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优质课件:第五章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共35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优质课件:第五章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共35张PPT)
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2节
这些都是什么?
这些物质能在市场上直接 买东西吗? 不能
我们在市场上能用直接 用什么买东西?
那么细胞中……
问题1
忆一忆
问题 2
哪些物质与能量有关? 糖类 ——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脂肪 ——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哪些结构与能量转换有关?
讨论
糖类、脂肪等物质能为生命活动 直接供能吗?
能量转换站-----叶绿体
人、动物、真菌等: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人、动物、真菌等
绿色植物
ADP +Pi
能量

ATP
光合 呼吸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ATP
能量
呼 吸
Pi 酶 酶 能量 ADP
主动运输发光 发电肌肉收缩 大脑思考物质 合成
Pi
ATP与ADP相互转化
ATP
酶 酶
ADP+ Pi+能量
讨论 ATP和ADP的相互转化是否是可逆反应?
ATP合成与ATP分解的比较:


反 应 ATP→ADP+Pi+能量 ADP+Pi+能量→ATP 合成反应 反应类型 水解反应 合成酶 酶的类型 水解酶 线粒体、叶绿体、 场 所 活细胞所有部位 细胞质基质等 能量来源 高能磷酸键 能量去向 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光能 储存于高能磷酸键 中
ATP的水解过程
ATP
ATP水解酶
为 生命活 动提供 能量
ADP+ Pi+能量
讨论
哪些生命活动由 ATP 直接供能?
用于主动运输 (渗透能)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5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课件(113张)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5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课件(113张)

1.生长素分布和运输的易错点 (1)单侧光、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但不影响生长素的产生。 (2)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植物尖端(茎尖、根尖)。 (3)生长素在琼脂块中的运输不是主动运输,也不是极性运输,而是扩散 作用。
2.生长素的运输 运输
图示 方法
图示解读
横向 运输
单侧光使胚芽鞘尖端中的生长素从②运至①
4.对生长素的敏感度 不同器官敏感度不同:㉘______根__>__芽__>__茎________ 不同细胞成熟度敏感度不同:幼嫩细胞>衰老细胞 不同物种敏感度不同: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
主题学习一 探究向光性原因的相关实验
(1) 达尔文的实验中,遮盖胚芽鞘尖端和它下面一段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 分别遮盖胚芽鞘尖端和它下面的一段,是采用排除法,观察某一部分 不受单侧光刺激时,胚芽鞘的反应,从而确定是胚芽鞘哪一部分在起作用。
解 在调节植物生长时表 2.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合 法原理” 读 现出两重性,既能促 成、运输、分布和生理 2.“生长素的合成、运输
进生长,也能抑制生 作用,阐释生长素作用 与分布及其生理作用”的

特点中蕴含的适度与平 学习中,利用知识的逻辑
衡观(生命观念)
关系,循序渐进地学习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生长素发现的相关实验
(1) 生长素能不能对人发挥作用?为什么? [答案] 不能。人的细胞中不存在生长素的受体。 (2) IAA的组成元素有哪些?植物体内的生长素是否只有IAA? [答案] C、H、O、N。植物体内具有与IAA相同效应的物质还有苯乙酸(PAA)、 吲哚丁酸(IBA)等,它们都属于生长素。
1.明确胚芽鞘系列实验的相关结论 (1)胚芽鞘尖端:感光部位、生长素产生部位、生长素横向运输部位; (2)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一段:胚芽鞘弯曲生长的部位、极性运输的部位; (3)生长素的产生不需要光; (4)胚芽鞘的生长和弯曲分别与生长素的有无和分布是否均匀有关。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5章-全章章末高效整合精讲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5章-全章章末高效整合精讲ppt课件
答案: D
生物 必修1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专题讲座
综合检测
2.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 的O2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下表所示。通过对表 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
氧浓度(%) 产生CO2的量 产生酒精的量
a 9 mol 9 mol
b 12.5 mol 6.5 mol
后摄抑制:可以理解为因为接受了新的内容,而把前 面看过的忘记了
超级记忆法-记忆 规律
TIP1:我们可以选择记忆的黄金时段——睡前和醒后! TIP2:可以在每天睡觉之前复习今天或之前学过的知识,由于不受后摄抑制的 影
响,更容易储存记忆信息,由短时记忆转变为长时记忆。
如何利用规律实现更好记忆呢?
超级记忆法-记忆 规律
c 15 mol 6 mol
d 30 mol 0 mol
生物 必修1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专题讲座
综合检测
A.a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等于无氧呼吸速率 B.b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大于无氧呼吸速率 C.c浓度时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 D.d浓度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未进行无氧呼吸
所以我们可以选择这样的时间进行记忆的巩固,可以记得更扎实。
如何利用规律实现更好记忆呢?
超级记忆法--场 景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4 Where‘s my backpack?
超级记忆法-记忆 方法
TIP1:在使用场景记忆法时,我们可以多使用自己熟悉的场景(如日常自己的 卧 室、平时上课的教室等等),这样记忆起来更加轻松;
②若VVCOO22>43,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大于有氧呼吸。 ③若VVCOO22<43,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大于无氧呼吸。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5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5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课件
答案:B
【例2】分别对三个胚芽鞘做下图处理,然后均从左侧给予 光照,观察到的现象是( )
A.甲和丙均向左侧弯曲生长 B.乙向左侧弯曲生长 C.丙向右侧弯曲生长 D.甲、乙、丙都弯向光源生长 解析:分析可知,甲、丙均弯向光源(左侧)生长;乙向右侧弯 曲生长,即背向光源生长。 答案:A
【方法规律】 不同处理条件下植物生长情况的结果分析
2.植物激素。 阅读教科书中的相应内容,概述植物激素的概念、作用 及种类。 (1)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_产__生_部位运送到_作__用__部 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_有_机__物__,叫作植物激 素。 (2)作用:作为_信__息__分__子_,几乎参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过 程中的所有生命活动。 (3)种类:生长素、_赤__霉__素_ 、细__胞__分__裂__素_ 、脱落酸、乙烯 等。
①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与尖端有关的实验是 A、B 。 ②证明尖端产生的影响可透过琼脂片向下运输的实验 是D 。 ③证明尖端产生的影响分布不均匀导致胚芽鞘弯曲生长 的实验是 C 。 ④证明尖端产生的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的实验是 E 。 (2)请结合上述实验,分析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提示:植物的向光性是由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 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 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1)浓度、器官种类。
①生长素在浓度_较__低_时促进生长,在浓度_过__高_时则会 抑制生长。
a.生长素浓度在_O_A_′ _之间促进根的生长;浓度>_A_′_时, 抑制根的生长。(填字母)
b.对根的生长促进作用最强的生长素浓度是_A_点所对 应的浓度。
②根、芽、茎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程度大小关系为_根__>_ 芽 __>_茎 __。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第五章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1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第五章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1

李比希
引起发酵的是细胞中的某些 物质,但是这些物质只有在酵 母细胞死亡后才能发挥作用
毕希纳
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 催化作用,就象在活酵母细胞中一样
萨姆纳
酶是蛋白质
切赫和奥特曼
少数的RNA具有催化作用
酶的作用和本质
1、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①在催化某一反应时,与其他一般无机催化 剂一样,能显著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 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但并不改变 生物催化剂 反应的方向和平衡常数。 ②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和数量均没有变化。 2、酶的本质 ①探索历程
太阳能是几乎所有生命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源头。外界能 量输入细胞,并为细胞所利用,都要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学习目标:
1、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2、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认同 科学是在不断的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3、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 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 验。
②本质: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教材82页练习
〖提示〗基础题 1.巴斯德:发酵与活细胞有关,发酵是整个细胞而不是细胞中的某 些物质在起作用。 李比希:引起发酵的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是这些物质只有在酵 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毕希纳: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催化 作用,就像在活酵母细胞中一样。 萨姆纳:酶是蛋白质。 2.(1)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成千上万种化学反应,这些化 学反应需要高效率地进行,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得多。 (2)细胞内的化学反应需要在常温、常压、酸碱度适中等温和条 件下进行,无机催化剂常常需要辅助以高温、高压、强酸、强碱等 剧烈条件才能有较高的催化效率。 3.D。 拓展题 1.可用第2章中学过的鉴定蛋白质的方法。在萨姆纳之前,之所以 很难鉴定酶的本质,主要是因为细胞中酶的提取和纯化非常困难。 2.(1)如四膜虫的rRNA前体具有催化活性。(2)目前已有发现 具催化活性的DNA的报道。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5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课件(21张)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5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课件(21张)

第1讲 描述运第动5的章基本植概物念生命活动的调节
2|生长素的合成、运输与分布 1.合成:生长素主要在芽、幼嫩的叶和 发育中的种子 中合成,在这些部位,
色氨酸 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2.运输
(1) 极性运输
第1讲 描述运第动5的章基本植概物念生命活动的调节
(2) 非极性运输 :在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输导组织进行。 3.分布: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第1讲 描述运第动5的章基本植概物念生命活动的调节
3|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作用: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给细胞传达信息,起着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作用。 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在细胞水平上起着促进 细胞伸长生长 、 诱导细胞
分化 等作用;在器官水平上则影响器官的生长、发育,如促进 侧根和不定根 发生,影响花、叶和果实 发育 等。 2.作用特点: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浓度较高时抑制生长。 3.生长素作用特点的实例——顶端优势 (1)原因:顶芽处生长素浓度较低促进生长,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较高抑制生长。 (2)解除方法: 去掉顶芽 。 (3)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人们根据植物顶端优势的原理采用一定措施来提高作物 的产量,如适时摘除棉花的顶芽。
生长素不能透过云母 片,能透过琼脂块
相关结果 ①尖端未受光,因此直 立生长; ②尖端受单侧光,因此 弯向光源生长
①向右弯曲生长; ②直立生长; ③向光生长; ④向光生长
第1讲 描述运第动5的章基本植概物念生命活动的调节
旋转类
①仅暗盒内植物旋转 则胚芽鞘各部位均匀 受光; ②仅暗盒旋转、③暗 盒连同植物一起旋转, 则胚芽鞘仍受单侧光; ④植物处于转盘中心 时,离心作用对胚芽鞘 各部位影响相同,若植 物置于转盘边缘,则离 心作用使生长素向远 离盘心处沉积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完整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完整ppt课件

.
24
总结酶
1.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 所有的活细胞 细胞内、细胞外、体外
2.作用: 催化作用 降低活化能
.
25
3.本质:有机物(绝大多数、少数) 具备蛋白质的性质
(合成受遗传物质的控制、与双缩脲反应为紫色、 可水解为氨基酸) 4.同无机催化剂一样,
只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反应方向和终产 物的浓度,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不发生改变。
合成代谢(同化作用) 分解代谢(异化作用)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
3
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2 H2O2 → 2 H2O + O2
1.常温下反应 2.加热 3.Fe3+做催化剂 4.过氧化氢酶
加入试管直接观察 酒精灯加热 滴加FeCl3溶液 猪肝研磨液
.
4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
变量
反应条件
.
10
.
11
3.酶的本质 A.酶本质的探索:
(1)1857年,法国 巴斯德 通过显微镜观察,提出酿酒中发酵是由于酵
母细胞的存在 结论: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 精的
.
12
(2)德国 李比希 结论:发酵是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 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3)德国 毕希纳 过程: 结论:将酵母细胞中引起发酵的物质称为
.
49
巩固练习
1.ATP的结构式可以简写成( B )
A.A - P - P~ P B.A - P~ P~ P C.A~P~P - P D.A~P ~ P~ P 2.在细胞内,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后,释放出 2870kJ的能量。计算:1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 所释放的能量是1分子ATP水解所释放能量的多少倍?

人教版生物必修1全册精品课件第五章第4节三

人教版生物必修1全册精品课件第五章第4节三
栏目 导引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3.生物的代谢类型 (1)自养生物: 将___无__机__物___转化为有机物 的生物. ①能进行__光__合__作__用__的生物: 如绿色植物. ②能进行__化__能__合__成__作__用_____的生物: 如硝 化细菌.
栏目 导引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栏目 导引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所以在一个实验中存在着多个自变量, 得 出的实验结果是不可靠的, 一个实验中只 能存在一个自变量, 除了这个自变量外其 他变量应保持相同. 由于抽取气体后在光 下还有可能产生气体, 所以抽取气体后应 进行黑暗处理. 【答案】 B
栏目 导引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3.应用 控制_光__照__的__强__弱____和温度的高低, 适当增 加作物环境中__C_O__2的__浓___度____来提高光合 作用强度.
栏目 导引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想一想 进行植物温室栽培时, 适量燃烧柴草或放 一些干冰, 能够增产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适量燃烧柴草或放 一些干冰能增加CO2浓度, 增强光合作用强 度, 合成有机物增多, 使作物增产.
栏目 导引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①A点: 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呼吸作用释 放的CO2(此点叫CO2补偿点). ②AB段: (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CO2浓 度的增大而加快. ③B点: 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时的CO2浓度(B 点叫CO2饱和点).
栏目 导引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4.水及矿质元素Biblioteka 光合作用的影响: ①N、Mg、Fe等是叶绿素合成的必需元素, 若这些元素缺乏, 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从 而影响光合作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优质课件:第五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共73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优质课件:第五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共73张PPT)

(三)光合作用的过程:
1、写出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 2、根据是否需要光,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 概括地分为 光反应 和 暗反应 两个阶段。 3、读懂教材103页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 4、填表比较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CO2+H2
O*
* ( CH O ) +O 2 2 叶绿体
光能
6CO2+12H2O
请分析光下的植物突然停止光照后,其体 内的C5化合物和C3化合物的含量如何变化? C3 ↑ [H] ↓ 停止 光反应 还原 光照 停止 ATP↓ 受阻 C5 ↓
2C3 请分析光下的植物突然停止 CO2的供 供氢 应后,其体内的 C 化合物和 C 化合物 5 3 CO2 [H] 的含量如何变化? 酶 供能 C↓ 5 C ATP 固定 3 CO2 ↓ ( CH O ) 停止 2 C5 ↑
恩格尔曼实验的巧妙之处
选材好。 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便于观察; 用好氧细菌可确定释放氧气多的部位。 设计妙。 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排除了氧气和光的干扰; 用极细的光束照射,叶绿体上可分为有光照和无 光照的部位,相当于一组对照实验。
叶绿体的功能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它内部的巨大膜
开始时 5年后 实验前后 的差值 柳树的 2.3kg 76.7kg +74.4kg 质量 干土的 90.8kg 90.7kg -0.1 kg 质量
结论:植物的物质积累不是 来自于土壤,而是完全来源 于水。
直到18世纪中期,人们一直以 为只有土壤中的水分是植物建造自身 的原料,而没有考虑植物能否从空气 中得到什么。
2.暗反应阶段 场所: 叶绿体的基质中 [H] 、ATP 条件: 多种酶、
CO2的固定:CO2+C5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复习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复习课件
2.30个腺苷和60个磷酸基最多能组成多少个ATP(D ) A.30个 B.60个 C.0个 D.20个
3.下列选项中ADP含量增加的过程是(A )
A.K+进入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 B.苯进入生物细胞 C.线粒体中的氢与氧结合 D.甘油被吸收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思考:一分子ATP中,含有的腺苷,磷酸基团
和高能磷酸键的数目依次是 、 、 。
(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一段时间后【本实验不能用这
句】 ,测因变量。)
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 唾液淀粉酶和适量水,混合在一 个容器内,调整pH为2.0,保存 在37度水浴锅内一段时间后剩余 的物质为?
淀粉,水,胃蛋白酶,多肽
(6分)下面的三个图是某研究小组围绕探究H2O2分解 条件而获得的实验结果。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4.生如CO何2多控,制反无之氧则少的条件?如再乙连图通,盛有B瓶澄应清封石口灰放水置的一锥段形时瓶间。后,
三、实验用具(略)
四、实验结果预测 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情况下均产生了CO2,能使澄清 石灰水变浑浊。 2.酵母菌在有氧情况下,没有酒精生成,不能使重铬 酸钾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在无氧情况下,生成了酒精, 使重铬酸钾溶液发生灰绿色显色反应。 3、酵母菌的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CO2要多
二、实验假设 酵母菌在有氧情况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在无
氧情况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和酒精。
三、实验用具(略)
1.NaOH的作用是什么? 吸收空气中的CO2 2.澄清的石灰水有什么作用? 吸收酵母菌呼吸产生的CO2 3.如何说明CO2产生的多少?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程度及速度,变浑浊程度高且快的产
A点:随着反应底物浓度的增加,
反应速率加快。B点:反应速率在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3节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优质课件25张3共25张文稿演示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3节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优质课件25张3共25张文稿演示

产生
CO2
产生
CO2
分别给酵母菌提供有氧和无氧的条件, 一段时间后检测其产物是否含酒精或 者二氧化碳
配制酵母菌培养液置于A、B锥形瓶 组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装置图 放置在25-35℃、环境下培养8-9小时
总结与反思
进行实验
检测CO2的产生:观察澄清的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检测酒精的产生:
(1)各取A、B锥形瓶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2ml 注入已编号的试管
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进行试验: (1)观察澄清的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或者观察溴麝香草 酚蓝颜色变化情况 (2)各取A、B锥形瓶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2ml注入已 编号的试管 (3)分别滴加0.5毫升重酪酸钾--浓硫酸溶液,轻轻震 荡、混匀
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实验结果: 条

有 氧
无 氧
澄清石灰水
混浊 (+++)
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设置对比实验
根据实验需要,理清实验步骤
配制培养液 控制有氧、无氧环境 科学检测因变量 限制好无关变量
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提出问题:酒精和CO2是酵母菌在什么条件产生的?
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作出假设: 有氧
无氧
产生 酒精 产生 酒精
无氧 有氧
产生
CO2
产生
CO2
预期结果
无CO2,无酒精 有CO2,无酒精 无CO2,有酒精 有CO2,有酒精
有氧条件 无氧条件
√ √
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设计实验:分别给酵母菌提供有氧和无氧的条件, 一段时间后检测其产物是否含酒精或者二氧化碳
是因为微生物的污染,即醋酸菌的呼吸作用,而荔 枝的腐败是因为荔枝果肉细胞的呼吸作用。 Q2:综合上述材料,你还知道哪些保存食物的方法?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优秀课件(58张)(共58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优秀课件(58张)(共58张PPT)
二是 待干燥后再重复2-3次 (4)分离色素时,注意不要让层析液没及 滤液细线
二、捕获光能的色素
色素
类胡萝卜素
(含量占1/4)
胡萝卜素(橙黄色) 叶黄素(黄色)
叶绿素a (蓝绿色) 叶绿素
(含量占3/4)
叶绿素b(黄绿色)
因色素中叶绿素含量较多,故植物叶片一般 呈绿色。
二、捕获光能的色素
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橙光和蓝紫光
验 500多次
结论: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成功,只有绿叶才 能更新污浊的空气。
四、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4.1864 萨克斯 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
一半遮光
一半曝光
结论: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糖类)。
思考ing...
1.为什么要让叶片先置于暗处几小时? 目的是让叶片中的营养物质(淀粉)消耗掉
2.为什么让同一叶片的进行一半曝光,另一半遮 光? 为了进行对照,而在同一叶片进行可以避免植 物不同叶片的差异,使实验更有说服力。
普利斯特莱通过 植物和动物之间进行 气体交换的实验,第 一次成功地应用化学 的方法研究植物的生 长,得知植物生长需 要吸收二氧化碳,同 时放出氧气。
四、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2.1771 年英国的普利斯特莱
结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有时实验成功 有时实验失败
四、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3.1779 荷兰英格豪斯 重复了普里斯特利的实
四、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6.1938 鲁宾和卡门 氧气来自哪里
同位素 示踪法
结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于水
四、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7.1948 卡尔文 探究碳的途径
探明了CO2中碳在光合作用的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
五、光合作用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 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3.酶的本质 A.酶本质的探索:
(1)1857年,法国 巴斯德 通过显微镜观察,提出酿酒中发酵是由于酵
母细胞的存在 结论: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 精的
(2)德国 李比希 结论:发酵是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 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加热:提高分子的能量 Fe3+: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酶:更显著地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正是由于酶的催化作用,细胞代谢才能在温 和的条件下快速进行。
课堂练习
为了验证加酶洗衣粉是否比普通洗衣粉有更 强的去污力,有一个生物实验小组把同样的脏布 条放在不同的烧杯内浸泡
烧杯 1 2
条件
加酶洗 衣粉
普通洗 衣粉
(3)德国 毕希纳 过程: 结论:将酵母细胞中引起发酵的物质称为
酿酶
(4)美国 萨姆纳 1926年,从刀豆种子中提出脲酶结晶,脲酶是
一种蛋白酶 20世纪30年代,相继提出了多种酶的蛋白结晶
结论:酶是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5)20世纪80年代 切赫、奥特曼 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结论:
总结酶
1.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 所有的活细胞 细胞内、细胞外、体外
2.作用: 催化作用 降低活化能
3.本质:有机物(绝大多数、少数) 具备蛋白质的性质
(合成受遗传物质的控制、与双缩脲反应为紫色、 可水解为氨基酸) 4.同无机催化剂一样,
只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反应方向和终产 物的浓度,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不发生改变。
yy==kkx·+zx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
对照组 试管编实号验组
对照步骤实验
1
2
3
4
说明
一 H2O2 浓度 3%
剂量
2ml
3% 3%
2ml 2ml
3% 无关变量
2ml
二 反应条件
肝脏研
常温 90℃ FeCl3 磨液 自变量
剂量
2滴清水 2滴清水 2滴 2滴
结 气泡产生 不明显 少量 果 卫生香燃烧 不复燃 不复燃
2
3
4 变量
一 H2O2 浓度 3%
剂量
2ml
3% 3% 2ml 2ml
3%
无关变量
2ml
二 反应条件
常温
肝脏研
90℃ FeCl3 磨液 自变量
剂量
2滴清水 2滴清水 82滴滴 2滴
结 气泡产生 不明显 少量 大较量多 大量 果 卫生香燃烧 不复燃 不复燃 复变燃亮 复燃
因变量
结论
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速率不一样
一 酶的特性
二、酶的特性
1.高效性 (意义)
2.专一性 一中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3.多样性 4.作用条件比较温和
酶活性: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 最适的温度和PH条件下, 酶的活性最高
不同的酶具有不同的最适的温度和最适PH
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 破坏,使酶永久失活。 (不可逆) 低温,不破坏酶的空间结构,只是降低酶的活性。 (可恢复)
2ml
糖溶液2ml
ATP注射 液2ml
萤火虫发光器
的经典实验
A
BC
A
B
C
问题思考:
1.选择萤火虫的发光器为实验材料的优点。 (参考答案:主要是它发光的现象容易观察等) 2.将发光器捣碎的目的: (参考答案:增大发光细胞与溶液接触面积,加快化学反
讨论:
1.萤火虫发光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 2.萤火虫体内有特殊的发光物质吗? 3.萤火虫发光的过程有能量的转换吗?
萤火虫发光器
用小刀将数十只萤火虫的 发光器割下,干燥后研磨成粉末, 取三等份分别装入三支试管,各 加入少量水使之混合,置于暗处, 可见试管内有淡黄色荧光出现, 约过15分钟荧光消失
蒸馏水 医用葡萄
第一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一 酶的作用和本质
问题探讨
斯帕兰扎尼实验 过程:肉块放入小金属笼内,让鹰吞下 现象:肉块消失了 推测:是胃内的化学物质将肉块分解了 证明:收集胃内的化学物质,看看这些物质在体外是
否也能将肉块分解
本实验能证明:胃具有化学消化的作用
一、酶的作用和本质
1.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 化学 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加热
能 ………………
量活 化 能反应物产物 反应进程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无机
主要特点
催化剂
能 ………………

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活 化
..…………

条本件身的量与化学活性化质能不变
/ kJ.mol-1
无参催与化反剂应催化,不提75 供能量
用胶态铂催化 54
过氧化氢酶
29
反应物
产物 反应进程
酶的作用:
5.酶的特性 高效性 专一性 多样性 作用条件比较温和
(1)细胞中主要是由什么细胞器来产生能量的? (2)细胞中有哪些生理过程在不断地消耗着能量? (3)细胞内存在有糖类、脂肪等有机物,这些有机
物含有大量且稳定的能量,但某项生命活动可能 不用大量的能量就足以进行,而且糖类、脂肪中 储存的能量又过于稳定,不易被生物体利用,细 胞又是怎样解决这一矛盾的呢?
水量 500mL 500mL
水温 40℃
浸泡时 间
20min
60℃ 20min
1.请设计实验来验证加酶洗衣粉对何种污渍起作 用。
2.请设计一则加酶洗衣粉的商业广告,广告时间 为一分钟。设计广告时要注意用语的科学性和 艺术性,既反映产品的科技含量,又有浓郁的 生活气息,还要符合广告法。
第一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合成代谢(同化作用) 分解代谢(异化作用)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2 H2O2 → 2 H2O + O2
1.常温下反应 2.加热 3.Fe3+做催化剂 4.过氧化氢酶
加入试管直接观察 酒精灯加热 滴加FeCl3溶液 猪肝研磨液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
步骤
试管编号
说明
1
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 蛋白质,少数是RNA
B.酶的定义: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的酶是RNA 怎样验证酶的存在? 与双缩脲反应 催化脂肪酶水解的酶是?主要的合成部位? 判断:酶是蛋白质 所有的细胞都能产生酶
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各条件使反应加快的本质:
较多 变亮
大量 复燃
因变量
结论
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速率不一样
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各条件使反应加快的本质:
加热:提高分子的能量 Fe3+: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酶:更显著地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正是由于酶的催化作用,细胞代谢才能在温 和的条件下快速进行。
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 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