两叶柄中间抽出;花被紫红色,广椭圆形,由基部反卷;葫果半球形,成熟不开裂,待腐烂后才破裂。
种子卵状圆锥形,硬壳质,灰褐色有光泽。
花期4-5月,果期6-7月。
(二)生长习性细辛喜凉爽、湿润的环境,忌强光和干旱。
土壤以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为好。
一般7月初播种8月初种子裂口,8月中旬露出胚根,9月初可达4厘米,10月份可达6厘米以上。
当年不出苗,经4℃以下的低温打破休眠后到第二年春天,当地温回升到6℃左右时幼芽出土。
8-12℃时达出苗盛期。
细辛生长发育极为缓慢,播种后第二年只长两片子叶;第三年春才长出一片真叶;第四年仍为五片真叶,或少数为2片真叶,仍极少数开花;第五、六年才多数为2片真叶并大量开花结实。
春天幼苗出土,5月份地上部基本定型,以后不再长新的枝叶,即使因病虫或外伤失去茎叶,当年也不再生长。
根茎在地下休眠,秋季形成一个小芽,越冬后来年抽出较小的叶片。
因此保护地上部健壮生长极为重要。
种子有休眠习性,因此种子采收后需保湿贮藏,使种胚继续分化和发育,经30-55天可完成后熟过程,种子忌干燥,寿命短,一般在30天左右。
(三)栽培技术1.选地、整地细辛喜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土壤,酸碱度以中性或微酸性为好。
忌强光、怕干旱,因此东北主产区多选林下栽培,用老参地或农田种植必须搭棚遮荫。
林下细辛栽培技术
![林下细辛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3ac6582360cba1aa911da31.png)
林下细辛栽培技术作者:刘长明来源:《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年第04期细辛为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全草入药。
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等功效。
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头痛、鼻塞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
是传统的常用中药,应用历史悠久。
适合我省栽培品种的北细辛,又称辽细辛。
1、选地整地1.1 选地选择地势不超过20°的坡地,以郁闭度低于0.5的针阔叶混交林和幼龄阔叶林。
也可选择坡度在10°以下,土层深厚,腐殖质含量高的背阴山坡或疏林。
樟子松和红松母树林下也可栽培。
1.2 整地清除林内的枯立木、病腐木、风倒木、下木及藤条灌木和树枝。
在做种植畦的地块,先揭去草皮,全面整地,翻土深度在18厘米左右,捣碎土块,捡净树根等夹杂物。
沿等高线方向做长20米左右,宽1.1米,高25厘米的高床。
2、育苗方法细辛种子生命力很短,必须采用当年采收不超过一个月的新种子。
种子采收后搓去果皮,净种。
播种方式分为撒播、条播和穴播。
2.1 播种育苗2.1.1 撒播一般林下多采用撒播。
将种子混5倍的细沙或腐殖土均匀撒于床面,种子间距在5~10毫米即可,然后盖上用细筛筛过的原床土1.5厘米。
播后盖上枯枝落叶,于翌年春去掉覆盖物。
播种量每亩5~8公斤。
出苗后生长3年或2年的壮苗即可移载。
2.1.2 条播在床面按行距8~10厘米横向开沟,沟深2厘米,按种间距离1厘米撒入种子,覆土1.5厘米。
每亩播种5公斤左右,其它操作同撒播法。
2.1.3 穴播行距12厘米,播深1~1.5厘米,每穴2~3粒种子,覆土1.5厘米。
此方法可用直播。
3、移栽定植3.1 春季移栽春栽在4月20日到5月10日,芽苞未萌动时进行。
先将苗从育苗床中起出,选择须根完整和无病虫害的健壮苗,适当疏去过多、过长须根,苗8厘米左右长即可,按株行距6×12厘米刨穴,每亩栽苗2~3株。
栽植时苗根舒展,呈扇形摆开。
踩实后浇水,株间撒盖一层半腐熟的枯叶,防止雨水冲刷和日晒。
细辛种植技术
![细辛种植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5add550cc22bcd127ff0c23.png)
细辛种植技术细辛是辽宁名贵的地道中药材,分布面广,产量多,质量好,畅销国内外。
新宾县从1 9 8 6年开始发展人工栽培细辛,现留存而积2万多公顷,经济效益高,是农民致富,中草药主栽品种之一。
细辛是辽宁名贵的地道中药材,分布面广,产量多,质量好,畅销国内外。
新宾县从1 9 8 6年开始发展人工栽培细辛,现留存而积2万多公顷,经济效益高,是农民致富,中草药主栽品种之一。
细辛以全草入药,味辛、性温.有祛风散寒、开窍止疼的功能.主治风寒头疼、鼻渊、牙疼、痰饮咳嗽、风湿痹痛;近來又用於治疗鼻炎、喉炎、胃炎以及口腔糜烂等症,均有显著疗效。
一、细辛的生长习性细辛是一喜阴性植物,多分部在山区腐殖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的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下,或生於密集的灌木丛间,山沟底部稍湿润的地方及林缘地带,所以形成一种喜湿、喜肥、喜阴、怕强光的特性,但在林下郁闭度过大则生长极为缓慢.实践证明只有透过“花达阴“或充足的散射光并加强水肥管理,才能使细辛速生高产。
二、细辛育苗技术1、选地细辛的场地选在林下或有阴棚设置的参後地、园田地均可.林地栽植应选在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下,以透光度适宜、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的地块为佳.非林地栽培细辛最好选在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地势平坦、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为佳, 透性差的黏土、砂性过大的漏风地以及低洼、过於干燥而土层浅的岗地均不适宜。
2、整地林下栽培细辛,整地时先將底柴割净清除场外,再用耙子搂出石块等杂物,然後开始刨地•深度视土层深浅而定,不要刨出老板底,一般深5 — 2 0厘米即可.刨完头遍後再用耙子搂一遍,將草木根清岀田外,搂平後再细刨一遍,將土中遗留的草木须根刨出, 搂净搂平後即可做床.采用农田或园田地栽培细辛,要先把地翻一遍(深2 0 — 3 0厘米),打碎土块,每6 6 7平方米施猪粪2 0 0 0 —3 0 0 0公斤,將粪肥翻入土中拌匀、搂平、整细,再进行做床。
3、做畦细辛做畦方法简单易行,顺山坡或稍与山坡倾斜做畦, 不要横山做畦,以防雨水冲刷.一般畦宽1.2米,高2 0厘米,长短可根据地形而定,一般1 0 — 3 0米为宜,过长不易整平,作业道宽0.8米.林下土质肥沃,一般不施基肥。
东北细辛林下人工栽培技术
![东北细辛林下人工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91043d2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c0.png)
东北细辛林下人工栽培技术李明刚;肖美莲【期刊名称】《中国林副特产》【年(卷),期】2012(000)006【总页数】2页(P71-72)【作者】李明刚;肖美莲【作者单位】穆棱市林业局磨刀石林场,黑龙江穆棱 157500;穆棱市林业局磨刀石林场,黑龙江穆棱 157500【正文语种】中文东北细辛(Manchurian wildginger)别名北细辛、辽细辛,马兜铃科细辛属多年生草本,干燥全草入药。
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痰作用。
分布于东北及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省等地。
生于山林下、山间阴湿草丛中;有栽培。
中国约有35种,如细辛、北细辛等。
因其地上部分马兜铃酸含量过高,而马兜铃酸具有肾毒性,故2005版《中国药典》已改为根及根茎入药,性温,味辛,功能温经散寒、化痰、祛风止痛,主治风寒头痛、痰饮咳喘、风湿痹痛、牙痛、鼻炎等症。
1 植物形态细辛根茎上生多数细长的根,呈丛状。
根茎顶部分歧,每分歧上生2~3枚鳞片及1~2枚具有长柄的叶;鳞片圆形、膜质,长7~10mm,先端钝圆。
叶柄长10~23cm,有短柔毛或无毛;叶片心脏形,长4~8cm,宽5~10cm。
花单一,紫红色,由两叶间抽出,花梗长3~5cm,近花被筒处成直角状弯曲,状如烟袋锅。
花被裂片为3,三角状广椭圆形,长9mm,宽11mm,稍尖,由基部反卷。
果为假浆果,半球形,长10~15mm,宽15~20mm,顶端有残存花被,成熟后不裂开,腐烂后不规则破裂。
花期5月,果期6月。
细辛生于林下腐植层深厚稍阴湿处。
常见于针阔叶混交林及阔叶林下,密集的灌木丛中,山沟底稍湿润处,林缘或山坡疏林下的湿地。
通常从播种到新种子形成需5~7年时间,以后年年开花结实。
一年中细辛早春花叶开放,5月份地上植株基本长成,不再生长,也不抽出新叶,7月芽胞分化,至秋季形成完整的越冬芽,第二年重新生长发育。
2 林下栽培2.1 选地、整地细辛从播种到开花结果,需要4年或更长的时间,这个阶段生长发育很缓慢。
东北细辛原生态栽培
![东北细辛原生态栽培](https://img.taocdn.com/s3/m/61710a701711cc7931b71675.png)
2 移栽林地 的选择与清理
21 林 地的选择 .
栽苗 。 要顺 山坡从 上往 下刨坑 , 深 1c 左 右 , 坑 5m 坑长 视种 苗长度 而定 , 以不 窝卷 种 苗根 系 为宜 。每个 坑
细辛原生态栽培成功与否 , 林地的选择非常重 要, 应该 按 照有代 表性 的野生 东北 细辛 生态 条件 标 准 进行 选 择 细辛 原 生态栽 植 地 。选 择 海 拔 80 0 m以 下 的 阔叶林 或针 阔混交 林 地 , 以北坡 、 北坡 、 坡 东 东
自己繁育 的细辛种 苗 , 在移 栽 时应 随采 挖随移 栽, 不宜 提前 将大 量采 挖 的种苗 长时 间堆 放 。采挖
和田间管理为宜。 整地做畦后于6 月下旬至7 月上旬 进行 播 种 , 常采 用 撒 播 或条 播 , (6m , 同 ) 亩 67 下 用 鲜种 子 8~O k 。做 畦 时 留足 覆 土 放 置 于作 业 道 0 lOg 上 , 种 子均 匀 地播 撒 于 畦 面上 , 种 后 上 面 覆 土 将 播 lm , 将 畦面搂 平 , 后覆 盖5 8m厚 干稻 草 或 c厚 再 然 ~e 8 le 厚鲜 山草 , ~ Om 以保持畦面土壤湿润 。第2 年春 季 待细辛 出苗 时撤 掉 畦面 覆盖 物 ,随 即搭 棚 遮 阳 。 育 苗生 长2 可进行 移栽 。 年
Y
w u
东北细
●徐 凤娟 ( 吉林 省 ●刘兴权 ( 中国农
●曹 鹏 ( 吉林 省 ●裴 欣( 吉林 省
东北细 辛 ( 俗称北 细辛 、 细辛 ) 马兜 铃科 多 辽 为 年生 草本 阴性 植 物 , 主要 分布 于辽 宁 、 吉林 、 黑龙 江 三省 。 以干燥 根及 根茎 人药 , 其 属常用 大宗 药材 , 具 有 祛风 散寒 、 温肺 化痰 、 窍止痛 等功能 。 通 东 北细辛 有 多种 栽培 方式 , 生态栽 培 为新 兴 原
北细辛种植技术等
![北细辛种植技术等](https://img.taocdn.com/s3/m/20b0bcb4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9f.png)
北细辛种植技术等1. 引言北细辛(Scientific name: Ligusticum jeholense Franch)是一种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中药材,在中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北细辛具有祛风、散寒、止痛等作用,被广泛用于风寒感冒、风湿病、头痛等疾病的治疗。
本文将介绍北细辛种植的技术要点,包括选址、土壤要求、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2. 选址北细辛的选址是种植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下是选址要点: - 气候条件:北细辛适应性较强,喜欢温凉湿润的气候,一般要求年均温度在1015摄氏度之间,年降水量在500800毫米之间。
- 光照条件:北细辛对光照的要求不高,可以在半阴半荫的环境下生长。
- 土壤要求:北细辛适应性广,可以在中性或微酸性的土壤中生长,但最适宜的土壤pH值为6.5~7.5。
土壤要求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
3. 土壤要求合适的土壤是保证北细辛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下是对土壤要求的细化: - pH值:北细辛适应范围广,但最适宜的土壤pH值为6.5~7.5。
过酸或过碱的土壤都不利于北细辛的生长。
- 质地:北细辛适应性较强,可以在各类土壤中生长,但以疏松、肥沃、渗透性良好的土壤为宜。
- 富含有机质:土壤富含有机质可以提供良好的养分供应和保水性,有助于北细辛的生长。
北细辛的繁殖方式主要有播种和分株两种方法,其中播种是主要的种植方式。
以下是播种技术要点: - 时间选择:北细辛播种的最佳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四月中旬至五月中旬,气温适宜、湿度较高,有利于北细辛的萌发和生长。
- 播种方法:将北细辛种子均匀撒播在沟或平地上,播种深度一般为种子直径的2倍,播种间距为10~15厘米。
然后轻轻拍实土壤,保持其与种子接触。
- 播种密度:北细辛的播种密度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一般每亩播种量在8~10千克左右。
5. 施肥施肥对于北细辛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以下是施肥的细化要点: - 基肥:在北细辛播种前,应进行充分施入基肥,以提供营养供应。
林下细辛立体化栽培模式
![林下细辛立体化栽培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7116d1e4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44.png)
2015年第1期(下半月)农民致富之友Nong Min Zhi Fu ZhiYou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的党支部和村委会同样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各项政策下达后的最终发布者和执行者,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先进性如何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基层党支部和村委会选举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民主和公开,这样才能保证选举的公平性,才能带动农民积极发家致富,为建设新农村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1]张晓萍.工会工作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品牌(下半月).2014(08)[2]彭正德.论民生视角下的农民政治认同建设[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3]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政策解读[J].实践(党的教育版).2014(10)[4]孙文中.底层视角下的农民环境维权[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5]浙江大学“紫领人才计划”课题组.论文化对提升乡村品位的作用———以杭州市西湖区外桐坞村打造文化艺术乡村为例[J].观察与思考.2014 (11)[6]《观察与思考》杂志社和丽水市扶贫办联合开展“文化扶贫”活动[J].观察与思考.2014(11)[7]杨明.践行群众路线建设美丽乡村———准格尔旗十二连城乡美丽乡村建设随笔[J].实践(党的教育版).2014(10)作者简介:李明,男,(1979.12-),籍贯:甘肃通渭,本科,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党史党建、政治理论、当代中国经济、形势与任务。
林下细辛立体化栽培模式高杨(辽宁宽甸县林业局,辽宁宽甸118200)[中图分类号]S7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5)01-0130-01科研◎林业科学宽甸是辽宁省的东部山区县,地处长白山的余脉,辖区内野生中草药资源丰富,为辽宁省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县之一。
细辛人工驯化栽培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目前,留存面积近4万亩,其中林下立体复合式栽培2万亩,随着农业特色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林地单一经营模式将发生改变,为山区药农提供了广阔的产业发展空间。
细辛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细辛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41908207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cd.png)
细辛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一、细辛简介细辛,又称五加、五味子、五灵芝,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其主要产地在我国东北、西南和华东等地区。
细辛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散寒、开窍醒脑等功效。
二、适宜的气候条件1.温度要求:细辛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生长温度在15℃-25℃之间。
2.光照要求:细辛对光照的要求不高,适合半阴半阳的环境。
3.湿度要求:细辛喜欢高湿度的环境,生长时需要保持适宜的湿度。
三、土壤条件1.土壤类型:细辛适合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不宜在粘重或排水不良的土壤中栽种。
2.土壤pH值:细辛对土壤pH值要求不高,但最好控制在6-7之间。
3.施肥方法:细辛生长期间需要大量营养物质来支持其生长发育,因此需要在栽培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施肥。
建议在春季和秋季进行基础施肥,夏季进行追肥。
四、繁殖方法1.种子繁殖:细辛种子较小,直径约为1-2毫米。
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在春季和秋季进行播种。
2.分株繁殖:细辛可以通过分株繁殖来扩大种植规模。
在春秋两季,将成年植株挖出,将其分成若干个小株重新移植到新的土壤中即可。
五、栽培管理1.浇水管理:细辛喜欢高湿度的环境,在生长期间需要保持适宜的湿度。
但同时也要避免过量浇水导致土壤过湿。
2.除草管理:细辛生长期间需要保持周围环境整洁,避免杂草影响其生长发育。
3.防虫防病:细辛容易受到蚜虫、白粉虱等害虫和霜霉等病害的侵袭。
因此,在生长期间需要进行适当的防虫防病措施。
4.修剪管理:细辛在生长期间需要进行适当的修剪,促进其分枝生长和根系发育。
六、收获与加工1.收获时间:细辛一般在生长2-3年后即可开始收获。
最佳采收时间为春季和秋季。
2.采摘方法:将细辛的根部挖出,去除泥沙,晒干或烘干后即可使用或储存。
3.加工方法:细辛可以用于制作中药饮片、口服液、胶囊等制剂。
加工时需要注意保持其药效和品质。
七、总结以上是关于细辛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的详细介绍。
通过合理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栽培管理,可以提高细辛的产量和品质,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细辛林下栽培技术
东北细辛(北细辛、辽细辛),马兜铃科细辛属多年生草本,干燥全草入药。
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痰作用。
多分布在东北三省东部山区。
1、生物学特性
1.1生长发育
东北细辛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通常从播种到新种子形成需5―7年时间,以后年年开花结实。
一年中细辛早春花叶开放,5月份地上植株基本长成,不再生长,也不抽出新叶,7月芽胞分化,至秋季形成完整的越冬芽,第二年重新生长发育。
1.2种子的生物学特性
1.2.1种子寿命短。
自然成熟的种子发芽率达95%以上;在室温干燥条件下存放20天后发芽率为80%左右;40天后发芽率29%左右;60天后发芽率为2%。
由此可见,种子干贮发芽率随贮藏期延长而逐渐降低,贮藏期超过60天,就会完全丧失生活力。
因此采种后应立即播种,因某种原因不能及时播种的用湿沙埋藏(1份种子拌3―5份河沙)贮存。
湿沙保存1―2个月后发芽率仍在80%以上,也可用此法长途运输种子。
1.2.2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1)温度:种子在20―24℃条件下,湿度适宜,50天左右完成形态后熟,在17―21℃萌发生根,生根后的种子在0―5℃条件下放置50天
后给予适宜条件就可萌发。
田间地表温度10―12℃时出苗,17℃开始开花,休眠期能耐-40℃的严寒。
(2)水、肥:东北细辛为须根性的药用植物,种子萌发时,土壤含水量在30―40%为宜,生育期间怕积水,小苗怕干旱,出苗前后遇干旱不仅出苗率低,而且保苗率也低;(3)光照:东北细辛是阴性药用植物,种子直播到出苗前需光照。
在小苗1―2年时需遮荫,林下栽培郁闭度应控制在0.6―0.7。
3―4年生苗郁闭度应控制在0.3―0.4。
2、栽培技术
2.1选地、整地
细辛喜温凉、湿润的环境和含腐殖质丰富的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其地块的土层要深厚,土壤要疏松、肥沃、湿润。
林地的坡度应在15°以下,采取林下育苗时,应选择地势平坦的树木稀疏的阔叶林地。
结合育林把床上可伐掉的树木伐掉,床间的距离适当放宽,床间树木要全部保留,过密的地方可适当疏整树冠。
做床应斜山走向,尽可能避开正南正北走向。
选地后耕翻,深度20cm左右,碎土后拣出树根、杂草、石块等杂物,然后作床。
一般床宽1.2m,高15―20cm,床面要求平整,床间距50―80cm。
2.2播种移栽
2.2.1种子直播
2.2.1.1采种:果实6月中、下旬成熟,要随熟随采。
一般阴雨天果实成熟快,要及时采收。
采摘后的果实应放在阴凉处放置2―3天,待果皮变软成粉状即可搓去果皮果肉,用
水将种子冲洗出来,控干水或在阴凉处晾干就可趁鲜播种。
2.2.2.2播种:一般是7月上旬至中旬,最迟不宜过8月上旬。
播种方法为撒播、条播两种。
(1)撒播:在床面上挖了3―5cm深的浅沟,用筛过的细腐殖土把沟底铺平,然后播种。
播种时应将种子混拌5―10倍的细沙或腐殖土均匀撒播。
播后用筛过的细腐殖土覆盖0.5―1.0cm。
覆土后床面上盖一层落叶。
播种鲜籽用量约120―140g/m2。
(2)条播:在床面上横床开沟3―5cm深的浅沟,行距10cm,沟宽5―6cm,沟底整平并稍压实,然后在宽沟内播种,覆土0.5―1cm,最后覆盖落叶,播种鲜籽用量约100g/m2。
(3)苗田管理:播种后第二年春季,当床土解冻时,撤去覆盖物,如遇干旱应及时浇水。
细辛虽是阴性植物,但是生长发育期间仍需一定的光照,一般1―2年生抗光能力弱,遮荫可稍大些,郁闭度0.6―0.7为宜;3―4年生抗光能力强,郁闭度0.4为宜。
2.2.2育苗移栽
每年10月份挖2―3年生的苗,分大、中、小三类分别栽种。
栽种时横床开沟,行距15cm,沟深9―10cm,株距8―10cm,使须根舒展为宜,覆土3―5cm。
春春天移栽,应在芽胞未萌动前进行。
苗田管理同种子直播。
2.3病虫害防治
2.3.1病害菌核病是细辛的主要病害。
蔓延快,危害严重。
发病来源:主要是带有病原的种子、种苗、致病土引起的。
田间一般先出现病株,以后传播扩大,形成病点、病床、
病区。
传播途径:主要是人为活动。
此外害虫、鼠害等也有一定的传播作用。
空气不能传播。
因此在自然条件下病害扩展较慢,人为传播较快。
形成病田后整个耕层被病菌占据,而形成永久性病田,很难防治。
防治措施:(1)产区调查:发现病区严加封锁,禁止病种、病苗外运,防止人为传播。
对病区、病床要彻底根治。
(2)建立无病种子、种苗基地。
(3)种、种苗、器具等消毒:用代森铵800倍与10%多菌灵200倍混合液,分别浸种、浸苗3―4h。
播种和定植移栽消毒时不选用受伤的种子、苗,以防药害。
(4)药剂防治:对病区、病株用以上药液开沟灌注病株周围的无病株及喷地上部分的植株。
于4月初至5月末,9月初至10月末,共进行5次左右。
2.3.2虫害(1)小地老虎:咬食芽、截断叶柄及根茎。
防治:用毒土、毒饵诱杀。
(2)细辛凤蝶的幼虫――黑毛虫:主要咬食叶片。
防治:用0.1%可湿性敌百虫喷于叶面。
3、采收、加工
3.1采收
种子直播的东北细辛,一般3―5年收获入药,育苗移栽地块,3―4年收获入药。
一般8月份采收。
3.2加工
细辛采收后,去净泥土,每10株1把,在阴凉通风处阴干。
不能水洗或日晒。
水洗干后叶片发黑。
根发白。
日晒后叶片发黄,降低气味,影响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