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

合集下载

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A题)

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A题)

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A题)摘要::本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的设计主要分为DC-DC变换部分、DC-AC变换部分和并摘要网控制部分。

DC-DC变换部分用于实现MPPT功能的控制,MPPT控制方式采用双反馈的形式,同时采样输出电压和模拟光伏电池内阻的电压;逆变部分采用驱动芯片IRF540进行全桥逆变,用自然采样法完成SPWM的调制;并网部分采用STC89C52单片机处理实现反馈信号频率和相位的跟踪以完成并网。

反馈部分分为两级,第一级反馈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功能,第二级反馈利用电压控制模拟电位器使输出电压稳定,形成了双重反馈环节,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

在保护上,具有输入欠压、输出过流和短路保护的功能,增强了该装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该装置基本上完成了各项指标,输入功率为24.48W,逆变部分效率达到了81.7%。

关键词:并网;DC-DC;DC-AC;MPPT;SPWM;单片机目录1.系统方案设计 (3)1.1设计思路 (3)1.2方案选择与论证 (3)1.3系统组成 (4)2.理论分析与计算 (4)2.1MPPT的控制方法与参数计算 (4)2.2频率与相位跟踪方法与参数计算 (5)2.3提高效率的方法 (5)2.4滤波参数计算 (5)3.电路与程序设计 (6)3.1DC-AC主回路电路的设计 (6)3.2保护电路的设计 (6)3.3并网控制电路的设计 (6)4系统测试 (7)4.1测试仪器与设备 (7)4.2指标测试 (7)4.2.1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功能的测试 (7)4.2.2频率和相位跟踪功能的测试 (8)4.2.3DC-AC变换器的效率的测试 (8)4.2.4输出电压失真度的测试 (8)4.2.5保护功能的测试 (8)4.3结果分析 (8)参考文献 (9)附录1电路原理图 (10)附录2使用说明 (13)附录3主要元器件清单 (13)附录4完整测试结果 (14)附录5程序清单 (15)1.系统方案设计1.1设计思路根据题目要求,系统MPPT 电路采用DC-DC 结构,采用双反馈对模拟光伏电池的内阻电压以及DC-DC 的输出电压进行采样反馈。

(整理)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

(整理)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

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摘要:本系统采用单片机(STM32)和FPGA(EP2C5T144C8N)为控制核心,由模拟控制模块、全桥逆变模块、并网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4个功能部分组成。

其中,全桥逆变模块与模拟控制模块采用光耦进行强弱电隔离,逆变电路采用具有高端悬浮自举电源的IR2110 进行驱动,最终逆变效率达到75%以上。

并网模块通过反馈调节的方式跟踪上市电电压通过隔离变压器与市电安全并接。

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并通过实时监测并网电流实现超1.5A断流的过流保护和25V欠电压保护功能且失真度极低,整个变换并网过程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频率,在256*32点阵液晶上实时显示,并能通过键盘加以控制。

关键词:逆变、并网、效率、失真度、MPPT一、方案选择与论证1.题目任务要求及相关指标的分析题目要求该系统逆变输入直流电压范围为60V,且逆变的效率要达到60%以上,具有频率跟踪,相位跟踪,失真度小于1%,且有输入欠电压和输出过流保护功能。

题目重点逆变需要产生SPWM波控制逆变电路进行DC-AC转换来实现。

题目的难点在于转换的效率问题和相位跟踪。

2.方案的比较与选择2.1 逆变器主回路拓扑方案一:采用半桥逆变电路。

其原理图如图一所示,这种电路的优点是简单,使用器件少。

但它输出的交流电压幅值Um 仅为Ud/2,且直流侧需要两个电容串联,工作时还要控制两个电容器电压的均衡。

图一半桥逆变电路图二全桥逆变电路方案二:采用全桥逆变电路。

全桥逆变电路的原理如图二所示,它共有4个桥臂,可以看成两个半桥电路组合而成。

把桥臂一和四作为一对,桥臂二和三作为另一对,成对的两个桥臂同时导通,两队交替各180o。

其输出电压的波形与半桥电路相同,但幅值提高一倍。

对于半桥电路的分析也完全适用于全桥电路。

采用半桥电路所需的原器件较少,但是相对的其输出电压比全桥小一半,理论上最大输出交流有效值为Uo =0.45Ud难以达到题目要求。

综上考虑,我们组最终采用了相对容易实现且能够满足题目需求的方案二。

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 2007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详细版)

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 2007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详细版)

2007年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摘要:本系统涉及三大关键技术:全桥驱动电路、H桥功率变换电路、低通滤波器。

系统以全桥驱动电路为核心,以TMS320F2808数字信号控制器为主控制器和SPWM信号发生器。

根据输出电压采样值,调整SPWM信号幅度,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

根据鉴相器得到的输出信号和参考信号的频率信息和相位信息,对SPWM信号做出调整,实现频率跟踪和相位跟踪。

[关键词] 全桥驱动变频低通滤波器TMS320F2808 SPWMAbstract:The system contains three key technology: full bridge driving circuit、H bridge power converter circuit and variable low pass filter. The core of the system is the full bridge circuit and the main controller is the TMS320F2808. The magnitude of SPWM is adjusted based on the output voltage sampling, so that the output power keep being the largest. The output frequency is following the reference frequency based frequency information and phase information from phase detector.[Key Words] full bridge driving H bridge variable low pass filterTMS320F2808 SPWM1.引言我们的题目是设计并制作一个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将模拟光伏电池发出的直流电转化为与电网模拟参考信号同频同相的交流电而实现模拟并网。

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设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设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设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毕业论文(设计)xx 学院2015届毕业论文(设计)论文(设计)题目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设计子课题题目姓名xxx学号201104170332所属院系自动控制与机械制造学院专业年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3班指导教师xxx2015 年6 月摘要本设计的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系统是以 MSP430F169单片机为核心,单片机输出 SPWM 波形经 IR2110驱动 H 桥,实现 DC-AC 逆变的发电模拟装置。

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绝对误差小于1%,利用 MSP430F160单片机软件设计实现锁相环,用参考频率作为基准频率,对 MSP430F160单片机的外中断和定时器测定相位,当反馈的电压信号相位滞后(超前)于参考信号的相位时,就增大(减小)SPWM 的频率;达到相位和频率同步。

包括阻性负载,以及非阻性负载,实现了频率跟踪,相位跟踪。

DC-AC 转换效率达 80%,采用LCD 液晶显示器显示,能直观、简洁地显示输出电压、电流,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性能。

本文详细阐述了单片机MSP430F169的内部结构,系统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的设计及调试过程以及结果测试,同时给出总体设计的流程图、原理图等。

关键词:光伏并网; MSP430F169; DC-AC ;MPPTAbstractThe design of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simulation device based on MSP430F169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microcontroller SPWM output waveform by IR2110 bridge driver H, DC-AC inverter power generation simulation device. The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 absolute error is less than 1%, to achieve phase-locked loop using MSP430F160 MCU software design, using the reference frequency as the reference frequency, the MSP430F160 MCU interrupt and timer test phase, when the phase voltage signal feedback lag (lead) to the phase reference signal, increase (decrease) the frequency of SPWM to achieve the phase and 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Including resistance load and non resistance load, the frequency tracking and phase tracking. The DC-AC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80%, with LCD LCD display, can directly and simply display the output voltage and current, has a good interactive performance..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chip MSP430F169, the system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sign and the debugging process and test results, and gives the overall design of the flow chart diagram, etc..Keywords: Photovoltaic ; Msp430F169; DC-AC; MPPT目录第一章前言 (1)第二章选题背景 (1)2.1课题来源及其意义 (1)2.2课题设计的主要内容 (1)第三章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模拟装置设计原理 (2)3.1逆变原理 (2)3.2正弦脉宽调制SPWM (6)3.3单相全桥逆变中的SPWM控制 (7)3.4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 (9)第四章总体规划 (11)4.1系统总体方案的选择 (11)4.2逆变器主电路结构 (11)4.2.1 DC-AC逆变方案论证 (12)4.3正弦逆变器的控制 (13)4.3.1正弦脉宽调制SPWM及驱动电路方案选择 (13)4.4MPPT功能 (13)4.4.1 MPPT 的实现程序流程图 (14)4.5滤波器模块选择论证 (14)4.6滤波参数的计算 (14)4.7频率、相位跟踪方案选择论证 (15)4.7.1频率、相位的控制方法与参数计算 (15)4.8提高效率的方法 (15)第五章系统硬件设计 (16)5.1DC-AC主回路 (17)5.2滤波电路 (17)5.3驱动电路 (18)5.4信号采集及保护电路 (18)5.5精密整流电路 (19)5.6单片机MSP430F169的实现程序流程图 (20)第六章单片机简介 (21)6.1主要部件及其功能 (22)6.2引脚说明 (23)参考文献 (26)附录 (26)谢辞 (27)第一章前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能源的消耗量正在不断增加,世界上的能源正在日趋枯竭。

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

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
3
总分
30
基本
要求
实际制作完成情况
50
发挥
部分
完成第(1)项
7
完成第(2)项
2
完成第(3)项
7
完成第(4)项
6
完成第(5)项
12
完成第(6)项
5
完成第(7)项
6
其他
5
总分
50
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D题)
【本科组】
一、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个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实现对周边温度和光照信息的探测。该装置由1个监测终端和不多于255个探测节点组成(实际制作2个)。监测终端和探测节点均含一套无线收发电路,要求具有无线传输数据功能,收发共用一个天线。
(4)可移动声源在运动过程中任意时刻超过Ox线左侧的距离小于5cm。
(5)可移动声源到达Ox线后,必须有明显的光和声指示。
(6)功耗低,性价比高。
2.发挥部分
(1)将可移动声源转向180度(可手动调整发声器件方向),能够重复基本要求。
(2)平均速度大于10cm/s。
(3)定位误差小于1cm。
(4)可移动声源在运动过程中任意时刻超过Ox线左侧距离小于2cm。
二、要求
1.基本要求
(1)制作2个探测节点。探测节点有编号预置功能,编码预置范围为B~B。探测节点能够探测其环境温度和光照信息。温度测量范围为0℃~100℃,绝对误差小于2℃;光照信息仅要求测量光的有无。探测节点采用两节1.5V干电池串联,单电源供电。
(2)制作1个监测终端,用外接单电源供电。探测节点分布示意图如图1所示。监测终端可以分别与各探测节点直接通信,并能显示当前能够通信的探测节点编号及其探测到的环境温度和光照信息。

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2)

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2)

在ADC中.集成了跟踪保持电路、可编程的 窗口检测器及模拟多路选择器AMUX0。其数据转 换方式曩窗口检测器都可用软件通过特殊功能寄存
器采配置。 该ADC可工作在革端方式或差分方式,可用 作通过:P1 0一P1 7、P2 0-P2 7、P3 0口进行AD
中的任一个都可选为负输^。当GND被选为负输
入时.P1 0一P30等选在正输人时.ADC工作在单 端方式;在GND没选中的其他方式.ADC工作在 差分方式。 ADC的输^通道由特殊功能寄存器AMXOP和
打嗝方式的欠压和过载保护和故障排除后自恢复功 能。
一、方案论证与比较
太阳能电池板价掐昂贵.且光电转换效率低. 目此并网型光伏发电系统的效率、最大功率跟踪 MPPT,辅出电压/电流的THD、锁频锁相等性能 为关键核心指标。根据设计任务要求.以上述指标 为方塞评怙指标.论证系统关键的方霉如下:
计需要, 方案三用单片机或者数据信号处理器等数宇 控制器实现,目前许多单片机都具有产生SPWM波 的功能。采用单片机具有电路简单可靠、灵活性好、 可眦采用性能优良的控制方法,而且方便实现系统 状态监控、显示和处理.使整个系统控制非常方便。 鉴于上述分析.选用方案三。考虑到运算速度、

ult2
n同量
级的误差.在以后的数个正弦周期里对指针sin_v_ n进行微调整.直到消除相位偏移为止.从而实现 输出正弦电压信号与模拟电网电压正弦信号的同相。
4保护电路
欠压保护:将Ud的采样值与设定的保护闻慎
40
2010 VOL 02
圈9主程序流程图
万方数据
矬溅囊
使用C8051F32X带USB接口的单片机 进行数据采集和usB接口通信(二)

采用数字反馈通过差值进行调节和边沿触发的优 劣势。经过多发实验发现确定了采用数字反馈方 式进行。虽然口自应速度不是特别快.但可以很好 的满足系统关于相位跟踪的要求,并且程序稳定 性较高。

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优秀作品选集(1)

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优秀作品选集(1)
滤波电感使用直径 36mm 磁罐,加 1mm 磁隙,用 0.4mm 漆包线 5 股并绕 20 匝,实测 电感为 200uH 左右;为减小通带衰减,取截止频率为 5kHz,百百倍于基频,得 C=4.7uF。 为进一步减小正弦波谐波分量,又用 60uH 铁粉环电感与 0.68uF 电容进行了二次滤波, 最终效果比较理想。
开关电源电路设计中的主要损耗包括:场效应管的导通电阻损耗和开关损耗;滤波 电路中电感和电容的损耗。综合考虑成本和性能,本电路选用了 IRF540,其导通电阻 仅为 77 毫欧,输入结电容为 1700pF。在带载额定电流 1A 时,全桥的静态功耗 Pon = 4* I 2 × Ron = 0.308W 。由于滤波电感和电容工作在高频下,起储能释能作用, 因此电感要尽量减小内阻,并保留 1mm 磁隙防止饱和,电容则要选取等效串联电阻 ESR 较小的高频低阻类型,以减小在电容上产生的功率损耗。本作品中所用的电感线圈为多 股漆包线并绕以减小高频下导线集肤效应带来的损耗,并使用铁氧体材料的磁芯以减小 其4.磁滤滞波损参数耗。设电计容:则选用聚丙烯电容,它具有较好的高频特性、稳定性和较小的损耗。
R1k5Ω
24kΩ
DIODE_VIRTUAL
R1k3Ω
NOT
1V4V
图 1 自振荡 D 类放大器电路仿真原理图
图 2 自振荡 D 类放大器电路仿真波形
VIII
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
全国一等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崔益军 康传华 张京雷 摘 要 该设计装置模拟光伏并网发电,主要由主电路、控制电路、采样调理电路、驱动保护 电路、辅助电源以及显示电路等六部分组成。逆变器控制采用混合脉宽调制(HPWM)方式, 很好地降低了开关损耗。系统的数字处理模块采用了具有高处理速度、低功耗的芯片 TMS320F2812。采用 PI 控制策略进行逆变系统的控制,参数设置简单,易整定。系统能够实 现最大功率点的跟踪,具有欠压保护、过流保护以及相位跟踪等功能,并在过流、欠压故障 排除后能自动恢复正常状态。DC-AC 变换效率高达 88%,失真度只有 3%。 一1.、逆方变器案主论电证路拓扑结构的选择 半桥电路(图 1)结构简单,但直流电压利用率低,桥臂输出波形谐波含量大,需要高 的开关频率和大的滤波器,且只适用于中小容量的场合。 全桥电路结构(图 2)相对复杂,但控制灵活,且输出电压是半桥电路的两倍。开关管 所承受的电压、电流应力均相对较低,且控制方式灵活。此外全桥逆变电路由于桥臂输出电 压存在零电压的续流状态,可实现倍频,在较低的开关频率下,可以获得更好的谐波控制。 故本设计中采用全桥逆变器的拓扑结构。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

第九届(20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 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A 题)【本科组】一、任务设计并制作一个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用直流稳压电源U S和电阻R S 模拟光伏电池,U S =60V ,R S =30Ω~36Ω;u REF 为模拟电网电压的正弦参考信号,其峰峰值为2V ,频率f REF 为45Hz~55Hz ;T 为工频隔离变压器,变比为n 2:n 1=2:1、n 3:n 1=1:10,将u F 作为输出电流的反馈信号;负载电阻R L =30Ω~36Ω。

R LU S图1 并网发电模拟装置框图二、要求 1.基本要求(1)具有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 )功能:R S 和R L 在给定范围内变化时,使d S 12U U =,相对偏差的绝对值不大于1%。

(2)具有频率跟踪功能:当f REF 在给定范围内变化时,使u F 的频率f F =f REF ,相对偏差绝对值不大于1%。

(3)当R S =R L =30Ω时,DC-AC 变换器的效率η≥60%。

(4)当R S =R L =30Ω时,输出电压u o 的失真度THD ≤5%。

(5)具有输入欠压保护功能,动作电压U d (th )=(25±0.5)V 。

(6)具有输出过流保护功能,动作电流I o (th )=(1.5±0.2)A 。

2.发挥部分(1)提高DC-AC 变换器的效率,使η≥80%(R S =R L =30Ω时)。

(2)降低输出电压失真度,使THD ≤1%(R S =R L =30Ω时)。

(3)实现相位跟踪功能:当f REF 在给定范围内变化以及加非阻性负载时,均能保证u F 与u REF 同相,相位偏差的绝对值≤5°。

(4)过流、欠压故障排除后,装置能自动恢复为正常状态。

(5)其他。

三、说明1.本题中所有交流量除特别说明外均为有效值。

2.U S 采用实验室可调直流稳压电源,不需自制。

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 (二)(09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

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 (二)(09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

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全国二等奖四川理工学院四川理工学院 刘勇刘勇刘勇 郭振建郭振建 李岱李岱摘要 本光伏并网系统以MSP430F169单片机为核心,单片机输出SPWM 波形经IR2110驱动H 桥,实现DC-AC 逆变。

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 )绝对误差小于1%,利用430单片机软件实现锁相环,用参考频率作为基准频率,对MSP430单片机的外中断和定时器测定相位,当反馈的电压信号相位滞后(超前)于参考信号的相位时,就增大(减小)SPWM 的频率;达到相位和频率同步。

包括阻性负载,以及非阻性负载,实现了频率跟踪,相位跟踪。

DC-AC 转换效率达88%,,人机接口LCD 液晶显示器,界面直观、简洁,显示输出电压、电流,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性能。

关键词:光伏并网 MSP430F169 DC-AC 软件锁相 一、系统方案设计系统方案设计、、比较与论证根据题目要求分以下几部分进行方案设计与论证: 1、正弦脉宽调制SPWM 的及驱动电路方案选择方案一:采用可输出SPWM 波形的控制芯片SG3525。

该芯片能直接驱动功率场效应管,具有内部基准源、运算放大器和欠压保护功能,外围电路简单。

方案二:采用MSP430F169单片机输出SPWM 波形,再送IR2110驱动H 桥。

此方案控制电路简单,靠软件产生SPWM 波,成本低,有调试经验,此方案可取。

方案三:如图所示,用比较器组成的正弦脉宽调制电路,所得SPWM 波形最接近正弦波。

但由于三角波与正弦波交点有任意性,脉冲中心在一个周期内不等距,从而脉宽表达式是一个超越方程,计算繁琐,调试困难。

图 1 SPWM 产生电路综合题目要求,为实现方案,选择单片机输出SPWM 波,选择方案二。

2、频率、相位跟踪方案选择方案一:如图所示,采用锁相环芯片CD4046的相位控制系统,能够自动跟踪输入信号的频率和相位。

但是有效的锁相要求芯片对输入波形、PCB 布局、滤波网络参数要求较高。

电路设计+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

电路设计+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

【电路设计】+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本系统采用两块TI的MSP430F169单片机为主控芯片, 一块主机,一块从机,并采用专用的PWM控制芯片UC3525采用前置反馈的第一级DC-DC电路,稳定输入电压Ud,实现最大效率跟踪(MPPT),主机检测输入电压、输入电流、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和反馈波形与标准波形的相位差。

从机跟踪标准频率,并发出与标准正弦波同频同相的两路驱动波形。

第二级DC-AC电路根据从机发出来的驱动波形实现全桥逆变,输出与标准波形同频同相的正弦波,保证并网安全。

根据主机采样来的电压电流信号进行处理,实现过流保护和欠压保护。

1.2总体方案设计根据题目要求,输入电压是有直流稳压电源提供的60V直流电压,通过一个电压源模拟内阻Rs,在通过DC-DC升压电路,采用UC3525为PWM控制芯片,采用前置反馈,使Ud两端的电压稳定在30V,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功能,MSP430单片机对Ud和输入回路的电流进行AD采样,可以时时检测Ud 的变化,如果Ud欠压,就继电器关断主回路,并且再次检测,如果Ud大于24.5V,可以实现输入欠压的自动恢复。

题目要求频率,相位跟随,故采用全桥逆变后经过LC滤波,工频变压器输出和反馈。

输出交流电压的采样,输出交流电流的采样,输出保护,如果输出电流大于1.3A,输出保护继电器断开,继电器两端的30欧的电阻工作,再次检测输出电流小于0.65A,输出继电器闭合,电路正常工作,从而实现输出过流保护,再通过MSP430单片机采样标准的2V Vpp的正弦信号,通过过零比较器转换为方波,测量出标准正弦信号的频率,在通过软件生成同频率的SPWM波形,从而来实现频率跟踪,在将标准的正弦波信号和变压器反馈电压信号转换为两路方波信号,测量出其相位差,在将相位差转换为对应的点数,从而将反馈电压的相位向左或向右移动相应的点数,从而实现相位跟随。

液晶来显示一些被检测的值和关键参数,辅助系统调试。

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设计

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设计

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设计【摘要】:本系统采用单级DC-AC+工频变压器的拓扑结构,主电路为IR2111驱动的半桥式逆变电路。

控制电路以ATmega16单片机为核心,由软件生成SPWM波控制DC-AC逆变,跟踪最大功率点。

系统通过反馈信号监测频率、相位,经由A/D采样欠压、过流信号,控制频率、相位的跟踪和欠压、过流保护。

经测试,本系统的变换效率可达74.1%。

输出正弦波形失真度小(THD=1.5%),实现了同频同相的跟踪控制和欠压保护。

能够改变逆变电路的输入阻抗,调节工作点,但MPPT的效果未如理想。

【关键词】:DC-AC;SPWM;MPPT;变换效率;频率相位跟踪The design of photovoltaic grid-connected power simulatorAbstract:The topology of single-stage DC-AC+ power frequency transformer is used in this system, the main circuit is half-bridge inverter circuit driven by integrated circuit IR 2111. Microcontroller ATmega16 is the core of the control circuit, and the DC-AC inverter is controlled by the SPWM wave which is generated by software to track the maximum power point. Through the frequency and phase being monitored by the feedback signal, and A/D sampling being employed by the under-voltage and over-current signal, frequency and phase tracking and under-voltage and over-current protection are controlled by the system. By testing, the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this system can reach 74.1%, and the distortion of output sine-wave is small (THD=1.5%), the same frequency and phase control can be achieved, as well as the function of under-voltage protection. The input impedance of inverter circuit can be changed to regulate the operating point, but the effect of MPPT is unsatisfactory.Key words: DC-AC; SPWM; MPPT;conversion efficiency; frequency and phase tracking.1 方案论证1.1总体方案论证方案一:如图1所示,硬件电路由DC-AC 变换器,滤波电路,变压器组成;系统以ATmega16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利用软件生成SPWM 波,通过直接控制SPWM 波的最大占空比来实现MPPT 控制;系统通过反馈信号检测频率、相位,经由A/D 采样欠压、过流信号,控制频率、相位的跟踪和欠压、过流保护。

历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

历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

历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第一届(1994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1)简易数控直流电源(A题)(2)多路数据采集系统(B题)第二届(199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1)实用低频功率放大器(A题)(2)实用信号源的设计和制作(B题)(3)简易无线电遥控系统(C题)(4)简易电阻、电容和电感测试仪(D题)第三届(199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1)直流稳压电源(A题)(2)简易数字频率计(B题)(3)水温控制系统(C题)(4)调幅扩播收音机(D题)第四届(199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1)测量放大器设计(A题)(2)数字式工频有效值多用表(B题)(3)频率特性测量仪设计(C题)(4)短波调频接收机设计(D题)(5)数字化语音存储与回放系统(E题)第五届(200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1)波形发生器(A题)(2)简易数字存储示波器(B题)(3)自动往返电动小汽车(C题)(4)高效率音频功率放大器(D题)(5)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E题)(6)调频收音机(F题)第六届(200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1)电压控制LC振荡器(A题)(2)宽带放大器(B题)(3)低频数字式相位测量仪(C题)(4)简易逻辑分析仪(D题)(5)简易智能电动车(E题)(6)液体点滴速度监控装置(F题)第七届(200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1)正弦信号发生器(A题)(2)集成运放测试仪(B题)(3)简易频谱分析仪(C题)(4)单工无线呼叫系统(D题)(5)悬挂运动控制系统(E题)(6)数控恒流源(F题)(7)三相正弦波变频电源(G题)第八届(200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1)音频信号分析仪(八)【本科组】(2)无线识别(B)【本科组】(3)数字示波器(C)【本科组】(4)程控滤波器(D)【本科组】(5)开关稳压电源(E)【本科组】(6)电动车跷跷板(F)【本科组】(7)积分式直流数字电压表(G)【高职高专组】(8)信号发生器(三)【高职高专组】(9)可控放大器(D【高职高专组】(10)电动车跷跷板(J)【高职高专组】第九届(20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1)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A题)【本科组】(2)声音导引系统(B题)【本科组】(3)宽带直流放大器(C题)【本科组】(4)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D题)【本科组】(5)电能收集充电㈱(E题)【本科组】(6)数字幅频均衡的功率放大器(F题)【本科组】(7)低频功率放大器(G题【高职高专组D(8)LED点阵书写显示屏(H题【高职高专组D (9)模拟路灯控制系统Q题【高职高专组】)。

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的设计

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的设计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的设计学生: XXX专业:自动化专业年级: 2007级指导教师: XXX日期: XXX18日目录一、绪论 (1)二、理论分析与算 (2)(一)SPWM的产生 (2)(二)相位、频率的控制 (4)(三)滤波参数的计算 (6)三、方案选择 (7)(一)总体介绍 (7)(二)光伏电源模拟装置 (8)(三)逆变主电路选择 (8)(四)调制方式选择 (9)(五)MOSFET驱动电路方案 (10)(六)逆变电路的变频控制方案 (12)四、硬件设计 (14)(一)逆变主电路设计 (14)(二)驱动电路设计 (15)(三)ADC模块 (18)(四)保护电路设计 (18)(五)反馈电路设计 (19)(六)显示电路设计 (20)五、软件设计 (23)(一)程序总体框图 (23)(二)频率相位模块 (24)(三)保护模块 (24)致谢 (26)参考文献 (27)附录 (28)附录1原理图 (28)附录2产生SPWM (29)附录3实物 (36)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的设计摘要: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太阳能作为一种巨量的可再生能源,是目前大量应用的化石能源的替代能源之一,是人类可利用的最直接的清洁能源之一,因此开发太阳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光伏并网是太阳能利用的发展趋势。

在光伏并网系统中,并网逆变器是核心部分。

DC-AC使输出电压与电网电压同相位、同频率。

在逆变器设计部分,本文总结了通常采用的电路拓扑并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经过比较,决定采用全桥逆变和LC滤波的设计策略。

控制电路设计采用了STC89C52RC芯片,逆变电路采用单极性SPWM调制方式,驱动电路采用IR2110芯片,主电路采用全桥逆变,算法采用规则采样法。

由于STC89C52芯片计算速度较慢,不能实时在线计算出三角载波与正弦调制波自然交点的控制时刻。

所以,我们采用先计算出正弦信号波与三角载波在一个周期内的交点时刻,做成一个正弦时间表,从而得到控制功率管MOSFET开关时间点的方法。

最新浙江大学_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_顾云杰

最新浙江大学_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_顾云杰

C2000参赛项目报告(命题组)题目: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学校:浙江大学指导教师:李武华(讲师)参赛队成员名单(含个人教育简历):顾云杰、本科生、浙江大学禹红斌、本科生、浙江大学基于DSP TMS320F28027的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顾云杰禹红斌(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邮编310027)摘要:本装置采用TMS320F28027为控制核心,实现了模拟光伏并网系统的功能,具有最大功率追踪(MPPT),输出电压与给定参考电压频率、相位同步,欠压、过流保护,欠压保护的自动恢复等功能,且具有LCD屏幕显示,界面友好。

本装置主电路拓扑采用全桥逆变电路,采用倍频SPWM调制方式,MPPT采用恒定输入电压法实现,相位跟踪使用软件锁相实现。

本装置性能良好,其中MPPT 跟踪时输入电压相对偏差的绝对值小于0.7%,频率跟踪相对误差小于0.09%,相位跟踪误差2°左右,输出波形THD小于2%,欠压保护动作电压25.02V,过流保护动作电流1.50A,效率达84%以上。

关键词:C2000,光伏并网,倍频SPWM,MPPT,PLLGrid connected photovoltaic simulation system based on TMS320F28027Guyunjie,yuhongibin(Colleg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Zhejiang University)Abstract:This device uses TMS320F28027 as the control core. It realizes functions of MPPT, frequency and phase synchronization, under voltage and over current protection, under voltage recovery and so on. It displays its main information on the LCD screen, providing a good man-machine interface. The topology of the main circuit is full bridge inverter which is controlled by doubled frequency SPWM modulation. MPPT is realized with constant input voltage method. Phase tracking is realized with software PLL. The performance of this device is satisfying. The relative voltage error is less than 0.7% when doing MPPT. The relative frequency error is less than 0.09%. The phase error is approximately 2°. The THD of the output voltage is less than 2%. The action voltage of the under voltage protection is 25.02V. The action current of the over current protection is 15.0A. The efficiency of this device is over 84%.Keywords:C2000,Photovoltaic grid connected inverter, doubled frequency SPWM, MPPT, PLL1 引言TI公司的C2000系列微控制器既具有DSP的高速运算性能,也具有MCU的界面管理能力。

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 (一) (09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

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 (一) (09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

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全国二等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沈敏郝爽任腊梅本系统涉及三大关键技术:全桥驱动电路、H桥功率变换电路、变频低通滤波器。

系统以全桥驱动电路为核心,以MSP430F1611单片机为主控制器和SPWM 信号发生器。

根据输出电压采样值,调整SPWM信号幅度,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

根据负载电压采样,对SPWM信号做出调整,实现频率跟踪相位跟踪。

系统功能完善,达到了所有指标。

关键词:并网SPWM 跟踪AbstractThe system contains three key technology :full bridge driving circuit 、H bridge power converter circuit and variable low pass filter .The core of the system is the full bridge circuit and the main controller is the MSP430F1611.The magnitude of SPWM is adjusted based on the output voltage sampling ,so that the output power keep being the largest .The output frequency is following the reference frequency based the sampled load voltage .The system is full functional ,meets all the target of the basic and exent demands .一、方案论证光伏发电主要是完成DC-AC逆变,通常逆变有几种方案。

方案一:采用分立元件搭建三角波产生电路,正弦波产生电路,通过比较器比较产生正弦脉宽调制信号,通过功率驱动全桥,完成功率放大,实现逆变。

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1

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1

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摘要:本系统利用全桥驱动电路、H桥DC-AC逆变电路以及LC滤波电路实现光伏装置的直流电到可以并入工频为50HZ电网的交流电,采用16 位单片机XE162以MPPT算法追踪实现电路的最大功率输出。

并根据电路采样结果,实现频率以及相位跟踪,避免干扰电网正常运行。

关键字:全桥驱动电路H桥DC-AC逆变LC滤波一、方案论证:1、DC-DC主拓扑论证:方案一:采用半桥DC-AC逆变电路。

电路原理简单,驱动以及主电路元件少,但电压利用率低。

方案二:采用全桥DC-AC逆变电路。

电路较为复杂,开关器件为半桥逆变电路两倍。

电压利用率高。

综上所述,由于此系统需要实现输出最大功率跟踪,需要输出电压较高。

因此我们采用全桥DC-AC逆变电路。

2、控制方案及实验方案:方案一:采用双极性正弦脉冲宽度调制技术,采用单片机产生SPWM 信号,经MOS 管全桥驱动,LC电路滤波实现逆变。

单片机控制简单,容易实现。

方案二:采用单极性倍频脉冲宽度调制技术,单片机产生四路驱动信号,控制复杂,硬件电路复杂。

输出谐波频率高,采用LC滤波时,相同滤波频率时电感电容小。

综上所述,我们采用IR2110驱动MOS管,使用单极倍频时需要四个,电路复杂,故采用双极性正弦脉冲宽度调制技术。

3、总体方案描述:图三总体方案流程图二、电路参数设计:1、主电路DC-AC拓扑如图:主电路为全桥驱动电路,DC-ACH桥逆变,以及LC滤波电路组合。

如图四所示:图四主电路拓扑图电路经H桥逆变,实现直流向交流的高性能转化。

驱动电路是整个控制的核心,驱动频率为20KHZ,考虑开关特性,以及经济、实用、可靠等原因,我们采用IR2110进行驱动。

电路最高电压为60V,电流最大为2A,因此选择耐压100V,安全电流33A 的IRF540型MOS管。

同时导通电阻仅为0.04Ω,可减小功率损耗。

电路为直流电向交流电转变,故采用LC电路实现直流电压向正弦电压的转变。

2007年电子设计大赛E题,开关电源

2007年电子设计大赛E题,开关电源

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1.1DC-AC 主回路单相全桥逆变电路,它集功率MOSFET 和双极型晶体管的优点于一体,具有驱动电路简单、电压和电流容量大、工作频率高、开关损耗低、安全工作区大、工作可靠性高等优点。

1.2 逆变电路控制方案三:单极性倍频调制方式(SPWM 波有正、负、零3个电平,SPWM 波的脉冲数是单极性调制方式的两倍)。

在一个开关周期内2只功率管以较高的开关频率互补开关,保证可以得到理想的正弦输出电压;另2个功率管以较低的输出电压基波功率工作,从而很大程度上减小了开关损耗。

1.3 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中心控制采用传统的PWM 脉宽调制控制器(SG3525)作为电路的中心控制,控制可靠,性能价格比高。

单相光伏并网装置,可以采用此方法。

用直流稳压电源US 和电阻RS 模拟光伏电池,US=60V ,RS=30Ω~36Ω;uREF 为模拟电网电压的正弦参考信号,其峰峰值为2V ,频率fREF 为45Hz~55Hz ;T 为工频隔离变压器,变比为n2:n1=2:1、n3:n1=1:10,将uF 作为输出电流的反馈信号;负载电RL=30Ω~36Ω。

R LU S图1.1 并网发电模拟装置框图1.4 SPWM 逆变器原理所谓的SPWM 波形就是与正弦波形等效的一系列等幅不等宽的矩形脉冲波形如图1 所示,等效的原则是每一区间的面积相等。

如图把一个正弦波分作几等分(如图1a 中,n=12)然后把每一等分的正弦曲线与横轴所包围的面积都用一个与此面积相等的矩形脉冲来代替,矩形脉冲的幅值不变,各脉冲的中点与正弦波每一等分的中点相重合(如图),这样由几个等幅不等宽的矩形脉冲所组成的波形就与正弦波等效,称作SPWM 波形。

同样,正弦波的负半周也用同样的方法与一系列负脉冲波等效。

图2.1为SPWM 滤波线为等效正弦波U图2.1 SPWM 波形的产生示意图 mSin ω1t,SPWM 脉冲序列波的幅值为Us/2,各脉冲不等宽,但中心间距 相同为π/n ,n 为正弦波半个周期内的脉冲数,令第i 个矩形脉冲宽度为δi , 其中心点相位角为θi 则根据面积相等的等效原则,可分成这就是说,第i 个脉冲的宽度与该处正弦波值近似成正比,因此半个周期正弦波的SPWM 波是两侧窄,中间宽,脉宽按正弦规律逐渐变化的序列脉冲波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 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A 题)【本科组】一、任务设计并制作一个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用直流稳压电源U S 和电阻R S 模拟光伏电池,U S =60V ,R S =30Ω~36Ω;u REF 为模拟电网电压的正弦参考信号,其峰峰值为2V ,频率f REF 为45Hz~55Hz ;T 为工频隔离变压器,变比为n 2:n 1=2:1、n 3:n 1=1:10,将u F 作为输出电流的反馈信号;负载电阻R L =30Ω~36Ω。

R LU S图1 并网发电模拟装置框图二、要求1.基本要求(1)具有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 )功能:R S 和R L 在给定围变化时,使d S 12U U =,相对偏差的绝对值不大于1%。

(2)具有频率跟踪功能:当f REF 在给定围变化时,使u F 的频率f F =f REF ,相对偏差绝对值不大于1%。

(3)当R S =R L =30Ω时,DC-AC 变换器的效率η≥60%。

(4)当R S =R L =30Ω时,输出电压u o 的失真度THD ≤5%。

(5)具有输入欠压保护功能,动作电压U d (th )=(25±0.5)V 。

(6)具有输出过流保护功能,动作电流I o (th )=(1.5±0.2)A 。

2.发挥部分(1)提高DC-AC 变换器的效率,使η≥80%(R S =R L =30Ω时)。

(2)降低输出电压失真度,使THD ≤1%(R S =R L =30Ω时)。

(3)实现相位跟踪功能:当f REF 在给定围变化以及加非阻性负载时,均能保证u F 与u REF 同相,相位偏差的绝对值≤5°。

(4)过流、欠压故障排除后,装置能自动恢复为正常状态。

(5)其他。

三、说明1.本题中所有交流量除特别说明外均为有效值。

2.U S 采用实验室可调直流稳压电源,不需自制。

3.控制电路允许另加辅助电源,但应尽量减少路数和损耗。

4.DC-AC 变换器效率odP P η=,其中o o1o1P U I =⋅,d d d P U I =⋅。

5.基本要求(1)、(2)和发挥部分(3)要求从给定或条件发生变化到电路达到稳态的时间不大于1s 。

6.装置应能连续安全工作足够长时间,测试期间不能出现过热等故障。

7.制作时应合理设置测试点(参考图1),以方便测试。

8.设计报告正文中应包括系统总体框图、核心电路原理图、主要流程图、主要的测试结果。

完整的电路原理图、重要的源程序和完整的测试结果用附件给出。

四、评分标准声音导引系统(B题)【本科组】一、任务设计并制作一声音导引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示意图S 可移动声源图中,AB 与AC 垂直,Ox 是AB的中垂线,O'y 是AC 的中垂线,W 是Ox 和O'y 的交点。

声音导引系统有一个可移动声源S ,三个声音接收器A 、B 和C ,声音接收器之间可以有线连接。

声音接收器能利用可移动声源和接收器之间的不同距离,产生一个可移动声源离Ox 线(或O'y 线)的误差信号,并用无线方式将此误差信号传输至可移动声源,引导其运动。

可移动声源运动的起始点必须在Ox 线右侧,位置可以任意指定。

二、要求1.基本要求(1)制作可移动的声源。

可移动声源产生的信号为周期性音频脉冲信号,如图2所示,声音信号频率不限,脉冲周期不限。

(2)可移动声源发出声音后开始运动,到达Ox 线并停止,这段运动时间图2 信号波形示意图为响应时间,测量响应时间,用下列公式计算出响应的平均速度,要求平均速度大于 5cm/s 。

(3)可移动声源停止后的位置与Ox 线之间的距离为定位误差,定位误差小于3cm 。

(4)可移动声源在运动过程中任意时刻超过Ox 线左侧的距离小于5cm 。

(5)可移动声源到达Ox 线后,必须有明显的光和声指示。

(6)功耗低,性价比高。

2.发挥部分(1)将可移动声源转向180度(可手动调整发声器件方向),能够重复基本要求。

(2)平均速度大于10cm/s 。

(3)定位误差小于1cm 。

(4)可移动声源在运动过程中任意时刻超过Ox 线左侧距离小于2cm 。

(5)在完成基本要求部分移动到Ox 线上后,可移动声源在原地停止5s ~10s ,然后利用接收器A 和C ,使可移动声源运动到W 点,到达W 点以后,必须有明显的光和声指示并停止,此时声源距离W 的直线距离小于1cm 。

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于10cm/s 。

(6)其他。

三、说明1. 本题必须采用组委会提供的电机控制ASSP 芯片(型号MMC-1)实现可移动声源的运动。

2. 在可移动声源两侧必须有明显的定位标志线,标志线宽度0.3cm 且垂直于地面。

3. 误差信号传输采用的无线方式、频率不限。

4. 可移动声源的平台形式不限。

5. 可移动声源开始运行的方向应和Ox 线保持垂直。

6. 不得依靠其他非声音导航方式。

7. 移动过程中不得人为对系统施加影响。

可移动声源的起始位置到Ox 线的垂直距离响应时间平均速度=可移动声源在Ox 线上重新启动位置到移动停止点的直线距离再次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8.接收器和声源之间不得使用有线连接。

四、评分标准宽带直流放大器(C题)【本科组】一、任务设计并制作一个宽带直流放大器及所用的直流稳压电源。

二、要求1.基本要求(1)电压增益A V≥40dB,输入电压有效值V i≤20mV。

A V可在0~40dB围手动连续调节。

(2)最大输出电压正弦波有效值V o≥2V,输出信号波形无明显失真。

(3)3dB通频带0~5MHz;在0~4MHz通频带增益起伏≤1dB。

(4)放大器的输入电阻≥50,负载电阻(50±2)。

(5)设计并制作满足放大器要求所用的直流稳压电源。

2.发挥部分(1)最大电压增益A V≥60dB,输入电压有效值V i≤10 mV。

(2)在A V=60dB时,输出端噪声电压的峰-峰值V ONPP≤0.3V。

(3)3dB通频带0~10MHz;在0~9MHz通频带增益起伏≤1dB。

(4)最大输出电压正弦波有效值V o≥10V,输出信号波形无明显失真。

(5)进一步降低输入电压提高放大器的电压增益。

(6)电压增益A V可预置并显示,预置围为0~60dB,步距为5dB(也可以连续调节);放大器的带宽可预置并显示(至少5MHz、 10MHz 两点)。

(7)降低放大器的制作成本,提高电源效率。

(8)其他(例如改善放大器性能的其它措施等)。

三、说明1.宽带直流放大器幅频特性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幅频特性示意图2.负载电阻应预留测试用检测口和明显标志,如不符合(50±2)的电阻值要求,则酌情扣除最大输出电压有效值项的所得分数。

3.放大器要留有必要的测试点。

建议的测试框图如图2所示,可采用信号发生器与示波器/交、直流电压表组合的静态法或扫频仪进行幅频特性测量。

图2 幅频特性测试框图四、评分标准设计报告项目主要容分数系统方案比较与选择方案描述2 理论分析与计算带宽增益积通频带增益起伏控制线性相位抑制直流零点漂移放大器稳定性9电路与程序设计电路设计8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测试方案及测试条件测试结果完整性测试结果分析8设计报告结构及规性摘要设计报告正文的结构图表的规性3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D题)【本科组】一、任务设计并制作一个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实现对周边温度和光照信息的探测。

该装置由1个监测终端和不多于255个探测节点组成(实际制作2个)。

监测终端和探测节点均含一套无线收发电路,要求具有无线传输数据功能,收发共用一个天线。

二、要求1.基本要求(1)制作2个探测节点。

探测节点有编号预置功能,编码预置围为00000001B~11111111B。

探测节点能够探测其环境温度和光照信息。

温度测量围为0℃~100℃,绝对误差小于2℃;光照信息仅要求测量光的有无。

探测节点采用两节1.5V干电池串联,单电源供电。

(2)制作1个监测终端,用外接单电源供电。

探测节点分布示意图如图1所示。

监测终端可以分别与各探测节点直接通信,并能显示当前能够通信的探测节点编号及其探测到的环境温度和光照信息。

(3)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的探测时延不大于5s,监测终端天线与探测节点天线的距离D不小于10cm。

在0~10cm距离,各探测节点与监测终端应能正常通信。

2.发挥部分(1)每个探测节点增加信息的转发功能,节点转发功能示意图如图2所示。

即探测节点B的探测信息,能自动通过探测节点A转发,以增加监测终端与节点B之间的探测距离D+D1。

该转发功能应自动识别完成,无需手动设置,且探测节点A、B可以互换位置。

图2 节点转发功能示意图(2)在监测终端电源供给功率≤1W,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探测时延不大于5s的条件下,使探测距离D+D1达到50cm。

(3)尽量降低各探测节点的功耗,以延长干电池的供电时间。

各探测节点应预留干电池供电电流的测试端子。

(4)其他。

三、说明1.监测终端和探测节点所用天线为圆形空芯线圈,用直径不大于1mm的漆包线或有绝缘外皮的导线密绕5圈制成。

线圈直径为(3.4±0.3)cm(可用一号电池作骨架)。

天线线圈间的介质为空气。

无线传输载波频率低于30MHz,调制方式自定。

监测终端和探测节点不得使用除规定天线外的其他耦合方式。

无线收发电路需自制,不得采用无线收、发成品模块。

光照有无的变化,采用遮挡光电传感器的方法实现。

2.发挥部分须在基本要求的探测时延和探测距离达到要求的前提下实现。

3.测试各探测节点的功耗采用图2所示的节点分布图,保持距离D+D1=50cm,通过测量探测节点A干电池供电电流来估计功耗。

电流测试电路见图3。

图中电容C为滤波电容,电流表采用3位半数字万用表直流电流档,读正常工作时的最大显示值。

如果D+D1达不到50cm,此项目不进行测试。

4.设计报告正文中应包括系统总体框图、核心电路原理图、主要流程图、主要的测试结果。

完整的电路原理图、重要的源程序用附件给出。

四、评分标准设计报告项目主要容满分系统方案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总体方案设计 4理论分析与计算发射电路分析接收电路分析通信协议分析6 电路与程序设计发射电路设计计算接收电路设计计算总体电路图工作流程图9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调试方法与仪器测试数据完整性测试结果分析6设计报告结构及规性摘要设计报告正文的结构图表的规性5 总分30基本要求实际制作完成情况50发挥部分完成第(1)项20 完成第(2)项15 完成第(3)项10 其他 5 总分50 图3 节点电流测试电路电能收集充电器(E题)【本科组】一、任务设计并制作一个电能收集充电器,充电器及测试原理示意图如图1。

该充电器的核心为直流电源变换器,它从一直流电源中吸收电能,以尽可能大的电流充入一个可充电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