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地方校本课程一下海洋教育全册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蟹趣
活动目标
1.了解螃蟹的生活环境及种类,知道螃蟹行走、翻身、防御等方面的特点。
2.能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并能运用多种方式对螃蟹展开一定的探究。
3.初步培养问题意识、探究意识。
活动重难点
通过观察、动手实验了解螃蟹的身体结构及行走、翻身、防御等方面的特点。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从海边带回的小螃蟹用小桶装好;捉螃蟹时的视频资料;课件。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发思考
1、课件出示图片,谈话同学们,你看图中的小伙伴们在干什么呀?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有趣的螃蟹世界。
2、联系生活,引发思考
谈话:你捉过螃蟹吗?
什么地方会有螃蟹?
怎么才能捉到螃蟹?
出示视频,师:我也去海边捉过螃蟹,看看我是怎样捉螃蟹的。
组织交流:从视频中你发现小螃蟹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
你感觉捉螃蟹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利用设计直观、丰富、有趣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联想自己海边捉螃蟹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将情境图结合老师捉蟹的视频,使学生初步了解螃蟹的生活环境及捉蟹方法。
)
二、沙蟹探秘
1、师:今天我把小螃蟹带到了教室,你们想不想深入地了解它们?
谈话:关于螃蟹你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
你想怎样来研究呢?
小组讨论,交流研究方案
出示课件,提出建议和要求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观察并确保安全
3、汇报:螃蟹是如何行走的?方向如何?
螃蟹是如何翻身的?
螃蟹是如何进攻的?
你还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将螃蟹带入课堂,唤起学生研究的欲望,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初步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通过亲身观察体验、多角度探究问题的能力,丰富了学生对沙蟹的认识。
)
三、蟹类家族
1、了解螃蟹身体结构
谈话:谁能描述一下螃蟹的样子?
(出示螃蟹身体结构简图)对照图片,谁能说说螃蟹的身体主要特点?
小结:螃蟹大多身体表面有硬壳保护,有五对足、一对螯足、四对步足,脐有有圆、有尖,圆的为雌,尖的为雄。
2、了解螃蟹种类
课件出示各类螃蟹的图片,
谈话交流:你认识哪种螃蟹?说出它的名字。
你能发现它与众不同的特征吗?
你还知道哪种螃蟹?简单介绍一下。
小结:螃蟹的种类有几百种,我们海边常见的有招潮蟹、寄居蟹,餐桌上常见的有梭子蟹。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和实物,了解螃蟹的基本身体结构,并在认识蟹脐的过程中,初步学习对比的研究方法。
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认识更多种类的螃蟹,并能识别出常见的螃蟹种类。
)
四、蟹族趣谈
1、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有趣的资料,以小组合作,读一读,再讲一讲。
比比看,谁对螃蟹了解得多。
2、发放知识卡,小组合作阅读
3、汇报交流,教师评价,并引导学生关注资料出处
4、师总结:看来螃蟹身上还有许多值得我们研究的地方,希望同学们课下能通过查阅书籍、上网等方法了解更多关于螃蟹的知识并把他介绍给其他同学。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通过知识卡了解更多有关螃蟹的资料,并知晓查阅书籍、上网等研究方法,初步了解整理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
8.海龟旅行记
活动目标:
1.了解海龟出生、成长、繁殖的生活轨迹及其在成长过程中的生存威胁。
2.认识海洋动物的迁徙。
3.初步培养学生关爱海洋动物的情感。
活动重难点:
1.了解海龟出生、成长、繁殖的生活轨迹及其在成长过程中的生存威胁。
2.认识海洋动物的迁徙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与海龟有关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并制成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了解和搜集有关海龟方面的资料。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中的小动物吗?(教师出示海龟图片)一群刚出生的小海龟钻出沙坑,不顾一切地奔向大海。
知道他们要干什么吗?他们呀,要开始一次漫长的旅行。
大家喜欢旅行吗?那我们就跟小海龟一起出发去旅行吧!板书课题:《海龟旅行记》
二、漫长的旅程:
(一)播放视频:用视频呈现海龟从出生开始的海洋之旅的惊险历程,请学生观看,并思考:小海龟经历了怎样的旅程?
(二)组织交流:大家都看到了什么呢?五彩斑斓的海底世界给小海龟带来了什么样的惊险之旅?
(学生讨论交流)
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海龟旅行的历程,初步体会海龟成长的艰难。
(三)下面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海龟的旅程吧:(结合课本的图片)小海龟从钻出卵壳开始,穿过沙滩、躲过鹭鸟袭击、奔入大海、躲过章鱼和鲨鱼捕食、逃避人类捕杀、找到出生地、产卵、开始又一次旅行。
三、成长的烦恼:
(一)教师引导:是不是每只小海龟都能顺利地长大?是什么妨碍了它们的顺利成长呢?它们有哪些天敌呢?海龟爷爷对小海龟们进行了成长训练,教它们在不同成长阶段学会许许多多的生存本领。
(二)思考:仔细阅读课本36页的成长训练营,看一看,海龟爷爷都教了小海龟哪些本领来保护自己呢?赶快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吧。
(学生交流)
(三)教师小结:
师:同学们要知道,海龟虽然产卵数量较多、寿命也很长,但实际上海龟的数量却并不高,有的海龟种类还濒临灭绝。
这么可爱有趣的海龟要是灭绝了,是不是很可惜啊?我们长大以后去保护海龟,好不好啊?
(四)拓展引申:你们看海龟在旅行过程中是要学习很多本领的,那我们出去旅行的时候是不是也要学习一些本领呢?所以呀,出去旅行时要听爸爸妈妈的话,注意安全。
四、神奇的回归:
(一)师:孩子们,你们有没有迷过路,出去很远以后你们还能不能找到回家的路呢?但是海龟能,成年海龟能找到它的出生地!海龟的本领是不是很厉害啊?大家想一想,还有哪些海洋生物有这样的本领啊?
(二)学生讨论交流
(三)小结:鱼类的迁徙活动有一个专有名称叫“洄游”。
大多数的鱼类可以说都是洄游鱼类,只有少数鱼类不表现出规律性的洄游。
鱼类洄游按目的分为三种:生殖洄游、索饵洄游和越冬洄游。
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大、小黄鱼、大马哈鱼都进行生殖洄游。
这幅图是美国业余摄影师在墨西哥拍摄的魔鬼鱼迁徙的场面。
(出示图片)
五、畅谈收获
师:同学们这节课跟随小海龟的旅行愉快吗?你都了解了哪些小海龟的知识?(学生交流)你们的收获可真多!希望同学们课下通过学习更多的了解海龟,保护海龟!
小海龟会成为别的动物的食物,比如,海龟特殊的生殖环境也使很多海龟卵不能成功孵化,海滩上的野狗会捕食海龟卵或刚出生的小海龟;海洋里游的章鱼、鲨鱼、海面上飞的海鸟等也会捕食小海龟;大海龟有时还会遭遇来自人类的捕杀。
(四)启发思考:小海龟的旅程真是太惊险曲折了,它们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旅程呢?
9.我家住在大海边
活动目标:
1.了解海边的自然环境。
2.初步认识我国及世界其他沿海地区人们生活的特点。
3.初步感受海边生活的丰富多彩。
活动重难点:
了解海边的自然环境特点,感受沿海地区人们的生活特点。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儿歌《大海边》的视频短片;与海边生活有关的图片。
学生准备:海边生活方面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大海吗?现在就让我们到海边游一游。
面开浪花。
我跟浪花做游戏,浪花挠我小脚丫。
)
2.谁能说说自己在海边是怎样玩的?(学生交流)
3.教师小结:我们都是幸运的孩子,因为我们生活在大海边,大海是我们亲密的朋友。
(设计意图:本课是一年级第一课,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直观注意占主导的
让学生感受到海边自然环境的特点。
)
二、生活小广角
1.海边的人们是怎样生活的呢?丁丁和爸爸、妈妈今天带着相机和DV外出采风,让我们随他们一起走一走,看一看吧。
(多媒体出示沿海地区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一组图片)
我做小导游。
2.课前老师也让大家找一找关于海边人们生活的图片,谁来做小导游,介绍一下?(学生交流展示)
3.异域风情。
和我们同样生活在大海边的还有很多外国的小朋友。
瞧,他们来了!
4.你还了解哪些外国小朋友在海边生活的事情?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吧。
5.教师小结:住在大海边,我们的生活是丰富的、快乐的;全世界有180多个
(设计意图:本环节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引导学生了解沿海地区人们生活的特点。
先从身边着眼,进而拓展到世界,用直观的照片、生动的解说等组织形式进行教学,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与思路,培养学生生活在大海边的幸福感。
)三、心有千千问
1.教师引导:大海是个奇妙的世界。
生活在大海边,你有哪些感受?关于大海,你又有哪些疑问呢?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进大海,和大海做朋友吧!
10.海边寻趣
活动目标
1、知道海边生活有很多乐趣,了解海边游戏的多种方法。
2、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海边游戏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热爱海洋的情感。
活动重难点
知道海边生活有很多乐趣,了解海边游戏的多种方法。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赶海的小姑娘》的视频和我国及其他国家海边活动的图文和视频资料。
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海边活动及游戏的相关资料。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到海边玩吗?(学生交流)看来,大海是我们共同的乐园。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视频《赶海的小姑娘》,请同学们一边看一边想,视频中的小姑娘在什么地方?她在干什么?(课件播放视频,结束后,学生交流。
)师:你在海边都玩过什么?(学生交流自己在海边玩过的项目:预设捡贝壳、挖沙子、抓螃蟹、捉小鱼、挖蛤蜊、钓鱼、晒太阳等。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依次梳理并板书以上项目)
师小结:海边有这么多有趣的活动,那今天我们就举行一次“海边寻趣”的比赛,让我们在比赛中寻找海边的乐趣吧!(板书课题:海边寻趣)(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刚刚接触《海洋教育》这门课程,因为学生年龄小,主观意识较强,所以本环节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播放视频,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积极投入本节课的学习活动。
)
二、玩中有学问
师:各组准备好了吗?“海边寻趣”比赛现在开始!(课件出示最佳推荐小组评选条件)
学生根据老师的板书项目,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活动组成小组,各小组积极准备,并准备全班交流。
(一年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等都很差,所以在学生讨论交流这一环节,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
)
各小组用不同的形式推荐自己小组喜欢的活动,教师作适当的点评与补充。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组成评审团,评审团成员选择最佳推荐小组并说明理由,教师宣布最佳推荐小组。
老师根据学生交流补充:
1、沙滩上抓小螃蟹的方法
◆寻找沙滩上的小洞。
◆找一根细木棍,从洞口伸进去。
◆沿木棍周围向下挖土,就容易捉住螃蟹。
(出示海边抓螃蟹的图片,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抓螃蟹的方法。
)
2、抓大螃蟹的方法
如果碰到大点儿的螃蟹,你知道怎样用手去抓它吗?(学生交流,教师播放用手抓螃蟹的视频。
)
3、到哪些地方抓螃蟹
除了沙滩上的小洞里有螃蟹外,大家还知道哪里有螃蟹吗?(学生自主交流)对!海边的石头底下也有螃蟹,还有一些螃蟹躲在贝壳里,叫寄居蟹,这些都是寄居蟹。
(出示寄居蟹的图片)
师小结:海边好玩的活动真是丰富多彩,玩中有智慧,玩中有学问。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推荐比赛的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推荐自己喜欢的活动,使学生在了解丰富多彩的海边活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
让学生体会到玩中有智慧,玩中有学问,玩中有收获。
)
三、沙滩游戏总动员
师:同学们在海边都做过哪些有趣的游戏?(学生分组讨论,全班交流)
预设
1、沙地推车的游戏(老师请两名同学做示范)。
2、“赛螃蟹”的游戏(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对照图片猜一猜这个游戏怎样玩)。
师小结:有趣的沙滩游戏真多呀,下次去海边时,就跟小朋友玩一玩吧!但一定要选择安全的游戏啊。
(出示用沙子埋人的图片,这样的游戏不安全,不要玩。
)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谈话、活动演示等方式交流沙滩上适合大家开展的游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海边活动的乐趣。
)
四、畅谈收获
师:同学们这节课玩得高兴吗?你都知道了哪些有趣的海边活动?(学生交流)你们的收获可真多!老师送给大家一首歌曲《赶海的小姑娘》,让我们和视频中的小姑娘一起享受海边的乐趣吧!
(设计意图:通过畅谈本节课的收获,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海边活动的乐趣,通过学唱歌曲,更加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的情感。
)
11 大海的故事
教学目标::
1通过大海的传说、神话故事,表达人们的对美好心灵追求及对美好的向往.
2感受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体会其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青岛市区东部距海岸十几米处有一块礁石矗立在海中,就像一位翘首期盼的老人,谁能知道叫什么?石老人有谁知道有关它的传说?
二、真实再现
( 一)石老人的传说
1、出示书中图片P10
阅读后,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2、你还知道哪些与海有关的传说与神话故事?
关于“九顶会仙山”的传说:乘车由蓬莱城出发,往西南方向走16.5公里,便可见到景色秀丽的蔚阳山。
蔚阳山有九座山峰,形态各异,有大有小。
关于这九座山峰,民间流传着一个动人的神话说
相传,某年二月初三八仙在蓬莱阁上聚会,然后各显神通,渡海访友,而在此之前,八仙在去蓬莱阁的路上,经过蔚阳山时还留下了一段佳话。
那一天,八仙被蔚阳山的景色所吸引,纷纷按落云头,饱览山光水色。
吕洞宾兴致勃勃地脱下道袍蒙在一方大青石上,宝剑一指,青石上现出怀盏和酒壶,酒壶中盛着饮不尽的美酒,众仙席地而坐,一边欣赏山景,一边交杯换盏地畅饮起来,不一会儿都有了醉意,铁拐李倚着宝葫芦醉眼迷离,说:"此番过海访友,诸位只须躺在我这宝葫芦上,忽忽悠悠,一会儿就过去了......"张果老瞪着醉眼不服气他说:"准稀罕你那破葫芦,俺老张毛驴倒骑,一拍驴腚,嗷一声就过去了。
"
二)烟台山的传说
1.小组学习,说一说故事烟台山的来历。
三)海的女儿
故事梗概及表达的心愿,
海的女儿的故事启示:
善良的人一定得到好的结果的
三、小小故事会
小组自由讨论,总结根据书中图片提示,谈一谈你阅读过那些故事。
你最喜欢故事的哪一点?
四、拓展延伸
看视频:哪吒闹海片段
对于传说与神话故事,你感受到了什么呢?故事表达了什么?
教学反思
12.海娃的童谣
活动目标:1.了解与大海有关的童谣。
2.搜集并选择自己喜欢的与大海有关的童谣,进行配画和朗诵等活动.
3.初步感受大海的美好、有趣,激发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活动重难点:通过配画、朗诵童谣等活动,了解童谣,感受大海的美好、有趣,尝试自己编写简单的童谣。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搜集与大海有关的童谣,教师准备体现海滨风光的视频、图片和音乐学生准备:搜集与大海有关的童谣,搜集自己喜欢的童谣音乐,准备画笔,在进行本课前利用休息时间到海边玩耍,体会海边的有趣。
教学过程:
一、和我一起听童谣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谣,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播放视频——童谣《大海》
师:你喜欢这首童谣吗?你喜欢其中的什么?(学生自由谈体会,可以是关于童谣所描写的情节的,可以是自己以往的赶海经历,也可以是童谣的音乐好听)师:是啊,童谣读起来顺口,配着音乐唱好听,大家都特别喜欢大海,像这样的描写大海的童谣大家还有很多,大家想听吗?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听听看海娃的童谣。
(板书:大海的童谣)(出示:海边嬉戏玩耍的图片)
师:海娃很骄傲的说他会很多首大海的童谣,同学们,你们会大海的童谣吗?那咱们和海娃来比比赛吧,看看谁会的童谣多,好吗?
(学生根据自己准备的童谣进行交流。
)师:海娃先带来一首童谣,我们一起来听听。
(出示;童谣《问大海》,老师朗诵)师:你觉得这个童谣怎么样?(不做过高要求,也不必解释内容,只为了让孩子感受到童谣中所蕴含的大海的美好、有趣即可。
师:该同学们了,谁来说一首童谣?(学生交流展示自己准备的童谣。
)
师:海娃不服输,一下子带来了好几首童谣,大家看!(出示剩下几首童谣)谁来迎接挑战?看同学们踊跃的样子,你们一定知道很多关于大海的童谣,那么我们现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挑出几首童谣来,和海娃比一比。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自己搜集的童谣)
师:现在每个小组都有了充分的准备,哪个小组来应战?(指名1组同学交流自己的童谣)
(设计意图:以一首童谣首先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力,引起孩子对童谣的关注。
在此基础上根据低年级孩子的特点,设计了比赛的环节,将学生课前搜集到的大量童谣呈现出来,为了扩大童谣的量,还引入了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在这一环节尽可能多接触童谣。
以达成设定的第一个目标。
二、和我一起画童谣
师:刚才我们和海娃比童谣,双方势均力敌,我看下面很多小朋友都跃跃欲试。
现在,海娃邀请我们进行第二轮比试——画童谣,也就是把我们最喜欢的童谣画下来。
看!这就是海娃画的童谣,你们敢应战吗?
(学生尝试在组内交流和准备童谣的绘画。
)
师:刚才在跟海娃比赛和小组讨论中学到了很多的童谣,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首?挑选一首画下来吧。
(学生各自画童谣,教师巡视指导)
师:画完的同学把自己的作品贴到黑板上吧。
这是谁的作品?说一下你画的是什么童谣?(学生结合着背诵童谣,讲解自己画的童谣。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将解说重点放在喜欢的原因、大海的美好、乐趣等)设计意图:本课有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感受到大海的美好、有趣,因而,继续上一环节所创设的比赛情境,在充分的接触和了解大量关于大海的童谣之后,让孩子们选取自己喜欢的童
谣画一画,不仅有利于以一种孩子喜欢的方式了解童谣的大致内容,而且在画的过程中,勾起孩子记忆中在海边玩耍的乐趣,从而达成课时目标。
)
三、和我一起唱童谣
师:老师觉得同学们画的童谣真是太棒了,比海娃画的更生动、有趣。
海娃想请同学们帮个忙,(出示童谣《小贝壳》)这是海娃找到的一首童谣,不过这首童谣没写完,大家一起来读读吧,看谁能帮他接着写下去?
(请几位同学编写下去,内容可多可少)
师:看来童谣也不难,咱们能帮海娃写完,一定也可以自己编一个新的童谣,下面同学
们自己试试吧,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几个人合作。
(学生在组内独立完成或小组合作准备展示内容。
)师:交流一下自己编的童谣吧。
(找学生交流自己编写的童谣。
)
师:同学们都成了小作家了,你们编的童谣又好听,又有意思。
老师在送给大家一段童谣奖励大家,你们闭上眼睛听——播放音乐《大海啊,故乡》。
刚才你想到了什么?(海浪、海风……不拘答案,只求孩子表达情感)童谣不仅读起来好听,唱起来更好听,你还会唱哪些关于大海的童谣?
(学生说到大家都比较熟悉的童谣时,可播放音乐,一起哼唱,如果提到大家比较陌生的童谣,可以请这位学生清唱两句,一带而过即可)
师:我们还可以把这些童谣的音乐配上其他的童谣内容来唱,小组一起合作试着改一首童谣唱唱吧。
(设计意图:让孩子自己编写关于大海的童谣,算是本课的一个较高的目标,也是难点之一。
因而,我借海娃的手出示了《小贝壳》这首童谣,因为一问一答的形式,孩子易于模仿,且有话可说。
可以从一开始帮助孩子找准入手点,建立自信心。
在有了方法之后,再让学生打破限制自由编写就更容易了。
而唱歌谣则是一种兴趣的激发,有助于达成情感目标。
)
四、小结
这节课咱们跟海娃一起来听童谣、画童谣、唱童谣,有的同学甚至还会写童谣,收获真是不少。
我看大家满脸的兴奋,好像真的来到了美丽的大海边,快乐的玩耍,希望同学们能把这份快乐带回家,让爸爸妈妈也来分享这份快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