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农村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中,校园文化以其潜移默化的方式、深刻持久的教育效果成为农村中学一条投资少、效果好的重要教育渠道,对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育人环境,陶冶学生情操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然而,农村学校由于交通、信息、经济文化发展相对缓慢落后,教育经费极为紧张,因而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还存在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建设的理念不到位,在“应试教育”弊端影响下,学校把注意力集中在升学率上,重智育与德育,忽视体育美育;二是形式简单,只是传说的标语、板报、墙报,缺乏名人深刻、内涵;三是内容较陈旧,没能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时代潮流;四是投入的不足,包括人力、财力和物力。

尤其是近几年随着“进城热”高涨,师资方面出现城乡老师素质“剪刀差”加大,同时学校的公用经费量小但支出大;五是很多农村中学校园规划不科学、不合理,缺乏整体布局。

上述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的健康发展,不利于良好校风的形成,不利于学生的成长,鉴于此,要大力加强农村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议,以增强丢弃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最终实现教育目标,那么,在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以先进理念,创建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
学校管理教育要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理念,让教师的主创性得以较大的发挥,政通气顺,学校就有凝聚力和向心力。

真正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让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只有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力量,才能真正的让校园文化朝着民主化、人性化、多样化方向发展。

以人为本,“众人划桨”,这是建设良好校园文化的基础。

二、注重内涵挖掘,强化环境熏陶
首先,校园要以环境优美、文化浓厚、和谐别致为目标,对校园要做到“规划、绿化、美化、净化、亮化”,使人走进校园能感受到丰厚的文化氛围,从中受到教益,受到感染,真心觉得校园是育人的场所。

当然,农村中小学大多经费紧张,因而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时切不可片面追求档次,档次并不代表品位,山村的小草也许并不如城市的草坪美观大方,但一样的绿意盎然,路边的野花也许也没有水仙百合的娇媚艳丽,但一样的五彩缤纷。

总之,要就地取材,量力而行,讲述清新的自然之趣,追求高深的文化品位。

另一方面,一些农村中小学忽视了人文环境之美才是学校美化的养分和核心,这种人文环境之美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教师之美,老师的仪表、言谈、人格、风范是美的表现,因而学校应对教师之美有正确的引导和恰当的定位,教师不仅要注重外在美,更要不断提高自已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加强师德修养以更好地承担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任;二是学生之美,学生是学校重要的主体,农村学校往往重对学生纪律,却忽视对学生审美情操的培养,这是一个误
区,其实学生的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才是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我们更要从一点一滴的细节抓起,帮助他们树立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胸怀,培养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其次,校园文化建设要积极开发校本资源,创建积极向上,富有竞争力、创造力的校园环境。

近年来,我校依托“著名苏区、黄金宝地、旅游圣地”的区位优势,陆续开展了“争当著名苏区好学生活动”“重走长征路”“传唱经典红歌”等活动,活跃校园文化,拓宽载体,加强对学生的体育教育,提升教育内涵,并通过艺术节、歌咏会、书画比赛、田径运动等形式,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展示平台,让学生能力得到培养,特长得到发展,将道德、情感、合作理念融入学生心灵,深化校园的育人环境。

三、科学继承建设多样化的校园文化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珂说过“任何东西也不能像传统那样能够巩固集体”。

培养传统、保持传统是教育工作最重要的任务,虽然说校园文化建设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新的思索,但汲取浓厚的优良传统文化积淀,发挥辉煌校史的激励作用,无疑会使校园文化建设更持续、更科学、更人文。

比如校本制度的保障,文化活动的拓展与延伸,根本课程的深化,这些既要继承更要发展,继承的是历史中精华的部分,发展的是多样化的文化内涵。

创新与实践可以使人得到充分的张扬,使学校得到充分的发展,因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年龄阶段、班级特点,班风建设的内容等进行创新设计,使校园文化建设呈现
多样化,而过分的统一容易使人感到呆板、枯燥,压抑了班级学生的个性,限制了创新能力的发展。

(责任编辑曾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