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发展史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中国电影的发展特点: • 1:社会历史变革直接影响着中国电影在思想内容和艺术
形式的变革
• 2:受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的审美心理传统的 深刻影响
• 3:中国戏剧和文学保持了一种特殊联系,尤其是戏剧的 影响更加明显
• 4:与世界电影相比,中国电影相对来说一直比较落后 • 5:各个创作部门的发展不平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电影
(1937~1945)
题材主要以抗日战争为主。如《保卫我们的土地》、《八百壮 士》、《胜利进行曲》、《青年中国》、《塞上风云》、 《还我故乡》 等。随着新华摄制的影片《木兰从军》上映后 的卖座,形成了古装片拍摄浪潮。1941年,时装片取代古装 片,出品80多部影片,时装片有60部。万籁鸣、万古蟾(见 万氏兄弟)绘制完成的动画片《铁扇公主》是中国第一部较 长的动画片。
鸦片战争后
——早期中国电影
中国电影事业发端于20世纪初。1905年,北京丰泰 照相馆创办人任景丰拍摄了由谭鑫培主演的《定军 山》片断,这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
191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拍摄时事短片。次年成立活动影戏部, 此后拍摄了两部中国最早的长故事片《阎瑞生》和《红粉骷 髅》。
1922年 ,张石川与郑正秋 、周剑云等组织明星影片公司,与 此同时,出现了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神州影片公司、长城 画片公司、民新影片公司等一批较具规模的影片公司。
1925~1927年间,上海先后成立140家中小型电影公司;广州、 北平(今北京)、天津等城市亦拍摄影片。1928年明星公司 开拍《火烧红莲寺》后又形成一股武侠片热潮。此后的4年 间上海各公司拍摄了400多部故事片,其中一大半是“火 烧”、“武侠”、“神怪”之类光怪陆离、粗制滥造影片。
1931年,中国诞生了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结束了 中国无声电影历史。
• 中国电影史历史分期: • 拓荒期(1896-1932)中国电影的传入以及第一个黄金时
代
• 探索期(1932-1949)中国点一个的初步成熟 • 发展期(1949-1966)新中国十七年电影创作 • 停滞期(1966-1976)文革十年的中国电影 • 复苏期(1976-1984)新中国电影的恢复 • 繁荣期(1984至今)飞速发展的中国电影走向世界
新中电国影事业
————(1949年以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进入
一个新时期。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纷纷搬上电 影荧幕。新中国电影从1949年制作第一部以工人阶 级作为解放了的主人翁的影片《桥》开始,在很短 的时间,拍摄了《白毛女》、《钢铁战士》、《上 饶集中营》、《新儿女英雄传》、《翠岗红旗》、 《我这一辈子》、《腐蚀》等优秀故事片 ,以及
(简称华影)。中联和华影在4年中拍摄近130部故事片,有
宣扬所谓“中日亲善”、“共存共荣”的《春江遗恨》等影 片,为迷惑中国观众,也拍摄了不少以恋爱为中心的影片。
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电影 (1945~1949)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宣传部和国防部分别接管了 上海、北平、长春、南京等地的电影产业。在中国 共产党地下组织的领导下,一部分革命和爱国的电 影工作者进入由中央电影摄影场,利用国民党的电 影基地,拍摄进步影片。在1946~1949年间拍摄了 《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乌鸦与麻 雀》、《松花江上》、《夜店》、《还乡日记》、 《遥远的爱》、《幸福狂想曲》、《小城之春》等 优秀影片。这一时期上海共有20多家小电影公司, 拍摄了约40部影片,其中大部分渲染谋杀、间谍、 侦探、心理变态或描写所谓家庭爱情纠葛等。
到1935年,中国完成了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的过渡。
左翼电影运动(1931~1937)
戏剧家联盟1930年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于上海成立 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左翼。九一八、一二八事变后, 上海的抗日战争爆发,电影界的有识之士深感时代需要反映 现实的影片 。1933年3月中国共产党的电影小组成立,由夏 衍任组长 。电影小组的成立推动了明星、艺华、联华等影片 公司的电影创作,也影响了天一和其他小公司的电影创作。 当年便生产了一批优秀影片,左翼电影运动取得辉煌成就。 国民党统治当局在开展对中国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军事“围剿” 的同时,加强了对革命文化的“围剿”。针对这种更为尖锐、 复杂的形势,左翼电影工作者进行更加隐蔽的斗争,创作出 《渔光曲》、《新女性》、《大路》、《神女》、《生之哀 歌》、《逃亡》等有影响的影片
年文化部举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第一次优 秀影片评奖 ,奖励了1949~1955年摄制的《南征
《渔光曲》
由蔡楚生导演,王人美主演,在1935年的莫斯科国际 电影节上获得荣誉奖,这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 誉的影片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二九运动将全国人民爱国运动推向一个新 高潮,上海电影界为适应新的形势,建立起电影界的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继“国防文学”口号提出后,1936年2月, “国防电影”作为电影创作口号也被提出。1936~1937年7 月,上海各电影公司拍摄出一批不同题材样式和内容的国防 电影
《铁扇公主》
《铁扇公主》是中国第一部大型动画片,上海新华影业公司1941年摄制,中国联合 影业公司出品。它将中国山水画搬上银幕,第一次让静止的山水动起来,从而使这部 动画片增加了更为浓郁的民族特色。
在日本占领区,日本帝国主义1937-1939年于上海成立电影公
司。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伪将新华等几家影片公司合并, 成立中华联合制片有限公司(简称中联)。1943年5月12日 将以上电影机构合并 ,成立中华电影联合股份有限公司
新闻纪录片《百万雄师过大江》、《红旗漫卷西风》 等。但是,由于在电影创作指导思想方面过分强调 电影的政治宣传作用,造成题材单一的倾向。
《白毛女》
1956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和
科学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了贯彻
这一方针,电影局从指导思想、领导、体制等多方 面进行改革,取得积极成果,故事片生产由1951年 年产10多部逐渐增加到1957年年产40多部,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