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抗菌防臭纤维(1)
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性能及应用
![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性能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6a9b131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d9.png)
白粉碎成粒径适 合 的 蛋 白 粉 体,对 其 进 行 耐 碱 保 护 处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进展与述评
· 17 ·
2016 年第 6 期
保健功能,可以用在贴 身 的 T 恤、内 衣,儿 童 服 装 及 运
动服装等。
伟,张海霞 .
莱麻纤维的性能研究[
印染助
J].
剂,
2014,
31(
8):
47-49.
[
山东纺织科技,
J].
2010,(
5):
56.
[
3] 杜
梅,赵
磊,王
前,等 .
薄荷粘胶纤维混纺纱的抗菌
性能测试与研究[
J].轻纺工业与技术,
生纤维素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以高吸湿、超柔 软、亲
肌肤的优良性能,以及原料天然生长,可降解的生态 性
成为市场的新宠,世 界 各 国 及 著 名 纺 织 科 研 机 构 都 在
进行此类纤维的 开 发 应 用,再 生 纤 维 素 纤 维 的 开 发 应
(
a)横向
用获得了一个空前的发展机遇。
1 莱麻纤维
莱麻纤维是我国自主创新研发的一种新型再 生 纤
进展与述评
· 15 ·
2016 年第 6 期
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性能及应用
刘
云,高秀丽,姚永标
(河南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7)
摘
要:介绍了近年开发和研制的几种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如莱麻纤维、薄荷纤维、丝麻纤维,以及新型再生纤 维 素
通过一定的技术 手 段 紧 密 复 合 在 一 起,形 成 一 种 全 新
新型永久性抗菌防臭纤维——康特丝(Chitcel)
![新型永久性抗菌防臭纤维——康特丝(Chitcel)](https://img.taocdn.com/s3/m/2b34cb6c48d7c1c708a1455f.png)
新型永久性抗菌防臭纤维
康特丝 ( h te) C ic 1
C i e —A n v t eP r n n ni a t r I n ni d r ie ht I nI o ai e ma e t t b ce i d t o o b r c n v A - aa A - F
i e t a t— a tr lp o et fb rwi n ib c e a r p ry—Ch te , i hi d r m htn teo l n ma h i ic lwhc sma efo c i ,h n ya i l i
i rwih p st ec a g v rd s o e e n t en t r . td s us e h c a i a fbe t o i v h r e e e ic v r di h a u e I ic s ste m e h n c l i p o e y t ea t— a tra r p rya dwe rn r p ryo i b r n o sf r r d r p r , nib ce l o e n aigp o e ft sf e dl k o wa t h i p t t h i a o
从 理论 上说 , 对致 病菌 有作 用 的抗菌 整理 品 , 可能 也 对与之 接触 的皮肤 正 常茵 群有 抑制 或杀 灭作 用 。 果抗 菌 如 织 物破 坏 了皮肤 正常 菌群 之 间的微 生态平 衡 , 就不 是一 种 理 想 的产 品。因抗 菌药 物 的不 当使 用 而对人 体 皮肤 正常 菌
e sr q iea da t— a tra rb ce i ttcf n to st xie . t— ce a b r r e ur d n ib ce l a trosai u ci n t tls Aniba tr l e s i o oe i f i
抗菌纤维
![抗菌纤维](https://img.taocdn.com/s3/m/57cfc5c933d4b14e85246867.png)
4、Amicor抗菌纤维
Amicor 纤维是Courtaulds公司生产的抗菌纤 维系列。其基纤维是聚丙烯腈系纤维。产品主要 有Amicor AB (抗菌型)和Amicor AF(抗霉 菌)两种产品。这两种产品可分别使用。为了赋 予双重(抗菌和抗霉)的活性,也可以作为混纺 纱联合使用,称为Amicor Plus。 Amicor可以 和许多其他纤维进行混纺,如棉、毛、尼龙、 Tencel、粘胶及聚酯。其中与棉混纺时纱线既有 棉的吸收能力和手感,又有Amicor产生的抗微 生物保护作用。由于Amicor中的抗菌剂是以固 体颗粒的形式分散于纤维结构中,作为储存器的 颗粒将化学品缓慢释放出来,因此由Amicor混 纺纱制成的织物具有优良的水洗稳定性。
2、丙纶抗菌纤维 丙纶抗菌纤维的制造工艺如下: 抗菌剂液相合成 分离 改性复配 与丙纶切片共混 抗菌母粒 与丙 纶切片共混 纺丝 上油 牵伸 假捻加弹 包装
3、纳米抗菌涤纶 由于涤纶熔融温度较高,对抗菌剂的选 择首先要考虑耐高温、不易分解、安全 卫生。 为了使纳米抗菌剂能均匀分散在聚合物 中,除将抗菌粉体进行表面处理外,需 用共混法制成的纳米抗菌母粒进行纺丝。
AB抗细菌纤维中含有一种riclosan的抗菌 剂,它能有效地抑制许多细菌的繁殖 。 AF真菌纤维能有效抑制真菌的繁殖, Amicor抗菌剂一颗粒状分布在纤维内, 即使抗菌剂颗粒溶化也不会离开母体纤 维,所以耐洗性较好。纤维强度大,韧 性强,吸湿放湿性好,富有光泽且手感 柔软。利用该两种纤维的优良性能开发 面料,符合生态环保和人们追求色彩多 元化的需求,能满足消费者对面料的功 能性、保健性、卫生性及舒适性的要求, 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新型纺织原料。
四 产品用途
抗菌纤维PPT课件
![抗菌纤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cacf458ad51f01dc381f149.png)
5、天然抗菌纤维 甲壳素纤维和竹纤维 竹纤维是一种用竹子为原料的新型再 生纤维素纤维,其形态特征和机械性 能都与粘胶相似。 竹纤维具有独特的天然抗菌性能,24 小时内抗菌率可达到70%。
11
12
甲壳素纤维是从蟹、龙虾及对虾等甲壳纲类动 物的壳制得的,用该类纤维织成的织物不仅具 有良好的力学特性,而且由于它的抗菌性而具 有奇特的医学特性。
5
2、丙纶抗菌纤维 丙纶抗菌纤维的制造工艺如下: 抗菌剂液相合成 分离 改性复配 与丙纶切片共混 抗菌母粒 与丙 纶切片共混 纺丝 上油 牵伸 假捻加弹 包装
6
3、纳米抗菌涤纶 由于涤纶熔融温度较高,对抗菌剂的选
择首先要考虑耐高温、不易分解、安全 卫生。 为了使纳米抗菌剂能均匀分散在聚合物 中,除将抗菌粉体进行表面处理外,需 用共混法制成的纳米抗菌母粒进行纺丝。
民用品:内衣、外衣、运动服、袜子、鞋用品、妇女 卫生用品、床上用品
医用品:病员服、医护服饰、手术衣、手术用布、绷 带、医院窗帘
服务业用品:装饰布、食品餐饮业工作服
产业用品:空调过滤材料、吸尘器过滤布、墙布、地 毯
14
15
16
抗菌纤维
1
Hale Waihona Puke 抗菌防臭纺织品:能抑制或杀死与其接触的细菌等微生物 从而起到抗菌防臭效果的纺织品 抗菌纤维是一种能抑制和杀死细菌的纤维.
国外70年代开始研制,主要是对织物表面进行处理,耐 洗性差。 到80-90年代初,日本钟纺公司采用无机抗菌剂与聚合物共 混的方法,制出永久性抗菌纤维。
我国在90年代初才开始研制抗菌纤维,目前批量生产各种 抗菌纤维的单位:
纶、腈纶等
4
三、抗菌纤维的典型品种 1、金属纤维 指银、铜及镍铬合金等金属丝经拉 拔、电镀、分解等特殊工艺加工制成的截面直径为 2~20μm纤维束。 它不仅有较好的防静电、防微波辐射功能,也具有 良好的抗菌性。 试验证明,镍铬合金及银纤维的抑菌效果较好,但 镍铬合金价格较低。几种纤维的抑菌效果如表。 用金属纤维与棉按10:90的比例混纺后,所制成的 金属、棉混纺纱可应用于针织物,制成永久抗菌针 织物。
生物医用功能纤维材料
![生物医用功能纤维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cb767883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ab.png)
●水果保鲜系统:使周围气氛含O2 3%,CO2 5%, N2 92%。
●抗菌防臭纤维
●麻醉性纤维
人工脏器 ●人工肾血液透析器
因肾脏器质性病变、事故、中毒等原因,使 肾功能衰竭而造成新陈代谢物质在体内沉积、 从而引起尿毒症。人工肾主要利用透析作用, 代替肾脏功能以去除人体中的代谢废物,如尿 素、尿酸和肌肝酸等。人工肾主要有血液透析、 血液过滤、血液透析过滤等三种类型,其中以 人工肾血液透析器的应用最多。人工肾透析器 流程示意如图
三. 高分子药物与药物纤维
高分子药物 传统的低分子药物因易被吸收,又易于排泄而缺乏
持久性;药物在体内分布广而缺乏选择性。 近年来研制的高分子药物基本上能克服上述缺点。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药物控制释放;药物持久释放; 药物主要集中在特定部位(病灶)。
类型:有药物活性的高分子;高分子载体药物;低 分子药物包埋于高聚物膜中。
●人工肝透析器
肝脏是担负多种功能的重要器官,也 是人体中主要滤除毒素的器官。肝脏可 因服药过量、过敏、急性肝炎等多种原 因引起的中毒而受损,从而失去解毒功 能。因血液中有害物质浓度的提高引起 神经症状、昏睡,最终导致死亡。
人工肝主要采用吸附的方法和透析方 法,前者因存在多种缺点,目前已放弃 使用。透析方法正在发展中。
●混合型人工脏器
人工脏器的发展已逐渐进入混合型, 即从单功能走向多功能。如把酶和生物 细胞固定在高分子材料上以制取有生物 活性的人工脏器。
在人工肝的膜外侧固定蛋白酶,合成 的白蛋白可通过膜而进入血液中。
在人工肾固定脲酶、谷氨酸脱氢酶、 葡萄糖脱氢酶等,血液中的代谢产物尿 素在酶的催化下转化成氨,并在酶促下 转化成谷氨酸,使混合型人工肾有更高 级的功能。
新型抗菌防臭纤维概述
![新型抗菌防臭纤维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2fed18f404a1b0717fd5dd09.png)
菌防 臭纤 维。
关键 词 : 抗 菌 防臭 ; 方法 ; 理 ; 型 抗 菌防 臭纤维 机 新
中图分类号:S9 . 3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5 9 5 (07 0— 0 30 T 15 8 5 A 10 — 30 20 )9 0 1— 3
人 类生 存 环境 中存 在各 种各 样 的细 菌 和霉 菌 . 常见 的包括 金 黄 色葡萄 球 菌 、 肠杆 菌 、 大 绿脓 杆 菌 、
( ) 理 除 臭 法 : 用 特 定 物 质 对 恶臭 分 子进 3物 利
行 吸附 。常用 的吸附 剂有 活性 炭 、 胶 、 石 等多孔 硅 沸
气 等 , 容易 引发 人体 某 些皮 肤病 , 还 因此 , 菌 和防 抗
臭 历来是 息息 相关 的 。 为满 足人们 对纺 织 品卫生 功 能 的 高要求 , 维 制 品 的抗 菌 防 臭 、 纤 消臭 加 工 也就
显 得 非 常 必 要 了
1 抗 菌 防臭 的方 法 及 机 理
11 除 臭 方 法 .
1 抗 菌机理 . 2 ( ) 属 离 子 接 触 反应 机 理 : 是 无机 抗 菌剂 1金 这
温 高 湿 的环 境 下 .这 些微 生 物 在 衣 物上 大量 繁 殖 时. 纤维 容易 受 到其 酸性 或者 碱性 代 谢物 的作用 而 发 生 降解 、 色 , 生成 挥发 性恶 臭 物质 如 醋酸 、 变 并 氨
物质 和一 些盐 类 ( ) 物催 化 除臭 法 : 过 利用 某 些 微 生 物 的 4生 通
黄 曲霉 菌 和 白色念珠 菌 等 : 另有 一些 是对 人 体 汗液 等代谢 物起 作 用而 滋 生 繁殖 的“ 味 菌” 表 皮 葡萄 臭 . 球 菌 和棒 状 菌 常见 于 内衣 、 内裤 , 致外 衣裤 异 味 导
抗菌除臭粘胶纤维——茶纤维
![抗菌除臭粘胶纤维——茶纤维](https://img.taocdn.com/s3/m/f5d79abf65ce0508763213b3.png)
~
工 艺流程图
参 见图 1
方法简单 , 易操作 , 不论纤维还 技术得到改进 , 菌耐久性增强 , 抗 同时可 以在 探索新原料 , 使用全茶 叶作 为原料 ; 浆纺 制 优缺点 是织物都可 以抗菌处理 。但是 一定范 围内控制茶色素的量 , 形成不 同颜色浓 丝 , 本身具有茶 叶的抗菌性 能 ; 湿强和干 但是 抗菌耐久性较差 , 干强 和湿强 与 度 的有 色纤 维 ; 干强和湿强与普通粘胶相似 , 强均略低 于普通粘胶纤维 , 且使用 生产 过程 普通粘胶相似 , 湿强未改善 湿强仍未 改善 化学试剂
将茶多酚等颗粒通过机器研磨方法粉碎 , 到 得 将茶多酚等 可溶性 物质 制成膨 颗粒小于 10 T 并将颗粒或粉末溶于水 中 将 茶叶霉烂 、 5 1; I 变质后 , 切碎后进行筛选及热水 化水溶液 , 棉纤维浸轧其 中 , 制 成溶液 ; 充 茶多酚等粉粒 以粘胶纺丝原液质量 冲洗后 , 人蒸煮器中蒸煮制浆 , 放 再将浆液碱 生 产方法 分膨化渗透 1 ~0 % 1 %的比例加入 粘胶纤 维纺丝原液或 以茶 、 白得 到浓浆 ; 经过浸渍 、 化 漂 再 压寨 、 黄化 、 烘干 , 再浸轧架桥 多酚等颗粒的饱和溶液 以粘胶纤维纺丝 原液 研磨 等最终形成纺丝浆液 剂接枝 经纺丝制得纤维 , 充分反应 , 洗烘干 质量 5 再水 % 2 %的比例加 入粘胶 纺丝原液 中; 0 然 最后经 酶处理 加强抗 菌性能 后按 常规湿法纺丝喷丝工艺成型
有 经 济 实 力 的 茶 叶 生 产 企 业 买 得起 。
2 0世 纪 8 0年代初 ,嘉善拖拉 机厂生产 的 c 1 一 2型茶 园
2 0世纪末 , 国外研制出一种乘用式茶叶摘采机 , 其原理
是把类 似于双人采茶机的采摘器悬挂在行走 车上 。 操作人员
8种仿真面料纤维的最新功能和特点介绍
![8种仿真面料纤维的最新功能和特点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10dd910d19e8b8f67d1cb944.png)
8种仿真面料纤维的最新功能和特点介绍仿真面料的纤维绝大多是各种化学纤维,其中主要是新合纤原料.新纤维的开展方向根据服装面料、产业用布和装饰用布的开展需求,归纳为十个字:“安康、舒适、环保、功能、平安〞。
天然纤维具有安康、舒适、环保性能,但缺少功能性和平安性,新开发的化纤仿真纤维,能从外观和安康、舒适性方面到达天然纤维,又能到达功能性、平安性和环保性,能做到貌似天然,胜似天然。
仿真面料特点主要有如下几点:1、细旦、超细旦涤纶差异化纤维——精纺仿毛织物、超高密织物、防水防油性、高性能清洁布等。
2、差异化锦纶——制作仿安哥拉、仿羊海毛等粗纺织物,局部仿真丝织物。
3、海岛型超细复合纤维——它是由海和岛两个热力学不相容的组分复合而成,目前岛组分选用PET或PA,海组分选用COPET、PE、PA、PS以与可溶性PET等。
目前生产海岛超细纤维主要是PET/COPET、PA/COPET和PA/PET等。
PET/COPET生产长丝,主要用于制作仿鹿皮纺织面料,而PA/COPET或PET为短纤维主要制作合成革基布。
4、吸湿排汗纤维〔改性涤纶〕——具有较高比外表积,外表有众多的微孔工沟槽,截面具有特殊的异形状,利用毛细管效应,纤维具有芯吸作用,迅速将皮肤外表的湿气或汗水通过扩散、传递到纤维外层而蒸发,适宜做运动服。
这种吸湿排汗水涤纶纤维近年来引起纺织界重视,不断开发新型高档产品,例如:杜邦公司的coolmaxAlta,,东洋纺公司TRIACTOR、EKSILIVE,仓敷嫘萦公PANAPACDQV,##中兴公司COOLPLUS,远东公司TOPCOOL豪杰公司TECHMOFIME等。
##中兴纺织生产的COOPLUS系列吸湿排汗涤纶:吸湿排汗抗起毛球、抗紫外线、抗菌防臭、异型异纤度,吸湿排汗黑色,双色绸等纤维。
布艺类产品的使用护理与保养新买的床上用品建议干洗,至少应在干洗3~4次后才能水洗对用过一段时间后的床上用品最好水洗,因为干洗会渗入化学试剂,一定程度破坏了布料原本的组织性,且不环保;洗涤时浸泡时间不可太长〔最好不要超过30分钟〕洗涤时选用温和、中性的洗涤剂,应先洗涤剂在水中溶解,再放入床上用品洗涤时不要使用漂白剂,不要水温太高,一般水温不高于40度;洗涤深色用品时,不要局部搓洗,要大面积揉搓,不要与其它浅色织物混合洗涤;洗涤后的物品,宜适当熨烫,一般熨烫温度不超过140度;晾晒时,不要将床单、被套等正面曝晒在阳光下,应将床上用品反面向外,在有阴凉和通风的地方晾晒;无论购置何种面料的床上用品,洗涤前一定要读标签说明;换季的床上用品应洗干净,晾晒干后放于枯燥的地方,南方等潮湿地区要定期晾晒;少量不能拆洗的床屏、床侧面料建议使用顺风牌去污剂清洁;被芯与枕芯一般不用洗涤,一段时间后爆晒并均匀地轻轻拍打即可。
纳米陶瓷
![纳米陶瓷](https://img.taocdn.com/s3/m/b41def06bed5b9f3f90f1c08.png)
⒈ 零维陶瓷材料
大多数纳米粒子呈现为理想单晶。尺寸在 60nm左右,也有非晶态或来亚稳态的纳米粒 子。由于粒度在1~100nm之间,所以有很多 独特的性质。主要在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 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并由此 派生出传统固体不具备的许多特性
6、应用于制备功能性陶瓷纤维 (1) 防紫外线纤维。 (2) 远红外线保温纤维。
(3) 抗菌防臭纤维
纳米陶瓷的应用: 1、应用于提高陶瓷材料的机械强度
结构陶瓷是以强度、刚度、韧性、耐 磨性、硬度、疲劳强度等力学性能为特 征的材料。
用纳米陶瓷粉体制备的陶瓷材料能有 效减少材料表面的缺陷,获得形态均一和 平滑的表面,能增强界面活性,提高材料单 晶的强度,还能有效降低应力集中,减少磨 损,特别是可以有效提高陶瓷材料的韧性。
纳米材料的制备:
纳米粉体的合成
素坯的成型 产品的烧结
粉体合成按合成条件分类: 1、气相法:气相法是直接利用气体,或 者通过各种手段将物质转变为气体,使之 在气体状态下发生物理变化或者化学反应, 最后在冷却过程中凝聚长大形成纳米粒子 的方法。 优点:制得的纳米陶瓷粉体的纯度较 高,团聚较少,烧结性能较好 缺点:产量低,设备昂贵
二 纳米陶瓷
所谓的纳米陶瓷是指晶体粒度在1~100nm范围 内的陶瓷材料。 ⒈ 材质讲应是陶瓷的,而非金属的或 有机的。 ⒉ 晶粒尺度应在1~100nm,严格来说, 应要求其内部各种物相的显微尺寸包括晶 粒度、晶界宽度、第二相粒子以及缺陷尺 寸都在纳米尺度。
三 纳米陶瓷材料分类
按形态的不同:
⒈ 零维陶瓷材料即纳米陶瓷粉
苎麻纤维新材料
![苎麻纤维新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d19d9923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a0.png)
苎麻纤维新材料引言: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的追求,苎麻纤维作为一种天然、可再生的纤维材料,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苎麻纤维的特点、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一、苎麻纤维的特点苎麻纤维是从苎麻植物的茎中提取的一种纤维材料。
与传统的棉、麻纤维相比,苎麻纤维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1 环保可持续:苎麻是一种快速生长、易种植的植物,不需要大量的化肥和农药,对土壤和环境的影响较小。
同时,苎麻纤维可完全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1.2 耐热耐候:苎麻纤维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和耐候性,能够在高温和潮湿环境下保持稳定的性能,适用于各种气候条件下的使用。
1.3 抗菌防臭:苎麻纤维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同时在潮湿环境下也能够有效地排除异味,保持衣物的清新。
1.4 舒适透气:苎麻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湿性,能够快速吸收人体排出的汗液,保持皮肤干爽舒适。
二、苎麻纤维的应用领域由于苎麻纤维的特点,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应用领域:2.1 纺织行业:苎麻纤维可以用于制作衣物、家纺产品等。
其透气性和吸湿性使得苎麻纤维的衣物在夏季穿着更加舒适,不易产生异味。
2.2 建筑材料:苎麻纤维可以用于制作各种建筑材料,如苎麻纤维板、苎麻混凝土等。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耐火性能,同时也能够提供较好的隔热和隔音效果。
2.3 包装材料:苎麻纤维可以用于制作环保包装材料,如纸袋、绳子等。
这些包装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用性,还可以有效减少塑料污染。
2.4 汽车制造:苎麻纤维可以用于汽车内饰材料的制作,如座椅面料、车顶材料等。
苎麻纤维的环保性和舒适性使得它在汽车制造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三、苎麻纤维的未来发展前景随着人们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苎麻纤维作为一种天然、可再生的纤维材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3.1 市场需求增加:消费者对环保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苎麻纤维作为一种环保材料,能够满足这一需求。
抗菌面料的原理?抗菌防臭面料整理的特点?
![抗菌面料的原理?抗菌防臭面料整理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7fd8c58a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90.png)
抗菌⾯料的原理?抗菌防臭⾯料整理的特点?抗菌吸湿排汗整理的原理(1)吸湿排汗⾯料(布料)整理吸湿排汗⾯料(布料)整理,顾名思义就是使织物同时具有吸⽔性和快⼲性。
(a)纤维的吸⽔性吸湿排汗⾯料(布料)纤维具有吸⽔性的特征,是纤维表⾯有许多内外沟通的微孔或原纤维间隙和表⾯沟槽,使得⽔分容易进⼊纤维间。
同时,沿着纤维轴⽅向不少管状的沟槽或⽑细管,为⽔分的迁移提供通道,因此纤维有良好的吸⽔性。
吸⽔之后也不出现像棉那样因吸⽔⽽膨润的现象。
(b)纤维的快⼲性聚酯纤维间的⽔分主要依靠⼤量的微孔⽑细管引⼒被纤维握持,或者机械地保持在纤维间的⽑细管中,在正常环境温度下⽔分容易输送到纤维表⾯⽽挥发掉。
吸湿排汗⾯料(布料)纤维⼀般具有较⾼的⽐表⾯积,表⾯有众多的微孔或沟槽,其截⾯⼀般为特殊的异形状,利⽤⽑细管效应,使纤维能迅速吸收⽪肤表⾯湿⽓与汗⽔,通过扩散、传递到外层蒸发。
纤维的吸湿排汗性能取决于其化学组成和物理结构形态。
从⽪肤表⾯蒸发的⽓态⽔分⾸先被纤维材料吸收,我们称它为吸湿过程。
之后经由纤维材料表⾯放湿,⽽⽪肤表⾯的液态⽔分由纤维内部的⽑细管、微孔、沟槽,以及纤维之间的空隙所产⽣的⽑细效应使⽔分在纤维材料间表⾯的吸附、扩散和蒸发,此过程为放湿过程。
两过程作⽤的结果导致发⽣了⽔分迁移,前⼀种作⽤主要与纤维⼤分⼦的化学组成有关,后⼀种作⽤则与纤维的物理结构形态有关。
纳⽶抗菌⾯料⼀般吸混排汗⾯料(布料)整理的原理是通过接技或共聚⽅法,在⼤分⼦结构内引⼊亲⽔基团,以增加纤维吸湿排汗功能。
通常是引⼊羧基、酰胺基、羟基和氨基等,增加对⽔分⼦亲和性,使纤维具有多孔结构和更⼤的⽐表⾯积等。
⼀般⽽⾔,由于棉属亲⽔性纤维,吸⽔性佳,⽽聚酯纤维属于疏⽔性纤维,不具有亲⽔基,所以吸湿性差。
检定纤维的吸湿性是对吸湿排汗织物的基本评估⽅法。
吸湿性表⽰织物吸⽔的能⼒,排汗性表⽰织物⼲燥的能⼒。
根据吸湿和抗菌防臭的功能要求,我们采⽤北京洁尔爽⾼科技有限公司⽣产的吸湿排汗整理剂SW和抗菌防臭整理剂SCJ-891,利⽤涤纶纤维与亲⽔性共聚物发⽣结晶反应,在纤维表⾯形成亲⽔层,保持涤纶纤维良好的传湿性,从⽽提⾼织物的穿着舒适性,减少成⾐上的静电吸附,并且可以反复⽔洗。
三种新型纤维及其应用
![三种新型纤维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dcf393531126edb6f1a10cb.png)
三种新型纤维及其应用摘要:甲壳素纤维针织品具有手感柔软亲切、无刺激、高保湿、保温、抑菌除臭功能,对皮肤有很好的养护作用,还有对过敏性皮炎的辅助医疗功能,并符合绿色纺织品标准等优点,是21世纪新一代的保健针织品;Modal纤维的特点是将天然纤维豪华质感与合成纤维的实用性合二为一。
具有棉的柔软、丝的光泽,麻的滑爽,而且其吸水、透气性能都优于棉,具有较高的上染率,织物颜色明亮而饱满;彩色发光纤维是指利用稀土发光材料为发光体,经过特种熔融纺丝工艺制成的蓄光型发光纤维。
该纤维只要吸收任何可见光10min,便能将光能蓄贮于纤维之中,在黑暗状态下持续发光10h以上,且可无限次循环使用。
夜光纤维可广泛应用于建筑装璜、交通运输、航空航海、夜间作业、消防应急、日常生活及娱乐服装等领域。
关键字:甲壳素纤维、莫代尔纤维、彩色发光纤维一、甲壳素纤维地球上存在的天然有机化合物中,数量最大的是纤维素,其次就是甲壳素,前者主要由植物生成,后者主要由动物生成。
估计自然界每年生物合成的甲壳素将近100亿吨,广泛存在于甲壳纲动物虾和蟹的甲壳、昆虫的甲壳、真菌(酵母、霉菌)的细胞壁和植物(如蘑菇)的细胞壁中。
甲壳素亦是地球上除蛋白质外数量最大的含氮天然有机化合物。
仅此两点,就足以说明甲壳素的重要地位。
甲壳类动物外壳的结构材料就是甲壳素,它既有生理作用,又能保护机体防止外来机械性冲击;同时,还具有吸收高能辐射的性能。
在真菌的细胞壁中,甲壳素与其他多糖相连,在动物体内,则是与蛋白质结合成蛋白聚糖。
甲壳素纤维针织品具有手感柔软亲切、无刺激、高保湿、保温、抑菌除臭功能,对皮肤有很好的养护作用,还有对过敏性皮炎的辅助医疗功能,并符合绿色纺织品标准等优点,是21世纪新一代的保健针织品。
甲壳素纤维具有以下特性:(1)优异的生物医学功能。
甲壳素的大分子结构与人体内的氨基葡萄糖的构成相同,而且具有类似于人体骨胶原组织结构,这种双重结构赋予了它们极好的生物医学特性:即它对人体无毒无刺激,可被人体内的溶菌酶分解而吸收,与人体组织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它具有抗菌、消炎、止血、镇痛、促进伤口愈合等功能;(2)可生物降解。
抗菌防臭再生纤维素纤维结构和性能的研究
![抗菌防臭再生纤维素纤维结构和性能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c82b61e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5b.png)
抗菌防臭再生纤维素纤维结构和性能的研究
虞佳维;谭林啸;郭璐璐;奚柏君
【期刊名称】《天津纺织科技》
【年(卷),期】2014(000)002
【摘要】本文对抗菌防臭粘胶纤维与普通粘胶纤维的结构、性能进行测试,详细对比了两者纤维纵横向结构、抗菌性能及其它物理化学性能,分析了添加抗菌剂对粘胶纤维各项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抗菌防臭粘胶纤维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一定程度的抗性,该研究结果为今后新型抗菌防臭再生纤维素纤维的研发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总页数】4页(P23-26)
【作者】虞佳维;谭林啸;郭璐璐;奚柏君
【作者单位】绍兴文理学院纺织服装学院浙江绍兴312000;绍兴文理学院纺织服装学院浙江绍兴312000;绍兴文理学院纺织服装学院浙江绍兴312000;绍兴文理学院纺织服装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作为抗菌防臭、抑菌加工剂的超细粒子胶体状无机抗菌剂
2.对抗菌防臭纤维制品抗菌效力评价方法的评论
3.抗菌及抗菌防臭纤维的研究
4.抗菌及抗菌防臭纤维的研究(续)
5.抗菌防臭纤维制品抗菌效力评价的新方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是以有机抗菌剂通过共混方式开发的AMF系列 抗菌纤维。这类抗菌纤维采用对人体安全无害 的有机抗菌剂,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 菌、霉菌和癣菌具有广谱的抗菌效果,抗菌率 高、耐久性好。 1、销售及价格 抗菌纺织品如抗菌防臭纤维、吸湿排汗纤 维、远红外线纤维等都是目前或者未来市场上 主力销售产品,此类产品的价格将比一般的织 品价格高出30%,市场将会对于此类的产品扩 大需求。
抗菌防臭纤维 制作人:李继祥
人类生存环境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细菌和霉 菌.常见的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 脓杆菌、黄曲霉菌和白色念珠菌等:另有一些是 对人体汗液等代谢物起作用而滋生繁殖的“臭味 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棒状菌常见于内衣、内裤, 导致外衣裤异味的菌类一般是杆菌孢子和少量表 皮葡萄球菌。
负离子添加剂除臭去异味和抗菌抑菌的机理是: (1)由于有害气体、、细菌及人体产生的异味均 带有正电荷.而负离子能中和包覆带有正电荷的 有害气体直到无电荷后沉降。同时添加剂每个晶 体颗粒周围都形成一个电场.具有0.06mA微电 流能对细菌等有机物进行分解,使其成为无害 (或低害)物质。 (2)由于负离子材料周围有104-107v/M的强电 场,可杀死细菌或抑制其分裂增生,使其失去繁 殖条件,同时远红外线辐射能也可使电磁波能量 起到抗菌效果。
1.2抗菌机理
(1)金属离子接触反应机理:这是无机抗菌剂最 普遍的抗菌作用机理。金属离子带有正电荷.当 微量金属离子接触到微生物的细胞膜时.与带负 电荷的细胞膜发生库仑吸引.金属离子穿透细胞 膜进入细菌内与细菌体内蛋白质上的巯基、氨基 等发生反应.该蛋白质活性中心被破坏.造成微 生物死亡或丧失分裂增殖能力。金属离子杀灭和 抑制细菌的活性按以下顺序递减: Ag+>HgCu2+>Cd+>Cr3NiPb>C0Zn2+>Fe2十. (2)催化激活机理:银、钛、锌等微量的金属元 素,能吸收环境的能量(如紫外光,激活空气或 水
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这些微生物在衣物上大 量繁殖时.纤维容易受到其酸性或者碱性代谢 物的作用而发生降解、变色,并生成挥发性恶 臭物质如醋酸、氨气等,还容易引发人体某些 皮肤病,因此,抗菌和防臭历来是息息相关的。 为满足人们对纺织品卫生功能的高要求,纤维 制品的抗菌防臭、消臭加工也就显得非常必要 了.
3新型抗菌防臭纤维
传统的用金属离子进行处理的抗菌防臭纤维由于 重金属离子的生态毒性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 视.因此科技工作者加大了对新型抗菌防臭纤维 的研发 3.1纳米除臭纤维 纳米催化杀菌剂包括纳米二氧化钛、纳米二氧化 硅、纳米氧化锌等此类抗菌剂最具代表性的是纳 米二氧化钛.纳米TiO2在阳光下尤其在紫外线照 射下能自行分解出自由移动的带负电的电子(e一) 和带正电的穴(h+).形成空穴―电子对.
(4)细胞内溶物损坏机理:许多有机抗菌剂属于 这种抗菌作用机理有机抗菌剂能破坏细菌的蛋白 质和核酸等结构.并且对细菌的酶体系(酶形成、 酶活性)等生理系统产生毁灭性的损坏.从而达 到抗菌的目的.
2抗菌防臭纤维的制造方法
抗菌防臭纤维一般有3种制造方法: (1)纺丝中对纤维改性即通过对纤维的改性来达 到提高防臭后整理效果改性方法有物理和化学改 性物理改性即将纤维纺成异型截面或者使纤维表 面形成微细孔隙,从而提高消臭剂的附着性。化 学改性则是在纤维纺丝液中引入特定的功能基团, 从而提高纤维吸附消臭剂的能力。例如中山大学 的萧耀南.曾汉民等用丙烯腈对剑麻进行改 性.制得新型的剑麻基抗菌消臭纤维。
3.6芳香纤维
所谓芳香纤维是与嗅觉有关的纤维.从技术 上看它可以包括发出香味的纤维和去除异昧 的纤维两类.为了延长香味的持久性.我们采 用了熔化的聚酯熔体和芳香油混合再挤压成 形方法.这样就提高了香味的持久性。然 而.由于适合这种工艺的香料的浓度和种类 可变性很小.所以能使用这种技术方法的纤 维是有限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研究 发现,把芳香物质微胶囊化是一种行之有效 的办法。当纤维内混微胶囊化的香料后.香 味就能够在较长的时间内连续释放:或当微
(3)复合消臭纤维,包括功能复合和结构复合。 功能复合指在纤维中掺加消臭剂的同时.还加入 抗菌剂,吸湿剂、阻燃剂等功能物质。结构复合 是指构成纤维形态有芯鞘、并列、镶嵌、海岛结 构等多种复合形式。例如13本Kuraray公司推出 一种具有永久除臭功能的面料.这种面料用 “ShineUp”涤纶/锦纶双组分纤维制成。纤维芯 是普通涤纶,鞘是含有光除臭剂的锦纶。它通过 化学中和、光催化作用.呈现复合的和持久的消 臭功效。
-
• 虽然纳米除臭纤维具有广谱的杀菌效果.耐热性 好,持续时间长,但其还存在一些缺点,比如若 使其发挥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必须具有 紫外线照射(包括阳光中的紫外线);二是必须 有氧气。另外其在杀菌除臭的同时.是不是会导 致疾病的发生还没有相关的报道,因此其安全性 有待进一步研究。
3.2竹纤维 竹纤维是一种天然环保型绿色纤维,它是以竹子 为原料经特殊的高科技工艺处理.把竹子中的纤 维素提取出来.再经制胶、纺丝等工序制造的再 生纤维素纤维. 竹纤维中含有天然的抗菌物质,科研人员的实验 证实竹沥具有广泛的抗微生物功能.用竹纤维制 成的纺织品的24h抗菌率可达7l%竹纤维中的叶绿 素和叶绿素铜钠具有较好的除臭作用。经国家棉 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上海微生物研究所 分别利用现代科学检素”处理的纤维
“儿茶素”(Catechin),又称茶多酚.它是从天 然绿茶、柿子等植物中提取的精华(多酚类化合 物),具有防止细菌、病毒繁殖,使其失去活性, 从而具有优越的抗菌作用儿茶素是含有多量苯酚性 氢氧基(OH)的化合物(即多酚类化合物),它 可以利用氢氧基中的H的还原分解作用.以及与臭 气成分中的NH、SH等附加结合等作用,达到良好 的除臭目的。儿茶素作为一种天然提取物.对人体 安全无毒.有优良的抗菌除臭效能.并能够起到延 缓皮肤老化的作用.但其作为除臭剂处理纤维的工 艺尚不成熟,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7负离子纺织品除臭
负离子功能纺织品由日本最先研发成功.它集释 放负离子功能、远红外线辐射、抗菌、抑菌、除 臭、去异味、抗电磁辐射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是 一种高科技产品该产品的形成是依赖在纤维生产 过程中或在织物染整加工过程中添加了一种纯天 然矿物添加剂(例如电气石),其主要成分为一 种典型的极性晶体结构的负离子素。
4抗菌防臭纤维的应用
功能纤维在医用领域的应用方面成长很快,92-97年 世界销售额年增长了6-10%,97年达1370亿美元, 2000年达到了2000亿美元,美国这类产品90年产 值为321亿美元,2000年达到了760亿美元,增长 了2.4倍。 目前较为成熟且已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抗菌纤 维有两大类:一是以含纳米级含银沸石抗菌材料 的合成纤维为代表的无机抗菌系抗菌纤维,这类 纤维对人体安全无害、耐久性好。二是以有机抗 菌剂通过共混方式开发的AMF系列抗菌纤维。这 类抗菌纤维采用对人体安全无害、耐久性好。
3.5稀土元素处理的纤维
稀土元素是指元素周期表中第三类副族中的钪、钒 和镧系元素的总称,包括钪Sc、钇Y及镧系中的镧 La、铈Cc、镨Pr、钕Nd、钜Pm、钫Sm、铕Eu等 共17个元素稀土离子的多元配合物能使织物具有耐 久的抑菌性能是与稀土离子的特性分不开的稀土离 子具有较高的电荷数(+3价)和较大的离子半径 (85~106nm),因而在织物的抗菌整理过程中稀 土离子可能与织物中的氧、氮等配位离子形成螯合 物.使抑菌剂牢固地与织物结合:与此同时.不同 抑菌剂之间以稀土离子为联结点.产生协同抑菌作 用,致使织物具有广谱的抑菌除臭效果。
胶囊被破坏时.香味立即挥发出来,从而达到去除 臭味的目的。随着芳香纤维投放市场所显示的巨 大潜力.国内外都加紧了对它的研究.李克兢, 汪家琛等研制出一种基于微胶囊技术的抗菌芳香 型内衣:最近天津工业大学功能纤维研究所也研 制出一种具有芳香气味的复合型纤维.其香气留 存时间长,纤维手感柔软,物理性能较好,无毒、 无皮肤刺激,可与各种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按适 当比例混合,适用于各种纺织品及各种无纺织物。
(2)纤维中掺加消臭剂即将消臭剂掺入纺丝液中, 经纺丝制取消臭纤维。无机消臭剂多采用共混纺 丝法.消臭剂要制成微粉状.同时还要添加助剂, 使消臭剂微粉与基材兼容并分散均匀。为最大限 度地发挥消臭功能.并使纤维能保留原有性能, 可采用复合纺丝技术例如河南纺织研究院采用YZ 型无机抗菌剂成功研制出以混合纺丝法生产的抗 菌涤纶纤维,用该纤维制成的鞋垫对脚臭、脚气 具有明显的效果
中的氧),产生羟基自由基和活性氧离子。它们能 使细菌细胞中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糖苷等 与其发生反应.破坏其正常结构.从而使其死亡 或丧失繁殖能力 (3)阳离子固定机理:细胞壁和细胞膜是由磷脂 双分子层组成,在中性条件下带负电荷。因 此.细菌容易被抗菌材料上的阳离子(如有机季 铵盐基团)所吸引.从而降低细菌的活动能力, 抑制其呼吸功能,使其发生“接触死亡”。另 外.细菌在电场引力的作用下.细胞壁和细胞膜 上的负电荷分布不均匀造成变形,发生物理性破 裂,使细胞的内脏物如水、蛋白质等渗透到体 外.发生“溶菌”现象而死亡。
• 抗菌防臭的方法及机理 • 抗菌防臭纤维的制造方法
• 新型抗菌防臭纤维
• 抗菌防臭纤维的开发与应用
1抗菌防臭的方法及机理
1.1除臭方法
根据臭味的来源不同.采用的去臭方法也不同,常 见的有5种: (1)感觉消臭法:主要是用强的芳香物质掩盖臭 气或者用微及无臭的中和剂与臭气混合.使人感 觉不到臭味。 (2)化学消臭法:是使恶臭分子和特定物质发生 化学反应生成无臭物质这种消臭反应机理涉及到 氧化、还原、分解、中和、加成、缩合及离子交 换反应等.
吸附溶解在TiO2表面的氧俘获电子形成O2 ,而空 穴则将吸附TiO2表面的一OH和H2O.氧化成HO2, 所生成的氧原子和羟基自由基有很强的化学活 性.特别是原子氧能与多数有机物反应(氧化), 同时能与细菌内的有机物反应生成CO2和H2O, 从而在短时间内就能杀死细菌,消除恶臭和油污。 例如.日本可乐丽公司开发的一种名为shineUp 的新型光学除臭纤维就是在纤维内加入了纳米 TiO2.通过化学附着反应和光触媒反应达到双重 消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