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视频性素材的提问。如:“视频告诉我们哪几个主 要信息?”,“视频反映了怎样的主题?”
教材利用与
开发的一般 要求
摈除无关信息,凸 显主要信息
提取表层信息,挖 掘深层信息
营造历史情境,变 内容为活动
关注教学目标,避 免兴趣主义
教学材料分析
阅读有关“读图学史——秦始皇 兵马俑”的材料,与同伴互相探讨 ,明确其教学目标、教学组织、教 学思路与方法策略。
文字材料 的运用之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雄图发英断,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李白《古风》
如何对该图片 进行提问?
语言描述一例
“秦始皇目光炯炯有神, 两眼虎视眈眈,一手指向前方 的威严而傲慢的神态,流露出 了他当年威征六国,一统天下 的勃勃雄心;他头戴挂满珠子 的皇冠,身穿绣花龙袍、腰佩 宝剑,这身打扮显示了他那唯 我独尊、居高临下的帝王身份 ;他面带微笑,仿佛为自己功 高盖世、流芳万代而流露出洋 洋自得的满足感。”
• 深化。▲提供材料,让学生分组讨论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 师生合作完成表格,指出郡县制在中央集权制确立中的意义。
• 升华。▲强调秦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特征及其在统一多 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奠基作用。
• 收束。▲展现有关兵马俑的视频,让学生感悟历史文化遗产的 宏伟气势以及大秦帝国的壮丽气象。整理本课知识框架,布置 作业。
1.资源、教材、教科书之间的关系…… 2.怎样合理地利用课本资源?
印象中的课堂教学
面对这一内容,我们是如何教学的?
——资源,手段,方法,目标……
教学设计与资源运用
选取《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秦始皇陵及深埋两千多年的兵 马俑》中的一篇课文,分析其编写的 逻辑结构,思考其教学目标、教学重 点及主要的教学思路与资源运用。
高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以秦朝一统的相关内容为例
2012.7
探讨的主要问题
1.资源与教材、课本是何种关系? 2.怎样合理地利用课本资源? 3.怎样有效开发课外的教材资源? 4.怎样通过阅读和比较开发教材资源? 5.怎样看待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 6.怎样有效开发与利用学生资源? 7.怎样有效开发与利用问题资源?
如何对该图片进行提问?
如何对该图片进行提问?
海内皆臣, 岁登成熟,
道无饥人
如何对这些图片进行提问?
探 究 教 学 法
让提问成为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
①文字性材料的提问。如“你从材料中能获得哪些 信息?”,“这段材料包含几层意思?”,“材料 中的关键词(句)是什么?”
②图片性材料的提问。如“该图片上有哪几个方面的 信息?”,“图片中最重要的信息是什么?”,“你 能从图片联想到哪些知识或经验?”,“综合各类信 息,该图片反映了什么主题?”
1.资源、教材、教科书之间的关系……
课程资源的主要类型
1.以历史教科书为核心的历史教材。历史教材是 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2.历史教师。历史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 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 和程度。
3.图书馆。 4.历史音像资料。 5.家庭。 6.社区。 7.历史遗存。历史遗存包括历史遗址、遗迹、文 物以及蕴涵历史内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等。利 用历史遗存,能够增强学生直观的历史感受。 8.互联网。
• 展开。▲用地图、诗歌等和教师口头叙述展示秦统一的过程。 ▲用“面对统一后各诸侯国不同的地域、文字和政治经
济制度,如何巩固统一”的问题,启发学生联想思考。通过知 识回顾,明确经济上与文化上统一的必要性与相应做法;通过 学生阅读与教师讲解,得出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等中央官制 的具体内容、特点与作用,推动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形成。
教学设计中环节与要素的有机结合
• 导入 • 展开 • 深化 • 收束
▲用什么材料促进主干知识 和重点内容的理解?
▲用什么问题推动学生的思 维发展和能力形成?
▲用什么语言讲授历史的来 龙去脉和前因后果?
▲用什么活动促进历史理解 和历史认识的生成?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教学思路
• 导入。▲用秦代地图及秦始皇导入。
针对课堂教学要素进行课程开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导入 • 展开 • 深化 • 收束
▲用什么材料促进主干知识 和重点内容的理解?
▲用什么问题推动学生的思 维发展和能力形成?
▲用什么语言讲授历史的来 龙去脉和前因后果?
▲用什么活动促进历史理解 和历史认识的生成?
文字材料的运用之一
• 1、皇帝制度: 赢政统一六国,意气风发,非常得意,觉 得功劳盖世,所以有李白作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雄图发英断,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奠
走 统一六国 向
地理上一统
定 了
『
统
大 一
地方:郡县制
统 』
中央:皇帝制度
的
三公九卿制
秦
政治上一统
一 多 民 族 国
汉 统一度量衡、货币
经济上一统
家
政
的
治
统一文字
格
文化上一统
局
教学思路
教学思路即历史教学的过程。一般而言,一堂历史新授课
的教学过程可以分为导入、展开、深化、收束等四个环节,有
的时候,在深化和收束之间还有升华的环节。
1.导入:复习旧课或以材料、故事、问题等导入新课 。 2.展开:教师对主要史实的来龙去脉进行讲述,解决 “是什么”的问题。 3.深化:师生对历史的原因、意义、作用、启示、影 响、证据等进行讲解、探讨,解决“为什么”、“有 何价值”、“因何得知”等问题。 4.升华:教师对历史情感或理性的挖掘,解决“站在 何种情感态度、价值取向上看待历史”等问题。 5.收束:教师以知识梳理、作业或习题的方式结束课 堂,有时也通过“深化”或“升华”的方式收束。
探讨的主要问题
1.资源与教材、课本是何种关系? 2.怎样合理地利用课本资源? 3.怎样有效开发课外的教材资源?
教学材料分析
阅读有关“阿房宫是个半拉子工 程”及《阿房宫赋》等材料,与同 伴互相探讨,设计一份简略的探究 式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思路 与方法策略)
●目标表述动词:
“知识与技能”——“知道”、“了解”、 “列举”、“简述”、“说明”、“讲述” 、 “概述”、“理解”、“领会”、“阐 明“”过、程“与归方纳法””等—。—“分析”、“综合” 、 “比较”、“概括”、 “辩证”、“ 评价”、 “探讨”、 “讨论”等。
教材利用与
开发的一般 要求
摈除无关信息,凸 显主要信息
提取表层信息,挖 掘深层信息
营造历史情境,变 内容为活动
关注教学目标,避 免兴趣主义
教学材料分析
阅读有关“读图学史——秦始皇 兵马俑”的材料,与同伴互相探讨 ,明确其教学目标、教学组织、教 学思路与方法策略。
文字材料 的运用之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雄图发英断,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李白《古风》
如何对该图片 进行提问?
语言描述一例
“秦始皇目光炯炯有神, 两眼虎视眈眈,一手指向前方 的威严而傲慢的神态,流露出 了他当年威征六国,一统天下 的勃勃雄心;他头戴挂满珠子 的皇冠,身穿绣花龙袍、腰佩 宝剑,这身打扮显示了他那唯 我独尊、居高临下的帝王身份 ;他面带微笑,仿佛为自己功 高盖世、流芳万代而流露出洋 洋自得的满足感。”
• 深化。▲提供材料,让学生分组讨论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 师生合作完成表格,指出郡县制在中央集权制确立中的意义。
• 升华。▲强调秦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特征及其在统一多 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奠基作用。
• 收束。▲展现有关兵马俑的视频,让学生感悟历史文化遗产的 宏伟气势以及大秦帝国的壮丽气象。整理本课知识框架,布置 作业。
1.资源、教材、教科书之间的关系…… 2.怎样合理地利用课本资源?
印象中的课堂教学
面对这一内容,我们是如何教学的?
——资源,手段,方法,目标……
教学设计与资源运用
选取《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秦始皇陵及深埋两千多年的兵 马俑》中的一篇课文,分析其编写的 逻辑结构,思考其教学目标、教学重 点及主要的教学思路与资源运用。
高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以秦朝一统的相关内容为例
2012.7
探讨的主要问题
1.资源与教材、课本是何种关系? 2.怎样合理地利用课本资源? 3.怎样有效开发课外的教材资源? 4.怎样通过阅读和比较开发教材资源? 5.怎样看待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 6.怎样有效开发与利用学生资源? 7.怎样有效开发与利用问题资源?
如何对该图片进行提问?
如何对该图片进行提问?
海内皆臣, 岁登成熟,
道无饥人
如何对这些图片进行提问?
探 究 教 学 法
让提问成为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
①文字性材料的提问。如“你从材料中能获得哪些 信息?”,“这段材料包含几层意思?”,“材料 中的关键词(句)是什么?”
②图片性材料的提问。如“该图片上有哪几个方面的 信息?”,“图片中最重要的信息是什么?”,“你 能从图片联想到哪些知识或经验?”,“综合各类信 息,该图片反映了什么主题?”
1.资源、教材、教科书之间的关系……
课程资源的主要类型
1.以历史教科书为核心的历史教材。历史教材是 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2.历史教师。历史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 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 和程度。
3.图书馆。 4.历史音像资料。 5.家庭。 6.社区。 7.历史遗存。历史遗存包括历史遗址、遗迹、文 物以及蕴涵历史内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等。利 用历史遗存,能够增强学生直观的历史感受。 8.互联网。
• 展开。▲用地图、诗歌等和教师口头叙述展示秦统一的过程。 ▲用“面对统一后各诸侯国不同的地域、文字和政治经
济制度,如何巩固统一”的问题,启发学生联想思考。通过知 识回顾,明确经济上与文化上统一的必要性与相应做法;通过 学生阅读与教师讲解,得出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等中央官制 的具体内容、特点与作用,推动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形成。
教学设计中环节与要素的有机结合
• 导入 • 展开 • 深化 • 收束
▲用什么材料促进主干知识 和重点内容的理解?
▲用什么问题推动学生的思 维发展和能力形成?
▲用什么语言讲授历史的来 龙去脉和前因后果?
▲用什么活动促进历史理解 和历史认识的生成?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教学思路
• 导入。▲用秦代地图及秦始皇导入。
针对课堂教学要素进行课程开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导入 • 展开 • 深化 • 收束
▲用什么材料促进主干知识 和重点内容的理解?
▲用什么问题推动学生的思 维发展和能力形成?
▲用什么语言讲授历史的来 龙去脉和前因后果?
▲用什么活动促进历史理解 和历史认识的生成?
文字材料的运用之一
• 1、皇帝制度: 赢政统一六国,意气风发,非常得意,觉 得功劳盖世,所以有李白作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雄图发英断,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奠
走 统一六国 向
地理上一统
定 了
『
统
大 一
地方:郡县制
统 』
中央:皇帝制度
的
三公九卿制
秦
政治上一统
一 多 民 族 国
汉 统一度量衡、货币
经济上一统
家
政
的
治
统一文字
格
文化上一统
局
教学思路
教学思路即历史教学的过程。一般而言,一堂历史新授课
的教学过程可以分为导入、展开、深化、收束等四个环节,有
的时候,在深化和收束之间还有升华的环节。
1.导入:复习旧课或以材料、故事、问题等导入新课 。 2.展开:教师对主要史实的来龙去脉进行讲述,解决 “是什么”的问题。 3.深化:师生对历史的原因、意义、作用、启示、影 响、证据等进行讲解、探讨,解决“为什么”、“有 何价值”、“因何得知”等问题。 4.升华:教师对历史情感或理性的挖掘,解决“站在 何种情感态度、价值取向上看待历史”等问题。 5.收束:教师以知识梳理、作业或习题的方式结束课 堂,有时也通过“深化”或“升华”的方式收束。
探讨的主要问题
1.资源与教材、课本是何种关系? 2.怎样合理地利用课本资源? 3.怎样有效开发课外的教材资源?
教学材料分析
阅读有关“阿房宫是个半拉子工 程”及《阿房宫赋》等材料,与同 伴互相探讨,设计一份简略的探究 式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思路 与方法策略)
●目标表述动词:
“知识与技能”——“知道”、“了解”、 “列举”、“简述”、“说明”、“讲述” 、 “概述”、“理解”、“领会”、“阐 明“”过、程“与归方纳法””等—。—“分析”、“综合” 、 “比较”、“概括”、 “辩证”、“ 评价”、 “探讨”、 “讨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