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基础计算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小江大桥主桥
悬浇箱梁塔吊安装基础



计算:
复核:
审核:
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杭金衢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第3合同段
二O一七年三月
H5810塔式起重机桩基础计算书
本计算书主要依据施工图纸及以下规范及参考文献编制:《大型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技术规程》(JGJ/T 301-201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等编制。

一、工程概况
西小江大桥主桥变截面悬浇箱梁左幅桩号K12+334.5-K12+574.5,右幅桩号为K12+321.5-K12+561.5,共3跨,总长240m,跨径为65+110+65m。

主桥横跨杭甬运河,分为绍兴岸和萧山岸。

根据西小江大桥改建方案,外侧9. 5m先导桥已建成通车,内侧13.5m宽悬浇箱梁在内侧封闭区域组织施工,根据现场实际条件,为使主桥上部结构的施工材料、机具调运方便,我部拟采在绍兴岸、萧山岸各安装一台塔吊组织施工,保证内侧桥悬浇箱梁施工顺利完成。

二、塔吊选型及基础结构设计简介
1)塔吊选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主桥悬浇箱梁设计长度,结合厂家提供的塔吊信息,在保证现场施工质量、安全的前提下,确保悬浇箱梁顺利施工,同时达到经济效益最优化,我项目拟定采用H5810塔式起重机进行内侧桥主桥悬浇箱梁的施工。

依据现场场地情况以及左右幅悬浇箱梁错墩的特殊情况(见平面布置图),我部计划在西小江大桥绍兴岸右幅28#墩、萧山岸右幅27#墩处中分带位置各安装1台5810塔吊(辐射半径58m),供悬浇箱梁施工。

2)设计简介:H5810塔吊坐落在长、宽4.5m,高1.2m的C35混凝土承台上,混凝土承台下由4根钢管桩支撑(钢管桩采用φ600*8mm,纵、横向钢管中心间距为3.5m)。

每个塔吊基础钢管桩共4根,为保证塔吊中心位置位于桥梁中分带中心位置,其中2根钢管坐落于主墩承台上,单根钢管长度5m;2根位于自然地质中,单根钢管长度约21m。

钢管桩顶标高为5m。

3)施工简介:在主墩承台过程中预埋2块70*70*0.6cm厚钢板,供承台施工后基坑回填前将2根钢管桩安装在承台上。

基坑回填后塔吊基座安装前,将剩余2根21m长钢管打入自然土质中,钢管桩桩顶标高控制在4.7m。

钢管桩桩顶采用4.5*4.5*1.2m的C35混凝土承台,供塔吊基础节安装,工字钢间距为1.6m。

钢管桩伸入承台60cm,钢管桩口焊接钢筋成喇叭形,保证钢管与混凝土粘结力。

三、塔吊基础受力计算
3.1塔吊的基本参数信息
塔吊型号:H5810,塔吊起升高度H:30m,
塔身宽度B:1.6m,最大起重荷载Q:60kN,
自重G:451.2kN,钢管桩直径:0.6m,
钢管桩间距:3.5m,钢管壁厚:8mm
基础边长b:4.5m 基础高度h:1.2m
3.2、基础地质情况描述
根据已确定的塔吊安装位置结合设计地质勘察报告得知:右幅28#墩处
地质图按TZKC-46、右幅 27#墩处地质图按TZKS62-1的柱状图选择计算参数,具体见附表。

3.3、基础受力计算
5810塔吊基础计算参数
3.3.1基桩竖向承载力和抗拔承载力计算
1)承台自重Fg=25*b2*h=25*4.52*1.2=607.5KN
2)基桩平均竖向力:
工作状态:Qk=(Fv+Fg)/4=287.88KN
非工作状态:Qk=(Fv+Fg)/4=273.38KN
3)偏心荷载下竖向力:
工作状态:Pk.max=Qk+(Mk+Fn*h)/W=287.88+(1252+28*1.2)/(1.4141* 3.5)=
非工作状态:Pk.min=Qk-(Mk+Fn*h)/W=287.88-(1252+28*1.2)/
3)MIDAS建模计算:
采用MIDAS civil 2015软件建模得:钢管桩基础+型钢结构承台空间计算模型。

钢结构构件均梁单元模拟。

共计136个节点,128个梁单元。

钢管桩基础立面图、纵向侧面图、横向侧面图:
钢管桩平面图
4)单桩桩顶竖向力:
根据MIDAS civil 2015软件分析得出:承台上桩基荷载701.1KN ,打入自然土中桩基承载力为674.9KN 。

5)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按地基物理力学指标与承载力参数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按下列公式计算:
∑+=+=p pk p i sik pk sk uk q l q u A Q Q Q λ
式中,uk Q 为单桩轴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N ;sik q 为第i 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kPa ;pk q 为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Pa ;查地质勘查报告得到。

A p 为桩身的截面面积(m2); U 为桩身周长(m );li 为按土层划分的桩长(m );λs 为侧阻挤土效应系数,直径为 600 mm 的管桩为 1;λp 为端阻闭塞效应系数,当入土深度与桩经比值大于 5 时,λp = 0.8λs
根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结合本项目地质条件报告,得出 λs ,见表 3。

表 3 开口管桩侧阻挤土效应系数查询表 D /mm < 600 700 800 900 1000
λs 1 0.93 0.87 0.82 0.77
注: D 为钢管桩外径,D = 0.6 m 。

U = 3.14×0.6 m =1.885m ,A = 3.14×0.3×0.3 =0.283m2 。

查《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得右幅28#处地质:τ1 = 25 kPa(流塑粉土) ,τ2 = 30 kPa(流塑粘土) ,τ3 = 45(可塑粉质黏土) ,τ4 = 30(软塑黏土) ,τ5 = 45(可塑粉质粘土) ,q pk = 110kPa 。

;右幅27#处地质:τ1 = 25 kPa(流塑粉土) ,τ2 = 45 kPa(软塑粘土) ,τ3 = 30(可塑粉质黏土) ,τ4 = 30(可塑粉质粘土) 。

q pk = 110kPa 。

左幅29#处单桩承载力: ∑+=+=p pk p i sik pk sk uk q l q u A Q Q Q λ= 1.885 × ( 5.2 × 25 + 30 × 1.1 + 45 × 4.3 + 30 × 4.5 + 45 × 3.1+0.55*25) + 0.8 × 0.283 × 110 = 1240.3 kN
则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 a =Q uk /1.4=1240.3/1.4=885.9KN ; 当单桩承载力为885.9KN 时,桩基长度= 0.35+1.9+5.2+1.1+4.3+4.5+3.1+0.55=21m
右幅27#处单桩承载力:∑+=+=p pk p i sik pk sk uk q l q u A Q Q Q λ= 1.885 × ( 25 × 4.8 + 45 × 1.2 + 30 × 4 + 40 × 8.6 + 0.67 × 25) + 0.8 × 0.283 × 110 = 1259.1 kN
则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 a =1/1.4Q uk =1259.1/1.4=899.4KN
当单桩承载力为899.4KN 时,桩基长度 = 1.73+4.8+1.2+4+8.6+0.67=21m 钢管总竖向承载力标准值为: Q uk =885.9kN > F=654.22kN (左幅29#);Q uk =899.4kN > Fk=654.22kN (右幅27#)。

钢管竖向承载力满足要求。

6)钢管桩基抗拔受力
gp gk kil 2/G T N +≤ p uk kil 2/G T N +≤ ∑=i sik j j uk l q u λT
Tuk-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kil N -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桩基拔力 Gp —桩基自重 ; Ui-桩身周长; sik q 为第i 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j λ—抗拔系数:砂土取0.5~0.7黏性土、粉土取0.7~0.8。

当桩长与桩径之比小于20时,取小值。

∑=i sik j j uk l q u λT =1.885×(0.7×25×4.8+0.7×45×1.2+0.8×30×4+0.8×40
×8.6+0.8×0.67×25)=954.6KN
p uk 2/G T +=954.6/2+0.02466×(600-8)×8=319.25+116.8=594.1KN
∑=i
sik j j l gk l q u u n
1
λT =1.885×(0.7×25×4.8+0.7×45×1.2+0.8×30×4+0.8×40 ×8.6+0.8×0.67×25)=954.6KN
kil N =2562.3/(2×3.6)-475.3/4=237.05KN
则kil N =237.05KN ≤p uk 2/G T +=436.05KN 7)钢管桩基抗弯受力
根据MIDAS civil 2015软件分析得出:钢管最大抗弯应力92.9N/mm2,Q235钢抗弯应力215N/mm2,则满足要求。

8)横向型钢抗弯应力
根据MIDAS civil 2015软件分析得出:横向I45最大抗弯应力125.9N/mm 2, Q235钢抗弯应力215N/mm2,则满足要求。

9)横向型钢抗剪应力
根据MIDAS civil 2015软件分析得出横向I45最大抗剪应力62.0N/mm2,Q235钢抗剪应力125N/mm2,则满足要求。

10)纵向型钢抗弯应力
根据MIDAS civil 2015软件分析得出横向I45最大抗弯应力123.6N/mm2, Q235钢抗弯应力125N/mm2,则满足要求。

11)纵向型钢抗剪应力
根据MIDAS civil 2015软件分析得出横向I45最大抗剪应力60.1N/mm2,Q 235钢抗剪应力125N/mm2,则满足要求。

12)焊缝计算
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得: 角焊缝强度计算。

N-为轴心压力或轴心拉力; h e -角焊缝计算厚度;
Lw-角焊缝计算长度;
H e =(b-t w )/4=(150-11.5)/4=34.6mm
Lw=2b=2*150=300mm
=674000/(34.6*300)=64.9N/mm ≤w f f =160
则满足要求。

w f w e f f l h ≤=N σw f w e f f l h ≤=N 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