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跳花棚”的艺术特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跳花棚”的艺术特色

作者:赵丽娜

来源:《卷宗》2016年第06期

摘要:2011年,“跳花棚”正式加入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跳花棚”的本质是一种传统民间舞蹈。“跳花棚”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本文围绕“跳花棚”展开了相关研究,主要对“跳花棚”的艺术特色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跳花棚,艺术特色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处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状态,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人们的吸引力越来越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弘扬非物质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跳花棚”是广东省化州地区的非物质遗产,它属于传统民俗舞蹈的一种。“跳花棚”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传统傩舞的典型代表。笔者以“跳花棚”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跳花棚”的历史渊源,接下来分析了“跳花棚”的表演内容和表演形式,最后探讨了“跳花棚”的艺术特色。

1“跳花棚”的历史渊源

“跳花棚”的发源地是福建,最开始传入广东地区的时间是明朝。“跳花棚”属于傩舞的一个分支,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民间宗教色彩。总的说来,“跳花棚”融合了多种文化,主要包括中原地区文化和吴越文化,这主要是古代多民族杂居的结果。不同民族杂居在一起,不同的民族文化也就会相应的产生各种碰撞,从而融合到一起。

2 表演形式及表演内容

现阶段,广东省每年都会定期举行“跳花棚”表演活动,举办时间介于农历小雪和大雪之间。此外,有些农村地区也会在八到九月份之间举行“跳花棚”活动,农民通过“跳花棚”来表达丰收的喜悦之情。在正式开始“跳花棚”之前,相关人员会选好地址,一般来讲,农民会把“跳花棚”的地址选在祖庙附近。确定地点之后,就需要对花棚进行布置,主要开展的布置工作有:第一,制作花棚,使用的制作原料通常是茅草和竹木;第二,对花棚进行装饰,主要使用的装饰材料是鲜花、彩灯以及祭拜神像等。

“跳花棚”活动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主祭,此过程由道士负责。在主祭过程中,道士向神祈福,祈求来年可以获得大丰收;第二部分是跳花棚表演。参与跳花棚表演的人数是不限的,十多个人可以,几百个人也是可以的。在表演过程中,表演者不但需要跳舞,还需要唱歌。整个跳花棚表演有一个标准的“科本”,表演者会以“科本”为依据一步一步的完成表演。

“科本”中包含的内容主要有:“接神科”、“开棚科”、“道叔科”等,总数量多达十八种。在表演“道叔科”时,表演者需要佩戴一定的面具,面具形象主要包括道叔等六种,表演者在音乐伴奏中翩翩起舞,舞蹈动作一共有九个。在舞动的同时,表演者还需要吟诵“鬼仔调”。人们通过“道叔科”的表演来表达安乐和丰收的美好愿望。总的说来,“科本”中的所有表演内容都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同时整个表演形式和表演内容中也蕴含着浓浓的祭神驱鬼色彩。

3 文化艺术特色

“跳花棚”是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一些独特的艺术特色。首先,“跳花棚”表演中蕴含着浓厚的吴越文化色彩,这主要是因为,在明朝时期“跳花棚”表演正式从福建传入广东。“跳花棚”中的吴越文化色彩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灵鸡语”曲调中的“灵鸡”来源于百越族系,属于“冶鸟” 图腾;第二,“禾谷夫人”也来源于百越族系,是该族文化中象征稻作的女神。

其次,“跳花棚”中蕴含着我国的道家文化,主要体现在负责主祭活动的是道士,在正式开始“跳花棚”活动时,道士负责将神像请进花棚中,随后道士还需要将准备好的酒献给神。

再次,“跳花棚”中蕴含着我国的傩文化,这主要体现在“跳花棚”中的许多舞蹈动作都来源于傩文化。具体来讲,“道叔科”的舞蹈一共包含九个动作,这九个动作都将大八字蹲马步作为特色,而蹲马步和傩文化中的跳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此外,在表演“跳花棚”时,表演者需要佩戴一定的面具,这些面具就属于傩面具。

4 结语

“跳花棚”中蕴含着浓厚的中华文化,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对“跳花棚”的历史渊源、表演形式和内容以及艺术特色进行了研究,旨在向人们更好的展示“跳花棚”的魅力,从而使得人们可以更好的了解“跳花棚”。

参考文献

[1]柯晓颖.精析细辨因类施护——茂名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分析[J].南方论刊,2015,02:96-98.

[2]冯丽.试论化州“跳花棚”的艺术特色[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5,02:96-99.

[3]冯丽.化州跳花棚的传承与发展之我见[J].四川戏剧,2015,07:101-103.

[4]何海玲.茂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况与传承对策研究[J].南方论刊,2013,12:101-

102+63.

[5]陈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共有精神家园[J].南方论刊,2008,11:95-96.

[6]孙丽华,黄丽娟.欠发达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研究——以茂名地区为例[J].南方论刊,2014,09:58-59+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