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空前密集的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
资源"科技与人才正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成为人类进步的巨大动力"
这些使我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了知识经济和科学技术革命正在影响并推动着时
代发展的进程"科技革命要求现代人具有一定的科技素养,能够掌握当代科技的最
新成果,知晓当代科技的基本原理,懂得现代化生产!生活的各种模式!方法,合
理地享用现代文明的优秀成果"不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就算不上是一个健全!合格
的现代人,更不可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低科学素养的公众群体不仅无法承担
本国日益发展的经济建设重任,而且将会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在国际上
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已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重视,并被认为是当今社会一个国家兴
旺与发展的根本因素之一"
我国于1989年首次在北京开展公众科学素养抽样调查"2003年,中国科协对
我国公众(18一69岁)科学素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第五次调查"调查内容为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的基本状况,我国公众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主要渠道,以及我国公众对科学技术的态度"此次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指标体系和问卷是根据国际通用
的测试方法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设计的"这样调查结果不仅能说明我国公众科学
素养状况,同时也能够在国际上进行交流和比较"调查显示,2003年我国公众达
到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为1.98%,比2001年的1.4%增长0.58个百分点"比1996年的0.2%提高了1.%个百分点1"作为对比,美国在1985年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
比例为5%,到1995年时,这个数字己达12%,数字表明,提高我国公众科学素
养任重而道远"
在国内,1999年6月巧日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全面推进
素质教育的号召,强调教育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在教育部的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6中讲到,要倡导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强调
制定国家课程标准时要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中指出要努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2"5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索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
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
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
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3"由此可见,无论是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还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无论是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还是国家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都非常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内
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有效的学习方式"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可以将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高度融合, 具有极强的包容性"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各种能力,训练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培养良好的科学精神"所以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奠基的作用4"
因此,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拓展化学实验的科学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
素养,是符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策略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符合当今时代背景的"对提高国民的科
学素养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