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

第十三章比较句

《马氏文通》将古代汉语的比较句分为平比、差比、极比三种。

一、差比句

1.1差比句词序的历史变化

太田辰夫的观点:

古代汉语的差比句用“A—形容词—介词—B”式,A、B代表两个比较项,可用于古代汉语差比句式的介词有“于、过、如、似”。——《中国语历史文法》

“于”最常用,从古代一直用到唐代。

“过”见于唐代。

“如”本来用于平比句,从唐代起转为表示差比。

“似”在唐代产生,用得比“如”多。

现代汉语差比句用“A—介词—B—形容词”式,介词用“比”,由动词发展而来,唐代“比”处于由动词虚化为介词的过程中,有些句子还有“比较、比拟”的意思,如:

若比李三犹自胜。(白居易诗)

但有的例子已经可以看作差比句,如:

色比琼浆犹嫩。(郎士元诗)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差比句的不同:

1、词序不同:古代汉语差比句中形容词在两个比较项中间,现代汉语差比句中形容词在两个比较项后。

2、古代汉语差比句不能用副词或补语说明差别程度,但是唐代以后情况有所改变。

如:眼见的泪点儿更多如他那秋夜雨。(潇湘雨,3折)

总的来说,古代汉语差比句中一般只用一个形容词表示比较结果,不能说明差别的程度。现代汉语差比句则以用副词,后助形容词,补语等更细致地表示差比为特征。如:

我这枝笔比刀子还快哩。(救孝子,2折)——现代汉语差比句

贝罗贝的观点:

将现代汉语比较句结构概括为:X+比较词(comparative)+Y(+adverb)+比较结果

(dimension)”。X和Y是两个比较项。贝罗贝把比较分为三级:比较级(superiority)、等同

级(equal)、相差级(inferior)。比较级大致与差比相当,现代汉语中比较词用“比”。等同级大致与平比相当,现代汉语用“跟……一样……”或“有……那么……”表示。

贝罗贝与太田辰夫对差比句的不同看法是:“似、若、如”并非产生于唐代。

贝罗贝明确指出汉语差比句式发生较大变化是在宋元时期。这一时期古代汉语差比式“X+形容词+於/过+Y”的使用少了,而以前用于表示平比的“X+形容词+如/似+Y”式则用来表示差比。如:

(17)东风寒似夜来些。(贺铸:浣溪沙)

语意上的变化带来“X+形容词+如/似+Y”式在宋元时期的第二个变化,即是第二个比较项Y后面可跟有说明具体的比较结果的数量补语,如:

(20)今年衰似去年些。(赵长卿词)

一些形容词或动词如“强、胜、过”等出现在差比句“X+形容词+如/似+Y”中时,原来的词汇意义弱化,都表示“比……好”的意思。这类句子在宋以后非常多:

(22)食楚江萍胜似粱肉。(竹叶舟,元刊杂剧三十种)

差比句在宋元时期的最大变化是唐代产生的“X+比+Y+……”式这时成为最常用的差比句,Y后面可以是动词短语也可以是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如:

(26)王陵比我会沽酒。(气英布,元刊杂剧三十种)

(28)(这桥)比在前十分好。(老乞大)

贝罗贝对汉语比较句的历史演变中的两个重要问题作了分析。

1、古代汉语的平比句式为什么到了宋代开始表示差比。P420最后一段

2、表示差比的“比”字句是如何出现的。

1.2“比”字句的产生与发展

贝罗贝(1989)考察了动词“比”虚化为引进比较对象的介词的过程。他指出从春秋战国到汉代“比”是动词,表示“相比、比并”的意思,有以下六种格式:

X+比+於+Y

比+X+於+Y

X+比+Y

X+Y+比

X+以+Y+比

X+与+Y+比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比”仍为动词,表示“比较”,其格式除沿用上一时期的外,还出现了两种新格式:

以+X+比+Y

X+比+Y+VP

“X+比+Y+VP”这一格式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出现的,在前一时期未见。它是从连动结构“NP0V1 NP1 V2 NP2”发展而来的。这一格式中的“比”仍是动词,原因有二:

X 比 Y

1、同时期其他的连动结构“V1+Object1+V2+(Object2)”中的V1仍没有虚化。

2、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格式的应用仍然很少,在V2的位置上只有动词“有”,也没有见到形容词出现在V2的位置上,而现代汉语比较句中最常见的情况恰恰是形容词表示比较结果。到了唐代,V2的位置上出现了形容词。

黄晓惠对“比”字句具体演变过程的不同看法:把魏晋南北朝出现的“周觊比臣有国土门风”这类句子概括为“(X)比YW”,并把它称作“古泛比句”,认为泛比句只强调比较的结果,并往往在语义上涵括了平比、差比、极比,在现代汉语中泛比用“比起来,VP”表示:

他们兄弟三个比起来,性格各不相同。(平比)

他们三个比起来,老三学习差一点。(差比)

他们三个比起来,老二最高。(极比)

汉魏六朝时出现的泛比格式“(X)比YW”与先秦的“(X)比于Y”和汉以后的“(X)比Y”式有渊源关系。“其中先秦的(X)比于Y”的例子从先秦到汉魏时期均可见到用例:

(42)鲁之南鄙人,有吴虑者,冬陶夏耕,自比于舜。(墨子?鲁问)

但汉魏时期文献中更常见的是“(X)比Y”式:

(44)人以汝家比武侯。(世说新语)

“(X)比Y”式是“(X)比于Y”式脱落了“于”形成的,如:

(46)如瞎猕猴比于我妇。(杂宝藏经)

黄晓惠认为汉魏时期的泛比句“(X)比YW”可以析分为两个分句:

S1:X比Y

S2:XW

第二个分句W所陈述说明的对象X与第一个分句的主语一致,所以缺省,

即 W前存在一个语义空位。

黄晓惠将古泛比句式的产生作了如下概括:

S1:X比Y,+S2:XW→X比Y+(X)W→X比YW

黄晓惠认为汉魏六朝的“(X)比YW”式还有两点与现代汉语的差比句不同:

1、古泛比句有两个语义重心,即:“比Y”和W。而现代汉语差比句只有一个语义重心“W”。

2、古代泛比句仅在说明比较的结果,可以涵盖比较范畴的三级状态,而现代汉语差比句只表示差比。

黄晓惠用重新分析理论解释了汉魏六朝的“(X)比YW”式的演变过程:

古代泛比句“(X)比YW”在使用中,W与“比Y”关系越来越紧密,W前的语义空位很难再补上,语义重心逐渐转移到W上,“比YW”由连谓结构变为偏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