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深度比较阅读,鉴赏美
要提 高 鉴 赏 力,比 较 的 方 法 是 不 容 忽 视 的[5]。 可见,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方面,灵活运用比较阅读 的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会更准确、深 入,而且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
方面进行评析后,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讨论的结 果,柔和的阳光、秀气的小山、可爱的小村庄、羞涩的 薄雪、安详古老的济南城,学生陶醉其中。在此基础 上教师请学生选用自己理解的如 “喜悦、赞美、恬 静、怀 念 ”等 情 感 有 感 情 地 朗 读 课 文,注 意 语 气、语 调、语速及重音的把握,揣摩老舍对济南冬天的一往 情深,读 出 “温 情 ”,读 出 “山 秀 ”,读 出 “水 清 ”。 学 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借诵读之力,在品读语言中欣赏 美,集知识、思想、情感和艺术于一体,把内容、形式 之美和谐统一,能充分发挥审美教育的功能。
分析意境美,就是要把作者“难写之景”呈现在 学生面前,把 “言 外 之 意 ”恰 切 地 表 现 出 来,让 学 生 体会到作者所刻意追求的意境[4]。语文教材中,选 编了大量形式多样、形象优美、内容丰富的插图。恰 当地指导看图,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 力、表达能力,又可以激发学生美好的情感。教师在 领会课文情感的基础上用紧扣课文主题的富有感染 力的语言讲课,并适当配合一些肢体语言,同样能引 起有效感知,使学生与教材内容产生共鸣,培养学生 的审美感知 能 力。 如 马 致 远 的 《天 净 沙 · 秋 思 》就 是一幅落寂单调的悲凉秋景,表现了作者远在天涯, 愁肠欲断的情怀。课本中这首散曲旁边有幅插图, 教学中可启发学生联系图中的景物进行想象,即让 诗中景、诗中物、诗中人在学生脑海中浮现加工,展 现出一幅立体画面。引导学生步入诗的意境,使他 们如见其景、如见其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达到与 作者的心灵沟通、情感交融。 2.4 揣摩美的主旨
语文课本为我们提供了众多历久不衰具有广泛 意义的典型人物形象,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执着顽 强的贝多芬,积极乐观的鲁滨孙……,教师应注意引
收稿日期:2014-03-01 作者简介:王 艳(1981—),女,江苏镇江人,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119·
导学生分析欣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带 有普遍社会意义的典型形象的美。通过对人物人格 的鉴赏,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观念, 学会鉴别生活中的善恶美丑,提高判断是非的能力, 更好地感 悟 生 活 中 的 情 感。 如 《散 步 》中 人 物 形 象 的美让我们如沐春风。母慈子孝,一家人真是其乐 融融啊!让 学 生 通 过 品 味 人 物 形 象,受 到 情 感 的 熏陶。 2.3 体会美的意境
每篇文章都有其特定的主旨,而那些最能表现 文章主旨 的 语 段 或 语 句,是 一 篇 文 章 的 精 华 所 在。 如《囚绿记》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透过文章关键句 “临行时我珍重地开 释 了 这 永 不 屈 服 于 黑 暗 的 囚 人。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 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抒发了作者对光明与自 由的热切向往。只要我们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这 些充溢于文章中的情志之美,自然会潜移默化地影 响学生,净化学生的心灵。
中学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如同一颗闪亮的 珍珠,从众 多 角 度 展 现 了 美 的 不 同 风 姿[1],蕴 含 着 极其丰富、极其深刻的美学内容,在语文教学中进行 审美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然而在现实语文教 学中,教师面对着中考的要求,教学中注重对个别句 子的赏析、分几步进行答题等要点的落实,课文中美 好的形象和意境都被肢解得支离破碎,最终导致学 生对语 文 学 习 兴 趣 低 下[2]。 因 此,在 语 文 教 学 中, 应让学生学会发现美、欣赏美、鉴赏美、创造美,提升 语文能力。
文学有着越超文字表面的丰富的意象世界,如 果不能领悟文章深层次的意境,则文章就会显得平 淡无奇。教师可以通过文章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 美对课文进行逐层挖掘和分析,一方面唤起学生情 感,调动学生想象,一方面加以理性的指点、引导,提 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2.1 抓住美的语言
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注重挖掘意美情深、发 人深思的语言以展现作者抒发的情思,可以推敲传神 的词语,欣赏优美的句子,琢磨富有个性的对话,引导 学生反复诵读,回味其优美的韵味,使学生在欣赏中 得到美的熏陶,从学习语言美到理解意境美。 2.2 分析美的形象
第 27卷第 3期 2014年 7月
镇江高专学报 JournalofZhenjiangCollege
Vol.27 No.3 July,2014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王 艳
(镇江市第三中学,江苏 镇江 21200百度文库)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8-8148(2014)03-0119-02
教师要充满激情地朗读课文中情感丰富的语 段,用极富 美 感 的 语 调 来 吸 引 学 生,激 发 学 生 的 兴 趣,把他们带进语文的美丽世界。教师声情并茂的 范读,会让学生不由自主地受到感染,不知不觉地进 入一种美的境界,使学生、教师、作者之间产生情感 共鸣。在分析课文之后,可让学生自读,试着去揣摩 作者的情 感,使 他 们 进 一 步 受 到 文 本 的 情 感 熏 陶。 例如教授《济 南 的 冬 天 》一 课 时,教 师 提 问:济 南 的 冬天很美,但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的冬天更美。能 探究一下原因吗?学生分别从修辞和作者的经历等
1 多样美读课文,感受美
2 多角度分析教材,品悟美
“三 分 文 章 七 分 读 ”。 朗 读 是 将 语 言 文 字 经 过 情感加工使文字语言有声化,使加工后的文字能激 起人们内心的情感,使人产生美的享受[3]。朗读使 人深入课文的情感世界,毫无障碍地接受作品的感 染熏陶,达到“与作者心灵相感通”,即神相遇、气相 通、心相印、情相融的欣赏境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