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考试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西方音乐史考试复习

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沈迪欢

填空题:(10道题\25个空)

1,古希腊的乐器主要有弦乐和管乐两类,弦乐的代表是里拉琴,管乐的代表是阿夫洛斯管。

2,中世纪教会音乐的核心形式是‘格里高利圣咏’,音乐特征: 1\单声部2\无伴奏\3无固定节奏\4\纯男生演唱5\旋律平缓以级进和三度进行为主.6\演唱形式:独唱、齐唱、交替演唱和应答演唱

3\14世纪以法国\意大利复调音乐创作时期,是复调音乐由中世纪向文艺复兴时期的过渡,新艺术的新是相对于旧的被称为”古艺术”的13世纪巴黎圣母院音乐而言的. ‘新艺术”音乐的主要创作类型为等节奏经文歌和复调世俗歌曲。新艺术的作曲家:法国的维特里\法国的马肖\意大利的兰迪尼

4\文艺复兴时期的弗兰德乐派的作曲家有: 约翰.奥克冈Ockeghem\若斯坎.德.普雷Josquin de Pres\奥兰多.迪.拉索Orlando di Lasso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体裁:弥撒套曲\经文歌\法国尚松

5\列举16世纪意大利的罗马乐派重要的音乐家: 帕勒斯特里那

和威尼斯乐派的音乐家: 维拉尔特、A.加布里埃利、

6\蒙泰威尔第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牧歌的作曲家,他也是意大利歌剧重要的奠基人之一.

7\巴洛克时期键盘音乐的体裁叫做赋格,赋格的概念: 他的本意是逃跑的意思.是盛行于巴洛克时期的一种复调音乐体裁,又称“遁走曲”,赋格在通常是建立在一个主题上,构成的模仿复调音乐形式,主题和答题依次由各声部模仿,好像前逃后追一样。

8\亨德尔的清唱剧的代表作: 《弥赛亚》\ 《以色列人在埃及》\ 《犹大·马加比》\ 《参孙》,(不要跟正歌剧混在一起:尤理尤斯凯撒)

9\海顿的重要的器乐体裁的名称:交响曲\弦乐四重奏

10\莫扎特晚期的一部德语歌剧的名称:<魔笛>,反映共集会的理想,其中有一个花腔女高音的咏叹调.

名词解释:

1.帕莱斯特里那----------意大利罗马乐派的作曲家,16世纪最重要的宗教音乐的

作曲家.他开创了庄严明净的无伴奏合唱风格,称为帕莱斯特里那风格. 作品中可以体味到人文主义思想倾向,而且还到处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和生活情趣,到了后期帕莱斯特里那又力图简化复杂错综的复调织体,采用轮廓清晰的和弦式写法,使歌词易于听清,他的作品节奏简洁,歌词清晰,注重感情表现,风格清新流畅.代表性的作品有《马切洛斯教皇弥撒》,被广泛认为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

2.牧歌-------14世纪的意大利牧歌和16世纪的意大利牧歌,重点是16世纪的意大利牧歌。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体裁代表有-牧歌(madrigal),四声部、五声部或六声部的无伴奏世俗重唱或合唱(在蒙特威尔第笔下还有用通奏低音伴奏的独唱或二重唱、三重唱牧歌),采用模仿式复调技法,歌词中适量采用描画性词汇与象征手法,音乐语言也相应地带有描画性,有些作品具有戏剧性效果,使用较多的半音化和声。

3.受难曲passio——许茨,受难曲的产生在意大利,他在德国有了更大的发展,他属于特殊类型的清唱剧。清唱剧是在意大利产生。所谓的受难曲实际上是采用基督教新约圣经当中有四部福音书,福音书上有有关耶稣受难的故事,巴赫受难曲的作品,两位巴洛克时期著名的作曲家:巴赫和受难曲作品最多的作曲家是泰利曼,巴赫曾作过5部受难曲,但至今仍被保存的只有两部,即《若望(约翰)受难曲》和《玛窦(马太)受难曲》。最主要的受难曲作品有巴赫的马太受难曲。他的教堂音乐《马太受难曲》是饱含对人类的热爱的史诗性作品,代表着巴赫的宗教音乐的最高成就,被人们称为“现存宗教音乐的顶峰”。因为它表现的是热情、正义、崇高,歌颂人类的感情。

4.亚历山大·斯卡拉蒂——简称:A. 斯卡拉蒂,巴洛克时期重要的歌剧作曲家。意大利作曲家。出身音乐世家。是那不勒斯乐派歌剧的创始人,共写了115部歌剧、约700首康塔塔,以及清唱剧、弥撒曲、经文歌等,总计不下千余首。斯卡拉蒂的歌剧大都取材于生活喜剧与历史传说。他强调歌剧是用音乐表现的戏剧,反对威尼斯歌剧中那种浮华肤浅,充分发挥了音乐的抒情作用,声乐占绝对优势。他发展并固定了歌剧序曲、反始咏叹调、配伴奏的朗诵调等形式。他对半音音阶、和声、旋律、节奏的处理,乐队的编制,声乐的花腔等因素的运用,使他的歌剧具有鲜明的巴洛克风格。

5.CPE巴赫——他是巴赫的二儿子,他是卡尔·菲利普·艾曼纽尔·巴赫,早年从其父JS巴赫学习音乐,他创作了大量质量惊人的、富于个人独创性的作品,连

接起巴洛克与古典时代的桥梁。他常被称为“柏林巴赫”或“汉堡巴赫”。CPE巴赫的音乐作品受到洛可可风格的影响较为显著,音乐优美典雅,常使用多种装饰音型,力图表达丰富的感情色彩。所作交响曲,协奏曲,键盘奏鸣曲等对奏鸣曲式的形成贡献卓著。论文《键盘乐器的正确演奏法》亦颇具价值。CPE巴赫的长笛协奏曲经常被演奏的有d小调a小调降B大调A大调G大调五部长笛协奏曲。最富于革命性的要属《F小调奏鸣曲》,他的创作集中代表了他那个时代的复杂、矛盾性。

简述题:

1、请简述古典主义时期的交响曲的发展概况?

答:古典主义时期的交响曲的发展概况是:

1\前古典主义时期:1730年——1760年的交响曲的作曲家,最对交响曲作出贡献的首推意大利作曲家萨玛蒂尼写有大量早期的近百首交响曲。在他的交响曲中不但出现了四个乐章,而且在快板乐章中出现了奏鸣曲式的结构形式。德国的蔓海姆乐派对交响曲CPE巴赫、是J·S·巴赫的次子。是柏林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奏鸣曲中对比调性的主题已渐成熟,为古典奏鸣曲式形成作了准备。伤感的行板乐章和宣叙性的音调明显地吸取了歌剧的风格。捷克作曲家、小提琴家斯塔米茨的创作包括约50首交响曲、在创作和演奏方面具有新颖的“曼海姆风格”:清晰的功能和声语言,鲜明强烈的力度对比,明快的旋律,具有动力性的动机展开,4乐章交响曲结构,新颖的管弦乐法等。

2\海顿是杰出的奥地利音乐大师,是维也纳古典乐派重要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交响曲之父”,可见他在交响曲创作领域不朽的成就. 海顿之所以被人们称为“交响曲之父”并非因为他开创了交响曲这一形式,而是因为从他这里开始,交响曲的结构开始趋于完善,并在海顿不懈的努力创作下对后人、同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终交响曲得以成为一种影响深远的古典曲式结构。也正是从海顿开始,交响曲确定了由四个乐章组成——第一乐章快板、第二乐章慢板,第三乐章为小步舞曲,第四乐章快板。海顿一共写了104部有编号的交响曲作品,从1757年海顿开始创作第一部交响曲,直至1795年完成最后一部第104号《伦敦交响曲》,海顿的交响曲的代表作还有:《惊愕交响曲》\《军队交响曲》\《鼓声交响曲》及中期的《告别交响曲》《在艺术风格上,不同时期的海顿交响曲各有特色,但总体而言这些音乐总是令听众愉快的,其篇幅短小、旋律优美、乐思中充满着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