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感觉与运动表现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体感觉对核心稳定的影响
多裂肌体积虽小但却强有力量,控制着脊柱的伸展和后 方的稳定。特别是多裂肌具有丰富的本体感觉接受器,因此 可以执行较以精细的动作。
本体感觉对平衡的影响
平衡功能受中枢神经系统支配, 包括各肌群间相互协调收缩 等错综复杂的过程,并为各种反射活动、本体感觉和视觉所 调整 。
与平衡相关的神经传导通路
运动表现
“身体素质” 英文对照 physical quality; physical fitness; body quality; 身体素质是人体在运动、劳动和日常 活动中,在中枢神经调节下,各器官系统功能的综合表现,如 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柔韧等机体能力。身体素质的强弱, 是衡量一个人体质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
躯干四肢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大脑皮质
投射纤维 第三级N元
交叉 第二级N元
中枢突 第一级N元
周围突 感受器
中央后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后部 部分中央前回
丘脑上辐射(内囊后肢)
对 丘脑腹后外侧核 侧 内侧丘系
丘系交叉 薄束核、楔束核
薄束、楔束 后根内侧部
脊N节
脊N
躯干四肢肌腱、关节 、皮肤感受器
中中脑脑 脑脑桥桥
本体感觉对身体素质的影响
本体 感觉 降低 力量 下降
肌肉萎 缩
本体感觉对身体素质的影响
本体感觉下降
速度降低
灵敏性下降
本体感觉对核心稳定的影响
1992年,脊柱稳定的三个亚系统。 椎骨、椎间盘和韧带是被动亚系统 脊柱周围的肌肉是主动亚系统 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是控制亚系统。
这三个亚系统互相协调,动态调整共 同构建并维持脊柱的稳定。
• 运动表现分析具有跨学科性,目前无绝对清晰的定义。
运动表现
本体感觉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 一切运动技能是在本体感受的基础上才能形成。 • 本体感受器可感知每一动作中肌肉、肌腱、关节和韧带的缩短、放
松和拉紧的不同状况,为大脑皮质运动行为进行复杂的分析综合创 造条件。
本体感觉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人体的平衡、协调及技巧性运动与本体感觉的正确反馈密切相关, 从某种意义上说,运动是本体感觉的一种反应。大脑顶叶、内囊病损 均可引起对侧肢体本体感觉障碍,导致感觉性共济失调,使患者对运 动的速度、力量、方向不能及时感知和调整,造成平衡障碍、姿势异 常、动作不协调,从而影响各种动作的准确完成。
本体感觉
本体感觉是指肌肉、肌腱、关节等运动器官本身在不同状态(运动或静 止)时产生的感觉。
例如,人在闭眼时能感知身体各部的位置,如闭着眼睛吃饭,穿衣等。
本体感觉
• 肌梭是一种感受肌肉长度变化或牵拉刺激的特殊的梭形感 受装置,长约1~7mm,外层为结缔组织囊,囊内有6~12根 肌纤维,称为梭内肌纤维两端为收缩成分,中间部分是感 受装置。
• 高尔基小体—肌腱两端—负重感觉:感知和调节肢体的负重变化。 • 拉菲尼小体 Ruffini corpuscle—压力感觉(同位置感觉)
本体感觉
• 牵张反射(stretch reflex):人和动物的躯体运动和姿 势维持受神经系统调控,其基本机制之一就是牵张反射, 它是指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 缩的反射活动。牵张反射的反射弧为:感受器(肌梭、腱 梭)→传入神经→中枢(脊髓前角a运动神经元)→ 传出 神经→效应器(同一肌肉的梭外肌)。
本体感觉
• 腱梭分布在腱胶原纤维之间,与梭外肌纤维串联,纺锤形 腱梭的腱纤维束上,缠绕着感觉神经末梢,与肌梭的构造 相似。腱梭是一种张力感受器。
本体感觉
• 肌梭神经元——运动感觉:感觉肢体的运动速度,肌肉通过屈伸感知 和调控运动速度。
• 帕西尼小体 Pacinian corpuscle—韧带关节两端—位置感觉:感知 肢体与关节的位置移动。
为随意 运动提 供稳定 姿势
重心不 稳时防 跌倒
平衡 功能
本体感觉与膝过伸
膝过伸在临床上也称为膝反张或膝反屈畸形,是指在步态周期中患 侧下肢支撑期时,股胫关节在矢状面上出现过度伸展(膝伸展角度>5°) , 是脑卒中患者膝关节控制障碍主要表现之一。
40%到60%的患者在站立相出现膝过伸的现象
国外报道脑卒中后本体感觉障碍的发生率为47.7%
为姿势的调整和承受外部负荷做好准备 • 二是在运动的过程中通过肌梭和腱器官反馈式的调整肌肉
的力量并协调不同肌肉之间的用力,解决躯体的稳定、稳 定程度和稳定与不稳定交替转换的问题。
本体感觉检查
• 角度重建法 • 阈值测量法 • 视觉模型法
• 角度重建法:主要是对关节位置觉的测定。由Barrett提出。可分为开链位置
• 人体的正常运动,是在大脑皮质运动区,皮质的基底核, 前庭迷路系统,深部感觉(本体感觉)、视觉等共同参与 下完成运动的平衡和协调,称为共济运动。
• 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 前庭系统传导通路 • 视觉传导通路
本体感觉对平衡功能的影响
前庭
躯体 感觉
视觉
感觉 反 统合 馈
运动系 统协同 运动
静止时 维持姿 势
延延髓髓
CC88 TT44 LL33 SS55
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本体感觉
一级: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的位置感觉、运动感觉、负 重感觉。 二级:前庭的平衡感觉和小脑的运动协调感觉。 三级:大脑皮质综合运动感觉。
本体感觉
• 本体感觉系统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对躯体运动进行干预 • 一是通过运动前期的预兴奋发射性提高参与肌肉的力量,
本体感觉
牵张反射: • 腱反射(位相性) • 肌紧张
本体感觉
• 意识性本体感觉
此传导通路能将本体觉传至大脑皮质而引起意识性感觉(感知机体在 空间的位置和运动的方向)。
非意识性本体觉
此传导通路是把躯干、四肢的本体觉冲动传至小脑,不产生意识性 感觉,而是反射性调节躯干和四肢的肌张力和协调运动,以维身体的姿势 和平衡。
重建和闭链位置重建两种
• 阈值测量法:主要是对关节运动觉的测定。典型的阈值测量试验是利用自动
仪器提供缓慢而持续的关节被动性运功,测量关节能够感知到的被动运动的角度阈 值,即测量运动起始时的关节角度与受试者能够觉察到运动时的关节角度。比较两 种角度的差异,以此判断关节本体感觉的精确度。
• 视觉模型法:受试者通过观察关节模型的角度,经被动或主动运动在自身的
运动表现分析
• 运动表现分析在英文中叫“Sports performance analysis”或 者“notational analysis of sports”既可以指一种体育实践运 用,又可以指运动科学领域内的一个分支学科或者学术研 究领域,后者来源于前者的需求,前者则需要后者的支持 和指引。
• 踩踏板训练:受试者取坐位,预先在座椅前的地板上放置6件物品
当做踏板,最远距离以受试者下肢能达到的最远距离为准,在中间的位 置随意放置两件踏板。让受试者先观察放置在地板各个方向位置上的踏 板,记住每个踏板的位置。然后治疗师提示受试者闭上眼睛,告诉受试 者要触及某一位置上的踏板,让其尝试移动膝关节,用脚快速、准确的 触及踏板。当受试者能够触及踏板时,治疗师需要增加训练难度和强度, 要经常更换6个踏板的位置并让其尝试快速、重复、准确地移动膝关节, 用脚触及踏板,加强其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
身体素质
力量
速度
身体
耐力
素质
柔韧
wenku.baidu.com
灵敏
身体素质
• 速度素质:是人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快慢的一种能力; • 力量素质:是身体某些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 • 耐力素质: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和抵抗疲劳的能力; • 灵敏素质:是指迅速改变体位、转换动作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 柔韧素质:指人体活动时各关节肌肉和韧带的弹性和伸展度。
训练方法
软组织牵伸技术(PNF、MET)
防止小腿肌肉特别是比目鱼肌挛缩和僵硬,因它也是老年人 跌倒的原因。
• 站立位持续被动牵伸小腿肌 • 坐位持续被动牵伸小腿肌 • 站立位练习时,主动牵伸小腿肌和屈髋肌
• 膝关节角度回归训练:受试者取坐位,小腿悬空,腘窝不接触
床或座椅边缘,躯干及上肢保持不动。受试者膝关节由治疗师匀速地 被动活动至一定的位置,受试者仔细观察并感受膝关节移动到的目标 位置。膝关节的活动范围可以是屈伸0—90°,也可以增加膝关节活 动的内外旋及内收、外展的角度,使目标位置多样化。然后治疗师放 开受试者的下肢,让其回到起始位置,受试者再闭上双眼,尝试主动 活动膝关节至目标位置。当受试者认为膝关节已经达到目标位置,就 睁开眼睛观察是否存在差异,如有差异,需在睁眼状态下重复膝关节 运动至目标位置;如能达到目标位置,可以仔细体会并尝试做快
训练方法
肌力训练
肌力训练原则:阻力、超量恢复、疲劳原则 肌力训练方法:如等张、等长、等速 肌力训练处方:10RM
1RM Olympic Lifts
4RM 8RM 12RM
Power Max. Strength Strength Endurance
Power Lifting Bodybuilding
运动表现提升
是为某项运动而进行的综合性身体素质训练。它不是单 纯的力量训练,也不是普通的有氧练习,是通过身体动作来 提高自身的力量、协调、柔韧等运动所需特性,从而使自身 更适合运动的需要,在运动中有更好的表现。运动表现提升 的目的是能在运动中表现得更轻松、更出色。
69.0%经正规训练可于8-16周后基本恢复正常, 大量研究表明膝关节本体感觉的康复对膝关节控制障 碍的改善有重要意义
本体感觉与运动表现分析
嘉兴市第二医院康复医学中心 李岩
内容概要
• 运动表现 • 本体感觉 • 本体感觉对身体素质的影响 • 本体感觉与核心控制 • 本体感觉与平衡 • 本体感觉与膝过伸 • 本体感觉训练
运动表现
• 是指人们在参与某项运动的具体身体素质的集合展现,不 仅仅用来描述运动员,也用来描述所有参与运动的人群。
• 四方阶训练
本体感觉训练
本体感觉训练
本体感觉训练
核心训练 震动训练
本体感觉训练
• 本体感觉训练器
训练方法
• 肌内效贴
谢谢 !
关节上重现此角度,然后计算受试者关节与模型角度的差异,并以此判断本体感觉 的精确度。
本体感觉
1.运动觉:检查者轻轻握住患者手指或足趾的两侧,上下移动 5°左右,让患者辨别移动的方向。
2.位置觉:将其肢体放一定的位置,然后让患者说出所放的位置; 或嘱患者用其正常肢体做与病侧肢体相同的位置。
3.振动觉:将每秒震动256Hz的音叉放置患者身体的骨骼突出部 位询问患者有无振动感和持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